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1654A -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 Google Patents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1654A
CN112681654A CN202011471215.3A CN202011471215A CN112681654A CN 112681654 A CN112681654 A CN 112681654A CN 202011471215 A CN202011471215 A CN 202011471215A CN 112681654 A CN112681654 A CN 1126816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agnetic
limiting
locking devic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12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1654B (zh
Inventor
廖卫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long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12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16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16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16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16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16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锁紧装置包括壳体、双稳态开关以及锁紧部件。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双稳态开关位于容置空间内,双稳态开关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固定架连接于壳体,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一固定部具有第一磁性部,第二固定部具有第二磁性部,活动架具有永磁部,永磁部位于第一磁性部与第二磁性部之间,以使永磁部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或第二磁性部。锁紧部件可活动连接于壳体,且锁紧部件至少部分位于容置空间中,锁紧部件用于在永磁部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或第二磁性部时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转换,从而可实现通过磁场力无接触地控制锁紧装置的锁紧与放松。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锁紧装置的锁紧系统。

Description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锁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背景技术
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成品的美观,许多部件之间的锁紧装置被设计隐藏于部件后方。然而,在实际施工时,由于锁紧装置的位置比较隐秘,使得控制该锁紧装置的锁紧与放松的操作空间较小,导致部件的安装锁紧工序难度高,且不易于施工完成后对这些部件进行拆卸检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有利于通过非接触的方式控制锁紧装置与第一预定结构的锁紧或放松,从而使位于施工空间较小的锁紧装置易于被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锁紧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
双稳态开关,所述双稳态开关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双稳态开关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磁性部、第二磁性部,所述活动架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具有永磁部,所述永磁部位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之间,所述永磁部的两磁极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磁性部、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所述活动架可相对所述固定架沿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或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永磁部磁吸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部或所述第二磁性部;以及,
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锁紧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锁紧部件用于在所述永磁部磁吸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部或所述第二磁性部时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转换,以在所述锁紧状态时锁紧第一预定结构或在所述放松状态时放松所述第一预定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双稳态开关还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架,所述锁紧部件包括第二传动部和锁定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所述锁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与所述第二传动部抵接,所述第二传动部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使所述锁定部在所述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切换,以在所述锁紧状态时锁紧所述第一预定结构或在所述放松状态时放松所述第一预定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部,所述弹性部件用于为所述锁紧部件提供由所述放松状态转换至所述锁紧状态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弹性部件用于为所述锁紧部件提供由所述锁紧状态转换至所述放松状态的作用力。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扭簧,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传动部的用于朝向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部抵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锁紧部件相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以限制所述锁紧部件在所述锁紧状态或所述放松状态时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锁定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二者之一为限位凹陷,二者另一为限位凸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紧部件的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卡钩结构,所述卡钩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定结构卡合连接。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磁性部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并形成为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磁性部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并形成为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的一部分;或者,
