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2673A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72673A CN112672673A CN201980058860.1A CN201980058860A CN112672673A CN 112672673 A CN112672673 A CN 112672673A CN 201980058860 A CN201980058860 A CN 201980058860A CN 112672673 A CN112672673 A CN 1126726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llumination
- treatment instrument
- distal end
- axis
- end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2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56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6544 pos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604 ultrason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23126 Jaundi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198 duoden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592 echocardi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26 latex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1—Nozz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 A61B1/00098—Deflecting means for inserted too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11—Manufacturing of endoscope par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8—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receiving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2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 fixed illumination angl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7—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using light-conductive means, e.g. optical fibr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2—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 body cavities or body tracts, e.g. by using cathete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 A61B8/44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 related to the probe
- A61B8/445—Details of catheter construc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3/00—Telescopes, e.g. binoculars; Periscopes;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Viewfinders; Optical aiming or sighting devices
- G02B23/24—Instruments or system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e.g. fibrescop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13—Tomography
- A61B8/14—Echo-tomography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doscope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Instruments For Viewing The Inside Of Hollow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可以可靠地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前端部主体,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侧,并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处置器具导出口,形成于前端部主体,并使插通到插入部中的处置器具导出;立起台,在前端部主体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内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并且控制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及第1照明窗,设置于前端部主体,第1照明窗在前端部主体上设置于位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向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位移的基端侧区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插入部的前端侧具备处置器具导出口和立起台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作为超声波内窥镜,已知在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具备电子扫描式超声波换能器,并且在前端部在超声波换能器的基端侧配置有处置器具导出口。在使用该超声波内窥镜的内窥镜检查中,例如一边由超声波换能器获取处置对象部位(包括待观察部位及检查部位等)的超声波图像,一边将穿过处置器具插通通道及处置器具导出口而导出到体内的穿刺处置器具刺入处置对象部位中以采集细胞。然后,这种处置器具为了对所期望位置进行处置,需要改变从形成于插入部前端部上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因此,在插入部前端部的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内部设置有处置器具立起机构(参考专利文献1至3)。
处置器具立起机构具备立起台容纳室、立起台及立起台旋转机构等。立起台容纳室设置于插入部前端部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内。立起台在立起台容纳室中以旋转轴为中心旋转自如地被支撑。立起台旋转机构根据由超声波内窥镜的操作部进行的立起台旋转操作使立起台进行旋转。
在插入部前端部的外表面上,除了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以外,还设置有用于观察处置对象部位的观察窗和向处置对象部位等射出照明光的照明窗。
