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92042A -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92042A
CN109392042A CN201710693980.1A CN201710693980A CN109392042A CN 109392042 A CN109392042 A CN 109392042A CN 201710693980 A CN201710693980 A CN 201710693980A CN 109392042 A CN109392042 A CN 1093920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sess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gbr
str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939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92042B (zh
Inventor
辛阳
吴晓波
崇卫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7106939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92042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PCT/CN2018/096685 priority patent/WO2019033901A1/zh
Priority to EP18846554.6A priority patent/EP3641396B1/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01819A priority patent/KR102275935B1/ko
Priority to JP2020505368A priority patent/JP2020529168A/ja
Priority to BR112020003199-2A priority patent/BR112020003199A2/pt
Publication of CN1093920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042A/zh
Priority to US16/790,730 priority patent/US1137539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920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920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04L12/1407Policy-and-charging control [PCC] architec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6Policy and charging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2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signalling between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6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new radio link in the target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所述会话管理方法包括:在建立终端设备在第一通信系统中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GBR流建立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切换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5G)网络中,为了保障5G网络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4G)网络或其他网络之间(例如: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thGeneration,2G)网络或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 Generation,3G)网络)的互操作,采用类似于4G与3G或4G与2G网络之间的互操作(interworking)流程,例如:采用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上下文映射或者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上下文映射的方案进行切换。
然而,这种采用上下文映射进行切换的方案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切换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在该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在建立UE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首先需要对该GBR流进行判定,确定该GBR流是否为该UE由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若确定该GBR流为该UE由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为该GBR流建立与该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会话管理网元在建立GBR流时,便只对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流建立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而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流便不建立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自然,会话管理网元也不用对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流的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进行维护,可以节省资源消耗。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数据网络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GBR流是否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该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例如,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PCC规则确定,也可以通过运营商策略确定,或者结合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DNN一起确定,使得会话管理网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确定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的PCC规则信息,该PCC规则信息中包含该GBR流与该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该会话管理网元则根据该PCC规则信息确定该GBR流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从策略控制网元接收的PCC规则,确定该GBR流是否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该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这样,可以减少会话管理网元的计算量,能够提高会话管理网元的处理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会话管理网元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则该会话管理网元根据该业务信息、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确定该GBR流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该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会话管理网元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结合运营商策略以及DNN直接确定该GBR流是否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该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这样,可以减少会话管理网元与其他网元之间交互带来的耗时,提高整个通信系统的处理速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PCC规则包括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以上只是几种举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在该方法中,策略控制网元接收来自终端设备或者应用网元的业务信息,然后根据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该业务信息以及该终端设备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能力,生成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信息,该PCC规则信息包括至少包括该GBR流的与第一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该第一通信系统使用该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第二通信系统使用该第二通信制式网络,最后将生成的PCC规则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策略控制网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确定该GBR流是否为该终端设备由该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该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例如,策略控制网元可以通过运营商策略、该业务信息以及该终端设备