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9938B - 密闭型电池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9938B
CN112599938B CN202011041137.3A CN202011041137A CN112599938B CN 112599938 B CN112599938 B CN 112599938B CN 202011041137 A CN202011041137 A CN 202011041137A CN 112599938 B CN112599938 B CN 1125999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xternal terminal
internal terminal
external
plat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411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9938A (zh
Inventor
今堀利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999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99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99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99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01M50/552Termi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553Terminals adapted for prismatic, pouch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72Arrangements of electric connectors penetrating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4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 H01M50/516Methods for interconnecting adjacent batteries or cells by welding, soldering or braz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密闭型电池。通过本发明,即使在从外部针对密闭型电池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中,外部端子具有板部以及凸缘部。所述板部是矩形形状,具备:内部端子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内部端子接合;以及外部设备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接合。所述凸缘部在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缘部以相对所述板部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通过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所述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接近点且沿着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与所述凸缘部交叉。

Description

密闭型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闭型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作为车辆搭载用电源或者个人电脑、便携终端等的电源其重要性提高。特别,轻量且得到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二次电池优选被用作车辆搭载用高输出电源。
关于该种二次电池,例如,将电极体以及非水电解质收容于电池壳体内,构筑为密闭的密闭型电池。上述密闭型电池具备:内部端子,与电池壳体内的电极体连接,并且一部分向电池壳体外露出;以及外部端子,在电池壳体外与内部端子连接。在日本申请公开2018-081860号公报中,公开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被铆接固定且电连接的密闭型电池。在构筑将上述密闭型电池作为单电池具备多个而成的组电池时,相邻地配置的单电池的外部端子彼此经由母线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81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近年来,针对密闭型电池的对于耐久性、电池性能的要求提高。上述密闭型电池的外部端子具有与母线等外部设备接合的外部设备接合部,有时由于从外部设备经由外部设备接合部施加到密闭型电池的负荷而产生应力。上述应力有时传播到作为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部的内部端子接合部,导致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在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时,伴随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触面积减少,内部端子接合部的电气电阻增加,有时导致电池电阻增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主要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从外部针对密闭型电池施加负荷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具备:电极体,具备正极及负极;电池壳体,收容所述电极体;内部端子,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与所述电极体的正极及负极分别连接,且该内部端子的一部分向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露出;以及外部端子,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与所述内部端子连接。所述正极侧以及所述负极侧中的至少一方的外部端子具有板部以及凸缘部。所述板部是矩形形状,具备:内部端子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端子接合;以及外部设备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接合。所述凸缘部在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缘部,以相对所述板部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通过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所述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接近点且沿着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与所述凸缘部交叉。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通过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所述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远离点且沿着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2假想线与所述凸缘部交叉,并且,在所述第1假想线和所述凸缘部的第1交叉点以及所述第2假想线和所述凸缘部的第2交叉点之间,连续地存在所述凸缘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能够进一步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凸缘部配置于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
