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1069A -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1069A
CN112611069A CN202011511148.3A CN202011511148A CN112611069A CN 112611069 A CN112611069 A CN 112611069A CN 202011511148 A CN202011511148 A CN 202011511148A CN 112611069 A CN112611069 A CN 112611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ation
light
air conditioner
light source
control meth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11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桂友
毛守博
韩伟涛
卢大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11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1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1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1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purification, e.g. by filtering; by sterilisation; by oz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的杀菌装置自动开启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的杀菌控制方法包括:判断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通过上述杀菌控制方法,使得本申请的空调器实现了杀菌组件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杀菌组件的启停控制精度,保证杀菌效果,节约能源。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舒适性功能以外,人们期望空调能够提供更多的附加功能,如空气净化等。现有的部分空调中,通过在空调内部增设杀菌装置来实现对室内空气的杀菌和净化。当杀菌装置开启时,空气从空调进风口进入空调内部得到杀菌净化,然后由出风口排出至室内。
但是,目前的空调器安装的杀菌装置只能用户手动开启或定时开启(如基于空调器的累计工作时间开启杀菌装置等),开启方式较为粗犷,导致对室内的杀菌效果较差,而且也不利于空调器的节能。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的杀菌装置自动开启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光源发射端、透光元件和光源接收端,所述光源接收端能够接收到所述光源发射端发送的光线,所述透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发射端与所述光源接收端之间的光线传输路径上;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所述杀菌组件用于对流过所述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杀菌组件连接;
所述杀菌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杀菌组件工作,对流过所述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光线的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杀菌组件的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杀菌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所述杀菌组件关闭;
如果所述杀菌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则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运行状态。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杀菌组件包括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配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杀菌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导风板关闭至预设的防照射角度。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之前,所述杀菌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源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光源接收端判断所述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基于判断结果,所述光源接收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杀菌组件工作。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光源接收端连接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能够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信连接。
在上述杀菌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光源发射端为红外光发射器或紫外光发射器,并且/或者所述光源接收端为光传感器,并且/或者所述透光元件为滤光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控制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优选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杀菌控制方法包括:判断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
通过上述杀菌控制方法,使得本申请的空调器实现了杀菌组件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杀菌组件的启停控制精度,保证杀菌效果,节约能源。具体而言,通过对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大小进行判断,当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证明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衰减微小,透光元件的通透性良好,其表面未被尘螨和细菌覆盖,侧面反映出室内空气中细菌较少,因此无需开启杀菌组件。当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证明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强度有所减弱,透光元件被尘螨和细菌所覆盖,此时需要开启杀菌组件对室内进行杀菌,以降低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含量,保证杀菌的及时性,确保杀菌组件一旦开启就是及时有效地,有利于空调器节能。
进一步地,通过在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导风板关闭至预设的防照射角度,本申请的杀菌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送风效果和杀菌效果的同时,避免杀菌组件在运行时对人体产生伤害。
进一步地,通过在空调器内设置无线发射模块和无线接收模块,可以实现信号间的无线传递,省略检测组件与控制器之间的复杂走线,简化空调器的内部结构。
进一步地,通过使用红外滤光片作为透光元件,能够滤除多余的光线,使得红外光传感器只能接收到红外光,提高检测和判断精度。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吊顶式空调器来描述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图(一);
图2为图1中的吊顶式空调器去掉第一端的端盖后的结构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图(二);
图5为图4中的吊顶式空调器去掉第二端的端盖后的结构图;
