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4545B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4545B
CN112584545B CN201910943513.9A CN201910943513A CN112584545B CN 112584545 B CN112584545 B CN 112584545B CN 201910943513 A CN201910943513 A CN 201910943513A CN 112584545 B CN112584545 B CN 1125845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ssion
parameter
bearer
terminal devic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43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4545A (zh
Inventor
金辉
庄宏成
曾勇波
段小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6872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867102A/zh
Priority to CN201910943513.9A priority patent/CN11258454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16124 priority patent/WO2021063194A1/zh
Priority to EP20871496.4A priority patent/EP4027743A4/en
Publication of CN112584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545A/zh
Priority to US17/707,458 priority patent/US20220225439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45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45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04W80/10Upper layer protocols adapted for application session management, e.g. SIP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最后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佩戴轻量级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头戴设备时,可以通过手机观看网络设备传输的VR内容,VR头戴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没有直接传输VR数据,而是通过手机将VR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并且通过手机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VR数据。
手机作为中继或代理设备,在传输VR头戴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VR数据时,手机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口(Uu接口)传输的是压缩的,较低速率的VR数据,而手机与VR头戴设备之间的接口(PC5接口)传输的是解压缩或轻量压缩的,高速率的VR数据,通过前述两个接口传输VR数据时,都要求超低时延,例如时延为1ms-10ms。手机如何保证PC5接口上VR业务的传输需求,包括手机应该使用什么属性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什么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等级的QoS流和/或什么属性的网络切片,将VR头戴设备发送的VR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目前尚未有解决方案。
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可以将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4G)或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5th generation,5G)等的无线信号转换为WIFI信号,为家庭内的多个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提供服务。
UE的不同业务通常需要通过不同的会话进行数据传输,例如,游戏类业务需要通过低时延类的会话进行数据传输,视频类业务需要通过大带宽类的会话进行数据传输等,而CPE自身不做业务,通常通过所有UE共用的会话,传输所有业务的数据,无法针对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适用性较差。
基于此,中继或代理设备如何为终端设备的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中继或代理设备如何为终端设备的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最后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直接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第一会话。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所述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将该第二会话确定为第一会话,只有确定不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才会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承载。
本实现方式中,不仅可以确定出第一会话,还可以在第一会话中确定出第一承载,更加能够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而且,本实现方式中,直接根据确定出的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承载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及第一承载,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第一会话及第一承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所述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承载。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只有确定不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才会根据确定出的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承载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及第一承载,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本实现方式中,还会在第一承载中添加与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QoS rule,确保可以通过满足第二终端业务需求的承载传输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适用性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若所述第二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若所述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所述第二承载,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二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时,确定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只有确定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时,才会根据确定出的第一承载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在第二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承载,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本实现方式中,还会在第一承载中添加与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QoS rule,确保可以通过满足第二终端业务需求的承载传输第二终端发送的数据,适用性更好。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二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rule,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二承载的承载标识;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二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只有确定第二承载中不存在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时,才会向网络设备请求在第二承载中添加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本实现方式中,通过满足第二终端业务需求的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转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承载;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本实现方式中,不仅可以确定出第一会话,还可以在第一会话中确定出第一承载,更加能够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而且,本实现方式中,直接根据确定出的第一承载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在第一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承载,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第一承载,并且可以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若所述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承载;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本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只有确定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才会向网络设备请求在第一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承载,避免了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使得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及第一方面的各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为解决中继或代理设备如何为终端设备的不同业务提供差异化服务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最后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芯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先对本申请所涉及的技术术语进行简单介绍。
1、承载
在4G通信系统中,承载可以是演进的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bearer),在5G通信系统中,承载可以是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简称QoS流。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承载,进行数据传输。
承载可以包括多种等级,而终端设备上通常会运行多种不同应用类型的应用,如果想要获得更高的数据传输效率,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可以通过不同等级的承载进行传输。例如,游戏类数据可以通过低时延等级的承载进行传输,视频类数据可以通过大带宽等级的承载进行传输,而社交类数据对承载的等级要求较低,可以通过任意等级的承载进行传输等。
可选的,可以通过承载参数来表征每个承载的特征(character),下面以5G通信系统的QoS流为例进行描述,例如,可以通过QoS参数来表征每个QoS流的QoS特征,QoS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fier,QFI);
5G QoS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
反射QoS属性(reflective QoS attribute);
保证流比特速率(guaranteed flow bit rate,GFBR);
最大流比特速率(maximum flow bit rate,MFBR)。
2、会话
在4G通信系统中,会话可以是包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在5G通信系统中,会话可以是PDU会话。
会话可以分为多种属性的会话,每个会话的属性可以通过该会话的会话参数进行表征,会话参数可以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网际协议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简称为IP地址,会话和服务连续(session and service continuity,SSC)模式(mode),简称为SSC mode,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会话类型,会话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 rate,AMBR),以及切换指示参数,该切换指示参数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下述两种通信模式的切换:与网络设备通信和与终端设备通信等。
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果想要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可以通过不同属性的会话传输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
每个会话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承载,例如每个PDU会话可以至少包括一个QoS流。
3、网络切片
5G通信系统中,为了更好的匹配每个无线通信业务的特征,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为不同类型的业务建立不同的网络切片,每个网络切片可以看做是一个完整的网络。基于此,在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如果可以为不同应用类型的数据建立不同的网络切片,就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效率。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网络切片参数,例如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标识,向网络指示请求接入的网络切片。通常,会话参数还可以包括网络切片参数,用于指示会话所属的网络切片。每个网络切片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会话。
下面结合上述技术术语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进行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在5G通信系统中,也可以应用在4G通信系统中,为了方便描述,下面以5G通信系统为例进行描述。
第一种应用场景,可以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用户佩戴轻量级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头戴设备10,通过手机20观看网络设备30传输的VR内容。在此应用场景中,VR头戴设备10与网络设备30之间没有直接传输VR数据,而是通过手机20将VR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30,并且通过手机20接收网络设备30发送的VR数据。
手机20作为中继或代理设备,在传输VR头戴设备10与网络设备30之间的VR数据时,手机20与网络设备30之间的接口(Uu接口)传输的是压缩的,较低速率的VR数据,而手机20与VR头戴设备10之间的接口(PC5接口)传输的是解压缩或轻量压缩的,高速率的VR数据,通过前述两个接口传输VR数据时,都要求超低时延,例如时延为1ms-10ms。手机20如何保证PC5接口上VR业务的传输需求,包括手机20应该使用什么属性的PDU会话、什么QoS等级的QoS流和/或什么属性的网络切片,将VR头戴设备10发送的VR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30,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第二种应用场景,可以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所示的应用场景中,CPE40作为中继或代理设备,可以将UE50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60,也可以将网络设备60发送的数据,发送给UE50。
