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7899A -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7899A
CN112587899A CN202011253831.1A CN202011253831A CN112587899A CN 112587899 A CN112587899 A CN 112587899A CN 202011253831 A CN202011253831 A CN 202011253831A CN 112587899 A CN112587899 A CN 1125878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ining
physical
unit
examination
grou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38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鹏
聂新
陆宇明
刘晨亮
庄鹏
刘军
吴翔
张飞
苑丁月
张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an Universit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an Universit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an Universit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an University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38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78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78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78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4/00Electric or electronic controls for exercising apparatus of preceding groups; 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of exercises, sportive games, training or athletic performances
    • A63B24/0062Monitoring athletic performances, e.g. for determining the work of a user on an exercise apparatus, the completed jogging or cycling distan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63B71/0686Timers, rhythm indicators or pacing apparatus using electric or electronic means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4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chanical, radiation or invasive therapies, e.g. surgery, laser therapy, dialysis or acupuncture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2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 G16H2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ies or health-improving plans, e.g. for handling prescriptions, for steering therapy or for monitoring patient compliance relating to mental therapies, e.g. psychological therapy or autogenous train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80Special sensors, transducers or devices therefor
    • A63B2220/803Motion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02Testing, calibrating or measuring of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2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with means for remote communication, e.g. internet or the lik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50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e.g. by radio transmitters or telemet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30/00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3B2230/62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pos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Psychiatr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Electrically Operated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基础训练模块用于对新入伍的新兵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提高训练模块用于组织基础体能内容测试。强化训练模块用于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体能考核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考核条件和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对经过强化训练模块训练后的新兵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和成绩统计。通过对训练数据实时采集、科学分析,实现智能编组、自动生成训练计划、实时监测人员体征状态等功能,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伤病,从而达到对体能训练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体能训练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体能训练作为基础性训练课目,是每个军人的必训内容,随着实战化训练不断推进,体能训练的难度、强度也在不断加大,部队传统的训练方法无法适应实战化、信息化训练的更高要求,面临诸多挑战,暴露出许多弊端,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质效的提升,甚至造成了一些突出的问题。
