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8105B -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8105B
CN112678105B CN202011101417.9A CN202011101417A CN112678105B CN 112678105 B CN112678105 B CN 112678105B CN 202011101417 A CN202011101417 A CN 202011101417A CN 112678105 B CN112678105 B CN 112678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ody
saddle
swing
control device
electric tricy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141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8105A (zh
Inventor
中西孝文
盐釜裕太
米田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78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8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8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处理在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架设的高压线束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后轮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的下部并将后侧车体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前侧车体;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电动机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后侧车体。在将电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摆动装置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Description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支承前轮的前侧车体和支承左右一对后轮的后侧车体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一种具备一个前轮和两个后轮且通过电动机驱动后轮而进行行驶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结构:具备支承前轮的前侧车体和支承后轮的后侧车体,在设置于前侧车体的座椅的下方收纳蓄电池,并且具备将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轴支承为沿侧摆(ロール,roll)方向摆动自如的摆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772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在前侧车体设置蓄电池等电源系统并在后侧车体设置电动机等的结构中,需要将用于向电动机供给电力的高压线束架设于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此时,因为前侧车体相对于后侧车体沿侧摆方向摆动,所以需要考虑以使高压线束不受摆动动作的影响,但在专利文献1中,未对高压线束的处理进行研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处理架设于前侧车体和后侧车体之间的高压线束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第一特征点在于,提供一种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其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所述后轮(WR)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BF)的下部并将所述后侧车体(BR)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体(BF);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所述电动机(M)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体(BR);在将所述电源装置(B、J)和所述控制装置(64)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所述摆动装置(50)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另外,第二特征点在于,所述电源装置(B、J)由在座椅(22)的下方配设的蓄电池(B)和在该蓄电池(B)的后方配设的作为配线接头的接线盒(J)构成,所述高压线束(H1)将所述接线盒(J)和所述控制装置(64)连接。
