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637A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637A
CN112584637A CN202011430466.7A CN202011430466A CN112584637A CN 112584637 A CN112584637 A CN 112584637A CN 202011430466 A CN202011430466 A CN 202011430466A CN 112584637 A CN112584637 A CN 1125846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unit
screen
housing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04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4637B (zh
Inventor
张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04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4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4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4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04M1/0268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including a flexible display panel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8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ortable, e.g. battery operated apparatu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G04G17/045Mounting of the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显示单元及第二显示单元。壳体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及第二侧。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壳体的第一侧,第一显示单元用于显示第一画面。第二显示单元能够运动地设置在壳体的第二侧,第二显示单元的透光率为30%~60%,用于显示第二画面。本申请的电子装置中,第二显示单元可运动地设置在壳体的第二侧,且透光率为30%~60%,使得第二显示单元可旋转作为分屏以与第一显示单元交互使用,办公娱乐均很便利。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具备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为了提升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装置沉浸体验,目前市场上直板手机和折叠手机都有副屏的运用方案,但是目前的副屏运用大部分都只是用于拍照和显示时间,这样的副屏无法作为分屏与主屏交互使用,办公娱乐均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显示单元及第二显示单元。所述壳体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及第二侧。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用于显示第一画面。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能够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透光率为30%~60%,用于显示第二画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第二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壳。所述第二壳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显示单元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270°]。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完全收容在所述凹槽内。和/或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能够保持在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夹角为[0°,270°]中的任意一个时所处的位置。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的底部包括非透光部,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设置在所述非透光部,并用于与外置的功能模组上的第二结合件配合,以将所述功能模组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底部。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散热模组或辅助镜头。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模组包括辅助镜头,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结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凹槽的底部还包括透光部,所述非透光部环绕所述透光部,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主板及影像传感器,所述影像传感器电性连接在所述主板上并与所述透光部对应,当所述辅助镜头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时,所述影像传感器能够获取通过所述辅助镜头的光线以成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子装置执行拍摄功能,且所述辅助镜头安装在所述第二壳时,所述电子装置自动采用所述影像传感器拍摄图像。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及处理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非透光部,用于检测所述凹槽的底部上的压力。所述处理器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的变化确定所述辅助镜头是否安装在所述第二壳。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结合形成收容腔。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及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所述主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池、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电子装置执行自拍功能时,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自拍图像,所述第二画面为自拍图像,所述第一画面为使用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画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电子装置执行自拍功能时,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取自拍图像,所述第二画面为自拍图像,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关闭或所述第一画面为使用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画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二摄像头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时,所述第二摄像头能够获取场景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识别所述场景图像中的事物并获取与事物相关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画面包括所述关联信息。