传统的体能训练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体能训练组训不专业。缺专业化的组训人才、缺科学的训练方法、缺个性化的训练方案。二是体能训练伤预防不到位。在训练中容易频繁出现因先天因素造成的训练伤、野蛮组训造成的训练伤、姿势动作不规范造成的训练伤、训练过程监控不及时造成的训练伤。三是体能训练心理调节与干预不重视。存在以行政命令代替心理疏导、以思想工作解决心理问题、缺少心理测试手段和心理干预机制,基层对所属人员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心理状况不能及时发现。四是训练数据采集分析利用效益低。数据采集不全、数据记录不准、存储管理不好、分析利用不够,组训者分析数据缺乏深度,不能从中发现规律性深层次问题,难以有效改进组训方法、提高训练质效,体能训练年年低层次徘徊。
因此,如何实现军队新兵科学高效的体能训练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基础训练模块、提高训练模块、强化训练模块和体能考核模块,其中:所述基础训练模块用于对新入伍的新兵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所述提高训练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基础训练模块的新兵进行基础训练阶段结束后,组织基础体能内容测试,包括:按照测试成绩划分训练编组、分类指导和按需施训;所述强化训练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提高训练模块进行提高训练阶段结束后的新兵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结合体能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训练针对性;所述体能考核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考核条件和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对经过强化训练模块训练后的新兵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和成绩统计。
采用上述实现方式,通过对训练数据实时采集、科学分析,实现智能编组、自动生成训练计划、实时监测人员体征状态等功能,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伤病,从而达到对体能训练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础训练模块包括:第一心理筛查单元、第一FMS测试单元、第一体能课目测试单元和第一体能辅助训练单元;所述第一心理筛查单元用于,对新兵焦虑、压力、人格等方面进行筛查,对所有受测者的测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设置最高分值的三级预警模式,逐步升级,依次按照压力测试从SCL-90到EPQ进行测试,当测试分值大于正常值后依次进入测试高危预警的方式,逐步进行塞查按颜色分类筛选,从而筛选出不同程度、不同心理问题的新兵;所述第一FMS测试单元用于,使用FMS六轴传感器姿态检测设备,筛查受训者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动稳定性等动作的运动指标,其中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将检测设备固定于受测者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检测设备的相对位置、倾斜角度等信息得出相应数值,获取关节灵活度、身体稳定性等身体运动机能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针对每个新兵给出针对性训练方案;所述第一体能课目测试单元用于,采用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对3000米跑、组合练习、单杠引体向上、单杠屈臂悬垂、双杠臂屈伸、双杠支撑前移、仰卧起坐等内容进行身份认证、标准动作评判、自动记数和成绩采集;所述第一体能辅助训练单元用于,对新兵特点和体质情况,给出两周基础体能训练计划,利用嵌入系统的辅助动作教学录像及音效,采用按建制训练的方式,指导新兵学习掌握体能辅助训练内容,使其熟练掌握辅助训练动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提高训练模块包括第二FMS测试单元、辅助体能测试单元、提高训练阶段分组单元和体能辅助组合训练单元;所述第二FMS测试单元用于,使用六轴传感器姿态检测设备,筛查受训者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动稳定性等动作的运动指标,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训练效果,筛查结果达到标准的,可以解除训练;筛查结果达不到标准的,调整训练方案进行第二阶段训练;所述辅助体能测试单元用于,为第二阶段新兵进行编组训练提供依据,根据专家制定的专项体能测试内容和标准,区分人员身体运动功能条件、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肌肉爆发力等方面进行打分,将参训人员得分情况与身体综合运动能力进行一一对应,得出人员分类情况,并根据人员分类情况,提供各类人员个性化训练方案,辅助组训者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分类组训;所述提高训练阶段分组单元用于,根据辅助体能测试结果,区分为优秀、良好、及时、不及格四个训练编组,系统根据各组测试成绩科学制定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训练指导;所述体能辅助组合训练单元用于,针对辅助测试结果的分组,在辅助体能训练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受训者的实际训练水平,合理搭配训练内容,形成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训练组合,并借助系统的训练日志和统计功能,实时掌握训练进度,改进训练方法、内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强化训练模块包括:第二心理筛查单元、第二体能课目测试单元、强化训练阶段分组单元和课目针对性辅助训练单元;所述第二心理筛查单元用于,新兵训练中期,通过分阶段的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参训人员现实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因不同原因造成的焦虑、压力、厌训等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和心理疏导;所述第二体能课目测试单元用于,综合运用采用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针对大纲规定体能课目内容进行测试,检验前期训练效果;所述强化训练阶段分组单元用于,针对体能课目测试结果,打破建制区分强化、提高和补差三个组进行分组训练;所述课目针对性辅助训练单元用于,结合体能课目测试成绩和分组情况,自动生成针对性强化训练计划,依据计划进行分组训练,进一步巩固训练成果,提升训练成绩。