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0325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0325B
CN112670325B CN202011538763.3A CN202011538763A CN112670325B CN 112670325 B CN112670325 B CN 112670325B CN 202011538763 A CN202011538763 A CN 202011538763A CN 112670325 B CN112670325 B CN 1126703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splay panel
auxiliary
auxiliary pad
a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876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0325A (zh
Inventor
李家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Changjiang New Display Industr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7532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07253A/zh
Priority to CN202011538763.3A priority patent/CN1126703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03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325A/zh
Priority to US17/344,222 priority patent/US2021030533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03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03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4Insulating layers formed between TFT elements and OLED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3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1Anodes
    • H10K50/814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3Connection of the pixel electrodes to the thin film transistors [TF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5An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301Details of OLEDs
    • H10K2102/302Details of OLEDs of OLED structures
    • H10K2102/3023Direction of light emission
    • H10K2102/3026Top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05Electrodes
    • H10K59/8051Anodes
    • H10K59/80516Anodes combined with auxiliary electrodes, e.g. ITO layer combined with metal 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提高阳极平坦性。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衬底基板上依次设有晶体管层、平坦化层和发光器件层;发光器件层包括:阳极;位于阳极背向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定义层,像素定义层限定出开口区和非开口区,部分阳极暴露在开口区内;位于阳极和像素定义层背向衬底基板一侧且对应开口区设置的发光层;位于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层背向衬底基板一侧的阴极;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垫层,第一辅助垫层位于至少一层平坦化层朝向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辅助垫层与开口区不交叠,第一辅助垫层沿着开口区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器件多为顶发光器件,在顶发光器件中,发光器件的阳极为反射电极。在现有技术中,阳极的表面平坦性较差,当外界环境光入射至阳极并被阳极反射后,反射光容易发生周期性衍射,进而产生光斑。尤其地,对于覆盖有彩色滤光片的显示面板来说,在灯光照射下,光斑现象尤为明显,给用户带来了不好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提高了阳极的平坦性,弱化了反射光斑现象。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有晶体管层、平坦化层和发光器件层;
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
阳极;
位于所述阳极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限定出开口区和非开口区,部分所述阳极暴露在所述开口区内;
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像素定义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且对应所述开口区设置的发光层;
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发光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阴极;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垫层,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位于至少一层所述平坦化层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开口区不交叠,所述第一辅助垫层沿着所述开口区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垫层与开口区不交叠,且沿着开口区的至少部分边缘延伸,也就是说,第一辅助垫层在非开口区内环绕或者半环绕开口区设置,当在第一辅助垫层上涂布有机材料以形成平坦化层时,由于有机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而,第一辅助垫层会对有机材料的流动产生一定的导向性,使部分有机材料更倾向于流至由第一辅助垫层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从而加厚阳极下方的平坦化层的厚度,而平坦化层越厚,就越能弱化由平坦化层下方的信号线所导致的平坦化层背向衬底基板一侧的表面起伏的段差,从而优化了阳极下方的平坦化层的平坦性。而且,从宏观角度分析,多个第一辅助垫层在整个显示区域内密集且均匀地分布,多个第一辅助垫层会对整个平坦化层的平坦性起到一个宏观的改善作用,提高平坦化层整体的成膜平坦性。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第一辅助垫层提高平坦化层的平坦性,那么,后续在平坦化层上方蒸镀形成阳极时,就能提高所蒸镀的阳极的平坦性,当外界环境光被阳极反射后,能有效弱化由阳极不平坦所导致的反射光发生周期性衍射的现象,弱化甚至消除反射光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5为图4沿B1-B2方向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辅助垫层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C1-C2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再一种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另一种俯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再一种俯视图;
