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4872B -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4872B
CN112614872B CN202011376173.5A CN202011376173A CN112614872B CN 112614872 B CN112614872 B CN 112614872B CN 202011376173 A CN202011376173 A CN 202011376173A CN 112614872 B CN112614872 B CN 112614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area
connection portion
sub
resistance
organ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761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4872A (zh
Inventor
谢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761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4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4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4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10K59/1213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the pixel elements being T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包括驱动芯片,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位于第二显示区和驱动芯片之间;显示区包括多个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位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中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一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中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通过第二连接部与第二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电阻。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中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连接部的电阻,解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不均的问题。

Description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大尺寸的显示装置越来流行。但是由于显示装置尺寸的增大,其引发的一些显示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在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非显示区,显示区中阵列分布有像素单元。非显示区包括驱动电路,例如栅极驱动电路、源极驱动电路等。显示区中所有像素单元的电源信号(VDD)均是由驱动电路的VDD线提供至各个像素单元的,VDD线存在一定的电阻。因此,电源信号经过VDD线各处时的电压不同,也即VDD线提供给与之连接的处于各处的像素单元的电压不同。这种现象被称作IR压降(英文:IR Drop)。
由于像素单元的亮度与驱动电压相关,因此,IR Drop会导致不同位置的像素单元的亮度不一致,使得显示装置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影响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中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连接部的电阻,解决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显示不均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驱动芯片,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半导体层、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电阻。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包括本申请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驱动芯片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提供信号,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中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连接部的电阻,可以用于补偿由于第一显示区相对于第二显示区更靠近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提供的信号传递至第二显示区时会有损耗,而导致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显示区中第二驱动单元结构的信号不同的问题,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亮度不一致,降低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必不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N-N’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4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5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6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7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0为图8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1为图8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
图12为图2中K-K向的一种剖面图;
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结合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现有技术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中,包括显示区01和围绕显示区01的非显示区02,非显示区02包括驱动芯片03,显示区01包括第一显示区011和第二显示区012,第一显示区011位于第二显示区012和驱动芯片03之间;显示区01包括多个驱动单元013,驱动单元013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011的第一驱动单元013a和位于第二显示区012的第二驱动单元013b;显示区01还包括沿沿横方向X排布纵方向Y延伸的电源信号线04,电源信号线04用于为驱动电源013提供电源信号,还包括沿横方向X延伸纵方向Y排布的扫描线05,横方向X和纵方向Y相交。
其中,第一显示区011位于第二显示区012和驱动芯片03之间,由于电源信号线04存在一定的电阻,电源信号经过电源信号线04各处时的电压不同,也即电源信号线04提供给与之连接的处于各处的驱动单元013的电压不同。进而电源信号线04为第一显示区011提供的电源信号会强于为第二显示区012提供的电源信号,由于显示区01的亮度与驱动单元013的电压相关,因此,第一显示区011和第二显示区012接收的电源信号线04提供的电源信号的不同,会导致第一显示区011和第二显示区012的亮度不一致,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关于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的实施例,下文将详述。
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和图3所示,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N-N’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包括:显示区AA和围绕显示区AA的非显示区BB,非显示区BB包括驱动芯片IC,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位于第二显示区AA2和驱动芯片IC之间;显示区AA包括多个驱动单元Q,驱动单元Q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驱动单元Q1和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驱动单元Q2;第一驱动单元Q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一薄膜晶体管T1包括第一半导体层11、第一源极21和第一漏极31,第一源极11和第一漏极31通过第一连接部41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Q2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二薄膜晶体管T2包括第二半导体层12、第二源极22和第二漏极32,第二源极22和第二漏极32通过第二连接部42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
