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23884A -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23884A
CN112623884A CN202011393514.XA CN202011393514A CN112623884A CN 112623884 A CN112623884 A CN 112623884A CN 202011393514 A CN202011393514 A CN 202011393514A CN 112623884 A CN112623884 A CN 112623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winding
arm
guide
unwin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935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彦
胡明
薛建林
张洪亮
闫志雨
于洪淼
陈步圣
许瑞涛
吴敬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ian Technology Submarine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935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238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23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238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1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adjustable in configuration, e.g. expansible
    • B65H75/242Expansible spindles, mandrels or chucks, e.g. for securing or releasing cores, holders or packa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30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2701/34Handled filamentary material electric cords or electric power cables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属于缆线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的问题。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第二收放装置和驱动装置,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地笼,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支架设置在外筒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围设成中心线与外筒中心线共线的内筒;立柱与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立柱到外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内筒的直径。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立柱的位置可以改变内筒的直径,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可以将内筒的直径相应调大,这样缆线缠绕在内筒上后,缆线的折弯半径变大,因此缆线不容易产生损伤。

Description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缆线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背景技术
缆线用于传递电信号或者通信信号,缆线在铺设的过程中常需要将缆线缠绕在一起或者将缆线解除缠绕,为了避免在铺设的过程中缆线出线损伤,常需要对缆线进行卷绕试验。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缆线卷绕试验设备来进行缆线的卷绕试验。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平台、收放装置、驱动装置和地笼。其中,地笼包括固定在地面上且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平台上,并且驱动装置的高度改与地笼的高度缆线一端缠绕在收放装置上,缆线的另一端穿过驱动装置缠绕在地笼的内筒上。试验时,驱动装置驱动缆线从收放装置上解除缠绕,然后缠绕到地笼内筒上;或者,驱动装置驱动缆线从内筒上解缠绕,并逐渐缠绕到收放装置上。
然而,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用以解决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的问题。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第二收放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用于缠绕缆线,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缆线由所述第一收放装置缠绕到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上,或者由所述第二收放装置缠绕到所述第一收放装置上;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地笼,所述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围设成中心线与所述外筒中心线共线的内筒;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所述立柱到所述外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所述内筒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立柱底端的插接柱,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外筒中心线的多个孔组,每一所述孔组包括沿所述外筒径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插接孔,每一所述插接柱插设在一个所述插孔内,以使各所述立柱围设成所述内筒。
可选地,对应每一所述孔组均设有一个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的尺寸不同,所述固定环连接在所有所述立柱的上端。
可选地,所述第一收放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架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限位支架的顶端由所述内筒伸出,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支架的顶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杆为伸缩杆。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以及第一导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伸缩臂,所述第一臂沿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臂与所述平台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臂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垂直;所述第二臂铰接在所述第一臂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且铰接轴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伸缩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伸缩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臂相对所述第一臂转动;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均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对缆线进行导向。