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855A - 因子vii和抗-因子ix/x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 Google Patents

因子vii和抗-因子ix/x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855A
CN112584855A CN201980054066.XA CN201980054066A CN112584855A CN 112584855 A CN112584855 A CN 112584855A CN 201980054066 A CN201980054066 A CN 201980054066A CN 112584855 A CN112584855 A CN 112584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tor
factor vii
transgenic
combination
fvi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406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L·普兰迪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rench Blood Splitting And Biochemical Products Laboratory
LFB SA
Original Assignee
French Blood Splitting And Biochemical Products Laborato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rench Blood Splitting And Biochemical Products Laboratory filed Critical French Blood Splitting And Biochemical Products Laboratory
Publication of CN112584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8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39/39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 A61K39/39533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 A61K39/3955Antibodies; Immunoglobulins; Immune serum, e.g. antilymphocytic serum against materials from animals against proteinaceous materials, e.g. enzymes, hormones, lymphok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8/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peptides
    • A61K38/16Peptides having more than 20 amino acids; Gastrins; Somatostatins; Melanotropin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3Enzymes; Proenzymes; Derivatives thereof
    • A61K38/46Hydrolases (3)
    • A61K38/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A61K38/482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A61K38/4846Factor VII (3.4.21.21); Factor IX (3.4.21.22); Factor Xa (3.4.21.6); Factor XI (3.4.21.27); Factor XII (3.4.21.38)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4Antihaemorrhagics; Procoagulants; Haemostatic agents; Antifibrinolytic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16/00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 C07K16/18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 C07K16/36Immunoglobulins [IGs], e.g. monoclonal or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humans against blood coagulation fa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9/00Enzymes; Pro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ctivating, inhibiting,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enzymes
    • C12N9/14Hydrolases (3)
    • C12N9/48Hydrolases (3)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3.4)
    • C12N9/50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 C12N9/64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 C12N9/6421Proteinases, e.g. Endopeptidases (3.4.21-3.4.25) derived from animal tissue from mammals
    • C12N9/6424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C12N9/6437Coagulation factor VIIa (3.4.21.21)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YENZYMES
    • C12Y304/00Hydrolases acting on peptide bonds, i.e. peptidases (3.4)
    • C12Y304/21Serine endopeptidases (3.4.21)
    • C12Y304/21021Coagulation factor VIIa (3.4.21.21)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0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omprising antibod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 A61K2039/545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antigens or anti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se, timing or administration schedu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2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 C07K2317/24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taxonomic origin containing regions, domains or residues from different species, e.g. chimeric, humanized or veneer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3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 C07K2317/31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aspects of specificity or valency multispecif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KPEPTIDES
    • C07K2317/0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 C07K2317/70Immunoglobulins specific features characterized by effect upon binding to a cell or to an antigen
    • C07K2317/75Agonist effect on antig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Diabet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docrin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转基因因子VII和针对因子IX和X的多特异性抗体的组合,其用于同时或分别施用。

Description

因子VII和抗-因子IX/X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药物组合物,其可用于治疗凝血障碍,例如A型血友病,特别是在产生因子VIII抑制性抗体的A型血友病的患者中。
技术背景
凝血涉及两个途径,一个是内在的,另一个是外在的,导致最终的共同途径。两种机制的组合确保形成固体且灵活的抗血压血凝块。通过凝血酶的作用,纤维蛋白原经过化学修饰,导致形成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对于形成凝块是必需的。