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分体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磁性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分体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活动架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永磁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永磁部与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分体成型。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锁紧系统,包括第二预定结构以及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预定结构,以实现所述第二预定结构与所述第一预定结构锁紧连接或放松。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锁紧装置,通过在壳体内设置双稳态开关来控制锁紧部件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转换,利用该双稳态开关包括的永磁部可以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的特性,从而可以通过磁场力控制永磁部断开与第一磁性部或第二磁性部的磁吸连接,或者运动至与第二磁性部或第一磁性部相磁吸连接,以控制锁紧部件从锁紧状态转换至放松状态,或者从放松状态转换至锁紧状态,从而控制锁紧装置通过锁紧部件锁紧于第一预定结构或者放松于第一预定结构。即,使用本发明提供的锁紧装置,无需直接与该锁紧装置接触便可以控制该锁紧装置的锁紧与放松,从而有利于当该锁紧装置位于操作空间较小的位置时,使控制该锁紧装置的锁紧与放松的过程简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实施例一的第一种锁紧装置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的第一种锁紧装置在放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锁紧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第二种锁紧装置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第二种锁紧装置在放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锁紧系统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二的锁紧系统在放松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二的一种锁紧系统在锁紧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二的一种锁紧系统在放松时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标:1、锁紧装置;10、壳体;100、容置空间;101、第一连接部;102、第一限位部;103、第三连接部;104、固定凸起;11、双稳态开关;110、固定架;110a、第一固定部;110b、第二固定部;110c、连接部;1101、第一磁性部;1102、第二磁性部;111、活动架;111a、永磁部;112、第一传动部;12、锁紧部件;120、第二传动部;120a、第二连接部;120b、凸起部;121、锁定部;121a、卡钩结构;122、第二限位部;123、第四连接部;13、弹性部件;2、锁紧系统;20、第一预定结构;21、第二预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发明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1是实施例一的第一种锁紧装置1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一的第一种锁紧装置1在放松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锁紧装置1包括壳体10、双稳态开关11以及锁紧部件12。壳体10内部形成容置空间100。双稳态开关11位于容置空间100内,双稳态开关11包括固定架110和活动架111,固定架110连接于壳体10,固定架110包括第一固定部110a和第二固定部110b,第二固定部110b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a的一端,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间隔相对设置,第一固定部110a、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磁性部1101、第二磁性部1102,活动架111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a和第二固定部110b的一端,活动架111的另一端具有永磁部111a,永磁部111a位于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二磁性部1102之间,永磁部111a的两磁极分别对应第一磁性部1101、第二磁性部1102设置,活动架111可相对固定架110沿朝向第一固定部110a或第二固定部110b的方向运动,以使永磁部111a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锁紧部件12可活动连接于壳体10,且锁紧部件12至少部分位于容置空间100中,锁紧部件12用于在永磁部111a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时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转换,以在锁紧状态时锁紧第一预定结构20或在放松状态时放松第一预定结构20。具体地,利用该双稳态开关11包括的永磁部111a可以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的特性,从而可以通过磁场力控制永磁部111a断开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的磁吸连接,或者运动至与第二磁性部1102或第一磁性部1101相磁吸连接,以控制锁紧部件12从锁紧状态转换至放松状态,或者从放松状态转换至锁紧状态,从而控制锁紧装置1通过锁紧部件12锁紧于第一预定结构20或者放松于第一预定结构20。即,无需直接与锁紧装置1接触便可以控制该锁紧装置1的锁紧与放松,从而有利于位于施工空间较小的锁紧装置1易于被控制,以使锁紧装置1与第一预定结构20锁紧或放松。
可选地,当锁紧装置1与第一预定结构20相锁紧时,锁紧部件12的一端与壳体10的外表面夹合于第一预定结构20的两相对侧,从而实现第一预定结构20夹合锁紧于锁紧部件12的一端与壳体10之间。
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具有容置空间100的壳体10,并令双稳态开关11以及至少部分锁紧部件12位于容置空间100内,使得锁紧装置1的结构更加紧凑。
可选地,壳体10可为外观为正方体、圆柱体或其他形状的壳状结构,该壳体10的材质可为塑料、金属、木头或其他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只要壳体10具有可以容纳双稳态开关11和至少部分锁紧部件12的容置空间100即可,对于壳体10的外观形状和材料,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壳体10的用于夹合于第一预定结构20的一面可为适配于第一预定结构20表面的形状,从而使锁紧装置1对第一预定结构20的夹合锁紧作用更加稳固。
