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0749A -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0749A
CN112690749A CN202011639633.9A CN202011639633A CN112690749A CN 112690749 A CN112690749 A CN 112690749A CN 202011639633 A CN202011639633 A CN 202011639633A CN 112690749 A CN112690749 A CN 112690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ing wheel
shell
bending
control mechanism
convex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3963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宁棋
高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oscape Med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oscape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Sonoscape Med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63963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07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0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0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2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ontrol elements, e.g. hand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force transmission elements, e.g. control wi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其中,弯曲控制机构包括弯曲拨杆、卷绕轮、驱动绳和第一阻尼件,弯曲拨杆包括转轴和旋转把手,旋转把手设置于壳体外,转轴伸入壳体的内部,并可根据旋转把手的操作相对壳体转动;卷绕轮设置于壳体内,并与转轴周向固定;驱动绳绕设于卷绕轮,并分别与卷绕轮和弯曲部的远端固定连接,以在卷绕轮转动时,调整弯曲部的弯曲方向;第一阻尼件抵接设置于卷绕轮和壳体之间;当卷绕轮转动至任意位置,第一阻尼件均能够阻止卷绕轮相对壳体转动。弯曲控制机构仅通过弯曲拨杆、卷绕轮、驱动绳和第一弹性阻尼件4个简单、低成本的部件即可实现对弯曲部的弯曲控制和自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并且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内窥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内窥镜技术也一直在发展变更之中,从最初的硬式内镜、纤维内镜发展到目前的高清晰度电子内镜,其可靠性、操作简便性、舒适性等都在不断地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诊断工具发展成为微创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
由于医用内窥镜的结构复杂、系统集成度高且使用的材料特殊,导致其使用后的清洗消毒难度较大。此外因其价格昂贵,医院的购置数量常常无法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导致临床消毒工作不到位,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另外,在地震灾区、疫区等特殊环境下进行医疗援助时,传统内窥镜的清洗消毒实施起来很困难,对开展各类应急抢救手术造成很大的阻碍。
因此,有必要对传统内窥镜进行改进,以避免交叉感染风险以及扩展内窥镜的适用范围。
由此,提供一种成本低、操作方便的一次性内窥镜已然成为医疗领域的迫切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该弯曲控制控制机构结构简单,所含部件较少,成本低且能够实现弯曲控制的自动锁定,便于操作,从而使得该内窥镜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且可一次性使用。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弯曲控制机构,其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用于调整内窥镜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控制机构包括:
弯曲拨杆,其包括转轴和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可根据所述旋转把手的操作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卷绕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转轴周向固定,可随所述转轴一起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驱动绳,其绕设于所述卷绕轮,并分别与所述卷绕轮和所述弯曲部的远端固定连接,以在所述卷绕轮转动时,调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
第一阻尼件,其抵接设置于所述卷绕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当所述卷绕轮转动至任意位置,所述第一阻尼件均能够阻止所述卷绕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在其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卷绕轮沿其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在其周向上形成有第二台阶面;
所述安装孔在远离所述旋转把手的开口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瓣爪;