另外,第三特征点在于,所述蓄电池(B)在所述座椅(22)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并排配设有两个,具备从下方与在所述蓄电池(B)的底部分别设置的蓄电池侧端子(100)连接的左右一对车体侧端子(99),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接线盒(J)朝向所述弯曲部(C)的部分,穿过左右所述车体侧端子(99)之间进行配线。
另外,第四特征点在于,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弯曲部(C)朝向所述控制装置(64)的部分,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相邻配置,所述车体侧端子(99)被罩部件(30R)从下方覆盖,在所述罩部件(30R)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30a),所述延伸部(30a)配设于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相邻配置的所述高压线束(H1)的车宽方向外侧。
另外,第五特征点在于,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弯曲部(C)朝向所述控制装置(64)的部分,固定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
另外,第六特征点在于,所述高压线束(H1)从所述控制装置(64)的车宽方向左侧延伸出,并固定于所述摆动装置(50)的车宽方向右侧的侧面(58)。
另外,第七特征点在于,所述控制装置(64)相对于车体中心线(O)向右侧偏置地配设。
另外,第八特征点在于,所述电动机(M)相对于所述车体中心线(O)向左侧偏置地配设。
另外,第九特征点在于,在所述后侧车体(BR)设置有后侧车体框架(70),所述后侧车体框架(70)支承在所述动力单元(90)的上方设置的载物架(19),所述控制装置(64)固定于所述后侧车体框架(70),并且朝向所述后侧车体(BR)的前方露出。
而且,第十特征点在于,具有将所述前侧车体(BF)的后部覆盖的后部罩(15),所述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以其上部相比于下部位于后方的方式后倾,所述控制装置(64)配设为与所述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配合地后倾。
发明效果
根据第一特征,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包括:前侧车体(BF),其支承单个前轮(WF);后侧车体(BR),其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动力单元(90),其支承所述后轮(WR),并且收纳电动机(M);摆动装置(50),其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BF)的下部,将所述后侧车体(BR)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其中,包括: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体(BF);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所述电动机(M)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体(BR);在将所述电源装置(B、J)和所述控制装置(64)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所述摆动装置(50)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因此,通过在摆动装置的前方设置弯曲部,在摆动装置的附近沿着侧摆方向的摆动轴对高压线束进行直线配线变得容易。由此,即使在前侧车体相对于后侧车体沿侧摆方向摆动时,也能够使高压线束难以受到摆动动作的影响。
根据第二特征,所述电源装置(B、J)由在座椅(22)的下方配设的蓄电池(B)和在该蓄电池(B)的后方配设的作为配线接头的接线盒(J)构成,所述高压线束(H1)将所述接线盒(J)和所述控制装置(64)连接,因此,即使在前侧车体中的高压线束的连接端是位于前侧车体的靠后方的接线盒的情况下,通过设置弯曲部,也能够在摆动装置的附近的位置沿前后方向对高压线束进行直线配线。
根据第三特征,所述蓄电池(B)在所述座椅(22)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并排配设有两个,具备从下方与在所述蓄电池(B)的底部分别设置的蓄电池侧端子(100)连接的左右一对车体侧端子(99),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接线盒(J)朝向所述弯曲部(C)的部分,穿过左右所述车体侧端子(99)之间进行配线,因此,能够利用左右车体侧端子之间的空间对高压线束进行配线。另外,在蓄电池的下方配设摆动装置的情况下,在蓄电池和摆动装置之间对高压线束进行配线,能够保护高压线束免受飞石或外力等损伤。
根据第四特征,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弯曲部(C)朝向所述控制装置(64)的部分,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相邻配置,所述车体侧端子(99)被罩部件(30R)从下方覆盖,在所述罩部件(30R)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30a),所述延伸部(30a)配设于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相邻配置的所述高压线束(H1)的车宽方向外侧,因此,能够通过罩部件的延伸部保护位于摆动装置的侧方的部分的高压线束免受飞石或外力等损伤。