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10上设置有连通于壳体10外部和容置空间100的开口,以使锁紧部件12部分自容置空间100内通过开口伸出至壳体10的外部,或者使第一预定结构20部分自壳体10的外部通过开口伸入至容置空间100内,以实现第一预定结构20与锁紧部件12的连接,从而使锁紧部件12可以对第一预定结构20实现锁紧或放松。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0a,和/或,第二固定部110b连接于壳体10的内表面。即,第一固定部110a可连接于壳体10的内表面,或第二固定部110b可连接于壳体10的内表面,或者,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可同时连接于壳体10的内表面,从而实现将固定架110固定在壳体10上,有利于使活动架111可以相对壳体10进行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架110可连接于壳体10的任一内表面上,只要双稳态开关11可以位于容置空间100内,且双稳态开关11可以用于控制锁紧部件12与第一预定结构20的锁紧或放松即可,对于固定架110在壳体10内表面上的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以固定架110连接在壳体10的位于开口的一侧的内表面上,且第一固定部110a远离开口,第二固定部110b靠近开口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第一固定部110a或第二固定部110b可通过螺纹结构、卡扣结构或其他结构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10的内表面,使得双稳态开关11易于拆装,从而使双稳态开关11的检修更换过程简单。
一些实施方式中,当活动架111相对固定架110沿朝向第一固定部110a的方向运动至该活动架111与该第一固定部110a相抵接时,永磁部111a抵接并磁吸于第一磁性部1101,使该活动架111保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110a相抵接的状态,此时,该双稳态开关11处于一种稳态状态;当活动架111相对固定架110沿朝向第二固定部110b的方向运动至该活动架111与该第二固定部110b相抵接时,永磁部111a抵接并磁吸于第二磁性部1102,使该活动架111保持在于该第二固定部110b相抵接的状态,此时,该双稳态开关11处于另一种稳态状态。
换言之,本实施例中锁紧部件12对第一预定结构20的锁紧或放松,主要是通过活动架111的永磁部111a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来实现。
可以理解的,通过将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延伸至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间隔相对设置,有利于为位于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二磁性部1102之间的永磁部111a留出活动空间。
更加地,通过将永磁部111a的两磁极分别对应该第一磁性部1101、第二磁性部1102设置,有利于使永磁部111a分别与第一磁性部1101、第二磁性部1102相抵接时,增强永磁部111a分别与第一磁性部1101、第二磁性部1102之间的磁吸作用。
采用本实施例的双稳态开关11,利用永磁部111a与磁性部间能够产生吸引力,以使永磁部111a抵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永磁部111a抵接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永磁部111a可以维持在磁吸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者第二磁性部1102的状态,从而使该双稳态开关11可以获得活动架111抵接于第一固定部110a和活动架111抵接于第二固定部110b的两种不同的稳态。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结构可相同,有利于使双稳态开关11的设计制造工作简单。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结构可不相同,有利于使双稳态开关11具备更多个性化的设计结构,从而可以满足更多不同使用环境的需求,扩大双稳态开关11的使用范围。
本实施例以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结构相同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可为板形、柱状、锥状、台状或其他形状。示例性的,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可均为长条柱状,有利于使固定架110的结构简单。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可使用塑料、金属、橡胶、木头或其他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优选地,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可均使用塑料材料制成,有利于减轻双稳态开关11的整体重量。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一端通过焊接、胶粘或螺纹结构等方式固定连接,有利于保持第一固定部110a与第二固定部110b之间的相对位置稳定,从而保持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之间的相对距离稳定。
可选地,固定架110还包括连接部110c,该第一固定部110a的一端、该第二固定部110b的一端分别通过焊接、胶粘或螺纹结构等方式连接于该连接部110c,该活动架111的一端通过铰链结构、滑槽结构或其他结构可活动连接于该连接部110c,通过使第一固定部110a、第二固定部110b与活动架111都通过连接部110c相连接,有利于整合双稳态开关11的各部件间的连接,简化双稳态开关11的结构与制造装配过程。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部1101一体成型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并形成为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和/或,第二磁性部1102一体成型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并形成为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具体地,第一磁性部1101一体成型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并形成为该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的一部分,或,第二磁性部1102一体成型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并形成为该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的一部分,或者,第一磁性部1101一体成型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并形成为该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的一部分,且第二磁性部1102一体成型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并形成为该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的一部分,有利于减少固定架110的零件数量,从而使固定架110的制造装配过程简单,并降低使用、拆装过程中零件丢失的可能性。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分体设置,和/或,第二磁性部1102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分体设置。具体地,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分体设置,或,第二磁性部1102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分体设置,或者,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分体设置,且第二磁性部1102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分体设置,有利于使固定架110的制造工艺简单。
本实施例以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一固定部110a的另一端分体设置,且第二磁性部1102与第二固定部110b的另一端分体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第一磁性部1101可通过焊接、胶粘、螺纹结构、卡扣结构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一固定部110a,且第二磁性部1102通过焊接、胶粘、螺纹结构、卡扣结构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第二固定部110b,有利于使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一固定部110a,和第二磁性部1102与第二固定部110b间的连接牢固,从而使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二磁性部1102不易于从固定架110上脱落。