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二摄像头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所述第二画面包括指示标志。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且所述电子装置在执行导航功能时,所述第二摄像头能够获取场景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场景图像识别现实场景的变化,并控制所述指示标志适应所述现实场景的变化来变化。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时,所述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画面分别为同一应用程序中的不同显示内容的画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时,所述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画面分别为不同应用程序运行时的画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同时显示时,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能够互相切换显示。
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中,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可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且透光率为30%~60%,使得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可旋转作为分屏以与所述第一显示单元交互使用,办公娱乐均很便利。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第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第二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第三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第四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与功能模组组装在一起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主板及影像传感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某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的另一应用场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1000,该电子装置1000包括壳体10、第一显示单元20及第二显示单元30。壳体10包括相背的第一侧11及第二侧12。第一显示单元20设置在壳体10的第一侧11,第一显示单元20用于显示第一画面。第二显示单元30能够运动地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侧12,第二显示单元30的透光率为30%~60%,第二显示单元20用于显示第二画面,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不同。
电子装置1000可以但不限于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表、游戏机、导航设备等。下面,本申请以手机作为实施例进行说明。当前手机具有两个显示屏的运用方案中,副屏的运用大部分只是用于拍照和显示时间,无法作为分屏与主屏同时交互使用。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00的第二显示单元30可运动地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侧12,具体地,第二显示单元30能够绕转轴15转动,转动角度范围为[0°,270°],使得第二显示单元30不但能用于拍照和显示时间,还可以作为分屏与第一显示单元20同时交互使用,大大提升办公娱乐的便利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说明。
请参阅图2及图5,壳体10包括第一壳13及第二壳14。壳体10设置有充电接口131,充电接口131能够为电子装置1000供电。第二壳14设置有凹槽14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13与第二壳14可拆卸地结合以形成收容腔131,其中,第一壳13与第二壳14可通过卡扣的连接方式结合,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方便更换第一壳13、第二壳14及内部部件任意一个或多个。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壳13与第二壳14通过固定的连接方式结合,例如胶合等方式,采用固定的连接方式连接第一壳13及第二壳14,结构简单。在一个实施例中,壳体10的材质可以是塑料、玻璃、陶瓷及金属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采用塑料材质制成,不容易变形,且不会遮挡信号的接收和传送,由于塑料材质加工容易,可有效节约成本。采用玻璃材质制成,不会阻挡信号的接收和传送,同时使得机壳10耐划伤,美观性较好,手感好。采用陶瓷材质制成的机壳10美观性好,手感好,同时由于陶瓷的硬度大,相较于采用玻璃材质制成,陶瓷制成的机壳10耐摔性较好。采用金属材质制成,由于金属材料多采用铝合金和不锈钢,具有制作成本低、材料强度高、散热性好、手感好的优点。相较于采用陶瓷材质制成,金属材质的机壳10的耐摔性更好。
请参阅图4,凹槽141的底部包括非透光部1411及透光部1412。具体地,非透光部1411环绕透光部1412设置,透光部1412的透光率在30%~100%之间。例如,透光部1412的透光率可为30%、35%、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中的任意一个或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
