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8381A -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8381A
CN112688381A CN202011478786.XA CN202011478786A CN112688381A CN 112688381 A CN112688381 A CN 112688381A CN 202011478786 A CN202011478786 A CN 202011478786A CN 112688381 A CN112688381 A CN 1126883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coil
switch
rectifier bridg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878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8381B (zh
Inventor
郑毅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878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83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83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3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83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83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关于一种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所述充电电路具有充电模式和激发模式,所述充电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充电,所述激发模式时所述充电电路用于激发闪光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升压单元、切换单元、整流桥单元和检测控制单元;第二线圈连接所述闪光灯,能够和所述第一线圈耦合;升压单元和所述第一线圈连接;切换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升压单元;整流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电池,检测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闪光灯、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整流桥单元。能够节约电子设备内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手机等移动通信电子设备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这一需求电子设备内往往需要集成大量的各类功能器件,以实现更丰富的功能。但是,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大量的各类功能呢器件不利于电子设备的小型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进而至少一定程度上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电路,所述充电电路具有充电模式和激发模式,所述充电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充电,所述激发模式时所述充电电路用于激发闪光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连接所述闪光灯,能够和所述第一线圈耦合;
升压单元,和所述第一线圈连接;
切换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升压单元;
整流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电池;
检测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二线圈、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整流桥单元;
其中,充电模式时,所述检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导通,并使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关断,以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向所述电池充电;激发模式时,所述检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整流桥单元通过所述升压单元和所述第一线圈导通,以提高所述第一线圈的电压,以通过所述第二线圈的感应电压激发所述闪光灯。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充电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充电控制信号,利用第一线圈和整流桥单元向电池充电;
响应激发控制信号,利用所述电池通过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向所述第一线圈提供交流驱动信号,并利用第二线圈接收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发光。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充电电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充电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控制第一线圈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向电池充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通过在激发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控制电池通过整流桥单元和升压单元向第一线圈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发光,实现了电子设备闪光灯的激发。将无线充电和闪光灯激发功能集成在了充电电路,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充电电路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充电模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激发模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发光模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路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材料、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方法、装置、实现、材料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软件硬化的模块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功能实体的一部分,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或者可穿戴终端等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和闪光灯的电子设备。其中,闪光灯可以是氙气灯等需要高电压激发的闪光灯。相关技术中电子设备内的无线充电电路和闪光灯驱动电路单独设置,这导致电子设备内的器件较多。
本公开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充电电路具有充电模式和激发模式,充电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110充电,激发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激发闪光灯120,如图1所示,充电电路包括第一线圈210、第二线圈220、升压单元230、切换单元240、整流桥单元250和检测控制单元290;第二线圈220连接闪光灯120,第二线圈220能够和第一线圈210耦合;升压单元230和第一线圈210连接;切换单元240分别连接第一线圈210、第二线圈220和升压单元230;整流桥单元250分别连接切换单元240和电池110;检测控制单元290分别连接闪光灯120、切换单元240和整流桥单元250;