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2中所记载的超声波内窥镜中,在将与立起台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向设为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观察窗及照明窗在插入部前端部的外周上相对于处置器具导出口设置于宽度方向的一方向侧的位置。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超声波内窥镜中,在插入部的前端部中,相对于处置器具导出口,在宽度方向的一方向侧位置的设置有观察窗及第1照明窗,相对于处置器具导出口,在与一方向侧相反的另一方向侧的位置设置有第2照明窗。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平8-1266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平8-12660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公开2005-28752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近年来,进行一种使用超声波内窥镜将支架(相当于处置器具)留置在管腔内例如胃内的治疗手指操作。在将支架留置在胃内的情况下,不仅通过超声波图像,而且通过内窥镜图像光学观察支架对于治疗安全性是重要的。例如,为了减轻黄疸症状而用支架来连接肝内胆管和胃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内窥镜图像实时确认支架准确地被释放到胃中的情况。因此,需要用照明光可靠地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支架等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在专利文献1及2中所记载的超声波内窥镜中,仅通过配置在处置器具导出口的一方向侧的照明窗而照明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因此,若处置对象部位进入到立起台及处置器具等的阴影中,则有可能照明光不会照明到该处置对象部位。并且,随着立起台旋转而处置器具位移,从而照明光对处置器具的照明方式改变,由此有可能难以观察到内窥镜图像,或者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脱离照明光的照明范围。
并且,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超声波内窥镜中,通过第1照明窗及第2照明窗从两个方向照明处置对象部位,并且照明光量也比专利文献1及2中所记载的超声波内窥镜增加,因此处置对象部位难以进入到立起台及处置器具等的阴影中。然而,即使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超声波内窥镜中,根据立起台的旋转位置,也有可能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脱离照明光的照明范围。
本发明是鉴于这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可以可靠地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本发明的目的的内窥镜,其具备:前端部主体,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侧,并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处置器具导出口,形成于前端部主体,并使插通到插入部中的处置器具导出;立起台,在前端部主体的处置器具导出口内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并且控制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及第1照明窗,设置于前端部主体,第1照明窗在前端部主体上设置于位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向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位移的位置上的基端侧区域。
根据该内窥镜,能够通过从第1照明窗射出的照明光始终从基端侧区域侧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因此能够用来自第1照明窗的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在将与纵轴和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基端侧区域是在前端部主体上位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更靠近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的区域,并且是在宽度方向上形成有处置器具导出口的范围内的区域。由此,能够用来自第1照明窗的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具备立起台支撑部件,所述立起台支撑部件连结于立起台的一端部,并且在倒伏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地支撑立起台,至少在立起台位于倒伏位置上的情况下,立起台的与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比第1照明窗更靠近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的位置。由此,能够用来自第1照明窗的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在将与纵轴和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第1照明窗的第1照明轴从与宽度方向及纵轴两者垂直的姿势向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倾斜,基端侧区域是以第1照明轴为法线的倾斜面。由此,能够用来自第1照明窗的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在前端部主体上具备设置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更靠近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的位置上的观察窗,从第1照明窗射出的照明光的第1照明范围包括观察窗的观察范围。由此,能够提高观察窗的观察范围的视觉辨认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在将与纵轴和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观察窗在前端部主体上相对于基端侧区域设置于宽度方向的一方向侧的位置。通过将观察窗和第1照明窗在沿着纵轴的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能够用从第1照明窗射出的照明光来照明观察窗的观察范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在前端部主体上具备第2照明窗,所述第2照明窗相对于基端侧区域设置于与一方向侧相反的另一方向侧的位置,第2照明窗照明与第1照明范围的一部分重叠且包括观察范围的第2照明范围。由此,能够用从第1照明窗及第2照明窗两者射出的照明光来照明观察窗的观察范围。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第1照明窗的第1照明轴及第2照明窗的第2照明轴两者从与宽度方向及纵轴两者垂直的姿势向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倾斜,当从宽度方向侧观察时,将第1照明轴相对于与纵轴平行的基准轴的倾斜角度设为第1照明轴角度,当从宽度方向侧观察时,将第2照明轴相对于基准轴的倾斜角度设为第2照明轴角度的情况下,第2照明轴角度小于第1照明轴角度。由此,能够提高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侧的视觉辨认度(前方视觉辨认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观察窗的观察轴从与宽度方向及纵轴两者垂直的姿势向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倾斜,当从宽度方向侧观察时将,观察轴相对于基准轴的倾斜角度设为观察轴角度的情况下,观察轴角度与第1照明轴角度相等。由此,能够使观察窗的观察范围包含在第1照明窗的第1照明范围内。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中,具备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置于前端部主体,并且位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更靠近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可靠地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内窥镜的超声波检查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超声波内窥镜的管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插入部前端部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插入部前端部的右侧视图。