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辅助支杆以及辅助导向轮,所述辅助导向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辅助支杆的顶端,所述辅助导向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的缆线。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收放装置的高度;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支架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架上的多个支撑导轮和多个限位导轮组,多个所述限位导轮组用于沿着缆线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导轮组包括相对设置两个限位导轮,所述限位导轮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相邻限位导轮组之间设置一个支撑导轮,所述支撑导轮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由所述驱动装置至所述第一收放装置,所述支撑导轮的高度逐渐减小。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画线装置,所述画线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收放装置之间,所述画线装置用于在缆线移动时在缆线的表面画线。
可选地,所述第二收放装置包括第二地笼。
可选地,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和卷扬装置,所述卷扬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收放装置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卷扬装置用于牵引缆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第二收放装置和驱动装置,第一收放装置和第二收放装置用于缠绕缆线,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收放装置和第二收放装置之间,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缆线由第一收放装置缠绕到第二收放装置上,或者由第二收放装置缠绕到第一收放装置上;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地笼,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支架设置在外筒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立柱围设成中心线与外筒中心线共线的内筒;立柱与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立柱到外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内筒的直径。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立柱的位置可以改变内筒的直径,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可以将内筒的直径相应调大,这样缆线缠绕在内筒上后,缆线的折弯半径变大,因此缆线不容易产生损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第一地笼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第一地笼的俯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第一导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第一导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的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第二导向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第二导向装置的俯视图;
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第一收放装置;
110-外筒;
120-内筒;
121-立柱;
122-固定环;
131-限位支架;
132-限位杆;
141-插接孔;
200-第二收放装置;
300-驱动装置;
400-第一导向装置;
410-第一臂;
420-第二臂;
430-伸缩臂;
440-底座;
500-第二导向装置;
510-导向支架;
520-支撑导轮;
530-限位导轮;
700-卷扬装置;
800-平台;
910-辅助支杆;
920-辅助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缆线用于传递电信号或者通信信号,缆线在铺设的过程中常需要将缆线缠绕在一起或者将缆线解除缠绕,为了避免在铺设的过程中缆线出线损伤,常需要对缆线进行卷绕试验。
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缆线卷绕试验设备来进行缆线的卷绕试验。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平台、收放装置、驱动装置和地笼。其中,地笼包括固定在地面上且同轴设置的外筒和内筒,驱动装置固定设置在平台上,并且驱动装置的高度改与地笼的高度缆线一端缠绕在收放装置上,缆线的另一端穿过驱动装置缠绕在地笼的内筒上。试验时,驱动装置驱动缆线从收放装置上解除缠绕,然后缠绕到地笼内筒上;或者,驱动装置驱动缆线从内筒上解缠绕,并逐渐缠绕到收放装置上。
然而,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缠绕在地笼上的缆线容易产生损伤。
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缆线卷绕试验设备中的地笼包括同轴设置的内筒和外筒,其中内筒的直径可以调节。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可以将内筒的直径相应调大,这样缆线缠绕在内筒上后,缆线的折弯半径变大,因此缆线不容易产生损伤。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100、第二收放装置200和驱动装置300。
第一收放装置1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用于缠绕缆线。驱动装置300设置在第一收放装置1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之间,用于驱动缆线由第一收放装置100缠绕到第二收放装置200上,或者由第二收放装置200缠绕到第一收放装置100上。
示例性地,驱动装置300包括两个皮带输送机,两个皮带输送机的输送带相对设置且沿竖直方向间隔一定距离,缆线从两个输送带之间穿过。工作时,两个输送带夹住缆线并利用摩擦力牵引缆线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运动。当然,驱动装置300还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滚轮,两个滚轮夹住缆线并驱动缆线运动。本公开实施例对驱动装置300的结构不作限定,只要能驱动缆线运动即可。
第一收放装置100包括第一地笼,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110,支架设置在外筒110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121,多个立柱121围设成中心线与外筒110中心线共线的内筒120。立柱121与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立柱121到外筒110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内筒120的直径。