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体能考核模块包括:考核编组单元、组织考核单元、成绩确认单元和成绩统计单元;所述考核编组单元用于,本级组织的普考和上级组织的抽考,本级组织普考时,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区分考核编组,明确考核保障;上级组织抽考时,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考核内容,提供抽考编组方案,实现按单位抽考、按人员抽考和考核人员分工,生成考核编组表;所述组织考核单元用于,完成人员身份识别和信息采集,以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和数据采集对新兵入伍训练阶段体能课目3000米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组合练习等内容进行考核,各考核终端采集参考人员结果后,自动上传数据并评定考核成绩;所述成绩确认单元用于,手持终端收集考核结果后,自动评定考核成绩,参考人员确认成绩无误后,由受考单位主官及考官签字确认成绩,并保存在手持终端;所述成绩统计单元用于,考核结束后,将手持终端考核成绩上传PC端管理系统,由管理系统汇总形成考核成绩表,并自动排列参考人员和单位的名次,统计合格率、优良率等信息,并形成可视化柱状图、饼状图。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第一至四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入营训练模块,所述入营训练模块用于,结合新兵身体及心理特点,自动生成两周体能训练计划,采取观看视频与音效组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新兵进行入营适应性训练。
结合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入营训练模块包括:人员建档单元和体能辅助训练适应性训练单元;所述人员建档单元用于,采用系统自带的身份信息采集系统,为入营新兵采集个人身份信息,建立训练档案;所述体能辅助训练适应性训练单元用于,新兵入营后以体能训练基本动作为主进行辅助训练,指导学习体能训练常识,使得新兵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方法,采用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对新入伍的新兵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进行基础训练阶段结束后,组织基础体能内容测试,包括:按照测试成绩划分训练编组、分类指导和按需施训;提高训练阶段结束后的新兵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结合体能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训练针对性;根据预设考核条件和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对经过强化训练模块训练后的新兵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和成绩统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入营训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础训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提高训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强化训练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体能考核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10包括:入营训练模块101、基础训练模块102、提高训练模块103、强化训练模块104和体能考核模块105。
所述入营训练模块101用于结合新兵身体及心理特点,自动生成两周体能训练计划,采取观看视频与音效组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新兵进行入营适应性训练。所述基础训练模块102用于新兵入伍后,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学习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为提高训练阶段系统化训练打下基础。所述提高训练模块103用于基础训练阶段结束后,组织基础体能7项内容的测试,按照测试成绩划分训练编组,分类指导,按需施训,使训练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受训者的身体综合素质,为强化训练阶段课目针对性训练奠定基础。所述强化训练模块104用于提高训练阶段结束后,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结合体能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训练针对性,全面提升训练水平,为体能考核做好准备。所述体能考核模块105用于按照大纲规定的考核条件,结合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普考和抽考两种考核模式,可以实现对受训单位的普考和选择性抽考。利用训练管理系统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成绩统计,有效减少考核保障人员的数量,减少人工操作的工作量和误差,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防止成绩篡改,避免弄虚作假。
参见图2,所述入营训练模块101包括:人员建档单元和体能辅助训练适应性训练单元。所述人员建档单元用于,采用系统自带的身份信息采集系统,为入营新兵采集个人身份信息,建立训练档案。所述体能辅助训练适应性训练单元用于,新兵入营之初适应性训练,辅助训练内容以体能训练基本动作为主,训练目的是学习体能训练常识,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为基础训练阶段体能训练做好准备。
参见图3,所述基础训练模块102包括:第一心理筛查单元、第一FMS 测试单元、第一体能课目测试单元和第一体能辅助训练单元;
所述第一心理筛查单元用于,针对新兵入营之初对军营的陌生感,采用通用心理测试标准和专用测试设备的心理测试系统,对焦虑、压力、人格等方面进行筛查,通过该软件强大的统计分析、分级专业预警功能,对所有受测者的测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设置最高分值的三级预警模式,逐步升级,依次按照压力测试到SCL-90(全国心理健康指数常模指标)到EPQ(艾森克个性问卷)进行测试,当测试分值大于正常值后依次进入测试高危预警的方式,逐步进行塞查按颜色分类筛选,从而筛选出不同程度、不同心理问题的人。通过专家设计的心理放松、团队融入、团建等训练内容,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所述第一FMS测试单元用于,新兵入营之初,使用FMS六轴传感器姿态检测设备,筛查受训者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动稳定性等动作的运动指标。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将检测设备固定于受测者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检测设备的相对位置、倾斜角度等信息得出相应数值,并结合相关算法自动获取关节灵活度、身体稳定性等身体运动机能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针对每个新兵给出针对性运动处方,帮助解决筛查出的身体功能性问题。
所述第一体能课目测试单元用于,新兵入营之初,采用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对3000米跑、组合练习、单杠引体向上、单杠屈臂悬垂、双杠臂屈伸、双杠支撑前移、仰卧起坐等内容进行身份认证、标准动作评判、自动记数和成绩采集。将采集结果记录在案,做为后期训练进度和效果的比对参照。