所述转轴的头端部经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多个瓣爪后,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多个瓣爪的自由端相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的头端部形成有锥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定位凸环,所述卷绕轮转动嵌设于所述定位凸环内;
所述第一阻尼件抵接设置于所述卷绕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凸环的内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卷绕轮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阻尼件收容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定位凸环的内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二定位凸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凸环内,且所述第二定位凸环的端面距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凸环的端面距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高度;
所述卷绕轮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梯台面;
所述第一段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凸环内,所述第二段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凸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凸环的端面沿周向布置有多个弧形凸起,多个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梯台面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尼件在轴向上的横截面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阻尼件在径向上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控制机构还包括:
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驱动绳固定连接;
所述卷绕轮在周向上形成有绳槽,所述卷绕轮还设置有与所述绳槽连通的卡接槽;
所述驱动绳绕设于所述绳槽,所述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包括:操作部,其包括壳体,以及,上述的弯曲控制机构;插入部,其包括自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挠性管、弯曲部和头端部,所述挠性管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远端侧。
进一步地,所述内窥镜还包括:旋转控制机构,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插入部固定连接,可带动所述插入部相对所述壳体周向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转位拨轮,其包括旋转操作部和固定于所述旋转操作部远离所述插入部的端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壳体的远端伸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第二阻尼件,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壳体之间或者所述旋转操作部和所述壳体之间,当所述转位拨轮转动至任意位置,所述第二阻尼件均能阻止所述转位拨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连接部转动穿设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内端面和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外端面,所述连接部周向设置有与所述内端面相抵接的第一环形面,所述旋转操作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外端面相抵接的第二环形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弯曲控制机构通过弯曲拨杆和卷绕轮自身的结构设计,使得卷绕轮可随弯曲拨杆的转轴一起相对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壳体转动,通过将驱动绳绕设于卷绕轮,并且使其分别与卷绕轮和弯曲部的远端固定连接,可以在弯曲拨杆驱动卷绕轮相对壳体转动时,改变位于卷绕轮两侧的驱动绳的长度,进而实现对弯曲部的弯曲控制;并且,通过在卷绕轮与壳体之间设置第一阻尼件,使卷绕轮与壳体之间存在合适的摩擦力,可以在所述卷绕轮转动至任意位置时,均可阻止卷绕轮相对壳体转动,由此固定弯曲部的弯曲方向,便于使用者松开弯曲拨杆来执行其他操作。
可见,该弯曲控制机构仅通过弯曲拨杆、卷绕轮、驱动绳和第一弹性阻尼件4个简单、低成本的部件即可实现对弯曲部的弯曲控制和自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并且操作方便。
又,由于弯曲控制机构属于内窥镜的操作部中的重要机构,其性能和成本对内窥镜是否能够满足操作性能和一次性使用的要求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内窥镜通过应用上述弯曲控制机构,能够具有较佳的操作性能且可一次性使用,进而可以避免交叉感染风险以及扩展其适用范围。
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内窥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内窥镜的操作部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操作部中第一外壳、卷绕轮、弯曲拨杆和第一阻尼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弯曲拨杆与卷绕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卷绕轮的正视图;