请参阅图1及图2,第一显示单元20设置在第一壳13。第二显示单元30通过转轴15可运动地安装在凹槽141的侧壁,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270°]。具体地,第二显示单元30通过转轴15与内部电路电连接,使得第二显示单元30能够使用电子装置1000的应用程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可滑动地安装在凹槽141,第二显示单元30可滑动范围为沿第二壳14的宽度范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可沿凹槽141的两侧滑动,当第二显示单元30滑动至第二壳14的侧壁时,第二显示单元30还可绕转轴15转动,转动角度范围为[0°,270°]。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之间的夹角为0°时,第二显示单元30完全收容在凹槽141内。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陷入凹槽141内,即,第二显示单元30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壳14的表面,此种情况下,在不使用第二显示单元30而握持电子装置1000时,第二显示单元30的上表面低于第二壳14的表面之间的段差可方便握持,有效防止电子装置1000滑落。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的表面齐平,在握持电子装置1000时,不会存在部分突出的握持感,与现有的手机的握持感无异。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的材质是柔性屏,柔性屏的透光率的取值范围为30%~60%,例如,第二显示单元30的透光率可为30%、32%、33%、35%、38%、40%、42%、43%、45%、48%、50%、52%、55%、、58%、60%中的任意一个或相邻两个数值之间的任意值。第二显示单元30的透光率为30%~60%。使第二显示单元30可以不仅可以显示图像,还能使得人眼透过第二显示单元30看到背后的场景中的人或物,使得电子装置1000更有科技感。
第二显示单元30能够保持在与第二壳14之间的夹角为[0°,270°]中的任意一个时所处的位置。即,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之间的夹角为0°、5°、8°、10°、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230°、240°、250°、260°、270°中的任意一个值,可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来调整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之间的夹角。具体地,第二显示单元30可作为固定支架使用,具体的放置角度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以将电子装置1000固定放置,方便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例如,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观看视频时,用户可根据需求调节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之间的夹角,以解放用户的双手,提升观看体验。
请参阅再次参阅图1及图2,电子装置1000还可包括第一摄像头40及第二摄像头50。具体地,第一摄像头40设置在第一显示单元20的同一侧。第二摄像头50设置在第二显示单元30的同一侧,第一摄像头40的分辨率可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二摄像头50的分辨率。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可选择第一摄像头40或第二摄像头50,以实现电子装置1000的拍照功能。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的自拍功能时,可采用第一摄像头40进行自拍,调整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的夹角(如图1所示的180°)以便用户观看第二显示单元30的第二画面里的自拍图像,此时,第一显示单元20的第一画面可为使用其他应用程序(拍照程序以外的程序)对应的画面,方便用户在第一显示单元20的第一画面不关闭的情况下进行拍照。如图6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的自拍功能时,还可采用第二摄像头50进行自拍,第二显示单元40与第二壳14的夹角为0°,此夹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二摄像头50获取的自拍图像显示在第二显示单元30,即第二画面为自拍图像,此时,第一显示单元20可以是关闭状态或者第一显示单元20的第一画面为使用其他应用程序(拍照程序以外的程序)对应的画面,例如,第一画面为锁屏状态、视频类应用程序、游戏类应用程序或社交类应用程序的画面。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摄像头40为前置摄像头,第二摄像头50为后置摄像头,目前,通常来说,第一摄像头40的拍照能力远达不到第二摄像头50的效果,用户进行自拍时得到的图像清晰度不高。本申请的第二显示单元30的设计,可实现采用较高分辨率的第二摄像头50获取自拍图像,用户可根据第二显示单元30显示的第二画面调整自拍姿势和自拍角度,非常方便。
请参阅图4、图5及图6,电子装置1000还可包括第一电池70、第二电池80及主板90。第一电池70及第二电池80相互间隔地收容在收容腔131内,主板90收容在收容腔131内且位于第一电池70及第二电池80之间,至少部分第一电池70、至少部分第二电池80、及主板90与凹槽141对应。主板90上可设置有处理器60。第一电池70及第二电池80中的至少一个可为电子装置1000的其他用电元件供电,主板90用于控制电子装置1000内各部件的运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电池70及第二电池80可以是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可充电电池,优选地,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池70及第二电池80为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等特点,可有效减轻电子装置1000的整体重量及延长电子装置1000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5,电子装置1000还可包括影像传感器100、压力传感器110及第一结合件120。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影像传感器100设置在主板90上并与主板90电性连接,且与透光部1412对应。压力传感器110设置在与凹槽141对应的第二壳14的内表面上,第一结合件120设置在第二壳14内,且第一结合件120的安装位置与凹槽141底部的非透光部1411对应。
请参阅图4及图5,电子装置1000还可以与功能模组2000配合使用。在一个实施例中,功能模组2000包括散热模组或辅助镜头。具体地,当功能模组2000为散热模组时,散热模组可包括散热器、换热管、风扇等散热工具。当散热模组为散热器时,散热器可以是铝、铜、钢铝复合、铜铝复合、不锈钢铝复合和搪瓷等材料制的散热器。散热器不需要与电子装置1000内部进行电连接,散热器通过与凹槽141的底部接触以为第二壳14散热。当散热模组为换热管时,换热管通过与凹槽141底部接触,以将第二壳14的热量通过换热管散发出去。同时,可在换热管外加设翅片管,以提高换热效率。散热器及换热管均设置有第二结合件2001,以与第一结合件120配合,将散热器或换热管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散热模组为风扇,风扇设置有第二结合件200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结合件120与第二结合件2001配合,将风扇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处于折叠状态时,即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的夹角为0°时,第一结合件120与第二结合件2001配合,将风扇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显示单元30上。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扇自身可携带供电源,不需要与电子装置1000内部进行电连接,只要开启风扇,风扇即可启动以为第二壳14进行散热。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风扇的开启受处理器60的控制,当风扇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时,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凹槽141的底部压力发生变化,处理器60能够根据压力的变化判断是否有功能模组2000安装到电子装置1000上。