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9873A -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9873A
CN112679873A CN201910993067.2A CN201910993067A CN112679873A CN 112679873 A CN112679873 A CN 112679873A CN 201910993067 A CN201910993067 A CN 201910993067A CN 112679873 A CN112679873 A CN 1126798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sin
heat
pvc pipe
pip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930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9873B (zh
Inventor
刘容德
王晶
张新华
刘浩
王晓敏
王秀丽
裴小静
高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Qilu Petrochemical Co of Sinopec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9930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98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98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98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98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98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0.8‑2.0份;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10‑20份;AS树脂,1‑3份;冲击改性树脂,0.8‑1.5份;加工助剂ACR,1.0‑1.5份;复合润滑剂1‑3份;轻质活性碳酸钙,0‑5份。本发明组合物,既满足耐热耐压的性能要求,又满足管材耐低温冲击性能的要求;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Description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氯乙烯(PVC)管材因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卓越的电绝缘性,可以用来代替传统聚乙烯管材,用以输送液体、做生活用上下水管,也用作电缆套管及电线绝缘管等,应用十分广泛。但是,PVC树脂的维卡软化温度只有80℃左右,热变形温度在70℃左右,其耐热性能较低,同时其高温耐压的不足,均限制了其在某些耐热耐压领域的应用,例如PVC管材耐60℃静液压性能等。耐内压性能是评价PVC管材耐压的一项很重要的性能指标,以一定环应力下的静液压爆破时间来表示,反映了管材在使用过程中所能承受压力的大小和管材的寿命,是PVC管材长期应用的重要性能参数。
目前,国内有不少改进耐热的相关专利,如申请号为201910168309.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耐热PVC水管配方,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原材料:PVC为80-120份,碳酸钙10-16份,硬脂酸钙15-30份,丁基羟基茴香醚20-50份,邻苯二甲酸二正辛脂20-4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2-6份,钛白粉15-30份,柠檬酸钾5-10份,硫酸亚铁6-8份,氧化锌10-20份,氢氧化铝4-6份,六甲基磷酰三胺5-10份,群青2-4份,氯化石蜡1-3份,PE蜡1-3份,海藻粉2-6,MBS为4-6份和高分子添加剂0.2-0.6份。该发明耐热性强,抗氧化效果良好,延长PVC水管使用寿命,提高PVC水管的耐热性能以及综合使用性能。该专利由于添加有较多液体增塑剂,造成管材强度不高,耐压性能不足。申请号20181025854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耐热PVC塑料,包括PVC基体50-60份,三元共聚树脂40-45份,MMA改性ABS树脂15-20份,EnBACO接枝马来酸酐5-10份,9nm碳酸钙1-5份,苯乙烯5份,丙烯酸酯10份。该发明具有耐热性好,寿命长的优点。但是由于材料改性树脂用量较大,降低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从而造成管材耐内压性能,尤其是耐60℃静液压性能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既满足耐热耐压的性能要求,又满足管材耐低温冲击性能的要求;本发明还提供其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本发明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0.8-2.0份;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10-20份;AS树脂,1-3份;冲击改性树脂,0.8-1.5份;加工助剂ACR,1.0-1.5份;复合润滑剂1-3份;轻质活性碳酸钙,0-5份。
其中:
所述PVC树脂为悬浮法聚合生产,平均聚合度为950-1050,表观密度为0.58-0.65g/mL。
所述有机锡稳定剂为硫醇甲基锡稳定剂,牌号1928。
所述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5-2。
所述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聚酮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加入到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中,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1:1.8-2.2,按照1重量份聚酮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合物2重量份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的比例,搅拌,使其溶解混合,得到互穿网络混合物。
所述AS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台湾奇美公司生产。
所述冲击改性树脂为KM-355P。
所述加工助剂ACR为PA-20。
所述复合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石蜡和聚乙烯蜡三种润滑剂的复配物。
所述轻质活性碳酸钙目数2000目以上,经过活化处理。
本发明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树脂、有机锡稳定剂、AS树脂、冲击改性树脂、加工助剂ACR、复合润滑剂和轻质活性碳酸钙按比例称取,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混合转速1000-1500转/分钟,优选1200转/分钟,混合时间5-15分钟,混合温度100-120℃,此时,加入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合物,采用低速继续混合,混合转速700-1000转/分钟,优选800转/分钟,待溶剂挥发后,放出物料至低速混合机中,冷却至40-45℃放出物料,备用;
(2)将步骤(1)混配好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40-170℃,喂料频率为20-25Hz,主机转速为85-95r/min,最后经切粒、冷却、包装,即得到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
将组合物在65-132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口径为32的管材。