根据第五特征,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弯曲部(C)朝向所述控制装置(64)的部分,固定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因此,通过将高压线束固定于摆动装置,能够有效利用摆动装置的侧方的死区空间,并且对高压线束稳定地进行配线。另外,即使前侧车体相对于后侧车体沿侧摆方向摆动,也能够防止该移动传递到比摆动装置更前方的高压线束。
根据第六特征,所述高压线束(H1)从所述控制装置(64)的车宽方向左侧延伸出,并固定于所述摆动装置(50)的车宽方向右侧的侧面(58),因此,通过将从控制装置的左侧伸出的高压线束朝向位于前方的摆动装置的右侧进行配线,能够在控制装置和摆动装置之间的位置形成高压线束大致朝向车宽方向的部分。由此,即使前侧车体摆动,高压线束也难以扭转,高压线束仅稍微弯曲就能够吸收前侧车体的摆动动作,从而提高高压线束的耐久性。
根据第七特征,所述控制装置(64)相对于车体中心线(O)向右侧偏置地配设,因此,容易确保在控制装置的车宽方向左侧连接高压线束的空间。
根据第八特征,所述电动机(M)相对于所述车体中心线(O)向左侧偏置地配设,所以与向左侧偏置了的电动机对应,控制装置向右侧偏置地配设,能够调整左右方向的重量平衡。
根据第九特征,在所述后侧车体(BR)设置有后侧车体框架(70),所述后侧车体框架(70)支承在所述动力单元(90)的上方设置的载物架(19),所述控制装置(64)固定于所述后侧车体框架(70),并且朝向所述后侧车体(BR)的前方露出,因此,能够将控制装置稳定地固定于载物架框架,并且能够通过行驶风有效地进行冷却。
根据第十特征,具有将所述前侧车体(BF)的后部覆盖的后部罩(15),所述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以其上部相比于下部位于后方的方式后倾,所述控制装置(64)配设为与所述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配合地后倾,因此,能够确保后部罩和控制装置之间的间隔,同时缩短车辆的前后长度。另外,能够通过沿着后表面罩的表面流动的行驶风有效地冷却控制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立体图。
图2是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3是从图2的状态拆下了外装部件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左侧视图。
图4是构成前侧车体的车体框架的立体图。
图5是摆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后侧车体的左侧视图。
图7是后侧车体的立体图。
图8是载物架框架罩的立体图。
图9是载物架的俯视图。
图10是支承载物架的后侧车体框架的立体图。
图11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后侧车体的立体图。
图12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后侧车体的立体图。
图13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
图14是表示高压线束的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15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后侧车体的俯视图。
图16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
图17是图16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仰视图。
图18是图3的XVIII-XVIII线剖视图。
图19是图3的XIX-XIX线剖视图。
图20是表示蓄电池和摆动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右侧视图。
图21是表示蓄电池和摆动装置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蓄电池和摆动装置的位置关系的左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5…后部罩、15a…后部罩的后表面、19…载物架、22…座椅、30L、30R…蓄电池下部罩(罩部件)、30a…延伸部、50…摆动装置、51L、51R…前侧支承部、55…后侧支承部、58…摆动装置的侧面、64…控制装置、70…后侧车体框架、90…动力单元、99…车体侧端子、100…蓄电池侧端子、B…蓄电池、B…蓄电池(电源装置)、J…接线盒(电源装置)、M…电动机、F…车体框架、F2…头管、F3…下框架、F4…底框架、BF…前侧车体、BR…后侧车体、WF…前轮、WR…后轮、H1、H2…高压线束、C…弯曲部、O…车体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左侧视图,图3是从图2的状态拆下了外装部件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左侧视图。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是将支承一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和支承两个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利用摆动装置50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小型电动车辆。在设置于前侧车体BF的座椅22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并排收纳两个向驱动后轮WR的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高压的蓄电池(主蓄电池)B。两个蓄电池B通过在打开开闭式的座椅22的状态下向上方拉拽,能够从车体拆下。在转向手柄2和座椅22之间设置有驾驶员放脚的低地板12。