可以理解的,为了使永磁部111a能够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第一磁性部1101和第二磁性部1102应均使用具有磁性的材料制成。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部1101和第二磁性部1102为由铁、钴、镍等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部件,有利于使固定架110的结构简单,易于设计与制造。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磁性部1101和第二磁性部1102可为电磁部件,有利于提升永磁部111a分别与第一磁性部1101、第二磁性部1102之间的磁性力,使永磁部111a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间的磁性连接更稳固。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二磁性部1102不相同时,第一磁性部1101可为金属部件且第二磁性部1102可为电磁部件,或者,第一磁性部1101可为电磁部件且第二磁性部1102可为金属部件。
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架111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连接部110c,从而便于活动架相对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可转动。可选地,活动架111可为板形、柱状、锥状、台状或其他形状。可以理解的是,活动架111的形状只需要满足能够使永磁部111a离开第一固定部110a运动至抵接于第二固定部110b,或离开第二固定部110b运动至抵接于第一固定部110a即可,对于活动架111的形状,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示例性的,活动架111可为柱状,有利于使活动架111的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活动架111可使用塑料、金属、橡胶、木头或其他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只要活动架111可以被塑形成设计的形状即可,对于活动架111的材质,本方案不作具体限定。优选地,活动架111可均使用塑料材料制成,有利于减轻双稳态开关11的整体质量。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永磁部111a一体成型于活动架111的另一端,有利于减少活动架111的零件数量,从而使活动架111的制造装配过程简单,并降低使用、拆装过程中零件丢失的可能性。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永磁部111a与活动架111的另一端分体成型有利于使活动架111的制造工艺简单。示例性的,永磁部111a与活动架111的另一端分体成型,永磁部111a可通过焊接、胶粘、螺纹结构、卡扣结构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活动架111的另一端,有利于使永磁部111a与活动架111间的连接牢固,从而使永磁部111a不易于从活动架111上脱落。
可选地,永磁部111a可为由铁、镍、铝、铬、钴或其他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制成的永磁体,有利于使永磁部111a具有较强且恒定的磁性,从而延长双稳态开关11的使用寿命。
当然的,永磁部111a具有相对的N极区和S极区。可以理解的,该N极区可相对第一磁性部1101且该S极区可相对第二磁性部1102设置,或者,该N极区可相对第二磁性部1102且该S极区可相对第一磁性部1101设置,只要永磁部111a的N极区和S极区分别相对不同的磁性部设置即可,对于永磁部111a的N极区和S极区的设置位置,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一些实施方式中,活动架111具有在外力作用下断开当前连接的磁性部并磁吸连接至另一磁性部的状态,以及,活动架111具有在外力作用撤除时,保持磁吸连接至另一磁性部的状态。其中,当前连接的磁性部为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
即,双稳态开关11通过外力作用于活动架111,使活动架111脱离当前连接的第一磁性部1101并运动至与第二磁性部1102相磁吸连接,或者,脱离当前连接的第二磁性部1102并运动至与第一磁性部1101相磁吸连接。
可以理解的,外力可为磁性部件接近永磁部111a,对永磁部111a产生相吸或相斥的磁场力,或者,外力可为人手或其他结构接触永磁部111a,对永磁部111a施加的力,只要外力能够作用于活动架111,并使永磁部111a断开当前连接的磁性部并磁吸连接至另一磁性部即可,对于外力的种类与作用于活动架111的方式,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外力为永磁体或电磁铁等磁性部件接近永磁部111a,利用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对永磁部111a产生相吸或相斥的磁场力,使永磁部111a因受到吸引力而脱离当前连接的磁性部并被吸引运动至磁吸连接至另一磁性部,或者,因受到排斥力而脱离当前连接的磁性部并被排斥运动至磁吸连接至另一磁性部,有利于使对永磁部111a施加外力的结构可以不与双稳态开关11接触,便可以控制双稳态开关11在两种不同的稳态间进行转换。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双稳态开关11的稳态维持和双稳态间切换原理简单描述:
本实施例公开的双稳态开关11,通过设置具有第一磁性部1101和第二磁性部1102的固定架110和具有永磁部111a的活动架111,并使永磁部111a位于第一磁性部1101与第二磁性部1102之间,利用永磁部111a与第一磁性部1101或永磁部111a与第二磁性部1102间产生的磁吸力,使永磁部111a抵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磁吸于第一磁性部1101,或者抵接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磁吸于第二磁性部1102,从而使活动架111稳定维持在与第一固定部110a相抵接,或与第二固定部110b相抵接的状态。
当需要使永磁部111a断开当前连接的磁性部并磁吸连接至另一磁性部时,只需要向活动架111施加外力,使活动架111断开当前连接的磁性部,并运动至磁吸连接于另一磁性部即可。该外力可为磁性部件接近永磁部111a,通过磁场对永磁部111a施加的磁场力,或者人手或其他结构接触永磁部111a,从而对永磁部111a施加的力。
一些实施方式中,双稳态开关11还包括第一传动部112,第一传动部112的一端连接于活动架111,锁紧部件12包括第二传动部120和锁定部121,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传动部120设置,锁定部121连接于第二传动部120,第一传动部112用于与第二传动部120抵接,第二传动部120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使锁定部121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切换,以在锁紧状态时锁紧第一预定结构20或在放松状态时放松第一预定结构20,从而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来控制所述锁定部121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具体地,锁紧部件12可为片状结构,锁紧部件12可大致呈L形,该锁定部121和第二传动部120均可为长条片状,锁定部121的一端可自壳体10的内部伸出至外部与第一预定结构20连接,锁定部121的另一端和与第二传动部120连接,而第二传动部120远离锁定部121的一端则可与第一传动部112抵接。
更具体地,当永磁部111a磁吸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活动架111可带动第一传动部112运动至靠近第一固定部110a,从而可控制第二传动部120处于第一位置,以使锁定部121处于锁紧状态,当永磁部111a磁吸连接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活动架111可带动第一传动部112运动至靠近第二固定部110b,从而可控制第二传动部120处于第二位置,以使锁定部121处于放松状态。换言之,利用活动架111带动第一传动部112运动至靠近第一固定部110a时,第一传动部112可抵接于第二传动部120,以推动第二传动部120,使得第二传动部120处于第一位置,此时,锁定部121可处于锁紧状态,从而可实现对第一预定结构20的锁紧。而当活动架111带动第一传动部112运动至靠近第二固定部110b时,由于第二固定部110b相对于第一固定部110a更靠近第二传动部120,因此,第一传动部112可由于抵接于第二传动部120而推动第二传动部120,使得第二传动部12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从而使得锁定部121处于放松状态,此时可实现对第一预定结构20的放松。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传动部120的用于朝向第一传动部112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120b,凸起部120b用于与第一传动部112抵接。通过设置凸起部120b,能够增大锁紧部件12上可与第一传动部112相抵接之处的面积,从而降低装配时对双稳态开关11与锁紧部件12的相对位置精度的要求,有利于降低锁紧装置1的制造工艺难度,从而降低锁紧装置1的制造成本。