图5是插入部前端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立式外壳的立体图。
图7是从外装外壳前端侧观察立式外壳时的立式外壳的前视图。
图8是示出立起台操作机构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9是用于说明与操作杆的操作对应的立起台的旋转的说明图。
图10是外装外壳的俯视图。
图11是用于说明观察窗的观察轴及观察范围、第1照明窗的第1照明轴及第1照明范围、第2照明窗的第2照明轴及第2照明范围的说明图。
图12是插入到管腔中的插入部前端部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超声波检查系统及超声波内窥镜的结构]
图1是适用了本发明的内窥镜的超声波检查系统2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超声波检查系统2具备:超声波内窥镜10,拍摄被测试者的管腔154(也称为体腔,参考图12)的内部;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生成超声波图像;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生成内窥镜图像;光源装置16,将用于照明管腔154内部的照明光供给到超声波内窥镜10;及监视器18,显示超声波图像及内窥镜图像。
超声波内窥镜10相当于本发明的内窥镜,具备插入部20、操作部22、通用塞绳24。
插入部20插入到各种管腔154(参考图12)中。操作部22连设于插入部20的基端侧,并接收执刀医的操作。
在通用塞绳24的一端侧连接有操作部22。并且,在通用塞绳24的另一端侧设置有与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连接的超声波用连接器27、与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连接的内窥镜用连接器28、与光源装置16连接的光源用连接器30。在该光源用连接器30上,经由送气送水用管32连接有送水罐118,并且经由抽吸用管34连接有抽吸泵124。
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根据从超声波内窥镜10输出的超声波检测信号来生成超声波图像。并且,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根据从超声波内窥镜10输出的摄像信号来生成内窥镜图像。
在光源装置16上连接有插通插入部20、操作部22、通用塞绳24及光源用连接器30内部的光导件128(参考图2)的入射端。光源装置16将照明光供给到光导件128的入射端。该照明光从光导件128穿过后述各照明窗90A、90B(参考图3)而照射到处置对象部位。
监视器18连接于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及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两者,并显示由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生成的超声波图像及由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生成的内窥镜图像。在这些超声波图像及内窥镜图像的显示中,能够选择性地仅显示任一个,或者同时显示两者。
在操作部22中并排设置有送气送水按钮36及抽吸按钮38,并且设置有一对弯角钮42、操作杆43及处置器具插入口44等。
插入部20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从前端侧向基端侧依次具有前端部50、弯曲部52及软性部54。前端部50由硬质部件形成,电称为前端硬质部。在该前端部50上设置有超声波换能器62,并且装卸自如地安装有覆盖该超声波换能器62的球囊64。
弯曲部52其一端连设于前端部50的基端侧,并且其另一端连设于软性部54的前端侧。弯曲部52弯曲自如地构成,通过对一对弯角钮42进行转动操作而被远程弯曲操作。由此,能够使前端部50朝向所期望的方向。
软性部54为小直径及长尺寸且具有挠性,并将弯曲部52和操作部22进行连结。
图2是示出超声波内窥镜10的管路结构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插入部20及操作部22的内部设置有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送气送水管路102、一端与球囊64的内部空间连通的球囊管路104。
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的一端侧连接于后述立式外壳200(参考图3),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的另一端侧连接于操作部22内的处置器具插入口44。由此,处置器具插入口44和后述处置器具导出口94(参考图3)经由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而连通。并且,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分支有抽吸管路106,该抽吸管路106连接于抽吸按钮38。
送气送水管路102的一端侧连接于后述送气送水喷嘴92(参考图3),送气送水管路102的另一端侧分支为送气管路108和送水管路110。送气管路108及送水管路110分别连接于送气送水按钮36。
球囊管路104的一端侧连接于在前端部50的外周面中在球囊64的内侧位置开口的供排口70,球囊管路104的另一端侧分支为球囊送水管路112和球囊排水管路114。球囊送水管路112连接于送气送水按钮36,球囊排水管路114连接于抽吸按钮38。
在送气送水按钮36上,除了送气管路108、送水管路110及球囊送水管路112以外,还连接有与送气泵129连通的送气源管路116的一端侧和与送水罐118连通的送水源管路120的一端侧。送气泵129在超声波观察期间始终运转。
从送气源管路116分支有分支管路122,该分支管路122连接于送水罐118的入口(液面上方)。并且,送水源管路120的另一端侧插入到送水罐118内(液面下方)。然后,若送水罐118的内部压力因经由分支管路122的来自送气泵129的送气而上升,则送水罐118内的水被输送到送水源管路120。
送气送水按钮36使用公知的两级切换式按钮。送气送水按钮36根据执刀医的操作而切换从送气源管路116送出的空气泄漏、从送气送水喷嘴92喷出空气、从送气送水喷嘴92喷出水、向球囊64内部的送水。另外,具体的切换方法是公知技术,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在抽吸按钮38上,除了抽吸管路106及球囊排水管路114以外,还连接有抽吸源管路126的一端侧。在该抽吸源管路126的另一端侧连接有抽吸泵124。抽吸泵124在超声波观察期间也始终运转。与送气送水按钮36同样,抽吸按钮38是两级切换式按钮。
抽吸按钮38根据执刀医的操作而切换将抽吸源管路126连通于外部(大气)、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参考图3)抽吸各种抽吸物、向球囊64内部排水。另外,具体的切换方法是公知技术,因此在此省略说明。
返回到图1,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操作部22的操作杆43用于对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参考图3)导出的处置器具(未图示,以下相同)的导出方向进行变更操作。
[插入部前端部的结构]
图3是插入部20的前端部50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插入部20的前端部50的右侧视图。图5是插入部20的前端部50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及图5中省略了球囊64的图示。并且,图5中省略了光导件128的图示。
如图3至图5所示,前端部50具备相当于本发明的前端部主体的外装外壳72(也称为壳体)。该外装外壳72具有构成插入部20的前端的前端、连接于弯曲部52的基端、纵轴LA。以下,将外装外壳72的前端侧称为“外装外壳前端侧”,并且将外装外壳72的基端侧称为“外装外壳基端侧”。
在外装外壳72上,从外装外壳前端侧朝向外装外壳基端侧,设置有获取超声波检测信号的超声波观察部60、处置器具的处置器具导出口94、第1倾斜面86A及第2倾斜面86B、获取摄像信号的内窥镜观察部80。并且,在外装外壳72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内侧的立起台容纳室94a及立起台96、旋转自如地支撑该立起台96的金属制立式外壳200(也称为立起台组件)。此外,外装外壳72具备杆容纳盖76。