内在途径包括存在于血流中的因子,并且凝血过程开始于血管本身内。外在途径涉及正常情况下不存在于血流中并且在血管损伤期间释放的组织因子。
因子VII是一种糖蛋白,其参与外在凝血途径。为了启动凝血级联,必须将FVII活化为FVIIa。一旦被活化,则FVIIa与和两种磷脂相关的组织因子(TF)蛋白质复合,其在血管损伤期间释放。单独的FVIIa(不与组织因子复合)表现出低蛋白水解活性。然后,FVIIa-FT复合物在钙离子存在下将因子X转化为因子Xa。该复合物也对将因子FIX活化成FIXa起作用,由此催化内在途径。因子IXa和Xa依次活化活化的因子VII。
因子IX和因子X参与内在凝血途径。活化的因子IX能够使因子X活化成因子Xa。
与活化的因子FV和凝血酶原酶复合的因子Xa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然后,凝血酶作用于纤维蛋白原,以将其转化为纤维蛋白,并且使FVIII和FV分别活化为FVIIIa和FVa。就其本身而言,凝血酶原在天然存在于血浆中的钙的存在下,能够将因子XIII活化为FXIIIa,其导致纤维蛋白凝块的固结作用。
尽管如此,当凝血因子缺乏时,凝血级联被中断或缺乏,我们称之为凝血异常。
活化的因子VII在引起出血的组织损伤后释放的组织因子的存在下局部起作用,即使在不存在因子VIII或IX的情况下。这就是为什么因子VII(优选以活化形式)用于治疗某些以出血形式出现的凝血障碍的原因。
因此,因子VII用于治疗呈现因子VIII(A型血友病)或因子IX(B型血友病)缺乏的血友病的患者以及呈现其它凝血因子缺乏的患者,例如,FVII的遗传缺乏。在中风治疗中也推荐FVII。
一些血友病患者产生抑制通常以浓缩形式施用的作为血友病治疗的因子VIII的抗体。这是目前血友病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
靶向FIX或FIXa和FX或FXa的双特异性抗体例如艾美赛珠单抗(emicizumab)用于治疗具有抗-因子VIII抗体的A型血友病患者。这些抗体通过将这两个分子结合在一起来促进FIXa对FX的活化在功能上替代FVIII。这些抗体具有长效作用。
已经测试了来自细胞培养物的重组FVIIa(例如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021
BHK细胞中产生)与艾美赛珠单抗(例如ACE910或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022
)的组合(R.HARTMANN等人,OR36|Synergistic Effects of a Procoagulant Bispecific Antibody and FEIBA or FactorVIIA on Thrombin Generation(Haemophilia(2017),23(增刊2),11-27))。该组合仅显示对凝血障碍治疗的相加作用。
因此,对于允许更好地管理A型血友病患者并且更特别是具有抗-因子VIII的患者的药物组合存在需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提出了将转基因因子VII与针对因子IX和X的多特异性抗体组合。
根据本发明,通过转基因得到的因子VII和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抗体的本发明的组合在治疗凝血障碍中,并且特别是在治疗具有抗-F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的患者和FVII缺乏的患者中诱导协同作用。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药物组合物,其包含:
a.转基因因子VII,和
b.多特异性抗体,优选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双特异性抗体,例如艾美赛珠单抗。
优选的是,因子VII为活化的因子VII(FVIIa)的形式。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因子IX为活化的因子IX(FIXa)的形式和/或因子X为活化的因子X(FXa)的形式。
优选的是,所述转基因因子VII为来源于由非人-转基因哺乳动物、例如针对人因子VII的转基因的兔的乳腺上皮细胞产生的人因子VII。
本发明还提供了组合产品,其包含:
a.转基因因子VII,和
b.针对因子IX和X的多特异性抗体,
该组合产品用于预防或治疗凝血障碍,例如A型血友病,更特别的是具有因子VIII抑制物(FVIII)的A型血友病。
优选的是,该组合产品为包含转基因因子VII和所述抗体的药物组合物的形式。
可选择的是,转基因因子VII和抗体为分开的组合物形式,其适合于同时或分别(例如依次)施用于患者。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涉及药盒,其包含:
-包含转基因因子FVII的容器;和
-包含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抗体的另一个容器。
附图说明
图1:在用TF/PL诱导后,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031
组合对第1批次的A型血友病血浆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A)在PTE方面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B)在凝血酶生成峰方面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C)在速度方面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
图2:在用TF/PL诱导后,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032
组合对第2批次的A型血友病血浆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A)在PTE方面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B)在凝血酶生成峰方面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C)在速度方面的协同血栓形成作用的评价。
发明详述
通用定义
凝血现象由涉及凝血因子的酶促反应级联组成,其中凝血因子以酶原的形式存在,在某些辅因子存在下,它们通过蛋白水解裂解转化为其“活化”形式。以无活性前体形式存在的每种因子的活化形式由字母a表示。因此,FVIIa在体内是由多种蛋白酶(FIXa、FXa、FVIIa)将酶原裂解成两条通过二硫桥连接的链而产生。
术语“治疗”通常表示疾病或障碍或至少是症状的改善、预防或逆转,例如减缓疾病的进程或稳定症状。还包括延迟疾病或障碍或至少是症状的发作。
术语“预防”表示发生或获得特定疾病或障碍的风险下降。
在本发明中,“患者”或“个体”是指任意哺乳动物,并且更特别是任何年龄的人,男性或女性,包括儿童。
术语“药物组合物”是指允许活性成分具有生物活性并且不含对组合物所施用的个体具有毒性的任何其它组分的制剂。
转基因因子VII
术语“因子VII”或“FVII”包括包含野生型人因子VII的序列1-406的多肽(如美国专利4,784,950中所述)或来源于另外物种(例如牛、猪、犬、鼠)的FVII。还包括因子VII的天然等位基因变化形式,其可以以糖基化或其它翻译后修饰的任何形式或程度存在。因此,术语“因子VII”还包括FVII变体,其相对于野生型的活性具有相同或更好的生物活性,这些变体特别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插入、缺失或取代而不同于野生型FVII的多肽。
除非另有指示,否则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因子VII”是指未裂解的FVII(酶原)或活化的因子VII(FVIIa)。
因此,FVIIa由通过单一二硫桥(Cys135-Cys262)连接在一起的约20kDa分子量的152个氨基酸的轻链和约30kDa分子量的254个氨基酸的重链组成。
“重组因子VII”是指来源于基因工程和因任何微生物、植物或转基因植物中相应基因的表达产生的任意因子VII。微生物是指任何细菌、真菌、病毒或细胞系统。重组因子VII还可以由培养物中的真核细胞,例如植物或哺乳动物细胞,例如动物或人细胞产生。
“转基因因子VII”是指得自针对因子VII的转基因的动物的任何重组因子VII。
“转基因动物”是指任何在其预期能够使感兴趣的蛋白质(本文为因子VII)表达的基因组中具有修饰的非人动物。基因组修饰可以由基因的改变、修饰或插入引起。这种修饰可以归因于常规使用的改变或诱变剂乃至通过定向诱变来进行。基因组修饰还可以由野生型或突变形式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的插入或取代产生。转基因动物可以以非限制性地方式选自兔、山羊、牛、骆驼、仓鼠、小鼠、大鼠、马、母猪、单峰骆驼、绵羊或美洲驼羊。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可以选择不表达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的动物。
表述“因子VIIa的生物活性”是指FVIIa生成凝血酶的能力,例如在活化的血小板表面上。可以以多种方式评价因子VII的活性。例如,可以通过测定FVII组合物促进血凝块的能力来定量FVIIa的生物活性,通过使用如例如美国专利5,997,864中所述的FVII和促凝血酶原激酶(thromboplastine)缺乏性血浆来进行。在该测试中,相对于对照样品评价生物活性,并且通过与包含1个单位/mL因子VII活性的汇集的标准人血清比较将其转化成“FVII单位”。可选择的是,通过下列步骤定量因子VII的生物活性:(i)测定在包含被脂质膜包围的组织因子(TF)和因子X的系统中因子VIIa产生因子Xa的能力(Persson等人,J.Biol.Chem.272:19919-19924,1997);(ii)测定水性系统中因子X的水解;(iii)通过表面等离子共振测定FVIIa与TF的物理键合(Persson,FEBS letts,413:359-363,1997);(iv)测定合成底物的水解;或(v)测定不依赖于TF的体外系统中凝血酶的产生。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文所述的FVII为多肽,其肽序列可以是天然人FVII的肽序列,即存在于未患有与FVII相关的障碍的人中的序列。此类技术描述在文献EP 0 200421中。
有利的是,用于本发明的FVII序列为SEQ ID NO:1。
