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849A -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849A
CN112636849A CN201910904197.4A CN201910904197A CN112636849A CN 112636849 A CN112636849 A CN 112636849A CN 201910904197 A CN201910904197 A CN 201910904197A CN 112636849 A CN112636849 A CN 112636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subspace
energy
signal interference
dimensional
preset thresh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419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6849B (zh
Inventor
郭伟丽
刘国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90419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6849B/zh
Priority to EP20869458.8A priority patent/EP402473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7892 priority patent/WO2021057284A1/zh
Priority to JP2022518843A priority patent/JP7238209B2/ja
Publication of CN112636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8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68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8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公开了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发明中,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在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若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获取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根据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可以自动的定位到信号干扰源的位置,以算法代替了人力,无需人工上站逐个排查干扰源,节省了基站运维人员寻找干扰源位置的时间,提高了解决系统间干扰的效率。

Description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技术。
背景技术
基站系统根据信号干扰来源,可分为基站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基站包含发射系统和接收系统,将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限制在基站配置的工作频率内,这样的理想滤波器是不存在的,因此会存在泄露的发射信号到其他工作频率,基站接收系统在指定的工作频率上接收到来自其他频率的信号功率,会影响本基站的正常业务,系统间干扰产生。
系统间干扰会导致手机用户接入失败、掉话、或移动过程中出现切换失败等网络问题,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基站运维人员需要排查解决。基站运维人员排除干扰的常用手段是:先确认是否系统内干扰,若排除系统内干扰,则为系统间干扰。
然而,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对于系统间干扰,首先要查出干扰来自何方,从众多站中找到可能的干扰源,常用的手段是运维人员携带扫频仪和八木天线上站查找干扰源。商用站点众多,方向和范围不明确,逐个上站排查必然费时费力,而且有时存在伪基站干扰情况,干扰源本不在目标站点列表范围内,逐个上站排查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导致无法正确识别到信号干扰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使得信号干扰源的位置可以被准确定位到,而且无需人工上站逐个排查干扰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信号干扰位置的检测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所述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
在所述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
若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装置,包括:
能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所述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
三维子空间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时,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将信道与预置的导向矢量相关,可获得子空间的能量,每个子空间都有一个能量,可获得所有子空间的能量。根据在各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大小,判断是否存在干扰源,如果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判定存在干扰源,通过确定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得到信号干扰位置。由于受干扰源的影响,资源块在不同三维子空间上检测到的能量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进行划分,在不同的空间以不同方向的波束接收信号,计算每个子空间的能量值,来判断是否有干扰及干扰源空间位置,可以自动的定位到信号干扰源的位置,以算法代替了人力,无需人工上站逐个排查干扰源,节省了基站运维人员寻找干扰源位置的时间,提高了解决系统间干扰的效率。
另外,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功率: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21
其中,rbIdx表示资源块索引,θ表示垂直角度索引,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22
表示水平角度索引,NI表示资源块的噪声序列,antidx表示天线索引,antNum表示天线总数,a表示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准确的获取到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
另外,所述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通过以下方式构造得到:以基站天线面板的中心为三维坐标的中心构造三维坐标系,构造基站天线坐标:根据所述基站天线坐标计算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相位差Vm,n,得到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导向矢量: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31
其中,所述相位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32
所述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33
为波程差,所述j为虚数单位;所述λ为波长,dH为水平阵元子间距,dV为垂直阵元子间距,n是天线阵列中的列数,m是天线阵列中的行数。通过对基站天线坐标的构造,并基于波程差计算得到相位差,进而得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导向矢量,使得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灵活应用,而不受应用场景的限制。
另外,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包括: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确定信号干扰位置。由于三维子空间是通过对三维空间进行划分而得到的,因此每个三维子空间都对应有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根据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即可简单有效的定位到信号干扰位置。
另外,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包括:沿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若移动方向正确,则将当前位置记录为最佳信号干扰位置,并沿所述移动方向继续移动预设距离,重复执行所述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若移动方向不正确,则调整移动方向进行移动,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将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利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的三维子空间作为移动方向参考,通过移动接收信号源的方式,逐步逼近干扰源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准确定位到干扰源位置。