构成前侧车体BF的车体框架F包含:头管F2,其将供转向手柄2固定的转向柱F1轴支承为可摆动;下框架F3,其从头管F2向后下方延伸;左右一对弯曲框架F6,其与该下框架F3的两侧面连接且向下方延伸并向后方弯曲;左右一对底框架F4,其与该弯曲框架F6连结并向后方延伸。
在转向手柄2上安装有左右一对后视镜3及仪表装置4。在支承转向手柄2的转向柱F1的下端部固定有底桥F5,在该底桥F5上固定有将前轮WF轴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左右一对前叉9。
将前侧车体BF和后侧车体BR支承为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在蓄电池B的下方的位置,固定于底框架F4的下部。在具有大型的载物架19的后侧车体BR上,设置有通过枢轴24被摆动自如地轴支承的左右一对摆臂16,在该摆臂16的后部安装有支承后轮WR的动力单元90。
头管F2的前方由与左右一对侧壳罩10连接的中央壳罩5覆盖,在头管F2的后方配设有护腿罩11。在支承前照灯7的延伸部的左右安装有前侧闪光灯6,将前轮WF的上方覆盖的前挡泥板8支承于前叉9。
在低地板12的左右两端部连结有将底框架F4的侧方及下方覆盖的下壳罩13。在座椅22的下方配设有:从前方覆盖蓄电池壳29的座椅下壳罩14、以及与座椅下壳罩14的后部连结的后部罩15。
如图3所示,在蓄电池B的后方且后部罩15的内侧的位置,配设有作为配线接头的接线盒J。蓄电池B及接线盒J构成向电动机M供给电力的电源装置。另一方面,用于将从电源装置B、J供给的电力传递到电动机M的控制装置(PCU:动力控制单元)64配设于后侧车体BR的前端部。在蓄电池B的下端部,配设有作为将车体侧的端子覆盖的罩部件的蓄电池下部罩30。
在后侧车体BR的载物架19上设置有防止装载物偏移的细管状的止动件18。由薄板状的合成树脂等构成的载物架19配设于后侧车体框架70的上部,在后侧车体框架70的下部固定有覆盖后轮WR的上方的后挡泥板17。载物架19由载物架框架32支承,该载物架框架32固定于后侧车体框架70且由金属制的圆管材料构成。在载物架19的前端部配设有载物架框架罩20,该载物架框架罩20覆盖载物架框架32的呈拱形向上方立设的部分。在载物架框架罩20的前方侧的面上设置有适于收纳笔记本或活页书皮等板状部件21的收纳部23。在车体左侧的后挡泥板17的前方安装有左侧电装部件罩25。在主要由金属制的方管材料构成的后侧车体框架70的后端部,固定有尾灯27、左右一对后侧闪光灯28及车牌保持架26。
图4是构成前侧车体BF的车体框架F的立体图。主要由金属制的圆管材料构成的车体框架F包含从头管F2向后下方延伸的下框架F3、与该下框架F3的两侧面连接且向下方延伸并向后方弯曲的左右一对弯曲框架F6、与该弯曲框架F6连结且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底框架F4。车宽方向中央的下框架F3在下端部向后方弯曲,并与固定于左右一对底框架F4的角撑板F7连结。
在角撑板F7的后方的位置且底框架F4的上部架设有支承低地板12的长的低地板支承支板33。在低地板支承支板33的后方,分别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安装有从下方支承蓄电池壳29的前侧蓄电池壳支承支板34及后侧蓄电池壳支承支板37。
在后侧蓄电池壳支承支板37的内侧的位置配设有朝向车宽方向地将左右的底框架F4连结的横框架F8,在横框架F8的下部设置有支承摆动装置50的靠后方的位置的后侧支板38。另一方面,在前侧蓄电池壳支承支板34的下方的位置,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有支承摆动装置50的靠前方的位置的前侧支板35。
图5是摆动装置50的立体图。在该图中表示从右侧后上方观察的状态。具有金属制的外壳的摆动装置50是将固定于后侧车体BR的金属制的摆动轴60轴支承为摆动自如,并且内置了赋予使摆动轴60返回中立位置的施力的施力机构的结构体。摆动轴60通过沿车宽方向贯通的两条螺栓61及螺母62固定于后侧车体BR上。
在摆动装置50的前端部设置有左右分割的前侧支承部51L、51R,在摆动装置50的靠后方的车宽方向中央设置有向上方立设的后侧支承部55。前侧支承部51L、51R使用螺栓53、轴套部件52及螺母54固定于在前侧车体BF的车体框架F设置的前侧支板35(参照图4)。另外,后侧支承部55使用螺栓56及螺母57固定于在车体框架F设置的后侧支板38上(参照图4)。在摆动装置50的车宽方向右侧形成有平坦的侧面58。
图6是后侧车体BR的左侧视图。在该图中表示在将摆动装置50固定于后侧车体BR的状态下去除了前侧车体BF的状态。在摆动装置50的前侧支承部51L、51R形成有穿过螺栓53的贯通孔51a。另外,在摆动装置50的后侧支承部55形成有供螺栓56穿过的贯通孔55a。
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将蓄电池B的电力暂时输送到作为配线接头的接线盒J,利用从接线盒J延伸的高压线束H1、H2输送到后侧车体BR。就从接线盒J向下方前方延伸的高压线束H1、H2而言,在位于前侧支承部51L、51R的前方的弯曲部C以进行U形转弯的方式进行弯曲后,穿过摆动装置50的右侧朝向后方进行配线。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设为不要作为电源装置的接线盒J而从蓄电池B直接向后侧车体BR供给电力的结构。
载物架19形成为在载置装载物的平板部19a的前端具备向上方立设的立设部19b的形状。载物架框架罩20形成为同时覆盖载物架框架32的拱形部分和载物架19的立设部19b的结构。
