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8122A - 血管支架及其覆膜支架 - Google Patents

血管支架及其覆膜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8122A
CN112618122A CN201910908448.6A CN201910908448A CN112618122A CN 112618122 A CN112618122 A CN 112618122A CN 201910908448 A CN201910908448 A CN 201910908448A CN 112618122 A CN112618122 A CN 1126181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embedded
stent graft
external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084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8122B (zh
Inventor
李安伟
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Endonom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eiqia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084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81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81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81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81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81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95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 A61F2/954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lacement or removal of stents or stent-grafts for placing stents or stent-grafts in a bifur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04Hollow or tubular parts of organs, e.g. bladders, tracheae, bronchi or bile ducts
    • A61F2/06Blood vessels
    • A61F2/07Stent-graf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56Single tubular stent with a side portal passa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6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61F2/90Stents in a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wire-like elements; Stents in the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characterised by a net-like or mesh-like struc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82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02/823Stents, different from stent-grafts, adapted to cover an aneurysm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支架,包括主体管及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所述主体管包括主体支撑骨架及主体覆膜,所述主体覆膜对应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开设第一开窗,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所述第一开窗及所述内嵌分支用于连接第一外接分支管连通分支血管。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设置所述覆膜支架的血管支架。

Description

血管支架及其覆膜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植入血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覆膜支架及设置有所述覆膜支架的血管支架。
背景技术
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常发生在升主动脉主动脉弓、胸部降主动脉、胸腹主动脉和腹主动脉。主动脉瘤可分为真性主动脉瘤、假性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引起血管内侧压增高,故呈进行性膨大,若长期发展,最后终归破裂,瘤体越大,破裂的可能性越大。据统计,若不作手术治疗,90%胸主动脉瘤在5年内死亡,3/4腹主动脉瘤在5年内死亡。
主动脉夹层是指胸主动脉中膜破坏,血管壁内出血,血液进入血管壁中膜和外膜之间。由于血流的冲击作用,当主动脉夹层一旦形成,可使撕裂沿血流方向延伸,夹层和假腔扩大,并对真腔进行压迫。因此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包括:(1)濒临血管完全破裂的威胁,一旦血管完全破裂,死亡率极高;(2)夹层逐渐扩大,并对真腔进行压迫,使血管远端供血减少。在大多数情况下,主动脉夹层继发于胸主动脉瘤,或与主动脉瘤同时存在。英国牛津血管病研究显示,主动脉夹层在自然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每年6/10万,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我国主动脉夹层发病率远高于欧美国家,且发病年龄较为年轻化。