“协同”或“协同作用”优选地是指两种产品的组合的作用大于分别采用每种产品的作用之和的两倍。根据本发明,在至少一种凝血酶生成参数方面,当将转基因FVIIa与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组合使用能够得到大于单独使用转基因FVIIa获得的作用和单独使用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获得的作用之和的2倍的作用时,得到协同作用。凝血酶生成参数选自峰高、速度或内源性凝血酶生成潜力(PTE)。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以低于或等于105nM、优选低于100nM的浓度施用FVIIa。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以低于600nM的浓度施用,优选低于550nM,优选低于500nM,优选低于450nM,优选低于400nM,优选低于350nM,优选低于325nM。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因子VII得自转基因动物的乳。
在转基因动物的乳中产生重组蛋白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合成的DNA分子(其包含编码感兴趣的蛋白质(本文中例如人FVII)的基因,该基因在乳中自然分泌的蛋白质的启动子控制下)整合到非人哺乳动物的胚胎中。然后将胚胎植入相同物种的雌性哺乳动物中。一旦由胚胎产生的哺乳动物充分发育,则可以诱导哺乳动物的泌乳,然后收集乳。乳包含转基因动物分泌的感兴趣的FVII。
用非人的雌性哺乳动物的乳进行蛋白质制备的一个实例在专利申请EP0527063中给出,其中的教导可以再用于制备本发明的因子VII。
乳腺分泌因子VII、使其被分泌到转基因哺乳动物的乳中,参与以组织依赖性方式控制因子VII的表达。这样的控制方法是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通过允许使蛋白质向特定组织表达的序列控制表达。这些特别是WAP、β-酪蛋白和β-乳球蛋白启动子序列和信号肽序列;该列表不是限制性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因子VII在转基因兔的乳中产生。
在特别有利的方式中,在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β酪蛋白启动子的控制下在兔的乳腺中进行表达。特别的是,通过导入包含β酪蛋白基因启动子的序列来构建包含β酪蛋白启动子的质粒,产生该质粒以便能够接受置于该启动子控制下的外源基因。整合了编码人FVII的基因,并且将其置于β酪蛋白启动子的控制之下。用限制酶消化包含启动子和编码感兴趣的蛋白质的序列的质粒,以释放包含β酪蛋白启动子和人FVII序列的DNA片段。纯化后,通过显微注射将片段导入野生型兔胚胎的雄性前核。然后培养胚胎,然后转移到激素准备好的野生型雌性输卵管中。当这些雌性动物分娩时,通过PCR评价后代以确定转基因动物。通过Southern技术从提取自得到的年轻转基因兔的DNA揭示出转基因的拷贝数及其完整性。通过免疫酶测试评价在雌性转基因后代的乳中表达的人FVII的浓度。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可用于本发明的因子VII通过包括下列步骤的方法得到:
(a)将包含编码因子VII的基因的DNA序列插入非人哺乳动物胚胎中,所述基因处于β酪蛋白启动子的转录控制之下,
(b)将步骤a)中得到的胚胎转移到非人雌性哺乳动物的输卵管中,以便其发育成成年非人哺乳动物,
(c)在步骤b)中得到的雌性类型的成年非人哺乳动物或其中基因和启动子存在于其基因组中的该非人哺乳动物的雌性后代中诱导泌乳,
(d)从所述非人哺乳动物中采集乳,和
(e)纯化存在于采集的乳中的FVII。
本文所用的FVII具有基本上均匀的(homogène)等电点。
“等电点”或“pI”是指因子VII或因子VIIa分子的净基本电荷为零的pH,即该分子为电中性(两性离子形式)的pH。可以通过实施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技术例如等电聚焦(“IEF”)来测量本发明的因子VII的等电点。这种电泳技术基于蛋白质的等电点分离蛋白质。它由均匀电流诱导的在pH梯度中的蛋白质迁移组成,直到它们达到等于其特定等电点的pH为止,此时由于其净电荷为零,它们停止迁移。IEF凝胶用于测定给定蛋白质的等电点。
“基本上均匀的”是指组合物的至少90%,优选至少95%的因子VII分子具有pH单位差小于或等于1.2的等电点。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的至少50%,优选至少55%,优选60%的转基因因子VII分子具有pH单位差小于1,优选小于0.5的等电点。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组合物的至少50%,优选至少55%,优选60%的因子VII分子具有pH单位差为0.4的等电点。
“N-聚糖形式”是指存在于本发明的因子VII的两个N-糖基化位点上的所有N-聚糖形式。如果它们的总电荷等于1,则将N-聚糖形式称作带单电荷的。在本发明中,“电荷”是指磷酸基团、硫酸基团或唾液酸分子。因此,如果它们仅包含一个磷酸基团或一个硫酸基团或一个唾液酸分子,则N-聚糖形式称作带单电荷的。与术语“带单电荷的”相反,术语“带双电荷的”是指N-聚糖形式所携带的总电荷等于2,即它们具有两个选自磷酸基团、硫酸基团和/或唾液酸分子的电荷。换言之,带双电荷的N-聚糖形式具有一个唾液酸分子和一个磷酸基团,或一个唾液酸分子和一个硫酸基团,或两个唾液酸分子,或两个磷酸基团,或两个硫酸基团,或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硫酸基团。术语“带三电荷的”是指N-聚糖形式所携带的总电荷等于3,即它们具有三个选自磷酸基团、硫酸基团和/或唾液酸分子的电荷。换言之,带三电荷的N-聚糖形式具有一个唾液酸分子、一个磷酸基团和一个硫酸基团,或两个唾液酸分子和一个磷酸基团,或两个唾液酸分子和一个硫酸基团,或一个唾液酸分子和两个磷酸基,或一个唾液酸基团和两个硫酸基团,或一个磷酸基团和两个硫酸基,或一个硫酸基和两个磷酸基,或三个唾液酸分子,或三个磷酸基,或三个硫酸基团。术语“中性”是指N-聚糖形式不包含任何电荷。
可以通过实施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方法,特别是通过使用偶联荧光检测的阴离子交换树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AEX-UPLC/FD)测定因子VII的N-聚糖形式的电荷。该方法能够根据其表观电荷分离不同的N-聚糖形式(特别参见Hermentin等人,Glycobiology,第6卷,第2期,1996)。在阴离子交换色谱的情况中,将带正电荷的树脂用作固定相。这些带正电荷的树脂通常由交联聚合物或凝胶构成,其上接枝了带正电荷的基团。在本发明的有利的实施方案中,使用氨基丙基型弱阴离子交换柱。
在本发明的因子VII组合物的情况中,似乎在组合物的因子VII的所有N-聚糖形式中,至少50%的N-聚糖形式,至少60%的N-聚糖形式,优选至少65%,优选至少70%,优选至少75%,优选至少80%,优选至少85%,优选至少90%,优选至少95%带单电荷。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带单电荷的N-聚糖形式的因子VII分子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95%,优选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90%,优选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80%,优选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75%,优选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70%,优选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65%,优选占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50%-60%。
本发明组合的因子VII组合物的基本上均匀的等电点由构成它的FVII分子的糖基化和γ-羧化特性的组合产生。
本文所用的转基因因子VII具有翻译后修饰的特征。特别的是,这些是糖基化修饰,例如在FVII组合物中具有零或非常低量的Galα1,3Gal的两个N-糖基化位点,或者仍然足够低而不具有免疫原性。相反,本文所述的FVII不是血浆FVII,即它不是来自人或动物血浆的纯化产物。更特别的是,本文所用的转基因FVII具有翻译后修饰,以及两个具有确定的聚糖单元的O-糖基化、γ-羧化和特定的二硫桥。
本文所用的FVIIa可以包括几个翻译后修饰:前9个或10个N-末端谷氨酸被γ-羧化,Asp63被部分羟基化,Ser52和Ser60被O-糖基化并且分别带有葡萄糖(木糖)0-2和岩藻糖单元,Asn145和Asn322主要通过单唾液酸化的双触角(biantennées)复合结构被N-糖基化。
有利的是,本文所用的至少80%的转基因因子VII分子在9个谷氨酸残基上具有γ-羧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至少85%的所述分子在9个谷氨酸残基上具有γ-羧化。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85%-100%、优选90%-100%、优选95%-100%的所述分子在9个谷氨酸残基上具有γ-羧化。有利的是,组合物的因子VII分子的谷氨酸残基35(Glu 35)上的γ-羧化度低于2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残基Glu35的γ-羧化度低于15%,优选低于10%,优选低于5%。
Galα1,3Gal单元为由两个在α1,3处连接的半乳糖组成的结构。它位于N-连接结构的寡糖触角的末端。该单元以其免疫原性而闻名。因此,优选制备FVII或FVIIa,其结构Galα1,3Gal的数量为零或如此低以至于不能与通过当前可利用的分析装置进行的测量得到的背景噪声区分开。该表达等效地表示所有转基因FVII,其Galα1,3Gal的量接近血浆FVII的量。有利的是,本文所述的FVII组合物的Galα1,3Gal的量对人没有免疫原性。此外,本文所用的FVII优选如人FVII一样包含在145和322位处的两个N-糖基化位点和在52和60位处的两个O-糖基化位点。在N-糖基化位点上,寡糖链与天冬酰胺连接(N-连接)。在O-糖基化位点上,寡糖链与丝氨酸连接。对于组合物的每个蛋白质,与这些氨基酸连接的单元会有所不同。然而,对于整个组合物,可以定量每个聚糖单元、乃至每种糖的量。
