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4718B -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 Google Patents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4718B
CN112664718B CN202011471173.3A CN202011471173A CN112664718B CN 112664718 B CN112664718 B CN 112664718B CN 202011471173 A CN202011471173 A CN 202011471173A CN 112664718 B CN112664718 B CN 1126647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ding belt
ribbon
hole
base
t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117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4718A (zh
Inventor
王浩
淳海晏
王蕾
王苗
陆海平
王吉宽
杨潘
张斐斐
肖路路
余纪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Anhui Jianghuai Automobile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47117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47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4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7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47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47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所述多维管路组合扎带包括多个扎带组件,所述扎带组件包括两个扎带主体,每一所述扎带主体包括座体、组接头以及扎带;所述座体开设有组接孔,所述组接头凸设于所述座体的一侧表面,所述扎带设于所述座体;其中,每一所述扎带主体中的所述组接孔、所述组接头及所述扎带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扎带主体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扎带主体,另外一个为第二扎带主体,所述第一扎带主体的组接头与所述第二扎带主体的组接孔插置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所述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扎带只能捆绑一根管线路,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扎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车内部,通常存在各式各样的管线路固定扎带,主要作用是在管路交汇处固定管路相对位置,使管路布置整齐有序,防止管路之间的摩擦,长时间的磨损。然后,传统技术中的扎带只能捆绑一根管线路,使用局限性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扎带只能捆绑一根管线路,使用局限性较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扎带组件,包括两个扎带主体,每一所述扎带主体包括:
座体,开设有组接孔;
组接头,凸设于所述座体的一侧表面;以及,
扎带,所述扎带设于所述座体;
其中,每一所述扎带主体中的所述组接孔、所述组接头及所述扎带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扎带主体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扎带主体,另外一个为第二扎带主体,所述第一扎带主体的组接头与所述第二扎带主体的组接孔插置连接。
可选地,所述座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扎带设于所述座体的一端,所述组接孔形成于所述座体的另一端,所述组接头凸设于所述座体的两端之间的侧面上。
可选地,所述组接头设为连接销,所述连接销设于所述座体的一侧表面。
可选地,所述连接销包括凸出形成于所述座体上的两个弹性销臂,两个弹性销臂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活动行程,以在所述两个弹性销臂相互靠近时伸入所述组接孔、以及相互远离时抵接至所述组接孔的内孔壁。
可选地,每一所述弹性销臂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抵接配合所述组接孔的内孔壁以连接两个所述扎带主体。
可选地,所述座体的两端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组接孔设置,所述连接凸起穿过所述组接孔抵接卡合至所述连接孔。
可选地,每一所述弹性销臂的端部形成有自所述座体的侧向向外呈渐缩设置的导向斜面,每一所述弹性销臂通过所述导向斜面插入所述组接孔。
可选地,所述座体在远离所述组接头的端部呈渐缩设置、形成有连接端头,所述扎带连接设于所述连接端头。
可选地,所述连接端头上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用于穿设并锁紧所述扎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维管路组合扎带,包括多个所述扎带组件,其中,所述扎带组件包括两个扎带主体,每一所述扎带主体包括:
座体,开设有组接孔;
组接头,凸设于所述座体的一侧表面;以及,
扎带,所述扎带设于所述座体;
其中,每一所述扎带主体中的所述组接孔、所述组接头及所述扎带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扎带主体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扎带主体,另外一个为第二扎带主体,所述第一扎带主体的组接头与所述第二扎带主体的组接孔插置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多维管路组合扎带包括多个扎带组件,所述扎带组件包括两个扎带主体,每一扎带主体包括座体、组接头和扎带,座体开设有组接孔,组接头凸设于座体的一侧表面,扎带设于座体,每一扎带主体中的组接孔、组接头及扎带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扎带主体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扎带主体,另外一个为第二扎带主体,第一扎带主体的组接头与第二扎带主体的组接孔插置连接。在扎带组件中,通过第一扎带主体的组接头与第二扎带主体的组接孔插置连接,实现扎带主体之间的连接,这样,一个扎带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扎带,两个扎带可分别捆扎不同的管路,使用灵活性较高,适应性较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扎带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的一个扎带主体连接管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维管路组合扎带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4为图3中所述的多维管路组合扎带连接管路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0 扎带主体 200 组接头