可以理解的是,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包括沿横方向X延伸纵方向Y排布的栅极线S,还包括沿纵方向Y延伸横方向X排布的电源信号线L,栅极线S和电源信号线L相交限定驱动单元Q,其中,横方向X和纵方向Y相交。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源信号线L存在一定的电阻,电源信号经过电源信号线L各处时的电压不同,也即电源信号线L提供给与之连接的处于各处的驱动单元Q的电压不同。进而会导致第一显示区011和第二显示区012的亮度不一致,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设置显示区AA包括多个驱动单元Q,驱动单元Q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驱动单元Q1和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驱动单元Q2;第一驱动单元Q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一薄膜晶体管T1包括第一半导体层11、第一源极21和第一漏极31,第一源极11和第一漏极31通过第一连接部41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Q2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二薄膜晶体管T2包括第二半导体层12、第二源极22和第二漏极32,第二源极22和第二漏极32通过第二连接部42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由于电源信号线L提供的电源信号会分别经过第一连接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限定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进而第一晶体管T1中电源信号的损耗大于第二晶体管T2中电源信号的损耗,可以补偿第二晶体管T2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
结合图2和图4所示,图4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连接部41包括沿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一子连接部41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二子连接部41b,第二连接部42包括沿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三子连接部42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四子连接部42b;第一方向I和第二方向J相交,且第一方向I为垂直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方向;其中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大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电阻。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41可以包括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一子连接部41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二子连接部41b,第一子连接部41a和第二子连接部41b电连接,即第一连接部41通过第一子连接部41a与第一源极21电连接,通过第二子连接部41b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和/或,第一连接部41通过第一子连接部41a与第一漏极31电连接,通过第二子连接部41b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使得第一晶体管T1之间的第一源极21、第一漏极31可以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实现信号的传递。第二连接部42包括沿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三子连接部42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四子连接部42b,第三子连接部42a和第四子连接部42b电连接,第二连接部42通过第三子连接部42a与第二源极22电连接,通过第四子连接部42b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和/或,第二连接部42通过第四子连接部42b与第二漏极32电连接,通过第四子连接部42b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使得第二晶体管T2之间的第二源极22、第二漏极32可以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实现信号的传递。进一步的,本实施例限定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大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电阻,通过限定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电阻的大小关系,补偿第二晶体管T2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大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电阻,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其中,该实施例中对第二子连接部41b和第四子连接部42b之间的关系不做具体要求,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可以大于、小于或者等于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最终只要保证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即可,下文不再赘述。
可选的,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子连接部41a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横截面积或者材料实现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大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电阻,同时由于仅需要改变第一子连接部41a与第三子连接部42a的电阻即可实现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无需增加新的工艺步骤,有利于缩短工艺制程以及节约资源。
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图5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第一子连接部41a靠近第一半导体层11的一侧包括第一电阻M1,第一源极21和第一漏极31通过第一过孔O1与第一电阻M1电连接。其中,本实施例对第一子连接部41a和第三子连接部42a的材质以及电阻大小不做具体要求,最终只要保证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即可,下文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子连接部41a通过第一过孔O1分别与第一源极21和第一电阻M1电连接,和/或,第一子连接部41a通过第一过孔O1分别与第一漏极31和第一电阻M1电连接,使得第一源极21和第一漏极31通过第一子连接部41a和第一电阻M1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使得第一晶体管T1之间的第一源极21、第一漏极31可以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电连接,实现信号的传递。由于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源极21和第一漏极31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之间串联一个第一电阻M1,相对于第二晶体管T2中第二源极22和第二漏极32直接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可以增加第一晶体管T1的功耗,可以补偿第二晶体管T2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即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其中,本实施例对第一电阻M1的材质、电阻大小,以及具体膜层结构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文不再赘述。
继续结合图2、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第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栅极51,第一电阻M1与第一栅极51同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阻M1与第一栅极51同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阻M1与第一栅极51同一制程形成,有利于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制作工艺。其中,本发明对第一电阻M1的材质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文不再赘述。其中,图5仅示意出第一栅极51位于第一源极21和与第一半导体层11之间,图5仅示意出顶栅结构的第一晶体管T1,但本发明对第一晶体管的机构不做具体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可以设置为底栅或者双栅等情况。