处置器具导出口94在外装外壳72的外表面上且在超声波观察部60与内窥镜观察部80(第1倾斜面86A)之间的位置上开口。从该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插通到插入部20的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内的处置器具。以下,如图3所示,将与纵轴LA和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NV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宽度方向WD,此外,将宽度方向WD的一方向侧设为L方向侧,将与宽度方向WD的一方向侧相反的另一方向侧设为R方向侧。
第1倾斜面86A及第2倾斜面86B是从与宽度方向WD平行且与纵轴LA垂直的姿势向外装外壳基端侧倾斜的倾斜面。另外,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第1倾斜面86A的倾斜角度与第2倾斜面86B的倾斜角度不同。
第1倾斜面86A在外装外壳72的外表面上,在沿着纵轴LA的方向上形成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并且在宽度方向WD上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形成区域遍及其L方向侧区域而形成。在该第1倾斜面86A上设置有内窥镜观察部80的观察窗88、第1照明窗90A及送气送水喷嘴92。另外,第1倾斜面86A可以分割为设置有观察窗88的区域、设置有第1照明窗90A的区域、设置有送气送水喷嘴92的区域。
第2倾斜面86B在外装外壳72的外表面上,在沿着纵轴LA的方向上形成于比第1倾斜面86A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并且在宽度方向WD上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形成区域更靠近R方向侧区域而形成。在该第2倾斜面86B上设置有第2照明窗90B。另外,关于第2倾斜面86B,可以在沿着纵轴LA的方向上形成于与第1倾斜面86A相同的位置,或者形成于比第1倾斜面86A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
超声波观察部60在外装外壳72上设置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的位置。该超声波观察部60具备由多个超声波振子构成的超声波换能器62。超声波换能器62的各超声波振子根据从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输入的驱动信号依次被驱动。由此,各超声波振子向处置对象部位依次产生超声波,并接收在处置对象部位反射的超声波回波(回波信号)。然后,各超声波振子经由插通到插入部20及通用塞绳24等的内部的未图示的信号电缆,将与所接收的超声波回波对应的超声波检测信号(电信号)输出到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其结果,在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2中生成超声波图像。
球囊64在外装外壳72上安装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并且形成为覆盖超声波换能器62的袋状,防止超声波及超声波回波的衰减。球囊64例如由乳胶橡胶等具有伸缩性的弹性材料形成,在其外装外壳基端侧的开口端设置有伸缩自如的卡定环66。在外装外壳72中的超声波观察部60与处置器具导出口94之间,遍及外装外壳72的周方向的整周设置有卡定槽68。然后,通过使卡定环66嵌合于卡定槽68,球囊64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外装外壳72。
内窥镜观察部80具有设置于第1倾斜面86A上的观察窗88。在外装外壳72内且观察窗88的后方,虽然未图示,但是配设有构成内窥镜观察部80的观察光学系统(物镜等)及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型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型成像元件等。成像元件拍摄从观察窗88导入的观察图像。然后,成像元件经由插通到插入部20及通用塞绳24等的内部的未图示的信号电缆,将观察图像的摄像信号输出到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其结果,在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4中生成内窥镜图像。
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第1照明窗90A及第2照明窗90B向各自的前方射出照明光。在外装外壳72内且各照明窗90A、90B的后方,分别配设有所述光导件128的射出端。从而,如上述图2所示,通过将光源用连接器30连结于光源装置16,从光源装置16照射的照明光经由光导件128引导至各照明窗90A、90B,并从各照明窗90A、90B射出照明光。
送气送水喷嘴92设置于第1倾斜面86A上且观察窗88的附近位置。送气送水喷嘴92连接于所述图2所示的送气送水管路102的一端侧,为了清洗附着于观察窗88的表面上的异物等,向观察窗88喷出水或空气等流体。
外装外壳72容纳所述超声波观察部60及内窥镜观察部80的各部和后述立起台96及立式外壳200。在该外装外壳72中,比超声波观察部60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部分以与纵轴LA及宽度方向WD两者平行的平面为边界在图中上下方向上分割为两个。因此,外装外壳72由位于图中下侧的外装外壳主体72a和位于图中上侧的外装外壳盖72b构成。
外装外壳主体72a在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的前端部分容纳超声波观察部60,并且具有卡定槽68。并且,外装外壳主体72a具有设置于比卡定槽68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部分的开口部71,并且具有由外装外壳盖72b覆盖的开口部71(参考图5)。然后,外装外壳主体72a在开口部71内容纳有立起台96及立式外壳200各自的一部分。
在外装外壳主体72a的前端部分的L方向侧的侧面,形成有沿着纵轴LA形成的槽部74(参考图4)和在该槽部74的外壳基端侧的端部开口的供排口70。由此,能够通过供排口70向球囊64的内部供给水,或者排出球囊64内部的水。
外装外壳盖72b装卸自如地安装于外装外壳主体72a的开口部71。在该外装外壳盖72b上,从外装外壳前端侧向外装外壳基端侧,形成有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94和第1倾斜面86A及第2倾斜面86B。并且,外装外壳盖72b覆盖内窥镜观察部80、将照明光引导到各照明窗90A、90B的两根光导件128。
若外装外壳盖72b安装于外装外壳主体72a的开口部71,则在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内部形成有立起台96的容纳空间即立起台容纳室94a。并且,在外装外壳主体72a及外装外壳盖72b上,以横跨两者的方式形成有构成立起台容纳室94a的L方向侧的侧面的隔壁73(参考图5)。
在外装外壳主体72a及外装外壳盖72b的R方向侧的侧面,且在与立式外壳200的后述杆容纳室212(参考图5)对置的位置上,以横跨外装外壳主体72a及外装外壳盖72b的方式形成有嵌合杆容纳盖76的嵌合孔75(参考图5)。
立起台容纳室94a经由所述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参考图2)等连通于处置器具插入口44。因此,插入到处置器具插入口44中的处置器具经由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及立起台容纳室94a等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入到管腔154(参考图12)内。
立起台96在立起台容纳室94a内经由旋转轴216(参考图6)旋转自如地支撑(轴支撑)于立式外壳200。该立起台96具有圆弧状引导面96a,该圆弧状引导面96a将引导到立起台容纳室94a内的处置器具向处置器具导出口94进行引导。由此,立起台96使从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引导到立起台容纳室94a内的处置器具转换方向,从而使该处置器具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然后,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立起台96根据操作杆43的操作在立起台容纳室94a内以旋转轴216为中心进行旋转,由此改变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入到管腔154(参考图12)内的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从而,立起台96控制处置器具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导出方向。