图6为图4所示的弯曲拨杆的正视图;
图7为图3所示的第一阻尼件、卷绕轮和第一壳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件、卷绕轮和第一壳体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件、卷绕轮和第一壳体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件、卷绕轮和第一壳体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件、卷绕轮和第一壳体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件、卷绕轮和第一壳体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阻尼件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图14为图2所示的操作部中卷绕轮与驱动绳的连接结构示意;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弯曲控制示意图;
图16为图2所示的操作部中转位拨轮、第二阻尼件与壳体的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6所示的的旋转控制机构与连接孔的剖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转位拨轮、第二阻尼件与壳体的另一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基准标记:
壳体100、第一外壳110、第一定位凸环111、第二定位凸环112、弧形凸起1121、转动轴孔113、第二外壳120、连接孔130、第一限位部131、第二限位部132、内端面133、外端面134、第一基准标记140;
卷绕轮200、第一段210、第二段220、梯台面230、第一阻尼件240、瓣爪250、安装孔251、绳槽260、卡接槽270、限位面271、嵌入口272、环形凹槽280、定位槽290;
驱动绳300、卡接件310、金属管320;
弯曲拨杆400、转轴410、第一台阶面411、第二台阶面412、第三台阶面413、定位块414、锥面415、旋转把手420;
插入部500、挠性管510、弯曲部520、端头部530;
旋转控制机构600、转位拨轮610、旋转操作部611、连接部612、第二阻尼件620、第一环形面630、第二环形面640、第三限位部650、第二基准标记6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其中,如无特殊说明,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远端”是指进行内窥镜操作时,远离操作者的一端;“近端”则是指靠近操作者的一端。
发明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弯曲控制机构,参照图1至图4,其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用于调整内窥镜的弯曲部520的弯曲方向,操作部包括壳体100。具体的,弯曲控制机构包括弯曲拨杆400、卷绕轮200、驱动绳300和第一阻尼件240,弯曲拨杆400包括转轴410和旋转把手420,旋转把手420设置于壳体100外,转轴410伸入壳体100的内部,并可根据旋转把手420的操作相对壳体100转动;卷绕轮200设置于壳体100内,并与转轴410周向固定,可随转轴410一起相对壳体100转动;驱动绳300绕设于卷绕轮200,并分别与卷绕轮200和弯曲部520的远端固定连接,以在卷绕轮200转动时,调整弯曲部520的弯曲方向;第一阻尼件240抵接设置于卷绕轮200和壳体100之间;当卷绕轮200转动至任意位置,第一阻尼件240均能够阻止卷绕轮200相对壳体100转动。
内窥镜工作时,用户转动旋转把手420,旋转把手420驱动转轴41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又,转轴410与卷绕轮200周向固定,所以卷绕轮200可与转轴410同步转动。由于驱动绳300绕设于卷绕轮200,并且与弯曲部520的远端固定连,因此,接卷绕轮200转动过程中,位于弯曲部520一侧的驱动绳300变长,位于弯曲部520另一侧的驱动绳300变短,弯曲部520两侧的驱动绳300发生行位差,弯曲部520朝向驱动绳300变短的一侧弯曲,从而实现弯曲部520的控制,进而实现对设置于弯曲部520远端的端头部530的位置进行控制。
在进行内窥镜诊疗的过程中,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将卷绕轮200旋转至需要位置,从而调整弯曲部520的弯曲方向。一般地,当需要针对腔内某一部位进行详细检查时,需要稳定端头部530所在位置,以采集清晰的内窥镜图像,此时,需使弯曲部520保持某一弯曲状态。然而,为使弯曲部520保持某一弯曲状态,在现有的一些一次性内窥镜中,通常需要用户持续对旋转把手420施力,以使卷绕轮200相对壳体100固定,并保持该状态,不便于用户执行其他操作。而本申请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阻尼件240,使卷绕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存在合适的摩擦力,阻碍卷绕轮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进而使卷绕轮200相对于壳体100保持某一位置,弯曲部520保持弯曲位置,从而使端头部530的位置得到保持。
需要说明的是,卷绕轮200转动过程中,第一阻尼件240始终抵接于壳体100与卷绕轮200之间,由此,卷绕轮200停止转动时,第一阻尼件240使卷绕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存在合适的摩擦力,从而实现了卷绕轮200的自锁。可见,用户使用该内窥镜时,不用担心卷绕轮200旋转至需要位置后,卷绕轮200无法得到锁紧。此外,第一阻尼件240抵接设置于卷绕轮200与壳体100之间,可见,第一阻尼件240装配简单。
可见,该弯曲控制机构仅通过弯曲拨杆400、卷绕轮200、驱动绳300和第一阻尼件240这4个简单、低成本的部件即可实现对弯曲部520的弯曲控制和自锁,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装配并且操作方便。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壳体100包括第一外壳110和第二外壳120,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20定可通过螺钉、胶水、卡接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且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20之间形成有用于安装卷绕轮200的安装腔,由此可便捷地将卷绕轮200转动设置于壳体100内。