图12为图8沿D1-D2方向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辅助垫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9沿E1-E2方向的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辅助垫层的俯视图;
图16为图15沿F1-F2方向的剖视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又一种俯视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的另一种俯视图图;
图19为图2沿A1-A2方向的另一种剖视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阳极的形状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辅助垫层,但这些辅助垫层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辅助垫层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辅助垫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二辅助垫层,类似地,第二辅助垫层也可以被称为第一辅助垫层。
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在阐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之前,本发明首先对现有的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显示面板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层叠设置的晶体管层1′、平坦化层2′、发光器件层3′和彩色滤光片4′,其中,晶体管层1′中设有多条走线,如用于形成晶体管5′的走线以及与晶体管5′相连的各种信号线6′等,发光器件层3′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层叠设置的阳极7′、发光层8′和阴极9′。受到晶体管层1′中的各种走线的影响,阳极7′表面凹凸起伏,难以形成平整表面,外界环境光被阳极7′反射后容易发生周期性衍射,进而产生反射光斑。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可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如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图3为图2沿A1-A2方向的剖视图,该显示面板包括衬底基板1,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衬底基板1上依次设有晶体管层2、平坦化层3和发光器件层4。
其中,晶体管层2包括像素驱动电路5、以及与像素驱动电路5电连接的各种信号线6,如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5提供扫描信号的栅线、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5提供数据信号的数据线、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5提供电源信号的电源信号线以及用于向像素驱动电路5提供参考信号的参考信号线等;平坦化层3可以为单层膜结构,或者,平坦化层也可以为多层膜结构;发光器件层4包括:阳极7,阳极7与晶体管层2中的像素驱动电路5电连接(图中未示意),用于接收像素驱动电路5传输的驱动电流,并且,阳极7为由不透光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反射电极;位于阳极7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的像素定义层8,像素定义层8限定出开口区9和非开口区10,部分阳极7暴露在开口区9内;位于阳极7和像素定义层8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且对应开口区9设置的发光层11;位于像素定义层8和发光层11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的阴极12,阴极12为由氧化铟锡等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电极。
此外,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垫层13,第一辅助垫层13位于至少一层平坦化层3朝向衬底基板1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不交叠,并且,第一辅助垫层13沿着开口区9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不交叠,且沿着开口区9的至少部分边缘延伸,也就是说,第一辅助垫层13在非开口区10内环绕或者半环绕开口区9设置,当在第一辅助垫层13上涂布有机材料以形成平坦化层3时,由于有机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第一辅助垫层13会对有机材料的流动产生一定的导向性,使部分有机材料倾向于由第一辅助垫层13的顶部流至由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从而加厚该区域内的平坦化层3的厚度,平坦化层3越厚,由平坦化层3下方的信号线6导致的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也就是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的表面的段差就越小,因而就越能弱化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的起伏。而且,结合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俯视图,从宏观角度分析,多个第一辅助垫层13在整个显示区域内密集且均匀地分布,多个第一辅助垫层13会对整个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起到一个宏观的改善作用,从而能够使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整体都趋于平坦。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提高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而平坦化层3又用于承载阳极7,后续在平坦化层3上方蒸镀形成阳极7时,就能有效提高所蒸镀的阳极7的平坦性。当外界环境光被阳极7反射后,能有效弱化由阳极7不平坦所导致的反射光发生周期性衍射的现象,弱化甚至消除反射光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垫层13不与开口区9交叠,第一辅助垫层13仅在非开口区10内沿着开口区9的至少部分边缘延伸,不仅可以使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者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覆盖整个开口区9,对整个开口区9所在位置处的平坦化层3的平坦性进行有效改善,而且还能避免第一辅助垫层13对开口区9内设置的发光层11的平坦性产生影响,进而避免由发光层11不平坦所导致的色偏等问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另一种俯视图,图5为图4沿B1-B2方向剖视图,晶体管层2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有源层14、栅极层15和源漏极层16,为提高源漏极层16与阳极7之间的连接可靠性,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连接层17,辅助连接层17位于源漏极层16与阳极7之间,源漏极层16通过辅助连接层17与阳极7电连接。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辅助垫层13可由导电材料形成,并且,第一辅助垫层13的部分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