杆容纳盖76嵌合于外装外壳72的外表面的嵌合孔75。该杆容纳盖76在嵌合于嵌合孔75的状态下,由贯穿杆容纳盖76的螺栓77装卸自如地安装于立式外壳200(参考图5)。
[立式外壳的结构]
图6是立式外壳200的立体图,图7是从外装外壳前端侧观察立式外壳200时的立式外壳200的前视图。如图6及图7和所述图5所示,立式外壳200相当于本发明的立起台支撑部件,例如由具有耐腐蚀性的金属材料形成。该立式外壳200具有基座202和从基座202向外装外壳前端侧延伸的隔壁204。
基座202的外装外壳前端侧的前端面构成立起台容纳室94a的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侧面。并且,在基座202上形成有与纵轴LA平行的贯穿孔202a,并且形成有与立起台容纳室94a和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连通的贯穿孔202a。由此,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0与立起台容纳室94a经由贯穿孔202a连通。
在基座202的外壁面中的上表面(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侧的表面)上形成有两个光导件保持槽203A、203B。在此,各照明窗90A、90B配置于立式外壳200的上方向侧(与纵轴LA和宽度方向WD两者垂直的方向侧),因此与各照明窗90A、90B分别对应的两个光导件128沿着基座202的上表面配置。由此,通过各光导件保持槽203A、203B,各光导件128中的一个射出端保持于与第1照明窗90A对置的位置,并且各光导件128的射出端保持于与第2照明窗90B对置的位置。
隔壁204设置于立起台96(立起台容纳室94a)与后述立起台立杆210(杆容纳室212)之间。该隔壁204具有其R方向侧的侧面即侧壁面206、及成为其L方向侧的侧面且与立起台96对置的对置壁面208。
在侧壁面206上形成有容纳立起台立杆210的杆容纳室212。在该杆容纳室212的立起台96侧的底面上,形成有沿着宽度方向WD(旋转轴216的轴线方向)贯穿隔壁204的保持孔214(参考图6)。该保持孔214将杆容纳室212和立起台容纳室94a进行连通。而且,保持孔214旋转自如地轴支撑旋转轴216。另外,杆容纳室212内的立起台立杆210以旋转轴216为中心进行旋转(摆动),因此杆容纳室212以旋转轴216为中心形成为扇形。
在杆容纳室212的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侧壁面上,形成有供插通操作线222的线插通孔224(参考图6)。
在侧壁面206中,在杆容纳室212的周边区域且由杆容纳盖76覆盖的区域,形成有所述螺栓77螺合的螺栓孔220。另外,螺栓77及螺栓孔220的数量并不受特别的限定。
对置壁面208构成立起台容纳室94a的R方向侧的侧面。在该对置壁面208上开有保持孔214。并且,在对置壁面208上形成有供立起台96的一部分进入的缺口部208a(参考图7)。
立起台立杆210根据操作杆43的操作使立起台96以旋转轴216为中心进行旋转。在立起台立杆210的一端部设置有二分割结构的旋转轴216中的一个,并且在立起台立杆210的另一端部连结有操作线222。
如上所述,二分割结构的旋转轴216中的一个设置于立起台立杆210的一端部,并且另一个设置于立起台96的一端部。并且,立起台立杆210和立起台96经由二分割结构的旋转轴216连结。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贯穿立起台立杆210的一端侧的螺栓211来连结二分割结构的旋转轴216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由此经由该旋转轴216来连结立起台立杆210和立起台96(参考图6)。由此,立起台立杆210以旋转轴216为中心与立起台96一体地旋转(摆动)。
操作线222在其一端侧具有在杆容纳室212内连结于立起台立杆210的前端侧连结部222a(参考图5)。并且,操作线222的另一端侧从杆容纳室212的线插通孔224穿过插入部20的内部,并连结于操作部22内的立起台操作机构226(参考图8)。
图8是示出立起台操作机构226的一例的示意图。如图8所示,操作线222在其基端侧具有连结于立起台操作机构226的基端侧连结部222b。立起台操作机构226具备操作杆43、连结有操作杆43且在恒定角度范围内可以旋转的旋转滚筒226A、连结于旋转滚筒226A的曲柄部件226B、连结于曲柄部件226B的滑块226C。基端侧连结部222b连结于滑块226C。
若操作操作杆43以使旋转滚筒226A旋转,则操作线222经由曲柄部件226B及滑块226C进行推拉动作,由此立起台立杆210进行摆动,立起台96根据该立起台立杆210的摆动以旋转轴216为中心进行旋转(摆动)。
图9是用于说明与操作杆43的操作对应的立起台96的旋转的说明图。如图9的符号IXA所示,若操作操作杆43以使旋转滚筒226A向一方向旋转,则操作线222进行推动动作,由此立起台立杆210以旋转轴216为中心向SW1方向进行旋转。由此,立起台96随着该旋转而旋转到倒伏位置。
如图9的符号IXB所示,若操作操作杆43以使旋转滚筒226A向反方向旋转,则操作线222进行拉动动作,立起台立杆210以旋转轴216为中心向与SW1方向相反的SW2方向进行旋转。由此,立起台96随着该旋转而旋转到立起位置。如此,通过操作杆43的操作而使旋转轴216经由操作线222及立起台立杆210等进行旋转,由此能够使立起台96位移(立起及倒伏)。
[第1照明窗、第2照明窗及观察窗]
图10是外装外壳72的俯视图。如图10所示,第1照明窗90A形成于所述第1倾斜面86A内的基端侧区域ER。该基端侧区域ER是在外装外壳72的外表面上位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位移到外装外壳基端侧的区域。
更具体而言,基端侧区域ER在外装外壳72上,在沿着纵轴LA的方向上是位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区域,并且在宽度方向WD上是形成有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范围内的区域。由此,能够由从第1照明窗90A射出的照明光来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此外,在将立起台96的与设置有旋转轴216的一侧的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设为立起台96的另一端部的情况下,至少在立起台96处于倒伏位置上的情况下,第1照明窗90A设置于在外装外壳72(基端侧区域ER)中比立起台96的另一端部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换言之,至少在立起台96处于倒伏位置上的情况下,该立起台96的另一端部位于比第1照明窗90A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的位置。由此,能够由从第1照明窗90A射出的照明光来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另外,即使在立起台96位于立起位置上的情况下(即,与立起台96的旋转位置无关),第1照明窗90A更优选设置于比立起台96的另一端部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由此,在使立起台96旋转(直立)至立起位置的情况下,也能够由从第1照明窗90A射出的照明光来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观察窗88如上所述设置于第1倾斜面86A。与第1照明窗90A同样地,该观察窗88在沿着纵轴LA的方向上,在外装外壳72中设置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观察窗88观察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
并且,观察窗88在第1倾斜面86A中相对于基端侧区域ER设置于L方向侧的位置。如此,将观察窗88和第1照明窗90A配置于相同的第1倾斜面86A内,即,在沿着纵轴LA的方向上配置于大致相同的位置上,由此能够用从第1照明窗90A射出的照明光来照明观察窗88的观察范围150B(参考图11)。
第2照明窗90B设置于所述外装外壳72的第2倾斜面86B。详细内容将进行后述,第2照明窗90B的照明光的射出方向与第1照明窗90A不同。