结合图2、图4和图6所示,图6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第一驱动单元Q1还包括存储电容C1,存储电容C1包括第一极板C1a和第二极板C1b,第一电阻M1和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层设置。
其中,图5中仅示意出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本发明对第一极板C1a和第二极板C1b的膜层不做具体要求,也可以与第一栅极S1同层设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阻M1和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阻M1与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一制程形成,有利于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制作工艺。可选的,由于一般第一极板C1a和第二极板C1b均采用导电材料制成使其之间可以形成电容,进而可以使得第一电阻M1和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层同材料设置,无需为第一电阻M1单独设置材料,可以进一步有利于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制作工艺。
结合图2、图4和图7所示,图7为图2中N-N’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驱动单元Q包括氧化物晶体管T0,氧化物晶体管T0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第一电阻M1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设置。
其中,驱动单元Q包括氧化物晶体管T0。氧化物晶体管T0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包括In、Zn、Ga、Mg、Sn等金属的氧化物或多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材料,是非晶态的铟镓锌氧InGaZnO,即通常的IGZO TFT。IGZO TFT可在室温下采用通常的物理沉积方法生长,不受基板尺寸限制,TFT特性大面积均匀性好,基板表面平整度佳,同时TFT载流子迁移率可达10~40cm2/(V·s),具有高载流子迁移率;此外,IGZO TFT具有透明及非晶态沟道的优点,可以使其应用于一定程度的柔性和透明显示。可选的,氧化物晶体管T0可以为第一晶体管T1和/或第二晶体管T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限定第一电阻M1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设置。可以使得,第一电阻M1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一制程形成,有利于降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制作工艺。可选的,第一电阻M1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同材料设置,由于当第一电阻M1与氧化物晶体管T0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同材料设置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用于增加电阻时,可能产生的接触电阻阻值较大,因此当采用第一电阻M1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同材料设置,可以有效的增加第一晶体管T1的功耗,可以补偿第二晶体管T2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即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又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M-M’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包括:还包括第三显示区AA3,第三显示区AA3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和驱动芯片IC之间;驱动单元Q还包括位于第三显示区AA3包括第三晶体管T3,第三晶体管T3包括第三半导体层13、第三源极31和第三漏极32,第三源极31和第三漏极32通过第三连接部43与第三半导体层13的沟道区131电连接;第三连接部43包括沿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五子连接部43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六子连接部43b,第五子连接43a部靠近第三半导体层13的一侧包括第二电阻M2;其中,第二电阻M2大于第一电阻M1。其中,本发明对第二电阻M2和第一电阻M1的具体膜层结构不做限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下文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第三显示区AA3位于第一显示区AA1和驱动芯片IC之间,即沿第一方向上Y显示区依次包括第二显示区AA2,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三显示区AA3,其中第三显示区AA3靠近驱动芯片IC设置。由于电源信号线L存在一定的电阻,电源信号经过电源信号线L各处时的电压不同,也即电源信号线L提供给与之连接的处于各处的驱动单元Q的电压不同。进而会导致第三显示区AA3,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亮度依次降低,使得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由此,本实施例在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设置显示区AA包括多个驱动单元Q,驱动单元Q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AA1的第一驱动单元Q1、位于第二显示区AA2的第二驱动单元Q2和位于第三显示区AA3的第三驱动单元Q3;其中,第一驱动单元Q1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T1;第二驱动单元Q2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T2,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源极21和第一漏极31与第一半导体层11的沟道区111之间串联一个第一电阻M1,相对于第二晶体管T2中第二源极22和第二漏极32直接与第二半导体层12的沟道区121电连接,可以增加第一晶体管T1的功耗,可以补偿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进一步设置第三晶体管T3中的第三源极23和第三漏极33与第三半导体层13的沟道区131之间串联一个第二电阻M2,第二电阻M2大于第一电阻M1,可以补偿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三显示区AA3亮度不同的问题,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
结合图8、图10和图11所示,图10为图8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图11为图8中M-M’向的又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包括:第一晶体管T1还包括第一栅极51,第一驱动单元Q1还包括存储电容C1,存储电容包括第一极板C1a和第二极板C1b;第一电阻M1与第一栅极51同层设置,或第一电阻M1和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层设置;驱动单元Q还包括氧化物晶体管T0,氧化物晶体管TO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第二电阻M2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设置。其中,图10仅示意出第一电阻M1与第一栅极51同层设置,图11仅示意出第一电阻M1和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层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阻M1与第一栅极51同层设置,或第一电阻M1和第一极板C1a或者第二极板C1b同层设置,第二电阻M2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设置,由于当第二电阻M2与氧化物晶体管T0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同层同材料设置时,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10用于增加电阻时,可能产生的接触电阻阻值较大,可以使得第二电阻M2的阻值大于第一电阻M1的阻值,可以补偿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三晶体管T3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三显示区AA3亮度不同的问题,即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当本发明对第一电阻M1和第二电阻M2并不仅限于此,只要保证第二电阻M2大于第一电阻M1即可,下文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2、图4、图8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部41a、第三子连接部42a和/或第五子连接部43a的电阻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部41a、第三子连接部42a和/或第五子连接部43a的电阻逐渐增大,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部41a、第三子连接部42a、第五子连接部43a其中之一的电阻逐渐增大。