本申请中给出的不同聚糖的百分比不考虑O-糖基化。
优选的是,FVII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在组合物的FVII的所有聚糖单元中,至少40%为单唾液酸化双触角聚糖形式。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唾液酸化双触角形式以至少50%存在。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单唾液酸化双触角形式以至少60%、优选至少65%、优选至少70%存在。
有利的是,FVII的单唾液酸化双触角聚糖形式是主要的。FVII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因子VII唾液酸的至少一些包含α2-6键。
有利的是,FVII的至少65%的唾液酸包含α2,6键。极为有利的是,至少70%、甚至80%并且特别是至少90%的FVII唾液酸包含α2,6键。
在特别优选的方式中,所有唾液酸包含α2,6键,即所有唾液酸通过α2,6键结合至半乳糖。本文所述的FVII组合物还可以包含具有α2-3键的唾液酸。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65%-100%的FVII唾液酸包含α2,6键。更优选的是,70%或80%-100%的FVII唾液酸包含α2,6键。
有利的是,在FVII的单唾液酸化双触角聚糖形式中,主要的聚糖形式为非岩藻糖基化的。
优选的是,这些非岩藻糖基化的单唾液酸化双触角聚糖形式以超过20%的量存在于组合物的FVII中。有利的是,该量大于25%或大于40%。在特别有利的方式中,FVII组合物的岩藻糖基化度为20%-50%。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度可以低于20%。
在特别的实施方案中,组合物的因子FVII的N-聚糖形式的至少10%、优选至少15%、优选至少20%、优选至少25%是高甘露糖/杂合物(hybride)。
优选的是,本文描述的糖基化特性提供改善的FVII的生物活性和稳定性。具有基本上均匀的等电点的因子VII组合物可通过防止FVII沉淀而在药物组合物的最佳pH,优选在6.0±0.2的最佳pH有利于配制步骤。实际上,已知在分子的等电点处,它们将具有聚集和沉淀的趋势。在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因子VII分子具有6.6-7.0的等电点。这导致因子VII组合物的更好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低于等电点的pH,并且特别是在pH 6.0配制时。因子VII组合物稳定性的改善防止了导致可溶和不可溶沉淀和聚集现象的静电相互作用,并且防止原料损失,从而防止收率下降而导致活性成分含量下降和由此产生的潜在活性降低。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转基因FVII由兔的乳中产生,从而能够获得组合物,其中组合物的每个因子VII分子均具有两个N-糖基化位点。优选的是,组合物的所有FVII分子具有低于4%的Galα1,3Gal聚糖单元的量,甚至不存在Galα1,3Gal聚糖单元。因此,有利的是,兔产生的转基因FVII不具有Galα1,3Gal单元。
FVII可以通过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从乳中纯化。例如,如美国专利6,268,487中所述,从乳中纯化感兴趣的蛋白质的方法可以包括下列步骤:a)使乳通过足够孔隙率的膜进行切向过滤,以形成渗余物和渗透物,所述渗透物包含外源性蛋白质,b)使渗透物经过色谱捕获装置以置换外源性蛋白质并且得到流出物,c)合并流出物和渗余物,d)重复步骤a)-c),直到从脂质和酪蛋白胶束中分离出FVII,并且回收FVII。
有利的是,本发明的FVII为活化的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FVII可以在体外被因子Xa、VIIa、IIa、IXa或XIIa活化。FVII通常也可以在其纯化过程中被活化,特别是通过穿过带正电荷的色谱柱。
多特异性抗体
“多特异性抗体”是指具有对至少两种不同抗原或相同抗原的不同表位具有特异性的至少两个结合位点的任何抗体。术语“特异性”是指该抗体具有识别和结合抗原、基本上不与另外的抗原发生交叉反应的能力。有利的是,该抗体对每种抗原具有至少10-6M、优选至少10-7M、更优选至少10-8M、10-9M或10-10M的亲和常数kD。
因此,用于本发明的抗体具有特异性结合活化或非活化形式的凝血因子IX和凝血因子X二者的能力。
具有特异性结合凝血因子IX和凝血因子X二者的能力的本发明中使用的抗体优选具有充当因子VIII(FVIII)的替代物的能力,这表明该抗体促进通过FIXa的FX的活化。
这种多特异性抗体,优选双特异性抗体可以通过技术人员已知的多种方法得到,例如通过化学缀合或通过使用细胞杂交瘤(quadromes),其由产生两种不同单克隆抗体的两种杂交瘤之间融合,甚至通过基因重组产生。
因此,可以将编码此类抗体的多核苷酸插入表达载体中,并且在通过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技术改进的宿主细胞或生物体中表达。
本文所用的抗体可以具有非常简单的形式,其由来自两种或多种抗体通过适合的肽接头连接的单链Fv片段(scFv)构建。
“Fv”是指保留识别和结合抗原特性的最小抗体片段。“Fv”片段为由重链(H)携带的可变区(VH)和轻链(VL)携带的相邻可变区(VL)组成的二聚体(VH+VL二聚体)。
可选择的是,它可以是全长抗体,优选包含Fc区。几种形式是可能的。例如,在第一种形式中,抗体A的scFv片段与抗体B重链的末端(通常是N-末端)融合。所得抗体具有单一类型的重链,其包含抗体B的VH、CH1、CH2和CH3结构域和抗体A的VH和VL结构域;以及包含抗体B的VL和CL结构域的单一类型的轻链(Qu等人,Blood,111,2211-2219,2008)。在第二种形式中,抗体A的重链和轻链与抗体B的重链和轻链结合。在适当情况下,可以引入突变,例如“杵臼(knob into holes)”(Ridgway等人,Protein Eng,9,617-21,1996;美国专利7,695,936),以防止错配。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则术语“因子IX”是指未活化的因子IX或活化的因子IX(FIXa)。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有相反的指示,否则术语“因子X”是指未活化的因子X或活化的因子X(FXa)。
特别的是,根据专利申请WO2005/035756、WO2006/109592或WO2012/067176中所述的方法,可以得到识别(i)FIX和/或FIXa和(ii)FX和/或FXa的抗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抗体为艾美赛珠单抗。例如,该抗体的制备描述在专利申请WO2018047813或专利申请EP1688488中。
药物组合物和剂量
可以将因子VII和抗体配制成单独的药物组合物形式,或合并在同一药物组合物中。
在单独施用的情况下,以适合于通过不同途径或相同途径施用的方式配制FVII和抗体。
因此,例如,可以通过静脉内、皮下或肌内施用FVII。
例如,也可以通过静脉内、皮下或肌内施用抗体。
因子VII组合物可以为例如如专利申请WO2010/149907中所述。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中,该组合物包含:
-因子VII,优选以因子VIIa形式;
-精氨酸,可能以盐酸盐形式;
-异亮氨酸;
-赖氨酸;
-甘氨酸;
-柠檬酸三钠或氯化钙;
-以及如果适合,聚山梨酯80或聚山梨酯20。
更特别的是,该组合物可以包含:
-因子VII,优选以因子VIIa形式;
-10-40g/L的精氨酸,可能以盐酸盐形式;
-4.2-6.6g/L的异亮氨酸;
-0.6-1.8g/L的赖氨酸;
-0.6-1.8g/L的甘氨酸;
-0-0.2g/L的柠檬酸三钠或1-2g/L的氯化钙;
-以及如果适合,0-0.5g/L的聚山梨酯80。
FVII组合物可以以液体或固体形式储存,通常通过干燥得到,其任选还包含如本文所述的至少一种多特异性抗体。在干燥之前或在重构为注射用制剂形式之后,将以上公开的组合物确定为液体形式的组合物。
干燥是用于高级除水的方法。脱水旨在消除尽可能多的水。这种现象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强制的。可以通过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和喷雾冷冻干燥进行干燥。
得到本文所述的制药用途的组合物的固体形式的优选方法为冷冻干燥。
冷冻干燥方法为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参见例如[Wang等人,Lyophilization anddevelopment of solid protein pharmaceutical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Pharmaceutics,第203卷,p 1-60,2000]。
可以设想用于降低组合物的湿度或含水量的其它适合的方法。优选的是,湿度低于或等于3%重量,优选低于或等于2.5%,优选低于或等于2%,优选低于或等于1.5%。
可以将固体组合物、优选冷冻干燥形式的固体组合物溶于注射用水(WFI),得到用于治疗用途的制剂。
可注射制剂可以非肠道(静脉内、皮下、肌内)施用,其量由从业者评价。不排除通过任何途径和任何适当的方式施用液体形式(干燥前)或固体形式。
可根据制剂的类型、施用方法、患者的年龄和体重、患者的症状、疾病的严重程度等以适当的方式确定可用于本发明的FVII剂量。
根据本发明施用的FVII剂量可以在270μg/kg-2.70μg/kg选择。优选的是,所施用的FVII剂量低于270μg/kg体重,优选低于225μg/kg体重,优选低于180μg/kg体重,优选低于135μg/kg体重,优选低于90μg/kg体重,优选低于45μg/kg体重,优选低于9μg/kg,优选低于5.4μg/kg,优选低于2.7μg/kg。
多特异性抗体组合物,例如艾美赛珠单抗抗体为例如如专利申请WO2017/188356和WO2018/047813中所述的抗体。
因此,在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中,该组合物为液体组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的实例中,该组合物包含:
-对因子IX和因子X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
-表面活性剂,例如泊洛沙姆188或聚山梨酯20
