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6795A -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6795A
CN112606795A CN202011580866.6A CN202011580866A CN112606795A CN 112606795 A CN112606795 A CN 112606795A CN 202011580866 A CN202011580866 A CN 202011580866A CN 112606795 A CN112606795 A CN 1126067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ft
vehicle
verification
gear shifting
i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8086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6795B (zh
Inventor
狄忠举
闻继伟
杨雪珠
李海霞
孙承锐
梁瑜
孙毓阳
田井权
李军
谢玉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58086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6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6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6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6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6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60R25/04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propulsion system, e.g. engine or drive motor
    • B60R25/06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operating on the propulsion system, e.g. engine or drive motor operating on the vehicle transmi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25/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20Communication devices for vehicle anti-theft devices
    • B60R2325/205Mobile pho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2Electric energy management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Transmission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工况下的两级传动系防盗,且具有车内和车外两层防盗报警系统,兼具车端网联功能,车主能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操作换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能够满足车辆防盗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技术实现难度、增大行车安全系数,整车防盗成效显著、简化整车防盗流程、极大缩减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人们对车的使用便捷性要求逐渐提高。而传统汽车必须得携带车钥匙,驾驶员必须通过车钥匙解锁车门,当要驾驶车辆时,需要将钥匙放于车内,车钥匙通过无线方式和防盗控制器进行认证,才允许启动车辆(燃油车为允许启动发动机,电动车为允许换挡)。对于这样的车钥匙解锁的情况,整个过程驾驶员必须随身携带车钥匙,便捷性不高。
随着Uber、滴滴打车、百度“顺风车”的兴起,租车行业俨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目前一种主流的租车运营方式是由管理公司购买车辆,对应招聘合格的司机,通过租赁方式授权司机使用车辆,同时在车辆上安装监控装置,监控车辆的状态以及轨迹,进行系统管理。然而,该方式只能对车辆起到监控作用,却不能有效地对外租的车辆进行控制。甚至当监控装置失效(例如该监控装置非本车辆的监控装置)时,车辆失去监控,从而导致一些司机违约后,还能盗取该车辆,继续使用该车辆,为出租车管理公司带来不少损失。
当前行业设计的车辆防盗方案,没有针对传动系防盗作专门研究,且整车防盗实现过程大多较为繁杂,不能在满足法规要求、达到整车防盗的目标下,简化实现流程及降低成本。并且随着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使代客泊车、远程模式控制车辆成为可能。但也进一步增大了车辆被盗取的风险。当代客泊车或远程模式开启时,整车发动机已启动、且转向机构需要使能,因此只能通过传动系换挡系统禁止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操作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移动出行共享模式的出现,也进一步增大了车辆被非法盗取的风险。
车辆采用PEPS系统(无钥匙进入及启动)后,一般的方法为增加ESCL锁用于锁止转向管柱。在现有技术中,由于转向管柱为安全件,在实际应用中,如果ESCL异常锁止,会导致车辆无法转向,容易引起安全事故,ESCL在功能安全设计上需满足功能安全AILSD的要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有人驾驶(正常驾驶模式)和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模式)两种工况下的两级传动系防盗,且具有车内和车外两层防盗报警系统,兼具车端网联功能,车主能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远程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本发明实施例集成式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能够代替转向柱锁,满足车辆防盗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技术实现难度、增大行车安全系数;整车防盗成效显著、简化整车防盗流程、极大缩减成本。能应用在私家车或移动出行共享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在传统燃油车型、新能源车型),实现整车防盗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包括:
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
防盗算法获取模块,用于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Ⅰ级防盗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换挡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Ⅱ级防盗验证模块,用于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工况下的两级传动系防盗,且具有车内和车外两层防盗报警系统,兼具车端网联功能,车主能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本发明集成式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能够代替转向柱锁,满足车辆防盗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技术实现难度、增大行车安全系数,整车防盗成效显著、简化整车防盗流程、极大缩减成本。能应用在私家车或移动出行共享车辆,实现整车防盗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a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系防盗系统装置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状态流转图;
图1c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系换挡防盗系统I级防盗策略流程图;
图1d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传动系换挡防盗系统Ⅱ级防盗策略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传动系电子换挡防盗控制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10,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其中,所述验证信息可以为随机数种子,也可以为其他能够进行验证的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制。