第二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部41a、第三子连接部42a、第五子连接部43a其中之二的电阻逐渐增大。
第三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部41a、第三子连接部42a和第五子连接部43a的电阻均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源信号线L沿纵方向Y延伸,电源信号线L的输入端为靠近驱动芯片IC的一侧,电源信号线L提供的电源信号从输入端依次发送至第三显示区AA3、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由于电源信号线L自身电阻的损耗会导致发送至第三显示区AA3、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电源信号依次减弱,同时在第三显示区AA3、第一显示区AA1或者第二显示区AA2中的电源信号也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逐渐降低,会导致各个显示区内部亮度不均的问题。由此,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一子连接部41a、第三子连接部42a和/或第五子连接部43a的电阻逐渐增大,进一步防止第三显示区AA3、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内部亮度不均一,从而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显示时的亮度均一性。其中,上述第一种方式通过调节某个显示区内部的亮度均一性,具有针对性,灵活度高。第二种方式相对于第一种方式调节的更加细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机发光显示面板200显示时的亮度均一性。第三种方式相当于调节显示面板200各个显示区内部的亮度均一性,更细化。
继续结合图2和图12所示,图12为图2中K-K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沿显示面板出光方向,第一过孔O1包括第一端面O1a和第二端面O1b,第一端面O1a为第一过孔O1靠近第一源极21或第一漏极31的一侧端面,第二端面O1b为第一过孔O1靠近第一电阻M1的一侧端面;第二端面O1b与第一电阻M1连接处具有第一接触面积W;位于第一显示区AA1远离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接触面积Wa小于位于第一显示区AA1靠近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接触面积Wb。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阻阻值的大小与电阻的横截面积呈负相关,即电阻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的阻值越大,电阻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的阻值越小。其中第二端面O1b与第一电阻M1连接处具有第一接触面积W,第一接触面积W即相当于第一子连接部41a靠近第一电阻M1的一侧的横截面积,即第一接触面积W越大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值越小。由于在第一显示区AA1内,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电源信号线L提供的电源信号逐渐降低,进而需要设置第一晶体管T1的阻值组件减低,进而用于补偿信号组件减低而导致的显示不均一的问题。由此本实施例设置位于第一显示区AA1远离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接触面积Wa小于位于第一显示区AA1靠近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接触面积Wb,即相当于设置靠近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第一接触面积Wa小于远离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第一接触面积Wb,使得靠近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的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子连接部41a大于远离第二显示区AA2一侧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可以用于补偿信号组件减低而导致的显示不均一的问题,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显示时的亮度均一性。其中,图12中仅示意出第一接触面积的直径,第一接触面积Wa的直径Ra小于第一接触面积Wb的直径Rb。第二显示区AA2和第三显示区AA3中上述原理依旧适用。
继续结合图2和图12所示,图12为图2中K-K向的一种剖面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沿第一显示区指AA1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第一接触面积W的大小逐渐降低。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在第一显示区AA1内,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电源信号线L提供的电源信号逐渐降低,由此本实施例设置沿第一显示区指AA1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第一接触面积W的大小逐渐增大,使得第一晶体管T1中的第一子连接部41a的电阻阻值逐渐降低,补偿信号组件减低而导致的显示不均一的问题。
继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第一连接部41包括沿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一子连接部41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二子连接部41b,第二连接部42包括沿第一方向I延伸的第三子连接部42a和沿第二方向J延伸的第四子连接部42b;第一方向I和第二方向J相交;其中,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大于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大于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通过限定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与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的大小关系,补偿第二晶体管T2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所以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大于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
继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二子连接部41b、和/或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逐渐增大。
其中,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二子连接部41b、和/或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逐渐增大,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逐渐增大。第二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逐渐增大。
第三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二子连接部41b的电阻逐渐增大,且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电源信号线L沿纵方向Y延伸,电源信号线L的输入端为靠近驱动芯片IC的一侧,电源信号线L提供的电源信号从输入端依次发送至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由于电源信号线L自身电阻的损耗会导致发送至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电源信号依次减弱,同时在第一显示区AA1或者第二显示区AA2中的电源信号也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上逐渐降低,会导致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内部亮度不均的问题。由此本实施例限定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上,第二子连接部41b、和/或第四子连接部42b的电阻逐渐增大。通过调节第一显示区AA1中的第二子连接部41b的大小,补偿第一显示区AA1内电源信号衰减的问题,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亮度均一性,以及调节第二显示区AA2中的第四子连接部42b的大小,补偿第二显示区AA2内电源信号衰减的问题,提高第一显示区AA1的亮度均一性,进而可以进一步细化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的亮度均一性。其中,本实施例对第一子连接部41a和第二子连接部42a电阻大大小不做具体要求,只要保证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的电阻即可,下文不再赘述。