在此应用场景中,由于CPE40自身不做业务,接收到UE50发送的数据后,CPE40并不能得知需要使用什么属性的PDU会话、什么QoS等级的QoS流和/或什么属性的网络切片,将UE50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60,可以满足UE50的数据传输需求,从而获得较高的传输效率。所以,CPE40通常通过默认的,所有终端设备共用的会话和共用的QoS流,将UE50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60。基于此,CPE40如何满足UE50的数据传输需求,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其具体内容可参见下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采用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技术的新空口(new radio,NR)通信系统,未来演进系统或者多种通信融合系统等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示例性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通信系统可以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结合图3可知,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两个终端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无线通信的基站或基站控制器、认证管理功能(authenti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AMF)设备、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SMF)设备,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等。例如,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基站,例如:微基站(也称为小站),宏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基站可以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 B),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或者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internet of things,NB-IoT)中的eNB,5G移动通信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基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网络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所说的网络设备,例如基站,通常包括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射频拉远单元(remote radio unit,RRU)、天线、以及用于连接RRU和天线的馈线。其中,BBU用于负责信号调制。RRU用于负责射频处理。天线用于负责线缆上导行波和空气中空间波之间的转换。一方面,分布式基站大大缩短了RRU和天线之间馈线的长度,可以减少信号损耗,也可以降低馈线的成本。另一方面,RRU加天线比较小,可以随地安装,让网络规划更加灵活。除了RRU拉远之外,还可以把BBU全部都集中起来放置在中心机房(central office,CO),通过这种集中化的方式,可以极大减少基站机房数量,减少配套设备,特别是空调的能耗,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此外,分散的BBU集中起来变成BBU基带池之后,可以统一管理和调度,资源调配更加灵活。这种模式下,所有的实体基站演变成了虚拟基站。所有的虚拟基站在BBU基带池中共享用户的数据收发、信道质量等信息,相互协作,使得联合调度得以实现。
在一些部署中,基站可以包括集中式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基站还可以包括有源天线单元(active antenna unit,AAU)。CU实现基站的部分功能,DU实现基站的部分功能。比如,CU负责处理非实时协议和服务,实现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DU负责处理物理层协议和实时服务,实现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和物理(physical,PHY)层的功能。AAU实现部分物理层处理功能、射频处理及有源天线的相关功能。由于RRC层的信息最终会变成PHY层的信息,或者,由PHY层的信息转变而来,因而,在这种架构下,高层信令,如RRC层信令或PDCP层信令,也可以认为是由DU发送的,或者,由DU+AAU发送的。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可以为包括CU节点、DU节点、AAU节点中一项或多项的设备。此外,CU可以划分为RAN中的网络设备,也可以将CU划分为核心网(core network,CN)中的网络设备,在此不做限制。
终端设备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其中,UE包括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辆、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计算设备。示例性地,UE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CPE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是终端设备为例,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介绍。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101、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或网络侧服务器,即第二终端设备先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将该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或网络侧服务器,并且,第一终端设备在将该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或网络侧服务器时,可以根据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使用满足该业务需求的会话发送该数据。同样的,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或网络侧服务器的数据,并转发给第二终端设备。
由前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会话参数可以用于表征会话的属性,所以可以根据会话参数确定具体会话。基于此,第一终端设备在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之前,会先确定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第二终端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简称为第一会话参数。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消息进行信令交互,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VR头戴设备等。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进而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确定出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然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包括该会话参数的第一消息。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简称为第二会话参数。也就是说,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其中,该第一消息包括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后,通过解析该第一消息可以得到第二会话参数,然后可以根据第二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无需再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效率更高。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有可能自行无法确定出第二会话参数,例如,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较低时,无法确定出第二会话参数,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的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也就是说,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其中,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可以为包括应用标识的信息,也可以为其它可以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的信息,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采用此种实现方式,降低了对第二终端设备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也就是说,即使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较弱,无法确定出第二会话参数,也可以通过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将自身所需会话的需求告知第一终端设备,从而使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适用性更好。
S102、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本申请中,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包括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得到第二会话参数,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会话参数确定为第一会话参数。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过程较为简单,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包括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得到第二会话参数,然后,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认自身可以支持与第二会话参数对应的会话,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会话参数确定为第一会话参数。这里,第一终端设备确认自身可以支持与第二会话参数对应的会话,是指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性能和/或签约信息确定自身可以建立或使用与第二会话参数对应的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同样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只需根据第二会话参数,确认自身是否具备相应性能即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过程也较为简单。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消息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得到该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然后根据该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其中,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此种实现方式中,降低了对第二终端设备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第二终端设备只需将会话参数确定信息通过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即可,适用性更好。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消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消息中解析得到第二会话参数后,确定自身不支持第二会话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的会话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无法支持,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第二会话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是指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会话性能和/或签约信息判断出,第二会话参数中至少有一个参数无法使用或者无法用于建立会话。
示例性的,下面以手机作为第一终端设备,VR头戴设备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进行具体说明。例如,VR头戴设备希望使用的会话可以满足低时延、大带宽、以及接入的网络优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这些性能的需求。于是,VR头戴设备向手机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中包含表征低时延、大带宽、以及优选接入无线局域网这些性能的第二会话参数或会话参数确定信息,手机接收到第一消息后,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VR头戴设备需求的会话,需要满足低时延、大带宽、以及接入的网络优选无线局域网这些性能,而手机通过分析自身的性能和/或签约信息得知,自身无法支持优选无线局域网的性能,而是可以支持接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性能,于是,手机将表征低时延、大带宽、支持接入3GPP网络这些性能的参数确定为第一会话参数,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该第一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以提示VR头戴设备第一会话参数的具体内容。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在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时,如果第二终端设备还需要第一终端设备使用满足其业务需求的QoS流发送该数据,则第一终端设备在转发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之前,还需要确定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QoS参数,进而确定满足该QoS参数的QoS流。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QoS参数,简称为第一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QoS参数确定使用已有的QoS流或者新建QoS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以5G通信系统为例进行描述,所以,本申请实施例中的QoS参数可以替换为承载参数,第一QoS参数可以替换为第一承载参数。同理,下文中的第二QoS参数也可以替换为第二承载参数。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进而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第一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求,自行确定出满足自身业务需求的QoS参数,然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包括该QoS参数的第二消息。本申请中,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QoS参数简称为第二QoS参数。也就是说,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后,通过解析该第二消息可以得到第二QoS参数,然后可以根据第二QoS参数确定第一QoS参数,无需再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进行分析,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QoS参数的效率更高。
示例性的,第二终端设备有可能自行无法确定出第二QoS参数,或者只能确定出第二QoS参数中的部分参数,例如,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较低时,无法确定出第二QoS参数,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包括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二终端设备QoS参数的信息通过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以便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信息确定出第一QoS参数。本申请中,为了便于描述,将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二终端设备QoS参数的信息简称为QoS流参数确定信息。也就是说,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QoS流参数确定信息。采用此种实现方式,降低了对第二终端设备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第二终端设备只需将QoS流参数确定信息通过第二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即可,适用性更好。