-组氨酸-天冬氨酸缓冲剂
-精氨酸。
更特别的是,该组合物可以包含:
-20mg/mL-180mg/mL的对因子IX和因子X具有双特异性的抗体,
-0.2mg/mL-1mg/mL的泊洛沙姆188,
-10mM-40mM的组氨酸-天冬氨酸缓冲剂,
-100mM-300mM的精氨酸,
在pH 4.5-6.5。
可以根据制剂的类型、施用方法、患者年龄和体重、患者症状、疾病的严重程度等适当地确定用于本发明的多特异性抗体组合物、例如艾美赛珠单抗抗体的剂量。例如,抗体剂量可以为0.3-5mg/kg,优选至多3mg/kg,在起始阶段每周1次,可以持续4周,例如,随后是维持剂量,优选较低,例如1.5mg/kg,每周1次。优选的是,施用抗体的剂量低于5mg/kg体重,优选低于3mg/kg体重,优选低于1.5mg/kg体重,优选低于1mg/kg体重,优选低于0.5mg/kg体重,优选低于0.1mg/kg体重,优选低于0.05mg/kg体重。
可以将用于本发明的抗体组合物通过任何适合的途径施用于患者,例如静脉内,肌内,腹膜内,脑脊髓内,透皮,皮下,关节内,舌下,滑膜内,口服或通过吸入。优选的是,静脉内途径或皮下途径是有利的。
根据特别的实施方案,将因子VII和抗体同时施用于患者。
根据另一个特别的实施方案,将因子VII和抗体分别、优选依次施用于患者。
治疗适应证
本文所述的组合预防或治疗凝血障碍,特别是呈现因子VIII缺乏的血友病(A型血友病,优选获得性A型血友病)。
优选的是,所述患者为具有抗-因子VIII的A型血友病患者。
本文所述的组合预防或治疗凝血障碍,特别是因子VII缺乏。
本文所述的组合合并了FVII活化凝血级联的外在途径的快速作用和本文所述活化凝血级联的内在途径的多特异性抗体的延长作用。该组合使提供更好的患者处置成为可能。
实施例:
实施例1:转基因FVII的纯化和提取
本实施例中实施的因子VII的纯化和提取方法描述在申请EP12305882中。下面描述该方法的步骤。
转基因兔乳得自转基因兔品系。将来自转基因兔的冷冻乳解冻并且浓缩成转基因兔乳汇集物的形式。
然后使用孔隙率为0.2μm的深层过滤器将由此得到的转基因兔乳汇集物进行澄清步骤,以除去脂质和不溶性化合物。然后使如此澄清的乳在25℃±2℃,通过洗涤剂溶剂例如聚山梨酯80或磷酸三正丁酯进行病毒灭活步骤至少2小时。此类处理有效地灭活了病毒,并且特别是非包膜病毒。然后,使用对因子VII/因子VIIa具有特异性的亲和配体,对经过澄清和病毒灭活的乳进行亲和色谱步骤。然后将从该色谱步骤得到的因子VII洗脱液进行超滤和配制步骤,从而能够得到纯度为95%的中间因子VII浓缩物。
然后将中间因子VII浓缩物进行过滤步骤,使用孔隙率为0.1μm-0.2μm的过滤器进行,然后通过孔隙率为20nm然后为15nm的过滤器进行纳滤步骤。然后将如此得到并且包含因子VII的产物进行Q Sepharose XL凝胶色谱,然后进行CHT-1色谱步骤,随后进行Superdex 200SEC色谱。然后将如此得到的因子VII浓缩物进行稳定化处理,然后通过孔隙率为0.2μm的过滤器进行过滤。
如此描述的方法使得能够得到具有约99.9995%纯度的因子VII浓缩物。
实施例2: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61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62
的血栓形成潜能的比
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进行如下方案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63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64
(也称作艾美赛珠单抗)的血栓形成潜能。
试剂:
■凝血酶校准物(Stago)
■5pM PPP试剂(Stago)
■PPP试剂LOW(Stago)
■CK-Prest(Stago)
■Fluo-缓冲液(Stago)
■Fluo-底物(Stago)
■FVIII-缺乏血浆(Siemens)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1
/兔中产生的转基因因子VII 1mg/mL(LFB)
■PNP(Cryopep)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2
(NovoNordisk)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3
/艾美赛珠单抗(Roche/Genentech/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4
)
方法:
凝血酶生成测试由以下组成:用组织因子和磷脂(TF/PL)的混合物或者通过使用脑磷脂离体活化凝血,然后测量随时间推移生成的凝血酶浓度。
●在用TF/P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5
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包含0.5pM组织因子(TF)和4μM磷脂(PL)的20μL PPP试剂(Stago)存在下进行。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FVIIa的治疗剂量为270μg/kg,相当于血浆中6μg/mL FVIIa,这考虑到了100%的收率。然后在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和6μg/mL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6
剂量下,在0.5pM TF/2μM PL(凝血诱导物)存在下进行凝血酶生成测试。
●用脑磷脂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7
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20μL脑磷脂(用5mL蒸馏H2O重构的CK-Prest)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在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和6μg/mL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8
剂量下,在20μL脑磷脂(凝血诱导物)存在下进行凝血酶生成测试。
●用TF/PL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79
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包含0.5pM组织因子(TF)和4μM磷脂(PL)的20μL PPP试剂(Stago)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在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和6μg/mL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1
剂量下,在0.5pM TF/2μM PL(凝血诱导物)存在下进行凝血酶生成测试。
●用脑磷脂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2
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20μL脑磷脂(用5mL蒸馏H2O重构的CK-Prest)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在0μg/mL、1μg/mL、2μg/mL、3μg/mL、4μg/mL、5μg/mL和6μg/mL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3
剂量下,在20μL脑磷脂存在下进行凝血酶生成测试。
●用TF/PL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4
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包含0.5pM组织因子(TF)和4μM磷脂(PL)的20μL PPP试剂(Stago)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模拟FVIII功能的双特异性抗体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5
(Roche/Genentech/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8
USA)以50μg/mL的最大浓度使用,其为患者治疗过程中检测到的浓度(Oldenburg等人,NEJM,2017)。在0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和50μg/mL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6
剂量下,在0.5pM TF/4μM PL(凝血诱导物)存在下进行凝血酶生成测试。
●用脑磷脂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87
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20μL脑磷脂(用5mL蒸馏H2O重构的CK-Prest)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然后在0μg/mL、10μg/mL、20μg/mL、30μg/mL、40μg/mL和50μg/mL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1
剂量下,在20μL脑磷脂存在下进行凝血酶生成测试。
对于所有这些测试,在Fluoroskan Ascent荧光计(ThermoLabsystems)上以390nm的激发波长和460nm的发射波长测量出现的荧光。然后通过使用ThrombinoscopeTM软件分析凝血酶图(Thrombinogrammes)(显示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软件通过比较计算将荧光值转换为凝血酶的nM。
生成凝血酶,并且记录和比较评价不同药物产品功效的关键变量:内源性凝血酶潜能(PTE),峰高,延迟(latency)和速度。
实施例3: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2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3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4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5