S120,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示例性的,当整车上电后,将第一随机数种子Seed1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一密钥Key1;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Seed1生成的第二密钥Key2,则根据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当前驾驶周期第一次Ⅰ级防盗验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可以为从整车上电开始计时,规定时间间隔t1ms。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规定时间间隔t2ms。
在当整车上电后,所述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将第一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进行第一次Ⅰ级防盗验证。
若验证不通过,则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将第二随机数种子Seed2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流程的t1ms)生成第三密钥Key3,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四密钥Key4,则根据第三密钥和所述第四密钥进行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可以为t3ms。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从第一次发出随机数种子开始计时第四预设时间后,将第二随机数种子Seed2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流程的t1ms)生成第三密钥Key3,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四密钥Key4,则根据所述第三密钥和所述第四密钥进行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
其中,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为t4ms。
本发明实施例对每个驾驶周期中至多两次的Ⅰ级防盗验证流程具体在第几次防盗验证成功不进行限制。
S130,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可选的,若两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中任意一次验证通过,且未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包括:获取整车状态信息;可选的,所述整车状态信息包括:转向信息、制动信息、油门信息和车速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包括:
当整车上电后,将第一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一密钥;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根据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当前驾驶周期第一次Ⅰ级防盗验证。
可选的,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根据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当前驾驶周期第一次Ⅰ级防盗验证之后,还包括:
若验证不通过,则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将第二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三密钥,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四密钥,则根据第三密钥和所述第四密钥进行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
可选的,还包括: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从第一次发出随机数种子开始计时第四预设时间后,将第二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三密钥,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四密钥,则根据所述第三密钥和所述第四密钥进行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
可选的,还包括:
若两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中任意一次验证通过,且未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若两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验证均未通过,则在当前驾驶周期不响应换挡指令。
可选的,还包括:
若验证不通过,则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可选的,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包括:
获取整车状态信息;
若所述Ⅰ级防盗验证通过,且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则根据所述整车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智能驾驶条件;
若满足智能驾驶条件,则生成智能换挡指令,并将所述智能换挡指令发送至换挡执行器,以使所述换挡执行器根据所述智能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S140,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若满足智能驾驶条件,则生成智能换挡指令,并将所述智能换挡指令发送至换挡执行器,以使所述换挡执行器根据所述智能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示例性的,智能驾驶领域代客泊车or远程模式功能使能时,车辆一般为无人驾驶状态。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进入该模式后,不再响应车内驾驶员的操作换挡,进而实现智能驾驶模式传动系Ⅱ级防盗。
在Ⅰ级防盗通过的状态前提下,当智能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代客泊车or远程模式使能信号),结合整车当前状态信息(转向、制动、油门、车速等),满足智能驾驶条件后,将直接由智能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发出换挡指令给换挡执行器实现整车换挡,并且:将发送禁能信号给电子换挡器模块,电子换挡器模块不再将车内驾驶员换挡意图发出;同时,作为冗余的,将换挡禁能信号发送给正常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正常驾驶换挡控制模块将不再响应换挡器模块发来的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并且不再发出换挡指令给执行器;此后每当车内驾驶员操作换挡杆时,电子换挡系统报警模块会将当前驾驶模式状态发送给仪表以提醒车内驾驶员不允许换挡;当提醒≥n次(车主可自定义次数),当车内驾驶员再次操作换挡杆,除仪表提醒外,还会通过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车端网联模块将结果反馈给车主手机进行预警,以提醒车主可能有陌生人非法操作车辆。车主可进一步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远程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网联功能的传动系换挡系统防盗装置如图1a所示。本装置主要包括两大部分:
①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结合整车防盗控制器及智能驾驶相关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代客泊车控制器、远程模式控制器),实现传动系防盗。
电子换挡器模块:接收车内驾驶员的换挡意图,并将其以信号的方式传递给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其他模块;
防盗模块:与整车防盗控制器交互,依据特定的防盗逻辑,验证整车Ⅰ级传动系防盗是否通过。防盗校验通过,将允许换挡的结果发送给换挡控制模块;防盗校验未通过,将禁止换挡的结果发送给换挡控制模块,并将防盗未通过信息发送给报警模块;