例如,风扇未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时,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凹槽141的底部的压力值为7pa,当风扇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时,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凹槽141的底部的压力值为20pa,处理器60对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的两个值进行判断,从而确定风扇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在电子装置1000中的温度超过预设值(由温度传感器检测)时,处理器60可控制风扇开启以为第一壳14进行散热;当电子装置1000中的温度下降至预设值以下时,处理器60可控制风扇关闭以节约能量。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结合件120及第二结合件2001的材质是磁铁,第一结合件120与第二结合件2001之间产生磁性吸引力,该磁性吸引力将风扇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以实现风扇对凹槽141的底部进行散热,防止长时间使用电子装置1000时壳体10及内部部件的温度过高,从而影响电子装置1000内部部件的使用寿命。
当功能模组2000为辅助镜头时,辅助镜头也设置有第二结合件2001。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结合件120与第二结合件2001配合,将辅助镜头可拆卸地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显示单元30处于折叠状态时,即第二显示单元30与第二壳14的夹角为0°时,第一结合件120与第二结合件2001配合,将辅助镜头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二显示单元30上。同样的,当辅助镜头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时,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凹槽141的底部压力发生变化,处理器60能够根据压力的变化判断是否有功能模组2000安装到电子装置1000上。例如,辅助镜头未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时,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凹槽141的底部的压力值为7pa,当辅助镜头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时,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凹槽141的底部的压力值为30pa,处理器60对压力传感器110检测到的两个值进行判断,从而确定辅助镜头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处理器60可根据用户的具体操作来控制辅助镜头的开启与关闭。例如,在确定辅助镜头安装在凹槽141的底部或第二显示单元30上时,且用户点击后置拍摄时,电子装置1000可自动采用辅助镜头进行拍摄。
在一个实施例中,辅助镜头可以是广角镜头、长焦镜头、黑白镜头、彩色镜头、鱼眼镜头、微距镜头等镜头。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辅助镜头的种类,使得电子装置1000可实现多功能的拍摄效果。例如,当用户安装的辅助镜头是广角镜头时,由于广角镜头的视角大,在较短的拍摄距离内,能够拍摄到较大面积的景物,有利于增强画面的感染力,可以用来拍摄较大场景的图像,如建筑、风景等题材。当用户安装的辅助镜头是长焦镜头时,长焦镜头可以用来拍摄远处景物的细部和拍摄不易接近的场景,特别是拍摄野生动物时,长焦镜头可实现远距离拍摄。当用户安装的辅助镜头为黑白镜头时,用户可以使用黑白镜头记录下明暗和光影的景象。同时由于黑白镜头的进光量比标准镜头大且不存在滤光,对于拍摄夜景时有较大提升。当用户安装的辅助镜头是彩色镜头时,在拍摄颜色丰富的景象时能拍摄得到具有更多色彩的图像。当用户安装的辅助镜头为鱼眼镜头时,可以采用鱼眼镜头拍摄得到充满创造性的画面,产生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当用户安装的辅助镜头为微距镜头时,可以用来拍摄十分细微的物体,如花卉、昆虫等,可以观察到一般无法看到的围观景象。
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5,辅助镜头通过透光部1412与收容在收容腔131内的影像传感器100对应,以便影像传感器100能够获取通过辅助镜头的光线以成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电子装置1000在执行拍摄功能,且辅助镜头安装在第二壳14时,如果此时用户使用第一摄像头40或第二摄像头50执行拍摄功能,此时电子装置1000采用与第一摄像头40或第二摄像头50对应的传感器,电子装置1000能够自动采用影像传感器100拍摄图像,无需用户手动切换对应的传感器。在其他情况下,当启动辅助镜头进行拍摄时,电子装置1000的处理器60能够确定采用影像传感器100拍摄图像。
请参阅图8,在第二显示单元30展开时,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可分别为同一应用程序中的不同显示内容的画面。在一个例子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启动视频类应用程序时,第一显示单元20的第一画面可为某一影视视频内容全屏显示的画面,第二显示单元30的第二画面为与影视相关的预览视频或相关推荐影视的画面。同时,当第一显示单元20的画面为某一影视视频内容全屏显示的画面时,第二画面还可以是视频的弹幕信息。在另一个例子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启动游戏类应用程序时,第一显示单元20的第一画面为游戏主画面,第二显示单元30的第二画面为游戏画面中的地图画面或者购买游戏装备的画面等,可防止用户打开地图或购买游戏装备弹出的画面遮挡游戏主画面,提升用户的游戏体验感。在再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观看直播类视频时,第一画面为直播主界面,第二画面为直接界面中的弹幕列表等信息,可避免弹幕列表等信息遮挡直播主界面而影响观看体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显示单元30展开时,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可以是同一应用程序的相同画面,例如,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进行自拍时,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可以同时是自拍场景的画面。
在第二显示单元30展开时,第一画面及第二画面可分别为不同应用程序运行时的画面。在一个例子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启动导航类应用程序时,第一画面为导航界面,第二显示单元30可以显示电子装置1000内其他应用程序,例如音乐类应用程序的画面,当用户在驾驶过程中,在看导航界面的同时,用户可便捷地切换音乐类应用程序播放的歌曲,而不用退出导航类应用程序再进入到音乐类应用程序进行歌曲的切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户驾驶的安全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电子装置1000启动游戏类应用程序时,用户为了更好地沉浸游戏中,这时,电子装置1000会开启游戏免打扰功能,目前市场上的电子装置在打开游戏类应用程序时,会自动不显示接收到信息类通知,用户会错过一些重要的信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电子装置1000的第一显示单元20为游戏主界面,当电子装置1000接收到信息通知或者来电通知时,第二显示单元30将会显示接收到的信息通知或来电通知,可避免用户在游戏过程中遗漏掉重要的信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当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同时显示时,用户可通过拖拽、双击、单击或多击等方式进行第一画面与第二画面的切换显示。例如,当电子装置1000的第一画面为音乐类应用程序播放视频的画面,第二画面为办公类应用程序的画面,由于第一画面显示面积大于第二画面的显示面积,且用户需要处理工作时,可通过上述任一切换方式将办公类应用程序的画面切换到第一画面,以方便用户办公,提高办公效率。