所述第一体能辅助训练单元用于,新兵入营之初,管理系统针对新兵特点和体质情况,给出两周基础体能训练计划,利用嵌入系统的辅助动作教学录像及音效,采用按建制训练的方式,指导新兵学习掌握体能辅助训练内容,使其熟练掌握辅助训练动作。
参见图4,所述提高训练模块103包括:第二FMS测试单元、辅助体能测试单元、提高训练阶段分组单元和体能辅助组合训练单元。
所述第二FMS测试单元用于,经过两周的针对性训练后,再次使用FMS 姿态检测设备,筛查受训者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动稳定性等动作的运动指标。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训练效果,筛查结果达到标准的,可以解除训练;筛查结果达不到标准的,调整训练处方,进行第二阶段训练。
所述辅助体能测试单元用于,为第二阶段新兵进行编组训练提供依据,根据专家制定的专项体能测试内容和标准,区分人员身体运动功能条件、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肌肉爆发力等方面进行打分,通过算法将参训人员得分情况与身体综合运动能力进行一一对应,得出人员分类情况,并根据人员分类情况,提供各类人员个性化训练方案,辅助组训者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分类组训。
所述提高训练阶段分组单元用于,根据辅助体能测试结果,区分为优秀、良好、及时、不及格四个训练编组,系统根据各组测试成绩科学制定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训练指导,达到分类指导、固强补弱的目的。
所述体能辅助组合训练单元用于,针对辅助测试结果的分组,在辅助体能训练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受训者的实际训练水平,合理搭配训练内容,形成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训练组合,并借助系统的训练日志和统计功能,实时掌握训练进度,改进训练方法、内容,提升训练效益。
参见图5,所述强化训练模块104包括:第二心理筛查单元、第二体能课目测试单元、强化训练阶段分组单元和课目针对性辅助训练单元。
所述第二心理筛查单元用于,新兵训练中期,采用专用测试设备的心理测试系统,解决以厌训逆反和怕苦怕累为主的问题,通过分阶段有目的的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参训人员现实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因不同原因造成的焦虑、压力、厌训等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和心理疏导,促进新兵对自己身心潜力的探索,增强新兵心理承受力、康复力和团队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
所述第二体能课目测试单元用于,综合运用采用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针对大纲规定体能课目内容进行测试,检验前期训练效果。
所述强化训练阶段分组单元用于,针对体能课目测试结果,打破建制区分强化、提高和补差三个组进行分组训练,提升训练指导力度。
所述课目针对性辅助训练单元用于,结合体能课目测试成绩和分组情况,系统自动生成针对性强化训练计划,依据计划进行分组训练,进一步巩固训练成果,提升训练成绩。
参见图6,所述体能考核模块105包括:考核编组单元、组织考核单元、成绩确认单元和成绩统计单元。
所述考核编组单元用于,本级组织的普考和上级组织的抽考,本级组织普考时,主要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区分考核编组,明确考核保障。上级组织抽考时,主要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考核内容,提供抽考编组方案,实现按单位抽考、按人员抽考和考核人员分工,生成考核编组表。
所述组织考核单元用于,组织考核主要以手持端和各类测试考核设备完成,手持端主要完成人员身份识别和信息采集;测试考核设备以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对新兵入伍训练阶段体能课目3000米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组合练习等内容进行考核,各考核终端采集参考人员结果后,自动上传数据并评定考核成绩。
所述成绩确认单元用于,手持终端收集考核结果后,自动评定考核成绩,参考人员确认成绩无误后,签字确认,尔后由受考单位主官及考官签字确认成绩,并保存在手持终端。
所述成绩统计单元用于,考核结束后,将手持终端考核成绩上传PC端管理系统,由管理系统汇总形成考核成绩表,并自动排列参考人员和单位的名次,统计合格率、优良率等信息,并形成可视化柱状图、饼状图。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通过对训练数据实时采集、科学分析,实现智能编组、自动生成训练计划、实时监测人员体征状态等功能,提高训练质量,降低训练伤病,从而达到对体能训练进行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方法的实施例,参见图7,本实施例提供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方法包括:
S201,对新入伍的新兵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
S202,进行基础训练阶段结束后,组织基础体能内容测试,包括:按照测试成绩划分训练编组、分类指导和按需施训。
S203,提高训练阶段结束后的新兵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结合体能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训练针对性。
S204,根据预设考核条件和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对经过强化训练模块训练后的新兵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和成绩统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发明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如来替代,本发明仅结合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基础训练模块、提高训练模块、强化训练模块和体能考核模块,其中:
所述基础训练模块用于对新入伍的新兵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
所述提高训练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基础训练模块的新兵进行基础训练阶段结束后,组织基础体能内容测试,包括:按照测试成绩划分训练编组、分类指导和按需施训;
所述强化训练模块用于将通过所述提高训练模块进行提高训练阶段结束后的新兵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结合体能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训练针对性;
所述体能考核模块用于根据预设考核条件和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对经过强化训练模块训练后的新兵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和成绩统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训练模块包括:第一心理筛查单元、第一FMS测试单元、第一体能课目测试单元和第一体能辅助训练单元;
