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0651A -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0651A
CN112680651A CN202110018912.1A CN202110018912A CN112680651A CN 112680651 A CN112680651 A CN 112680651A CN 202110018912 A CN202110018912 A CN 202110018912A CN 112680651 A CN112680651 A CN 112680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duct
die
raw materials
steps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89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慧
胡棋皓
胡彬星
张恒铭
叶深奥
张建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Shunxi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Shun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Shunxi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an Shunxi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189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0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0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0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所述制备工艺步骤如下:原料预处理→退火→升温热熔→降温倒模→表面处理→检验→成品,将原料进行清洗并烘干处理,制备原料除铁外其他原料质量分数分别为2.8‑2.3.1%的碳、0.8‑1.1%的铬、0.3‑0.5%的钨、0.15‑0.2%的钼、0.02‑0.03%的钒、0.01‑0.02%的碳化钴,原料清洗烘干后备用,将原料依次投入中频感应电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摄氏度。使用时,通过产品工艺的优化,增加产品成型后的淬火工艺,确保了产品的使用强度和硬度,通过产品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不良品,避免了不良品的流出使用,确保模具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效果更好,减少了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误差,确保产品质量,便于使用者的推广使用。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配压铸模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铸造金属零部件的一种工具,一种在专用的压铸模锻机上完成压铸工艺的工具,压铸的基本工艺过程是:金属液先低速或高速铸造充型进模具的型腔内,模具有活动的型腔面,它随着金属液的冷却过程加压锻造,既消除毛坯的缩孔缩松缺陷,也使毛坯的内部组织达到锻态的破碎晶粒,毛坯的综合机械性能得到显著的提高。
在汽车配件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压铸模具进行铸造生产,现有市场上的汽配压铸模具生产工艺较为呆板,产品后续处理较为粗糙,造成模具的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使用者的长时间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具备产品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市场上的汽配压铸模具生产工艺较为呆板,产品后续处理较为粗糙,造成模具的使用寿命较短,不利于使用者长时间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所述制备工艺步骤如下:原料预处理→退火→升温热熔→降温倒模→表面处理→检验→成品;
A、将原料进行清洗并烘干处理,制备原料除铁外其他原料质量分数分别为2.8-2.3.1%的碳、0.8-1.1%的铬、0.3-0.5%的钨、0.15-0.2%的钼、0.02-0.03%的钒、0.01-0.02%的碳化钴,原料清洗烘干后备用;
B、将原料依次投入中频感应电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摄氏度,加热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C、将中频感应电炉的温度提升至1500摄氏度,将材料热熔,热熔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D、将热熔后的溶液温度降至1200摄氏度,将钢液倒出,进行倒模作业;
E、产品成型后进行淬火处理,将放入井式炉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采用油淬方式进行淬火,淬火完成后采用喷砂设备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喷砂处理后采用不锈钢酸洗液进行表面酸洗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表面清洗;
F、采用超声波检查仪对模具进行探伤,并配合人工目视方法对产品表面的砂眼等缺陷进行检查。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原料清洗采用洗矿机进行清洗,在步骤C的热熔过程中通过目视以及坩埚打捞将杂质进行清除。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的淬火处理过程中,采用吊装设备对产品进行吊装,吊具表面需要采用玻璃纤维面料进行防护。
优选的,所述步骤F中的探伤处理,人工目视检测可采用石墨探伤仪进行替代。
优选的,所述步骤F的检测完成后需对批量产品进行硬度以及抗性的抽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原料的清洗以及后续的人工打捞,能够使产品热熔后的杂质更少,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强度;
2、通过防护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产品在精细加工过程中出现磕碰挤压的现象,保障了产品的使用质量,确保其使用过程中的加工精度;
3、通过探伤处理,能够有效避免产品因质量缺陷造成后续使用时出现断裂形变影响加工质量,保障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4、通过硬度和抗性的抽检,能够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可以长时间的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制备工艺步骤如下:原料预处理→退火→升温热熔→降温倒模→表面处理→检验→成品;
A、将原料进行清洗并烘干处理,制备原料除铁外其他原料质量分数分别为2.8-2.3.1%的碳、0.8-1.1%的铬、0.3-0.5%的钨、0.15-0.2%的钼、0.02-0.03%的钒、0.01-0.02%的碳化钴,原料清洗烘干后备用;
B、将原料依次投入中频感应电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摄氏度,加热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C、将中频感应电炉的温度提升至1500摄氏度,将材料热熔,热熔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D、将热熔后的溶液温度降至1200摄氏度,将钢液倒出,进行倒模作业;
E、产品成型后进行淬火处理,将放入井式炉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采用油淬方式进行淬火,淬火完成后采用喷砂设备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喷砂处理后采用不锈钢酸洗液进行表面酸洗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表面清洗;
F、采用超声波检查仪对模具进行探伤,并配合人工目视方法对产品表面的砂眼等缺陷进行检查。
本实施中,具体的,步骤A中原料清洗采用洗矿机进行清洗,在步骤C的热熔过程中通过目视以及坩埚打捞将杂质进行清除,通过原料的清洗以及后续的人工打捞,能够使产品热熔后的杂质更少,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强度。