图6为图5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除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除菌控制方法的逻辑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本体;11、进风口;12、出风口;13、端盖;2、导风板;31、光源发射端;32、光源接收端;33、透光元件;331、支柱;34、无线发射模块;4、控制器;41、无线接收模块;5、摆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本实施方式是结合吊顶式空调器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其他应用场景。例如,本申请的空调器还能够应用于壁挂式空调器、柜式空调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6,对本发明的吊顶式空调器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图(一);图2为图1中的吊顶式空调器去掉第一端的端盖后的结构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发明的吊顶式空调器的外观结构图(二);图5为图4中的吊顶式空调器去掉第二端的端盖后的结构图;图6为图5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1至图6所示,为了解决现有空调器的杀菌装置自动开启的控制精度低的问题,本申请的吊顶式空调器(以下或简称空调器)主要包括本体1、检测组件、杀菌组件和控制器4,检测组件的具体组成下文将介绍,杀菌组件未在图中具体示出。本体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和出风口12,进风口11处设置有进风格栅,出风口12处设置有导风板2,本体1内设置有换热器和风机(图中未示出)、本体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端盖13。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本体1内的光源发射端31、光源接收端32和透光元件33,光源发射端31能够发出光线,光源接收端32能够接收到光源发射端31发送的光线,透光元件33设置于光源发射端31与光源接收端32之间的光线传输路径上。杀菌组件设置于本体1内,杀菌组件开启时能够对流过本体1的空气进行杀菌。控制器4设置于本体1内,并且控制器4分别与检测组件和杀菌组件连接,控制器4设置成能够根据光源接收端32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
吊顶式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室内空气在风机的带动下由进风口11进入本体1内部,并在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12送回至室内。光源发射端31发出光线,光线穿过透光元件33后被光源接收端32接收。当室内空气较好时,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较少,此时透光元件33被尘螨和细菌覆盖的几率较小,光源发射端31发射的光线基本全部被光源接收端32接收。而当室内空气中含有较多的尘螨和细菌时,此时透光元件33被尘螨和细菌覆盖住表面的几率较大,光源发射端31发射的光线部分被透光元件33遮挡,使得光源接收端32接收到的光线强度有所减弱。此时,控制器4控制杀菌组件启动运行,对流过本体1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含量。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在空调器内设置检测组件,能够大幅度提高杀菌组件的启停控制精度,保证杀菌效果,节约能源。具体而言,检测组件包括光源发射端31、光源接收端32和设置于二者之间的光线传输路径上的透光元件33,正常情况下,光源发射端31发射的光线穿过透光元件33后被光源接收端32接收,光源接收端32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衰减微小。当空气中尘螨、细菌、病毒等较多时,部分会覆盖在透光元件33上,此时光源接收端32接收到的光线强度将有所衰减,当衰减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认为空气中尘螨、细菌和病毒较多,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除菌消毒,此时控制杀菌组件运行,可以保证杀菌消毒的及时性,确保杀菌组件一旦开启就是及时有效地,而且也有利于提高杀菌消毒效果,节约能源。
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只图6,对本申请的空调器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介绍。
首先参照图1,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进风口11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本体1的上表面(以图1所示方向,下同),上表面上开设有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进风格栅。出风口12沿本体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上表面与前侧面之间的弧形过渡面上,导风板2配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一驱动机构与控制器4连接,控制器4能够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从而导风板2在第一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相对于出风口12的旋转。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为电机或电机与齿轮的组合,当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时,电机的输出轴直接与导风板2连接从而驱动导风板2转动,当第一驱动机构为电机与齿轮的组合时,电机通过齿轮驱动导风板2转动。以上导风板2的驱动方式为本领域常用的手段,在此不再赘述。此外,出风口12内部还设置有多个摆叶5,摆叶5配置有第二驱动机构,如第二驱动机构例如为电机与传动杆的组合等,摆叶5在第二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实现左右摆动。
参照图2-3和图5-6,光源发射端31为红外光发射器,光源接收端32为红外光传感器,光源发射端31和光源接收端32分别设置在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内壁上,二者彼此相对,使得光源发射端31发射的红外光源沿直线传播并被光源接收端32所接收。透光元件33为红外滤光片,其通过支柱331设置于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且靠近光源接收端32的内壁上,设置好后,红外滤光片位于光源接收端32的前方(既图6所示的光源接收端32的右侧),其能够过滤掉除红外光外的大部分光波。
参照图2和图5,检测组件还包括与光源接收端32连接的无线发射模块34,控制器4还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41,无线发射模块34能够与无线接收模块41通信连接。具体地,无线发射模块34为WiFi发射模块,其设置于光源接收端32所在端的外壁上,并与光源接收端32信号连接。无线接收模块41为WiFi接收模块,其与控制器4一同设置于光源发射端31所在端的外壁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红外光发射器发射出设定波长的红外光后,红外光穿过红外滤光片被红外光传感器接收,红外光传感器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输出不同的感应值,一般感应值为电信号,如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等。该电信号通过WiFi发射模块发送至WiFi接收模块,从而控制器4可获取到该电信号。由于红外滤光片被尘螨和细菌覆盖的程度不同,因此控制器4获得的电信号也不尽相同,控制器4能够基于该电信号确定红外光的强度大小,进而基于该强度大小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红外光发射器发射出设定波长的红外光后,红外光穿过红外滤光片被红外光传感器接收,红外光传感器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输出不同的感应值,一般感应值为电信号,如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等。由于红外滤光片被尘螨和细菌覆盖的程度不同,因此红外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也不尽相同。红外光传感器可连接比较器,通过比较器判断红外光的强度大小,并将判断结果通过WiFi发射模块以发送指令信号的方式发送至WiFi接收模块,控制器4获取到该指令信号后,能够基于该指令信号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