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能力确定,也可以通过DNN、该业务信息以及该终端设备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能力确定,或者根据运营商策略、DNN、该业务信息以及该终端设备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能力确定,使得策略控制网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确定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该PCC规则包括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以上只是几种举例,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首先接收到该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该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该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然后,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是否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然后将存在该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该接入管理网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该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便不用将该会话上下文发送至该接入管理网元了,从而在第二通信系统中便不用建立与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的PDN连接,可以节约信令以及信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则该会话管理网元释放不存在该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该会话上下文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便直接释放该会话,可以进一步信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业务数据流SDF,则该会话管理网元释放在该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SDF的会话。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该会话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SDF,即该会话没有任何业务,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便直接释放该会话,可以进一步信道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存在业务数据流SDF,则该会话管理网元将存在SDF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该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若该会话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存在SDF,即该会话仍然在处理业务,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便将该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至该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可以避免遗漏业务数据。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接入管理网元向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该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该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然后,该接入管理网元接收该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且在该会话上下文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当接入管理网元向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上下文请求后,接入管理网元接可以只接收到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对应的上下文,这样,在第二通信系统中便不用建立与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的PDN连接,可以节约信令以及信道资源。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网络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网络装置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向其他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方法中策略控制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网络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发送器和接收器。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网络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网络装置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向其他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方面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三方面的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网络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网络装置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向其他设备发送上述第三方面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中接入管理网元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终端设备的结构中包括接收器、发送器和处理器。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网络设备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发送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网络装置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方法中相应的功能。所述发送器用于支持网络装置和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向其他设备发送上述第四方面方法中所涉及的信息或者指令。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以及第二方面所述的网络装置和/或第三方面以及第四方面所述的网络装置。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存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上述第二方面,上述第三方面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功能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上述第二方面,,上述第三方面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有指令,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设计,上述第二方面,上述第三方面以及上述第四方面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装置实现上述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例如,生成或处理上述方法中所涉及的数据和/或信息。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保存网络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它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为5G网络与4G网络之间互操作的一种架构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会话管理方法的一个实例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会话管理方法的另一个实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中。该异系统具体为两种不同的通信系统,例如5G网络和4G网络,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的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无线保真(wifi)、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先进的长期演进(Advanced long term evolution,LTE-A)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蜂窝系统等,该异系统可以为上述通信系统中的任意两种。
此外,该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还可以适用于面向未来的通信技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请参考图1,为5G网络与演进型分组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之间互操作的非漫游场景架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应用场景。