可选地,凸起部120b可为板状、柱状或其他形状的凸起,只要凸起部120b可以实现增大锁紧部件12上可与第一传动部112相抵接之处的面积的功能即可。优选地,凸起部120b为板状,从而在保证凸起部120b功能的同时使凸起部120b的体积最小,有利于降低锁紧部件12的材料成本。
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第二传动部能够保持在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的状态,锁紧装置1还包括弹性部件13,弹性部件13位于容置空间100中,弹性部件13的一端连接于壳体10,弹性部件13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传动部120,弹性部件13用于为锁紧部件12提供由放松状态转换至锁紧状态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弹性部件13用于为所述锁紧部件12提供由所述锁紧状态转换至所述放松状态的作用力。可以理解的,通过设置弹性部件13与第一传动部112相配合,可以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控制锁紧装置1在锁紧与放松之间的切换。
可选地,弹性部件13可为扭簧、弹簧、弹片或其他具有弹性的结构。示例性的,弹性部件13可包括扭簧,壳体10设置有第一连接部101,第二传动部120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120a,弹性部件13的一端抵接于第一连接部101,弹性部件13的另一端抵接于第二连接部120a。通过将弹性部件13设置为扭簧,有利于使用较小的弹性部件13对锁紧部件12提供较大的作用力,从而使锁紧装置1对第一预定结构20的锁紧作用更加稳固。
可选地,为了便于与弹性部件13连接,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20a可均为圆柱形凸起,弹性部件13的一端的外周面可滑动抵接于第一连接部101的外周面上,弹性部件13的另一端外周面可滑动抵接于第二连接部120a的外周面上,从而当第二传动部120发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切换时,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20a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着第二传动部120的运动发生改变,从而带动弹性部件13的两端位置发生改变。将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20a设置为圆柱形凸起,有利于使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20a分别对弹性部件13的两端施加的力的方向保持与弹性部件13的两端的外周面垂直,从而使弹性部件13的两端的受力效率保持在最高。
进一步地,为了有效定位弹性部件13在壳体10中的设置位置,壳体10的内表面上可突设有固定凸起104,弹性部件13可部分套设于固定凸起104的外周,以使弹性部件13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从而使弹性部件13不易于从设定位置脱离,使锁紧装置1的结构保持稳定。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20a可均为具有固定孔的凸起结构,该固定孔用于卡合于弹性部件13的端部以与弹性部件13相连接。具体地,弹性部件13的一端卡合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01,弹性部件13的另一端卡合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20a,当第二传动部1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的切换时,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20a之间的相对位置也随着第二传动部120的运动发生改变,从而带动弹性部件13的两端位置发生改变。在此过程中,由于弹性部件13的两端分别卡合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01与第二连接部120a,有利于使弹性部件13的两端不会分别与第一连接部101和第二连接部120a相脱离,从而使锁紧装置1的结构保持稳定。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公开的锁紧装置1的锁紧与放松原理,和实现锁紧与放松的具体结构进行两种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
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部112可为顶杆,第一传动部112的一端可通过螺纹结构、焊接、胶粘或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于活动架111,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用于在永磁部111a磁吸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抵接于第二传动部120,以使第二传动部120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处于放松状态,或者,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用于在永磁部111a磁吸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抵接于第二传动部120,以使第二传动部120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处于锁紧状态,以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来控制锁紧装置1维持锁紧或者放松的效果。
由前述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令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在永磁部111a磁吸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抵接于第二传动部120,以使第二传动部120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处于放松状态,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来控制锁紧装置1维持在放松状态。更加地,通过令弹性部件13在永磁部111a磁吸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为锁紧部件12提供作用力,以使锁紧部件12跟随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移动至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处于锁紧状态,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来控制锁紧装置1维持在锁紧状态。进一步地,由上述原理易于得知,当永磁部111a断开与第二磁性部1102的连接移动至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锁紧装置1可由放松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当永磁部111a断开与第一磁性部1101的连接移动至连接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锁紧装置1可由锁紧状态切换至放松状态,从而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控制锁紧装置1在锁紧与放松之间的切换。