杀菌组件设置于出风口12,其具体为紫外杀菌灯,紫外杀菌灯与控制器4连接,在控制器4的控制下实现启停。具体地,当判断出红外光的强度较小时,证明此时红外滤光片部分被尘螨或细菌覆盖,需要开启杀菌组件。此时控制器4控制杀菌组件工作,以对流过本体1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反之,当判断出红外光的强度较大时,证明此时红外光穿过红外滤光片后衰减微小,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数量较少,无需控制杀菌组件工作。此时进一步判断杀菌组件的状态,如果杀菌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则控制器4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状态;如果杀菌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器4控制杀菌组件关闭。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对杀菌组件的具体设置数量和设置位置进行说明,但这并非是不清楚的,相反,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实际情况对杀菌组件的设置位置、设置数量等进行调整。例如,杀菌组件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紫外杀菌灯,当设置有一个时,紫外杀菌灯可以设置在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任意一端的内壁上并朝向另一端照射;当设置有两个时,杀菌灯可以同时设置在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内壁上朝向另一端照射,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内壁上彼此相向照设。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两个紫外杀菌灯也可以设置在出风口12中部同时向相反方向照射。
通过使用红外光发射器作为光源发射端31,使用红外光传感器作为光源接收端32,使得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在穿过透光元件33后能够被红外光传感器接收,进而通过红外光传感器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大小判断是否开启杀菌组件,保证杀菌的及时性,确保杀菌组件一旦开启就是及时有效地,有利于空调器节能。通过将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传感器分别设置在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的内壁上,能够减小出风口12的出风对检测结果的影响,这是由于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在出风时风速较小,尘螨和细菌更容易在该处停留。通过在空调器内设置无线发射模块34和无线接收模块41,可以实现信号的无线传递,省略检测组件与控制器4之间的复杂走线,简化空调器的内部结构。通过使用红外滤光片作为透光元件33,能够滤除多余的光线,使得红外光传感器只能接收到红外光,提高检测和判断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发明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光源发射端31和光源接收端32分别设置在出风口12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内壁上、透光元件33设置在靠近光源接收端32一侧的内壁上进行描述的,但是这种设置方式并非唯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检测组件的设置位置进行调整,只要其能够满足光源发射端31发射的光线能穿过透光元件33并被光源接收端32接收的条件即可。例如,光源发射端31和光源接收端32还可以分别设置在进风口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内壁上;再如,透光元件33还可以设置在靠近光源发射端31或光源接收端32中任一端的内壁上。再如,光源发射端31、光源接收端32和透光元件33三者同时设置在本体1的上表面(按图1所示方位)内侧,如此一来,空调器吊顶安装后,该上表面位于最下侧并朝向室内,室内的尘螨和细菌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被检测到。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光源发射端31和光源接收端32是以红外光发射器和红外光传感器进行介绍的,但是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光源发射端31还可以为紫外光发射器,相应的光源接收端32为紫外光传感器等。当然,在光源发射端31为红外光发射器或紫外光发射器时,光源接收端32并非只能对应地选择红外光传感器或紫外光传感器,然和能够接受和感应光的强度的光敏元件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中。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透光元件33的类型并非一成不变,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当光源发射端31采用紫外光发射器时,可以选择透光元件33为紫外滤光片,当然也可以选用无滤光层的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任意调整,只要该透光元件33能够有效实现透光以及被尘螨和细菌贴附的条件即可。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杀菌组件设置位置虽然是以设置在出风口12处的紫外杀菌灯进行描述的,但是这种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调整,只要能够有效对空气进行杀菌的装置均可以应用于本申请。比如,杀菌组件还可以为红外线杀菌灯、负离子发生器等,其设置位置除在出风口12外,还可以设置在进风口11内部、换热器上等。
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虽然使用无线发射模块34和无线接收模块41的方式简化了空调器内部结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也可以使用有线连接的方式替代无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更改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此外,无线发射模块34和无线接收模块41除上述介绍的WiFi模块外,还可以采用红外模块、蓝牙模块等进行替代。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虽然没有特别说明,但是上述空调器的控制器4在物理上可以是空调器本身所具有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专门用于执行本发明的控制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控制器的一个功能模块或功能单元。
下面结合图7,对本申请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其中,图7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除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7所示,与上述吊顶式空调器的结构相对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
S101、判断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例如,红外光传感器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输出不同的感应值,一般感应值为电信号,该电信号通过WiFi发射模块发送至WiFi接收模块,从而被控制器获取,作为红外光的强度。该电信号可以为感应电压,控制器在接收到该电压后,将该电压与预设强度阈值(即电压阈值)进行比较。
S103、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杀菌组件的开闭;例如,在感应电压值小于等于电压阈值时,控制紫外杀菌灯开启对流过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在感应电压值大于电压阈值时,控制紫外杀菌灯关闭(如果紫外杀菌灯已开启),或保持空调器的当前运行状态(如果紫外杀菌灯未开启)。