图7是后侧车体BR的立体图。如上所述,在载物架框架罩20的前表面部设置有收纳部23。控制向电动机M供给的电力的控制装置64在该收纳部23的下方的位置以多个冷却片向车体前方露出的方式配设。在控制装置64的左右配设有左侧电装部件罩25及右侧电装部件罩63。
图8是载物架框架罩20的立体图。另外,图9是载物架19的俯视图。在由合成树脂制薄板部件构成的载物架框架罩20上形成有构成收纳部23的贯通孔20a,收纳部23的底部由在载物架19的立设部19b形成的方形的凹部19c构成。在凹部19c的后方形成有供向车体上方立设的载物架框架32穿过的狭缝19d。另外,在载物架19的平板部19a形成有供细管状的止动件18穿过的共计6个贯通孔19e。
图10是支承载物架19的后侧车体框架70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后侧车体BR的立体图,图12是该后侧车体BR的立体图。图11中表示从左侧前上方观察的状态,图12中表示从右侧前上方观察的状态。
后侧车体框架70主要为利用朝向车宽方向的多个横管等将由金属制的方管构成的左右一对主框架71连结的结构。在向前下方弯曲的前方的主框架71的前端部形成有摆臂16的枢轴24穿过的贯通孔74。在贯通孔74的上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左右的主框架71连结的方状的第一横管72。在第一横管72的下部固定有穿过枢轴24的圆筒轴套73。另一方面,在第一横管72的后部安装有用于固定摆动轴60的左右一对固定板75。在固定板75上形成有供螺栓61穿过的贯通孔76。另外,在第一横管72的上部安装有用于支承控制装置64的下部的下侧支承板77。
在第一横管72的上方且主框架71向后方弯曲的部分的附近设置有由圆管构成的第二横管78。在第二横管78上以左右一对的方式安装有用于支承控制装置64的上部的上侧支承板79。在第二横管78的后方且右侧的主框架71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固定降压调节器86的板状支板81。在板状支板81的上方的位置以左右一对的方式设置有用于支承载物架框架32的前方侧的前侧箱状支板80。
在前侧箱状支板80的后方的位置设置有连结左右的主框架71的第三横管82。在第三横管82的附近且左右的主框架71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承后减振器88的上端部的后减振器支承部83。另外,在左侧的后减振器支承部83的后方,安装有支承用于保持载物架19的水平的稳定器的稳定器支板84,在主框架71的后端部的上表面安装有用于支承载物架框架32的后方侧的长的后侧箱状支板85。
参照图11、12,从接线盒J(参照图6)延伸的高压线束H1与控制装置64的左侧部连接。该连接部分由左侧电装部件罩25覆盖。向动力单元90的电力供给通过从在控制装置64的上部设置的配线连接器64a延伸的三相线束89进行。从接线盒J延伸的高压线束H2与在控制装置64的后方配设的降压调节器86连接。
由圆管材料构成的载物架框架32包含:支承载物架19的外缘的大致方形的外框部32b、从外框部32b的靠前方的位置呈拱形立设的立设部32a、朝向车宽方向地将左右的立设部32a连结的左右连结部32c、将左右连结部32c和外框部32b连结的左右一对上下连结部32d。在右侧电装部件罩63的内侧配设有低压的辅助蓄电池87及保险丝盒等电装部件。
图13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局部放大左侧视图。在该图中,示出拆下左侧的后轮WR露出制动鼓91的状态。收纳电动机M及差动齿轮等并且轴支承后轮WR的动力单元90安装在通过枢轴24被摆动自如地轴支承的左右一对摆臂16上。在摆臂16的后端部经由摆动轴16a安装有后减振器88的下端部,后减振器88的上端部经由摆动轴83a安装于后减振器支承部83。在稳定器支板84上固定有与动力单元90连结的稳定器92。
在蓄电池壳29的下方,以包围蓄电池B的周围的方式配设有圆管状材料的防护框架95、96。接线盒J固定在位于蓄电池B的后方的防护框架95上。控制装置64以与接线盒J对置的方式在向后方倾斜的状态下固定于后侧车体框架70。
图14是表示高压线束H1、H2的连接关系的框图。两个蓄电池B的电力经由未图示的线束输送到接线盒J。从接线盒J延伸出的高压线束H1与控制装置64连结,从控制装置64延伸出的三相线束89与电动机M连接。另一方面,从接线盒J延伸出的高压线束H2与降压调节器86连接,从降压调节器86向辅助蓄电池87供给电力。高压线束H1除向控制装置64供给电力以外,还具有使通过电动机M的再生发电产生的电力返回到蓄电池B侧的功能。
图15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后侧车体BR的俯视图。摆动装置50以摆动轴60的轴心与车体中心线O重叠的方式配设于车宽方向中央。内置于动力单元90的电动机M相对于车体中心线O向车宽方向左侧偏置地配设。另一方面,控制装置64相对于车体中心线O向车宽方向右侧偏置地配设。而且,辅助蓄电池87配设于控制装置64的右侧,降压调节器86相对于车体中心线O向车宽方向右侧偏置地配设。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作为重量物的电动机M向车宽方向左侧偏置地配设对应,除控制装置64以外,还将辅助蓄电池87及降压调节器86配设在靠车宽方向右侧的位置,由此,调整左右方向的重量平衡。另外,通过将控制装置64向右侧偏置地配设,使线束从控制装置64的左侧部延伸出变得容易。
图16是拆下了外装部件的状态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如上所述,在蓄电池B的周围配设有由圆管材料构成的防护框架95、96、97,在后侧的防护框架95上固定有接线盒J。另一方面,在前侧的防护框架97上固定有连接器98,前侧的防护框架97的下端部固定于在底框架F4设置的前侧蓄电池壳支承支板34。