正常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即响应车内驾驶员操作控制换挡模块。接收到防盗通过信号时,接收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以及整车状态信息(转向、制动、油门、车速等),控制换挡执行器进行换挡;接收到防盗未通过信号时,禁能车内驾驶员换挡功能;
智能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即响应无人驾驶控制器指令控制换挡模块;
报警模块:将防盗报警信息发送给整车仪表,与整车仪表组成车内防盗报警提示系统。
车端网联模块:
a.通过内嵌的车端网联功能将防盗报警信息发送给车主手机端,与车主手机端组成车外报警提示系统;
b.远程接收并转发车主挡位操控指令;
换挡执行器:接收换挡指令,完成换挡操作;
变速箱or减速器:换挡执行部件。
②传动系防盗系统装置整车端相关控制器:
整车防盗控制器:与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模块匹配校验,共同实现传动系防盗(包括但不限于指车身控制系统);
代客泊车控制器/远程模式控制器/整车状态信息控制器:智能驾驶传动系防盗策略信号输入端;
仪表:显示防盗失败提示or报警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网联功能的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及策略,在正常驾驶模式、智能驾驶模式(代客泊车、远程模式)下,防盗未通过or非车主驾驶员操作模式均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挡位操作,并进行车内及车外报警,进而实现整车防盗。
配备有前文所述的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网联功能的传动系换挡系统防盗装置的车辆,能实现两级防盗。为实现此两级防盗,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的状态流转图如图1b所示,状态间流转的触发条件及工作状态说明详细描述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865208160000111
Figure BDA0002865208160000121
Figure BDA0002865208160000131
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网联功能的传动系换挡系统Ⅰ级防盗策略逻辑如图1c所示,Ⅰ级防盗策略如下:
1.整车生产下线时,EOL流程对传动系防盗系统相关的控制器(整车防盗控制器和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进行防盗配置,以保证一车一码;
2.用户使用过程中,整车上电后,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防盗模块在t1ms时间(从IGON开始计时)内,生成随机数Seed1。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应用此随机数计算结果Key1。结果Key1占据4个字节,共32位,每相邻两次防盗校验的计算结果Key'的数值不同,确保车辆整个生命周期防盗校验随机性,真正实现防盗,满足了法规“至少有50000种变化”的要求;
3.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在t1ms时间(从IG ON开始计时)内,将带有防盗算法的随机数种子Seed1发给整车防盗控制器(包括但不限于指车身控制系统)。整车防盗控制器嵌有与电子换挡系统相同的防盗算法,在接收到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发出的随机数种子Seed1后,运用相同算法计算得出结果Key2,并在t2ms时间内(从收到Seed开始计时)将结果发送给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
4.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在规定时间间隔t2内收到Key2,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内部防盗模块进行Key1与Key2的比对校验,校验通过,则响应车内驾驶员操作换挡;校验不通过则在t3ms内发出第二次随机数种子Seed2,在当前驾驶周期重新发起第二次防盗校验流程。换挡系统未在规定时间间隔内收到Key2,则从第一次发出随机数种子Seed1开始计时t4ms,发出第二次随机数种子Seed2,重新从第2步开始,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防盗校验流程。
两次防盗校验都不通过,则在当前驾驶周期内不响应换挡,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发送防盗未通过结果给整车,整车仪表显示防盗未通过报警提示及亮起警示灯,并且通过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车端网联模块将结果反馈给车主手机进行预警,以提醒车主可能有陌生人非法操作车辆。
防盗校验发送的是事件型报文,仅在整车上电后t5ms内,至多发起2次校验流程。防盗校验通过后当前驾驶周期不再发起校验流程,确保在车辆行驶时,防盗装置不发生因触发防盗流程引起的任何意外操作错误的锁止,以及可能危及安全的偶然性锁止。
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具有随车唯一性特性,一车一码,与整车厂下线车辆一一对应。更换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需重新进行防盗匹配。
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网联功能的传动系换挡系统Ⅱ级防盗策略逻辑如图1d所示。Ⅱ级防盗策略如下:
智能驾驶领域代客泊车or远程模式功能使能时,车辆一般为无人驾驶状态。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进入该模式后,不再响应车内驾驶员的操作换挡,进而实现智能驾驶模式传动系Ⅱ级防盗。
在Ⅰ级防盗通过的状态前提下,当智能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代客泊车or远程模式使能信号),结合整车当前状态信息(转向、制动、油门、车速等),满足智能驾驶条件后,将直接由智能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发出换挡指令给换挡执行器实现整车换挡,并且:
a、将发送禁能信号给电子换挡器模块,电子换挡器模块不再将车内驾驶员换挡意图发出;
b、同时,作为冗余的,将换挡禁能信号发送给正常驾驶模式换挡控制模块,正常驾驶换挡控制模块将不再响应换挡器模块发来的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并且不再发出换挡指令给执行器;
c、此后每当车内驾驶员操作换挡杆时,电子换挡系统报警模块会将当前驾驶模式状态发送给仪表以提醒车内驾驶员不允许换挡;
d、当提醒≥n次(车主可自定义次数),当车内驾驶员再次操作换挡杆,除仪表提醒外,还会通过电子换挡系统控制器车端网联模块将结果反馈给车主手机进行预警,以提醒车主可能有陌生人非法操作车辆。车主可进一步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远程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可应用在私家车或移动出行共享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应用在传统燃油车型、新能源车型)。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车端网联功能的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S1: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S2:代替转向柱锁,满足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技术实现难度、增大行车安全系数;S3:集成式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防盗成效显著、简化整车防盗流程、极大缩减成本。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智能驾驶车辆兼具车端网联功能的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策略。S1:能够实现有人驾驶(正常驾驶模式)和无人驾驶(智能驾驶模式)两种工况下的两级传动系防盗;S2:提出一种防盗算法实现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Ⅰ级防盗:车主在车内,防盗必须通过,事件型流程,防止误触发,确保行车安全;车主不在,防盗起作用,车内驾驶员不能换挡;S3:提出一种智能驾驶传动系防盗策略:由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实现,进入该模式后不再响应车内驾驶员的操作换挡。S4:车内和车外两层防盗报警系统:防盗未通过不仅能发送报警,以警示车内驾驶员不能再操作换挡,并通过内嵌的车端网联功能发送报警提示给车外的车主;S5:电子换挡系统兼具车端网联功能,车主能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远程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当车辆进入无人驾驶模式,所述电子换挡系统装置启动Ⅱ级防盗流程,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工况下的两级传动系防盗,且具有车内和车外两层防盗报警系统,兼具车端网联功能,车主能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本发明集成式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能够代替转向柱锁,满足车辆防盗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技术实现难度、增大行车安全系数,整车防盗成效显著、简化整车防盗流程、极大缩减成本。能应用在私家车或移动出行共享车辆,实现整车防盗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实施例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传动系电子换挡防盗控制的情况,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该装置可集成在任何提供控制功能的设备中,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装置具体包括:防盗算法获取模块210、Ⅰ级防盗验证模块220、换挡模块230和Ⅱ级防盗验证模块240。