通过这样的结构,也提供能够进一步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外部端子是平板形状。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即使在使用由于来自外部的负荷引起的应力易于传递到内部端子接合部的平板形状的外部端子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合地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在所述正极侧以及所述负极侧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内部端子和所述外部端子由异种金属材料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能够适合地抑制一般有接合力比同种金属材料之间的接合差的情况的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内部端子由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外部端子由以铝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能够适合地抑制一般有接合力比铜彼此以及铝彼此的接合差的情况的铜-铝之间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另外,在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的优选的一个方案中,所述内部端子具有贯通所述外部端子向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露出的轴部。在所述轴部的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以沿着所述外部端子的外表面延伸的方式加压变形的铆接部,沿着所述铆接部的外周缘部形成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提供即使在沿着铆接部的外周缘部形成内部端子接合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合地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的密闭型电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的部分剖面图。
图2是将图1中的负极外部端子的附近放大而示出的剖面图。
图3是将图1中的负极外部端子的附近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
图4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的立体图。
图5是示意地示出关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端子中的凸缘部的方式的各种例子的立体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电池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对起到相同的作用的部件/部位附加相同的符号而进行说明。另外,各图中的尺寸关系(长度、宽度、厚度等)并不反映实际的尺寸关系。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特别言及的事项以外且本发明的实施所需的事项能够掌握为基于该领域中的以往技术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设计事项。
《密闭型电池》
图1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矩形形状箱型(方形)的密闭型电池的部分剖面图。另外,图2是将图1中的负极端子的附近放大而示出的剖面图。图3是将图1中的负极端子的附近放大而示出的俯视图。而且,图4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的立体图。进而,图5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端子的立体图。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图中的符号X表示(电池的)宽度方向,符号Y表示厚度方向,符号Z表示高度方向。这些方向是为了方便说明而决定的方向,未意图限定电池的设置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10具备电极体20、电池壳体30、正极端子40、以及负极端子50。以下,说明各自的构造。
(1)电极体
电极体20是以用绝缘膜(图示省略)等覆盖的状态收容于电池壳体30的内部的发电要素。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极体20具备长片状的正极21、长片状的负极22、以及长片状的分隔器23、24。上述电极体20是将上述长片状的部件卷起来而成的卷绕电极体。此外,电极体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无限制地采用在一般的密闭型电池中可采用的各种构造。例如,电极体也可以是隔着分隔器层叠矩形的片材状的正极和负极的层叠型电极体。
正极21具备箔状的正极集电体21a(例如铝箔)、和形成于该正极集电体21a的表面(优选为两面)的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另外,在宽度方向X上的正极21的一方的侧缘部(图1中的左侧的侧缘部),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21b,而形成有正极集电体21a露出的正极连接部21c。此外,在正极活性物质层21b中,包含正极活性物质、黏结剂、导电材料等各种材料。关于包含于上述正极活性物质层21b的材料,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以往的一般的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的材料,不限定本发明,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负极22具备箔状的负极集电体22a(例如铜箔)、和形成于该负极集电体22a的表面(优选为两面)的负极活性物质层22b。另外,在宽度方向X上的负极22的另一方的侧缘部(图1中的右侧的侧缘部),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22b,而形成有负极集电体22a露出的负极连接部22c。此外,与正极活性物质层21b同样地,在负极活性物质层22b中,也包含负极活性物质、黏结剂等各种材料。关于包含于上述负极活性物质层22b的材料,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以往的一般的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的材料,不限定本发明,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分隔器23、24介于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防止这些电极直接接触。虽然图示省略,但在分隔器23、24中形成有多个微细的孔,构成为锂离子通过该微细的孔在正极21与负极22之间移动。在分隔器23、24中,使用具有所需的耐热性的树脂片材等,但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以往的一般的二次电池中可使用的材料,所以详细的说明省略。
