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7726B -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7726B
CN112687726B CN202011566365.2A CN202011566365A CN112687726B CN 112687726 B CN112687726 B CN 112687726B CN 202011566365 A CN202011566365 A CN 202011566365A CN 112687726 B CN112687726 B CN 1126877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ntum dot
color film
film unit
dot color
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6636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7726A (zh
Inventor
张志宽
高丹鹏
杨丽敏
徐冰
孙小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ulang Quantum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lanck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lanck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lanck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6636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77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77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7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77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7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组;量子点彩膜结构,位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量子点彩膜结构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背光模组的一侧,且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第一反射层,设置于量子点彩膜结构背离背光模组的一侧;第二反射层,设置于背光模组背离量子点彩膜结构一侧。本技术方案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和显示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量子点(Quantum Dot,QD)材料的粒径一般介于1~10nm之间,由于电子和空穴被量子限域,连续的能带结构变成分立能级结构,因此发光光谱非常窄(20-30nm),色度纯高,显示色域广;量子点由于其特殊的特性,作为新一代发光材料,在显示应用中正逐渐崭露头角。量子点材料通过吸收部分波段的蓝光,激发出部分波段的绿光及红光,能够有效地提高显示屏幕的色域,满足高品质显示应用的需求。
量子点彩膜是显示器件实现超高色域全彩显示的关键部件。现有技术中,量子点彩膜技术通常是将红、绿量子点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量子点色转换膜,显示面板中蓝色背光源在经过显示模组及量子点色转换膜之后,还需经过彩色滤光片将经过量子点色转换膜转换后的红、绿光及剩余的蓝光进行过滤,如此各像素点将过滤掉其他两种颜色的光,造成该像素点发出光的效率变低。另外,将红绿量子点直接混合,会造成红色量子点对绿色量子点发射光的再吸收,进一步降低显示面板的整体发光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提高量子点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和显示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该量子点显示面板包括:
背光模组;
量子点彩膜结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
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层覆盖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层覆盖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紫外光背光模组;
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
可选的,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每相邻所述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子像素及所述白光子像素形成一像素单元;
所述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挡墙,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遮光挡墙。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蓝光背光模组;
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
可选的,所述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蓝光透光区;
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透光区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每相邻所述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子像素及所述白光子像素形成一像素单元;
所述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挡墙,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遮光挡墙。
可选的,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所述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所述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所述复合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白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或者,
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红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
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绿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
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白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背光模组;
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
在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形成第一反射层;
在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一侧形成第二反射层。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紫外光背光模组;
所述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蓝混合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三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三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一侧;
采用第三掩膜版在所述第三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三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三凹槽结构内填充蓝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或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蓝光背光模组;
所述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混合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之间形成蓝光透光区;
或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蓝光背光模组;
所述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混合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在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之间形成蓝光透光区。
可选的,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一侧制备遮光挡墙结构层;
刻蚀所述遮光挡墙结构层形成多个遮光挡墙;
其中,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所述蓝光透光区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每相邻所述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子像素及所述白光子像素形成一像素单元;所述遮光挡墙形成于所述相邻像素单元之间。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
本技术方案通过背光模组发出短波长光线,分别激发互不交叠的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对应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及白光,实现了显示面板的全彩色显示;或者背光模组发出短波长光线,分别激发互不交叠的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对应发出红光、绿光及白光,配合蓝光透光区,实现了显示面板的全彩色显示;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单独发光,无需经过彩色滤波片滤光,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增加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另外,靠近背光模组一侧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靠近背光模组一侧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及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可以减少长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红光量子点点彩膜单元)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绿、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发光效率;同时经过各量子点彩膜单元过量的短波长光会被量子点彩膜结构两侧的反射层反射继续激发各量子点彩膜单元,避免了短波长光的浪费,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红、绿量子点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将红、绿、蓝量子点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量子点彩膜单元,显示面板中背光模组在经过量子点彩膜单元之后,还需再经过彩色滤光片将经过量子点彩膜单元转换后的红、绿光及蓝光过滤,导致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降低及红、绿或者红绿蓝量子点材料直接混合,在量子点彩膜结构制备和使用过程中各量子点会相互影响,造成性能劣化,可靠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光刻制备过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光刻制备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量子点显示面板包括背光模组10;量子点彩膜结构20,位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一侧;量子点彩膜结构20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和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位于靠近背光模组10的一侧,且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两两互不交叠;第一反射层30,设置于量子点彩膜结构20背离背光模组10的一侧且第一反射层覆盖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和绿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2;第二反射层40,设置于背光模组10背离量子点彩膜结构20一侧,第二反射层40覆盖量子点彩膜结构20。