请一并参阅图4与图5,图4是实施例一的第二种锁紧装置1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一的第二种锁紧装置1在放松时的结构示意图。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传动部11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活动架111,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第二传动部120。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用于在永磁部111a磁吸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带动第二传动部120运动至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处于放松状态,在永磁部111a磁吸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带动第二传动部120运动至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处于锁紧状态,以实现通过双稳态开关11来控制锁紧装置1维持锁紧或者放松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当永磁部111a断开与第二磁性部1102的连接移动至连接于第一磁性部1101时,活动架111带动第一传动部112的一端发生运动,使得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带动第二传动部120从第二位置运动至位于第一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从放松状态切换至锁紧状态,当永磁部111a断开与第一磁性部1101的连接移动至连接于第二磁性部1102时,活动架111带动第一传动部112的一端发生运动,使得第一传动部112的另一端带动第二传动部120从第一位置运动至位于第二位置,从而使锁定部121从锁紧状态切换至放松状态。即,通过双稳态开关11可以控制锁紧装置1在锁紧与放松之间的切换。
请再次参阅图3,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有效定位锁紧部件12在壳体10中的位置,在壳体10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第三连接部103,锁紧部件12上设置有第四连接部123,锁紧部件12与壳体10通过第三连接部103与第四连接部123的配合连接而相连接,有利于使锁紧部件12不容易从设定的位置脱离。
具体地,第四连接部123设置在锁定部121上,第三连接部103与第四连接部123二者之一可为圆柱凸起,二者另一可为圆孔。示例性地,第三连接部103可为圆柱凸起,第四连接部123可为圆孔,从而实现锁定部121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10,进而使得锁定部121在第二传动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时,锁定部121能够在第二传动部120作用下,相对壳体10发生转动,从而实现与第一预定结构20的锁紧或放松。
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能够限制锁紧部件12相对壳体10的相对位置,壳体10可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02,第一限位部102可位于容置空间100中,锁紧部位可相对应第一限位部102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22,第二限位部122可用于与第一限位部102连接以限制锁紧部件12在锁紧状态或放松状态时与壳体10的相对位置,从而使锁紧部件12在可运动范围内不会出现自身结构卡合于壳体10结构上发生自锁情况,有利于提升锁紧装置1设计的合理性。
可选地,第一限位部102可设置于锁紧部件12的活动范围的边缘上,第二限位部122可相对应第一限位部102设置于锁紧部件12的边缘上。更加地,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可为凸起与槽、挡板与平面或其他的配合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只要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可以相配合,以限制锁紧部件12只能相对壳体10发生在活动范围内的运动即可,对于第一限位部102和第二限位部122的设置位置和结构,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第二限位部122可设置于锁定部121的靠近第二传动部120的一端,第一限位部102可对应第二限位部122设置在壳体10的内表面上,通过将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设置在靠近锁紧部件12与壳体10相连接之处,有利于在保证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对锁紧部件12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作用的同时,使第一限位部102可以与锁紧部件12设置得较紧凑。
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122和第一限位部102二者之一为限位凹陷,二者另一为限位凸起。具体地,第一限位部102可为限位凸起,第二限位部122可为限位凹陷,或者,第一限位部102可为限位凹陷,第二限位部122可为限位凸起。将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设置为限位凹陷与限位凸起的配合,有利于使壳体10与锁紧部件12易于制造。
示例性地,第一限位部102可为限位凸起,第二限位部122可为限位凹陷,从而无需在壳体10上设置限位凹陷结构,使壳体10可以不具备支撑凹陷结构的位于凹陷结构周边的凸起空间,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利用容置空间10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限位部102可为多个,多个第一限位部102沿锁紧部件12的活动范围的边缘间隔设置;第二限位部122也可为多个,每一个第二限位部122可对应一个第一限位部102沿锁紧部件12的边缘间隔设置,有利于从更多角度对锁紧部件12的活动范围进行限制,从而使通过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的配合对锁紧部件12的活动范围进行的限制更加完备。
优选地,第二限位部122可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部122可分别设置于锁定部121靠近第二传动部120一端的两相对侧上;第一限位部102也可为两个,每一个第一限位部102可分别对应一个第二限位部122设置,从而通过两个第一限位部102与两个第二限位部122相配合,再配合锁紧部件12与壳体10的连接处,实现通过设置最少数量的第一限位部102与第二限位部122,完成对锁紧部件12的活动范围的限制作用,有利于使锁紧部件12与壳体10的结构简单。
一些实施方式中,锁定部121的远离第二传动部120的一端设置有卡钩结构121a,卡钩结构121a用于与第一预定结构20卡合连接,即,在锁定部121处于锁紧状态时,卡钩结构121a用于抵接卡合于第一预定结构20,以使锁紧部件12对第一预定结构20的锁紧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地,卡钩结构121a可与锁定部121一体成型,有利于使锁紧部件12的制造工序简单。
本实施例公开的锁紧装置1,通过在壳体10内设置双稳态开关11来控制锁紧部件12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转换,利用该双稳态开关11包括的永磁部111a可以在磁场中受到磁场力的作用的特性,从而可以通过磁场力控制永磁部111a断开与第一磁性部1101或第二磁性部1102的磁吸连接,或者运动至与第二磁性部1102或第一磁性部1101相磁吸连接,以控制锁紧部件12从锁紧状态转换至放松状态,或者从放松状态转换至锁紧状态,从而控制锁紧装置1通过锁紧部件12锁紧于第一预定结构20或者放松于第一预定结构20。即,无需直接与锁紧装置1接触便可以控制该锁紧装置1的锁紧与放松,从而有利于位于施工空间较小的锁紧装置1易于被控制,以使锁紧装置1与第一预定结构20锁紧或放松。
实施例二
请一并参阅图6与图7,图6是实施例二的锁紧系统2在锁紧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二的锁紧系统2在放松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锁紧系统2包括第一预定结构20、第二预定结构21以及如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锁紧装置1。锁紧装置1的壳体10连接于第二预定结构21,锁紧装置1用于与第一预定结构20锁紧,从而将第二预定结构21与第一预定结构20相锁紧连接,或者,锁紧装置1用于与第一预定结构20放松,从而将第二预定结构21与第一预定结构20相放松。利用锁紧装置1可以通过磁场力以非接触的形式实现在锁紧与放松之间切换的特性,有利于在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间的安装操作空间较小时,可以简单地实现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间的锁紧和放松。