步骤(1)中,所述放出物料至低速混合机中,混合转速60-120转/分钟。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在溶剂中混合,各组份分子链充分缠绕,形成互溶贯穿网络,降低了聚酮树脂的加工温度,从而提高了PVC管材的耐热性能;同时,由于AS树脂以及氯乙烯的存在,极大地提高了与PVC树脂的相容性,从而使得PVC管材组合物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AS树脂对提高组合物的耐热性能起到了协同作用;少量抗冲改性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低温冲击性能,同时又不降低材料的力学性能;经过上述改性,本发明PVC管材组合物既满足耐热耐压的性能要求,又满足管材耐低温冲击性能的要求。
2、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科学合理、简单易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其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实施。
实施例中采用的原料除特殊说明外,均为市售材料。
实施例1-6
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的配料见表1。表1中涉及的原料具体如下:
所述PVC树脂为悬浮法聚合生产,平均聚合度为1000,表观密度为0.62g/mL。
所述有机锡稳定剂为硫醇甲基锡稳定剂,牌号1928。
所述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8。
所述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聚酮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加入到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中,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体积比为1:2,按照1重量份聚酮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合物2重量份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NMP)混合溶剂的比例,搅拌,使其溶解混合,得到互穿网络混合物。
所述AS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台湾奇美公司生产。
所述复合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石蜡和聚乙烯蜡三种润滑剂的复配物,质量比为1:0.8:0.5。
所述轻质活性碳酸钙目数为2500目,经过活化处理。
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为:
(1)将PVC树脂、有机锡稳定剂、AS树脂、冲击改性树脂、加工助剂ACR、复合润滑剂、轻质活性碳酸钙按比例称取,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混合转速1200转/分钟,混合时间10分钟,混合温度110℃,此时,加入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合物,采用低速继续混合,混合转速800转/分钟,待溶剂充分挥发,放出物料至低速混合机中,冷却至45℃放出物料,备用。
(2)将上述混配好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55℃,喂料频率为25Hz,主机转速为90r/min,最后经切粒、冷却、包装,即得到该发明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
将组合物在65-132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口径为32的管材,挤出温度为180℃。
表1实施例1-6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的配料
Figure BDA0002238891320000041
对比例1-5
对比例1、2、3分别对应实施例1、2、3,不同之处在于所用耐热改性树脂不同,其余组份均相同。对比例4、5分别为添加20份增塑剂DOP和添加40份三元共聚树脂,其余组份与实施例4、5相同。
对比例的制备方法为:
(1)将PVC树脂、有机锡稳定剂、AS树脂、冲击改性树脂、加工助剂ACR、复合润滑剂、轻质活性碳酸钙按比例称取,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混合转速1200转/分钟,混合时间10分钟,混合温度110℃,此时,加入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MMA-ABS共混物或MMA-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采用低速继续混合,混合转速800转/分钟,待溶剂充分挥发,放出物料至低速混合机中,冷却至45℃放出物料,备用。
(2)将上述混配好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55℃,喂料频率为25Hz,主机转速为90r/min,最后经切粒、冷却、包装,即得PVC管材组合物。
将组合物在65-132型锥形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口径为32的管材,挤出温度为180℃。
表2对比例1-5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的配料
Figure BDA0002238891320000042
Figure BDA0002238891320000051
分别对实施例1-6和对比例1-5制备的PVC管材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实施例1-6管材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38891320000052
表4对比例1-5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BDA0002238891320000053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性能数据可看出,当本发明实施例60℃管材静液压时间明显高于对比例,实施例维卡软化温度均高于对比例,说明本发明管材组合物具有较高的耐压性能和耐热性能。

Claims (10)

1.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组成:
PVC树脂,100份;有机锡稳定剂,0.8-2.0份;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10-20份;AS树脂,1-3份;冲击改性树脂,0.8-1.5份;加工助剂ACR,1.0-1.5份;复合润滑剂1-3份;轻质活性碳酸钙,0-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PVC树脂为悬浮法聚合生产,平均聚合度为950-1050,表观密度为0.58-0.6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锡稳定剂为硫醇甲基锡稳定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按比例称取聚酮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加入到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溶剂中,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的体积比为1:1.8-2.2,按照1重量份聚酮树脂、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合物2重量份丙酮和N-甲基吡咯烷酮混合溶剂的比例,搅拌,使其溶解混合,得到互穿网络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S树脂为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改性树脂为KM-355P;所述加工助剂ACR为PA-2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石蜡和聚乙烯蜡三种润滑剂的复配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活性碳酸钙目数2000目以上,经过活化处理。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PVC树脂、有机锡稳定剂、AS树脂、冲击改性树脂、加工助剂ACR、复合润滑剂和轻质活性碳酸钙按比例称取,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高速混合,混合转速1000-1500转/分钟,混合时间5-15分钟,混合温度100-120℃,此时,加入聚酮树脂与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合物,采用低速继续混合,混合转速700-1000转/分钟,待溶剂挥发后,放出物料至低速混合机中,冷却至40-45℃放出物料,备用;