其中,调节装置可以包括位于立柱121底端的插接柱,支架上设置有环绕外筒110中心线的多个孔组,每一孔组包括沿外筒110径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插接孔141,每一插接柱插设在一个插孔内,以使各立柱121围设成内筒120。通过插接孔141实现立柱121的插接,简单方便。示例性地,由外筒110的中心向外筒110外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四个孔组,每个孔组均包括围绕外筒110中心均匀排布的十五个插接孔141,四个孔组距离外筒110中心的距离依次为3米、3.5米、4米以及4.5米。当然,孔组的数量及距离外筒110中心的距离不限于此,可以根据缆线的截面直接和试验要求灵活设定。
此外,调节装置还可以有其他形式,例如,内筒120由设置在外筒110内的十五根立柱121围成,支架设置在外筒110内,且支架上设有十五根呈辐射状排布的滑道,每根滑道均沿外筒110的径向延伸,滑道内可滑动地设置有滑轮,立柱12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滑轮上,通过滑轮沿滑道的滑动改变内筒120的直径。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第一收放装置100、第二收放装置200和驱动装置300,第一收放装置1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用于缠绕缆线,驱动装置300设置在第一收放装置1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之间,驱动装置300用于驱动缆线由第一收放装置100缠绕到第二收放装置200上,或者由第二收放装置200缠绕到第一收放装置100上;第一收放装置100包括第一地笼,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110,支架设置在外筒110内,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121,多个立柱121围设成中心线与外筒110中心线共线的内筒120;立柱121与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立柱121到外筒110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内筒120的直径。通过调节装置调节立柱121的位置可以改变内筒120的直径,当缆线的截面直径较大时,可以将内筒120的直径相应调大,这样缆线缠绕在内筒120上后,缆线的折弯半径变大,因此缆线不容易产生损伤。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应每一孔组均设有一个固定环122,每个固定环122的尺寸不同,固定环122连接在所有立柱121的上端。在立柱121的上端连接固定环122使内筒120的结构强度更好,防止缆线缠绕在内筒120上导致内筒120变形。示例性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包括四个固定环122,四个固定环122的直径分别为6米、7米、8米和9米,当立柱121距离外筒110的中心的距离为3米时,将直径为6米的固定环122连接在立柱121的上端,以此类推。当然,固定环122的尺寸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内筒120的直径灵活设定。
继续参照图2和图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收放装置100还包括限位支架131和限位杆132,限位支架131设置在内筒120内,限位支架131的顶端由内筒120伸出,限位杆132设置在限位支架131的顶端,限位杆132与外筒110的中心线垂直设置。限位支架131用于固定和支撑限位杆132,在进行卷绕试验的过程中,缆线先与限位杆132接触,从而使限位杆132可以支撑缆线,更加方便的往地笼内筒120上缠绕缆线。进一步地,限位杆132为伸缩杆,当内筒120的直径改变时,可以伸缩限位杆132以相应改变限位杆132的长度,以防止缆线从限位杆132上脱落。其中限位杆132的可伸缩结构可以参考现有的伸缩杆,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800以及第一导向装置400,驱动装置300和第一导向装置400均设置在平台800上,且第一导向装置400位于驱动装置3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之间。这样,第一导向装置400可以支撑并导向位于驱动装置3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之间的缆线,防止缆线在自重的作用下弯折而损伤。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导向装置400包括第一臂410、第二臂420以及伸缩臂430,第一臂410和第二臂420上均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用于对缆线进行导向。其中,第一臂410沿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第一臂410与平台800之间可转动的连接,第一臂410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垂直;第二臂420铰接在第一臂410背离驱动装置300的一端,且铰接轴平行于水平面设置;伸缩臂43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臂410上,伸缩臂430的另一端铰接在第二臂420上,伸缩臂430用于驱动第二臂420相对第一臂410转动。这样,当第二收放装置200与驱动装置300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可以通过第一臂410和第二臂420调整缆线的走向,因此第二收放装置20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空间的布局灵活设定。示例性地,第一臂410通过底座440可转动地安装在平台800上,且第一臂410可沿图5中顺时针方向旋转60°,也可沿图5中逆时针方向旋转60°,伸缩臂430为液压油缸,液压油缸的缸筒铰接在第一臂410上,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铰接在第二臂420上,第二臂420在液压油缸的驱动下可沿图4中顺时针方向转动30°,也可以沿图4中逆时针方向转动60°。当然,第一臂410和第二臂420的转动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整结构灵活设定。另外,伸缩臂430也可以为气缸或电缸。
如图9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辅助支杆910以及辅助导向轮920,辅助导向轮920可转动的设置在辅助支杆910的顶端,辅助导向轮920用于支撑第二臂42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之间的缆线。当第二收放装置200和第一导向装置400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者第二收放装置200和第一导向装置400之间的缆线自重过大时,设置辅助导向轮920和辅助支杆910可以支撑缆线,防止缆线在自重的作用下弯折损伤。示例性地,辅助导向轮920可以包括井字轮。当然,辅助导向轮920还可以为滚筒、表面设有凹槽的滚轮等。
如图6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500,第二导向装置500设置在第一收放装置100和驱动装置300之间,驱动装置300的高度大于第一收放装置100的高度。第二导向装置500可以支撑位于驱动装置300和第一收放装置100之间的缆线,防止缆线在自重的作用下向下弯折损伤。
第二导向装置500包括导向支架510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导向支架510上的多个支撑导轮520和多个限位导轮530组,多个限位导轮530组用于沿着缆线的延伸方向设置,限位导轮530组包括相对设置两个限位导轮530,限位导轮530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相邻限位导轮530组之间设置一个支撑导轮520,支撑导轮520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由驱动装置300至第一收放装置100,支撑导轮520的高度逐渐减小。限位导轮530和支撑导轮520共同限定出供缆线通过的通道,在支撑缆线的同时能够防止缆线偏离预定路径。示例性地,如图7和图8所示,导向支架510整体呈楔形,导向支架510的倾斜角θ可以为20°-30°之间,多个支撑导轮520沿斜面平行且间隔设置,间距为0.5米,限位导轮530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导向支架510的斜面上。当然,倾斜角θ以及支撑导轮520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可选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画线装置,画线装置设置在驱动装置300和第一收放装置100之间,画线装置用于在缆线移动时在缆线的表面画线。这样,可以通过观察缆线表面所画上的线的形状判断在卷绕试验过程中缆线的扭转程度。画线装置可以包括马克笔、油漆笔等。