另外,在每次所述调整移动方向后,累计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在每次判定移动方向正确后,将累计的所述调整次数清零;所述将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包括:在累计的所述调整次数达到预设调整阈值时,将最近一次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通过为调整次数设置一最大值,在移动方向正确时将调整次数清零,在移动方向错误时累计调整次数,可在有限次的调整后迅速逼近准确的干扰位置。
另外,所述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包括: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将信道与导向矢量相关,获得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将获得的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与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进行匹配;将与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匹配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作为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由于特定方向的波束,到达不同天线的波程差是不一样的,导致相位差也不一样,因此干扰源在不同三维子空间上产生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利用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通过与信道相关,获得所有子空间的能量,结合实际检测到的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找出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的三维子空间,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干扰位置所在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了干扰位置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扫描空间的划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波程差和导向矢量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双极化天线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本实施方式应用于基站中,在本实施方式中,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所述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在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若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进行划分,在不同的空间以不同方向的波束接收信号,计算每个子空间的能量值,来判断是否有干扰及干扰源空间位置,使得信号干扰源的位置可以被准确定位到,而且无需人工上站逐个排查干扰源,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信号干扰位置的检测效率。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在步骤101中,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
具体地说,为了自动识别到基站信号干扰源的空间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先对三维空间进行划分,得到各三维子空间,即将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扫描空间分为水平X个,垂直方向Y个,则共可以划分出X*Y=Z个子空间。以垂直方向上为例,覆盖范围是-30°到30°,可均分为4个扇区,四个扫描波束如图2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指向扇区的正中央,所以扫描角度为θ=-22.5°:15°:22.5°。在本步骤中,获取资源块在Z个子空间上各自的能量。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以基站天线面板的中心为三维坐标的中心构造三维坐标系,设构造基站天线坐标P(m,n):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51
其中,dH为水平阵元子间距,dV为垂直阵元子间距,n是天线阵列的列数,m是天线阵列的行数,P(m,n)是m行n列上的天线位置。
根据基站天线坐标计算各三维子空间上的相位差Vm,n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52
其中,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53
为波程差,所述j为虚数单位(例z=a+b*j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j称为虚数单位);所述λ为波长,θ表示垂直角度索引,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54
表示水平角度索引。波程差表示特定方向的波束到达不同天线阵元的路程不一样,从而决定了相位差也不一样,如图3所示,对于单天线而言,特定方向的波束到达该天线的波程差都是固定为0,但是对于图3中右侧二阵元天线阵而言,特定方向的波束,到达天线1和天线2的波程差是不一样的,所以相位差也不一样,由相位差构成的矢量称为导向矢量,如图3所示,A点的波程差Δd=0,A点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55
B点的波程差Δd=a*cosθ;B点的相位差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1
因此,根据各三维子空间上的相位差Vm,n,可得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导向矢量: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2
在本实施方式中,可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功率: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3
其中,rbIdx表示资源块索引,θ表示垂直角度索引,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4
表示水平角度索引,NI表示资源块的噪声序列,antidx表示天线索引,antNum表示天线总数,a表示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
在步骤102中,检测在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如果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说明存在干扰源,且干扰源的方向为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进入步骤103;如果不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说明不存在干扰源,结束本流程。预设门限可根据经验值设定,在此不做具体举例。如果在实际应用中,若存在多个能量均大于预设门限,还可令能量最大的方向为干扰源的来波方向,即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5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6
在步骤103中,获取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由于特定方向的波束,到达不同天线的波程差是不一样的,导致相位差也不一样,进而导致干扰源在不同三维子空间上产生的能量不相同的。因此,在本步骤中,可以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将信道与导向矢量相关,获得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将获得的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与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进行匹配;将与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匹配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作为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即得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的θ和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8
值。
接着,在步骤104中,根据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由于在步骤101中,已经获取得到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通过步骤102判断是否存在干扰,得到受干扰影响的三维子空间的能量,即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并通过步骤103,利用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结合实际检测到的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反推出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的三维子空间的θ和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67
值,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干扰位置所在的方向,进一步提高了干扰位置的检测效率。下面以一具体实例,对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以图4所示的5G基站的4*8的双极化天线为例,水平阵元字间距为dH,垂直阵元子间距为dV,矩形规则摆放,假设天线数目为64。在对信号干扰位置进行识别之前,预先完成导向矢量表的构造,三维的导向矢量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1