其中,QoS流参数确定信息可以包括下述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用信息,该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进一步的,该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第二终端设备中发送或接收传输数据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这里应用的标识包括应用的ID或应用的名称;
设备性能信息,该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具备的性能;进一步的,该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第二终端设备具备的性能;
网络接入技术信息,该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进一步的,该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信支持的网络的技术的技术,这里网络的技术包括WiFi,PC5,蓝牙,WIFI,超带宽(ultra wide band,UWB)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等;
公共性能信息,该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进一步的,该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该公共性能信息具体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压缩编码方式信息和渲染能力信息。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消息后,还可以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消息包括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第二消息,得到第二QoS参数,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QoS参数确定为第一QoS参数,换而言之,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自行确定第一QoS参数,并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QoS参数的过程较为简单,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第一QoS参数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消息包括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第二消息,得到第二QoS参数,然后,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自身可以支持与第二QoS参数对应的QoS参数的话,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QoS参数确定为第一QoS参数。这里,第一终端设备确认自身可以支持与第二QoS参数对应的QoS参数,是指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性能和/或签约信息确定自身可以建立或使用与第二QoS参数对应的QoS参数。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同样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只需确认自身是否支持第二QoS参数对应的QoS参数即可,确定第一QoS参数的过程较为简单。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消息包括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第二消息,得到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然后根据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确定第一QoS流参数。其中,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此种实现方式中,降低了对第二终端设备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适用性更好。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消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QoS参数。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二消息中解析得到第二QoS参数后,确定自身不支持第二QoS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的QoS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则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第二QoS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是指第一终端设备根据自身的会话性能和/或签约信息判断出,第二QoS参数中至少有一个参数无法使用或者无法用于建立QoS流。
示例性的,下面仍然以手机作为第一终端设备,VR头戴设备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消息,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QoS参数进行说明。例如,VR头戴设备希望满足的QoS参数包括低时延、大带宽、以及接入的网络优选3GPP网络这些性能的需求。于是,VR头戴设备向手机发送包含低时延、大带宽、以及优选接入3GPP网络这些性能对应的第二QoS参数或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的第二消息,手机接收到第二消息后,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出VR头戴设备需求的QoS参数,需要满足低时延、大带宽、以及优选接入3GPP网络这些性能,而手机通过分析自身的性能和/或签约信息得知,自身无法支持优选3GPP网络的性能,而是可以支持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性能,于是,手机将表征低时延、大带宽、以及可以接入无线局域网这些性能的参数确定为第一QoS参数,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响应消息,该第二响应消息包括第一QoS参数,以提示VR头戴设备第一QoS参数的具体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设备可以将自身对会话的需求和对QoS流的需求,一起提供给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分开提供,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消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也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消息分别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所以,第二消息可以为第一消息,也可以为与第一消息不同的消息,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解析第一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QoS参数,并通过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再例如,第二终端设备可以确定QoS流参数确定信息,并通过第一消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会话参数确定信息或者第二会话参数确定第一QoS参数。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类型,例如确定第二终端设备想要传输的是视频业务还是文字业务。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好业务类型后,可以自行确定第一QoS参数。
当第二消息为与第一消息不同的消息时,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消息的时间早于接收第二消息的时间,具体可以参考后续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消息进行信令交互,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后续可以根据该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从而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进行信令交互,示例性的,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蓝牙,WIFI,超带宽(ultra wide band,UWB)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进行通信连接时,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包进行信令交互,例如,前述实施例示出的手机和VR头戴设备之间,便可以通过蓝牙,WIFI,UWB或NFC进行通信连接。在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进而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的方式也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如果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自行确定出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后,通过解析该第一数据包可以得到第二会话参数,然后可以根据第二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无法自行确定出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其中,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采用此种实现方式,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适用性更好。
S20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本申请中,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数据包中解析得到第二会话参数,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会话参数确定为第一会话参数。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过程较为简单,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包括第二会话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数据包中解析得到第二会话参数,然后,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认自身可以支持与第二会话参数对应的会话的话,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会话参数确定为第一会话参数。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同样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只需根据第二会话参数,确认自身是否具备相应性能即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的过程也较为简单。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一数据包中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数据包中解析得到该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然后根据该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其中,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种实现方式中,降低了对第二终端设备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第二终端设备只需将会话参数确定信息通过第一数据包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即可,适用性更好。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一数据包中解析得到第二会话参数后,确定自身不支持第二会话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的会话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无法支持,则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示例性的,下面仍然以手机作为第一终端设备,VR头戴设备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会话参数进行具体说明。例如,VR头戴设备希望使用的会话可以满足低时延、大带宽、以及接入的网络优选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这些性能的需求。于是,VR头戴设备向手机发送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包中包含表征低时延、大带宽、以及优选接入无线局域网这些性能的第二会话参数或会话参数确定信息,手机接收到第一数据包后,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VR头戴设备需求的会话,需要满足低时延、大带宽、以及接入的网络优选无线局域网这些性能,而手机通过分析自身的性能和/或签约信息得知,自身无法支持优选无线局域网的性能,而是可以支持接入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网络的性能,于是,手机将表征低时延、大带宽、支持接入3GPP网络这些性能的参数确定为第一会话参数,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三数据包,该第三数据包中包括第一会话参数,以提示VR头戴设备第一会话参数的具体内容。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进而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其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的方式也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如果第二终端设备可以自行确定出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该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后,通过解析该第二数据包可以得到第二QoS参数,然后可以根据第二QoS参数确定第一QoS参数,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QoS参数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如果第二终端设备自行无法确定出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该第一数据包中包括QoS流参数确定信息。其中,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采用此种实现方式,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要求较低,适用性更好。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包后,还可以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的实现方式也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该第二数据包,得到第二QoS参数,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QoS参数确定为第一QoS参数。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QoS参数的过程较为简单,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确定第一QoS参数的效率更高。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包中包括第二QoS参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该第二数据包,得到第二QoS参数,然后,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自身可以支持与第二QoS参数对应的QoS参数的话,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二QoS参数确定为第一QoS参数。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同样无需对第二终端设备的业务性能进行分析处理,只需确认自身是否支持第二QoS参数对应的QoS参数即可,确定第一QoS参数的过程较为简单。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第二数据包中包括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解析第二数据包,得到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然后根据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确定第一QoS参数。其中,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此种实现方式中,降低了对第二终端设备业务处理能力的要求,适用性更好。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数据包,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QoS参数。例如,如果第一终端设备从第二数据包中解析得到第二QoS参数后,确定自身不支持第二QoS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或者,第一终端设备根据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确定出的QoS参数中一个或多个参数,第一终端设备不支持,则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QoS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包确定本次业务的会话参数,也可以通过多个数据包确定会话参数。第二终端设备也可以在数据包中增加特殊的字段对会话参数进行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建立多个业务,每个业务可能需要不同的会话。此时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与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多个会话的参数,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配置好多个会话后,可以将相应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在给第一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在数据包中加入相应的会话标识,标明这个数据包属于哪个会话或者QoS流。