这类病变一旦累积至升主动脉及冠脉,其治疗将变得异常困难,目前临床上多采用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少数公开的可用于该病变治疗的介入器械,其分支接入的操作及释放的可控和精准都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精准和可控地接入分支管的覆膜支架,以及设置有所述覆膜支架的血管支架覆膜支架覆膜支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覆膜支架,包括主体管及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所述主体管包括主体支撑骨架及主体覆膜,所述主体覆膜对应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开设第一开窗,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所述第一开窗及所述内嵌分支用于连接第一外接分支管连通分支血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血管支架,其包括覆膜支架及至少一外接分支管,所述覆膜支架包括主体管及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所述主体管包括主体支撑骨架及主体覆膜,所述主体覆膜对应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开设第一开窗,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外接分支管的端部穿过第一开窗插接于所述内嵌分支内以连通分支血管。
本发明提供的血管支架包括主体管及设置于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所述主体覆膜对应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开设第一开窗,外接分支管的远端能穿过第一开窗插入内嵌分支内,所述外接分支管的近端能插入血管内,所述内嵌分支定位所述外接分支管,从而能重塑血流通道;所述外接分支管能精准及可控地插入内嵌分支,操作方便,连接牢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覆膜支架的侧面示意图。
图4a至图4e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覆膜支架设置第二开窗处的示意图。
图7a至图7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覆膜支架设置第一开窗处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本发明所述“近端”是指靠近心脏位置的一端,所述“远端”为远离心脏位置的一端,上述定义只是为了表述方便,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覆膜支架的侧面示意图。本发明提供一种血管支架100,其包括一覆膜支架20及至少一外接分支管,覆膜支架20包括主体管21及设置于主体管21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23。主体管21包括主体支撑骨架22及主体覆膜24,主体覆膜24可设置于主体支撑骨架22的外表面和/或内表面。主体覆膜24的侧壁对应至少一内嵌分支23的近端开设第一开窗242,至少一内嵌分支23的近端密封地连接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内嵌分支23连通第一开窗242,所述第一开窗242及内嵌分支23用于外接分支管连通分支血管。
主体管21为自膨胀式的支架,当主体管21通过输送器输送时,主体管21的直径可收缩至较小状态以便在输送器中输送;当主体管21在主血管内释放时,主体管21自动膨胀至所需形状尺寸,以使主体管21能支撑于主血管的内壁上,主体管21对所述主血管的内壁产生径向的支撑作用,从而能重建血管。
本发明血管支架100包括主体管21及设置于主体管21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23,至少一内嵌分支23的近端与主体覆膜24的相交处设置第一开窗242,外接分支管的远端能穿过第一开窗242后插入内嵌分支23内,外接分支管的近端能插入分支血管内,内嵌分支23用于定位外接分支管,从而能重塑血流通道;外接分支管能精准及可控地插入内嵌分支23,操作方便,连接牢固。
本实施例中,如图4a-图4e所示,外接分支管包括第一外接分支管50及第二外接分支管70两类。第一外接分支管50及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直径均可收缩至较小状态以便在输送器中输送。
覆膜支架20还包括至少一外嵌分支26,至少一外嵌分支26设置于主体管21的外壁,外嵌分支26沿主体管21的轴向延伸,插接于至少一内嵌分支23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近端能插入至少一外嵌分支26内。具体的,外嵌分支26对应第一开窗242位于主体管21的近端,第一开窗242位于内嵌分支23与外嵌分支26之间,外嵌分支26的外壁贴接于主体管21的外壁,内嵌分支23的外壁贴接于主体管21的内壁并沿主体管21的轴向延伸;内嵌分支23与外嵌分支26位于主体管21的同侧。内嵌分支23及外嵌分支26的轴向延伸的长度均在10毫米至30毫米之间,优选的,内嵌分支23及外嵌分支26的轴向延伸的长度均为20毫米。
内嵌分支23及外嵌分支26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主体覆膜24,或内嵌分支23及外嵌分支26通过医用胶水连接于主体覆膜24。
主体管21的外嵌分支26内还能插接第二外接分支管70,具体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远端插入外嵌分支26中并搭接于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近端,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近端连通分支血管。
其他实施例中,插接于内嵌分支23内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与插接于外嵌分支26内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可以由一根外接分支管取代。所述外接分支管的远端穿过外嵌分支26及第一开窗242后插接于内嵌分支23中,所述外接分支管的近端连接分支血管。
本实施例中,主体管21的内腔设置有两个内嵌分支23,主体覆膜24的侧壁对应两个内嵌分支23的近端开设两个第一开窗242,两个内嵌分支23的近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开窗242的边缘。具体的,两个第一开窗242沿主体覆膜24的轴心线对称,两个内嵌分支23的外壁均贴接于主体管21的内壁并沿主体管21的轴向延伸;主体覆膜24的外壁对应两个第一开窗242设置两个外嵌分支26,两个外嵌分支26均贴接于主体管21的外壁并沿主体管21的轴向延伸,两个第一开窗242分别位于两个内嵌分支23与对应的两个外嵌分支26之间。进一步的,两个外嵌分支26沿主体覆膜24的轴心线对称。