进一步实现转轴410与卷绕轮200的周向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6,卷绕轮200沿其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251,安装孔251的内壁开设有定位槽290;同时,转轴410的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块414,转轴410穿设于安装孔251时,定位块414可滑动嵌设于定位槽290内,以与定位槽290卡定连接,由此实现转轴410与卷绕轮200的周向固定;当转轴410转动时,转轴410通过定位块414驱动卷绕轮200旋转。
当然,实现卷绕轮200与转轴410的周向固定具有多种方式,例如,转轴410径向的横截面不为圆形,安装孔251径向的截面与转轴410径向的横截面一致,并相互贴合,由此实现转轴410与卷绕轮200的周向固定(图中未示出)。
参照图4和图7,进一步实现卷绕轮200、转轴410和第一外壳110的安装,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外壳110开设有供转轴410深入壳体100内的转动轴孔113,安装孔251与转动轴孔113相对设置,转轴410的头端部自转动轴孔113深入壳体100内,从而深入安装孔251,并与卷绕轮200周向固定。进一步地,转轴410靠近旋转把手420的侧部沿其周面设置有第一台阶面411,第一台阶面411用于抵接于第一外壳110的外壁上。卷绕轮200靠近第二外壳120的端部设置有多个瓣爪250,多个瓣爪250间隔且沿周向设置于安装孔251的开口的侧沿上,瓣爪250的自由端朝向第二外壳120的内壁设置(亦即,多个瓣爪250沿周向设置于安装孔251远离旋转把手420的开口侧);同时,转轴410的头端部在其周向上设置有第二台阶面412,第一台阶面411与第二台阶面412相对设置,且第二台阶面412抵接于瓣爪250的自由端,以限制卷绕轮200自转轴410的头端部滑离转轴410,使卷绕轮200与弯曲拨杆400轴向固定。
具体的,当安装卷绕轮200时,用户可首先将转轴410安装于第一外壳110上,即,转轴410的头端部自安装孔251深入第一外壳110内,第一台阶面411抵接于第一外壳110的外壁上;此后,卷绕轮200自转轴410的头端部滑动套设于转轴410的外侧,从而进行卷绕的安装。其中,转轴410滑过安装孔251时,多个瓣爪250在转轴410的头端部的作用下向外展开,第二台阶面412四周的边沿越过瓣爪250的自由端后,多个瓣爪250恢复至原位,瓣爪250的自由端刚好抵接于第二台阶面412上,从而将卷绕轮200安装于转轴410上,并使卷绕轮200抵接于第一外壳110的内壁与第二台阶面412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卷绕轮200和转轴410安装方便,且制作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410的头端部的边沿具有倒角或倒圆角,倒角或倒圆角使转轴410的头端部的四周形成锥面415;由此,头端部滑过多个瓣爪250时,锥面415逐渐撑开瓣爪250,从而使端头部530能够更加方便地自安装孔251越过多个瓣爪250,实现卷绕轮20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轴410的侧壁具有第三台阶面413,第三台阶面413位于第一台阶面411与第二台阶面412之间,并与第二台阶面412相对设置,且卷绕轮200设置有与第三台阶面413相抵接的锁位面,由此,第二台阶面412与瓣爪250的自由端相抵接时,第三台阶面413与卷绕轮200的锁位面相抵接,从而使卷绕轮200稳固安装于转轴410上,并不会沿转轴410的轴向方向任意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方便卷绕轮200的安装及其定位,第一外壳110的内壁形成有定位凸环,定位凸环的的中轴线与转动轴孔113的中轴线重合;由此,卷绕轮200转动嵌设于定位凸环内时,可使卷绕轮200的安装孔251与转动轴孔113对准,从而方便转轴410的头端部自转动轴孔113滑入安装孔251,实现卷绕轮200与转轴410的安装;并且,定位凸环进一步对卷绕轮200的位置进行定位,使卷绕轮200以转轴410为中心轴进行转动。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240可抵接设置于卷绕轮200的外周面与定位凸环的内壁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由于卷绕轮200的端面与第一外壳110的内壁的接触面积较大,卷绕轮200与第一外壳110的内壁之间产生较多的无用摩擦力,影响卷绕轮200的转动手感;基于此,参照图7,卷绕轮200沿其轴向方向依次包括第一段210和第二段220,第二段220的外径小于第一段210的外径,且第二段220远离第一段210的端部靠近第一外壳110的内壁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第二段220的横截面足够小,由此,第二段220与第一外壳110内壁的抵接面足够小,所以可以减小卷绕轮200与第一外壳1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少卷绕轮200与第一外壳110之间的无用摩擦力,便于卷绕轮200的控制;同时,第一段210的外径较大,驱动绳300绕设于第一段210的周面上(参照图2),由此,能够以较大弧度卷绕驱动绳300,进而便于调节弯曲部520的弯曲角度。
常见地,第一段210为外径一致的柱状体,第二段220为外径一致的柱状体,第一段210的外径大于第二段220的外径,由此,第一段210与第二段220之间可形成有朝向第二段220的梯台面230;同时,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111和第二定位凸环112,第二定位凸环112位于第一定位凸环111内,且第二定位凸环112的端面距离第一外壳110的内壁的高度低于第一定位凸环111的端面距离第一外壳110的内壁的高度,第一段210转动嵌设于第一定位凸环111内,第二段220转动嵌设于第二定位凸环112内,第二定位凸环112的端面可抵接于梯台面230。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通过第一定位凸环111与第二定位凸环112的设置,从而精确地实现了卷绕轮200的定位,并使卷绕轮200稳定转动连接于第一外壳110的内侧;同时,第二定位凸环112的端部抵接于梯台面230上,从而进一步限制第二段220的端部抵接于第一外壳110的内壁上,进一步降低了卷绕轮200与外壳100之间的无用摩擦力。