示例性的,下面仍然以手机作为第一终端设备,VR头戴设备作为第二终端设备,对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二数据包,与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第一QoS流参数进行说明。例如,VR头戴设备希望满足的QoS参数包括低时延、大带宽、以及接入的网络优选3GPP网络这些性能的需求。于是,VR头戴设备向手机发送包含低时延、大带宽、以及优选接入3GPP网络这些性能对应的第二QoS参数或QoS流参数确定信息的第二数据包,手机接收到第二数据包后,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出VR头戴设备需求的QoS参数,需要满足低时延、大带宽、以及优选接入3GPP网络这些性能,而手机通过分析自身的性能和/或签约信息得知,自身无法支持优选3GPP网络的性能,而是可以支持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性能,于是,手机将表征低时延、大带宽、以及可以接入无线局域网这些性能的参数确定为第一QoS参数,并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四数据包,该第四数据包中包括第一QoS参数,以提示VR头戴设备第一QoS参数的具体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一个数据包,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也可以通过两个不同的数据包分别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所以,第二数据包可以为第一数据包,也可以为与第一数据包不同的数据包,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制。当第二数据包为与第一数据包不同的数据包时,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数据包的时间早于接收第二数据包的时间,具体可以参考后续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数据包进行信令交互,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后,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后续可以根据该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从而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S302、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步骤S301和步骤S3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4所示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303、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本申请中,根据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直接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第一会话。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可以为PDU SessionEstablishment Accept(即PDU会话建立接受)。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可以先确定是否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即确定是否存在可以满足第一会话参数对应业务性能需求的第二会话,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不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不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才会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可以先确定是否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即确定是否存在可以满足第一会话参数对应业务性能需求的第二会话,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将该第二会话确定为第一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将该第二会话确定为第一会话,不会再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其中,第二会话为已经在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会话,可能是当前已经被激活的会话,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会话进行数据收发;也可能是未被激活的会话,即需要使用时可以被激活并进行数据收发的会话。
S304、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如果确定第一会话可以满足第一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二终端设备会将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将任意一个没有业务需求限定的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确定的方法包括,从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解析得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或者第一终端根据本地保存信息确定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将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后,如果需要通过第一会话发送第一数据,可以将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的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在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S305、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后,不会对第一数据进行解析,直接通过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会先解析第一数据得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根据该会话标识确定出第一会话,之后,通过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仅对应一个会话,第一终端设备记录第二终端设备使用的第一会话,此时第一数据可不携带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终端设备将第一数据直接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根据所述第一QoS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QoS流。此种实施场景中,步骤S305可以具体包括:通过所述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第一QoS参数,在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QoS流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同一个消息,例如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基于此,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QoS参数,则接收到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还可以在建立的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QoS流。此种实现方式中,不仅可以确定出第一会话,还可以在第一会话中确定出第一QoS流,更加能够满足终端设备的业务需求。
本申请中,在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QoS流可以理解为第一QoS流属于第一会话或者第一QoS流与所述第一会话关联。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且第一会话为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获取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二会话,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之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二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直接根据确定出的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在第二会话中建立第一QoS流,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第一会话及第一QoS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为PDU SessionModification Command(即PUD会话修改命令)。
本申请中,在第二会话中建立第一QoS流可以理解为第一QoS流属于第二会话或者第一QoS流与所述第二会话关联。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且第一会话为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确定第二会话中是否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如果确定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将该第二QoS流确定为第一QoS流;或者,如果确定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二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二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二会话中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时,将该第二QoS流确定为第一QoS流,在确定不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时,才会根据该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出第一QoS参数,第二消息为与第一消息不同的消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第一会话之后,还会将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并且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出第一QoS参数后,会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出第一QoS参数,第二消息为与第一消息不同的消息,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第一会话之后,还会将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并且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消息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消息,根据第二消息确定出第一QoS参数后,第一终端设备首先确定第一会话中是否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如果确定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将该第二QoS流确定为第一QoS流;或者,如果确定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
其中,第二QoS流为已经在第一会话中建立的QoS流,可能是当前已经被激活,第一终端设备正在使用的QoS流,也可能是未被激活,需要使用时可以被激活使用的QoS流。
可选的,第一QoS参数中还可以包括QoS rule参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或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建立的第一QoS流中添加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该QoS rule为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对应的QoS rule。QoS rule包括以下信息中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包过滤集(Packet Filter Set),QFI。
可选的,如果第一QoS参数中包括QoS rule参数,且第一会话中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为第一QoS流,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出第一QoS流之后,获取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 rule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 rule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QoS流中添加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该QoS rule为与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对应的QoS rule。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可以为PDU SessionModification Command(即PUD会话修改命令)。
可选的,如果第一QoS参数中包括QoS rule参数,且第一会话中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为第一QoS流,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出第一QoS流之后,首先确定第一QoS流中是否存在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如果不存在,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获取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rule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rule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QoS流中添加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该QoS rule为与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QoS rule。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后,通过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然后,建立该通信链路与第一QoS流的对应关系;然后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该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数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消息进行信令交互,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后,可以根据第一消息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最后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401、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S402、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步骤S401和步骤S402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图5所示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S403、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本申请中,根据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直接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过程较为简单,可以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第一会话。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可以先确定是否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即确定是否存在可以满足第一会话参数对应业务性能需求的第二会话,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不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该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该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不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才会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后,可以先确定是否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即确定是否存在可以满足第一会话参数对应业务性能需求的第二会话,如果第一终端设备确定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将该第二会话确定为第一会话。此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存在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时,将该第二会话确定为第一会话,不会再向网络设备请求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会话,可以避免网络资源的浪费,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其中,第二会话为已经在第一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建立的会话,可能是当前已经被激活的会话,即第一终端设备可以使用该会话进行数据收发;也可能是未被激活的会话,即需要使用时可以被激活并进行数据收发的会话。