本实施中,具体的,步骤E中的淬火处理过程中,采用吊装设备对产品进行吊装,吊具表面需要采用玻璃纤维面料进行防护,通过防护材料的使用,能够有效避免产品在精细加工过程中出现磕碰挤压的现象,保障了产品的使用质量,确保其使用过程中的加工精度。
本实施中,具体的,步骤F中的探伤处理,人工目视检测可采用石墨探伤仪进行替代,通过探伤处理,能够有效避免产品因质量缺陷造成后续使用时出现断裂形变影响加工质量,保障了产品的使用效果。
本实施中,具体的,步骤F的检测完成后需对批量产品进行硬度以及抗性的抽检,通过硬度和抗性的抽检,能够有效确保产品质量,确保产品可以长时间的使用。
使用时,通过产品工艺的优化,增加产品成型后的淬火工艺,确保了产品的使用强度和硬度,通过产品的检测,能够及时发现不良品,避免了不良品的流出使用,确保模具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使用寿命更长,使用效果更好,减少了产品加工过程中的误差,确保产品质量,便于使用者的推广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工艺步骤如下:原料预处理→退火→升温热熔→降温倒模→表面处理→检验→成品;
A、将原料进行清洗并烘干处理,制备原料除铁外其他原料质量分数分别为2.8-2.3.1%的碳、0.8-1.1%的铬、0.3-0.5%的钨、0.15-0.2%的钼、0.02-0.03%的钒、0.01-0.02%的碳化钴,原料清洗烘干后备用;
B、将原料依次投入中频感应电炉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600-800摄氏度,加热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C、将中频感应电炉的温度提升至1500摄氏度,将材料热熔,热熔时间不少于一个小时;
D、将热熔后的溶液温度降至1200摄氏度,将钢液倒出,进行倒模作业;
E、产品成型后进行淬火处理,将放入井式炉中加热至1000摄氏度,采用油淬方式进行淬火,淬火完成后采用喷砂设备对模具表面进行处理,喷砂处理后采用不锈钢酸洗液进行表面酸洗处理,处理完成后进行表面清洗;
F、采用超声波检查仪对模具进行探伤,并配合人工目视方法对产品表面的砂眼等缺陷进行检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原料清洗采用洗矿机进行清洗,在步骤C的热熔过程中通过目视以及坩埚打捞将杂质进行清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的淬火处理过程中,采用吊装设备对产品进行吊装,吊具表面需要采用玻璃纤维面料进行防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探伤处理,人工目视检测可采用石墨探伤仪进行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的检测完成后需对批量产品进行硬度以及抗性的抽检。
CN202110018912.1A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Pending CN112680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8912.1A CN112680651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8912.1A CN112680651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0651A true CN112680651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61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8912.1A Pending CN112680651A (zh) 2021-01-07 2021-01-07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0651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6493A (ja) * 2010-04-13 2011-11-24 Keylex Corp 球状黒鉛鋳鉄からなるプレス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67904A (zh) * 2013-11-27 2014-03-26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CN106312015A (zh) * 2016-11-25 2017-01-11 重庆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零配件模具
CN107916362A (zh) * 2017-11-18 2018-04-17 张晓娟 一种高硬度压铸模具的制备工艺
CN108950261A (zh) * 2018-08-14 2018-12-07 滁州立特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模具的加工方法
CN110257598A (zh) * 2019-07-22 2019-09-20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236493A (ja) * 2010-04-13 2011-11-24 Keylex Corp 球状黒鉛鋳鉄からなるプレス成形用金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67904A (zh) * 2013-11-27 2014-03-26 宁波臻至机械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CN106312015A (zh) * 2016-11-25 2017-01-11 重庆东科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摩托车零配件模具
CN107916362A (zh) * 2017-11-18 2018-04-17 张晓娟 一种高硬度压铸模具的制备工艺
CN108950261A (zh) * 2018-08-14 2018-12-07 滁州立特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配件加工用模具的加工方法
CN110257598A (zh) * 2019-07-22 2019-09-20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尤尔根 布尔麦斯特等: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 31 January 2019,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东兴等: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31 July 2018,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45906B (zh) 一种高得料率低成本生产优质tc4合金热轧板工艺方法
CN104525810B (zh) 一种钛合金锻件半热态精密模锻成型工艺
CN111334727B (zh) 可用于提高高温合金铆钉成材率的高温合金线材制备方法
CN112760552B (zh) 一种胎圈钢丝用钢的生产方法
CN111136245B (zh) 一种棒材轧机减定径机组用辊环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61199B1 (ko) 알루미늄 휠의 제조 방법
CN112605353A (zh) 一种超大型立式连铸坯及生产方法、锻件及生产方法
CN102605206A (zh) 铝合金铸件制造工艺
CN114055092A (zh) 高镍合金结构钢制作风洞超高压管件的方法
CN112680651A (zh) 一种制备汽配压铸模具的工艺
CN104999228A (zh) 一种铸钢件表面质量处理工艺
JP2010172947A (ja) 超高温熱間鍛造方法
CN110614287A (zh) 一种减少7xxx系铝合金棒材挤压气泡的方法
CN110195194A (zh) 一种热作模具钢的制备方法
CN105220075B (zh) 一种采用轧制工艺来生产球磨机衬板的方法
CN110947888B (zh) 一种箱式货车锁座锻造工艺及锻造设备
CN113399627A (zh) 一种机床组成件用铸造工艺
KR20100057180A (ko) 피로특성 향상을 위한 표면경화열처리 공정을 가지는 선박용 프로펠러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선박용 프로펠러
CN108202204B (zh) 陶瓷型芯高温高压脱芯设备用高耐蚀料桶旋压成形方法
KR100880589B1 (ko) 주조공법을 이용한 편심축 제조방법
CN110512204A (zh) 一种芯棒的激光熔覆方法及芯棒
CN202779643U (zh) 钢-铁复合材料钢锭模
CN113046600A (zh) 一种Incone625合金材料及其在高强度细长轴上的运用
CN105033420B (zh) 一种炉壁和炉门氧枪的焊接方法
CN104451353A (zh) 一种钢材成型挤压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