其中,充电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290控制切换单元240使第一线圈210和整流桥单元250导通,并使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以及第二线圈220关断,以通过第一线圈21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充电110;激发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290控制切换单元240使整流桥单元250通过升压单元230和第一线圈210导通,对第一线圈210升压,以通过第二线圈220的感应电压激发闪光灯120。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充电模式时,利用第一线圈210用于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26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在激发模式时,利用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实现了电子设备闪光灯120的激发。将无线充电和闪光灯120激发功能集成在了充电电路,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充电电路还包括谐振电容260,第一端连接于整流桥单元250,第二端连接第一线圈210的第一端。谐振电容260和第一线圈210形成LLC谐振电路。
在此基础上,如图4所示,切换单元24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241、第二开关单元242和第三开关单元243。第一开关单元241分别连接整流桥单元250、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第二开关单元242连接闪光灯120、整流桥单元250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第三开关单元243分别连接谐振电容260的第一端、谐振电容260的第二端、第二线圈220的第二端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其中,充电模式时,第一开关单元241导通,第二开关单元242和第三开关单元243关断,第一线圈210用于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26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激发模式时,第一开关单元241关断,第二开关单元242和第三开关单元243导通,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
通过在充电模式时,第一开关单元241导通,第二开关单元242和第三开关单元243关断,第一线圈210用于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26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通过在激发模式时,第一开关单元241关断,第二开关单元242和第三开关单元243导通,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实现了电子设备闪光灯120的激发。将无线充电和闪光灯120激发功能集成在了充电电路,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还可以包括稳压单元270和调压单元280,稳压单元270的一端连接整流桥单元250,稳压单元270的另一端连接调压单元280,调压单元280连接电池110。稳压单元270用于在充电模式时滤除整流桥单元25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纹波。调压单元280用于在充电阶段将整流桥单元250传输的信号降压,在激发阶段将电池110输出的电压升压。在充电模式时,调压单元280的存在能够允许加载在第一线圈210上的电压较大,从而减小第一线圈210上的电流,减少第一线圈210的发热量和能耗。在激发阶段,调压单元280将电池110输出的信号升压,有利于闪光灯120的激发。
充电电路还包括封装壳体,整流桥单元250、切换单元240、升压单元230和检测控制单元290封装于封装壳体。通过将整流桥单元250、切换单元240、升压单元230和检测控制单元290封装于同一芯片,使得芯片内部元件的寄生参数可经过封测阶段的校准实现更好的匹配,确保方案性能参数的一致性,分立器件的减少也提高了充电电路的可靠性,并且能够节约电子设备主板上的空间。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还具有发光模式,在发光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290检测闪光灯120的电压和电流,并根据闪光灯120的电压和电流控制整流桥单元250。检测控制单元290控制切换单元240使所述整流桥单元250和第二线圈220导通,整流桥单元250和所述升压单元230及所述第一线圈210关断,以驱动闪光灯120持续发光。通过检测控制单元290能够根据闪光的的电流和电压控制整流桥单元,实现交流驱动信号占空比的调节。
下面将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的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检测控制单元290包括:检测单元291、微控制单元292、第一驱动单元293和第二驱动单元294,检测单元291和闪光灯120连接,检测单元291用于发光模式时检测闪光灯单元120的电信号;微控制单元292和检测单元291连接,用于根据闪光灯120的电信号输出切换控制信号和整流控制信号。
第一驱动单元293和微控制单元292及整流桥单元250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93用于响应整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整流桥单元250,使整流桥单元250在所述充电模式时对所述第一线圈210接收的交流电源信号进行整流,并在激发模式和发光模式时对所述电池110输出的直流信号进行逆变。
第二驱动单元294和微控制单元292及切换单元240连接,用于响应切换控制信号控制切换单元240,使切换单元240在充电模式时导通所述第一线圈110和整流桥单元250,在激发模式时导通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及第二线圈220,并在发光模式时导通整流桥250和第二线圈220。
检测单元291包括:电流检测比较单元2911和电压检测比较单元2912,电流检测比较单元2911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292和闪光灯120,用于检测闪光灯120的电流,并将电流和预设电流值比较,以输出电流和预设电流值的差值至微控制单元292;电压检测比较单元2912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292和闪光灯120,用于检测闪光灯120的电压,并将所述电压和预设电压值比较,以输出电压和预设电流压的差值至微控制单元292。
其中,电流检测比较单元29111可以包括电流传感器和比较器,电流传感器用于在发光模式下检测闪光灯120的电流,比较器和电流传感器连接。比较器用于比较电流传感器采集的电流值和预设电流值,并将差值发送至微控制单元292。
电压检测比较单元2912可以包括电压传感器和比较器,电压传感器用于在发光模式下检测闪光灯120两端的电压,比较器和电压传感器连接。比较器用于比较压流传感器采集的电压值和预设电按压值,并将差值发送至微控制单元292。
微控制单元292可以根据电流差值和电压差值,调整整流桥单元250的控制信号,进而反馈调节闪光灯120的电压和电流。在充电模式和激发模式时,微控制单元292输出的对应的切换控制信号和整流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检测控制单元290还可以包括第三驱动单元295,第三驱动单元295分别连接微控制单元292和稳压单元270,第三驱动单元295在微控制单元292的控制下驱动稳压单元270。
第一线圈210可以是无线充电接收线圈,该第一线圈210在充电模式时可以和无线充电底座中的线圈耦合。无线充电底座中的线圈将电源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第一线圈210接收该电磁信号并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第一线圈210和谐振电容260连接,充电模式时,第一线圈210和谐振电容260形成LLC谐振电路,能够实现110kHz~148kHz的稳定谐振,在无线充电底座端线圈存在交流电流且和第一线圈210靠近时,可以在第一线圈210电磁感应出交流电。
整流桥单元250可以包括: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第一MOS管M1的第一端连接电池110,第一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第一MOS管M1的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93;第二MOS管M2的第一端连接电池110,第二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第二MOS管M2的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93;第三MOS管M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第三MOS管M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第三MOS管M3的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93;第四MOS管M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第四MOS管M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第四MOS管M4的控制端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93。