也就是说,部分第一辅助垫层13沿着开口区9的至少部分边缘延伸,用于提高阳极7下方的平坦化层3的厚度,而其余部分第一辅助垫层13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通过过孔分别与源漏极层16和阳极7电连接,用于提高源漏极层16与阳极7连接的可靠性,第一辅助垫层13兼具优化平坦化层3平坦性和提高信号传输质量的作用。而且,第一辅助垫层13和辅助连接层17仅需采用同一构图工艺形成,且仅需占用一个膜层空间,不仅节省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还更有利于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请再次参见图4和图5,阳极7与辅助连接层17通过第一过孔18电连接,辅助连接层17与源漏极层16通过第二过孔19电连接,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过孔18和第二过孔19可错开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当源漏极层16与阳极7之间设置有辅助连接层17,且第一辅助垫层13的部分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时,平坦化层3至少为两层膜结构,而且,第一辅助垫层13与阳极7之间也可间隔多层平坦化层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再次参见图5,平坦化层3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平坦化层20和第二平坦化层21,第一辅助垫层13位于第一平坦化层20和第二平坦化层21之间。基于该种结构,第一辅助垫层13与阳极7之间仅存在一层第二平坦化层21,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优化第二平坦化层21的成膜平坦性,使第二平坦化层21的上表面趋于平坦后,直接在第二平坦化层21上方蒸镀形成阳极7,第二平坦化层21与阳极7之间不再间隔其他的膜层,因而能够有效利用第二平坦化层21对阳极7的平坦性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而且,该种设置方式下平坦化层3仅包括两层膜层,整体膜厚不会过大,还能避免对显示面板的厚度产生影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二辅助垫层22的俯视图,图7为图6沿C1-C2方向的剖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与第一辅助垫层13同层设置的第二辅助垫层2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二辅助垫层22位于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开口区9之间,且第二辅垫高层至多与一个第一辅助垫层13连接,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例如,第一方向为栅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数据线的延伸方向,或,第一方向为数据线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为栅线的延伸方向。
通过在第一辅助垫层13周边进一步填充第二辅助垫层22,在涂布有机材料形成平坦化层3时,第二辅助垫层22相当于挤占了部分有机材料的流动空间,从而令更多地有机材料流至由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对该区域的平坦化层3进行了更大程度地加厚,而且,第二辅助垫层22可以使得偏离的有机材料回流至由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同时避免有机材料在阳极7位于非开口区的边缘部分或者是开口区9的边缘部分过多地堆叠,能更有效地弱化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起伏的段差,提升阳极7的平坦性。
而且,当第一辅助垫层13的部分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且第一辅助垫层13与第二辅助垫层22连接时,相当于减小了第一辅助垫层13的等效负载电阻,当源漏极层16的驱动电流信号通过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这部分第一辅助垫层13传输至阳极7时,就能降低信号的压降,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的准确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再一种俯视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又一种结构示意图,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开口区9设置,此时,第一辅助垫层13为围绕开口区9的一个封闭的垫层结构,第一辅助垫层13对用于形成平坦化层3的有机材料的流动的导向效果更明显,从而对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起到了更显著的改善效果,进而更大程度地提高了阳极7的平坦性。
或者,第一辅助垫层13也可为围绕开口区9的一个不封闭的垫层结构,具体地,如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另一种俯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再一种俯视图,第一辅助垫层13包括多个辅助垫层部23,多个辅助垫层部23沿着开口区9的边缘排列,且相邻两个辅助垫层部23之间间隔设置,此时,第一辅助垫层13仍环绕整个开口区9设置,第一辅助垫层13仍能对用于形成平坦化层3的有机材料的流动产生一定的导向性,对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起到改善效果。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显示面板的版图设计中,晶体管层2中信号线6和像素驱动电路5的设置位置不同,因而晶体管层2中的走线对阳极7的平坦性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例如,当晶体管层2中的部分信号线6,如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贯穿开口区9延伸设置时,这部分走线会对平坦化层3的局部位置进行垫高,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加厚平坦化层3的厚度后,平坦化层3可能仍在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所在位置处向上凸起,为此,结合图8和图10,如图12所示,图12为图8沿D1-D2方向的剖视图,第一辅助垫层13可与阳极7中位于非开口区10的部分交叠,此时,第一辅助垫层13还能对与其交叠的阳极7的边缘部分进行进一步垫高,补偿由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导致的阳极7的中间部分凸起的高度差,进一步优化阳极7整体的平坦性。
需要说明的是,当数据线Data和电源信号线PVDD贯穿开口区9延伸设置时,第一辅助垫层13可采用如图8所示的设置方式,第一辅助垫层13为与阳极7的边缘部分交叠的封闭的垫层结构,从而能够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对阳极7的边缘部分进行全方位的垫高,全方位地弱化阳极7的中间部分与边缘部分各个位置处的高度差。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辅助垫层13的部分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时,第一辅助垫层13中与阳极7的边缘部分交叠的部分还可起到屏蔽电极的作用,避免相邻阳极7之间的信号干扰,提高阳极7上传输的信号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见图12,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之间的最小距离d1大于2μm。