继续结合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中,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逐渐降低,和/或,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的方向AA1,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逐渐增大。
其中,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逐渐降低,和/或,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AA1的方向,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逐渐增大,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逐渐降低。
第二种: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的AA1方向,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逐渐增大。
第三种:沿第一显示区AA1指向第二显示区AA2的方向,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逐渐降低,且沿第二显示区AA2指向第一显示区的AA1方向,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逐渐增大。
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通过仅调节第一连接部41电阻的大小实现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也可以通过仅调节第二连接部电阻的大小实现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也可以通过同时调节第一连接部41电阻和第二连接部42电阻的大小实现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无论哪一种方式,只要保证第一连接部41的电阻大于第二连接部42的电阻,使得第一晶体管T1中电源信号的损耗大于第二晶体管T2中电源信号的损耗,可以补偿第二晶体管T2接收到的电源信号小于第一晶体管T1接收到的电源信号而导致的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亮度不同的问题,可以避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均一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请参考图13,图1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13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300包括本发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200。图13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有机发光显示装置300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装置300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驱动芯片为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提供信号,通过设置第一显示区中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二连接部的电阻,可以用于补偿由于第一显示区相对于第二显示区更靠近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提供的信号传递至第二显示区时会有损耗,而导致第二显示区中的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显示区中第二驱动单元结构的信号不同的问题,使得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亮度不一致,降低显示面板在显示时出现亮度差异,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均一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包括驱动芯片,所述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
所述显示区包括多个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第一驱动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第一源极和第一漏极,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
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二半导体层、第二源极和第二漏极,所述第二源极和所述第二漏极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电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子连接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子连接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子连接部;
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且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方向;
其中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的电阻大于所述第三子连接部的电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一半导体层的一侧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源极和所述第一漏极通过第一过孔与所述第一电阻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栅极,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栅极同层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极板或者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氧化物晶体管,所述氧化物晶体管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同层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显示区,所述第三显示区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驱动芯片之间;
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三显示区的第三晶体管,所述第三晶体管包括第三半导体层、第三源极和第三漏极,所述第三源极和所述第三漏极通过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三半导体层的沟道区电连接;
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五子连接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六子连接部,所述第五子连接部靠近所述第三半导体层的一侧包括第二电阻;
其中,所述第二电阻大于所述第一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晶体管还包括第一栅极,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还包括存储电容,所述存储电容包括第一极板和第二极板;
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第一栅极同层设置,或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一极板或者所述第二极板同层设置;
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氧化物晶体管,所述氧化物晶体管包括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
所述第二电阻与所述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层同层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子连接部、第三子连接部和/或第五子连接部的电阻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显示面板出光方向,所述第一过孔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为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第一源极或第一漏极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为所述第一过孔靠近所述第一电阻的一侧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处具有第一接触面积;