其中,谐振电容26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第一开关单元241和第二开关单元242连接第二节点,第三节点可以接地。
在充电模式下,第一MOS管M1、第二MOS管M2、第三MOS管M3和第四MOS管M4在控制信号的控制下均导通,形成全桥整流电路,通过该全桥整流电路能够将第一线圈210感应获得的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
在激发模式下,整流桥单元250可以作为电池110作为逆变器使用,将电池110输出的直流信号驱动信号转换为交流驱动信号。示例的,在第一时间段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导通,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关断,在第二时间段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关断,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导通。通过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交替发生,将电池110输出的直流信号驱动信号转换为交流驱动信号。
第三开关单元243可以包括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第一开关Q1的第二端连接谐振电容260的第二端,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连接第三开关Q3的第二端,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线圈220的第二端。第三开关Q3的第一端连接第一节点,第一开关Q1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第二开关Q2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第三开关Q3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94。
其中,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可以是MOS管,或者继电器、负载开关等具有开关能功的器件。
在充电模式时,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关断,在激发模式时,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导通。在发光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驱动闪光灯120持续发光,第一开关单元241关断,第二开关单元242导通,第一开关Q1关断,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导通。
第一开关单元241可以包括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串联,并且第四开关Q4连接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第五开关Q5连接第二节点。第四开关Q4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第五开关Q5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94。
在充电模式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导通,在激发模式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关断,在发光模式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关断。
第二开关单元242可以包括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串联,第六开关Q6的连接闪光灯120,第七开关Q7连接第二节点。第六开关Q6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第七开关Q7的控制端连接第二驱动单元。
在充电模式时,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关断,在激发模式时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导通,在发光模式下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导通。
其中,第四开关Q4、第五开关Q5、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可以是MOS管,或者继电器、负载开关等具有开关能功的器件。
升压单元230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双向触发二极管VD1、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整流桥单元250(第二节点);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连接第三开关单元243;第二二极管D2的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双向触发二极管VD1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双向触发二极管VD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
在激发阶段,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和第三开关Q3导通,升压单元230用于对整流桥单元250输出的信号进行自举升压。整流桥单元250输出交流信号,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阻R1端为低电平并且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为高电平时,整流桥单元250输出的电压被写入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容C1为高电平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第一电容C1的电压被抬高并充电至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逐渐升压。当第二电容C2的电压升高至一定程度,双向触发二极管VD1被击穿导通,第二电容C2存储的电荷被传输至第一线圈210。
闪光灯120和第二线圈220连接,由于闪光灯120是氙气灯,因此在激发时需要较高的电压。在激发模式时,第一线圈210和第二线圈220耦合,形成变压器。第二线圈220的匝数大于第一线圈210的匝数,因此第二线圈220输出的电压大于第一线圈210的电压,实现了对电压的再次增压,以激发闪120光灯。
稳压单元270设于整流桥单元250和调压单元280之间,稳压单元270在充电电路工作于充电模式时工作。稳压单元270可以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LDO,low dropoutregulator),LDO用于滤除整流桥单元250输出的信号的电压纹波。
调压单元280可以包括电荷泵调压电路,电荷泵调压电路分别连接电池110和稳压单元270,电荷泵调压电路用于在充电阶段将整流桥单元250传输的信号降压,在激发阶段和发光阶段将电池110输出的电压升压。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调压单元280也可以是其他DC-DC调压电路,比如boost电路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各MOS管均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可以是MOS管的源极,第二端可以是MOS管的漏极;或者第一端可以是MOS管的漏极,第二端可以是MOS管的源极。各MOS管还包括控制端,控制端可以是MOS管的栅极。控制端接收控制信号,进而控制对应的MOS管导通。各MOS管可以是N型MOS管、P型MOS管或者CMOS等。