以下,对图1所示的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中的各个网元的功能进行介绍:
5G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由多个5G RAN节点组成的网络,实现无线物理层功能、资源调度和无线资源管理、无线接入控制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5GRAN通过用户面接口N3和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相连,用于传送UE的数据;RAN通过控制面接口N2和核心网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建立控制面信令连接,用于实现无线接入承载控制等功能。
AMF网元:主要负责UE的认证,UE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切片选择,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选择等功能;作为N1和N2信令连接的锚点,并为SMF网元提供N1和N2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消息的路由;维护和管理UE的状态信息。
SMF网元:与AMF网元通过N11接口连接,主要负责UE会话管理的所有控制面功能,包括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选择,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会话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属性管理,从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网元获取策略控制和计费(Policy Control andCharging,PCC)规则等。
PCF网元,通过N7接口与SMF网元连接,通过N15接口与AMF网元连接,用于生成和存储会话管理相关的PCC规则并提供给SMF网元,还用于生成移动性管理相关的策略信息并提供给AMF网元。
用户数据管理(User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通过N8接口与AMF网元连接,通过N10接口与SMF网元连接,用于存储用户相关的签约信息,并分别通过N8、N10接口为这些对应的网元提供签约相关的参数信息。
UPF网元:通过N4接口与SMF网元连接,UPF网元作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Unit,PDU)会话连接的锚定点,负责对UE的数据报文过滤、数据传输或转发、速率控制、生成计费信息等。
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SGW):通过S5-U接口与UPF网元连接,通过S5-U接口与SMF网元连接,用于在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网元的控制下进行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MME网元:通过S6a接口与UDM网元连接,通过S11接口与SGW连接,通过S1-MME接口与E-UTRAN连接。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承载管理、用户的鉴权认证、SGW和PGW的选择等功能。其中,在5G网络到4G网络的单注册下,MME网元和AMF网元之间支持N26接口的切换。当然,MME网元和AMF网元之间也可以支持其他接口的切换,在此不作限制。
E-UTRAN:通过S1-U接口与SGW连接,通过S1-MME接口与MME连接。其中,S1-MME接口为E-UTRAN和MME之间控制平面协议参考点;S1-U接口为E-UTRAN和SGW间每个承载的用户平面隧道参考点。
应理解的是,在图1中所示的各个网元,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网元集成在一起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文中提到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无线终端设备也可以是有线终端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UE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无线UE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远程终端(Remote 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用户设备(User Device)、用户装置(User Equipment)。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以终端设备为UE为例进行说明。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文中的一些英文简称为以4G网络以及当前5G网络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其可能随着网络的演进发生变化,具体演进可以参考相应标准中的描述。
下面以图1所示的架构为例,对现有技术中UE从5G网络到4G网络的切换过程进行描述。
为保证在进行系统切换后,UE业务的连续性,UE进行系统切换的实质是:将UE在5G网络中的分组数据单元(Packet Data Unit,PDU)会话对应的参数,例如演进型分组核心网承载编号(EPS bearer ID)、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参数、有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等信息,转移到4G网络中,从而使4G网络能够根据这些参数,在4G网络中迅速建立对应的EPS bearer,进而通过4G网络为UE提供服务。
下面对PDU会话对应的参数进行简要介绍。
一个PDU会话中包含如下参数:
a)有且仅有一个默认服务质量流(default QoS flow)。该default QoS flow在PDU会话建立过程中创建,主要QoS参数包括5G服务质量标识(5G Qos Identifier,5QI)、服务质量流ID(Qos Flow ID,QFI)以及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Priority,ARP),一个default QoS flow中可以聚合至少一个业务数据流(Service DataFlow,SDF),这些SDF拥有共同的5QI以及ARP;
b)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非保证比特速率服务质量流(Non-guaranteed Bit RateQoS flow,non-GBR Qos flow)。该non-GBR Qos flow在UE或者网络侧发起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创建,主要QoS参数包括5QI、QFI、最大比特速率(Maximum Bit Rate,MBR)、ARP以及上行和下行IP过滤器(UL+DL IP filter),一个non-GBR QoS flow中至少有一个SDF,也可以聚合其他一个或者多个SDF,这些SDF拥有共同的5QI以及ARP。
c)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保证比特速率服务质量流(Guaranteed Bit Rate QoSflow,GBR QoS flow),该GBR QoS flow在UE或者网络侧发起的PDU会话修改过程中创建,主要QoS参数包括5QI、QFI、GBR、MBR、ARP、UL+DL IP filter以及TFT,一个GBR QoS flow中至少有一个SDF,也可以聚合其他一个或者多个SDF。
在现有技术中,在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之前,5G网络侧预先default QoS flow以及GBR QoS flow准备好,在切换到4G网络时对应的默认演进型分组核心网承载(DefaultEPS Bearer)以及保证比特速率演进型分组核心网承载(GBR EPS bearer)的会话管理(Session Management,SM)上下文,该SM上下文包含:演进型分组核心网承载编号(EPSbearer ID)以及包含有TFT的QoS参数。
在5G网络到4G网络的切换过程中,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网元(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根据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服务质量概要(QoS profile)或者运营商策略,从已经准备好的GBR QoS flow中选择部分GBRQoS flow切换到4G网络去,完成切换。
在UE从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之前,5G网络需要对每个GBR QoS flow对应的4G网络的SM上下文进行维护,例如,5G网络会在QoS参数更新或者UE在多个5G网络的切换过程中或者SMF重定位等情况下,对相应的GBR QoS flow的4G网络的SM上下文进行修改。
但是,由于4G网络中一个UE的EPS bearer ID个数最多8个,而5G网络中一个UE的default QoS flow以及GBR QoS flow的个数可能会超过8个,而5G网络会为每个defaultQoS flow以及每个GBR QoS flow分配对应的4G网络的EPS bearer ID,因此,5G网络中为每个UE分配的4G网络的EPS bearer ID个数可能会超过8个;并且,5G网络的某些GBR业务可能不能在4G网络执行,例如,一些实时通信业务,自动驾驶、触感网络等。因此,当UE从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的过程中,该UE对应的所有的GBR QoS flow中,某些特定GBR QoS flow需要被筛选出来而不用切换到4G网络中,例如与4G网络不能执行的业务或者不重要的业务对应的GBR QoS flow,相应地,被筛选掉的GBR QoS flow对应的SM上下文也就不需要发送到4G网络中。