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第二定位凸环112与梯台面230之间的摩擦力,第二定位凸环112的端面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弧形凸起1121,第二定位凸环112通过弧形凸起1121抵接于梯台面230上,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第二定位凸环112与卷绕轮20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了卷绕轮200与外壳100之间的无用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第二段220自其靠近第一段210的一端到其靠近第一外壳110的一端,第一段210的直径逐渐缩小,由此,第二段220靠近第一外壳110的端面面积足够小,从而避免第二段220与第一外壳110之间产生较大的无用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第一阻尼件240为弹性件,卷绕轮200转动过程中,第一阻尼件240易发生变形,从而便于用户操作卷绕轮200的转动;同时,卷绕轮200停止转动时,第一阻尼件240易复位至原形,从而使第一阻尼件240与卷绕轮200之间存在合适的静摩擦力,从而阻止卷绕轮200的转动。
常见地,第一阻尼件240可选用高分子聚合物弹性体材料,如聚氨酯弹性体、硅橡胶、氟橡胶(FPM)、丁腈橡胶等,由此,第一阻尼件240能够使定位凸环与卷绕轮200之间存在合适的静摩擦力,用户停止转动卷绕轮200时,卷绕轮200在第一阻尼件240的作用下被锁定至相应位置,从而使弯曲部520保持弯曲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240在径向上的横截面可以为圆环形,即,第一阻尼件240呈环状体,第一阻尼件240具有第一环形接触面与第二环形接触面,第一环形接触面用于抵接于卷绕轮200,第二环形接触面用于抵接于定位凸环的内壁,且第一阻尼件240的中轴线与卷绕轮200的旋转中心线重合;由此,卷绕轮200转动时,卷绕轮200周向受到均匀的动摩擦力,从而便于卷绕轮200的控制;卷绕轮200停止转动时,卷绕轮200周向受到均匀的静摩擦力,从而实现卷绕轮200的锁紧。
此外,第一阻尼件240采用此种设计,第一环形接触面不会过度与卷绕轮200相抵接,第二环形接触面不会过度与定位凸环相抵接;由此,卷绕轮200旋转时,第一环形接触面与第二环形接触面受到的磨损较少,第一阻尼件240不会因为卷绕轮200过度旋转,从而失去对卷绕轮200锁紧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参照7和图9,第一阻尼件240套设于卷绕轮200的外侧,第一环形接触面抵接于卷绕轮200的周面上,第二环形接触面抵接于定位凸环的内壁上,即第一定位凸环111的内壁或第二定位凸环112的内壁(参照图10);或,参照图12,第一阻尼件240抵接于卷绕轮200的端部与壳体100的内壁之间,第一环形接触面抵接于卷绕轮200的环形端面,第二环形接触面抵接于第一外壳110的内壁上或抵接于第二定位凸环112的端部(参照图1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阻尼件240的数量不定,多个第一阻尼件240可并列套设于卷绕轮200的外侧,从而使卷绕轮200受到合适的静摩擦力,进而使卷绕轮200被稳固锁紧;并且,用户可根据需要添加相应数量的第一阻尼件240,第一阻尼件240产生的静摩擦力刚好能够与驱动绳300的拉力相近,由此便于用户手工转动卷绕轮20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环形接触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环形接触面的面积,则第一阻尼件240与定位凸环之间的摩擦力大于第一阻尼件240与卷绕轮200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卷绕轮200转动时,定位凸环对第一阻尼件240的阻碍力较大,第一阻尼件240能够保持在某一位置,从而便于卷绕轮200的操作。
常见的,参照图13,第一阻尼件240的轴向的横截面为三角形、T形和梯形中的一种,从而使第一环形接触面的面积小于第二环形接触面的面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和图13,第一环形接触面的面积等于第二环形接触面的面积,则第一阻尼件240与定位凸环之间的摩擦力等于第一阻尼件240与卷绕轮200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卷绕轮200转动时,第一阻尼件240的两侧面受力较均匀,从而避免第一环形接触面和第二环形接触面某些区域受力较大,进而过度损害第一阻尼件240,卷绕轮200的锁定被影响。
常见的,第一阻尼件240的轴向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和正多边形中的一种,从而使第一环形接触面的面积等于第二环形接触面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阻尼件240在轴向上的横截面为矩形,其在周向有较大的接触面,从而可以在较小压缩量的情况下,提供较大的摩擦阻尼。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便于定位第一阻尼件240以及进一步增加第一阻尼件240与卷绕轮200之间的摩擦力,卷绕轮200的周面上开设有环形凹槽280,第一阻尼件240收容于环形凹槽280内,并与环形凹槽280的内壁相抵接,且第一阻尼件240的第二环形接触面抵接于定位凸环的内壁。可见,环形凹槽280增加了卷绕轮200与第一阻尼件240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卷绕轮200停止转动时,卷绕轮200进入自锁状态。当然,环形凹槽280也可设置在定位凸环的内壁上,以收容第一阻尼件240。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需要,环形凹槽280可设置于第一段210的周面上或第二段220的周面上,也可以套设于第二段220的外侧,并抵接于梯台面230与第二端的端部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绳300具有一根或两个,若驱动绳300具有一根(图中未示出),驱动绳300绕设于卷绕轮200的绳槽260内,驱动绳300的两端部分别固定连接于弯曲部520的远端,并位于弯曲部520的两侧。由此,参照图14和图15,卷绕轮200转动时,位于弯曲部520两侧的驱动绳300发生行位差,从而使弯曲部520发生相应的弯曲;例如,参照图15,当向上拨动旋转把手420时,位于弯曲部520左侧的驱动绳300变短,位于弯曲部520右侧的驱动绳300相应变长,从而实现弯曲部520向左偏折,即专业术语中的向上弯曲;反之,位于弯曲部520右侧的驱动绳300变短,位于弯曲部520左侧的驱动绳300相应变长,从而实现弯曲部520向右偏折,即专业术语中的向下弯曲。
