CN109730858A -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730858A
CN109730858A CN201811559572.8A CN201811559572A CN109730858A CN 109730858 A CN109730858 A CN 109730858A CN 201811559572 A CN201811559572 A CN 201811559572A CN 109730858 A CN109730858 A CN 109730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urning face
face plate
plate
turntable
side re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595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晓云
吴冬洁
于云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5595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7308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9730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7308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护理床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所述护理床架床板由上侧板、固定板和下侧板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左侧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所述拉杆一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和转盘一铰接,所述转盘一中心安装在转轴一上,本发明电机驱动转盘带动左侧翻转板或右侧翻转板翻转的过程中,自动同步向翻转侧的减震气囊内部充气,利用减震气囊及减震器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患者的翻身安全性,避免翻身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使用安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用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背景技术
压疮是由于压力或者压力联合剪切力倒置的骨隆突处局部皮肤局部皮肤和或皮下组织局限性损坏。压疮造成的损害一般分为三种:垂直压力造成的皮肤缺血型损害;摩擦力损伤皮肤;剪切力损伤深层皮肤。
压疮经常出现在常年卧病在床或者行动不便的人群身上,这一部分人群中大部分为老年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多种病因造成的瘫痪,如中风、脑血栓、骨折、帕金森综合征等,对于这些常年卧病在床的患者,压疮这一并发症就如同挥之不散的阴影潜伏在这些人群身旁,一旦稍有不注意,压疮就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因此需要采用翻身装置,定期为病人翻身避免引发压疮。
目前传统的医疗翻身装置结构简单,翻身时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且实施安全性差,翻转力不够容易造成患者的二次伤害,如专利号授权公告号CN204521325U,专利名称为一种防压疮的翻身辅助器,包括“翻身辅助器呈弧形,其一端具有能插入到病人臀部或肩部下方且呈板状的抬起部,另一端具有能带动抬起部翻转且呈长条状的手柄部,手柄部向上翘起”,一来插入病人身体臀部或肩部时,容易挤压臀部或肩部的皮肤,造成二次伤害,二来翻身时无有效的缓冲措施,容易碰伤病人身体,依靠人力操作浪费体力,存在翻身力量不够,造成病人身体二次伤害的风险。
因此,发明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护理床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所述护理床架床板由上侧板、固定板和下侧板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所述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打气筒一、弯杆一、支承板一、拉杆一、转盘一、电机一、转轴一和推杆一;左侧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所述拉杆一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和转盘一铰接,所述转盘一中心安装在转轴一上,所述转轴一与所述护理床架上电机一输出轴连接,推杆一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一和弯杆一铰接,所述弯杆一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上,所述弯杆一上端与打气筒一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一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下端,充气管穿过所述左侧翻转板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打气筒一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左侧翻转板上的减震气囊的进气口,所述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支承板二、拉杆二、转盘二、电机二、转轴二、推杆二、弯杆二、打气筒二;右侧翻转板与所述固定板右侧铰接,所述右侧翻转板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拉杆二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二和转盘二铰接,所述转盘二中心安装在转轴二上,所述转轴二与所述护理床架上电机二输出轴连接,推杆二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二和弯杆二铰接,所述弯杆二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上,所述弯杆二上端与打气筒二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二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下端,充气管穿过所述右侧翻转板上的通孔连接所述打气筒二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通所述右侧翻转板上的减震气囊的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左侧翻转板、右侧翻转板下端分别固接有若干安装在所述护理床架上的减震器。