需要说明的是,请再次参见图12,当像素定义层8中用于限定开口区9的凹槽呈倒梯形时,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开口区9指的是由像素定义层8远离衬底基板1一侧的表面的边缘所限定的区域,即,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之间的最小距离指的是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辅助垫层13与像素定义层8远离衬底基板1一侧的表面的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辅助垫层13的部分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时,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之间的最小距离d1大于2μm不用于限定复用为辅助连接层17的这部分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之间的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受到工艺精度因素等的影响,第一辅助垫层13的实际形成位置可能会发生偏移,若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之间的距离过小,第一辅助垫层13的位置朝向开口区9发生偏移后,可能会与开口区9发生交叠,这时,第一辅助垫层13就会影响到开口区9内设置的发光层11的平坦性。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通过将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之间的最小距离d1设置在2μm以上,该范围大于工艺误差,即使第一辅助垫层13的位置朝向开口区9偏移,也能降低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交叠的风险,避免出现由发光层11不平坦导致的色偏等问题。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实现彩色显示,像素定义层8所限定的开口区9包括用于发红光的红光开口区、用于发绿光的绿光开口区和用于发蓝光的蓝光开口区,在实际应用中,在第一辅助垫层13与各开口区9之间的最小距离d1在2μm以上的前提下,第一辅助垫层13与红光开口区、绿光开口区和蓝光开口区之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三辅助垫层的结构示意图,受到阳极7下方的走线的影响,开口区9内的阳极7的局部区域向上凸起,阳极7具有一个最大高度差D,为此,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辅助垫层2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三辅助垫层24与第一辅助垫层13交叠,第三辅助垫层24与第一辅助垫层13的膜厚之和与最大高度差D相等。
若阳极7的最大高度差D较大,单层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膜厚难以补偿,可以在第一辅助垫层13所在位置处叠加一个第三辅助垫层24,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和第三辅助垫层24的膜厚之和,补偿阳极7在开口区9内所具有的最大高度差D,使阳极7的边缘部分充分垫高,进而更大程度地弱化阳极7边缘部分与中间部分的段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阳极7的中间部分和边缘部分段差较小,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加厚平坦化层3的厚度后,就能使平坦化层3趋于平坦,进而使阳极7趋于平坦,因而也就无需再利用第一辅助垫层13将阳极7的边缘部分垫的过高,此时,请再次参见图9和图11,如图14所示,图14为图9沿E1-E2方向的剖视图,第一辅助垫层13与阳极7中位于非开口区10的部分不交叠,仅通过优化平坦化层3成膜平坦性的方式提高阳极7整体的平坦性。
进一步地,为避免因工艺精度等因素导致第一辅助垫层13与阳极7的边缘部分存在交叠,进而影响阳极7平坦性,请再次参见图14,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一辅助垫层13与阳极7之间的最小距离d2大于2μm。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四辅助垫层25的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辅助垫层25,第四辅助垫层25位于至少一层平坦化层3朝向衬底基板1的一侧,在垂直于衬底基板1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第四辅助垫层25位于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开口区9之间。在第一辅助垫层13周边进一步填充第四辅助垫层25后,在涂布有机材料形成平坦化层3时,能够令更多地有机材料流至由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对该区域的平坦化层3进行更大程度地加厚,更显著地优化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进而提升阳极的平坦性。
进一步地,如图16所示,图16为图15沿F1-F2方向的剖视图,为简化第四辅助垫层25的制作工艺,第四辅助垫层25可与第一辅助垫层13同层设置,而且,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垫层13通过第四辅垫层连接,此时,第四辅助垫层25与第一辅助垫层13连成一片,第四辅助垫层25和第一辅助垫层13之间没有缝隙,用于形成平坦化层3的有机材料更倾向于朝向由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流动,进一步加厚了阳极7下方的平坦化层3的厚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7和图18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又一种俯视图,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辅助垫层13的另一种俯视图,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开口区9相邻设置的换线过孔26,该换线过孔26贯穿平坦化层3,例如,该换线过孔26可以为阳极7与源漏极层16之间的过孔。当第一辅助垫层13在沿着开口区9的边缘延伸时,为了避免第一辅助垫层13对过孔产生影响,第一辅助垫层13可以避开该换线过孔26,具体地,请再次参见图17,第一辅助垫层13在换线过孔26所在位置处断开设置;或,请再次参见图18,第一辅助垫层13沿换线过孔26远离开口区9的一侧绕线设置。其中,当第一辅助垫层13沿换线过孔26远离开口区9的一侧绕线设置时,还可进一步令第一辅助垫层13与固定电位信号端电连接,使第一辅助垫层13起到屏蔽电极的作用,屏蔽其他信号对由换线过孔26传输的信号的干扰。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辅助垫层13在换线过孔26处断开或者绕线设置时,仍可如图15所示的进一步在第一辅助垫层13周边设置第四辅助垫层25,第一辅助垫层13和第四辅助垫层25连通设置,以进一步提高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19所示,图19为图2沿A1-A2方向的另一种剖视图,晶体管层2包括沿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有源层14、栅极层15和源漏极层16,第一辅助垫层13与源漏极层16同层设置,此时,第一辅助垫层13仅需与源漏极层16采用同一构图工艺,节省了单独形成第一辅助垫层13的工艺流程,降低了制作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辅助垫层13与源漏极层16同层设置时,源漏极层16与阳极7之间可仅有一层平坦化层3,该平坦化层3分别与第一辅助垫层13和阳极7直接接触,第一辅助垫层13优化该平坦化层3的平坦性后,直接利用该平坦化层3较高的平坦性优化阳极7的平坦性,对阳极7的平坦性起到显著的改善效果。而且,单层平坦化层3膜厚不会过大,更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辅助垫层13在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与第一辅助垫层13所在的非开口区10的宽度正相关。若第一辅助垫层13所在的非开口区10的宽度较大,那么,第一辅助垫层13的宽度可设置地更大一些,从而更大程度地提高平坦化层3的成膜平坦性,而若第一辅助垫层13所在的非开口区10的宽度较小,第一辅助垫层13的宽度可设置地稍小一些,从而避免受到工艺精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第一辅助垫层13与开口区9交叠,影响到开口区9内的发光层8的平坦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0所示,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阳极7的形状示意图,阳极7的至少部分边缘为非直线形边缘,从而可以打破经阳极7反射的反射光的周期性衍射,避免后续发生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弱化光斑现象。