(2)电池壳体
电池壳体30是收容电极体20的容器。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壳体30是扁平的方形的容器,具备上表面开口的方形的壳体本体32、和塞住该壳体本体32的开口部的板状的盖体34。在电池壳体30中,可以使用具有所需的强度的金属材料(例如铝、铝合金等)。
(3)电极端子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10具备与电极体20的正极21连接的正极侧的电极端子(正极端子40)、和与负极22连接的负极侧的电极端子(负极端子50)。
正极端子40具备正极侧的内部端子(正极内部端子42)、和正极侧的外部端子(正极外部端子44)。正极内部端子42是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的长的金属部件。正极内部端子42的下端部42b在电池壳体30的内部与正极21(具体而言是正极连接部21c)连接。另一方面,正极内部端子42的上端部42a贯通盖体34向电池壳体30的外部露出。另外,正极外部端子44在电池壳体30的外部与正极内部端子42的上端部42a连接,详情将后述。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端子40中,为了防止电池壳体30(盖体34)和正极外部端子44的通电,在盖体34与正极外部端子44之间配置有绝缘保持器46。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10中,正极内部端子42和正极外部端子44这两方由以铝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正极内部端子42和正极外部端子44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同种金属材料)构成,但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异种金属材料)构成。关于金属材料,也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正极内部端子42以及正极外部端子44中可使用的材料。
负极端子50具有与上述正极端子40大致等同的构造。即,负极端子50具备负极侧的内部端子(负极内部端子52)、和负极侧的外部端子(负极外部端子54)。负极内部端子52是沿着高度方向Z延伸的长的金属部件。负极内部端子52的下端部52b在电池壳体30的内部与负极22(具体而言是负极连接部22c)连接。另一方面,负极内部端子52的上端部52a贯通盖体34向电池壳体30的外部露出。另外,负极外部端子54在电池壳体30的外部与负极内部端子52的上端部52a连接,详情将后述。另外,在盖体34与负极外部端子54之间,配置有绝缘保持器56。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负极端子50与上述正极端子40不同,负极内部端子52由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负极外部端子54由以铝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这样本实施方式中的负极内部端子52和负极外部端子54由不同的金属材料(异种金属材料)构成,但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由相同的金属材料(同种金属材料)构成。关于金属材料,也能够无特别限制地使用在负极内部端子52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4中可使用的材料。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10中,正极外部端子44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4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板部以及凸缘部。所述板部是矩形形状,具备:内部端子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端子接合;以及外部设备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接合。所述凸缘部在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缘部,以相对所述板部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另外,通过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所述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接近点、并且沿着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与所述凸缘部交叉。关于上述外部端子,以负极外部端子54为例子具体地说明,但正极外部端子44也是同样的。在以下的说明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易于理解,关于外部端子的构造,主要以负极外部端子54为例子而图示说明,但在未图示而关于正极外部端子44的构造有同样的说明的情况下,正极外部端子44具有与图2以及图3所示的负极外部端子54同样的构造。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负极外部端子54具有板部54a以及凸缘部54b。板部54a是矩形形状,具有沿着长度方向(宽度方向X)延伸的平板形状。此外,板部54a不限定于平板形状,例如,也可以是如日本申请公开第2019-36412号公报的图2公开的、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X)上具有高度方向Z的高度不同的台阶的形状等。板部54a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具备与负极内部端子52接合的内部端子接合部54a1。另外,板部54a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具备通过螺杆缔结、激光焊接等与母线等外部设备接合的外部设备接合部54a2。此外,在盖体34中,形成有使负极内部端子52的上端部52a插入通过的端子插通孔34a。对该盖体34的端子插通孔34a安装有垫圈57。另外,在负极外部端子54的一方的端部也形成有端子插通孔54d,在绝缘保持器56的一方的端部也形成有端子插通孔56d。而且,以使这些部件的端子插通孔重叠的方式,在盖体34的上表面配置绝缘保持器56和负极外部端子54。
而且,负极内部端子52的上端部52a被插入到重叠配置的各个部件的端子插通孔,向电池壳体30的外部(负极外部端子54的上表面54c)露出的部分被加压变形为圆板状而形成铆接部52a。沿着该圆板状的铆接部52a的外周缘部,形成内部端子接合部54a1。由此,负极内部端子52、负极外部端子54、以及绝缘保持器56被固定到盖体34。此外,铆接部52a以及电池壳体30的外部(负极外部端子54的上表面54c)的边界部也可以通过激光焊接等焊接。由此,负极内部端子52、负极外部端子54、以及绝缘保持器56进而被强固地固定到盖体34。