主体管21为等径结构或非等径结构,主体管21是血管支架100的主体结构,主体支撑骨架22通过缝合线缝合在主体覆膜24,或主体支撑骨架22与主体覆膜24通过热压固定连接。主体覆膜24为管状结构,其横端面的形状是与主血管内壁配合的圆形、椭圆形或棱形等。第一开窗242开设于主体覆膜24的外壁,第一开窗242可以是圆形孔、椭圆形孔、棱形孔或无规则曲面形等。第一开窗242的孔径大小根据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外径设定,只需第一外接分支管50能顺利地插入第一开窗242内即可。本实施例中,第一开窗242为圆形开窗,所述圆形开窗的直径为10毫米。
主体支撑骨架22由若干环状波形支撑杆222沿主体覆膜24的轴向排布而成。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22可以是等高波支撑杆或高低波支撑杆等,所述等高波支撑杆是指环状波形支撑杆222的各个波峰的高度相同,且各个波谷的高度也相同,即,各个波峰及各个波谷分别在同一平面;所述高低波支撑杆是指环状波形支撑杆222的各个波峰的高度不相同,各个波谷的高度也可以不相同。
具体的,主体支撑骨架22包括若干个Z形或正弦波形的环状波形支撑杆222,这些环状波形支撑杆222沿主体覆膜24的轴向间隔排列。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22的每一Z形或正弦波形均包括一波峰、一波谷及连接于所述波峰与所述波谷之间的一连接杆。每一个环状波形支撑杆222通过一条具有记性特性的镍钛丝编织而成,具有记性特性的镍钛丝可选择的丝径(即直径)范围为0.3mm~0.55mm。每一个环状波形支撑杆222设置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将所述环状波形支撑杆222相对的两端连接,即,环状波形支撑杆222相对的两端均收纳于所述连接套内,然后再通过机械压紧或者焊接方式将镍钛丝的两个端固定在连接套的内部。
本实施例中,主体支撑骨架22由数圈相互平行的等高波支撑杆的环状支撑架结构组成,每一圈环状波形支撑杆222采用0.5mm直径的镍钛丝编织而成。优选的,主体支撑骨架22由7圈环状波形支撑杆222构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主体支撑骨架22可以是编织的网状结构或切割而成的网状结构。
主体覆膜24采用涤纶布、ePTFE、PET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主体覆膜24选用PET制成,缝合线可以沿着每一环状波形支撑杆222的波形走向而伴随整个主体支撑骨架22。
内嵌分支23可以是裸支架,所述裸支架为编织或切割的网状支架,或者所述裸支架可由若干个Z形或正弦波形的环状波形支撑杆构成,这些环状波形支撑杆沿内嵌分支的轴向间隔排列。
内嵌分支23也可以是覆膜支架,所述覆膜支架包括覆膜及设置于所述覆膜的外壁或内壁的支撑骨架,所述覆膜为管状结构,其横端面的形状是圆形或椭圆形等,覆膜采用涤纶布、ePTFE、PET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制成。优选的,覆膜选用PET制成。所述支撑骨架是编织或切割的网状支架,或者由若干个Z形或正弦波形的环状波形支撑杆构成,这些环状波形支撑杆沿内嵌分支23的轴向间隔排列。所述支撑骨架通过缝合线缝合在覆膜,或支撑骨架与覆膜通过热压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内嵌分支23是覆膜支架。
为了增强内嵌分支23端口的径向支撑力,保持内嵌分支23端部的形状,有利于外接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接入,在内嵌分支23的近端边缘和/或远端边缘设置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的支撑环;为了方便快捷地、准确地向内嵌分支23内插入第一外接分支管50,内嵌分支23相对的两端设置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是设置于内嵌分支23端部的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的支撑环,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续或间断地缠绕有显影丝,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接或间断地设置有显影点。
为了增强内外嵌分支26端口的径向支撑力,保持外嵌分支26端部的形状,有利于外接分支管的接入,在外嵌分支26的近端边缘和/或远端边缘设置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的支撑环;为了方便快捷地、准确地向外嵌分支26内插入外接分支管,外嵌分支26相对的两端设置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是设置于外嵌分支26端部的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的支撑环,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续或间断地缠绕有显影丝,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接或间断地设置有显影点。
为了增强第一开窗242的径向支撑力,保持第一开窗242的形状,有利于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接入,在第一开窗242的边缘设置支撑环;为了方便快捷地向第一开窗242内插入第一外接分支管50,第一开窗242的边缘设置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是设置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显示环,或者连续或间断地缠绕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的显影丝,或者连续或间断地设置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的显影点。