进一步地,在改善衍射现象的基础上,为提高阳极7形状的规整性,阳极7的边缘为折线形边缘或波浪形边缘。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21所示,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21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在该显示装置中,第一辅助垫层13在非开口区10内环绕或者半环绕开口区9设置,当在第一辅助垫层13上涂布有机材料以形成平坦化层3时,部分有机材料倾向于由第一辅助垫层13的顶部流至由第一辅助垫层13环绕或半环绕所限定的区域内,从而加厚该区域内的平坦化层3的厚度,而平坦化层3越厚,由平坦化层3下方的信号线6所导致的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也就是平坦化层3背向衬底基板1一侧的表面的段差就越小,因而就越能弱化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的起伏,使平坦化层3的上表面整体都趋于平坦。那么,后续在平坦化层3上方蒸镀形成阳极7时,就能提高所蒸镀的阳极7的平坦性,当外界环境光被阳极7反射后,能有效弱化由阳极7不平坦所导致的反射光发生周期性衍射的现象,弱化甚至消除反射光斑,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所述衬底基板上依次设有晶体管层、平坦化层和发光器件层;
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
阳极;
位于所述阳极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限定出开口区和非开口区,部分所述阳极暴露在所述开口区内;
位于所述阳极和所述像素定义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且对应所述开口区设置的发光层;
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发光层背向所述衬底基板一侧的阴极;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辅助垫层,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位于至少一层所述平坦化层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开口区不交叠,所述第一辅助垫层沿着所述开口区的至少部分边缘的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所述晶体管层包括沿显示面板的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有源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连接层,所述辅助连接层位于所述源漏极层和所述阳极之间,所述源漏极层通过所述辅助连接层与所述阳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垫层由导电材料形成,且所述第一辅助垫层的部分复用为所述辅助连接层;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同层设置的第二辅助垫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辅助垫层位于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开口区之间,所述第二辅助垫层至多与一个所述第一辅助垫层连接,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坦化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平坦化层和第二平坦化层,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位于所述第一平坦化层和所述第二平坦化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环绕所述开口区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包括多个辅助垫层部,多个所述辅助垫层部沿着所述开口区的边缘排列,且相邻两个所述辅助垫层部之间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阳极中位于所述非开口区的部分交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开口区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2μ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内的所述阳极具有最大高度差,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辅助垫层,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辅助垫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交叠,所述第三辅助垫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的膜厚之和与所述最大高度差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阳极中位于所述非开口区的部分不交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阳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2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四辅助垫层,所述第四辅助垫层位于至少一层所述平坦化层朝向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在垂直于所述衬底基板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四辅助垫层位于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开口区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辅助垫层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同层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辅助垫层通过所述第四辅助垫层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开口区相邻设置的换线过孔;
所述第一辅助垫层在所述换线过孔所在位置处断开设置;
或,所述第一辅助垫层沿所述换线过孔远离所述开口区的一侧绕线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晶体管层包括沿所述出光方向依次设置的有源层、栅极层和源漏极层,所述第一辅助垫层与所述源漏极层同层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在垂直其延伸方向上的宽度与所述第一辅助垫层所在的非开口区的宽度正相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的至少部分边缘为非直线形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阳极的边缘为折线形边缘或波浪形边缘。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538763.3A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703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75327.5A CN11520725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011538763.3A CN112670325B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344,222 US20210305339A1 (en) 2020-12-23 2021-06-10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8763.3A CN112670325B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5327.5A Division CN11520725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0325A CN112670325A (zh) 2021-04-16