第一方面,由于被筛选掉的GBR QoS flow在切换之前,5G网络也会对该GBR QoSflow对应的SM上下文进行维护,而这些被维护过的SM上下文最终没有用到4G网络中去,相当于在5G网络中浪费了用于对这些SM上下文进行维护的资源,因此,现有技术的切换方法存在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在该方法中,会话管理网元在建立UE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首先需要对该GBR流进行判定,确定该GBR流是否为该UE由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若确定该GBR流为该UE由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为该GBR流建立与该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这样,会话管理网元在建立GBR流时,便只对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流建立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而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流便不建立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自然,会话管理网元也不用对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流的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进行维护,可以节省资源消耗。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请参考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中。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网元可以图1中对应的网元,当然,若该方法应用于不同的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中,会话管理网元也可以是其他的网元,在此不作限制。例如,当该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中,则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图1中的SMF网元,策略控制网元可以为图1中的PCF网元,接入管理网元可以为图1中的AMF网元等,在下面的介绍中,以该方法中的各种网元为图1中对应的网元为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SMF网元确定需要建立GBR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GBR流可以为GBR Qos flow,也可以是其他的GBR flow,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GBR流为GBR Qos flow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GBR Qos flow是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中建立的,因此,SMF网元确定是否需要建立GBR Qos flow即确定是否需要启动PDU会话修改(PDU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
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可以通过如下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触发: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由UE发起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UE向AMF网元发送一个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其中,该NAS消息中包含携带有PDUSession Modification请求的N1SM消息以及PDU Session ID。然后,AMF网元则根据该NAS消息触发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从而将携带有PDU SessionModification请求的N1SM消息以及PDU Session ID发送给SMF网元,SMF网元在接收到由AMF网元发送的消息后,则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确定需要建立GBR Qosflow。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UE处于CN-IDLE态,即UE与RAN之间没有建立空口资源,则该NAS消息需要通过Service Request流程,由5G RAN发送给AMF网元,且该NAS消息中除了包含携带有PDU Session Modification请求的N1SM消息以及PDU Session ID外,还会携带UE的位置信息,比如RAN ID、小区(Cell)ID等,然后由AMF网元将该NAS消息发送给SMF网元。
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PCF网元根据运营商策略信息或者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网元的请求发起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PCF网元通过Npcf SMPolicyControl_UpdateNotify服务将GBR QoS flow的PCC规则发送给SMF网元。SMF网元在接收到该PCC规则后,则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确定需要建立GBRQos flow。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ulti Band Radio,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该PCC规则也可以是延迟要求。
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UDM网元在更新UE的签约数据时,通过Nudm_SubscriberData_UpdateNotification服务操作将用户永久性身份(SubscriberPermanent Identity),用户数据(Subscription Data)发送给SMF网元。SMF网元在接收到该用户信息后,则触发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确定需要建立GBR Qos flow,并更新UE的签约数据,且对UDM网元进行应答,在应答消息中带上该UE的Subscriber PermanentIdentity。
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SMF网元可能根据本地配置的策略决定修改PDUSession,从而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确定需要建立GBR Qos flow。例如,SMF网元可能周期性的更新UE的QoS参数,或者SMF网元控制的UPF网元发生了改变,例如,新的UPF网元支持的切片类型不同、会话连续性(Service and Session Continuity,SSC)模式不同等,此时,SMF网元则确定需要建立GBR Qos flow。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5G RAN上关于一个GBR QoS flow配置了通知控制(Notification Control),而5G RAN判断该GBR QoS flow的QoS参数在该5G RAN上不能得到满足,此时,5G RAN则向AMF网元发送N2message,其中,该N2message中包含PDU sessionID,N2SM information,且N2SM information中包括QFI、UE的位置信息以及一个通知消息,以通过该通知消息告知AMF网元,该GBR QoS flow的QoS参数无法在该5G RAN上得到满足。此时,AMF网元触发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将N2SM消息发送给SMF网元,SMF网元在接收到由AMF网元发送的消息后,则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确定需要建立GBR Qos flow。
步骤202:SMF网元确定GBR流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流。
在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后,SMF网元则需要对该PDU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对应的GBR QoS flow进行判断,判定该GBR QoS flow是否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
具体来讲,SMF网元可以根据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DNN中的至少一个,确定该GBR QoS flow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SMF网元根据PCC规则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时,可以通过判断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中是否包含4G PCC规则来确定。若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中包含4G PCC规则,则该GBR QoS flow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若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中不包含4G PCC规则,则该GBR QoS flow不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SMF网元确定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中包含延迟要求时,若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中的延迟要求较高时,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若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中的延迟要求较低时,则确定该GBR QoS flow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SMF网元根据运营商策略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时,可以通过判断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业务类型是否为该网络的运营商策略中支持的业务类型。例如,4G网络的运营商策略支持视频数据下载的业务类型,而不包含自动驾驶、AR/VR应用、触感网络等实时通信的业务类型。若该GBR QoS flow对应的业务类型为自动驾驶,则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若该GBR QoS flow对应的业务类型为视频数据下载,则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