S404、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在本申请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包之后,如果确定第一会话可以满足第一数据的业务需求,则第二终端设备会将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将任意一个没有业务需求限定的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另一些可选的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从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中解析得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将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后,如果需要通过第一会话发送第一数据,可以将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的第一数据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在此种应用场景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S405、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后,不会对第一数据进行解析,直接通过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数据后,会先解析第一数据得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根据该会话标识确定出第一会话,之后,通过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数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数据传输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根据所述第一QoS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QoS流。此种实施场景中,步骤S405可以具体包括:通过所述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第一QoS参数,在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QoS流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多种。
可选的,由于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同一个数据包,例如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基于此,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则第一终端设备在向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时,会话建立请求消息还可以包括第一QoS参数,则接收到的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还包括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会话建立响应消息还可以在建立的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QoS流。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且第一会话为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获取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二会话,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之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二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QoS参数,且第一会话为与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确定第二会话中是否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如果确定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将该第二QoS流确定为第一QoS流;或者,如果确定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第一终端设备获取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二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二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出第一QoS参数,第二数据包为与第一数据包不同的数据包,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第一会话之后,还会将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并且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数据包,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出第一QoS参数后,会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
可选的,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第一会话参数,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出第一QoS参数,第二数据包为与第一数据包不同的数据包,则第一终端设备在根据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第一会话之后,还会将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发送给第二终端设备,并且接收到的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数据包中还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然后,第一终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二数据包,根据第二数据包确定出第一QoS参数后,第一终端设备首先确定第一会话中是否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如果确定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将该第二QoS流确定为第一QoS流;或者,如果确定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则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参数的一个或多个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会话中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QoS流。
其中,第二QoS流为已经在第一会话中建立的QoS流,可能是当前已经被激活,第一终端设备正在使用的QoS流,也可能是未被激活,需要使用时可以被激活使用的QoS流。
可选的,第一QoS参数中还可以包括QoS rule参数,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会话建立响应消息或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建立的第一QoS流中添加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该QoS rule为与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QoS rule。
可选的,如果第一QoS参数中包括QoS rule参数,且第一会话中与第一QoS参数相匹配的第二QoS流为第一QoS流,则第一终端设备在确定出第一QoS流之后,首先确定第一QoS流中是否存在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如果不存在,则第一终端设备首先获取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然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该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rule参数,向网络设备请求修改第一会话,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该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和QoSrule参数,最后,根据该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第一QoS流中添加与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该QoS rule为与第二终端设备对应的QoS rule。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接收来自第二终端的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包括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第一QoS流的QoS流标识;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二数据后,通过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可选的,第一终端设备还可以建立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然后,建立该通信链路与第一QoS流的对应关系;然后在接收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该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通过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三数据。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中,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数据包进行信令交互,第一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后,可以根据第一数据包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参数,然后根据该第一会话参数确定出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最后通过满足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第一会话,将第二终端设备的数据转发给网络设备,从而提高了数据传输的效率。
上述主要从每一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每一个网元,例如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每一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或软件模块,或两者结合。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每一个功能划分每一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801和处理模块802。
可选的,该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至少可以执行以下方案之一:
方案一、通信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可选的,通信模块801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处理模块802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
方案二、通信模块801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处理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可选的,通信模块801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处理模块802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901和处理模块902;其中,通信模块901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模块、第二通信模块、第三通信模块;处理模块902可以包括第一处理模块和第二处理模块。
可选的,该数据传输装置至少可以执行以下方案之一:
方案一、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三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QoS参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QoS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QoS流;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还可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方案二、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所述第三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通信模块还可以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一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QoS参数;所述第二处理模块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QoS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QoS流;所述第三通信模块还可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一QoS流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具体实现中,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包括指令,该程序执行时可包括本申请提供的图4、图5、图6或图7所示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state disk,SSD))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用于执行图4、图5、图6或者图7所示的技术方案。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芯片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框图。图10所示的芯片可以为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专用处理器。该芯片包括处理器1001。其中,处理器1001用于支持图8所示的装置执行图4或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图9所示的装置执行图6或图7所示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收发器1002,收发器1002用于接受处理器1001的控制,用于支持图8所示的装置执行图4或图5所示的技术方案,图9所示的装置执行图6或图7所示的技术方案。