CN112670325B true CN112670325B (zh) 2022-09-02

Family

ID=7540864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8763.3A Active CN112670325B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975327.5A Pending CN11520725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75327.5A Pending CN115207253A (zh) 2020-12-23 2020-12-23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05339A1 (zh)
CN (2) CN11267032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7127B (zh) * 2021-06-25 2022-08-0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871431A (zh) * 2021-09-17 2021-12-31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CN113871432B (zh) * 2021-09-17 2023-05-0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
WO2023092512A1 (zh) * 2021-11-26 2023-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12520B (zh) * 2022-02-07 2024-01-23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215A (zh) * 2017-06-21 2018-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66905A (zh) * 2018-09-17 2019-01-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9713162A (zh) * 2018-12-27 2019-05-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52439B (zh) * 2015-01-05 2017-12-2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装置及阵列基板制造方法
KR20180063416A (ko) * 2016-12-01 2018-06-1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2404266B1 (ko) * 2017-08-31 2022-05-3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20200006647A (ko) * 2018-07-10 2020-01-2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9599502B (zh) * 2019-01-02 2021-04-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N110610980B (zh) * 2019-10-23 2022-06-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1554715A (zh) * 2020-05-13 2020-08-1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785853B (zh) * 2020-08-07 2022-11-1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03215A (zh) * 2017-06-21 2018-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9166905A (zh) * 2018-09-17 2019-01-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N109713162A (zh) * 2018-12-27 2019-05-0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07253A (zh) 2022-10-18
CN112670325A (zh) 2021-04-16
US20210305339A1 (en) 2021-09-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7032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122944B (zh)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8122946B (zh) 有机发光显示器
EP4203656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20138972A1 (en) Array substrate and a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and an electronic paper display
US755461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crosstalk preventing structure
CN110767841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33747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ignment method
US11043545B2 (en) Display substrate,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EP4053901A1 (en)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US11581374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device
EP4050658B1 (en) Display substrate,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658990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783360A (zh) 触摸显示装置
US2022002895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928225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20220320060A1 (en) Light-emitting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754546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11990482B2 (en) Array substrat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3092402A9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16488059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200438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WO2023225957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20326830A1 (en)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7631357A (zh) 显示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