送气送水喷嘴92在第1倾斜面86A中设置于比观察窗88更靠近L方向侧的位置。如上所述,该送气送水喷嘴92通过对观察窗88喷出水或空气等流体而清洗观察窗88。此时,基端侧区域ER内的第1照明窗90A的形成位置和第2倾斜面86B内的第2照明窗90B的形成位置分别被调整,以使各照明窗90A、90B两者包括在从送气送水喷嘴92喷出的流体的喷出范围内。由此,由从送气送水喷嘴92喷出的流体能够冷却各照明窗90A、90B和各光导件128的光导件前端部。
图11是用于说明观察窗88的观察轴150A及观察范围150B、第1照明窗90A的第1照明轴151A及第1照明范围151B、第2照明窗90B的第2照明轴152A及第2照明范围152B的说明图。另外,在图11(后述图12也同样)中,为了防止附图的复杂化,假定观察窗88及各照明窗90A、90B位于相同的位置,并对各轴及各范围进行说明。
如图11所示,观察轴150A是从观察窗88向其法线方向延伸的轴,第1照明轴151A是从第1照明窗90A向其法线方向延伸的轴,第2照明轴152A是从第2照明窗90B向其法线方向延伸的轴。并且,观察轴150A、第1照明轴151A及第2照明轴152A分别是从与宽度方向WD及纵轴LA两者垂直的姿势向外装外壳前端侧倾斜的倾斜轴。另外,观察轴150A及第1照明轴151A与第1倾斜面86A的法线平行,第2照明轴152A与第2倾斜面86B的法线平行。
观察轴角度θ0是当从宽度方向WD侧(纸面垂直方向侧)观察时,观察轴150A相对于与纵轴LA平行的基准轴LB的倾斜角度。第1照明轴角度θ1是当从宽度方向WD侧观察时,第1照明轴151A相对于基准轴LB的倾斜角度。第2照明轴角度θ2是当从宽度方向WD侧观察时,第2照明轴152A相对于基准轴LB的倾斜角度。另外,基准轴LB是在观察轴角度为θ0时与观察轴150A相交的轴,在第1照明轴角度为θ1时与第1照明轴151A相交的轴,在第2照明轴角度为θ2时与第2照明轴152A相交的轴。
当从宽度方向WD侧观察时,观察轴角度θ0及观察范围150B分别设定为通过观察窗88可以观察从外装外壳72的外装外壳前端侧[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侧(行进方向侧)]和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中的一个到另一个的角度范围的值。另外,观察轴角度θ0及观察范围150B优选为在使立起台96旋转至立起位置的状态下可以观察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的值。
由于第1照明轴角度θ1和观察轴角度θ0相等(包括大致相等),因此第1照明轴151A和观察轴150A平行(包括大致平行)。而且,从宽度方向WD侧观察时,第1照明范围151B至少包括观察范围150B。由此,第1照明窗90A能够用照明光来照明上述角度范围(观察范围150B)。
由于第2照明轴角度θ2小于第1照明轴角度θ1,因此第2照明轴152A比第1照明轴151A更向外装外壳前端侧倾斜。换言之,与第1倾斜面86A相比,第2倾斜面86B是相对于基准轴LB更接近垂直的倾斜角度。
在将第1照明轴角度θ1与第2照明轴角度θ2的差分设为Δθ的情况下,第2照明范围152B相对于第1照明范围151B向外装外壳前端侧仅倾斜差分Δθ。从而,第2照明范围152B与第1照明范围151B局部重叠。
此时,从宽度方向WD侧观察时,第2照明轴角度θ2(差分Δθ)设定为至少在第2照明范围152B内包括观察范围150B的值。因此,关于第2照明窗90B,也能够用照明光来照明上述角度范围(观察范围150B)。
图12是插入到管腔154内的插入部20的前端部50的侧视图。如图12及所述图11所示,通过使第2照明窗90B(第2照明轴152A及第2照明范围152B)比第1照明窗90A(第1照明轴151A及第1照明范围151B)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仅倾斜差分Δθ,第2照明窗90B能够增加照明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侧的照明光的照明光量。其结果,例如在狭窄的管腔154内插入有插入部20的情况下,位于插入部20的插入方向侧的管腔154的内壁的视觉辨认度(前方视觉辨认度)提高。
此外,通过使第2照明窗90B比第1照明窗90A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仅倾斜差分Δθ,例如在照明如十二指肠那样狭窄的管腔154的内壁面的情况下,与从第1照明窗90A照射到内壁面的照明光的照明光量相比,能够使从第2照明窗90B照射到内壁面的照明光的照明光量减少。由此,与将第2照明轴角度θ2设为与第1照明轴角度θ1相同的大小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照射到管腔154的内壁面的照明光的照明光量。其结果,可以防止因照明光对管腔154的内壁面的照明光量过多而在内窥镜图像中产生光晕。另外,根据需要,也可以仅通过第2照明窗90B选择性地进行照明。
由于第1照明窗90A配置于所述基端侧区域ER,因此能够由第1照明窗90A始终从一方向侧(基端侧区域ER侧)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由此,当从第1照明窗90A观察时,可以防止处置对象部位进入到立起台96及处置器具等的阴影中。并且,随着立起台96旋转而处置器具位移,从而照明光对处置器具的照明方式不会改变,因此可以防止难以观察到内窥镜图像,或者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脱离第1照明范围151B。其结果,能够由从第1照明窗90A射出的照明光可靠地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因此能够提高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的视觉辨认度。
此外,通过使第1照明窗90A(第1照明轴151A及第1照明范围151B)比第2照明窗90B(第2照明轴152A及第2照明范围152B)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仅倾斜差分Δθ,第1照明窗90A能够增加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的照明光的照明光量。其结果,能够用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因此能够提高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的视觉辨认度。
如此,通过组合第1照明窗90A和第2照明窗90B,能够提高插入部20的前方视觉辨认度和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的视觉辨认度。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外装外壳72的基端侧区域ER内配置有第1照明窗90A,因此能够由从该第1照明窗90A射出的照明光始终从基端侧区域ER侧照明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其结果,与立起台96的旋转位置无关,能够用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由此,能够提高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的视觉辨认度。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将观察窗88配置于外装外壳72的处置器具导出口94的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因此与立起台96的旋转位置无关,能够通过观察窗88观察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由此,能够提高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的视觉辨认度。
