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2275A -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2275A
CN111372275A CN201811588126.XA CN201811588126A CN111372275A CN 111372275 A CN111372275 A CN 111372275A CN 201811588126 A CN201811588126 A CN 201811588126A CN 111372275 A CN111372275 A CN 111372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interference
overlapping area
sector
interference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5881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弘强
陈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5881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22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2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22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45Interference valu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包括: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基站与小区一一对应;根据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为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以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本申请,通过根据各个小区受到的干扰程度的不同,利用重叠区域相关的计算,圈定干扰源的范围或者干扰源所在的小区,实现LTE干扰源的自动化定位,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业务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定位干扰源的方案主要是基于人工(例如:网管)提取受到干扰较高的小区,结合100PRB干扰值的分布,初步识别干扰类型,安排测试人员携带相关仪器(例如:扫频仪)现场扫频,确定干扰源方位,然后逐步确认干扰源位置和干扰类型,最终输出干扰定位和清理方案。综上,上述定位干扰源的模式全程主要靠人工分析,耗费人力资源较多。此外,该模式对于测试人员的技能要求较高,由于优化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定位的准确性。
所以,需要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干扰源定位的方案,以实现提升定位的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以实现提升定位的准确性、降低人力成本的目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
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基站与小区一一对应;
根据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为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
以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
本申请,通过根据各个小区受到的干扰程度的不同,利用重叠区域相关的计算,圈定干扰源的范围或者干扰源所在的小区,实现LTE干扰源的自动化定位,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干扰信号”可以包括: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数据、射频拉远单元RRU日志、基带板日志或者主控板日志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取第一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的步骤中可以具体包括:判断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判断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的步骤中可以具体包括:分别将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平分为大小均等的多个网格;判断第一小区中的网格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的网格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的步骤中可以具体包括: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计算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网格的均方差,确定均方差满足第二预设阈值的对应的网格位置为干扰源的位置。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与第一小区出现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除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不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将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添加标记处理,标记用于表示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不具有相同的干扰源。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将添加标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入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基站与小区一一对应;
处理模块,根据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为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
处理模块还用于,以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判断模块,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判断模块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
本申请,通过根据各个小区受到的干扰程度的不同,利用重叠区域相关的计算,圈定干扰源的范围或者干扰源所在的小区,实现LTE干扰源的自动化定位,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干扰信号”可以包括: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数据、射频拉远单元RRU日志、基带板日志或者主控板日志中的至少一种。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收发模块”还可以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上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判断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分别将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平分为大小均等的多个网格;判断第一小区中的网格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的网格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可以具体用于: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计算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网格的均方差,确定均方差满足第二预设阈值的对应的网格位置为干扰源的位置。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将与第一小区出现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除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判断模块”还可以用于:在不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将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添加标记处理,标记用于表示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不具有相同的干扰源。
在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将添加标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入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干扰源定位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项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一小区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小区和第二小区出现重叠区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定干扰源位置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申请,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首先,为了方便理解本申请中涉及的内容,先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做出一定的解释,本申请
通过自动化整合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unit,RRU)日志、基带板日志、主控板日志等多维度数据源,实现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干扰源的自动定位,提升问题发现效率,支撑规划优化工作的快速展开。具体地,100RB话统在本申请中指代的是,通过上行每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block,PRB)上检测到的子载波干扰噪声的最大值和平均值;数值表达式(CHR)在本申请中指代的是,CHR数据中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link pilot timeslot,UpPTS)的测量值,用于检测UpPTS区域的干扰情况;RRU日志,用于配置失锁干扰的干扰源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cell identifier,PCI)检测;基带板日志在本申请中主要用于网内干扰源定位(例如:上行干扰矩阵);主控板日志在本申请中主要用于GSM互调干扰源小区定位;此外,结合上述数据源并通过测量报告(measurement report,MR)中的到达角度测距(angle-of-arrival,AOA)、MR中的时间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DV)以及各个小区受干扰程度的不同,进行确定第一小区以及第二小区,并通过仿真扇区迭代计算,从而圈定干扰源的范围或干扰源所在的小区。
下面将结合图1对本方案应用的技术方法作出详细的介绍。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10-S150,具体如下:
首先,S110: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基站与小区一一对应。
具体地,上述干扰信号,包括: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数据、射频拉远单元RRU日志、基带板日志或者主控板日志中的至少一种。需要说明的是,该干扰信号具体可以为,100RB话统在本申请中指代的是,通过上行每个物理资源块PRB上检测到的子载波干扰噪声的最大值和平均值;CHR在本申请中指代的是,CHR数据中上行链路导频时隙UpPTS的测量值,用于检测UpPTS区域的干扰情况;RRU日志,用于配置失锁干扰的干扰源物理小区标识PCI检测;基带板日志在本申请中主要用于网内干扰源定位(例如:上行干扰矩阵);主控板日志在本申请中主要用于GSM互调干扰源小区定位。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在该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基站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确定干扰信号的存在,具体可以使用下述方法确定干扰信号:公式1:
Figure BDA0001919618500000071
其中,GTtiti)为发射天线方向上的增益;
Figure BDA0001919618500000072
为接收天线增益;αtiti为发射方向对应的垂直和水平角;
Figure BDA0001919618500000073