如图2所示,优选的,覆膜支架20的外壁在内嵌分支23与对应的外嵌分支26之间通过圆弧形的过渡部27连接,过渡部27是连接于内嵌分支23的近端边缘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之间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密封连接于内嵌分支23的近端边缘与主体覆膜24之间的第一连接段271,以及密封连接于第一连接段271的边缘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的第二连接段273。第一连接段271沿主体管21的径向延伸,即第一连接段27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第一连接段271与第二连接段273围成弧形的收容空间275,内嵌分支23的近端穿通第一连接段271而连通所述收容空间275,内嵌分支23的近端边缘密封连接于第一连接段271,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端部能穿过第一开窗242及收容空间275后插入内嵌分支23内。圆弧形的过渡部27能使插接于内嵌分支23与同侧的外嵌分支26之间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收容于收容空间275内,防止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折断。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271也可以沿倾斜于主体管21的径向方向延伸,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段27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段27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30度、60度或30度~60度的范围内的值。内嵌分支23的近端延伸至第一连接段271并穿通第一连接段271而连通收容空间275。
请一并参阅图4a至图4e,图4a至图4e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使用血管支架100时,先将覆膜支架20收缩至输送器300内,并通过输送装置将输送器300的覆膜支架20送达至主血管500内邻近病变位置,输送器300带有后释放装置,所述主血管500为升主动脉;如图4a所示,覆膜支架20的近端释放,覆膜支架20的远端位于所述后释放装置内未打开,两个外嵌分支26完全释放,两个内嵌分支23仍保留在输送器300内;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其中一外嵌分支26a,建立导丝A1通道,所述导丝A1通道通向左冠状动脉503,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A1通道植入释放第二外接分支管70a,将第二外接分支管70a释放在左冠状动脉503和所述其中一外嵌分支26a中,具体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a的远端插入外嵌分支26a内,第二外接分支管70a的近端插入左冠状动脉503内;如图4b所示,完成左冠状动脉503外嵌分支血流通道的建立后,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另一外嵌分支26b,建立导丝A2通道,所述导丝A2通道通向右冠状动脉505,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A2通道植入释放另一第二外接分支管70b,将另一第二外接分支管70b释放在右冠状动脉505和所述另一外嵌分支26b中,具体的,另一第二外接分支管70b的远端插入对应的外嵌分支26b内,第二外接分支管70b的近端插入右冠状动脉505内,以完成右冠状动脉505的外嵌分支血流通道的建立;如图4c所示,在完成左冠状动脉503及右冠状动脉505与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搭接后,将主体管21完全释放,后释放装置打开,此时主体管21完全展开而贴合主血管500的内壁,两个内嵌分支23a、23b完整释放,再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其中一内嵌分支23a及对应的第一开窗242和对应的外嵌分支26a,建立导丝A3通道,所述导丝A3通道通向左冠状动脉503,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A3通道植入释放第一外接分支管50a,将第一外接分支管50a释放在对应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a、外嵌分支26a及内嵌分支23a中,以接通左冠状动脉503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此时释放后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a和第二外接分支管70a有部分重合,具体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a的近端与第二外接分支管70a的远端在外嵌分支26a内重合;如图4d所示,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另一内嵌分支23b及对应的第一开窗242和外嵌分支26b,建立导丝A4通道,所述导丝A4通道通向右冠状动脉505,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A4通道植入释放另一第一外接分支管50b,将另一第一外接分支管50b释放在对应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b、外嵌分支26b及内嵌分支23b中,以接通右冠状动脉505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此时释放后的另一第一外接分支管50b和第二外接分支管70b有部分重合,具体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b的近端与第二外接分支管70b的远端在外嵌分支26b内重合;如图4e所示,释放完成后血管支架100,两个第一外接分支管50a、50b和对应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a、70b连通后,分别连通左冠状动脉503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及右冠状动脉505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