请参阅图2,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0的第二显示单元30的透光率为30%~60%,用户可透过第二显示单元30看到现实中的场景,通过电子装置1000可体会到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的体验感。例如,在用户使用导航类应用程序时,第二摄像头50获取现实中的场景图像,处理器60能够根据场景图像识别现实场景的变化,第二画面内的指示标志可随着现实场景的变化而改变。具体地,当用户驾驶车辆到某一目的地时,当前驾驶场景为公路上的直行道,第二画面内显示直行箭头并配合现实场景中的路况,便可以指示用户直行驾驶,当用户驾驶到需要掉头、左转弯、右转弯的地方时,第二画面的指示标志会变化为掉头标志、左转弯标志或者右转弯标志,方便用户更好地分辨去向。再例如,当第二显示单元30展开时,可通过第二摄像头50获取场景图像,处理器60能够识别场景图像中的事物并获取与事物相关的关联信息,第二画面中包括场景图像及关联信息。例如,当用户参观某一展览品时,处理器60可根据第二摄像头50拍摄到的展览品获取该展览品的关联信息,方便用户了解该展览品的详情信息。
本申请的电子装置1000中第二显示单元30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10的第二侧12,且透光率为30%~60%之间,使得第二显示单元30可旋转作为分屏与第一显示单元20交互使用,同时还可以体验到AR带来的便利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例子中”、“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6)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背的第一侧及第二侧;
第一显示单元,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用于显示第一画面;
第二显示单元,所述第二显示单元能够运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侧,所述第二显示单元的透光率为30%~60%,用于显示第二画面。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
第一壳,所述第一显示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壳;
第二壳,所述第二壳设置有凹槽,所述第二显示单元通过转轴安装在所述凹槽的侧壁,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270°]。
3.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与所述第二壳之间的夹角为0°时,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完全收容在所述凹槽内;和/或
第二显示单元能够保持在与第二壳之间的夹角为[0°,270°]中的任意一个时所处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包括非透光部,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第一结合件,所述第一结合件设置在所述非透光部,并用于与外置的功能模组上的第二结合件配合,以将所述功能模组能够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散热模组或辅助镜头。
6.根据权利要求4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辅助镜头,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结合形成收容腔;所述凹槽的底部还包括透光部,所述非透光部环绕所述透光部,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均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主板及影像传感器,所述影像传感器电性连接在所述主板上并与所述透光部对应,当所述辅助镜头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底部时,所述影像传感器能够获取通过所述辅助镜头的光线以成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子装置执行拍摄功能,且所述辅助镜头安装在所述第二壳时,所述电子装置自动采用所述影像传感器拍摄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
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非透光部,用于检测所述凹槽的底部上的压力;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的变化确定所述辅助镜头是否安装在所述第二壳。
9.根据权利要求2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与所述第一壳结合形成收容腔;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的第一电池、第二电池及主板,所述主板位于所述第一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池之间,所述主板、至少部分所述第一电池、及至少部分所述第二电池与所述凹槽的底部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一摄像头,在所述电子装置执行自拍功能时,所述第一摄像头获取自拍图像,所述第二画面为自拍图像,所述第一画面为使用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画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二摄像头,在所述电子装置执行自拍功能时,所述第二摄像头获取自拍图像,所述第二画面为自拍图像,所述第一显示单元关闭或所述第一画面为使用其他应用程序对应的画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二摄像头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时,所述第二摄像头能够获取场景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识别所述场景图像中的事物并获取与事物相关的关联信息,所述第二画面包括所述关联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同侧的第二摄像头及收容在所述壳体内的处理器,所述第二画面包括指示标志,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且所述电子装置在执行导航功能时,所述第二摄像头能够获取场景图像,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场景图像识别现实场景的变化,并控制所述指示标志适应所述现实场景的变化来变化。
1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时,所述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画面分别为同一应用程序中的不同显示内容的画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显示单元展开时,所述第一画面及所述第二画面分别为不同应用程序运行时的画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同时显示时,所述第一画面与所述第二画面能够互相切换显示。