[其他]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整个第1照明窗90A在宽度方向WD上落在基端侧区域ER内,但是第1照明窗90A的一部分也可以向基端侧区域ER的L方向侧或R方向侧伸长。然而,为了与立起台96的旋转位置无关地用照明光可靠地照明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优选整个第1照明窗90A在宽度方向WD上落在基端侧区域ER内。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照明窗90A的第1照明轴151A的第1照明轴角度θ1小于90°,但是根据第1照明窗90A的第1照明范围151B的大小,第1照明轴角度θ1可以是90°(包括大致90°)。即,基端侧区域ER(第1倾斜面86A)可以是与纵轴LA平行的面。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观察窗88形成于第1倾斜面86A内且基端侧区域ER的L方向侧的位置,但是观察窗88的形成位置并不受特别的限定。然而,为了始终观察从处置器具导出口94导出的处置器具及其处置对象部位,优选观察窗88在外装外壳72上设置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第2倾斜面86B上形成有第2照明窗90B,但是第2照明窗90B的形成位置并不受特别的限定。并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第2照明轴角度θ2小于第1照明轴角度θ1,但是也可以使第2照明轴角度θ2大于第1照明轴角度θ1,或者使两者相等。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照明窗90B在外装外壳72上设置于比基端侧区域ER更靠近外装外壳前端侧的位置,但是也可以设置于比处置器具导出口94更靠近外装外壳基端侧的位置。此外,若仅通过第1照明窗90A可以确保所述前方视觉辨认度和处置器具及处置对象部位的视觉辨认度,则可以省略第2照明窗90B。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观察轴150A与第1照明轴151A平行,但是两者可以不平行。例如,观察轴角度θ0可以是第1照明轴角度θ1与第2照明轴角度θ2之间的角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经由操作线222及立起台立杆210使立起台96旋转的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使立起台96旋转的方法并不受特别的限定,而可以采用公知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1倾斜面86A与观察窗88及第1照明窗90A平行,但是观察窗88及第1照明窗90A也可以设置成相对于第1倾斜面86A不平行。并且,同样地,第2照明窗90B也可以设置成相对于第2倾斜面86B不平行。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具备超声波观察部60(超声波换能器62)的超声波内窥镜10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能够将本发明适用于具备引导处置器具的立起台96的内窥镜,例如如十二指肠镜那样的侧视型内窥镜。
符号说明
2-超声波检查系统,10-超声波内窥镜,12-超声波用处理器装置,14-内窥镜用处理器装置,16-光源装置,18-监视器,20-插入部,22-操作部,24-通用塞绳,27-超声波用连接器,28-内窥镜用连接器,30-光源用连接器,32-管,34-管,36-送气送水按钮,38-抽吸按钮,42-弯角钮,43-操作杆,44-处置器具插入口,50-前端部,52-弯曲部,54-软性部,60-超声波观察部,62-超声波换能器,64-球囊,66-卡定环,68-卡定槽,70-供排口,71-开口部,72-外装外壳,72a-外装外壳主体,72b-外装外壳盖,73-隔壁,74-槽部,75-嵌合孔,76-杆容纳盖,77-螺栓,80-内窥镜观察部,86A-第1倾斜面,86B-第2倾斜面,88-观察窗,90A-第1照明窗,90B-第2照明窗,92-送气送水喷嘴,94-处置器具导出口,94a-立起台容纳室,96-立起台,96a-引导面,100-处置器具插通通道,102-送气送水管路,104-球囊管路,106-抽吸管路,108-送气管路,110-送水管路,112-球囊送水管路,114-球囊排水管路,116-送气源管路,118-送水罐,120-送水源管路,122-分支管路,124-抽吸泵,126-抽吸源管路,128-光导件,129-送气泵,150A-观察轴,150B-观察范围,151A-第1照明轴,151B-第1照明范围,152A-第2照明轴,152B-第2照明范围,154-管腔,200-立式外壳,202-基座,202a-贯穿孔,203A-光导件保持槽,203B-光导件保持槽,204-隔壁,206-侧壁面,208-对置壁面,208a-缺口部,210-立起台立杆,211-螺栓,212-杆容纳室,214-保持孔,216-旋转轴,220-螺栓孔,222-操作线,222a-前端侧连结部,222b-基端侧连结部,224-线插通孔,226-立起台操作机构,226A-旋转滚筒,226B-曲柄部件,226C-滑块,ER-基端侧区域,LA-纵轴,LB-基准轴,NV-法线方向,WD-宽度方向,Δθ-差分,θ0-观察轴角度,θ1-第1照明轴角度,θ2-第2照明轴角度。
Claims (10)
1.一种内窥镜,其具备:
前端部主体,设置于插入部的前端侧,并具有前端、基端及纵轴;
处置器具导出口,形成于所述前端部主体,并使插通到所述插入部中的处置器具导出;
立起台,在所述前端部主体的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内旋转自如地被支撑,并且控制从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导出的所述处置器具的导出方向;及
第1照明窗,设置于所述前端部主体,
所述第1照明窗在所述前端部主体上设置于位于从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位移的基端侧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将与所述纵轴和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基端侧区域是在所述前端部主体上位于比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更靠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的区域,并且是在所述宽度方向上形成有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范围内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窥镜,其具备立起台支撑部件,所述立起台支撑部件连结于所述立起台的一端部,并且在倒伏位置与立起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地支撑所述立起台,
至少在所述立起台位于所述倒伏位置上的情况下,所述立起台的与所述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另一端部设置于比所述第1照明窗更靠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将与所述纵轴和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第1照明窗的第1照明轴从与所述宽度方向及所述纵轴两者垂直的姿势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倾斜,
所述基端侧区域是以所述第1照明轴为法线的倾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前端部主体上具备设置于比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更靠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基端侧的位置上的观察窗,
从所述第1照明窗射出的照明光的第1照明范围包括所述观察窗的观察范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将与所述纵轴和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开口面的法线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设为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的宽度方向的情况下,所述观察窗在所述前端部主体上相对于所述基端侧区域设置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一方向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在所述前端部主体上具备第2照明窗,所述第2照明窗相对于所述基端侧区域设置于与所述一方向侧相反的另一方向侧的位置,
所述第2照明窗照明与所述第1照明范围的一部分重叠且包括所述观察范围的第2照明范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第1照明窗的第1照明轴及第2照明窗的第2照明轴两者从与所述宽度方向及所述纵轴两者垂直的姿势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倾斜,
当从所述宽度方向侧观察时,将所述第1照明轴相对于与所述纵轴平行的基准轴的倾斜角度设为第1照明轴角度,当从所述宽度方向侧观察时,将第2照明轴相对于所述基准轴的倾斜角度设为第2照明轴角度的情况下,所述第2照明轴角度小于所述第1照明轴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观察窗的观察轴从与所述宽度方向及所述纵轴两者垂直的姿势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倾斜,