100 座体 210 连接销
110 组接孔 211 弹性销臂
120 连接孔 211a 连接凸起
130 连接端头 211b 导向斜面
131 锁紧孔 400 管路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现代汽车内部,通常存在各式各样的管线路固定扎带,主要作用是在管路交汇处固定管路相对位置,使管路布置整齐有序,防止管路之间的摩擦,长时间的磨损。然后,传统技术中的扎带只能捆绑一根管线路,使用局限性较大。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扎带组件。本说明书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一个扎带主体1000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图2为图1中所述的一个扎带主体1000连接管路400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多维管路组合扎带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图4为图3中所述的多维管路组合扎带连接管路400时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地,扎带组件包括两个扎带主体1000,可参见图1,每一扎带主体1000包括座体100、组接头200以及扎带;座体100开设有组接孔110,组接头200凸设于座体100的一侧表面,扎带设于座体100,每一扎带主体1000中的组接孔110、组接头200及扎带相互间隔设置,两个扎带主体1000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扎带主体1000,另外一个为第二扎带主体1000,第一扎带主体1000的组接头200与第二扎带主体1000的组接孔110插置连接。
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扎带组件中,通过第一扎带主体1000的组接头200与第二扎带主体1000的组接孔110插置连接,实现扎带主体1000之间的连接,这样,一个扎带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两个扎带,两个扎带可分别捆扎不同的管路400,使用灵活性较高,适应性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组接头200的设置在于将两个扎带之间相互有机结合起来,然而,组接头200与扎带均设置于座体100上,组接头200与扎带相互之间极易发生干涉。为避免此问题,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扎带设于座体100的一端,组接孔110形成于座体100的另一端,组接头200凸设于座体100的两端之间的侧面上。
可参见图1和图2,为保证第一扎带主体1000和第二扎带主体1000之间的稳固连接,组接头200可设为连接销210,连接销210设于座体100的一侧表面。
更进一步地,连接销210包括凸出形成于座体100上的两个弹性销臂211,两个弹性销臂211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活动行程,以在两个弹性销臂211相互靠近时伸入组接孔110、以及相互远离时抵接至组接孔110的内孔壁。两个弹性销臂211之间的间距稍大于组接孔110的孔径,则在组接安装时,两个弹性销臂211先通过相互之间的弹性形变相互靠拢以进入组接孔110。在进入组接孔110后,推送两个弹性销臂211至连接点位,两个弹性销臂211在弹性力作用下抵接于组接孔110的内孔壁,使得两个扎带主体1000之间的连接稳定。
并且,每一弹性销臂211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凸起211a,连接凸起211a抵接配合组接孔110的内孔壁以连接两个扎带主体1000。通过连接凸起211a的设置,增大弹性销臂211与组接孔110的内孔壁的接触面积,以使得弹性力作用面积更大,使得弹性销臂211与组接孔110的内孔壁之间的连接效果更佳。
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座体100的两端之间设有连接孔120,连接孔120连通组接孔110设置,连接凸起211a穿过组接孔110抵接卡合至连接孔120。在本方案中,连接凸起211a与连接孔120对应适配,使得连接凸起211a能较好地卡合连接,能进一步限位安装的效果。
前已述及,两个弹性销臂211先通过相互之间的弹性形变相互靠拢以进入组接孔110。为使得弹性形变更为畅快顺遂,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每一弹性销臂211的端部形成有自座体100的侧向向外呈渐缩设置的导向斜面211b,每一弹性销臂211通过导向斜面211b插入组接孔110。弹性销臂211在进入组接孔110时,组接孔110的端部在导向斜面211b的导向作用下对弹性销臂211施力,以将弹性销臂211弯曲发生弹性形变,操作更加便捷省力。
如前所述,扎带组件包括两个扎带主体1000,每一扎带主体1000包括座体100、组接头200以及扎带,扎带设于座体100上。具体地,座体100在远离组接头200的端部呈渐缩设置、形成有连接端头130,扎带连接设于连接端头130。座体100在扎带处渐缩设置,可避免扎带捆扎的管路400与扎带组件的结构上的相互干渉,提升实用性和提高适配度。
进一步地,连接端头130上开设有锁紧孔131,锁紧孔131用于穿设并锁紧扎带。扎带穿过锁紧孔131后,扎带的楔齿在锁紧孔131内只可前进不可后退,无法反向运动,则锁紧孔131能有效锁紧扎带,捆扎固定管路400。
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多维管路组合扎带,可参见图3和图4,所述多维管路组合扎带包括多个扎带组件,通过扎带组件的组接头200和组接孔110之间的相互连接,将多个扎带有机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多条管路400在多个维度方向上的连接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扎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扎带主体,每一所述扎带主体包括:
座体,开设有组接孔,所述组接孔为方形孔;
组接头,凸设于所述座体的一侧表面;以及,
扎带,所述扎带设于所述座体;
其中,每一所述扎带主体中的所述组接孔、所述组接头及所述扎带相互间隔设置,所述两个扎带主体的其中一个为第一扎带主体,另外一个为第二扎带主体,所述第一扎带主体的组接头与所述第二扎带主体的组接孔插置连接;
所述座体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所述扎带设于所述座体的一端,所述组接孔形成于所述座体的另一端,所述组接头凸设于所述座体的两端之间的侧面上;