如图11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收放装置200包括第二地笼。其中,第二地笼的结构和第一地笼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在此不再赘述。缆线由第二收放装置200缠绕到第一收放装置100上后,再由第一收放装置100缠绕到第二收放装置200上设为卷绕试验的一个循环,仅在第一收放装置100设置地笼的情况,一个循环只实现缆线在地笼上缠绕一次,而第一收放装置100和第二收放装置200都包括地笼,在卷绕试验的一个循环中,可以实现缆线在地笼上缠绕两次,提高了卷绕试验效率。
可选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800和卷扬装置700,卷扬装置700设置在平台800上,且位于第一收放装置100背离驱动装置300的一侧,卷扬装置700用于牵引缆线。刚开始卷绕试验时,缆线还没有穿过驱动装置300,因此驱动装置300无法驱动缆线运动,并且缆线重量较重,人工牵引费时费力,因此可以通过卷扬装置700拉动缆线的端部,将缆线牵引到驱动装置300上,从而使驱动装置300可以驱动缆线。其中,卷扬装置700可以为卷扬机、绞车等。
如图9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收放装置200可以设置在平台800上,这样可以拉近第二收放装置200和驱动装置300之间的距离,而不需要在第二收放装置200和驱动装置300之间设置第一导向装置400,降低了成本。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的连接,或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体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互相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收放装置、第二收放装置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用于缠绕缆线,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缆线由所述第一收放装置缠绕到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上,或者由所述第二收放装置缠绕到所述第一收放装置上;
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包括第一地笼,所述第一地笼包括支架和外筒,所述支架设置在所述外筒内,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立柱,多个所述立柱围设成中心线与所述外筒中心线共线的内筒;所述立柱与所述支架之间通过调节装置连接,所述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各所述立柱到所述外筒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所述内筒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立柱底端的插接柱,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环绕所述外筒中心线的多个孔组,每一所述孔组包括沿所述外筒径向间隔排列的多个插接孔,每一所述插接柱插设在一个所述插孔内,以使各所述立柱围设成所述内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对应每一所述孔组均设有一个固定环,每个所述固定环的尺寸不同,所述固定环连接在所有所述立柱的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放装置还包括限位支架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支架设置在所述内筒内,所述限位支架的顶端由所述内筒伸出,所述限位杆设置在所述限位支架的顶端,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外筒的中心线垂直设置;所述限位杆为伸缩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以及第一导向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均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所述第一导向装置位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
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包括第一臂、第二臂以及伸缩臂,所述第一臂沿平行于水平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臂与所述平台之间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臂的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垂直;
所述第二臂铰接在所述第一臂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端,且铰接轴平行于水平面设置,所述伸缩臂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臂上,所述伸缩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二臂上,所述伸缩臂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臂相对所述第一臂转动;
所述第一臂和所述第二臂上均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对缆线进行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辅助支杆以及辅助导向轮,所述辅助导向轮可转动的设置在辅助支杆的顶端,所述辅助导向轮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臂和所述第二收放装置之间的缆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二导向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收放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之间,所述驱动装置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收放装置的高度;
所述第二导向装置包括导向支架以及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导向支架上的多个支撑导轮和多个限位导轮组,多个所述限位导轮组用于沿着缆线的延伸方向设置,所述限位导轮组包括相对设置两个限位导轮,所述限位导轮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垂直;相邻限位导轮组之间设置一个支撑导轮,所述支撑导轮的中心线与水平面平行;
由所述驱动装置至所述第一收放装置,所述支撑导轮的高度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画线装置,所述画线装置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第一收放装置之间,所述画线装置用于在缆线移动时在缆线的表面画线。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放装置包括第二地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缆线卷绕试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线卷绕试验设备还包括平台和卷扬装置,所述卷扬装置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收放装置背离所述驱动装置的一侧,所述卷扬装置用于牵引缆线。