其中,背光模组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背光源,例如可以为LED背光源、Micro-LED光源、Mini-LED矩阵光源及OLED光源中任一种。背光模组10可以为紫外光背光模组、蓝光背光模组;紫外光背光模组发射出发射光峰值波长为230-395nm的紫外光;蓝光背光模组可以发射出发射光峰值波长为420-480nm的蓝光。
示例性的,图1示意出背光模组10为紫外光背光模组;量子点彩膜结构20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和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位于靠近背光模组10的一侧,且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3两两互不交叠。当背光模组10采用紫外光背光模组,紫外光背光模组发出紫外光,激发互不交叠的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对应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及白光,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色显示;各量子点彩膜单元独立发光,也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由于增加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另外,靠近紫外背光模组一侧叠层设置的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可以减少长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绿、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与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同层设置,可避免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中的长波长量子点(红、绿量子点)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发光效率;与现有技术相比,将红、绿、蓝量子点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一量子点彩膜单元,显示面板中紫外光背光模组在经过量子点彩膜单元之后,还需再经过彩色滤光片将经过量子点彩膜单元转换后的红、绿光、蓝光过滤,导致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降低等问题。本技术方案通过叠层设置的各量子点彩膜单元,紫外光背光模组发出紫外分别激发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出红、绿、蓝、白光;无需再经过彩色滤波片进行过滤,如此在实现全彩色显示的基础上,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同时经过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的过量的紫外光会被量子点彩膜结构20两侧的第一反射层30反射,这样在红、绿、蓝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处不会造成紫外光出射,避免了在各量子点彩膜单元显示色纯度不高;过量的紫外光经过第二反射层40的反射可以继续激发各彩量子点彩膜单元,避免了紫外光的浪费,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示例性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和图3所示,图2和图3中背光模组10采用蓝色背光模组;量子点彩膜结构20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还包括蓝色透光区25;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和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位于靠近背光模组10的一侧,且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两两互不交叠。当背光模组10为蓝色背光模组,蓝光背光模组发出蓝光,激发互不交叠的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对应发出红、绿及白光,配合蓝光透光区25发出蓝光;实现了全彩色显示;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单独发光,无需经过彩色滤波片滤光,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由于增加了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还提供了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另外,靠近蓝光背光模组一侧叠层设置的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及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可以减少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对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发射光的再吸收,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与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或者与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同层设置,可避免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内的长波长量子点(红光量子点)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发光效率;同时经过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的过量的蓝光会被量子点彩膜结构20两侧的第一反射层30反射,这样在红、绿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处不会造成蓝光出射,避免了在各量子点彩膜单元显示色纯度不高;过量的蓝光经过第二反射层40的反射可以继续激发各彩量子点彩膜单元,避免了蓝光的浪费,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可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可选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图4,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21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221,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231或者蓝色透光区25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251;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241;每相邻红光子像素211、绿光子像素221、蓝光子像素231及白光子像素241形成一像素单元200;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挡墙50,相邻像素单元200之间设置有遮光挡墙50,这样可以将各像素单元200隔开,避免出现光串扰,提高显示面板的分辨率。
可选的,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的结构意图;如图5所示,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包括多个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11,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11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11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宽度范围为5~2000μm;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包括多个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21,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21沿第一方向Y延伸,多个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21沿第二方向X排列,其宽度范围为5~2000μm;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包括多个蓝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31,蓝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31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蓝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31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宽度范围为5~2000μm;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多个白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41,复合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41沿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白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241沿第二方向Y排列,其宽度范围为5~2000μm;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或者,参照图4,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红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21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绿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221;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或者蓝光透光区25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蓝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231;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白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241,如此实现各量子点彩膜单元的像素级排布;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在背光模组10所在平面上的垂直投影不交叠,避免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之间相互串扰和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制备方法包括:
S110、提供背光模组。
其中,参照图1-4所示的量子点显示面板结构图,背光模组10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背光源。背光模组10可以为紫外光背光模组、蓝光背光模组;图1中背光模组为紫外光背光模组;图2-3中背光模组为蓝光背光模组。
S120、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
其中,继续参照图1-4,量子点彩膜结构20位于背光模组10出光面的一侧;如图1所示,当背光模组10为紫外光背光模组,量子点彩膜结构20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本技术方案通过光刻的方法制备叠层设置的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且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背光模组10的一侧;在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的光刻工艺中完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的制备;其中,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两两互不交叠。