的协 同血栓形成潜能的评价
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进行以下方案来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6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7
的组合的血栓形成潜能。
试剂:
FVIII-缺乏血浆中的试剂、装置和试验方案与实施例2中所述的那些相同。
方法:
●用TF/PL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8
组合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包含0.5pM组织因子(TF)和4μM磷脂(PL)的20μL PPP试剂(Stago)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几种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9
组合中在0.5pM TF/4μM PL(凝血诱导物)存在下进行。包含最大量产品的组合物由以其最大值的6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10
和50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1911
构成。
将在产品组合存在下得到的血栓形成潜能与单一产品的潜能进行比较。为了考虑产品组合的协同作用,评价较低剂量以确保不会饱和凝血酶检测。
测试的组合物包含: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01
●用脑磷脂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03
组合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20μL脑磷脂(用5mL蒸馏H2O重构的CK-Prest)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几种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04
组合中在20μL脑磷脂存在下进行。包含最大量产品的组合物由以其最大值的6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05
和50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06
构成。
将在产品组合存在下得到的血栓形成潜能与单一产品的潜能进行比较。为了考虑产品组合的协同作用,评价较低剂量以确保不会饱和凝血酶检测。
测试的组合物包含: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02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1
●用TF/PL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3
组合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包含0.5pM组织因子(TF)和4μM磷脂(PL)的20μL PPP试剂(Stago)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几种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4
组合中在0.5pM TF/4μM PL(凝血诱导物)存在下进行。包含最大量产品的组合物由以其最大值的6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5
和50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6
构成。
将在产品组合存在下得到的血栓形成潜能与单一产品的潜能进行比较。为了考虑产品组合的协同作用,评价较低剂量以确保不会饱和凝血酶检测。
测试的组合物包含: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2
●用脑磷脂诱导凝血后,测定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17
组合的血栓形成潜能: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80μL的FVIII-缺乏血浆汇集物(其模拟A型血友病血浆)中,在20μL脑磷脂(用5mL蒸馏H2O重构的CK-Prest)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凝血酶生成测试在几种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22
组合中在20μL脑磷脂存在下进行。包含最大量产品的组合物由以其最大值的6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23
和50μg/mL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24
构成。
将在产品组合存在下得到的血栓形成潜能与单一产品的潜能进行比较。为了考虑产品组合的协同作用,评价较低剂量以确保不会饱和凝血酶检测。
测试的组合物包含: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21
对于所有这些测试,在Fluoroskan Ascent荧光计(ThermoLabsystems)上以390nm的激发波长和460nm的发射波长测量出现的荧光。然后通过使用ThrombinoscopeTM软件分析凝血酶图(显示荧光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该软件通过比较计算将荧光值转换为凝血酶的nM。
例如,当从给定组合的凝血酶生成测试中计算的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大于从单独的组分中得到的每个该参数的总和(扣除试验的背景噪声)时,考虑协同作用。
实施例4: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25
和这两种的组合在A型血友病血浆中的潜能的比较:
试剂:
■凝血酶校准物(Stago)
■1pM TF PRP试剂(Stago)
■4μM PL MP试剂(Stago)
■Fluo-缓冲液(Stago)
■Fluo-底物(Stago)
■SevenfactTM:兔中产生的转基因因子VII 1mg/mL(LFB)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1
艾美赛珠单抗(Roche/Genentech/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2
)
■A型血友病血浆(Cryopep)
■Owren Koller(Stago)
方法:
凝血酶生成测试由以下组成:离体活化凝血,例如使用组织因子和磷脂(TF/PL)的混合物,然后测量随时间推移生成的凝血酶浓度。凝血酶生成测试使用80μL的A型血友病血浆(Cryopep),在包含0.5pM组织因子和4μM磷脂的20μL PRP和MP试剂(Stago)混合物存在下进行。
通过添加20μL Fluca试剂盒(底物+CaCl2)启动反应,这是测定凝血酶生成的开始。
使用Fluoroskan Ascent装置(ThermoLabsystems),通过荧光法在390nm的激发波长和460nm的发射波长下测量荧光。用ThrombinoscopeTM软件分析凝血酶图,该软件使用比较计算将荧光强度转换为凝血酶的摩尔浓度(nM)。
为了测量两种分子的血栓形成潜能,研究了几种A型血友病血浆。FVIIa的最高治疗剂量为270μg/kg,相当于血浆中6μg/mL FVIIa(或120nM)。该剂量的应用可以被视为凝血酶生成的最大潜能。基于患者中得到的血流中的产品浓度,还研究了包含20-100nM的SevenfactTM浓度。启动FVIII功能的双特异性抗体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3
(Roche/Genentech/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4
USA)以120μg/mL的最大浓度使用。患者治疗过程中实际检测到的浓度为50μg/mL(或300nM)(Oldenburg等人,NEJM,2017)。因此,本文中以约300nM(50μg/mL)使用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5
为测定的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6
和SevenfactTM的血栓形成潜能研究的变量为:
-内源性凝血酶潜能(PTE):表示生成的凝血酶总量的曲线下的面积,
-峰高:测定的凝血酶的最大浓度,和
-凝血酶生成速度:凝血酶形成的速度。
2-结果
2.1-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37
对A型血友病血浆的作用
2.1.1-A型血友病血浆第1批次中的评价
在该模型中,无论所使用的浓度如何,都能得到来源于两种化合物的非常低的凝血酶生成信号。实际上,在浓度为20和40nM下,对于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3
和SevenfactTM观察到的凝血酶生成几乎为零。使用100nM SevenfactTM,观察到极低的凝血酶生成峰(表1)。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1
表1:来自用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4
处理的A型血友病血浆的第1批次的凝血酶生成参数
因此,每种单独使用的分子仅诱导极低的凝血酶生成。
2.1.2-A型血友病血浆第2批次的评价
测试第2批次的A型血友病血浆。使用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5
和SevenfactTM再次观察到极低的凝血酶生成,其中在100nM SevenfactTM浓度下存在最大的凝血酶生成峰(表2)。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2