优选地,所述减震器包括连接件和弹簧,连接件上套装有一弹簧,连接件端经螺母固接在所述护理床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呈T型结构且上端部固接有一半球形聚氨酯减震垫。
优选地,所述减震气囊外层包裹有一层厚度为3-5cm后的棕榈透气垫。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优选地,所述左侧翻转板呈水平时,所述左侧翻转板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器上端接触。
优选地,所述右侧翻转板呈水平时,所述右侧翻转板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器上端接触。
优选地,所述减震气囊充气后的厚度是所述固定板厚度的2-6倍。
优选地,所述左侧翻转板、右侧翻转板两者宽度相等均为所述固定板宽度的1.5-2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电机驱动转盘带动左侧翻转板或右侧翻转板翻转的过程中,自动同步向翻转侧的减震气囊内部充气,利用减震气囊及减震器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有效保护患者的翻身安全性,避免翻身造成患者的二次损伤,使用安全方便。
2、本发明利用电机驱动相比较传统的翻身装置,患者翻身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避免了人力推动翻身时易造成伤害或者挪移不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俯视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图1中的A-A翻转装置一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整体图1中的B-B翻转装置二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的减震器结构图。
图中,
1-升降扶手、2-减震气囊、3-左侧翻转板、4-固定板、5-打气筒一、6-弯杆一、7-右侧翻转板、8-支承板一、9-护理床架、10-拉杆一、11-转盘一、12-电机一、13-转轴一、14-推杆一、15-充气管、16-通孔、17-减震器、18-支承板二、19-拉杆二、20-转盘二、21-电机二、22-转轴二、23-推杆二、24-弯杆二、25-打气筒二、26-连接件、27-弹簧、28-上侧板、29-下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如图1至4所示,该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包括护理床架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1,护理床架9床板由上侧板28、固定板4和下侧板29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固定板4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3、打气筒一5、弯杆一6、支承板一8、拉杆一10、转盘一11、电机一12、转轴一13和推杆一14;左侧翻转板3与固定板4左侧铰接,左侧翻转板3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8,拉杆一10首末两端分别与支承板一8和转盘一11铰接,转盘一11中心安装在转轴一13上,转轴一13与护理床架9上电机一12输出轴连接,推杆一14首末两端分别与转盘一11和弯杆一6铰接,弯杆一6铰接在护理床架9上,弯杆一6上端与打气筒一5活塞杆铰接,打气筒一5外壳铰接在固定板4下端,充气管15穿过左侧翻转板3上的通孔16连接打气筒一5的出气口,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左侧翻转板3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7、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转盘二20、电机二21、转轴二22、推杆二23、弯杆二24、打气筒二25;右侧翻转板7与固定板4右侧铰接,右侧翻转板7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首末两端分别与支承板二18和转盘二20铰接,转盘二20中心安装在转轴二22上,转轴二22与护理床架9上电机二21输出轴连接,推杆二23首末两端分别与转盘二20和弯杆二24铰接,弯杆二24铰接在护理床架9上,弯杆二24上端与打气筒二25活塞杆铰接,打气筒二25外壳铰接在固定板4的下端,充气管15穿过右侧翻转板7上的通孔16连接打气筒二25的出气口,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右侧翻转板7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
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下端分别固接有若干安装在护理床架9上的减震器17,一来能够支撑并限定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的高度位置,二来能够在患者翻身的过程中减小冲击,达到缓冲吸震的目的,使用安全可靠。
减震器17包括连接件26和弹簧26,连接件26上套装有一弹簧26,连接件26下端经螺母固接在护理床架9上,患者翻身到左侧翻转板3或右侧翻转板7时,T型结构的连接件26利用弹簧26减震性能吸收振动,制造成本低廉,减震效果好。
连接件26呈T型结构且上端部固接有一半球形聚氨酯减震垫,避免左侧翻转板3或右侧翻转板7与连接件26接触时,因碰撞造成两者的损坏,结构可靠。
减震气囊2外层包裹有一层有厚度为3-5cm后的棕榈透气垫,减震的同时避免减震气囊2不透气影响患者护理床的透气性,避免引发压疮。
固定板4上设有若干透气孔,增加护理床的透气性。
左侧翻转板3呈水平时,左侧翻转板3下端面与减震器17上端接触,保证左侧翻转板3在不转动时呈水平位置,躺卧舒适。
右侧翻转板7呈水平时,右侧翻转板7下端面与减震器17上端接触,保证右侧翻转板7在不转动时呈水平位置,躺卧舒适。
减震气囊2充气后的厚度是固定板厚度的2-6倍,减震气囊2充气后能够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使用安全,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翻身安全。
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两者宽度相等均为固定板4宽度的1.5-2倍,使得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两者中的一个翻转时,能够带动患者翻转,避免患者大部分身体位于固定板4位置,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转动时,患者无法翻身。