如图4所示,电池110和调压单元280连接,调压单元280连接稳压单元270,稳压单元270连接第一MOS管M1的第一端,第一MOS管M1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第二MOS管M2的第一端连接稳压单元270,第二MOS管M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第三MOS管M3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第三MOS管M3的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第四MOS管M4的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第四MOS管M4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谐振电容260的第一端连接于第一线圈210的第一端,谐振电容260的第二端连接整流桥单元250。第三开关Q3第一端连接谐振电容260的第二端,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开关Q1第二端和第二开关Q2的第一端,第一开关Q1的第一端连接谐振电容260的第一端,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连接连接第二线圈220的第二端。第一电阻R1第一端连接第二节点;第一二极管D1输入端连接第二开关Q2的第二端;第二二极管D2输入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向触发二极管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第一电容C1第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第四开关Q4的第一端连接第一线圈210的第二端,第四开关Q4的第二端连接第五开关Q5的第一端,第五开关Q5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第六开关Q6的第一端连接闪光灯120,第六开关Q6的第二端连接第七开关Q7的第一端,第七开关Q7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
在充电阶段,如图5所示,检测控制单元控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导通,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关断。整流桥单元250中第一MOS至第四MOS管M4导通,形成整流电路。第一线圈210响应无线充电底座发射的电磁信号,产生交流电源信号。经过谐振电容260后,交流信号进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直流信号通过稳压单元270的稳压和调压单元280的升压后向电池110充电。
在激发阶段,如图6所示,检测控制单元控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关断,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导通,电池110输出直流驱动信号,经过调压单元280后一次升压,此时整流桥单元250作为逆变器将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在第一时间段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导通,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关断,在第二时间段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关断,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导通。通过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交替发生,将电池110输出的直流信号驱动信号转换为交流驱动信号。交流信号经过升压单元230自举升压,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阻R1端为低电平并且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为高电平时,整流桥单元250输出的电压被写入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容C1为高电平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第一电容C1的电压被抬高并充电至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逐渐升压。当第二电容C2的电压升高至一定程度,双向触发二极管被击穿导通,第二电容C2存储的电荷被传输至第一线圈210,第一线圈210发射电磁信号。第二线圈220响应第一线圈210的电磁信号获得高压交流电,从而激发闪120光灯。
在发光阶段,如图7所示,在一些应用场景下需要闪光灯120持续发光,闪光灯120持续发光的电压需求小于激发电压,此时可以通过切换单元240切换整流桥单元250直接向闪光灯120提高交流电。检测控制单元控制第一开关Q1、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关断,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导通。整流桥单元250输送出的交流电信号通过第二线圈220加载于闪光灯120,维持闪光灯120持续发光。在发光阶段,通过第一开关实现低于激发阶段的电压供电,一方面能够节约电能,另一方面也能提升闪光灯的寿命。
整流桥单元250、切换单元240、升压单元230、稳压单元270和检测控制单元290封装于封装壳体。其中,第一MOS管、第二MOS管、第三MOS管、第四MOS管、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四开关Q4、第五开关Q5、第六开关Q6、第七开关Q7、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双向触发二极管VD1、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谐振电容260、检测单元291、微控制单元292、第一驱动单元293、第二驱动单元294和第三驱动单元295可以封装于同一芯片。
或者,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和谐振电容260可以设于封装壳体之外,在封装壳体上可以设置多个引脚分别连接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谐振电容,如此能够避免芯片体积过大。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在充电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290控制第一线圈210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26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在激发模式时,检测控制单元控制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实现了电子设备闪光灯120的激发。将无线充电和闪光灯120激发功能集成在了充电电路,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进一步的,在发光阶段可以通过电压检测比较单元2911和电流检测比较单元2912检测闪光灯的电流和电压,通过微控制单元292根据闪光灯120的电流和电压对闪光灯120的发光亮度及发光时间等进行调节。并且通过将整流桥单元250、切换单元240、升压单元230和检测控制单元290封装于同一芯片,使得内部元件的寄生参数可经过封测阶段的校准实现更好的匹配,确保芯片性能参数的一致性,并且能够提高电路的响应速度。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路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充电电路,如图8所示,控制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810,响应充电控制信号,利用第一线圈和整流桥单元向电池充电;
步骤S820,响应激发控制信号,利用电池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向第一线圈提供交流驱动信号,并利用第二线圈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充电电路控制方法,在充电模式时,控制第一线圈210用于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26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在激发模式时,控制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实现了电子设备闪光灯120的激发。将无线充电和闪光灯120激发功能集成在了充电电路,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在步骤S810中,可以响应充电控制信号,利用第一线圈21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
其中,检测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导通,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关断。整流桥单元250中第一MOS至第四MOS管M4导通,形成整流电路。第一线圈210响应无线充电底座发射的电磁信号,产生交流电源信号。经过谐振电容260后,交流信号进入整流电路,整流电路将交流信号转换为直流信号,直流信号通过稳压单元270的稳压和调压单元280的升压后向电池110充电。