所述第一心理筛查单元用于,对新兵焦虑、压力、人格等方面进行筛查,对所有受测者的测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设置最高分值的三级预警模式,逐步升级,依次按照压力测试从SCL-90到EPQ进行测试,当测试分值大于正常值后依次进入测试高危预警的方式,逐步进行塞查按颜色分类筛选,从而筛选出不同程度、不同心理问题的新兵;
所述第一FMS测试单元用于,使用FMS六轴传感器姿态检测设备,筛查受训者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动稳定性等动作的运动指标,其中根据不同的测试目的,将检测设备固定于受测者身体的不同部位,通过检测设备的相对位置、倾斜角度等信息得出相应数值,获取关节灵活度、身体稳定性等身体运动机能测试结果,根据测试结果,针对每个新兵给出针对性训练方案;
所述第一体能课目测试单元用于,采用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对3000米跑、组合练习、单杠引体向上、单杠屈臂悬垂、双杠臂屈伸、双杠支撑前移、仰卧起坐等内容进行身份认证、标准动作评判、自动记数和成绩采集;
所述第一体能辅助训练单元用于,对新兵特点和体质情况,给出两周基础体能训练计划,利用嵌入系统的辅助动作教学录像及音效,采用按建制训练的方式,指导新兵学习掌握体能辅助训练内容,使其熟练掌握辅助训练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训练模块包括第二FMS测试单元、辅助体能测试单元、提高训练阶段分组单元和体能辅助组合训练单元;
所述第二FMS测试单元用于,使用六轴传感器姿态检测设备,筛查受训者过顶深蹲、跨栏上步、直线弓箭步、肩部灵活性、主动直膝抬腿、躯干稳定性俯卧撑、转动稳定性等动作的运动指标,根据测试结果,分析训练效果,筛查结果达到标准的,可以解除训练;筛查结果达不到标准的,调整训练方案进行第二阶段训练;
所述辅助体能测试单元用于,为第二阶段新兵进行编组训练提供依据,根据专家制定的专项体能测试内容和标准,区分人员身体运动功能条件、心肺功能、肌肉耐力、肌肉爆发力等方面进行打分,将参训人员得分情况与身体综合运动能力进行一一对应,得出人员分类情况,并根据人员分类情况,提供各类人员个性化训练方案,辅助组训者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并进行分类组训;
所述提高训练阶段分组单元用于,根据辅助体能测试结果,区分为优秀、良好、及时、不及格四个训练编组,系统根据各组测试成绩科学制定训练计划,进行针对性训练指导;
所述体能辅助组合训练单元用于,针对辅助测试结果的分组,在辅助体能训练动作的基础上,结合受训者的实际训练水平,合理搭配训练内容,形成针对性强、效果明显的训练组合,并借助系统的训练日志和统计功能,实时掌握训练进度,改进训练方法、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化训练模块包括:第二心理筛查单元、第二体能课目测试单元、强化训练阶段分组单元和课目针对性辅助训练单元;
所述第二心理筛查单元用于,新兵训练中期,通过分阶段的心理测试,及时掌握参训人员现实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因不同原因造成的焦虑、压力、厌训等心理,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行为训练和心理疏导;
所述第二体能课目测试单元用于,综合运用采用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数据采集等设备,针对大纲规定体能课目内容进行测试,检验前期训练效果;
所述强化训练阶段分组单元用于,针对体能课目测试结果,打破建制区分强化、提高和补差三个组进行分组训练;
所述课目针对性辅助训练单元用于,结合体能课目测试成绩和分组情况,自动生成针对性强化训练计划,依据计划进行分组训练,进一步巩固训练成果,提升训练成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能考核模块包括:考核编组单元、组织考核单元、成绩确认单元和成绩统计单元;
所述考核编组单元用于,本级组织的普考和上级组织的抽考,本级组织普考时,按照考核内容的要求区分考核编组,明确考核保障;上级组织抽考时,按照上级的要求和考核内容,提供抽考编组方案,实现按单位抽考、按人员抽考和考核人员分工,生成考核编组表;
所述组织考核单元用于,完成人员身份识别和信息采集,以计时、通信、手环、姿态识别和数据采集对新兵入伍训练阶段体能课目3000米跑、仰卧起坐、单杠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组合练习等内容进行考核,各考核终端采集参考人员结果后,自动上传数据并评定考核成绩;
所述成绩确认单元用于,手持终端收集考核结果后,自动评定考核成绩,参考人员确认成绩无误后,由受考单位主官及考官签字确认成绩,并保存在手持终端;
所述成绩统计单元用于,考核结束后,将手持终端考核成绩上传PC端管理系统,由管理系统汇总形成考核成绩表,并自动排列参考人员和单位的名次,统计合格率、优良率等信息,并形成可视化柱状图、饼状图。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入营训练模块,所述入营训练模块用于,结合新兵身体及心理特点,自动生成两周体能训练计划,采取观看视频与音效组训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新兵进行入营适应性训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营训练模块包括:人员建档单元和体能辅助训练适应性训练单元;
所述人员建档单元用于,采用系统自带的身份信息采集系统,为入营新兵采集个人身份信息,建立训练档案;
所述体能辅助训练适应性训练单元用于,新兵入营后以体能训练基本动作为主进行辅助训练,指导学习体能训练常识,使得新兵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
8.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对新入伍的新兵进行体能适应性训练、体能训练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体能训练基本动作;
进行基础训练阶段结束后,组织基础体能内容测试,包括:按照测试成绩划分训练编组、分类指导和按需施训;
提高训练阶段结束后的新兵按照大纲规定的体能课目进行测试,结合测试结果调整训练编组,结合体能考核的内容进一步增强训练针对性;
根据预设考核条件和受训单位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考核模式,对经过强化训练模块训练后的新兵进行考核分组、组织实施、成绩采集、成绩确认和成绩统计。
CN202011253831.1A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25878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3831.1A CN112587899A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3831.1A CN112587899A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7899A true CN112587899A (zh) 2021-04-02

Family

ID=7518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3831.1A Pending CN112587899A (zh) 2020-11-11 2020-11-11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789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9955A (zh) * 2021-08-31 2021-11-23 重庆科华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山救护队体能训练管理系统