其中,防盗算法获取模块,用于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Ⅰ级防盗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换挡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Ⅱ级防盗验证模块,用于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当车辆进入无人驾驶模式,所述电子换挡系统装置启动Ⅱ级防盗流程,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两种工况下的两级传动系防盗,且具有车内和车外两层防盗报警系统,兼具车端网联功能,车主能通过手机端直接干预操作换挡(如条件允许时远程操作进入P挡),实现防止车辆被盗。本发明集成式传动系电子换挡系统防盗装置,能够代替转向柱锁,满足车辆防盗法规要求的同时降低技术实现难度、增大行车安全系数,整车防盗成效显著、简化整车防盗流程、极大缩减成本。能应用在私家车或移动出行共享车辆,实现整车防盗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实施例三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计算机设备12的框图。图3显示的计算机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计算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计算机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MCA)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
计算机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计算机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计算机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3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只读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数字视盘(Digital Video Disc-Read Only Memory,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计算机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计算机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计算机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设备12,显示器24不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而是嵌入镜面中,在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不予显示时,显示器24的显示面与镜面从视觉上融为一体。并且,计算机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Network,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计算机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计算机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
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
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 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0)

1.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根据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包括:
当整车上电后,将第一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一密钥;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根据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当前驾驶周期第一次Ⅰ级防盗验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根据所述第一密钥和所述第二密钥进行当前驾驶周期第一次Ⅰ级防盗验证之后,还包括:
若验证不通过,则在第三预设时间内将第二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三密钥,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四密钥,则根据第三密钥和所述第四密钥进行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二密钥,则从第一次发出随机数种子开始计时第四预设时间后,将第二随机数种子发送至整车防盗控制器,并在第一预设时间内生成第三密钥,在当前驾驶周期发起第二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所述整车防盗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二随机数种子生成的第四密钥,则根据所述第三密钥和所述第四密钥进行第二次Ⅰ级防盗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两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中任意一次验证通过,且未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则根据所述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若两次Ⅰ级防盗校验流程验证均未通过,则在当前驾驶周期不响应换挡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验证不通过,则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包括:
获取整车状态信息;
若所述Ⅰ级防盗验证通过,且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则根据所述整车状态信息判断是否满足智能驾驶条件;
若满足智能驾驶条件,则生成智能换挡指令,并将所述智能换挡指令发送至换挡执行器,以使所述换挡执行器根据所述智能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8.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防盗算法获取模块,用于于车辆上电后,获取防盗算法,其中,所述防盗算法携带验证信息;
Ⅰ级防盗验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防盗算法携带的验证信息进行Ⅰ级防盗验证;
换挡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根据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进行换挡;