优选地,壳体10的外表面连接于第二预定结构21,有利于从第二预定结构21背离锁紧装置1的一面使用能够产生磁场力的部件来控制活动架111抵接于第一固定部110a或第二固定部110b,从而控制锁紧装置1的锁紧与放松。
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预定结构20可为连接杆、连接管或者是连接态等可被锁紧装置1锁定的结构。为了便于将第二预定结构21固定于墙体或基座上,可将第一预定结构20固定于墙体、基座等,然后再将连接有第二预定结构21的锁紧装置1和第一预定结构20连接,从而实现将第二预定结构21固定于墙体或基座上。这样,当需要拆装第二预定结构21时,可通过锁紧装置1与第一预定结构20锁紧或者是放松,即可实现第二预定结构21的拆装,拆装更加简便。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预定结构21可为装饰件、墙板、收纳装置、绿化装置、电子设备、支撑板等用于安装于墙体、基座等上的功能件,从而有利于使墙体、基座等具备更多功能。
本实施例以第一预定结构20为连接杆,且第一预定结构20固定于墙体为例进行说明。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定结构20可通过L形角铁固定在墙体上,夹合在第一预定结构20上的锁紧装置1可为一个或多个,当锁紧装置1为多个时,多个锁紧装置1可沿第一预定结构2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以使一个第一预定结构20上可以锁紧连接有多个第二预定结构21,或者,一个第二预定结构21可以通过多个锁紧装置1连接于一个第一预定结构20,以通过增加锁紧装置1的数量来使第二预定结构21与第一预定结构20之间的锁紧连接更加稳固。
本实施例公开的锁紧系统2,通过在第二预定结构21上连接设置锁紧装置1,使锁紧装置1锁紧或放松于第一预定结构20,从而使第二预定结构21锁紧连接或放松于第一预定结构20,从而在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间的安装操作空间较小时,可以使用能够产生磁场力的磁性部件接近第一预定结构20的背离第二预定结构21的一面,或接近第二预定结构21的背离第一预定结构20的一面,来控制永磁部111a断开当前连接的磁吸部并运动至磁吸连接于另一磁吸部,从而使锁紧装置1从放松切换至锁紧,或从锁紧切换至放松,以使第二预定结构21与第一预定结构20相锁紧连接或相放松。即,不需要在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之间的连接处直接对锁紧装置1进行操作来控制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间的锁紧或者放松,从而在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间的操作空间较小时,使第一预定结构20与第二预定结构21间的锁紧或者放松易于操作控制。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形成容置空间;
双稳态开关,所述双稳态开关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双稳态开关包括固定架和活动架,所述固定架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间隔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具有第一磁性部、第二磁性部,所述活动架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具有永磁部,所述永磁部位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二磁性部之间,所述永磁部的两磁极分别对应所述第一磁性部、所述第二磁性部设置,所述活动架可相对所述固定架沿朝向所述第一固定部或所述第二固定部的方向运动,以使所述永磁部磁吸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部或所述第二磁性部;以及,
锁紧部件,所述锁紧部件可活动连接于所述壳体,且所述锁紧部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锁紧部件用于在所述永磁部磁吸连接于所述第一磁性部或所述第二磁性部时在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转换,以在所述锁紧状态时锁紧第一预定结构或在所述放松状态时放松所述第一预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稳态开关还包括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活动架,所述锁紧部件包括第二传动部和锁定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传动部设置,所述锁定部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用于与所述第二传动部抵接,所述第二传动部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以使所述锁定部在所述锁紧状态和放松状态之间切换,以在所述锁紧状态时锁紧所述第一预定结构或在所述放松状态时放松所述第一预定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装置还包括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传动部,所述弹性部件用于为所述锁紧部件提供由所述放松状态转换至所述锁紧状态的作用力,或者,所述弹性部件用于为所述锁紧部件提供由所述锁紧状态转换至所述放松状态的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扭簧,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传动部上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弹性部件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部的用于朝向所述第一传动部的一侧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部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容置空间中,所述锁紧部件相对应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以限制所述锁紧部件在所述锁紧状态或所述放松状态时与所述壳体的相对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设置于所述锁定部的靠近所述第二传动部的一端;
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一限位部二者之一为限位凹陷,二者另一为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的位于所述壳体外的部分设置有卡钩结构,所述卡钩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定结构卡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并形成为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二磁性部一体成型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并形成为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的一部分;或者,
所述第一磁性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的另一端分体设置,和/或,所述第二磁性部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另一端分体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部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部,所述活动架的一端可活动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部一体成型于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或者,所述永磁部与所述活动架的另一端分体成型。