从接线盒J延伸出的高压线束H1、H2穿过蓄电池B的下方被导向前方后,在于摆动装置50的前方设置的弯曲部C形成U形转弯,并导向摆动装置50的右侧。在弯曲部C的后方的位置,与向前侧车体BF的电装部件供给电力的线束H3汇合而成为三根线束,穿过摆动装置50的右侧并导向后方。
在车宽方向右侧的蓄电池B的下方配设有右侧蓄电池下部罩30R。在右侧蓄电池下部罩30R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板状的延伸部30a,能够保护穿过摆动装置50的右侧的三根线束H1、H2、H3免受飞石或外力等损伤。
如上所述,摆动装置50固定于底框架F4的下部,摆动装置50的前侧支承部51L、51R在车体前后方向上配设于与蓄电池B的前端同等的位置。由此,例如,与在车体框架的后端部安装摆动装置的结构相比,成为在蓄电池B的下方配设摆动装置50的结构,能够减小前侧车体的前后尺寸并实现重量集中于重心。
另外,车体侧端子99被左右蓄电池下部罩30L、30R从下方覆盖,蓄电池下部罩30L、30R和摆动装置50构成为在侧面观察车体时相互重叠。由此,摆动装置50靠近前侧车体BF的下面,能够减小前侧车体BF的上下方向的尺寸。
图17是图16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仰视图。用于将蓄电池B和车体电连接的车体侧端子99配合蓄电池侧端子(参照图18、19)的位置配设于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左右的蓄电池下部罩30L、30R具有从下方覆盖该车体侧端子99以保护端子的功能。位于车宽方向中央的摆动装置50在俯视车体时,配设于左右一对车体侧端子99之间。由此,通过利用左右的车体侧端子99间的空间配设摆动装置50,能够将摆动装置50靠前侧车体侧地配置,容易减小前侧车体BF的前后方向的尺寸。
另外,底框架F4配设于左右一对车体侧端子99之间,在左右一对底框架F4之间配设有摆动装置50。由此,通过在左右的车体侧端子间收纳底框架F4,能够减小前侧车体BF的车宽方向尺寸。另外,通过在左右的底框架F4之间配设摆动装置50,也能够减小前侧车体BF的上下尺寸。
如上所述,与蓄电池侧端子对应的车体侧端子99配设于蓄电池B的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因此,车体侧端子99在车宽方向上分离,收纳摆动装置50的空间扩大,将摆动装置50配设在车宽方向中央变得容易。
图18是图3的XVIII-XVIII线剖视图。另外,图19是图3的XIX-XIX线剖视图。如上所述,在左右的蓄电池B的底部埋设的蓄电池侧端子100分别配设于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与此配合,车体侧端子99也配设于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车体侧端子99利用通过杆操作而上下移动的牵引部件99a上下动作,进行与蓄电池侧端子100装卸的动作。
底框架F4收纳于左右的蓄电池下部罩30L、30R之间,且在该底框架F4之间收纳有摆动装置50的上部。由此,实现前侧车体BF的前后上下的尺寸减小及重量集中于重心。
高压线束H1、H2在从接线盒J朝向弯曲部C的部分,穿过左右的车体侧端子99之间进行配线。由此,能够利用左右的车体侧端子99之间的空间对高压线束H1、H2进行配线。另外,高压线束H1、H2穿过蓄电池B和将左右的底框架F4连结的横框架F8之间并朝向前后方向地进行配线。而且,在蓄电池B和摆动装置50之间配线高压线束H1、H2,能够保护高压线束H1、H2免受飞石或外力等损伤。
参照图19,在摆动装置50上设置有安装使摆动轴60返回中立位置的施力机构的轴部50a。在位于轴部50a的车宽方向右侧的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通过夹具HC安装有线束H1、H2、H3。线束H1、H2、H3的右侧被从右侧蓄电池下部罩30R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30a保护。
图20是表示蓄电池B和摆动装置50的位置关系的右侧视图。在该图中,为了说明而示出除去了车体框架F的状态。在高压线束H1、H2上,在摆动装置50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由此,在摆动装置50的附近将高压线束H1、H2沿摆动轴60直线性地配线变得容易。其结果,在前侧车体BF相对于后侧车体BR沿侧摆方向摆动时,高压线束H1、H2也很难受到摆动动作的影响。
图21是表示蓄电池B和摆动装置50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示出从车辆的右侧后下方观察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的底部的状态。如上所述,左右一对蓄电池侧端子100及车体侧端子99分别配设于靠车宽方向外侧的位置。由此,确保摆动装置50的配设空间并且将摆动装置50配设于车宽方向中央变得容易。从接线盒J向前方下方延伸的高压线束H1、H2在车宽方向中央穿过蓄电池B的下方被导向前方,在于摆动装置50的前方设置的弯曲部C大幅弯曲,并被导向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在摆动装置50的侧方形成大致直线的线束H1、H2、H3被夹具HC固定在摆动装置50上。
图22是表示蓄电池B和摆动装置50的位置关系的左侧视图。在该图中为了说明而示出去除了车体框架F的状态。摆动装置50配设为其后端在前后方向上与控制装置64重叠。由此,能够减小车辆的前后尺寸,并且实现重量集中于重心。
另外,高压线束H1从控制装置64的车宽方向左侧延伸出,并被固定在摆动装置50的右侧的侧面58。进而,高压线束H2在从降压调节器86延伸出后,与高压线束H1同样地进行配线。由此,能够在控制装置64和摆动装置50之间的位置形成高压线束H1、H2大致朝向车宽方向的部分,即使前侧车体BF摆动高压线束H1、H2也难以扭转,只要高压线束H1、H2稍微弯曲就能够吸收前侧车体的摆动动作,从而提高耐久性。