在步骤S820中,可以响应激发控制信号,利用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并利用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
其中,检测控制单元可以控制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关断,第一开关Q1、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导通,电池110输出直流驱动信号,经过调压单元280后一次升压,此时整流桥单元250作为逆变器将直流信号转换为交流信号。在第一时间段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导通,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关断,在第二时间段第一MOS管M1和第四MOS管M4关断,第二MOS管M2和第三MOS管M3导通。通过第一时间段和第二时间段交替发生,将电池110输出的直流信号驱动信号转换为交流驱动信号。交流信号经过升压单元230自举升压,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阻R1端为低电平并且第一二极管D1阳极为高电平时,整流桥单元250输出的电压被写入第一电容C1。在第一电容C1为高电平且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低电平时,第一电容C1的电压被抬高并充电至第二电容C2,第二电容C2逐渐升压。当第二电容C2的电压升高至一定程度,双向触发二极管被击穿导通,第二电容C2存储的电荷被传输至第一线圈210,第一线圈210发射电磁信号。第二线圈220响应第一线圈210的电磁信号获得高压交流电,从而激发闪120光灯。
进一步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路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发光控制信号,利用电池110和整流桥单元250及第二线圈220,向闪光灯120持续供电。
其中,在一些应用场景下需要闪光灯120持续发光,闪光灯120持续发光的电压需求小于激发电压,此时可以通过切换单元240切换整流桥单元250直接向闪光灯120提高交流电。控制信号控制第一开关Q1、第四开关Q4和第五开关Q5关断,第二开关Q2、第三开关Q3、第六开关Q6和第七开关Q7导通。整流桥单元250输送出的交流电信号通过第二线圈220加载于闪光灯120,维持闪光灯120持续发光。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如图9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上的充电电路200。充电电路200具有充电模式和激发模式,充电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110充电,激发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激发闪光灯120,充电电路200包括第一线圈210、第二线圈220、升压单元230、切换单元240和整流桥单元250;第二线圈220连接闪光灯120,第二线圈220能够和第一线圈210耦合;升压单元230和第一线圈210连接;切换单元240分别连接第一线圈210、第二线圈220和升压单元230;整流桥单元250分别连接切换单元240和电池110。
其中,充电模式时,切换单元240控制第一线圈210和整流桥单元250导通,并控制整流桥单元和升压单元230以及第二线圈220关断,以通过第一线圈21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激发模式时,切换单元240控制整流桥单元250通过升压单元230和第一线圈210导通,以提高第一线圈210的电压,并控制闪光灯120通过第二线圈220和整流桥导通,以通过第二线圈220的感应电压激发闪120光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在充电模式时,利用第一线圈210用于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谐振电容260和整流桥单元250向电池110充电,实现了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在激发模式时,利用电池110通过整流桥单元250和升压单元230向第一线圈210提供交流驱动信号,第二线圈220接收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120发光,实现了电子设备闪光灯120的激发。将无线充电和闪光灯120激发功能集成在了充电电路,能够减少电子设备内部的器件数量,有利于电子设备的轻薄化,并且有利于降低电子设备的成本。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或者可穿戴终端等具有无线充电功能和闪光灯的电子设备。下面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主板30和电池110等器件,显示屏10、中框20与后盖50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模块。同时,显示屏10形成电子设备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显示屏10上可以设置有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可以覆盖显示屏10,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
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以及非显示区域。其中,显示区域执行显示屏1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可以用于设置摄像头、受话器、接近传感器等功能模块。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显示屏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0可以全屏显示信息,从而电子设备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显示屏10只包括显示区域,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
中框20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其中,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主板3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主板30可以安装在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主板3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主板30的接地。
主板30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接近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模块中的一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主板30。充电电路可以设于主板,或者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副电路板,充电电路设于副电路板。
其中,传感器模组可以包括深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气压传感器、磁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距离传感器、接近光传感器、指纹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触摸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及骨传导传感器等。处理器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etwork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主板30上还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10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0显示信息。发光控制单元和变色控制单元可以设于主板。