如图2-4,当背光模组10为蓝光背光模组,量子点彩膜结构20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透光区25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本技术方案通过光刻的方法制备叠层设置的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且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位于靠近背光模组10的一侧;在制备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或者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的光刻工艺中完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的制备;其中,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光透光区25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两两互不交叠。
S130、在量子点彩膜结构20背离背光模组10的一侧形成第一反射层30。
S140、在背光模组10背离量子点彩膜结构20一侧形成第二反射层40。
本技术方案通过背光模组10发出短波长光线,分别激发互不交叠的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对应发出红光、绿光、蓝光及白光,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色显示;或者背光模组10发出短波长光线,分别激发互不交叠的各量子点彩膜单元对应发出红光、绿光及白光,配合蓝光透光区;实现显示面板的全彩色显示;各量子点彩膜单元独立发光,无需彩色滤光片滤光,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增加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亮度;另外,靠近背光模组10一侧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或者靠近背光模组10一侧叠层设置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可以减少长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红光量子点点彩膜单元)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绿、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发光效率;同时经过各量子点彩膜单元过量的短波长光会被量子点彩膜结构两侧的反射层反射继续激发各量子点彩膜单元,避免了短波长光的浪费,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具体的,图7-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光刻制备过程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光刻制备流程示意图;其中,参照图7-图18,背光模组10为紫外光背光模组,采用光刻的方法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20和遮光挡墙50,该显示面板具体的制备步骤为,
S210、提供紫外光背光模组。
S211、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100。
S212、在第一量子点基材100一侧制备遮光挡墙结构层500。
S213、刻蚀遮光挡墙结构层500形成多个遮光挡墙50。
其中,参照图7-8;遮光挡墙结构层500可以采用一些有机材料以及分散设置于有机材料中的不透光材料。采用掩膜版501光刻蚀遮光挡墙结构500形成多个遮光挡墙50,可以将后续形成的各量子点彩膜单元隔开,防止光串扰。
S214、采用第一掩膜版502在第一量子点基材100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A。
S215、向多个第一凹槽结构A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
其中,参照图9-图10;采用第一掩膜版502,同样采用光刻、显影的方法形成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量子点光刻胶的制备步骤为:首先制备由量子点材料核心(优选的量子点核心材料为CdSe、InP、CsPbBr3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复合材料)、量子点外壳包覆层材料及量子点表面配体材料组成的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经过离心、提纯得到量子点溶液;然后将混合后的量子点溶液加入胶水单体中,进行搅拌;最后将所得的量子点溶液与胶水单体的混合液加入光引发剂,进行搅拌,得到了量子点光刻胶。
其中,示例性的,使用红色量子点和光刻胶混合形成红色量子点光刻胶的目的在于:在第一凹槽结构内相同红色量子点光刻胶,然后固化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在后续利用光刻工艺中能精确控制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填充层的厚度。例如,可以精确控制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光刻到指定深度,或通过光刻去除掉第一凹槽结构周围溢出的红色量子点光刻胶。
S216、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101。
S217、采用第二掩膜版503在第二量子点基材101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B。
S218、向部分第二凹槽结构B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向其余部分第二凹槽结构B内填充红绿蓝混合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
其中,参照图11-14;采用第二掩膜版503,同样采用光刻、显影的方法形成绿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需要说明的是,绿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在同一光刻工艺中形成,可避免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中的长波长量子点(红、绿量子点)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发光效率。
S219、提供第三量子点基材102。
S220、采用第三掩膜版504在第三量子点基材102上形成多个第三凹槽结构C。
S221、向多个第三凹槽结构C内填充蓝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3。
其中,参照图15-17;采用第三掩膜版504,同样采用光刻、显影的方法形成蓝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3。如此紫外背光模组发出紫外光,激发互不交叠的分立的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2、蓝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3及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对应发红、绿、蓝及白光,实现了量子点显示面板的全彩色显示,各量子点彩膜单元独立发光,无需滤光片滤光,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由于增加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还提高了显示面板的亮度。另外,靠近紫外背光模组一侧叠层设置的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绿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2及蓝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3,可以减少长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绿、蓝色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发光效率。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绿色量子点光刻胶、蓝色量子点光刻胶及红绿蓝混合量子点光刻胶的作用与采用红色量子点光刻胶的作用是相同的,这里不再赘述。
S222、在量子点彩膜结构20背离背光模组10的一侧形成第一反射层30。
S223、在背光模组10背离量子点彩膜结构20一侧形成第二反射层40。
可选的,背光模组10为蓝光背光模组,基于同样的光刻工艺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20和遮光挡墙50,其中,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与绿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2同层制备;同样的,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部分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混合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与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之间形成蓝光透光区;
可选的,背光模组10为蓝光背光模组,基于同样的光刻工艺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20和遮光挡墙50,其中,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与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21同层制备;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20包括:
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部分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混合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多个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在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与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之间形成蓝光透光区。
需要说明的是,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的制备与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1或者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22在同一光刻工艺过程中完成,可避免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24内的长波长量子点(红光量子点)对短波长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发射光的再吸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显示面板整体的发光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量子点显示装置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所具有的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背光模组;
量子点彩膜结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与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同层设置;
第一反射层,设置于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反射层覆盖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第二反射层,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层覆盖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紫外光背光模组;
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绿光量子点和蓝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每相邻所述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子像素及所述白光子像素形成一像素单元;
所述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挡墙,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遮光挡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蓝光背光模组;