可选的,图10所示的芯片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1003。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的芯片可以使用下述电路或者器件来实现:一个或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他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数据传输装置、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方法对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结合以上,本申请还提供如下实施例:
实施1、一种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会话参数,所述第二会话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5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与所述第一消息不同;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0、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根据实施例9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3、根据实施例3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包括应用标识的信息。
实施例14、根据实施例7或实施例1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
应用信息,所述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
设备性能信息,所述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具备的性能;
网络接入技术信息,所述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公共性能信息,所述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所述公共性能信息具体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压缩编码方式信息和渲染能力信息。
实施例15、根据实施例1至实施例1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
网络切片参数、数据网络名称参数、会话类型参数、会话和服务连续模式参数、切换指示参数,所述切换指示参数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下述两种通信模式的切换:与网络设备通信和与终端设备通信。
实施例16、一种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7、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会话参数,所述第二会话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8、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9、根据实施例1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20、根据实施例16至实施例1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1、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2、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3、根据实施例20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4、根据实施例16至实施例1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不同;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5、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6、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7、根据实施例24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28、根据实施例18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包括应用标识的信息。
实施例29、根据实施例22或实施例2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
应用信息,所述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
设备性能信息,所述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具备的性能;
网络接入技术信息,所述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公共性能信息,所述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所述公共性能信息具体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压缩编码方式信息和渲染能力信息。
实施例30、根据实施例16至实施例2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
网络切片参数、数据网络名称参数、会话类型参数、会话和服务连续模式参数、切换指示参数,所述切换指示参数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下述两种通信模式的切换:与网络设备通信和与终端设备通信。
实施例3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32、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33、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34、根据实施例3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35、根据实施例33或实施例3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36、根据实施例31至实施例3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实施例3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承载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38、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39、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40、根据实施例38或实施例3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41、根据实施例38至实施例40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42、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43、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若所述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44、根据实施例42或实施例4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45、根据实施例3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若所述第二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实施例46、根据实施例4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47、根据实施例4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48、根据实施例37至实施例47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49、根据实施例4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50、根据实施例37至实施例4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51、根据实施例5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5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53、根据实施例5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54、根据实施例5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55、根据实施例53或实施例5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56、根据实施例5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57、根据实施例52至实施例5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58、根据实施例52至实施例5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包括:
若所述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59、根据实施例57或实施例5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60、根据实施例52至实施例5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包括:
若所述第一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
实施例61、根据实施例6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62、根据实施例6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63、根据实施例5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64、根据实施例6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65、根据实施例52至实施例6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66、根据实施例6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6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68、根据实施例6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69、根据实施例6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70、根据实施例6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71、根据实施例69或实施例7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72、根据实施例67至实施例7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实施例73、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承载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74、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75、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76、根据实施例74或实施例7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77、根据实施例74至实施例7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78、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79、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若所述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80、根据实施例78或实施例7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81、根据实施例7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若所述第二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实施例82、根据实施例8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83、根据实施例8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84、根据实施例73至实施例8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85、根据实施例8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86、根据实施例73至实施例8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87、根据实施例8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88、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89、根据实施例8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90、根据实施例8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91、根据实施例89或实施例9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包括: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92、根据实施例8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93、根据实施例88至实施例9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94、根据实施例88至实施例9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包括:
若所述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95、根据实施例93或实施例9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96、根据实施例88至实施例9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包括:
若所述第一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
实施例97、根据实施例9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98、根据实施例9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99、根据实施例88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100、根据实施例99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101、根据实施例88至实施例100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102、根据实施例10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103、一种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04、根据实施例103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会话参数,所述第二会话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05、根据实施例103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06、根据实施例103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07、根据实施例103至实施例10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08、根据实施例107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09、根据实施例107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0、根据实施例107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1、根据实施例103至实施例10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与所述第一消息不同;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2、根据实施例11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3、根据实施例11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4、根据实施例111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15、根据实施例105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包括应用标识的信息。
实施例116、根据实施例109或实施例113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
应用信息,所述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
设备性能信息,所述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具备的性能;
网络接入技术信息,所述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公共性能信息,所述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所述公共性能信息具体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压缩编码方式信息和渲染能力信息。