凸缘部54b在板部54a的宽度方向的侧缘部,以相对板部54a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另外,凸缘部54b以与通过内部端子接合部54a1中的与外部设备接合部54a2的最接近点α且沿着板部54a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A-A’)交叉(第1交叉点A)的方式形成。另外,凸缘部54b也可以以与通过内部端子接合部54a1中的与外部设备接合部54a2的最远离点β且沿着板部54a的宽度方向的第2假想线(B-B’)交叉(第2交叉点B)的方式形成。进而,凸缘部54b也可以在第1交叉点A以及第2交叉点B之间连续地存在。
图4是示意地示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外部端子44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4这两方具备具有上述特征的板部44a、54a以及凸缘部44b、54b。但是,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既可以仅正极外部端子具备板部以及凸缘部,也可以仅负极外部端子具备板部以及凸缘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外部端子44的凸缘部44b和负极外部端子54的凸缘部54b分别设置于板部44a以及板部54a的宽度方向上的同一侧缘部。但是,此处公开的密闭型电池不限定于上述方式。例如,正极外部端子的凸缘部和负极外部端子的凸缘部也可以设置于相对侧的侧缘部。
图5的(a)~(h)是示意地示出关于此处公开的外部端子中的凸缘部的方式的各种例子的立体图。图5的(a)的外部端子44、54示出与图4中的正极外部端子44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4相同的构造。关于外部端子44、54,板部44a、54a和凸缘部44b、54b既可以如图5的(a)所示由不同的部件构成,也可以如图5的(b)所示由同一材料构成。在板部44a、54a和凸缘部44b、54b由不同的部件构成的情况下,凸缘部44b、54b不限定于是与板部44a、54a相同的金属材料,而也可以是与板部44a、54a不同的金属材料,还可以是陶瓷材料等。此外,板部44a、54a和凸缘部44b、54b可以通过粘接剂、焊接等接合。在板部44a、54a和凸缘部44b、54b由同一材料构成的情况下,凸缘部44b、54b可以通过板部44a、54a的弯曲加工成形。
另外,关于外部端子44、54,不限定于凸缘部44b、54b为如图5的(a)所示的长方体形状,也可以如图5的(c)以及(d)所示的板部44a、54a的宽度方向的剖面形状为半圆形形状、大致M字形状等。
进而,关于外部端子44、54,不限定于凸缘部44b、54b如图5的(a)所示设置于板部的ZX平面中的外表面上,也可以如图5的(e)所示设置于板部44a、54a的XY平面中的外表面上。
另外,关于外部端子44、54,不限定于第1假想线(A-A’(意义与图3中的A-A’相同、以下同样))以及第2假想线(B-B’(意义与图3中的B-B’相同、以下同样))与凸缘部44b、54b交叉、并且在第1交叉点A以及第2交叉点B之间连续地存在凸缘部44b、54b,也可以如图5的(g)以及(h)所示仅第1假想线(A-A’)与凸缘部44b、54b交叉、或者在第1交叉点A以及第2交叉点B之间不连续地存在凸缘部44b、54b。
此外,关于凸缘部44b、54b的X方向的长度,只要沿着板部44a、54a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A-A’)与凸缘部54b交叉(第1交叉点A),则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根据抑制板部44a、54a的变形的观点,凸缘部44b、54b的X方向的长度优选为板部44a、54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边)的1/8倍以上,更优选为1/4倍以上并且1倍以下,更优选为3/4倍以下。
凸缘部44b、54b的Y方向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根据抑制板部44a、54a的变形的观点,凸缘部44b、54b的Y方向的长度优选为板部44a、54a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边)的1/20倍以上,更优选为1/10倍以上。根据密闭型电池10的整体尺寸的观点,优选为板部44a、54a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边)的1/2倍以下,更优选为1/4倍以下。
另外,凸缘部44b、54b的Z方向的长度也没有特别限定。但是,根据抑制板部44a、54a的变形的观点,凸缘部44b、54b的Z方向的长度优选为板部44a、54a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厚度)的1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根据密闭型电池10的整体尺寸的观点,优选为板部44a、54a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厚度)的5倍以下,更优选为3倍以下。
根据具有如以上的结构的密闭型电池10,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其理由如以下所述。
如上所述,外部端子经由外部设备接合部与母线等外部设备接合,所以有时由于从外部设备施加到密闭型电池的负荷(主要是高度方向Z)产生应力。上述应力有时传播到作为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部的内部端子接合部,导致内部端子接合部的接合力降低。在内部端子接合部的接合力降低时,伴随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触面积减少,内部端子接合部的电气电阻增加,有时导致电池电阻增加。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在板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缘部,以相对板部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以使通过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接近点且沿着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与凸缘部交叉的方式,形成该凸缘部。即,在板部的长度方向上,凸缘部存在于比内部端子接合部更接近外部设备接合部的部位。在以图3为例子具体地说明时,在X方向上,凸缘部的左端比内部端子接合部的左端位于更靠左侧(接近外部设备接合部的一侧)。通过满足这样的结构,即使在从外部设备针对密闭型电池施加负荷的情况下,凸缘部也抑制板部的变形,与其相伴的向内部端子接合部的应力传输被抑制。其结果,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另外,如图5的(a)~(f)所示,通过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远离点且沿着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2假想线与凸缘部交叉,并且,在第1假想线和凸缘部的第1交叉点以及第2假想线和凸缘部的第2交叉点之间连续地存在凸缘部。由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板部的变形,能够进一步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另外,如图5的(f)所示,通过在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配置凸缘部,也能够进一步抑制板部的变形,能够进一步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进而,即使在外部端子是由于来自外部的负荷引起的应力易于传递到内部端子接合部的平板形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板部的变形,能够适合地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另外,在正极侧以及负极侧中的至少一方中,即使在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由异种金属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板部的变形。其结果,能够适合地抑制一般有接合力比同种金属材料之间的接合差的情况的异种金属材料之间的接合力降低。