本实施例血管支架100还有另一种释放方式,所述另一种释放方式中的输送器不带后释放装置,释放覆膜支架20时通过输送装置送达病变位置,先释放完成覆膜支架20的外嵌分支26部分,内嵌分支23部分保留在输送装置内,后续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及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插接方式与上述图4a至图4e所示的血管支架100释放方式相似。具体如下:通过头臂干动脉501建立第一导丝通道,所述第一导丝通道穿过外嵌分支26,通向左冠状动脉503,第二外接分支管70可以通过上述建立的第一导丝通道植入释放,以完成左冠状动脉503的外嵌分支血流通道的建立;以相同方式建立第二导丝通道,所述第二导丝通道穿过另一外嵌分支26,并通向右冠状动脉505,另一第二外接分支管70可以通过上述建立的第二导丝通道植入释放,以完成右冠状动脉505的外嵌分支血流通道的建立;在完成左冠状动脉503及右冠状动脉505与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搭接后,将主体管21完全释放,此时主体管21完全展开而贴合主血管500的内壁,两个内嵌分支23a、23b完整释放,再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其中一内嵌分支23a及对应的第一开窗242和外嵌分支26,建立第三导丝通道,所述第三导丝通道通向左冠状动脉503,通过上述建立的第三导丝通道植入释放第一外接分支管50,将第一外接分支管50释放在对应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外嵌分支26b及内嵌分支23b中,以接通左冠状动脉503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此时释放后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和第二外接分支管70有部分重合;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另一内嵌分支23b及对应的第一开窗242和外嵌分支26b,建立第四导丝通道,通向右冠状动脉505,通过上述建立的第四导丝通道植入释放另一第一外接分支管50,将另一第一外接分支管50释放在对应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外嵌分支26b及内嵌分支23b中,以接通右冠状动脉505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此时释放后的另一第一外接分支管50和第二外接分支管70有部分重合。释放完成后血管支架,两个第一外接分支管50和对应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连通后,分别连通左冠状动脉503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及右冠状动脉505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6,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侧视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主体管21a的内腔仅设置一个内嵌分支23,主体覆膜24的侧壁对应内嵌分支23的近端开设一个第一开窗242,主体覆膜24的外壁对应第一开窗242设置有一个外嵌分支26。内嵌分支23、第一开窗242及外嵌分支26沿主体覆膜24的轴向排列,主体覆膜24在内嵌分支23与外嵌分支26之间设置过渡部27。本实施例中,内嵌分支23及外嵌分支26位于主体覆膜24的同一侧。主体覆膜24的侧壁还开设至少一第二开窗28,至少一第二开窗28用于连通主体管21a与另一分支血管。第二开窗28与第一开窗242间隔设置,第二开窗28可以开设于主体覆膜24的外壁的近端或远端;第二开窗28与第一开窗242可以沿主体覆膜24的轴心线对称或不对称。第二实施例中的主体管21a适用于升主动脉一侧发生病变的情况,以减少多余的外接分支支架的接入。为了方便快捷地将第二开窗28正对分支血管的开口,在第二开窗28的边缘设置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是设置于第二开窗28的边缘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显示环,或者连续或间断地缠绕于第二开窗28的边缘的显影丝,或者连续或间断地设置于第二开窗28的边缘的显影点;为了第二开窗28完全张开,保持第二开窗28端部的形状,有利于血液顺利流入分支血管内,在第二开窗28的边缘设置圆环形或者椭圆环形的支撑环。
请一并参阅图7a至图7c,图7a至图7c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使用血管支架时,先将主体管21a收缩至输送器300内,并通过输送装置将输送器300的主体管21a送达至病变位置,输送器300带有后释放装置;如图7a所示,主体管21a的近端释放,主体管21a的远端位于所述后释放装置内未打开,外嵌分支26完全释放,内嵌分支23仍保留在输送器300内;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外嵌分支26建立导丝B1通道,所述导丝B1通道通向左冠状动脉503,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B1通道植入释放第二外接分支管70,将第二外接分支管70释放在左冠状动脉503和外嵌分支26中,具体的,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远端插入外嵌分支26内,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近端插入左冠状动脉503内,第二开窗28邻近右冠状动脉505;如图7b所示,将主体管21a完全释放,后释放装置打开,此时主体管21a完全展开而贴合血管500的内壁,内嵌分支23完整释放,再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内嵌分支23及第一开窗242和外嵌分支26,建立导丝B2通道,所述导丝B2通道通向左冠状动脉503,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B2通道植入释放第一外接分支管50,将第一外接分支管50释放在第二外接分支管70、外嵌分支26及内嵌分支23中,以接通左冠状动脉503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此时,释放后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和第二外接分支管70有部分重合,具体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近端与第二外接分支管70的远端在外嵌分支26内重合;第二开窗28正对右冠状动脉505并连通右冠状动脉505。如图7c所示,释放完成后血管支架,第一外接分支管50和第二外接分支管70连通后,连通左冠状动脉503与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第二开窗28连通右冠状动脉505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