电池11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池110可以安装在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池110可以电连接至主板30,以实现电池110为电子设备供电。其中,主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11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后盖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的外部轮廓。后盖5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5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5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摄像头组件10可以设于主板和中框,并且摄像组件10接收后置摄像头孔的光线。闪光灯210可以设于主板或者边框,并暴露于后盖50。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

Claims (15)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具有充电模式和激发模式,所述充电模式时充电电路用于向电池充电,所述激发模式时所述充电电路用于激发闪光灯,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第一线圈;
第二线圈,连接所述闪光灯,能够和所述第一线圈耦合;
升压单元,和所述第一线圈连接;
切换单元,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升压单元;
整流桥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电池;
检测控制单元,分别连接所述闪光灯、所述切换单元和所述整流桥单元;
其中,充电模式时,所述检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导通,并使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以及所述第二线圈关断,以通过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向所述电池充电;激发模式时,所述检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整流桥单元通过所述升压单元和所述第一线圈导通,对所述第一线圈接收的信号升压,以通过所述第二线圈的感应电压激发所述闪光灯。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具有发光模式,在所述发光模式时所述检测控制单元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第二线圈导通,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及所述第一线圈关断,以驱动所述闪光灯持续发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控制单元包括:
检测单元,和所述闪光灯连接,所述检测单元用于发光模式时检测所述闪光灯单元的电信号;
微控制单元,和所述检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闪光灯的电信号输出切换控制信号和整流控制信号;
第一驱动单元,和所述微控制单元及所述整流桥单元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用于响应所述整流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整流桥单元,使整流桥单元在所述充电模式时对所述第一线圈接收的交流电源信号进行整流,并在激发模式和发光模式时对所述电池输出的直流信号进行逆变;
第二驱动单元,和所述所述微控制单元及所述切换单元连接,用于响应所述切换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切换单元,使所述切换单元在所述充电模式时导通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在所述激发模式时导通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及所述第二线圈,并在所述发光模式时导通所述整流桥和所述第二线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电流检测比较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和所述闪光灯,用于检测闪光灯的电流,并将所述电流和预设电流值比较,以输出所述电流和预设电流值的差值至所述微控制单元;
电压检测比较单元,分别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和所述闪光灯,用于检测闪光灯的电压,并将所述电压和预设电压值比较,以输出电压和预设电流压的差值至所述微控制单元。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谐振电容,连接与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一端和所述整流桥单元之间;
所述切换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单元,分别连接所述整流桥单元、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第二开关单元,分别连接所述闪光灯、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第三开关单元,分别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一端、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和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其中,充电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第一线圈用于接收交流电源信号,并通过所述谐振电容和所述整流桥单元向所述电池充电;激发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电池通过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向所述第一线圈提供交流驱动信号,所述第二线圈接收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所述闪光灯发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整流桥单元;
第一二极管,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开关单元;
第二二极管,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
双向触发二极管,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线圈的第二端;
第二电阻,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
第一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
第二电容,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单元包括:
第一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二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第二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线圈的第二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其中,在所述发光模式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第一开关关断,所述第二开关导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电路还包括:
第三开关,第一端连接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一端,第二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控制端连接所述检测控制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圈的匝数大于所述第一线圈的匝数。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桥单元包括:
第一MOS管,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第二端连接第一节点;
第二MOS管,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第二端连接第二节点;
第三MOS管,第一端连接第三节点,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