另外,将前侧车体BF的后部覆盖的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以上部相比于下部位于靠后方的方式后倾,控制装置64配设为与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配合地后倾。由此,能够确保后部罩15和控制装置64之间的间隔,并且缩短车辆的前后长度。另外,能够利用沿着后部罩15的表面流动的行驶风有效地冷却控制装置64。
需要说明的是,鞍乘式电动三轮车的形态、前侧车体及后侧车体的形状及结构、蓄电池及电动机的结构、控制装置的形状及配置、车体框架的形状及结构、摆动装置的结构及配置、高压线束的配线方法等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其包括:支承单个前轮(WF)的前侧车体(BF)、支承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WR)的后侧车体(BR)、支承所述后轮(WR)并收纳电动机(M)的动力单元(90)、安装于所述前侧车体(BF)的下部并将所述后侧车体(BR)轴支承为沿侧摆方向可摆动的摆动装置(50),该鞍乘式电动三轮车(1)特征在于,包括:
电源装置(B、J),其设置于所述前侧车体(BF);
控制装置(64),其控制向所述电动机(M)供给的供给电力,并且设置于所述后侧车体(BR);
在将所述电源装置(B、J)和所述控制装置(64)连接的高压线束(H1)上,在所述摆动装置(50)的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将前方设为凸地弯曲成U字状的弯曲部(C),
所述电源装置(B、J)由在座椅(22)的下方配设的蓄电池(B)和在该蓄电池(B)的后方配设的作为配线接头的接线盒(J)构成,
所述高压线束(H1)将所述接线盒(J)和所述控制装置(64)连接,
所述蓄电池(B)在所述座椅(22)的下方沿车宽方向并排配设有两个,
具备从下方与在所述蓄电池(B)的底部分别设置的蓄电池侧端子(100)连接的左右一对车体侧端子(99),
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接线盒(J)朝向所述弯曲部(C)的部分,穿过左右所述车体侧端子(99)之间进行配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弯曲部(C)朝向所述控制装置(64)的部分,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相邻配置,
所述车体侧端子(99)被罩部件(30R)从下方覆盖,
在所述罩部件(30R)的下部设置有向下方延伸的延伸部(30a),
所述延伸部(30a)配设于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相邻配置的所述高压线束(H1)的车宽方向外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线束(H1)在从所述弯曲部(C)朝向所述控制装置(64)的部分,固定于所述摆动装置(50)的侧面(58)。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压线束(H1)从所述控制装置(64)的车宽方向左侧延伸出,并固定于所述摆动装置(50)的车宽方向右侧的侧面(58)。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64)相对于车体中心线(O)向右侧偏置地配设。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动机(M)相对于所述车体中心线(O)向左侧偏置地配设。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侧车体(BR)设置有后侧车体框架(70),所述后侧车体框架(70)支承在所述动力单元(90)的上方设置的载物架(19),
所述控制装置(64)固定于所述后侧车体框架(70),并且朝向所述后侧车体(BR)的前方露出。
8.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鞍乘式电动三轮车,其特征在于,
具有将所述前侧车体(BF)的后部覆盖的后部罩(15),
所述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以其上部相比于下部位于后方的方式后倾,
所述控制装置(64)配设为与所述后部罩(15)的后表面(15a)配合地后倾。
CN202011101417.9A 2019-10-17 2020-10-15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Active CN1126781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90568A JP6979435B2 (ja) 2019-10-17 2019-10-17 鞍乗型電動三輪車
JP2019-190568 2019-10-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105A CN112678105A (zh) 2021-04-20
CN112678105B true CN112678105B (zh) 2022-07-19

Family

ID=75445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1417.9A Active CN112678105B (zh) 2019-10-17 2020-10-15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979435B2 (zh)