实施例117、根据实施例103至实施例11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
网络切片参数、数据网络名称参数、会话类型参数、会话和服务连续模式参数、切换指示参数,所述切换指示参数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下述两种通信模式的切换:与网络设备通信和与终端设备通信。
实施例118、一种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19、根据实施例118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会话参数,所述第二会话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会话的会话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20、根据实施例118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会话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21、根据实施例118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实施例122、根据实施例118至实施例12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3、根据实施例122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4、根据实施例122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5、根据实施例122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6、根据实施例118至实施例12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一数据包不同;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7、根据实施例12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第二承载参数,所述第二承载参数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出的满足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业务需求的承载的承载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8、根据实施例12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承载参数确定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29、根据实施例126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协商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实施例130、根据实施例120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会话参数确定信息包括应用标识的信息。
实施例131、根据实施例124或实施例128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
应用信息,所述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
设备性能信息,所述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具备的性能;
网络接入技术信息,所述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公共性能信息,所述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所述公共性能信息具体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压缩编码方式信息和渲染能力信息。
实施例132、根据实施例118至实施例13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
网络切片参数、数据网络名称参数、会话类型参数、会话和服务连续模式参数、切换指示参数,所述切换指示参数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下述两种通信模式的切换:与网络设备通信和与终端设备通信。
实施例133、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134、根据实施例13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135、根据实施例13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36、根据实施例13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37、根据实施例135或实施例13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38、根据实施例133至实施例137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实施例13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承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140、根据实施例13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41、根据实施例13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42、根据实施例140或实施例14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43、根据实施例140至实施例14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44、根据实施例13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45、根据实施例13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若所述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46、根据实施例144或实施例14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47、根据实施例13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若所述第二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实施例148、根据实施例14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49、根据实施例14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rule,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50、根据实施例139至实施例149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151、根据实施例15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152、根据实施例139至实施例151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153、根据实施例15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15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155、根据实施例15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56、根据实施例15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57、根据实施例155或实施例15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58、根据实施例15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159、根据实施例154至实施例15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60、根据实施例154至实施例5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61、根据实施例159或实施例16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62、根据实施例154至实施例15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
实施例163、根据实施例16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64、根据实施例16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rule,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65、根据实施例154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166、根据实施例16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167、根据实施例154至实施例166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168、根据实施例16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16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会话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170、根据实施例16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171、根据实施例16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72、根据实施例169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73、根据实施例171或实施例17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74、根据实施例169至实施例173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实施例17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和第一承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及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176、根据实施例17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77、根据实施例17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78、根据实施例176或实施例177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并且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79、根据实施例176至实施例178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80、根据实施例17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81、根据实施例17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若所述第二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获取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二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二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82、根据实施例180或实施例18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83、根据实施例175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若所述第二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所述第二承载为所述第二会话中已经建立的承载。
实施例184、根据实施例18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85、根据实施例18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rule,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86、根据实施例175至实施例185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187、根据实施例18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188、根据实施例175至实施例187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189、根据实施例18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190、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包;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包确定第一会话参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数据包确定第一承载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所述第一会话中确定第一承载;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实施例191、根据实施例19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92、根据实施例19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不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93、根据实施例191或实施例192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网络切片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在所述网络切片参数对应的网络切片中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实施例194、根据实施例19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存在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相匹配的第二会话,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为所述第二会话,所述第二会话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已经建立的会话。
实施例195、根据实施例190至实施例19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96、根据实施例190至实施例19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会话中不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接收所述网络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所述第一承载。
实施例197、根据实施例195或实施例196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198、根据实施例190至实施例194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第一会话中存在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相匹配的第二承载,确定所述第一承载为所述第二承载。
实施例199、根据实施例19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200、根据实施例198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 rule参数;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第一承载中不存在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rule,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二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和所述QoS rule参数;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承载中添加与所述QoS rule参数对应的QoS rule。
实施例201、根据实施例190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实施例202、根据实施例201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实施例203、根据实施例190至实施例202中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实施例204、根据实施例203所述的数据传输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实施例205、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终端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指令,当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04中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206、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04中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20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04中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