表2:来自用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6
处理的第2批次的A型血友病血浆的凝血酶生成参数
在该模型中,单独使用的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7
具有低的血栓形成潜能。
实施例5: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48
的协同作用组合的评价
1-方案
A型血友病血浆中的试剂、装置和试验方案与实施例2中所述的那些相同。
2-结果
如在实施例2中观察到的,单独使用的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1
诱导A型血友病血浆中的低凝血酶生成。本文研究了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2
组合的协同作用。在300n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3
浓度存在下研究了SevenfactTM的3种浓度(20nM、40nM和100nM)。对于凝血酶生成测试参数的至少一种(PTE、凝血酶生成峰和速度),如果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4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5
组合的作用大于单独采用的Sevenfact和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6
的作用之和至少2倍,则考虑协同作用。
2.1-使用TF/PL诱导凝血后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7
对A型血友病血浆的作用
2.1.1-A型血友病血浆第1批次中的评价
结果如表3和图1中所示。在20nM的极低SevenfactTM浓度下,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8
组合的PTE(图1A)、凝血酶峰(图1B)和速度(图1C)比分别为2.14、2.95和4.19。因此,即使在最低的测试浓度下,也观察到了协同的血栓形成作用。
在40nM的浓度下,对于所有测试参数,该比值均大于2。对于PTE得到的比值为2.75(图1A),对于凝血酶峰得到的比值为3.96(图1B),并且对于速度得到的比值达到6.21(图1C)。换言之,当在组合中使用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9
时,凝血酶的形成速度高6倍。
在100nM的SevenfactTM浓度下,协同作用最大。在100nM的浓度下,对于所有测试的参数,该比值均大于2。对于PTE得到的比值为4.00(图1A),并且对于凝血酶峰比值为4.81(图1B),这表明当在组合中使用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10
和SevenfactTM时,生成的凝血酶最大浓度几乎高5倍。相应的速度比为9.58(图1C),这表明当在组合中使用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511
时,凝血酶生成几乎快10倍。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61
总之,对于所有测试的SevenfactTM浓度,组合应用的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71
对凝血酶生成均具有协同作用。
2.1.2-A型血友病血浆第2批次中的评价
结果如表4和图2中所示。在20nM的极低SevenfactTM浓度下,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72
组合,对于PTE参数得到的比值为2.21(图2A),对于凝血酶峰得到的比值为2.34(图2B),并且对于速度参数得到的比值为2.9(图2C)。因此,即使在测试的最低SevenfactTM浓度下,也观察到协同的血栓形成作用。
在40nM的浓度下,对应于PTE的比值为2.29(图2A),对应于凝血酶峰的比值为2.79(图2B),并且对应于速度的比值为3.68(图2C),这表明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73
组合应用能够使凝血酶形成快约4倍。
在100nM的SevenfactTM浓度下,协同作用最大。在100nM的浓度下,对应于凝血酶生成峰的比值为3.41(图2B),并且对应于速度的比值为5.63(图2C),这意味着当将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74
组合应用时,凝血酶生成几乎快6倍,并且所获得的凝血酶浓度几乎大4倍。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81
总之,对于所有测试的SevenfactTM浓度,组合应用的SevenfactTM
Figure BDA0002940872200000291
对凝血酶生成均具有协同作用。

Claims (13)

1.药物组合物,其包含:
a.转基因因子VII,和
b.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转基因因子VII为来源于转基因非人哺乳动物乳腺的上皮细胞产生的人因子VII。
3.根据权利要求2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所述转基因哺乳动物为兔。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的药物组合物,其中抗体为艾美赛珠单抗。
5.组合产品,其包含:
a.转基因因子VII,和
b.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
其用于预防或治疗患者的凝血障碍。
6.根据权利要求5的组合产品,其用于治疗A型血友病。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之一的组合产品,其用于治疗具有因子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
8.根据权利要求5-7所用的组合产品,所述组合产品为药物组合物的形式,例如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中所定义的药物组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5-8所用的组合产品,所述因子VIIa和所述抗体为适合于同时施用于患者的形式。
10.根据权利要求5-8所用的组合产品,所述因子VIIa和所述抗体为适合于分别施用于患者的形式。
11.药盒,其包含:
-包含转基因因子FVII的容器;和
-包含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抗体的另一个容器。
12.治疗患者的凝血障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给所述患者同时或依次施用转基因因子VII和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
13.转基因因子VII和针对因子IX和因子X的多特异性抗体的组合在治疗患者的凝血障碍,优选具有因子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中的用途。
CN201980054066.XA 2018-06-14 2019-06-14 因子vii和抗-因子ix/x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Pending CN11258485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855239 2018-06-14
FR1855239A FR3082427B1 (fr) 2018-06-14 2018-06-14 Combinaison de facteur vii et d'un anticorps bispecifique anti-facteurs ix et x
PCT/FR2019/051456 WO2019239080A1 (fr) 2018-06-14 2019-06-14 Combinaison de facteur vii et d'un anticorps bispécifique anti-facteurs ix et x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855A true CN112584855A (zh) 2021-03-30

Family

ID=6287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4066.XA Pending CN112584855A (zh) 2018-06-14 2019-06-14 因子vii和抗-因子ix/x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52197A9 (zh)
EP (1) EP3806891B1 (zh)
JP (1) JP2021527644A (zh)
KR (1) KR20210020091A (zh)
CN (1) CN112584855A (zh)
AU (1) AU2019285324A1 (zh)
BR (1) BR112020025529A2 (zh)
CA (1) CA3103028A1 (zh)
CO (1) CO2021000087A2 (zh)
DK (1) DK3806891T3 (zh)
ES (1) ES2956309T3 (zh)
FI (1) FI3806891T3 (zh)
FR (1) FR3082427B1 (zh)
HR (1) HRP20231109T1 (zh)
HU (1) HUE063593T2 (zh)
MX (1) MX2020013657A (zh)
PL (1) PL3806891T3 (zh)
PT (1) PT3806891T (zh)
RS (1) RS64646B1 (zh)
SI (1) SI3806891T1 (zh)
WO (1) WO2019239080A1 (zh)
ZA (1) ZA20200803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3929A (zh) * 2023-02-03 2023-05-23 北京基科晟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Fc融合蛋白的抗体及其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29272A (zh) 2010-12-30 2013-12-04 法国化学与生物科技实验室 作为病原体灭活剂的二元醇