进而,即使在内部端子由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外部端子由以铝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板部的变形。其结果,能够适合地抑制一般有接合力比铜彼此以及铝彼此的接合差的情况的铜-铝间的接合力降低。
另外,即使在具有内部端子贯通外部端子向电池壳体的外部露出的轴部,在轴部的电池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以沿着外部端子的外表面延伸的方式加压变形的铆接部,沿着铆接部的外周缘部形成内部端子接合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适合地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仿真>
为了确认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端子,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针对图4所示的矩形形状箱型的密闭型电池,进行从外部设备接合部向内部端子接合部施加负荷的仿真。以下示出在仿真中使用的密闭型电池的概要。
■内部端子:以铜为主体的金属
■外部端子:以铝为主体的金属
板部:矩形形状
凸缘部:长方体形状(参照图4)
X方向的长度:板部的长度方向的长度(长边)的1/2倍
Y方向的长度:板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短边)的1/5倍Z方向的长度:板部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厚度)的2倍
■内部端子接合部:通过铆接接合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
在针对上述外部端子,对外部设备接合部施加高度方向Z上的向与外部端子相反的方向的负荷(10MPa的应力)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内部端子的变形量是0.021mm。确认了该变形量比在未对外部端子设置凸缘部的情况下的变形量(0.049mm)小,通过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外部端子,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组电池》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密闭型电池10能够用作如图6所示的组电池100中的单电池10。即,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单电池10具备:电极体(参照图1),具有正极和负极;以及电池壳体30,收容该电极体。在上述电池壳体30中,安装有正极侧的电极端子(正极端子40)、和负极侧的电极端子(负极端子50)。
正极端子40具备:正极内部端子42,与电池壳体30内部的电极体的正极连接,一部分向电池壳体30的外部露出;以及正极外部端子44,在电池壳体30外部与正极内部端子42连接。同样地,负极端子50具备:负极内部端子52,与电池壳体30内部的电极体的负极连接,一部分向电池壳体30的外部露出;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4,在电池壳体30外部与负极内部端子52连接。另外,在电池壳体30与外部端子44、54之间,配置有绝缘保持器(参照图1)。
正极外部端子44以及负极外部端子54中的至少一方具有板部44a、54a以及凸缘部44b、54b。板部44a、54a(参照图3、图4)是矩形形状,具备:内部端子接合部54a1(参照图2),在板部44a、54a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内部端子42、52接合;以及外部设备接合部54a2(参照图2),在板部44a、54a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接合。凸缘部44b、54b在板部44a、54a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缘部,以相对板部44a、54a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通过内部端子接合部54a1中的与外部设备接合部54a2的最接近点且沿着板部44a、54a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与凸缘部44b、54b交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组电池100中,正极内部端子42和正极外部端子44由同种的金属材料(例如铝)构成。另外,关于负极内部端子52和负极外部端子54,也由同种的金属材料(例如铜)构成。
组电池100在相邻地配置的2个单电池10之间具备连接一方的单电池10的正极外部端子44的外部设备接合部和另一方的单电池10的负极外部端子54的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母线60。具体而言,在相邻的2个单电池10之间,以使一方的单电池10的正极端子40和另一方的单电池10的负极端子50接近的方式,交替地改变朝向而排列各个单电池10。而且,在该相邻的单电池10之间,一方的单电池10的正极外部端子44的外部设备接合部和另一方的单电池10的负极外部端子54的外部设备接合部通过母线60连接。由此,形成经由母线60和外部端子,从一方的单电池10的正极内部端子42到达另一方的单电池10的负极内部端子52的导电路径,各个单电池10被串联地电连接。
在这样的组电池中,也能够抑制内部端子和外部端子的接合力降低。
以上,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例,但这些仅为例示,不限定权利要求书。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中,包括使以上例示的具体例各种各样地变形、变更的例子。

Claims (6)

1.一种密闭型电池,具备:
电极体,具备正极及负极;
电池壳体,收容所述电极体;
内部端子,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内部与所述电极体的正极及负极分别连接,且该内部端子的一部分向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露出;以及
外部端子,在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与所述内部端子连接,
所述密闭型电池的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侧以及所述负极侧中的至少一方的外部端子具有板部以及凸缘部,
所述板部是矩形形状,具备:
内部端子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内部端子接合;以及