本发明患者向左侧翻身时,图2中所示的电机一12顺时针旋转带动转轴一13上的转盘一11转动,转盘一11在沿着转轴一13的轴心转动的过程中,转盘一11会推动其上端的拉杆一10,拉杆一10进而推动支承板一8,使得支承板一8上的右侧翻转板7沿着右侧翻转板7与固定板4的铰接中心点向护理床架9内侧翻转,与此同时转盘一11下端铰接的推杆一14会因为转盘11的转动,向护理床架9外侧推动弯杆一6沿着弯杆一6与护理床架9铰接中心点转动,使得弯杆一6上端推动打气筒一5的活塞杆向打气筒一5的内部收缩,使得气体能够经由打气筒一5充气口经充气管15冲入到左侧翻转板3上端面上的减震气囊2内部,使得减震气囊2体积增大,当患者翻身到左侧翻转板3上时,左侧翻转板3上端的减震气囊2能够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翻身安全,避免在翻身过程中造成患者的损伤,使用安全性高且省力方便,左侧翻转板3下端的减震器17上的弹簧26利用自身减震性能吸收振动,制造成本低廉,减震效果好。
同理患者向右侧翻身时,图3中所示的电机二21带动转轴二22顺时针旋转,转盘二20在沿着转轴二22的轴心转动的过程中,转盘二20会推动其上端的拉杆二19,拉杆二19进而推动支承板二18,使得支承板二18上的左侧翻转板3沿着左侧翻转板3与固定板4的铰接中心点向护理床架9内侧翻转,与此同时转盘二20下端铰接的推杆一14会因为转盘11的转动,向护理床架9外侧推动弯杆一6沿着推杆二23与护理床架9铰接中心点转动,使得弯杆二24上端推动打气筒二25的活塞杆向打气筒二25的内部收缩,使得气体能够经由打气筒二25充气口经充气管15冲入到右侧翻转板7上端面上的减震气囊2内部,使得减震气囊2体积增大,当患者翻身到右侧翻转板7上时,右侧翻转板7上端的减震气囊2能够吸收翻身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两者复位时,电机一12、电机二21反向转动即可,翻转装置一和翻转装置二设置在固定板4上下端部,不影响上侧板28的升降,本发明患者在翻身的同时,减震气囊2内部自动充气,且可根据减震气囊2的大小,在弯杆一6或者弯杆二24上端的铰接销上连接多个打气筒,向对应位置的减震气囊2内部充气,且减震气囊2上设有放气阀,患者翻身调整好位置后可打开放气阀放掉内部的气体,相比较传统的翻身装置,患者翻身操作大大节省了人力,避免了人力推动翻身时易造成伤害或者挪移不动的情况。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理床架(9)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升降扶手(1),所述护理床架(9)床板由上侧板(28)、固定板(4)和下侧板(29)组成,三者由上至下经由合页依次连接起来,所述固定板(4)上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一,下端部固接有一翻转装置二,所述翻转装置一包括左侧翻转板(3)、打气筒一(5)、弯杆一(6)、支承板一(8)、拉杆一(10)、转盘一(11)、电机一(12)、转轴一(13)和推杆一(14);左侧翻转板(3)与所述固定板(4)左侧铰接,所述左侧翻转板(3)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一(8),所述拉杆一(10)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一(8)和转盘一(11)铰接,所述转盘一(11)中心安装在转轴一(13)上,所述转轴一(13)与所述护理床架(9)上电机一(12)输出轴连接,推杆一(14)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一(11)和弯杆一(6)铰接,所述弯杆一(6)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所述弯杆一(6)上端与打气筒一(5)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一(5)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下端,充气管(15)穿过所述左侧翻转板(3)上的通孔(16)连接所述打气筒一(5)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所述左侧翻转板(3)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所述翻转装置二包括右侧翻转板(7)、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转盘二(20)、电机二(21)、转轴二(22)、推杆二(23)、弯杆二(24)、打气筒二(25);右侧翻转板(7)与所述固定板(4)右侧铰接,所述右侧翻转板(7)下端固接有一支承板二(18),拉杆二(19)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承板二(18)和转盘二(20)铰接,所述转盘二(20)中心安装在转轴二(22)上,所述转轴二(22)与所述护理床架(9)上电机二(21)输出轴连接,推杆二(23)首末两端分别与所述转盘二(20)和弯杆二(24)铰接,所述弯杆二(24)铰接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所述弯杆二(24)上端与打气筒二(25)活塞杆铰接,所述打气筒二(25)外壳铰接在所述固定板(4)的下端,充气管(15)穿过所述右侧翻转板(7)上的通孔(16)连接所述打气筒二(25)的出气口,所述充气管(15)另一端连通所述右侧翻转板(7)上的减震气囊(2)的进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翻转板(3)、右侧翻转板(7)下端分别固接有若干安装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的减震器(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17)包括连接件(26)和弹簧(26),连接件(26)上套装有一弹簧(26),连接件(26)下端经螺母固接在所述护理床架(9)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6)呈T型结构且上端部固接有一半球形聚氨酯减震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气囊(2)外层包裹有一层有厚度为3-5cm后的棕榈透气垫。
6.如权利要求1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上设有若干透气孔。
7.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翻转板(3)呈水平时,所述左侧翻转板(3)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器(17)上端接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侧翻转板(7)呈水平时,所述右侧翻转板(7)下端面与所述减震器(17)上端接触。