CN114822143A (zh) * 2022-06-29 2022-07-29 深圳前海壹路科技有限公司 军事训练智能考核管理系统和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271A (zh) * 2009-01-13 2010-07-14 深圳市科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急培训演练方法和系统
CN106037738A (zh) * 2016-07-11 2016-10-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可穿戴式体能训练评估系统及装置
CN106621281A (zh) * 2016-12-21 2017-05-1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便携式训练评价系统
CN110148450A (zh) * 2019-05-23 2019-08-20 广州武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训练管理系统
CN110362552A (zh) * 2019-04-15 2019-10-22 孙一鸣 一种用于军事体能训练的辅助分析系统
CN110991820A (zh) * 2019-11-15 2020-04-10 湖北瑞致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员体能训练考核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7271A (zh) * 2009-01-13 2010-07-14 深圳市科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应急培训演练方法和系统
CN106037738A (zh) * 2016-07-11 2016-10-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可穿戴式体能训练评估系统及装置
CN106621281A (zh) * 2016-12-21 2017-05-10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 一种便携式训练评价系统
CN110362552A (zh) * 2019-04-15 2019-10-22 孙一鸣 一种用于军事体能训练的辅助分析系统
CN110148450A (zh) * 2019-05-23 2019-08-20 广州武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训练管理系统
CN110991820A (zh) * 2019-11-15 2020-04-10 湖北瑞致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防员体能训练考核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9955A (zh) * 2021-08-31 2021-11-23 重庆科华安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矿山救护队体能训练管理系统
CN114822143A (zh) * 2022-06-29 2022-07-29 深圳前海壹路科技有限公司 军事训练智能考核管理系统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ell et al. Enhancing mental toughness and performance under pressure in elite young cricketers: A 2-year longitudinal intervention.
CN109903617B (zh) 个性化练习方法和系统
Denison et al. Effective coaching as a modernist formation: A Foucauldian critique
CN112587899A (zh) 一种体能训练精细化管理系统及方法
Liwicki et al. Forensic signature verification competition 4NSigComp2010-detection of simulated and disguised signatures
WO2007087565B1 (en) Meta-data and metrics based learning
US201102761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facilitating golf swing instruction
CN110059978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辅助教学测评的教师评价系统
CN104361778A (zh) 一种中医四诊技能的学习平台
CN102842071A (zh) 电力作业人员安全素质测评方法及系统
WO2019003132A1 (en) COGNITIVE CAPACITY LEARNING METHOD WITH EMOTIONAL BASE
CN114202978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培训方法及系统
CN106178466A (zh) 一种健身用度量分析方法及系统
KHALID CLUSTER ANALYSIS-A STANDARD SETTING TECHNIQUE IN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CN113974612A (zh) 一种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自动化评估方法与系统
Hoseini et al.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the Mini-CEX in undergraduate trainees
Koh et al. Examining the ecological validity of the coaching behavior scale (sports) for basketball
Ahmadzadeh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 on Shooters’ Mental Skills and Shooting Performance
CN110223748A (zh) 一种物联网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物联网系统
W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university sports risk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CN114612066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体育教学管理系统
CN112071162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音乐理论教学互动系统
CN115375513A (zh) 一种学生多元化评价与发展预测系统
Denial Associa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With Clinical Performance in Fourth-Year Optometry Students.
Piotrowski Cyberbullying: A research-based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