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远离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面积小于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靠近所述第二显示区一侧的所述第一接触面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接触面积的大小逐渐增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子连接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子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三子连接部和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四子连接部;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交;
其中,所述第二子连接部的电阻大于所述第四子连接部的电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子连接部、和/或第四子连接部的电阻逐渐增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二显示区的方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电阻逐渐降低,和/或,沿所述第二显示区指向所述第一显示区的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电阻逐渐增大。
15.一种有机发光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 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011376173.5A 2020-11-30 2020-11-30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614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6173.5A CN112614872B (zh) 2020-11-30 2020-11-30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76173.5A CN112614872B (zh) 2020-11-30 2020-11-30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872A CN112614872A (zh) 2021-04-06
CN112614872B true CN112614872B (zh) 2022-07-26

Family

ID=752282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76173.5A Active CN112614872B (zh) 2020-11-30 2020-11-30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48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1499A (zh) * 2021-06-02 2021-09-21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灯板、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2964A (en) * 2004-09-21 2006-07-01 Casio Computer Co Ltd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CN101009079A (zh) * 2006-01-26 2007-08-01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
CN101800020A (zh) * 2009-02-09 2010-08-11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1039559A (ja) * 2010-11-08 2011-02-24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9817643A (zh) * 2019-01-29 2019-05-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0065796A1 (ja) * 2018-09-26 2020-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149B2 (en) * 1999-02-24 2004-04-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Emissiv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luminescence display device with uniform luminance
JP2006030317A (ja) * 2004-07-12 2006-02-02 Sanyo Electric Co Ltd 有機el表示装置
US20190363150A1 (en) * 2017-03-29 2019-11-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22964A (en) * 2004-09-21 2006-07-01 Casio Computer Co Ltd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CN101009079A (zh) * 2006-01-26 2007-08-01 铼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显示器及其驱动装置
CN101800020A (zh) * 2009-02-09 2010-08-11 索尼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11039559A (ja) * 2010-11-08 2011-02-24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WO2020065796A1 (ja) * 2018-09-26 2020-04-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デバイス
CN109817643A (zh) * 2019-01-29 2019-05-2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872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59701B2 (ja)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表示装置
US10559256B2 (en) Pixel driver circuitry for a display device
CN107004682B (zh) 显示器背板以及包括该显示器背板的显示器
CN107078135B (zh) 半导体装置、tft背板、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US10957252B2 (en) Active matrix OLED display with normally-on thin-film transistors
US20220045150A1 (en) Amoled display panel and corresponding display device
CN107403827B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9761652B2 (en)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reduced signal distortion
WO2020206737A1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07112330B (zh) 具有多种类型的薄膜晶体管的显示器背板
CN112614872B (zh)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JP2024517197A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KR20230025508A (ko) 다수의 타입들의 박막 트랜지스터들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백플레인
CN110071146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KR102402602B1 (ko) 다수의 타입들의 박막 트랜지스터들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백플레인
KR20020056239A (ko) 액티브 매트릭스 유기 전계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623103B2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evice including brightness compensation plate
KR102636037B1 (ko) 다수의 타입들의 박막 트랜지스터들을 갖는 디스플레이 백플레인
US11205690B2 (en) Display pane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206740A1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4639331B (zh) 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US12021087B2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sub-channel portions
JP7417549B2 (ja) 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調整方法、表示装置
US20240090263A1 (en) Display panel
CN115527479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