请一并参阅图8及图9,图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侧视示意图。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的主体管21b是在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基础上省略两个外嵌分支26,主体管21b的具体结构如下:主体管21b的主体覆膜24的内腔设置两个内嵌分支23,两个内嵌分支23沿主体管21b的轴向连接于主体覆膜24的内壁,两个内嵌分支23可以沿主体覆膜24的轴心线对称或不对称;主体覆膜24的侧壁对应两个内嵌分支23开设两个第一开窗242,两个第一开窗242可以沿主体覆膜24的轴心线对称或不对称,两个所述第一开窗242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内嵌分支23。每一第一开窗242与对应的内嵌分支23之间通过圆弧形的过渡部27连接,即过渡部27是连接于内嵌分支23的近端边缘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之间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沿主体管21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271,以及密封连接于第一连接段271的边缘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的第二连接段273,第一连接段27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等于90度或不等于90度。
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开窗242的位置尽量靠近心脏,每一第一开窗242的孔径大小根据分支管50的外径大小设定,第一开窗242可以是圆形孔或是椭圆形孔。优选的,第一开窗242的孔径为12毫米的圆形孔。内嵌分支23沿主体覆膜24的轴向延伸的长度在10毫米-30毫米之间,优选的,内嵌分支23沿主体覆膜24的轴向延伸的长度为20毫米。本实施例中,主体管21b省略外嵌分支26,连接于内嵌分支23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近端能直接插入左冠状动脉503和右冠状动脉505内,能避免第一外接分支管50受到主血管的挤压而收缩影响血流的通过。
请一并参阅图10a至图10c,图10a至图10c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释放过程示意图。使用血管支架时,先将主体管21b收缩至输送器内,并通过输送装置将输送器的主体管21b送达至病变位置,并释放主体管21b,主体管21b完全释放并贴合血管500的内壁,内嵌分支23也完整释放;此时,两个第一开窗242分别正对左冠状动脉503及右冠状动脉505;如图10a所示,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内嵌分支23a及第一开窗242,建立导丝C1通道,所述导丝C1通道通向左冠状动脉503,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C1通道植入释放第一外接分支管50a,将第一外接分支管50a释放在内嵌分支23a及左冠状动脉503中,以接通左冠状动脉503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如图10b所示,通过头臂干动脉501,穿过内嵌分支23b及第一开窗242,建立导丝C2通道,所述导丝C2通道通向右冠状动脉505,通过上述建立的导丝C2通道植入释放第一外接分支管50b,将第一外接分支管50b释放在内嵌分支23b及右冠状动脉505中,以接通右冠状动脉505和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如图10c所示,释放完成后血管支架,两个第一外接分支管50a、50b分别连通左冠状动脉503及右冠状动脉505与主血管500之间的血流通道。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在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的基础上省略了外嵌分支26,具体的,主体管21c内仅设置一个内嵌分支23,主体覆膜24对应内嵌分支23的近端开设一个第一开窗242,主体覆膜24在邻近第一开窗242处设置过渡部27,内嵌分支23的近端穿通所述过渡部27。主体覆膜24还开设至少一第二开窗28,至少一第二开窗28用于连通主体管21c与分支血管。第四实施例中的主体管21c适用于升主动脉一侧发生病变的情况,以减少多余的外接分支支架的接入;主体管21c省略外嵌分支26,连接于内嵌分支23的第一外接分支管50的近端能直接插入左冠状动脉503或右冠状动脉505内,能避免第一外接分支管50受到血管的挤压而收缩影响血流的通过。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血管支架的覆膜支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覆膜支架的结构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的基础上省略了其中一个外嵌分支26。具体的,主体管21d的主体覆膜24的内腔设置两个内嵌分支23,两个内嵌分支23沿主体管21d的轴向连接于主体覆膜24的内壁,两个内嵌分支23可以沿主体覆膜24的轴心线对称或不对称;主体覆膜24的侧壁对应两个内嵌分支23开设两个第一开窗242,每一第一开窗242与对应的内嵌分支23之间通过圆弧形的过渡部27连接,所述过渡部27是连接于内嵌分支23的近端边缘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之间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沿主体管21d的径向延伸的第一连接段271,以及密封连接于第一连接段271的边缘与第一开窗242的边缘的第二连接段273,第一连接段271的延伸方向与主体管21d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可以等于90度或不等于90度。外嵌分支26对应其中一第一开窗242设置于主体覆膜24的外壁。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覆膜支架,其包括主体管,所述主体管包括主体支撑骨架及主体覆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体管的内腔的至少一内嵌分支,所述主体覆膜对应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开设第一开窗,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所述第一开窗及所述内嵌分支用于连接第一外接分支管以连通分支血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壁设置有至少一外嵌分支,至少一所述外嵌分支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插接于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的第一外接分支管的近端插入至少一所述外嵌分支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外嵌分支内还插接第二外接分支管,所述第二外接分支管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外接分支管的近