为接收方向的角度;Lpi为路损;Vri,k为测量误差;Pt为预设固定值;Pri(K)为干扰信号;i为第i个基站。
上述涉及到的公式里面的数据,都是由上述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数据、射频拉远单元RRU日志、基带板日志或者主控板日志中的至少一种所提供。
然后,S120:根据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为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
具体地,当用公式1计算出每一个基站对应的小区的干扰信号的时候,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可以选取多个干扰信号值中最大的值对应的小区为第一小区;也可以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预设一个干扰信号的门限值,当计算出的干扰信号大于门限值的时候,则确定该干扰信号对应的小区为第一小区。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仅是以者两种为例,并不是仅包含上述两种方式。
S130:以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具体地,在S120中,已经选择了一个干扰电平最强的一个小区,如图2所示,作为离干扰源最近的小区(即第一小区,例如:图2中的Site-A),以此小区中心,以1.5-2倍的站距为半径,过滤附近存在相同干扰的小区(即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例如:图2中的Site-B、Site-C、Site-D、Site-E和Site-F)。一般来说,可已将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作为一个可汇聚干扰小区。
S140: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具体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该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分别确定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
其中,获取第一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以及,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在该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步骤可以为判断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一般来说,一个小区对应一个基站,在本申请提供的方法中每个基站以3根天线为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不论是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还是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都是根据小区中的基站上的天线所决定,分别计算出3根天线覆盖的区域对应的干扰强度(例如:接收功率值),若在其中一根天线覆盖的区域存在高强度干扰,则该天线覆盖的区域就是该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其中,小区受到的干扰越强,说明距离干扰源越近,所具有的扇面越小;相反,小区受到的干扰越弱,说明距离干扰源越远,所具有的扇面越大。
上述中,分别计算出3根天线覆盖的区域对应的干扰强度,可以具体用以下方式计算:
公式2:
Figure BDA0001919618500000091
该公式用于计算对于一个具有3根天线的基站,每根天线对应一个扇区,得到3个接收功率值,该接收功率值就可以确定3根中的哪一根的干扰强度最强,存在受到干扰最强天线对应的扇区就是该小区存在的扇面。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若有N根天线,也要分别计算每根天线的接收功率值,判断每根天线受干扰的强度。
例如:如图3所示,以Site-A即第一小区为例,该小区所在区域包含一个基站,该基站具有3根天线1、2和3,经过计算,与天线2和3相比,天线1覆盖的区域受到干扰强度最强,则该天线覆盖的区域就是该Site-A存在的扇面。第二小区同理,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将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平分为大小均等的多个网格;判断第一小区中的网格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的网格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将扇面平分为大小均等的多个网格,一般是为了方便计算。
按照公式2,持续计算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的每个小区形成的扇面,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多个小区形成的扇面会出现重叠区域,此时,执行S150。如图4所示,例如:Site-A小区与Site-C小区之间就出现的重叠的位置。
S150: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具体地,对应S140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步骤可以具体包括: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计算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网格的均方差,确定均方差满足第二预设阈值的对应的网格位置为干扰源的位置。具体地,在确定干扰源的位置,可以使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采用差分法,将干扰源参数的影响去除掉,剩下接收天线增益:
公式3:
Figure BDA0001919618500000101
PDi(K)=GrD(i,k)(xt,yt,zt)+VDr(i,k)
遍历所有网格,得到的最小均方差对应的网格位置就是干扰源估计位置:
公式4:
Figure BDA0001919618500000102
如图5所示,例如:Site-A小区、Site-B小区、Site-C小区和Site-D小区对应的扇面具有重叠的区域X,该重叠区域X就为干扰源的位置。
将与第一小区出现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除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例如:如图5所示,Site-A小区、Site-B小区、Site-C小区和Site-D小区对应的扇面具有重叠的区域X,所以下一次,对于已经锁定干扰源的小区,将不参与下一轮判决。
在不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将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添加标记处理,标记用于表示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不具有相同的干扰源。然后,将添加标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入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例如:如图5所示,在图5中Site-D小区、Site-E小区和Site-F小区没有与Site-A小区出现重叠,说明不是同一个干扰源造成的。在下一个轮循中,在参与运算。
由于,需要计算多个干扰源的位置,所以可以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以便于定位多个干扰源的位置。
通过根据各个小区受到的干扰程度的不同,利用重叠区域相关的计算,圈定干扰源的范围或者干扰源所在的小区,实现LTE干扰源的自动化定位,以提升定位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装置60可以包括:
收发模块601,用于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基站与小区一一对应;
处理模块602,根据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第一小区为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
处理模块602还用于,以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判断模块603,判断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判断模块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
其中,干扰信号可以包括: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数据、射频拉远单元RRU日志、基带板日志或者主控板日志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收发模块601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处理模块602还可以用于: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收发模块601还可以用于: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处理模块602还可以用于:根据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扇面的朝向是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上述判断模块603可以具体用于:判断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以及,分别将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平分为大小均等的多个网格;判断第一小区中的网格与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中的网格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判断模块603可以具体用于: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计算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网格的均方差,确定均方差满足第二预设阈值的对应的网格位置为干扰源的位置。
处理模块602还可以用于:将与第一小区出现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除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判断模块603还可以用于:在不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将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添加标记处理,标记用于表示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不具有相同的干扰源。
处理模块602还可以用于:将添加标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移入匹配列表,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该设备7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702。
具体地,上述处理器701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存储器7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7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7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702可在综合网关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7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7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处理器701通过读取并执行存储器7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
收发器703,主要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各模块、装置、单元、用户端或者服务器中的至少两个之间的通信。
在一个示例中,该设备还可包括总线704。其中,如图7所示,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收发器703通过总线704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总线704包括硬件、软件或两者,将上述的部件彼此耦接在一起。举例来说而非限制,总线可包括加速图形端口(AGP)或其他图形总线、增强工业标准架构(EISA)总线、前端总线(FSB)、超传输(HT)互连、工业标准架构(ISA)总线、无限带宽互连、低引脚数(LPC)总线、存储器总线、微信道架构(MCA)总线、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PCI-Express(PCI-X)总线、串行高级技术附件(SAT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局部(VLB)总线或其他合适的总线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总线703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总线。尽管本申请实施例描述和示出了特定的总线,但本申请考虑任何合适的总线或互连。