通过上述杀菌控制方法,使得本申请的空调器实现了杀菌组件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杀菌组件的启停控制精度,保证杀菌效果,节约能源。具体而言,通过对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大小进行判断,当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证明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强度衰减微小,透光元件的通透性良好,其表面未被尘螨和细菌覆盖,侧面反映出室内空气中细菌较少,因此无需开启杀菌组件。当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证明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强度有所减弱,透光元件被尘螨和细菌所覆盖,此时需要开启杀菌组件对室内进行杀菌消毒,以降低空气中的尘螨和细菌含量,保证杀菌消毒的及时性,确保杀菌组件一旦开启就是及时有效地,有利于空调器节能。
下面对本申请的杀菌控制方法的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S103进一步包括:在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杀菌组件工作,对流过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在光线的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时,进一步判断杀菌组件的工作状态;如果杀菌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杀菌组件关闭;如果杀菌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则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运行状态。
举例而言,红外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为电压时,当电压值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预设电压值)时,证明此时红外滤光片部分被尘螨和细菌所遮挡,侧面反映出室内空气中所含的细菌数量过多,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杀菌处理,此时控制器控制紫外杀菌灯开启,以便及时有效地对流过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反之,如果电压值大于预设电压值时,证明此时红外滤光片的通透性较好,红外滤光片未被遮挡,红外光发射器发射的红外光基本全部被红外光传感器接收到,侧面反映出室内空气质量较佳,无需进行杀菌处理。此时进一步判断紫外杀菌灯的运行状态,当紫外杀菌灯未开启时,只需保持空调器的当前运行状态即可;当紫外杀菌灯开启时,则控制紫外杀菌灯关闭,以节省电能。
在一种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当出风口设置有由控制器控制旋转的导风板,且紫外杀菌灯设置于出风口时,杀菌控制方法还包括:在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导风板关闭至预设的防照射角度。仍以电信号为电压值为例,当吊顶式空调器安装好后,空调器的下表面被固定在吊顶板或屋顶上,而上表面则朝向室内(按图1所示方向),导风板位于本体的上表面与前侧面的弧形过渡面上。导风板打开时,用户可以看到本体内的部分结构,当紫外杀菌灯开启时,存在紫外灯照射人体对人体产生伤害的可能性,因此,在电压值小于等于预设电压值时,控制导风板关闭至预设的防照射角度。其中,防照射角度在本申请中指的是能够阻挡紫外线杀菌灯发出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人体的角度,例如,导风板关闭至与水平面呈30°至45°的位置,并且在关闭到该防照射角度后,空调器仍然可以正常出风。
通过在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导风板关闭至预设的防照射角度,本申请的杀菌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送风效果和杀菌效果的同时,避免杀菌组件在运行时对人体产生伤害。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无线发射模块为WiFi发射模块,无线接收模块为WiFi接收模块时,在步骤S101之前,杀菌控制方法还包括:
通过WiFi发射模块与WiFi接收模块之间的通信连接,光源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发送给控制器。
如此,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
控制器判断光线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举例而言,红外光传感器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输出不同的感应值,一般感应值为电信号,如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等。该电信号通过WiFi发射模块发送至WiFi接收模块,从而控制器可获取到该电信号。由于红外滤光片被尘螨和细菌覆盖的程度不同,因此控制器获得的电信号也不尽相同,控制器能够基于该电信号与预设强度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红外光的强度大小,进而基于该强度大小控制紫外杀菌灯的开闭。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步骤S101进一步包括:
所述光源接收端判断所述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如此,步骤S103进一步包括:
基于判断结果,光源接收端向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响应于控制信号,控制器控制杀菌组件工作。
举例而言,红外光传感器可根据接收到的红外光的强度输出不同的感应值,一般感应值为电信号,如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等。由于红外滤光片被尘螨和细菌覆盖的程度不同,因此红外光传感器输出的电信号也不尽相同。红外光传感器可连接比较器,通过比较器判断红外光的强度大小(也即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的大小),并将判断结果通过WiFi发射模块以发送指令信号的方式发送至WiFi接收模块,控制器获取到该指令信号后,能够基于该指令信号控制紫外杀菌灯的开闭。例如,控制器获取到高电平信号“1”时,控制紫外杀菌灯关闭;控制器获取到低电平信号“0”时,控制紫外杀菌灯开启。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光源接收端与控制器之间也可以通过有线连接,有线连接后的控制方法与上述控制方法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各个步骤按照上述先后次序的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实现本实施例的效果,不同的步骤之间不必按照这样的次序执行,其可以同时(并行)执行或以颠倒的次序执行,这些简单的变化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判断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与判断紫外杀菌灯是否开启的步骤可以对调;再如,也可以省略判断紫外杀菌灯是否开启的步骤等。
下面参照图8,对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过程进行描述。其中,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器的除菌控制方法的逻辑图。
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过程中,在空调器开机运行一段时间以后,执行步骤S201,控制红外光发射器通电运行。
然后,执行步骤S203,通过WiFi发射模块发送至WiFi接收模块的通信连接,红外光传感器将感应到的感应电压U发送至控制器。
然后,执行S205,控制器基于接收到的感应电压U判断U≤△U是否成立;如果成立,则执行步骤S207;否则,如果不成立,则进一步执行步骤S209。
步骤S207,控制紫外杀菌灯开启,同时控制导风板关闭至与水平面呈45°角。
步骤S209,判断紫外杀菌灯是否处于开启状态;如果是,则执行步骤S211;否则,执行步骤S213。
步骤S211,控制紫外杀菌灯关闭。