当从所述宽度方向侧观察时,将所述观察轴相对于所述基准轴的倾斜角度设为观察轴角度的情况下,所述观察轴角度与所述第1照明轴角度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具备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设置于所述前端部主体,并且位于比所述处置器具导出口更靠近所述前端部主体的前端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69147 | 2018-09-10 | ||
JP2018169147 | 2018-09-10 | ||
PCT/JP2019/033255 WO2020054370A1 (ja) | 2018-09-10 | 2019-08-26 | 内視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72673A true CN112672673A (zh) | 2021-04-16 |
CN112672673B CN112672673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69778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58860.1A Active CN112672673B (zh) | 2018-09-10 | 2019-08-26 | 内窥镜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10169313A1 (zh) |
JP (1) | JP7136905B2 (zh) |
CN (1) | CN112672673B (zh) |
WO (1) | WO2020054370A1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6643A (ja) * | 1994-11-01 | 1996-05-21 | Asahi Optical Co Ltd | 超音波内視鏡 |
US20050228289A1 (en) * | 2004-03-31 | 2005-10-13 | Fujinon Corporation | Ultrasonic endoscope |
JP2012090741A (ja) * | 2010-10-26 | 2012-05-17 | Fujifilm Corp | 内視鏡装置 |
US20120184811A1 (en) * | 2011-01-18 | 2012-07-19 | Sung-Nan Chen | Endoscopic image pickup device with multiple illumination directions |
JP2014033716A (ja) * | 2012-08-07 | 2014-02-24 | Fujifilm Corp |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装置並びに内視鏡システム |
US20150031947A1 (en) * | 2013-03-08 | 2015-01-29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Endoscope |
JP2018110741A (ja) * | 2017-01-12 | 2018-07-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超音波内視鏡 |
CN108498120A (zh) * | 2017-02-23 | 2018-09-0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6158646A (en) * | 1980-05-09 | 1981-12-07 | Olympus Optical Co |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
-
2019
- 2019-08-26 WO PCT/JP2019/033255 patent/WO202005437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8-26 CN CN201980058860.1A patent/CN11267267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8-26 JP JP2020546814A patent/JP7136905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18 US US17/179,359 patent/US2021016931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126643A (ja) * | 1994-11-01 | 1996-05-21 | Asahi Optical Co Ltd | 超音波内視鏡 |
US20050228289A1 (en) * | 2004-03-31 | 2005-10-13 | Fujinon Corporation | Ultrasonic endoscope |
JP2012090741A (ja) * | 2010-10-26 | 2012-05-17 | Fujifilm Corp | 内視鏡装置 |
US20120184811A1 (en) * | 2011-01-18 | 2012-07-19 | Sung-Nan Chen | Endoscopic image pickup device with multiple illumination directions |
JP2014033716A (ja) * | 2012-08-07 | 2014-02-24 | Fujifilm Corp |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装置並びに内視鏡システム |
US20150031947A1 (en) * | 2013-03-08 | 2015-01-29 |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 Endoscope |
CN104717914A (zh) * | 2013-03-08 | 2015-06-17 |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JP2018110741A (ja) * | 2017-01-12 | 2018-07-19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超音波内視鏡 |
CN108498120A (zh) * | 2017-02-23 | 2018-09-0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内窥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7136905B2 (ja) | 2022-09-13 |
JPWO2020054370A1 (ja) | 2021-10-21 |
CN112672673B (zh) | 2024-05-14 |
WO2020054370A1 (ja) | 2020-03-19 |
US20210169313A1 (en) | 2021-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981027B2 (en) | Endoscope and front cover | |
JP2014524303A (ja) | 多重観察要素内視鏡 | |
US20150250377A1 (en) | Endoscope system | |
US20210169312A1 (en) | Endoscope | |
US20240268632A1 (en) | Endoscope | |
CN110946545A (zh) | 超声波内窥镜 | |
JP6915101B2 (ja) | 内視鏡 | |
CN112672672B (zh) | 内窥镜 | |
CN112672673B (zh) | 内窥镜 | |
JP7097860B2 (ja) | 内視鏡 | |
CN115474887A (zh) | 处置器具立起机构及超声波内窥镜 | |
JPH06254037A (ja) | チャンネル付内視鏡カバー | |
CN111629648B (zh) | 内窥镜 | |
JPWO2020152791A1 (ja) | 超音波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システム | |
JP3068691B2 (ja) | 内視鏡の先端部 | |
WO2020179641A1 (ja) | 内視鏡 | |
JP2022043920A (ja) | 内視鏡使用支援システム | |
CN117752284A (zh) | 超声波内窥镜 | |
JP2004194916A (ja) | 内視鏡システム収納ケース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