(2)将步骤(1)混配好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双螺杆挤出机温度为140-170℃,喂料频率为20-25Hz,主机转速为85-95r/min,最后经切粒、冷却、包装,即得到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
CN201910993067.2A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798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3067.2A CN112679873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93067.2A CN112679873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9873A true CN112679873A (zh) 2021-04-20
CN112679873B CN112679873B (zh) 2022-08-16

Family

ID=75445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93067.2A Active CN112679873B (zh) 2019-10-18 2019-10-18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987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6826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祺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跳绳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683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广东祺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用透明遮光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03567A (zh) * 2017-11-20 2018-04-13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abs/pok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66826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祺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跳绳用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83683A (zh) * 2017-07-31 2017-11-24 广东祺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线电缆用透明遮光pvc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03567A (zh) * 2017-11-20 2018-04-13 广东聚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阻燃abs/pok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浩: "《塑料工业实用手册 上》", 30 May 1995, 化学工业出版 *
孙立梅等: "聚氯乙烯耐热性研究的现状与进展", 《聚氯乙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9873B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3021B (zh) 一种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
CN102234418B (zh) 室内通信柜用pc/abs合金
CN114213794B (zh) 一种耐热尺寸稳定的苯乙烯基合金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39331B (zh) 一种热塑性无卤阻燃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03444B (zh) 一种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59817A (zh) 一种低收缩无卤阻燃聚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656729A (zh) 一种高阻燃耐低温聚氯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724786A (zh) 无卤膨胀阻燃eva专用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05440A (zh) 一种环保阻燃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9873B (zh) 一种耐热耐压pvc管材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29441B (zh) 一种永久抗静电pvc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的抗静电管件
CN106479051A (zh) 一种抗静电耐磨聚丙烯‑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66476A (zh) 阻燃抗冲型高流动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67070B (zh) 低烟无卤阻燃电缆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CN112321993B (zh) 一种耐高温耐熔损超韧无卤阻燃tpee芯线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43706B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尼龙护套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59568A (zh) -40℃低温冲击阻燃pvc弹性体电缆材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9766A (zh) 一种pa‑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80820A (zh) 一种pva高阻隔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85023B (zh) 一种聚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制品
CN111875869A (zh) 基于硅烷共聚物的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其制备方法及电缆
KR20140118953A (ko) 메틸메타크릴레이트-부타디엔-스티렌계 충격보강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폴리카보네이트 수지 조성물
CN110894331B (zh) 一种环保低烟阻燃hip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03982B (zh) 一种高强度耐腐蚀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56509B (zh) 一种用于低熔垂炭黑母粒的改性聚烯烃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