步骤S213,控制空调器保持当前运行状态。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吊顶式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其中,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杀菌控制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杀菌控制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部分。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包括各种电子设备形成的存储装置设备,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介质是非暂时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文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方法的详细步骤,但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组合、拆分及调换顺序,如此修改后的技术方案并没有改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因此也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本体内的光源发射端、透光元件和光源接收端,所述光源接收端能够接收到所述光源发射端发送的光线,所述透光元件设置于所述光源发射端与所述光源接收端之间的光线传输路径上;
杀菌组件,所述杀菌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所述杀菌组件用于对流过所述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于所述本体内,并且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检测组件和所述杀菌组件连接;
所述杀菌控制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杀菌组件工作,对流过所述本体的空气进行杀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光线的强度大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时,进一步判断所述杀菌组件的工作状态;
如果所述杀菌组件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所述杀菌组件关闭;
如果所述杀菌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则制所述空调器保持当前运行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件包括紫外杀菌灯,所述紫外杀菌灯设置于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配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杀菌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光线的强度小于等于所述预设强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导风板关闭至预设的防照射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之前,所述杀菌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光源接收端将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控制器判断所述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光源接收端接收到的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所述光源接收端判断所述光线的强度与预设强度阈值的大小;
“基于判断结果,控制所述杀菌组件的开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基于判断结果,所述光源接收端向所述控制器发送控制信号;
响应于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杀菌组件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与所述光源接收端连接的无线发射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发射模块能够与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信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射端为红外光发射器或紫外光发射器,并且/或者
所述光源接收端为光传感器,并且/或者
所述透光元件为滤光片。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
存储器;
处理器;以及
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控制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杀菌控制方法。
CN202011511148.3A 2020-12-18 2020-12-18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611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148.3A CN112611069A (zh) 2020-12-18 2020-12-18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1148.3A CN112611069A (zh) 2020-12-18 2020-12-18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1069A true CN112611069A (zh) 2021-04-06

Family

ID=752435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1148.3A Pending CN112611069A (zh) 2020-12-18 2020-12-18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1106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5138A (zh) * 2021-04-29 2021-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577327A (zh) * 2021-07-07 2021-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杀菌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10948A (zh) * 2021-11-17 2022-03-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杀菌的方法和空调、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8686A (zh) * 2021-11-26 2022-07-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器紫外杀菌的方法和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WO2022242108A1 (zh) * 2021-05-19 2022-11-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5717750A (zh) * 2022-11-25 2023-0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杀菌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5717750B (zh) * 2022-11-25 2024-06-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杀菌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0142A (zh) * 2015-06-26 2015-10-21 蚌埠市瑞风净化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除尘灭菌空气自净装置
TWM530654U (zh) * 2016-06-30 2016-10-21 Univ Vanung 安全紫外光殺菌控制裝置
CN106440321A (zh) * 2016-09-30 2017-02-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灰尘检测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206339466U (zh) * 2016-03-25 2017-07-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粉尘传感器