参照图14和图15,若驱动绳300具有两根,两根驱动绳300的一端部均绕设于卷绕轮200周面的线槽上,并固定连接于卷绕轮200上,两驱动绳300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弯曲部520的远端,且两根驱动绳300位于弯曲部520的两侧;由此,卷绕轮200发生转动时,位于弯曲部520两侧的驱动绳300发生行位差,从而使驱动弯曲部520发生向上或向下弯曲。
可以理解的是,若采用两根驱动绳300,用户可根据需要,便捷地调节驱动绳300的长度以及其与卷绕轮200的固定位置,从而更好地适配卷绕轮200与弯曲部520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参照图4和图14,卷绕轮200的周面上开设有卡接槽270,卡接槽270与绳槽260相连通,卡接槽270内卡接有卡接件310,驱动绳300的一端绕设于绳槽260(参照图7),并与卡接件310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方式,驱动绳300安装时,用户可根据需要,使驱动绳300与卡接件310固定连接,并使驱动绳300刚好适配弯曲部520与卷绕轮200的距离;同时,卡接件310卡接于卡接槽270内,从而实现驱动绳300与卷绕轮200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实现驱动绳300与卡接件310的固定连接,卡接件310为可变形的金属件,卡接件310内设有供驱动绳300穿过的通孔,由此,用户可根据需要,将驱动绳300的合适位置穿设至通孔内,此时,用户利用相应的工具,例如钳子,使卡接件310变形,从而压紧驱动绳300,进而实现驱动绳300与卡接件310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卡接件310自卷绕轮200周面上的开口滑离卡接槽270,卡接槽270具有朝向卷绕轮200的中轴线的限位面271,限位面271抵接于卡接件310上,以阻碍卡接件310自卷绕轮200的周面脱离卡接槽270,可见,卷绕轮200与卡接件310的相对位置较稳固;此外,进一步便于使卡接件310嵌入卡接槽270内,卷绕轮200的端部开设有嵌入口272,嵌入口272与卡接槽270相连通,卡接件310可通过嵌入口272嵌设于卡接槽270内,进而便于卡接件310的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14,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20采用塑胶材料制成,从而减小内窥镜的制作成本;同时,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20之间形成的空腔内固定有金属管320,驱动绳300穿设于金属管320内,金属管320能够对驱动绳300的滑动进行较佳的导向和保护。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参照图1,包括操作部和插入部500。操作部包括壳体100,以及,上述的弯曲控制机构;插入部500包括自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挠性管510、弯曲部520和端头部530,挠性管510连接于壳体100的远端侧,且驱动绳300的端部连接于弯曲部520靠近端头部530的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户控制操作部,即转动旋转把手420,旋转把手420带动转轴410转动,转轴410带动卷绕轮200转动,卷绕轮200使位于弯曲部520两侧的驱动绳300产生行位差,从而实现弯曲部520向上或向下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至图18,内窥镜还包括旋转控制机构600,旋转控制机构600转动设置于壳体100,并与插入部500固定连接,可带动插入部500相对壳体100周向旋转。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用户通过转动旋转控制机构600,可周向调节挠性管510,进而调整弯曲部520的弯曲方向,端头部530的位置得到充分的调节;可见,用户可便捷地将端头部530调节至预设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旋转控制机构600内形成有连通壳体100内部和插入部500的通道,以便,摄像头的导线、照明光纤和工作管道等穿过旋转控制机构600并深入插入部500;其中,驱动绳300依次穿过旋转控制机构600与挠性管510,从而与弯曲部520的远离挠性管510的端部相连接。
旋转控制机构600包括转位拨轮610,转位拨轮610包括旋转操作部611和固定于旋转操作部611远离插入部500的端面的连接部612,连接部612自壳体100的远端侧伸入壳体100,并与壳体100转动连接;具体的,用户通过转动转位拨轮610,使连接部612相对于壳体100转动,且插入部500固定设置于转位拨轮610远离连接部612的端部,转动拨轮带动插入部500转动,从而实现插入部500的周向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一步实现连接部612转动安装于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20之间,第一外壳110与第二外壳120之间形成有与安装腔相连通的连接孔130,连接部612转动穿设于连接孔130内;同时,连接孔130的一端部具有位于壳体100内侧的内端面133,旋转控制机构600具有与内端面133相抵接的第一环形面630;连接孔130的另一端具有位于壳体100外侧的外端面134,旋转操作部611与连接部612之间形成有第二环形面640,第二环形面640与外端面134相抵接,由此,连接部612转动连接于连接孔130内。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第一外壳110、第二外壳120以及转位拨轮610的连接结构较简单,从而减小了内窥镜镜的制造成本,进而适用于大批量制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和图17,连接孔130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31和第二限位部132,连接部612的周面上设置有运动于第一限位部131与第二限位部132之间的第三限位部650,可见,第一限位部131与第二限位部132通过对第三限位部650的运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限制转位拨轮610的转动范围,以防止旋转控制机构600过度旋转,损坏旋转控制机构600内的导线、照明光纤和工作管道等。