维度为水平角度个数为X,垂直角度个数为Y,天线数目为64,即X*Y*64个复数表格,θ表示垂直角度索引,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2
表示水平角度索引,akRx表示天线索引。导向矢量定点化值,以定标Q(16,13)为例,存储在导向矢量表中,整个文件大小为X*Y*64,实部虚部分开存储,高13比特为实部,低13比特为虚部,存储索引顺序为先水平角度索引,后垂直角度索引,最后天线索引。下面对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进行说明:
以100M带宽为例,NI为资源块(RB)的噪声序列,维度是RB数目、天线数,即273*64。rbIdx为RB索引,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3
为水平角度索引为,θ垂直角度索。
相关能量伪代码如下: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4
具体地,计算a*·NI,导向矢量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5
的定标为Q(16,13),NI(rbIdx,akRx)的定标为Q(16,15),复数相乘增加位宽增加2位,相乘的结果定标为Q(32,30),64个数累计,进位6比特,所以中间采用40bit的累加器,然后将累加完的结果右移6+13位,用Q(16,11)表示: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6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7
维度是水平角度*垂直角度*RB个数,总大小为X*Y*273个能量。
在获取得到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后,计算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78
CorVal的定标为Q(16,11),复数平方,进2位,定标Q(32,24)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81
从而求得大于预设的干扰门限的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82
的θ和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83
值。通过设置干扰门限Th,超过干扰门限Th的能量判为存在干扰情况。根据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信息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84
计算得到干扰来源位置信息,得到干扰检测结果并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进行划分,在不同的空间以不同方向的波束接收信号,计算每个子空间的能量值,来判断是否有干扰及干扰源空间位置,可以自动的定位到信号干扰源的位置,以算法代替了人力,无需人工上站逐个排查干扰源,节省了基站运维人员寻找干扰源位置的时间,提高了解决系统间干扰的效率。
而且,由于特定方向的波束,到达不同天线的波程差是不一样的,导致相位差也不一样,因此干扰源在不同三维子空间上产生的能量是不相同的。利用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与信道相关,获得所有子空间的能量,结合实际检测到的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找出能量高于预设门限能量的子空间,这些子空间是干扰来源方向,由此可以快速地确定出干扰位置所在,进一步提高了干扰位置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第二实施方式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通过移动的方式进一步扫描定位异常信号源。具体地,沿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根据移动后资源块在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若移动方向正确,则将当前位置记录为最佳信号干扰位置,并沿移动方向继续移动预设距离,重复执行根据移动后资源块在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若移动方向不正确,则调整移动方向进行移动,并重复执行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将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其中,在每次调整移动方向后,累计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在每次判定移动方向正确后,将累计的调整次数清零;在累计的调整次数达到预设调整阈值时,将最近一次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信号干扰位置。
具体流程如图5所示,在步骤501中,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本步骤与步骤10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502中,检测在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如果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说明存在干扰源,且干扰源的方向为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进入步骤503;如果不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说明不存在干扰源,结束本流程。本步骤与步骤102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503中,获取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即得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的θ和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91
值。具体的获取方式与步骤103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步骤504中,根据步骤503中获取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信息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92
确定移动方向。
在步骤505中,沿移动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例如移动10米。
在步骤506中,判断干扰信号能量是否增强,即判断移动后资源块在该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如果干扰信号能量增强,则说明移动方向正确,进入步骤507;若干扰信号能量减弱,则说明移动方向错误,进入步骤509。
在步骤507中,沿正确的移动方向继续移动预设距离,例如继续沿水平方向移动10米,或沿垂直方向移动10米,并将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清零,并进入步骤508。
在步骤508中,将当前位置记录为最佳信号干扰位置,如将当前位置的水平坐标、垂直坐标,记为最佳信号干扰位置,在步骤508后回到步骤506。
若在步骤506中,判定干扰信号能量没有增强,则说明移动方向错误,进入步骤509,判断调整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调整阈值,调整阈值可根据经验值设定,如设为10。若未达到预设调整阈值,则进入步骤510;若达到预设调整阈值,则进入步骤512。
在步骤510中,累计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如将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加1,进入步骤511。
在步骤511中,调整移动方向,沿调整后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并在移动后回到步骤506。
若在步骤509中,判定调整次数达到预设调整阈值,则进入步骤512:将最近一次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信号干扰位置。
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的θ和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093
值,作为移动方向参考。每移动一段距离,则判断干扰信号能量是否增强。如增强,则表示移动方向正确,继续前进方向,同时将调整方向次数置零,将当前位置(水平坐标、垂直坐标)记为靠近干扰源的最好位置;如减弱,则表示移动不是朝干扰源靠近,需要调整方向。可设置最多允许尝试调整方向n次,在每次调整前,判断是否已经到尝试调整方向次数的上限,如未达到,则调整一次方向,如已达到,则取记录的最好位置记为干扰源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的三维子空间作为移动方向参考,通过移动接收信号源的方式,逐步逼近干扰源的位置,可以进一步准确定位到干扰源位置。而且,通过为调整次数设置一最大值,在移动方向正确时将调整次数清零,在移动方向错误时累计调整次数,可在有限次的调整后迅速逼近准确的干扰位置。
上面各种方法的步骤划分,只是为了描述清楚,实现时可以合并为一个步骤或者对某些步骤进行拆分,分解为多个步骤,只要包括相同的逻辑关系,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对算法中或者流程中添加无关紧要的修改或者引入无关紧要的设计,但不改变其算法和流程的核心设计都在该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能量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所述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
检测模块602,用于在所述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