CN (1) CN1126781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15591A1 (ja) 2021-04-09 2022-10-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UE(User Equipment)、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461A (zh) * 2009-09-15 2012-07-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两、三轮车的配线结构
CN10272983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三轮车
CN103209886A (zh) * 2010-11-18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WO2019082567A1 (ja) * 2017-10-23 2019-05-02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ーミュラ 小型車両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4790B2 (ja) * 2005-07-29 2010-11-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揺動三輪車の燃料供給構造
JP4989263B2 (ja) * 2007-03-15 2012-08-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動車両
JP5046384B2 (ja) * 2007-09-19 2012-10-1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燃料電池三輪車
JP5919061B2 (ja) * 2012-03-30 2016-05-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三輪車両
JP2016043722A (ja) * 2014-08-20 2016-04-04 ブルーテクノ株式会社 電動三輪車
JP6536352B2 (ja) * 2015-10-27 2019-07-03 スズキ株式会社 電動二輪車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12461A (zh) * 2009-09-15 2012-07-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两、三轮车的配线结构
CN103209886A (zh) * 2010-11-18 2013-07-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车辆的驱动装置
CN102729837A (zh) * 2011-03-31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电动三轮车
WO2019082567A1 (ja) * 2017-10-23 2019-05-02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ーミュラ 小型車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8105A (zh) 2021-04-20
JP2021066220A (ja) 2021-04-30
JP6979435B2 (ja) 2021-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30154B (zh) 电动车辆
CN109606523B (zh) 小型摩托车
EP2530000B1 (en) Electric motorcycle and controller unit
JP5052922B2 (ja) 自動二輪車
EP2921391B1 (en) Vehicle
JP2015058740A (ja) 電動車両
CN111989260A (zh) 鞍乘型电动车辆
WO2013094649A1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CN112678105B (zh)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CN112678106B (zh) 鞍乘式电动三轮车
JP4986684B2 (ja) 鞍乗り型4輪車
EP3498579B1 (en) Vehicle
CN113386890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JP7097979B2 (ja) 鞍乗り型車両
CN112399945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的车架结构
JP7394239B2 (ja) 鞍乗型車両
CN113401264B (zh) 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CN113401265B (zh) 跨骑型电动三轮车
CN112770964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219565344U (zh) 鞍乘型车辆
CN113386886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CN114072327B (zh) 跨骑型电动车辆
EP3536591B1 (en) Straddled electric vehicle
JP2023015904A (ja) 鞍乗型電動車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