进一步的,第二外壳120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基准标记140,第一限位部131与第二限位部132关于第一基准标记140对称设置,旋转操作部611的外壁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基准标记140对准的第二基准标记660;由此,用户可以第一基准标记140为基准点,正向或反向转动转位拨轮610,以精确控制转位拨轮61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6和18,旋转控制机构600还包第二阻尼件620,第二阻尼件620抵接设置于转位拨轮610与壳体100之间,由此,当转位拨轮610转动至任意位置,第二阻尼件620均能够锁紧转位拨轮610。具体的,内窥镜使用时,转位拨轮610旋转至某一位置,挠性管510、弯曲部520以及端头部530同步发生相应位置的变化,从而调整端头部530的周向位置;端头部530的周向位置调整完成后,用户停止转动转位拨轮610,由于第二阻尼件620能够产生合适的的阻碍力,从而实现转位拨轮610的锁定,进而实现挠性管510的锁定,相应的,弯曲部520和端头部530被锁定至相应位置。
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通过手腕的转动,从而进行插入部500的周向调节,进而对端头部530周向调节,并且需要人工使端头部530保持相应位置;可见,本申请方案通过第二阻尼件620的设置,内窥镜的端头部530的调节更方便,进而使内窥镜使用更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阻尼件620为套设于转位拨轮610四周的环状体,第二阻尼件620具有第三环形接触面和第四环形接触面,其中,若第三环形接触面抵接于连接部612的周面,则第四环形接触面与连接孔130的内壁相抵接;若第三环形接触面抵接于第二环形面640上,第四环形接触面抵接于连接孔130的外端面134。
通过采用上述方式,旋转控制机构600转动时,转位拨轮610受到均匀的周向动摩擦力;旋转控制机构600停止转动时,旋转控制机构600周向受到均匀的静摩擦力,从而稳固锁紧旋转控制机构600。
第二阻尼件620可由弹性材料制成,可见,第二阻尼件620制作成本较低,有利于大批量生产;此外,第二阻尼件620抵接设置于转位拨轮610与壳体100之间,可见,第二阻尼件620装配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旋转阻尼件620可选用高分子聚合物弹性体材料,如聚氨酯弹性体、硅橡胶、氟橡胶(FPM)、丁腈橡胶等。
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5)

1.一种弯曲控制机构,其设置于内窥镜的操作部,用于调整内窥镜的弯曲部的弯曲方向,其中,所述操作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控制机构包括:
弯曲拨杆,其包括转轴和旋转把手,所述旋转把手设置于所述壳体外,所述转轴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并可根据所述旋转把手的操作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卷绕轮,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转轴周向固定,可随所述转轴一起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驱动绳,其绕设于所述卷绕轮,并分别与所述卷绕轮和所述弯曲部的远端固定连接,以在所述卷绕轮转动时,调整所述弯曲部的弯曲方向;
第一阻尼件,其抵接设置于所述卷绕轮和所述壳体之间;当所述卷绕轮转动至任意位置,所述第一阻尼件均能够阻止所述卷绕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在其周面上设置有定位块;
所述卷绕轮沿其轴向方向贯穿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开设有定位槽;
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并且,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槽卡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轴在其周向上形成有第二台阶面;
所述安装孔在远离所述旋转把手的开口侧沿周向设置有多个瓣爪;
所述转轴的头端部经所述安装孔穿过所述多个瓣爪后,所述第二台阶面与所述多个瓣爪的自由端相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头端部形成有锥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内壁形成有定位凸环,所述卷绕轮转动嵌设于所述定位凸环内;
所述第一阻尼件抵接设置于所述卷绕轮的外周面与所述定位凸环的内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轮的外周面形成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阻尼件收容于所述环形凹槽内,并与所述定位凸环的内壁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凸环包括:第一定位凸环和第二定位凸环,所述第二定位凸环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凸环内,且所述第二定位凸环的端面距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定位凸环的端面距离所述壳体的内壁的高度;
所述卷绕轮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二段之间形成梯台面;
所述第一段嵌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凸环内,所述第二段嵌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凸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凸环的端面沿周向布置有多个弧形凸起,多个所述弧形凸起与所述梯台面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件在轴向上的横截面为矩形。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件在径向上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控制机构还包括:
卡接件,所述卡接件与所述驱动绳固定连接;
所述卷绕轮在周向上形成有绳槽,所述卷绕轮还设置有与所述绳槽连通的卡接槽;
所述驱动绳绕设于所述绳槽,所述卡接件卡设于所述卡接槽内。
12.一种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
操作部,其包括壳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弯曲控制机构;
插入部,其包括自近端到远端依次连接的挠性管、弯曲部和端头部,所述挠性管连接于所述壳体的远端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窥镜还包括:
旋转控制机构,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插入部固定连接,可带动所述插入部相对所述壳体周向旋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控制机构包括:
转位拨轮,其包括旋转操作部和固定于所述旋转操作部远离所述插入部的端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自所述壳体的远端伸入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
第二阻尼件,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壳体之间或者所述旋转操作部和所述壳体之间,当所述转位拨轮转动至任意位置,所述第二阻尼件均能阻止所述转位拨轮相对所述壳体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内窥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外壳和与所述第一外壳连接的第二外壳,所述第一外壳与所述第二外壳之间形成有供所述连接部转动穿设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内侧的内端面和位于所述壳体外侧的外端面,所述连接部周向设置有与所述内端面相抵接的第一环形面,所述旋转操作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形成有与所述外端面相抵接的第二环形面。
CN202011639633.9A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Pending CN1126907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633.9A CN112690749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39633.9A CN112690749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0749A true CN112690749A (zh) 2021-04-23

Family

ID=7551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39633.9A Pending CN112690749A (zh) 2020-12-31 2020-12-31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07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5165A (zh) * 2023-04-18 2023-05-16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神经外科用内窥镜
WO2023115851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软镜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15851A1 (zh) * 2021-12-24 2023-06-29 浙江优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次性软镜
CN116115165A (zh) * 2023-04-18 2023-05-16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神经外科用内窥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0749A (zh)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US10149603B2 (en) Endoscope
JP3370601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の操作部
JP5273980B2 (ja) 内視鏡用結紮具及び内視鏡結紮システム
EP2716203B1 (en) Endoscope
MXPA05001373A (es) Conector de cateter con pestillo de resorte de palanca de pivote.
US9635999B2 (en) Endoscope
JP3634644B2 (ja) 内視鏡用処置具の操作部
JP2007519425A (ja) 気管支鏡用アクセサリー・システム
JP2002263111A (ja) 内視鏡用採取具
CN101116606A (zh) 内窥镜用处理器具
WO2019087545A1 (ja) 内視鏡システム
JP2005328971A (ja) 医療用ハンドピース
JPWO2010074153A1 (ja) 処置具
CN215424504U (zh) 一种内窥镜及其弯曲控制机构
CN115397299A (zh) 可旋转的医疗装置
CN111970951A (zh) 内窥镜和长条部件的安装方法
CN114828757A (zh) 牵开器构件以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US20240122458A1 (en) Shaft for a flexible endoscope or for a fleixble endoscopic instrument
CN113164020A (zh) 内窥镜用通道单元、内窥镜
JP2018143583A (ja) 内視鏡
US20170231476A1 (en) Endoscope
JPH0418562Y2 (zh)
WO2020036131A1 (ja) 内視鏡補助具及び内視鏡
JP2007097687A (ja) ワイヤ操作具および血管内異物除去用ワイヤセ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