三维子空间获取模块603,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时,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位置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能量获取模块601具体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功率: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101
其中,rbIdx表示资源块索引,θ表示垂直角度索引,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102
表示水平角度索引,NI表示资源块的噪声序列,antidx表示天线索引,antNum表示天线总数,a表示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通过以下方式构造得到:
以基站天线面板的中心为三维坐标的中心构造三维坐标系,构造基站天线坐标;
根据所述基站天线坐标计算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相位差Vm,n,得到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导向矢量: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103
其中,所述相位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104
所述
Figure BDA0002212783110000105
为波程差,所述j为虚数单位(例z=a+b*j的数称为复数,其中a称为实部,b称为虚部,j称为虚数单位);所述λ为波长,dH为水平阵元子间距,dV为垂直阵元子间距,n是天线阵列中的列数,m是天线阵列中的行数。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位置确定模块604具体用于根据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位置确定模块604具体用于沿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若移动方向正确,则将当前位置记录为最佳信号干扰位置,并沿所述移动方向继续移动预设距离,重复执行所述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若移动方向不正确,则调整移动方向进行移动,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将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在每次调整移动方向后,累计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在每次判定移动方向正确后,将累计的所述调整次数清零;在累计的所述调整次数达到预设调整阈值时,将最近一次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信号干扰位置。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三维子空间获取模块603具体用于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将信道与导向矢量相关,获得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将获得的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与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进行匹配;将与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匹配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作为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相对应的装置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或第二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
其中,存储器和处理器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所述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
在所述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
若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则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包括:根据以下公式,计算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功率:
Figure FDA0002212783100000011
其中,rbIdx表示资源块索引,θ表示垂直角度索引,
Figure FDA0002212783100000012
表示水平角度索引,NI表示资源块的噪声序列,antidx表示天线索引,antNum表示天线总数,a表示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通过以下方式构造得到:
以基站天线面板的中心为三维坐标的中心构造三维坐标系,构造基站天线坐标;
根据所述基站天线坐标计算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相位差Vm,n,得到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的导向矢量:
Figure FDA0002212783100000013
其中,所述相位差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2212783100000014
所述
Figure FDA0002212783100000015
为波程差,所述j为虚数单位;所述λ为波长,dH为水平阵元子间距,dV为垂直阵元子间距,n是天线阵列中的列数,m是天线阵列中的行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水平角度和垂直角度,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包括:
沿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的方向移动预设距离;
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
若移动方向正确,则将当前位置记录为最佳信号干扰位置,并沿所述移动方向继续移动预设距离,重复执行所述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
若移动方向不正确,则调整移动方向进行移动,并重复执行所述根据移动后所述资源块在所述三维子空间上的能量是否增大,判断移动方向是否正确;
将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每次所述调整移动方向后,累计移动方向的调整次数;
在每次判定移动方向正确后,将累计的所述调整次数清零;
所述将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包括:
在累计的所述调整次数达到预设调整阈值时,将最近一次记录的最佳信号干扰位置作为所述信号干扰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各三维子空间的导向矢量,将信道与导向矢量相关,获得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
将获得的所述各三维子空间上接收到的能量,与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进行匹配;
将与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匹配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作为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8.一种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能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资源块在各三维子空间上分别检测到的能量;其中,所述三维子空间通过预先对三维空间划分得到;
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获取的多个能量中,检测是否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
三维子空间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存在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时,获取所述大于预设门限的能量所对应的三维子空间;
位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获取的三维子空间,确定信号干扰位置。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
CN201910904197.4A 2019-09-24 2019-09-24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368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4197.4A CN112636849B (zh) 2019-09-24 2019-09-24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20869458.8A EP4024733A4 (en) 2019-09-24 2020-08-07 METHOD AND DEVICE FOR IDENTIFYING AN INTERFERING LOC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A
PCT/CN2020/107892 WO2021057284A1 (zh) 2019-09-24 2020-08-07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2518843A JP7238209B2 (ja) 2019-09-24 2020-08-07 信号干渉の位置を認識する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4197.4A CN112636849B (zh) 2019-09-24 2019-09-24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849A true CN112636849A (zh) 2021-04-09