CN202011393514.XA 2020-12-03 2020-12-03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Pending CN1126238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514.XA CN112623884A (zh) 2020-12-03 2020-12-03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93514.XA CN112623884A (zh) 2020-12-03 2020-12-03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23884A true CN112623884A (zh) 2021-04-09

Family

ID=753083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93514.XA Pending CN112623884A (zh) 2020-12-03 2020-12-03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2388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8094A (zh) * 2023-04-19 2023-05-23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 高电压大截面海缆卷绕试验系统及卷绕试验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6217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Ketcham John C Multi-cylinder wind powered generator
CN102225729A (zh) * 2011-03-31 2011-10-26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电缆卷筒试验台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4210906A (zh) * 2014-08-18 2014-12-17 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径卧式成缆盘卷器
CN105092392A (zh) * 2015-08-25 2015-11-25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缆卷绕试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480780A (zh) * 2015-12-30 2016-04-13 重庆有为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存放设备
CN207312809U (zh) * 2017-08-18 2018-05-04 重庆联祥融合塑业有限公司 能够卷绕多种塑料管的塑料管卷绕架
CN209322178U (zh) * 2018-12-29 2019-08-30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一种光电开关生产用光纤绕线装置
CN110655000A (zh) * 2019-09-10 2020-01-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双向防失速起升绞车液压控制系统
CN111478231A (zh) * 2020-04-22 2020-07-31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海缆同步敷设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296217A1 (en) * 2006-06-21 2007-12-27 Ketcham John C Multi-cylinder wind powered generator
CN102225729A (zh) * 2011-03-31 2011-10-26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工程机械及其电缆卷筒试验台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4210906A (zh) * 2014-08-18 2014-12-17 北京航天光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线径卧式成缆盘卷器
CN105092392A (zh) * 2015-08-25 2015-11-25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海缆卷绕试验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5480780A (zh) * 2015-12-30 2016-04-13 重庆有为塑胶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存放设备
CN207312809U (zh) * 2017-08-18 2018-05-04 重庆联祥融合塑业有限公司 能够卷绕多种塑料管的塑料管卷绕架
CN209322178U (zh) * 2018-12-29 2019-08-30 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一种光电开关生产用光纤绕线装置
CN110655000A (zh) * 2019-09-10 2020-01-0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五研究所 一种双向防失速起升绞车液压控制系统
CN111478231A (zh) * 2020-04-22 2020-07-31 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 海缆同步敷设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8094A (zh) * 2023-04-19 2023-05-23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 高电压大截面海缆卷绕试验系统及卷绕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56278A (en) Extension support unit
FI91738C (fi) Käyttölaite kaapeleiden tai vastaavien kelaamiseksi kelalle tai kelalta
CN110890717A (zh) 一种从电缆盘上释放并敷设电缆的方法
EP0806703A1 (en) Method of moving a camera on a cameraman's jib crane during film or television shooting, and a cameraman's jib crane
CN110803589A (zh) 电缆收放及起重一体组合车
CN112158686B (zh) 一种多联体储缆系统
CN112623884A (zh) 缆线卷绕试验设备
US20140305742A1 (en) Elevator
CN107238907B (zh) 架空光缆敷设系统及架空光缆敷设方法
CN112723010A (zh) 线缆生产用分线收卷装置
CN216355699U (zh) 电缆沟放缆装置
CN209023927U (zh) 可同时敷设多种电缆的放线装置
CN207010098U (zh) 一种电线放线架
KR101103134B1 (ko) 리깅장치
CN209823289U (zh) 电缆放线架
CN210884612U (zh) 一种移动式电缆放线架
JP5154919B2 (ja) 伸縮ブーム装置用コードリール装置
CN110606407A (zh) 一种舞台钢丝引导装置
CN111005549A (zh) 一种用于塔筒建造的内爬升平台装置及塔筒搭建方法
CN219567099U (zh) 一种施工现场电缆放线装置
CN210029563U (zh) 一种电缆绞线机的线盘上料装置
KR102079927B1 (ko) 지중 케이블 포설장치와 이를 이용한 공법
CN214626196U (zh) 一种桥架拐弯处用放缆装置
KR102040057B1 (ko) 맨홀 내 지중 케이블 포설 장치
CN217528736U (zh) 线缆线芯拉丝放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