第四MOS管,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节点,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其中,所述谐振电容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连接所述第二节点。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稳压单元,设于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电池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调压单元,设于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电池之间,所述调压单元用于在充电阶段将所述整流桥单元传输的信号降压,在所述激发阶段将所述电池输出的电压升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
封装壳体,所述整流桥单元、所述切换单元、所述升压单元和所述检测控制单元封装于所述封装壳体。
14.一种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响应充电控制信号,利用第一线圈和整流桥单元向电池充电;
响应激发控制信号,利用所述电池通过所述整流桥单元和所述升压单元向所述第一线圈提供交流驱动信号,并利用第二线圈接收所述交流驱动信号并驱动闪光灯发光。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充电电路。
CN202011478786.XA 2020-12-15 2020-12-15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6883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8786.XA CN112688381B (zh) 2020-12-15 2020-12-15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8786.XA CN112688381B (zh) 2020-12-15 2020-12-15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381A true CN112688381A (zh) 2021-04-20
CN112688381B CN112688381B (zh) 2023-06-13

Family

ID=75447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8786.XA Active CN112688381B (zh) 2020-12-15 2020-12-15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838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2234A (zh) * 2021-12-27 2022-01-28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v2x设备的电路、车辆v2x设备以及车辆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7951A1 (en) * 2005-07-13 2007-01-18 Max Engineering Ltd. Circuit for lighting flash lamp
CN101312609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电路
CN104052316A (zh) * 2014-05-28 2014-09-17 北京科锐云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投切单相整流桥串联电路
CN110784953A (zh) * 2018-07-30 2020-02-11 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频闪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线性稳压方法
CN111934441A (zh) * 2020-07-30 2020-11-13 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双向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7951A1 (en) * 2005-07-13 2007-01-18 Max Engineering Ltd. Circuit for lighting flash lamp
CN101312609A (zh) * 2007-05-25 2008-11-26 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 闪光灯控制电路
CN104052316A (zh) * 2014-05-28 2014-09-17 北京科锐云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投切单相整流桥串联电路
CN110784953A (zh) * 2018-07-30 2020-02-11 亚瑞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无频闪发光二极管驱动装置及线性稳压方法
CN111934441A (zh) * 2020-07-30 2020-11-13 深圳市中孚能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照明设备、双向无线充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芹等: "手机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电子与封装》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2234A (zh) * 2021-12-27 2022-01-28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v2x设备的电路、车辆v2x设备以及车辆
CN113992234B (zh) * 2021-12-27 2022-03-25 智道网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v2x设备的电路、车辆v2x设备以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8381B (zh) 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66220B1 (ko) 무접점 배터리 충전기
CN103636288B (zh) 负载驱动器、处理器控制的负载驱动器、以及计算机程序
US20110241603A1 (en) Portable power supply device
US2007002988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070296353A1 (en) Switching Regulator Control Circuit, Current Drive Circuit,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US7781988B2 (en) DC/DC converter
US20200074920A1 (en) Power supply device, display device having same, and power supply method
KR100497393B1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 시스템의 고효율 전원 공급 장치 및그 설계 방법
JP3284128B1 (ja) 携帯型機器における表示装置の照明用led素子駆動回路
CN219420382U (zh) 一种能够隔空充电的智能笔、隔空供电装置和系统
US7782028B2 (en) DC-DC converter and power supply apparatus
CN112688381B (zh)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US20080025056A1 (en)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s
JP2007108192A (ja) 大電流用補助電源
US20060164037A1 (en) Portable charger
CN112688382B (zh) 充电电路及电路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TWI246361B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CN104349552B (zh) 电子镇流器以及具有该电子镇流器的照明设备
CN214280960U (zh) 充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WO2020253603A1 (zh) 移动终端
US20200274436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4000833B2 (ja) Led電源制御回路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US10439719B2 (en) Lighting device, luminaire, and signboard
JPS6332175B2 (zh)
JP4492796B2 (ja) 電源装置及び触覚入力機能付きの携帯端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