KR20180057394A (ko) * 2016-11-22 2018-05-30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CN207881094U (zh) * 2018-01-31 2018-09-18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109464685A (zh) * 2019-01-23 2019-03-15 东莞明佳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紫外线消毒器
CN209265670U (zh) * 2018-12-17 2019-08-16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校 一种具有灰尘检测功能的智能家居装饰装置
CN111426027A (zh) * 2020-03-13 2020-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杀菌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11903213U (zh) * 2020-01-08 2020-11-10 深圳市泰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故障检测装置及系统
KR20200132223A (ko) * 2019-05-16 2020-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990142A (zh) * 2015-06-26 2015-10-21 蚌埠市瑞风净化设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除尘灭菌空气自净装置
CN206339466U (zh) * 2016-03-25 2017-07-18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粉尘传感器
TWM530654U (zh) * 2016-06-30 2016-10-21 Univ Vanung 安全紫外光殺菌控制裝置
CN106440321A (zh) * 2016-09-30 2017-02-22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灰尘检测装置、空调器及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KR20180057394A (ko) * 2016-11-22 2018-05-30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공기 청정기
CN207881094U (zh) * 2018-01-31 2018-09-18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9265670U (zh) * 2018-12-17 2019-08-16 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中心校 一种具有灰尘检测功能的智能家居装饰装置
CN109464685A (zh) * 2019-01-23 2019-03-15 东莞明佳美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紫外线消毒器
KR20200132223A (ko) * 2019-05-16 2020-11-2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211903213U (zh) * 2020-01-08 2020-11-10 深圳市泰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故障检测装置及系统
CN111426027A (zh) * 2020-03-13 2020-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杀菌空调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玉龙: "《传感器技术》", 30 December 2019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5138A (zh) * 2021-04-29 2021-10-0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465138B (zh) * 2021-04-29 2023-05-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WO2022242108A1 (zh) * 2021-05-19 2022-11-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3577327A (zh) * 2021-07-07 2021-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杀菌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7327B (zh) * 2021-07-07 2024-01-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杀菌装置及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10948A (zh) * 2021-11-17 2022-03-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杀菌的方法和空调、服务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8686A (zh) * 2021-11-26 2022-07-0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控制空调器紫外杀菌的方法和装置、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5717750A (zh) * 2022-11-25 2023-02-28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杀菌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5717750B (zh) * 2022-11-25 2024-06-1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室内杀菌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11069A (zh) 空调器的杀菌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80207A1 (zh) 杀菌空调的控制方法
KR20210065430A (ko) 공기 정화기
JP2007232323A (ja) 天井扇
CN111928411B (zh) 紫外线杀菌空调器、断电保护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80010747A (ko) 공기조화기
CN214249845U (zh) 空调器
KR100862437B1 (ko) 차량용 공기청정기의 에어필터 교환시기 알람방법
KR20170052743A (ko) 공기 정화기
KR102453488B1 (ko) 공기 조화기
TWI615586B (zh) 濕度調節裝置
CN215062718U (zh) 大角度上层空间紫外线杀菌装置
JP7071901B2 (ja) 電気機器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08241101A (ja) 換気装置
CN219531115U (zh) 一种空气消毒机
JP6059606B2 (ja) 送風装置
CN211177128U (zh) 除菌模块及包括该模块的空调器
WO2022257475A1 (zh) 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杀菌控制方法及智能家居系统
KR100980394B1 (ko) 천장 부착형 공기 살균기
JP2003194367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5446654U (zh) 杀菌蜗壳、风机设备和空调
KR20160077263A (ko) 공기청정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TWI823038B (zh) 內藏式紫外線殺菌裝置
JP2009014253A (ja) 換気装置
CN215652858U (zh) 内藏式紫外线杀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6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