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8620B -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8620B
CN112658620B CN202011590036.1A CN202011590036A CN112658620B CN 112658620 B CN112658620 B CN 112658620B CN 202011590036 A CN202011590036 A CN 202011590036A CN 112658620 B CN112658620 B CN 1126586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work
welding
open
frame
manufactu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003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8620A (zh
Inventor
周航
童彪
赖宇宙
刘静静
王作轩
邢石镇
敬芮
李景浩
王湾
祝飞
于珍珍
朱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cience and Industry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cience and Industry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cience and Industry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cience and Industry Rail Transi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003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8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8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8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8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8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涉及轨道交通领域。该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括以下步骤:分别制作构架上梁、构架下梁和构架端梁,将构架下梁与构架上梁焊接形成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待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冷却后转调休工序,组对并焊接开口型的构架结构的上盖板,对开口型的构架结构的端面进行机加工,将构架端梁焊接于开口型的构架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通过合理交互设置焊接工序、调校工序和机加工工序,能够保证产品的制作质量,提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悬挂式轨道交通产业(简称空轨)的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包括车辆、线路、控制系统三项。其中,转向架构架是空轨车辆产品的核心部件,其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传统的转向架构架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先焊接后机加的方法,其中焊接工序虽然有应用机器人焊接,但是关键主焊缝仍然采用手工焊接,传统加工方案是在三个大的单元件做完后,整体焊接后整体调修,由于人工焊接的不稳定性,容易导致产品变形翘曲不规则,且整体焊完后结构刚性较大,调修工作及其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其通过合理交互设置焊接工序、调校工序和机加工工序,能够保证产品的制作质量,提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作构架上梁、构架下梁和构架端梁,将构架下梁与构架上梁焊接形成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待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冷却后转调休工序,组对并焊接开口型的构架结构的上盖板,对开口型的构架结构的端面进行机加工,将构架端梁焊接于开口型的构架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将构架端梁焊接于开口型的构架结构之前,人工组对构架上梁和构架下梁,使用机器人焊接外侧焊缝,探伤合格后转机加工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制作构架上梁时,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依次下料、铣边、开坡口、折弯,随后将下部销轴单元件进行人工组对、机器人焊接,接着依次进行构架上梁的整体人工组对点固、构架上梁的整体内腔焊缝人工焊接、冷却、构架上梁整体内侧焊缝补焊、构架上梁整体外侧焊缝机器人焊接、冷却、校直调校、冷却、构架上梁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进行构架上梁的整体人工组对点固时不组对上盖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制作构架下梁时,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依次进行下料、铣边、开坡口、折弯,随后将构架下梁依次进行整体人工组对、构架下梁整体机器人焊接、冷却、构架下梁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制作构架端梁时,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依次进行下料、铣边、开坡口、折弯,随后将零部件进行导向轮/稳定轮单元件手动组对、导向轮/稳定轮单元件机器人焊接、构架端梁整体人工组对、构架端梁整体机器人焊接、冷却、构架端梁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括以下步骤:分别制作构架上梁、构架下梁和构架端梁,将构架下梁与构架上梁焊接形成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待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冷却后转调休工序,组对并焊接开口型的构架结构的上盖板,对开口型的构架结构的端面进行机加工,将构架端梁焊接于开口型的构架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通过合理交互设置焊接工序、调校工序和机加工工序,能够保证产品的制作质量,提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制作得到的的转向架构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中构架上梁和构架下梁组焊成型转调修工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构架上梁;200、构架下梁;300、构架端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按1:2:2的生产节拍分别制作构架上梁100、构架下梁200和构架端梁300;
其中,制作构架上梁100的步骤为,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进行下料,随后依次进行零部件铣边、零部件开坡口、零部件折弯,接着将下部销轴单元件进行人工组对、下部销轴单元件机器人焊接,然后依次进行构架上梁100的整体人工组对点固(不含上盖板)、构架上梁100的整体内腔焊缝人工焊接、冷却、构架上梁100的整体内侧焊缝补焊、构架上梁100整体外侧焊缝机器人焊接(TIG打底、MAG盖面)、冷却、校直调校、冷却、构架上梁100的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最后送入半成品仓库储存。
制作构架下梁200的步骤为,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进行下料,随后依次进行零部件铣边、零部件开坡口、零部件折弯,接着将构架下梁200依次进行整体人工组对、构架下梁200整体机器人焊接、冷却、构架下梁200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最后送入半成品仓库储存。