CN112636849B CN112636849B (zh) 2023-06-30

Family

ID=7516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4197.4A Active CN112636849B (zh) 2019-09-24 2019-09-24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24733A4 (zh)
JP (1) JP7238209B2 (zh)
CN (1) CN112636849B (zh)
WO (1) WO2021057284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6790A1 (en) * 2012-08-06 2014-02-06 Paulo G. NORMAND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ancellation of external interference
CN105407063A (zh) * 2014-09-10 2016-03-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减轻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US20180092103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to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8990078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Lte网络下行干扰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79959A1 (zh) * 2017-10-24 2019-05-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干扰源定位方法、无人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41845A (ja) 2000-11-01 2002-05-17 Toshiba Tec Corp 指向性アンテナ装置
JP2008216084A (ja) 2007-03-05 2008-09-18 Kddi Corp 信号源位置推定方法および伝搬路状況推定方法
AU2008329797B2 (en) 2007-11-27 2013-0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beam and null steering
WO2010050269A1 (ja) 2008-10-30 2010-05-0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JP6032469B2 (ja) * 2012-07-10 2016-11-30 国立大学法人東京工業大学 発信源推定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発信源推定装置
WO2014113818A1 (en) 2013-01-21 2014-07-24 Eden Rock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 for jammer detection and avoidance in long term evolution (lte) networks
CN104052700B (zh) * 2014-05-27 2017-07-28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抗干扰方法和装置
CN107229044B (zh) * 2016-03-25 2019-07-09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基于特征子空间方位稳定性的强弱目标检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36790A1 (en) * 2012-08-06 2014-02-06 Paulo G. NORMANDO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ancellation of external interference
CN105407063A (zh) * 2014-09-10 2016-03-1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减轻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干扰的装置和方法
US20180092103A1 (en) * 2016-09-26 2018-03-29 Motorola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frequency resource allocation to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08990078A (zh) * 2017-05-31 2018-12-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Lte网络下行干扰的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9079959A1 (zh) * 2017-10-24 2019-05-02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基站的干扰源定位方法、无人机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楚恒林等: "卫星网络干扰信号的监测与定位技术", 《无线电通信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849B (zh) 2023-06-30
WO2021057284A1 (zh) 2021-04-01
JP2022549458A (ja) 2022-11-25
JP7238209B2 (ja) 2023-03-13
EP4024733A4 (en) 2022-11-02
EP4024733A1 (en)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50761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of a mobile station
US6026304A (en) Radio transmitter location find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services and management
EP319719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ocating interference to base station
CN104811964A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WO1998019488A1 (en) Determination of terminal location in a radio system
EP1859293A1 (en) Enhanced mobile lo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9872277B2 (en) Beam selec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beam in a fixed beam terminal
CN103597751A (zh) 干扰消除方法和检测错误相邻小区测量的方法
US106803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connection line order of electrical tilting antenna
CN107171981B (zh) 通道校正方法及装置
JP2020514712A (ja) 見通し線経路を識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無線装置
CN110022563B (zh) 一种多载波同覆盖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KR101317846B1 (ko) 이동 통신 간섭원 확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2636849B (zh) 信号干扰位置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8088B (zh) 一种prach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392387B (zh) 无线信号的角度测量方法和设备
CN111372275A (zh)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96259B (zh) 天线角度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RU2786181C1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электр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положения помех сигнала
CN113395763B (zh) 基于5G/NB-IoT簇节点信息融合的NB终端高精度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6162615A (zh) 一种解决laa系统中pci混淆或冲突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EP355613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s well as base station
US20050064909A1 (en) Beam assig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in a smart antenna system
CN111601332A (zh) 一种干扰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US20240155367A1 (en) Network coverage predic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