实施例208、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当该处理器执行指令时,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204中任一实施例所涉及的方法。该指令可以来自芯片内部的存储器,也可以来自芯片外部的存储器。可选的,该芯片还包括输入输出电路。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各步骤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不对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限定。
本说明书的各个部分均采用递进的方式进行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介绍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不同之处。尤其,会话参数的确定装置、数据传输装置、通信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芯片的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其中所述第二消息为接收的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
接收来自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一数据;
通过所述第一会话中的所述第一承载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确定第一会话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新建所述第一会话;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在已建立的一个或多个会话中确定所述第一会话;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新建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
或者,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在已建立的一个或多个承载中确定所述第一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会话参数新建所述第一会话,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会话建立请求消息,所述会话建立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会话建立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会话建立响应消息建立所述第一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确定第一会话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中携带的第二会话参数或会话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会话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确定第一承载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中携带的第二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或者,
根据所述第一消息或第二消息中携带的承载参数确定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参数包括QoSrule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承载参数确定所述第一会话中的第一承载,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所述第一会话修改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参数;
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
根据所述第一会话修改响应消息在所述第一会话中建立第一承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消息中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参数确定信息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
应用信息,所述应用信息具体包括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使用的应用的类型或应用的标识;
设备性能信息,所述设备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时,需要具备的性能;
网络接入技术信息,所述网络接入技术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接入的网络;
公共性能信息,所述公共性能信息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支持的公共性能,所述公共性能信息具体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信息:压缩编码方式信息和渲染能力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参数包括下述一种或多种参数:
网络切片参数、数据网络名称参数、会话类型参数、会话和服务连续模式参数、以及切换指示信息参数,所述切换指示信息参数用于表明终端设备是否支持下述两种通信模式的切换:与网络设备通信和与终端设备通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数据,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一会话的会话标识和所述第一承载的承载标识;
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二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建立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
建立所述通信链路与所述第一承载的对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通信链路发送的第三数据;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通过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14.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使得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1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1910943513.9A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845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687202.7A CN116867102A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910943513.9A CN112584545B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20/116124 WO2021063194A1 (zh) 2019-09-30 2020-09-18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EP20871496.4A EP4027743A4 (en) 2019-09-30 2020-09-18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7/707,458 US20220225439A1 (en) 2019-09-30 2022-03-29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43513.9A CN112584545B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7202.7A Division CN116867102A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4545A CN112584545A (zh) 2021-03-30
CN112584545B true CN112584545B (zh) 2023-06-06

Family

ID=7511659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7202.7A Pending CN116867102A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201910943513.9A Active CN112584545B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687202.7A Pending CN116867102A (zh) 2019-09-30 2019-09-30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25439A1 (zh)
EP (1) EP4027743A4 (zh)
CN (2) CN116867102A (zh)
WO (1) WO202106319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881001A (zh) 2021-05-06 2024-04-1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建立连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285827B (zh) * 2021-05-18 2023-07-25 成都欧珀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23184191A1 (zh) * 2022-03-29 2023-10-0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扩展现实多媒体xrm业务的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15695594B (zh) * 2023-01-03 2023-03-07 徐工汉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通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589A (zh) * 2011-08-01 2014-05-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适配视频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07516A (zh) * 2016-09-30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392042A (zh) * 2017-08-14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CN109429361A (zh) * 2017-07-18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304676A1 (en) * 2003-12-05 2005-06-2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between two terminals
US9119120B2 (en) * 2012-01-23 2015-08-25 Intel Corporation Network assisted user association and offloading techniques for integrated multi-rat heterogeneous networks
EP3523924A1 (en) * 2016-10-06 2019-08-14 Convida Wireless, LLC Session management with relaying and charging for indirect connec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ppplications in 3gpp network
US11129017B2 (en) * 2017-09-28 2021-09-21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ty activation with session granularity
EP3846508A1 (en) * 2017-10-09 2021-07-07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licy control for ethernet packet data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2589A (zh) * 2011-08-01 2014-05-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适配视频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07516A (zh) * 2016-09-30 2018-07-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9429361A (zh) * 2017-07-18 2019-03-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会话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9392042A (zh) * 2017-08-14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27743A4 (en) 2022-10-19
US20220225439A1 (en) 2022-07-14
CN112584545A (zh) 2021-03-30
CN116867102A (zh) 2023-10-10
EP4027743A1 (en) 2022-07-13
WO2021063194A1 (zh) 2021-04-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845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071167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a session corresponding to multiple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 network elements
US10638356B2 (en)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slicing constraints in 5G wireless networks
CN107889169B (zh) 网络切片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US1093932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n demand intelligent analytics dynamic access network slice switching and carrier aggregation
JP2022095657A (ja) ロングタームエボリューション通信システムのためのマルチテクノロジ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アーキテクチャ
WO2019141273A1 (zh) 用于确定性传输的通信方法和相关装置
WO2019029466A1 (zh) 一种时间配置的方法、网络设备及ue
KR2020007220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망을 제공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22052851A1 (zh) 一种服务质量QoS的监测方法
US20230189054A1 (en) Rela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4125877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12446A1 (zh)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及装置
US20140036784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Radio Access Network Device, Wireless Gateway and System
WO202107817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3537585A (ja) 端末デバイス、インフラストラクチャ機器および方法
CN113747367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016243A1 (zh) 一种用于传输业务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98704A1 (zh) 设备到设备通信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WO2023030328A1 (zh) 无线网络服务的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3185608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3246267A1 (zh)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和系统
CN116456502A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KR20230139683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어플리케이션 데이터를 처리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4762368A (zh) 中继通信QoS保证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