所述组接头设为连接销,所述连接销设于所述座体的一侧表面;
所述连接销包括凸出形成于所述座体上的两个弹性销臂,两个弹性销臂具有相互靠近和相互远离的活动行程,以在所述两个弹性销臂相互靠近时伸入所述组接孔、以及相互远离时抵接至所述座体的内侧壁;
每一所述弹性销臂的一端形成有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抵接配合所述座体的内侧壁以连接两个所述扎带主体;
所述座体的两端之间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连通所述组接孔设置,所述连接凸起穿过所述组接孔抵接卡合至所述连接孔;
每一所述弹性销臂的端部形成有自所述座体的侧向向外呈渐缩设置的导向斜面,每一所述弹性销臂通过所述导向斜面插入所述组接孔;
所述座体在远离所述组接头的端部呈渐缩设置、形成有连接端头,所述扎带连接设于所述连接端头;
所述连接端头上开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用于穿设并锁紧所述扎带。
2.一种多维管路组合扎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带组件。
CN202011471173.3A 2020-12-11 2020-12-11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Active CN1126647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173.3A CN112664718B (zh) 2020-12-11 2020-12-11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173.3A CN112664718B (zh) 2020-12-11 2020-12-11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718A CN112664718A (zh) 2021-04-16
CN112664718B true CN112664718B (zh) 2023-04-25

Family

ID=75405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1173.3A Active CN112664718B (zh) 2020-12-11 2020-12-11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471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0337A (ja) * 1999-06-04 2000-12-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線材束の結束具
ITMI20010186A1 (it) * 2001-02-01 2002-08-01 Itw Automotive Italia S R L Fascetta di fissaggio perfezionata in particolare per il cablaggio dicavi elettrici su veicoli
KR100580495B1 (ko) * 2004-05-07 2006-05-1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와이어 하니스의 결속용 밴드 케이블
JP2013143873A (ja) * 2012-01-11 2013-07-2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結束部材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CN204692758U (zh) * 2015-06-08 2015-10-07 北京福田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线束卡子以及发动机
CN206582411U (zh) * 2016-11-15 2017-10-24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管夹连接装置及管夹系统
US10029835B1 (en) * 2017-04-28 2018-07-24 The Boeing Company Tool-free cable mounting device
CN110410585A (zh) * 2019-07-04 2019-11-05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双头扎带总成及其应用工艺
CN210669337U (zh) * 2019-12-04 2020-06-02 睿华达济(山东)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装配定位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4718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19185A (en) Snap-on fluidtight pipe connecting device
US10975995B2 (en) Bayonet connection for coupling bodies
US7390979B1 (en) Conduit connector assembly
US10590968B2 (en) Dual component U-base fastener
EP0803677B1 (en) A connector device for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hoses and a plurality of pipes
US8297659B2 (en) Quick connector assembly
JP2019524044A (ja) ヘッドおよび結束される材料の組立体のための非接触リテーナ
CN111886766B (zh) 连结具
US4223922A (en) Flexible pipe connection
CN112664718B (zh) 扎带组件和多维管路组合扎带
US5332268A (en) Rapid coupling device for snap-fastening a tubular member or a set of tubular members to one or more endpieces
JP4703044B2 (ja) スピゴット継手
US20100284761A1 (en) Press Type Fastener
JPS645180Y2 (zh)
JP2008193794A (ja) 壁孔への固定具
CN111561612B (zh) 一种卡扣及卡扣组件
JP2013143873A (ja) 結束部材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WO2013105289A1 (ja) ハーネスクランプ
CN220281138U (zh) 线缆夹紧结构及充电枪
CN217328974U (zh) 接头结构
CN112393023B (zh) 一种管夹
CN217427110U (zh) 快速接线装置
CN214013233U (zh) 一种三件式组合排线夹
CN219979941U (zh) 一种盲插导正连接器
WO2023189486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