另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干扰源定位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来实现。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
需要明确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示出了若干具体的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申请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申请的精神后,作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以上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申请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申请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所述基站与所述小区一一对应;
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
以所述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所述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
判断所述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信号,包括:100RB话统、数值表达式CHR数据、射频拉远单元RRU日志、基带板日志或者主控板日志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所述扇面的朝向是所述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对应基站的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所述天线方位角度、基站高度、天线类型、干扰强度或者路径损耗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所述扇面的朝向是所述干扰源存在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包括:
分别将所述第一小区存在的扇面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存在的扇面,平分为大小均等的多个网格;
判断所述第一小区中的网格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中的网格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包括:
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计算重叠区域中的多个网格的均方差,确定所述均方差满足第二预设阈值的对应的网格位置为所述干扰源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与所述第一小区出现重叠区域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移除匹配列表,所述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所述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不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将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添加标记处理,所述标记用于表示所述第一小区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不具有相同的干扰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将添加标记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移入匹配列表,所述匹配列表用于提供与所述第一小区存在相同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
11.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接收多个基站发送的多个小区对应的干扰信号,所述基站与所述小区一一对应;
处理模块,根据所述干扰信号,确定第一小区,所述第一小区为所述干扰信号中的干扰电平满足预设条件时对应的小区;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以所述第一小区为圆心、以第一预设阈值的站距为半径,过滤存在干扰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所述多个小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
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小区与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小区之间是否出现重叠区域;在出现重叠区域的情况下,判断模块确定重叠区域为干扰源的位置。
12.一种干扰源定位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干扰源定位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干扰源定位的方法。
CN201811588126.XA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ending CN1113722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8126.XA CN111372275A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588126.XA CN111372275A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2275A true CN111372275A (zh) 2020-07-03

Family

ID=712124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588126.XA Pending CN111372275A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227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1249A (zh) * 2020-12-08 2021-04-02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源识别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2897A (zh) * 2021-11-18 2022-01-1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无线干扰源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931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无线网络中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4280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32271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3215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17211212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源小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基站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67931A (zh) * 2011-10-20 2013-04-2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一种定位无线网络中干扰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4280A (zh) * 2013-02-05 2014-08-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外部干扰检测方法、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32271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332154A (zh) * 2015-06-30 2017-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WO2017211212A1 (zh) * 2016-06-06 2017-12-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干扰源小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及基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01249A (zh) * 2020-12-08 2021-04-02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源识别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01249B (zh) * 2020-12-08 2023-02-28 重庆紫光华山智安科技有限公司 干扰源识别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2897A (zh) * 2021-11-18 2022-01-11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无线干扰源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3287B (zh) 天线方向角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602741B (zh) 网络弱覆盖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53379B (zh) 一种无线网络质量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6507411B (zh) 一种基于mr的lte工参自动核查方法
CN104811964B (zh) 一种智能天线性能的评估方法及系统
WO2017000498A1 (zh) 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9996280B (zh) 基站经纬度核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243447B (zh) 一种外部干扰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10012418A (zh) 无线网络覆盖问题的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372275A (zh) 一种干扰源定位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543411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干扰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982368B (zh) 小区方位角的核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7817391B (zh) 一种tis快速测量的方法
EP2363967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interference source
CN111447655B (zh) 终端接入网络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5828342B (zh) 一种确认邻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8667537B (zh) 一种干扰源定位方法和装置
CN108810919B (zh) 漏配邻区的定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246610A (zh) 指纹库建立方法、定位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095854B (zh) 基于最小化路测mdt数据的室分网络干扰源定位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2996022B (zh) Td-lte上行干扰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6180B (zh) 基站方位角核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34163B (zh) 用户终端的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1263382B (zh)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1263397B (zh) 一种物理小区标识规划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