端在所述外嵌分支内搭接,所述第二外接分支管的近端连通分支血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外嵌分支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的长度在10毫米、30毫米或10毫米-30毫米的范围内的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至少一所述内嵌分支与至少一所述外嵌分支位于所述主体管的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膜支架的外壁在所述内嵌分支与所述外嵌分支之间通过过渡部连接,所述过渡部是连接于内嵌分支的近端边缘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之间的覆膜,所述覆膜包括连接于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边缘与所述主体覆膜之间的第一连接段,以及连接于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的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围成弧形的收容空间,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穿通所述第一连接段而连通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外接分支管的端部能穿过第一开窗及收容空间后插入所述内嵌分支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90度,或者所述第一连接段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主体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不等于90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覆膜的侧壁还开设至少一第二开窗,至少一所述第二开窗用于连通所述主体管与另一分支血管。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窗与所述第一开窗间隔,所述第二开窗开设于主体覆膜的外壁的近端或远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窗与所述第一开窗沿所述主体覆膜的轴心线对称或不对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覆膜的内腔设置两个内嵌分支,两个所述内嵌分支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连接于主体覆膜的内壁,两个所述内嵌分支沿所述主体覆膜的轴心线对称或不对称;所述主体覆膜的侧壁对应两个所述内嵌分支开设两个第一开窗,两个所述第一开窗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内嵌分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外壁设置有两个外嵌分支,每一所述外嵌分支沿所述主体管的轴向延伸,两个所述外嵌分支分别对应两个所述第一开窗。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设置支撑环,所述第一开窗的边缘和\或所述第二开窗的边缘设置设置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是设置于第一开窗的边缘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显示环,或者连续或间断地缠绕于第一开窗的边缘的显影丝,或者连续或间断地设置于第一开窗的边缘的显影点。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嵌分支的近端边缘和/或远端边缘设置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续或间断地缠绕有显影丝;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接或间断地设置有显影点。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嵌分支的近端边缘和/或远端边缘设置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由含有显影材料的合金丝所制;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续或间断地缠绕有显影丝;或者所述支撑环上连接或间断地设置有显影点。
16.一种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5任一所述的覆膜支架,以及至少一外接分支管,所述外接分支管的端部穿过第一开窗插接于所述内嵌分支内。
CN201910908448.6A 2019-09-24 2019-09-24 血管支架 Active CN1126181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8448.6A CN112618122B (zh) 2019-09-24 2019-09-24 血管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08448.6A CN112618122B (zh) 2019-09-24 2019-09-24 血管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8122A true CN112618122A (zh) 2021-04-09
CN112618122B CN112618122B (zh) 2024-04-19

Family

ID=75283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08448.6A Active CN112618122B (zh) 2019-09-24 2019-09-24 血管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8122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8199A1 (en) * 2009-10-13 2013-05-30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Paraplegia prevention stent graft
CN204033540U (zh) * 2014-08-29 2014-12-24 张学民 分段复合式支架型人造血管
US20170181838A1 (en) * 2015-12-29 2017-06-29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Endograft with at least two branch portions