CN202011430466.7A 2020-12-07 2020-12-07 电子装置 Active CN112584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0466.7A CN112584637B (zh) 2020-12-07 2020-12-07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0466.7A CN112584637B (zh) 2020-12-07 2020-12-07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637A true CN112584637A (zh) 2021-03-30
CN112584637B CN112584637B (zh) 2022-03-22

Family

ID=7513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0466.7A Active CN112584637B (zh) 2020-12-07 2020-12-07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463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1872A1 (en) * 1994-06-23 2003-11-13 Meins Charlene L. Personal communicator with flip element display
CN201654617U (zh) * 2010-04-28 2010-11-24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TW201122548A (en) * 2009-12-16 2011-07-01 Chieh-Ju Liu Car navigation and video information HUD
CN202004810U (zh) * 2010-11-09 2011-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4119965A1 (ko) * 2013-02-04 2014-08-07 주식회사 고글텍 사이드 바이 사이드 스테레오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안식 카메라
CN104442598A (zh) * 2014-11-21 2015-03-25 黄荣丰 一种车载视频显示装置
CN207924701U (zh) * 2018-03-29 2018-09-28 福州海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双屏人脸识别设备
CN108614412A (zh) * 2016-12-12 2018-10-02 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智能手表
CN111917997A (zh) * 2019-05-09 2020-11-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多个相机控制图像拍摄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和方法
CN211956647U (zh) * 2020-05-12 2020-11-17 深圳微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的智能双屏收银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11872A1 (en) * 1994-06-23 2003-11-13 Meins Charlene L. Personal communicator with flip element display
TW201122548A (en) * 2009-12-16 2011-07-01 Chieh-Ju Liu Car navigation and video information HUD
CN201654617U (zh) * 2010-04-28 2010-11-24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CN202004810U (zh) * 2010-11-09 2011-10-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WO2014119965A1 (ko) * 2013-02-04 2014-08-07 주식회사 고글텍 사이드 바이 사이드 스테레오 영상 촬영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단안식 카메라
CN104442598A (zh) * 2014-11-21 2015-03-25 黄荣丰 一种车载视频显示装置
CN108614412A (zh) * 2016-12-12 2018-10-02 西安丁子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翻盖智能手表
CN207924701U (zh) * 2018-03-29 2018-09-28 福州海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可拆卸双屏人脸识别设备
CN111917997A (zh) * 2019-05-09 2020-11-1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利用多个相机控制图像拍摄的可折叠电子装置和方法
CN211956647U (zh) * 2020-05-12 2020-11-17 深圳微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的智能双屏收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637B (zh) 2022-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05852C (zh) 电子设备
CN101772952A (zh) 摄像装置
CN109428992B (zh) 摄像装置
JP2005198279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機能付き携帯用端末機
CN208522805U (zh) 折叠式移动终端
US20160028939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712541B (zh) 一种用于手机的防尘摄像头
US20090251587A1 (en) Digital photographing apparatus
JP2004254185A (ja) デジタルカメラ
US7221398B2 (en) Accurate preview for digital cameras
CN104902187A (zh) 一种移动终端自拍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
WO2020022132A1 (ja) 撮像装置
WO2015170521A1 (ja) 撮像装置
JP2012009930A (ja)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12584637B (zh) 电子装置
JP2005236883A (ja) 撮影装置
JP2009260599A (ja)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カメラ
JP5226546B2 (ja) 撮像装置
JP6238671B2 (ja) 表示制御装置及び表示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680129B2 (ja) 撮像装置、撮像装置の制御方法
O'Connor Tested: Huawei p30 pro
JP2007036636A (ja) 携帯電話端末
CN217087935U (zh) 智能电话相机捕获图像的放大高分辨率实时显示设备
US20080219656A1 (en) Camera System With Auxiliary Viewfinder
CN220440768U (zh) 摄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