12.一种锁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系统包括第二预定结构以及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的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第二预定结构,以实现所述第二预定结构与所述第一预定结构锁紧连接或放松。
CN202011471215.3A 2020-12-15 2020-12-15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Active CN1126816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215.3A CN112681654B (zh) 2020-12-15 2020-12-15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215.3A CN112681654B (zh) 2020-12-15 2020-12-15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1654A true CN112681654A (zh) 2021-04-20
CN112681654B CN112681654B (zh) 2022-10-14

Family

ID=75447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1215.3A Active CN112681654B (zh) 2020-12-15 2020-12-15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165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505A (zh) * 2022-01-04 2022-02-01 北京华辰康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电凝镊及其装配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6504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Bi-stable magnetic latch assembly
DE202009013723U1 (de) * 2009-11-12 2010-01-21 Hormann, Jan Wandmodul
CN102182304A (zh) * 2011-04-19 2011-09-1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固定t钢的定位结构
CN105206459A (zh) * 2015-08-07 2015-12-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CN106939680A (zh) * 2017-05-08 2017-07-11 湖南工学院 便于拆装更换的装饰墙面
WO2017209776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Janko Mikulas Magnetic fasteners and wall cover system
CN107975166A (zh) * 2018-01-16 2018-05-0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单独拆换的石材幕墙磁性定位挂件
CN109235804A (zh) * 2018-11-21 2019-01-18 中寓(上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式装饰结构
US20190177983A1 (en) * 2016-05-18 2019-06-13 Matthew Peter Klein Magnetic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attaching a first object to a second object
CN110318513A (zh) * 2019-07-22 2019-10-11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吸结构的墙板卡扣连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16504A1 (en) * 2006-03-15 2007-09-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Bi-stable magnetic latch assembly
DE202009013723U1 (de) * 2009-11-12 2010-01-21 Hormann, Jan Wandmodul
CN102182304A (zh) * 2011-04-19 2011-09-14 中铁二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磁力固定t钢的定位结构
CN105206459A (zh) * 2015-08-07 2015-12-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
US20190177983A1 (en) * 2016-05-18 2019-06-13 Matthew Peter Klein Magnetic attachment assembly for attaching a first object to a second object
WO2017209776A1 (en) * 2016-06-01 2017-12-07 Janko Mikulas Magnetic fasteners and wall cover system
CN106939680A (zh) * 2017-05-08 2017-07-11 湖南工学院 便于拆装更换的装饰墙面
CN107975166A (zh) * 2018-01-16 2018-05-0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可单独拆换的石材幕墙磁性定位挂件
CN109235804A (zh) * 2018-11-21 2019-01-18 中寓(上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磁吸式装饰结构
CN110318513A (zh) * 2019-07-22 2019-10-11 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吸结构的墙板卡扣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95505A (zh) * 2022-01-04 2022-02-01 北京华辰康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双极电凝镊及其装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1654B (zh) 2022-10-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922333B2 (en) Detachable keyboard structure
CN112681654B (zh) 锁紧装置及锁紧系统
TWI693508B (zh) 顯示裝置
CN108320957B (zh) 一种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CN102564039A (zh) 卡接组件、用于冰箱的门托盘组件、冰箱门组件和冰箱
US20240008541A1 (en) Electronic heating device
CN111904339A (zh) 扫地机器人
CN210669584U (zh) 存取设备及移动电源取还系统
CN110584354A (zh) 一种结构调节装置
CN211583005U (zh) 一种洗碗机
CN113552732A (zh) 一种快拆结构及具有该快拆结构的tws眼镜
CN101981642A (zh) 按钮组件的铰链
CN214048454U (zh) 烹饪器具
CN217522941U (zh) 耳机盒及耳机存储装置
CN220360093U (zh) 一种锁定机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650783U (zh) 纸巾架
CN220807482U (zh) 一种电推剪的传动机构
CN220249419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底座
CN113394939B (zh)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CN210052693U (zh) 动衔铁固定结构以及接触器
CN213335073U (zh) 一种冰箱
CN220850240U (zh) 磁控式扣件
CN115437164A (zh) 镜腿和眼镜
CN216184229U (zh) 一种轮子
CN218991291U (zh) 一种离合装置和电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