CN106943207A (zh) * 2016-01-07 2017-07-14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一种用于穿刺置入的房室瓣瓣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CN108236511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200420A1 (en) * 2017-04-24 2018-11-01 Endologix, Inc. Endovascula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 branch device placement in channel of main graft
CN109833116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稳定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109833115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覆膜支架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138199A1 (en) * 2009-10-13 2013-05-30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Paraplegia prevention stent graft
CN204033540U (zh) * 2014-08-29 2014-12-24 张学民 分段复合式支架型人造血管
US20170181838A1 (en) * 2015-12-29 2017-06-29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Endograft with at least two branch portions
CN106943207A (zh) * 2016-01-07 2017-07-14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一种用于穿刺置入的房室瓣瓣膜支架及其输送系统
CN108236511A (zh) * 2016-12-26 2018-07-03 微创心脉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支架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200420A1 (en) * 2017-04-24 2018-11-01 Endologix, Inc. Endovascular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allowing for branch device placement in channel of main graft
CN109833116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稳定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109833115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多腔覆膜支架
CN109833124A (zh) * 2017-11-24 2019-06-04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改进显影可视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8122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43576B2 (en) Twin bifurcated stent graft
CN109833123B (zh) 改进贴壁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US10603196B2 (en) Fenestrated prosthesis
US8663310B2 (en) Hybrid type A dissection device
US9078780B2 (en) Balloon flareable branch vessel prosthesis and method
EP3714838B1 (en) Multi-chamber covered stent
JP5941583B2 (ja) 大動脈病変の血管内治療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1227990A (zh) 改进显影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209966658U (zh) 改进显影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07802376B (zh) 覆膜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CN209827101U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212996885U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117281658A (zh) 覆膜支架、支架系统及应用方法
CN116602804A (zh) 一种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
WO2019101079A1 (zh) 改进显影可视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109803590B (zh) 具支架的血液导管
CN111227991A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CN112618122A (zh) 血管支架及其覆膜支架
WO2021223621A1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19101078A1 (zh) 改进贴壁性的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CN213993852U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1223622A1 (zh) 血管分流架及血管支架
WO2020108546A1 (zh) 改进显影性能的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US20240156626A1 (en) Stent with remote manipulation
WO2020108547A1 (zh) 血管支架及其内嵌分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