CN201811559572.8A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Pending CN1097308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9572.8A CN109730858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59572.8A CN109730858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730858A true CN109730858A (zh) 2019-05-10

Family

ID=6636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59572.8A Pending CN109730858A (zh) 2018-12-20 2018-12-20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730858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972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张军强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88612A (zh) * 2021-04-28 2021-08-24 陈晨翔 一种癌症用护理床
CN113730129A (zh) * 2021-08-25 2021-12-03 广汉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病床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22866C (en) * 1989-09-29 2002-03-12 James D. Gatts Infant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4072598U (zh) * 2014-09-22 2015-01-07 乔飞 一种临床用助力翻身装置
CN204562670U (zh) * 2015-03-24 2015-08-19 韩海霞 一种外科护理两侧翻身护理床板
CN205163468U (zh) * 2015-11-24 2016-04-20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卧床病人翻身护理床
CN205729670U (zh) * 2016-04-21 2016-1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烧伤科专用翻身床
CN206214316U (zh) * 2016-08-29 2017-06-06 饶永梅 多方向翻转型护理床
CN108670610A (zh) * 2018-05-08 2018-10-19 芜湖聚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急救床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022866C (en) * 1989-09-29 2002-03-12 James D. Gatts Infant environmental transi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204072598U (zh) * 2014-09-22 2015-01-07 乔飞 一种临床用助力翻身装置
CN204562670U (zh) * 2015-03-24 2015-08-19 韩海霞 一种外科护理两侧翻身护理床板
CN205163468U (zh) * 2015-11-24 2016-04-20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 卧床病人翻身护理床
CN205729670U (zh) * 2016-04-21 2016-11-30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一种烧伤科专用翻身床
CN206214316U (zh) * 2016-08-29 2017-06-06 饶永梅 多方向翻转型护理床
CN108670610A (zh) * 2018-05-08 2018-10-19 芜湖聚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急救床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苏)柯热夫尼科夫等: "《机构元件》", 31 July 1965, 机械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0972A (zh) * 2020-12-25 2021-04-23 张军强 一种外科术后病人恢复用便捷式翻身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88612A (zh) * 2021-04-28 2021-08-24 陈晨翔 一种癌症用护理床
CN113730129A (zh) * 2021-08-25 2021-12-03 广汉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病床
CN113730129B (zh) * 2021-08-25 2022-07-22 广汉市人民医院 一种多功能病床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30858A (zh) 一种内科用辅助翻身装置
CN206730079U (zh) 腿部骨科护理装置
CN106539652B (zh) 一种脊柱外科用担架
US20070283494A1 (en) Apparatus for lifting a bed mattress
CN113730132B (zh) 一种多功能心外重症监护看护病床
CN208048953U (zh) 一种急诊用多功能医疗床
CN111388228A (zh) 一种具有辅助翻身功能的护理床
CN207679204U (zh) 一种折叠式弹性床垫
CN105327481B (zh) 一种具有安全保护作用的可升降卧推装置
CN216496176U (zh) 一种剖腹产术后使用的辅助翻身病床
CN108553237A (zh) 一种出血倾向患者护理用的防撞装置
US20130133317A1 (en) Ambulance Shock-Absorbing Platform for Stretcher
CN214762042U (zh) 一种西医内科医生用检查装置
CN208405232U (zh) 外科术前术后护理推车
CN111820671A (zh) 一种竹炭乳胶床垫
CN202891242U (zh) 一种拱形防震床中的整体式防护罩
CN210963475U (zh) 一种病患心理减压试验装置
CN211067724U (zh) 一种基于移动的卧躺式抢救气柱床
CN209154298U (zh) 一种出血倾向患者护理用的防撞装置
CN218128978U (zh) 一种用于野外作战的水上救援装置
CN209645296U (zh) 便携式担架快速过床器
CN109481222A (zh) 一种多功能护理按摩床
CN109745180A (zh) 一种新型急救箱
CN219803899U (zh) 一种防坠床预警保护装置
CN216021833U (zh) 一种呼吸内科护理防感染隔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