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与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蓝光透光区;
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透光区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每相邻所述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子像素及所述白光子像素形成一像素单元;
所述量子点显示面板还包括遮光挡墙,相邻所述像素单元之间设置有遮光挡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所述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红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所述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绿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所述白光复合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白光条状量子点子单元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
或者,
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红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
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绿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
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阵列排列的多个白光块状量子点子单元。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
8.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背光模组;
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至少包括红光量子点和绿光量子点;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叠层设置,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位于靠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且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和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两两互不交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与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同层设置;
在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背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形成第一反射层;
在所述背光模组背离所述量子点彩膜结构一侧形成第二反射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紫外光背光模组;
所述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蓝混合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三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三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一侧;
采用第三掩膜版在所述第三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三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三凹槽结构内填充蓝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或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蓝光背光模组;
所述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所述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混合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之间形成蓝光透光区;
或者,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蓝光背光模组;
所述制备量子点彩膜结构包括:
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
采用第一掩膜版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一凹槽结构;
向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红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向其余部分所述第一凹槽结构内填充红绿混合量子点光刻胶形成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
提供第二量子点基材;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位于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背离所述背光模组一侧;
采用第二掩膜版在所述第二量子点基材上形成多个第二凹槽结构;
向所述多个第二凹槽结构内填充绿色量子点光刻胶形成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在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与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之间形成蓝光透光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第一量子点基材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量子点基材一侧制备遮光挡墙结构层;
刻蚀所述遮光挡墙结构层形成多个遮光挡墙;
其中,所述红色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量子点彩膜单元或者所述蓝光透光区包括多个蓝光子像素,所述复合量子点彩膜单元包括多个白光子像素;每相邻所述红光子像素、所述绿光子像素、所述蓝光子像素及所述白光子像素形成一像素单元;所述遮光挡墙形成于相邻像素单元之间。
CN202011566365.2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877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6365.2A CN112687726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66365.2A CN112687726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726A CN112687726A (zh) 2021-04-20
CN112687726B true CN112687726B (zh) 2022-09-20

Family

ID=75451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66365.2A Active CN112687726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7726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1823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亲水光刻胶、量子点层图案化的方法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95462U (zh) * 2014-04-15 2014-10-22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4037205A (zh) * 2014-07-09 2014-09-1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Oled像素结构
CN110556394B (zh) * 2018-05-31 2022-02-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icro LED显示装置
CN208970563U (zh) * 2018-11-30 2019-06-11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0224012B (zh) * 2019-06-18 2022-11-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201823A1 (zh) * 2015-06-16 2016-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亲水光刻胶、量子点层图案化的方法及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726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7347B2 (en) Color filter substrat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20060284532A1 (en) Color display unit
US10890801B2 (en)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for backlight module
CN108628035B (zh) 光致发光设备
CN111710774B (zh) 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3010228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7280834U (zh) 一种显示装置
US20240168328A1 (en) Hybrid display device and spliced display device
CN110646980B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
CN112748605A (zh) 一种液晶显示组件及液晶显示器
CN11456658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造方法
CN112687726B (zh)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0426890B (zh)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17426779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631020A (zh)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2666751B (zh) 一种量子点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180284531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212517235U (zh) 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430570B (zh) 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CN113888991A (zh) 一种发光面板、显示面板、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EP4036994A1 (en) Wavelength conversion modul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aid module
TWI790827B (zh) 微型發光二極體顯示裝置
WO2023234066A1 (ja) 表示素子、及び表示装置
TWI771883B (zh) 顯示裝置、波長轉換模組及其製造方法
WO202321674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30

Address after: 518000 a1103-9, Rongde Times Square, Huaqiao new village community, Henggang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Pulang Quantum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unit 2-3, 8 / F, building 18a, China Hisense innovation industry city, No. 12, Ganli 6th Road, Ganli Industrial Zone, Buji street,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PLANCK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