KR20230146147A (ko) 2022-04-11 2023-10-19 주식회사 아단소니아 장기 세포 추적용 형광 물질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7595A1 (en) * 2012-07-19 2014-01-22 Laboratoire Français du Fractionnement et des Biotechnologies Method for purifying transgenic factor VII
WO2017126488A1 (ja) * 2016-01-18 2017-07-27 持田製薬株式会社 乾癬治療用組成物および治療方法
CN107454906A (zh) * 2015-04-17 2017-12-08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使用凝固因子和多特异性抗体的联合治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R860984B (en) 1985-04-17 1986-08-18 Zymogenetics Inc Expression of factor vii and ix activities in mammalian cells
US5997864A (en) 1995-06-07 1999-12-07 Novo Nordisk A/S Modified factor VII
FR2677652B1 (fr) 1991-06-12 2005-05-27 Agronomique Inst Nat Rech Procede de preparation d'une proteine d'interet dans le lait d'un animal transgenique, produit obtenu et cellule eucaryote utilisee.
US5731168A (en) 1995-03-01 1998-03-24 Genentech, Inc. Method for making heteromultimeric polypeptides
US6268487B1 (en) 1996-05-13 2001-07-31 Genzyme Transgenics Corporation Purification of biologically active peptides from milk
WO2005035753A1 (ja) 2003-10-10 2005-04-21 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機能蛋白質を代替する二重特異性抗体
EP2824183B1 (en) 2005-04-08 2020-07-29 Chugai Seiyaku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for producing bispecific antibodies
FR2947181B1 (fr) 2009-06-26 2012-05-04 Lfb Biotechnologies Composition de facteur vii
TWI452136B (zh) 2010-11-17 2014-09-11 中外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A multiple specific antigen-binding molecule that replaces the function of Factor VIII in blood coagulation
RU2748046C2 (ru) 2016-04-28 2021-05-19 Чугаи Сейяку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Препарат, содержащий антитело
CR20190162A (es) 2016-09-06 2019-05-13 Hoffmann La Roche Métodos para usar un anticuerpo biespecífico que reconoce el factor de coagulación ix y/o el factor de coagulación ix activado y el factor de coagulación x y/o el factor de coagulación x activado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7595A1 (en) * 2012-07-19 2014-01-22 Laboratoire Français du Fractionnement et des Biotechnologies Method for purifying transgenic factor VII
CN107454906A (zh) * 2015-04-17 2017-12-08 豪夫迈·罗氏有限公司 使用凝固因子和多特异性抗体的联合治疗
WO2017126488A1 (ja) * 2016-01-18 2017-07-27 持田製薬株式会社 乾癬治療用組成物および治療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ETER J. LENTING等: "Emicizumab, a bispecific antibody recognizing coagulation factors IX and X: how does it actually compare to factor VIII", BLOOD, vol. 130, no. 23, XP086677932, DOI: 10.1182/blood-2017-08-80166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3929A (zh) * 2023-02-03 2023-05-23 北京基科晟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Fc融合蛋白的抗体及其应用
CN116143929B (zh) * 2023-02-03 2023-08-01 北京基科晟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抗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Fc融合蛋白的抗体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39080A1 (fr) 2019-12-19
SI3806891T1 (sl) 2023-11-30
FI3806891T3 (fi) 2023-09-20
KR20210020091A (ko) 2021-02-23
EP3806891B1 (fr) 2023-08-02
RS64646B1 (sr) 2023-10-31
CA3103028A1 (fr) 2019-12-19
PT3806891T (pt) 2023-09-07
HRP20231109T1 (hr) 2023-12-22
PL3806891T3 (pl) 2023-12-27
DK3806891T3 (da) 2023-09-25
BR112020025529A2 (pt) 2021-03-09
EP3806891A1 (fr) 2021-04-21
US20210275668A1 (en) 2021-09-09
JP2021527644A (ja) 2021-10-14
FR3082427A1 (fr) 2019-12-20
CO2021000087A2 (es) 2021-01-29
FR3082427B1 (fr) 2020-09-25
ES2956309T3 (es) 2023-12-19
ZA202008030B (en) 2022-08-31
HUE063593T2 (hu) 2024-01-28
US20220152197A9 (en) 2022-05-19
MX2020013657A (es) 2021-03-02
AU2019285324A1 (en) 2021-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79087B2 (ja) 母乳中に存在する1つ又は複数のタンパク質を抽出する方法
JP6250282B2 (ja) 出血性障害の治療および予防的治療における非静脈内投与のためのアルブミン融合凝固因子
US10344272B2 (en) Recombinant or transgenic factor VII composition, each factor VII molecule having two N-glycosylation sites with defined glycan units
JP2020078338A (ja) キメラ第viii因子ポリペプチドおよびその使用
CN112584855A (zh) 因子vii和抗-因子ix/x双特异性抗体的组合
JP5653619B2 (ja) 遺伝子組み換えあるいは形質転換fvii組成物およびその組成物を有効成分とする医薬
JP2001522230A (ja) トランスジェニック動物乳房組織における活性ヒト第▲ix▼因子の発現
US11560436B2 (en) Anti-VWF D'D3 single-domain antibodies fuse to clotting factors
CN109535245A (zh) 长效凝血因子和生产它们的方法
US11254920B2 (en) Factor VII composition having a substantially homogenous isoelectric point
JP2019516347A (ja) 抗アンチトロンビン単一ドメイン抗体及びそれを含むポリペプチド
KR20100039281A (ko) 변형된 인간 인자 Ⅶ/Ⅶa 및 이를 함유하는 약학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French pitot

Applicant after: LABORATOIRE FRANCAIS DU FRACTIONNEMENT ET DES BIOTECHNOLOGIES

Address before: French Eli Juris

Applicant before: LABORATOIRE FRANCAIS DU FRACTIONNEMENT ET DES BIOTECHNOLOGIES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