外部设备接合部,在所述板部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与外部设备接合,
所述凸缘部在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至少一方的侧缘部,以相对所述板部大致垂直地竖立的方式配置,
通过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所述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接近点且沿着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1假想线与所述凸缘部交叉,
通过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中的与所述外部设备接合部的最远离点且沿着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第2假想线与所述凸缘部交叉,并且,在所述第1假想线和所述凸缘部的第1交叉点以及所述第2假想线和所述凸缘部的第2交叉点之间,连续地存在所述凸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凸缘部配置于所述板部的宽度方向的两侧缘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外部端子是平板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在所述正极侧以及所述负极侧中的至少一方,所述内部端子和所述外部端子由异种金属材料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内部端子由以铜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所述外部端子由以铝为主体的金属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密闭型电池,其中,
所述内部端子具有贯通所述外部端子向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露出的轴部,
在所述轴部的所述电池壳体的外部侧的端部,形成以沿着所述外部端子的外表面延伸的方式加压变形的铆接部,沿着所述铆接部的外周缘部形成所述内部端子接合部。
CN202011041137.3A 2019-10-01 2020-09-28 密闭型电池 Active CN1125999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1376A JP7194337B2 (ja) 2019-10-01 2019-10-01 密閉型電池
JP2019-181376 2019-10-0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9938A CN112599938A (zh) 2021-04-02
CN112599938B true CN112599938B (zh) 2022-11-29

Family

ID=75162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41137.3A Active CN112599938B (zh) 2019-10-01 2020-09-28 密闭型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728550B2 (zh)
JP (1) JP7194337B2 (zh)
CN (1) CN11259993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0262A (zh) * 2017-02-06 2018-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和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89914B2 (ja) * 2013-04-17 2017-03-0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電池用端子
JP6752691B2 (ja) 2016-11-18 2020-09-09 ビークルエナジー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
JP7064695B2 (ja) 2017-12-15 2022-05-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密閉型電池、組電池、密閉型電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組電池の製造方法
JP6996308B2 (ja) 2018-01-17 2022-01-17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00262A (zh) * 2017-02-06 2018-08-1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密闭型电池和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35869A1 (en) 2023-10-19
US20210098768A1 (en) 2021-04-01
US11728550B2 (en) 2023-08-15
CN112599938A (zh) 2021-04-02
JP2021057288A (ja) 2021-04-08
JP7194337B2 (ja) 2022-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63773B (zh) 电极构件及集电板、电池组
US9312528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and battery module
US8372536B2 (en) Battery module
CN105990559B (zh) 蓄电元件
JP2006156401A (ja) 二次電池
JP2005222701A (ja) 組電池
JP2023011675A (ja) 蓄電素子
KR101578794B1 (ko) 우수한 결합력의 전극리드-전극 탭 결합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WO2018142809A1 (ja) 蓄電装置
CN111628135B (zh) 密闭型电池以及电池组
JP2010033922A (ja) 積層型二次電池
KR101520168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KR101539236B1 (ko) 내압성과 안정성이 향상된 전극리드를 포함하는 전지셀
CN113258078A (zh) 具有改进的集流结构的二次电池
CN112599938B (zh) 密闭型电池
JP2023082048A (ja) 二次電池用端子および該端子を備えた二次電池
US20220238890A1 (en) Secondary batter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ttery module, and apparatus
CN115699442A (zh) 蓄电元件
WO2020071049A1 (ja) 二次電池
KR101890014B1 (ko) 전극 리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고용량 전지 모듈
JP2018073599A (ja) 電気化学素子
EP4216339A1 (en) Battery pack
JP7259261B2 (ja) 蓄電素子
WO2021181563A1 (ja) 接続リード及び電池
CN117256075A (zh) 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