Ⅱ级防盗验证模块,用于于接收到智能驾驶指令时,进行Ⅱ级防盗验证,且不响应车内驾驶员换挡指令。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1580866.6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606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866.6A CN11260679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80866.6A CN11260679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6795A true CN112606795A (zh) 2021-04-06
CN112606795B CN112606795B (zh) 2022-06-07

Family

ID=7524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80866.6A Active CN112606795B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679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4850A (zh) * 2021-07-22 2021-09-24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62078A (zh) * 2021-11-25 2022-03-1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远程报警防盗控制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11660A1 (en) * 1995-11-29 1997-06-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hicle computer system
US5794164A (en) * 1995-11-29 1998-08-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hicle computer system
CN101938472A (zh) * 2010-08-17 2011-01-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防盗系统和方法
CN107867296A (zh) * 2016-09-28 2018-04-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该车辆的方法
WO2019128354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防盗的安全认证装置、方法、设备、计算机程序
CN110626336A (zh) * 2019-09-24 2019-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3级车辆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
CN11111448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挡汽车防盗方法及自动挡汽车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11660A1 (en) * 1995-11-29 1997-06-05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hicle computer system
US5794164A (en) * 1995-11-29 1998-08-11 Microsoft Corporation Vehicle computer system
CN101938472A (zh) * 2010-08-17 2011-01-05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防盗系统和方法
CN107867296A (zh) * 2016-09-28 2018-04-03 Lg电子株式会社 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辆控制装置和控制该车辆的方法
WO2019128354A1 (zh) * 2017-12-29 2019-07-04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防盗的安全认证装置、方法、设备、计算机程序
CN111114489A (zh) * 2018-10-31 2020-05-0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挡汽车防盗方法及自动挡汽车
CN110626336A (zh) * 2019-09-24 2019-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3级车辆自动驾驶的控制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4850A (zh) * 2021-07-22 2021-09-24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防盗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14162078A (zh) * 2021-11-25 2022-03-1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远程报警防盗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162078B (zh) * 2021-11-25 2024-03-15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远程报警防盗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6795B (zh) 2022-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8652B2 (en) Vehicle remote control system
US9002575B2 (en)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CN112606795B (zh) 一种车辆传动系防盗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938472B (zh) 汽车防盗系统和方法
US20190061687A1 (en) Auto security and auto safety system
CN107323423B (zh) 一种车辆防盗方法及系统
CN113492798B (zh) 在没有电动锁的情况下提供对于共享交通工具的访问的设备和方法
US2013009078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driving of a land vehicle
CN112277877A (zh) 一种基于p档锁止的整车防盗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5034975A (zh) 车门接合检测
KR101655765B1 (ko) 차량 도난 방지용 운전습관 등록 장치 및 방법
US1198128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hicle anti-theft authentication, storage medium, and vehicle
US11904806B2 (en) Vehicle control system, vehicle, and vehicle control method
US11780407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vehicle with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odes
EP1598245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unauthorized starting of a vehicle
US20040036582A1 (en) Vehicle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US11814060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operating state of a vehicle
CN106379271A (zh) 汽车防盗装置
CN112959974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挡位解锁控制方法
FR2815591A1 (fr) Systeme de verrouillage a distance d'au moins un calculateur d'un vehicule automobile
KR19980029537A (ko) 차량도난방지장치
BRPI0722136A2 (pt) Sistema de controle eletrônico e método para prevenção de partida, utilização ou movimentação não autorizadas de um veículo automotivo, e veículo equipado com um tal sistema
JPH03167051A (ja) 車両の盗難警報装置
KR19980029532A (ko) 차량도난방지장치의 패스코드인식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