制作构架端梁300的步骤为,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进行下料,随后依次进行零部件铣边、零部件开坡口、零部件折弯,接着将零部件使用导向轮或稳定轮进行单元件手动组对、使用导向轮和稳定轮进行单元件机器人焊接(MAG)、构架端梁300的整体人工组对、构架端梁300的整体机器人焊接(MAG)、冷却、构架端梁300的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最后送入半成品仓库储存。
将构架上梁100、构架端梁300、构架下梁200的单元件进行复检,随后将构架上梁100和构架下梁200进行人工组对,将构架上梁100和构架下梁200进行机器人焊接(TIG打底、MAG盖面),然后校直调校,接着将构架上梁100使用人工组对点固上盖板,将构架上梁100的上盖板外侧焊缝使用机器人焊接(TIG打底、MAG盖面),冷却后进行校直调校,随后机加工组件两端面,将构架上梁100、构架端梁300和构架下梁200进行人工组对,将构架上梁100、构架端梁300和构架下梁200依次进行构架整体的机器人焊接(TIG打底、MAG盖面)、冷却、构架整体的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退火、冷却、形位检测(便携式三坐标检测仪)、构架整体的划线、使用五轴数控龙门铣机加工、使用桥式三座标检测仪检测和报检,最后送入成品仓库储存。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通过分别制作得到构架上梁100、构架下梁200和构架端梁300,并首先将构架上梁100和构架下梁200组合焊接构成开口型的半成品构件随后转调修工序,调修完成后,人工组对开口型的半成品构件的上盖板,机器人焊接上盖板,再机加开口型的半成品构件的两端头,最后组对并焊接构架端梁300,
本实施例提供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通过合理交互设置焊接工序、调校工序和机加工工序,在未焊上盖板的构架上梁100和构架下梁200组焊成型时转调修工序,此时结构刚性不大且机器人焊接产品一致性较高,易于调修,并在调修后人工组对上梁上盖板,机器人焊接外侧焊缝,探伤合格后转机加工序加工构架半成品的两侧,不仅能够保证构架端梁300定位的高精度性,且可以不考虑构架上梁100和构架下梁200的焊接收缩问题,且采用机器人焊接外部焊缝和可达性好的内部焊缝,同时配合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参数,能极大提高焊缝成形质量,减小补焊工作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生产自动化程度、降低产品报废率、降低生产成本。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分别制作构架上梁、构架下梁和构架端梁,将所述构架下梁与所述构架上梁焊接形成开口型的构架结构,待开口型的所述构架结构冷却后转调休工序,组对并焊接开口型的所述构架结构的上盖板,对开口型的所述构架结构的端面进行机加工,将所述构架端梁焊接于开口型的所述构架结构;
制作构架上梁时,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依次下料、铣边、开坡口、折弯,随后将下部销轴单元件进行人工组对、机器人焊接,接着依次进行构架上梁的整体人工组对点固、构架上梁的整体内腔焊缝人工焊接、冷却、构架上梁整体内侧焊缝补焊、构架上梁整体外侧焊缝机器人焊接、冷却、校直调校、冷却、构架上梁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进行构架上梁的整体人工组对点固时不组对上盖板;
制作构架下梁时,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依次进行下料、铣边、开坡口、折弯,随后将构架下梁依次进行整体人工组对、构架下梁整体机器人焊接、冷却、构架下梁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
制作构架端梁时,在板材预处理后对零部件依次进行下料、铣边、开坡口、折弯,随后将零部件进行导向轮/稳定轮单元件手动组对、导向轮/稳定轮单元件机器人焊接、构架端梁整体人工组对、构架端梁整体机器人焊接、冷却、构架端梁主体补焊、焊缝打磨、探伤、形位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构架端梁焊接于开口型的所述构架结构之前,人工组对所述构架上梁和所述构架下梁,使用机器人焊接外侧焊缝,探伤合格后转机加工序。
CN202011590036.1A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658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0036.1A CN112658620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0036.1A CN112658620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8620A CN112658620A (zh) 2021-04-16
CN112658620B true CN11265862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5411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0036.1A Active CN112658620B (zh) 2020-12-29 2020-12-29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862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2175B2 (ja) * 2014-07-14 2018-12-19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構造物の溶接方法
CN109454408A (zh) * 2018-12-10 2019-03-12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转向架构架的非整体加工方法
CN209553201U (zh) * 2019-01-30 2019-10-29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
CN109677441B (zh) * 2019-01-30 2024-02-23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构架
CN111993053B (zh) * 2020-06-28 2022-05-27 武汉中车电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箱梁构架焊接工艺及其精益生产布局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8620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07921B (zh) 一种分段倒装挂舵臂的安装方法
CN110560941B (zh) 一种开式压力机床身拼装及焊接工艺
CN109262131A (zh) 一种异型复杂大厚度燃料舱的真空电子束焊接方法
CN108098178A (zh) 一种船舶厚板分段建造方法
CN112658620B (zh) 一种悬挂式轨道交通转向架构架制作方法
CN113634999A (zh) 一种整体式车架的加工方法
CN114043057A (zh) 一种转向架构架自动装配设备
CN112605494A (zh) 一种城际车主吊梁的组焊工艺及城际车主吊梁
CN109794725A (zh) 一种大型车架焊接用定位胎及焊接工艺方法
CN219945003U (zh) 一种柔性变位夹具
CN101108449A (zh) 汽车后轴总成的焊接方法及专用夹具
CN207642480U (zh) 一种用于五轴搅拌摩擦焊接设备的焊缝扫描系统
CN115793180B (zh) 一种光传导箱及其装配工艺
CN114535885B (zh) 大型圆盘支架的弱约束焊接工艺
CN114289919B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体牵枕缓的焊接工艺
Barbero et al. Status of the F4E procurement of radial plate prototypes for the EU ITER TF coils
CN107262877B (zh) 一种半牵引梁的焊接方法
CN110842642A (zh) 轨道客车宽大板件快速对中装置
CN111408898A (zh) 垃圾压缩箱焊接工装及垃圾压缩箱焊接工装的制造方法
CN104816111A (zh) 核蒸汽发生器主泵泵壳焊接用的调整工装
CN112658610B (zh) 一种apm300r构架导向框架部件的制备方法
CN106363349B (zh) 一种机械手环形轨道的加工方法
CN111360433A (zh) 焊接件及其制造方法、车辆底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7862786A (zh) 一种炼钢连铸框架组装、固定用胎具及其制作方法
CN104759744B (zh) 俯仰式钢桥铰点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