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SMF网元根据DNN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时,SMF网元可以预先存储各种DNN与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对应关系,例如,车联网需要切换到4G网络,而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则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这样,当SMF网元确定该GBRQoS flow对应的DNN后,则根据该DNN与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对应关系确定该GBR QoSflow是否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例如,SMF网元预先存储的对应关系为车联网需要切换到4G网络,而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或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IoT)则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若该GBR QoS flow对应的DNN为车联网,则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若该GBR QoS flow对应的DNN为物联网,则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flow。
当然,也可以是结合上述多种方式中的任意两种或者三种来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为该UE由5G切换到4G需要的GBR QoS flow,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种确定方式中的每种确定方式也可以对应多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一一列举。
下面,以SMF网元通过PCC规则进行确定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SMF网元可以采用如下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判定。
第一种方式:SMF网元通过从PCF网元获取的PCC规则进行判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的方式不同,SMF网元从PCF网元获取该PCC规则的方法也不一样。
第一种获取方法:
若通过第一种或者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在SMF网元接收到的N1SM消息或N2SM消息中,携带有UE需要建立的GBRQoS flow的QoS参数。当SMF网元确定PCF网元部署了动态PCC规则,则SMF网元将获取的QoS参数发送至PCF网元。然后PCF网元确定接收到的QoS参数中包括用于建立GBR QoS flow的GBR信息,于是PCF网元则根据DNN和运营商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该QoS参数、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等,判定将要建立的GBR QoS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该确定过程与前述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相同,在此不再赘述。该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包括UE、SMF网元、AMF网元支持单注册的注册能力信息,和/或,该UE支持适用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非接入层NAS模式和适用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NAS模式。
若PC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PCF网元为该GBR QoSflow分配对应的5G PCC规则和4G PCC规则,包括5G QoS参数和4G QoS参数,其中,QoS参数包括QCI、GBR、MBR、ARP、Precedence、上下行TFT等信息;若PC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PCF网元只为该GBR QoS flow分配对应的5G PCC规则,而不会为该GBR QoS flow分配对应的4G PCC规则。然后,PCF网元将生成的PCC规则发送至SMF网元,从而SMF网元从PCF网元中获取了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该PCC规则包括5G PCC规则,或者该PCC规则中包括5G PCC规则和4G PCC规则。
第二种获取方法:
若通过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PCF网元将接收由AF网元发送的UE的业务信息,该业务信息包括IP过滤信息、媒体信息(带宽、抖动、时延等)等,然后PCF网元根据该业务信息生成5G PCC规则,该5G PCC规则中包括5G QoS参数,例如QCI、GBR、MBR、ARP,以及上下行数据包过滤信息等。PCF确定生成的5GQoS参数中包括用于建立GBR QoS flow的GBR信息,于是PCF网元则根据DNN和运营商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该QoS参数、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等,判定将要建立的GBR QoS 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该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包括UE、SMF网元、AMF网元支持单注册的注册能力信息,和/或,该UE支持适用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非接入层NAS模式和适用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NAS模式。若PC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PCF网元为该GBR QoS flow分配对应的4G PCC规则,包括4G QoS参数,其中,4G QoS参数包括QCI、GBR、MBR、ARP、Precedence、上下行TFT等信息;若PC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PCF网元不会为该GBR QoS flow分配对应的4G PCC规则。然后,PCF网元将生成的PCC规则通过Npcf SMPolicyControl_UpdateNotify服务发送至SMF网元,从而SMF网元从PCF网元中获取了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该PCC规则包括5G PCC规则,或者该PCC规则中包括5G PCC规则和4G PCC规则。
当SMF网元从PCF网元获取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后,则判断该PCC规则中是否包含有4G PCC规则。若该PCC规则中包含4G PCC规则,则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flow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
下面,以SMF网元通过运营商策略或DNN进行确定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若通过第一种或者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在SMF网元接收到的N1SM消息或N2SM消息中,携带有UE的业务信息,该业务信息包括IP过滤信息、媒体信息(带宽、抖动、时延等)等。当SMF网元确定本地部署了静态PCC规则,然后SMF网元根据该业务信息生成5G PCC规则,该5G PCC规则中包括5G QoS参数,例如QCI、GBR、MBR、ARP,以及上下行TFT等。SMF网元发现本地生成的5G QoS参数包括用于建立GBR QoS flow的GBR信息,于是SMF网元则根据DNN和运营商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该QoS参数、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等,判定将要建立的GBR QoS 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该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包括UE、SMF网元、AMF网元支持单注册的注册能力信息,和/或,该UE支持适用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的非接入层NAS模式和适用于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NAS模式。
当SMF网元对将要建立的GBR QoS flow进行判定后,SMF还可以为该GBR QoS flow映射PCC规则。例如,当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SMF网元为该GBR QoS flow映射对应的4G PCC规则,包括4G QoS参数,其中,QoS参数包括QCI、GBR、MBR、ARP、Precedence、上下行TFT等信息;若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SMF网元不会为该GBR QoS flow映射对应的4G PCC规则。
需要说明的是,当通过第三种及第四种实现方式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时,SMF网元可以采用上述多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判定该GBR QoSflow是否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在此不再赘述。
当SMF网元完成上述步骤后,SMF网元则为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GBR QoS flow分配的对应的4G Qos参数。
步骤203:SMF网元为该GBR QoS flow建立与4G网络对应EPS bearer ID。
当SMF网元则为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GBR QoS flow分配的对应的4G Qos参数后,SMF网元还需为该GBR QoS flow建立对应4G网络EPS bearer I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主要包括两种建立方式:
第一种建立方式:
EPS bearer ID由AMF网元分配,则SMF网元需要向AMF网元发送用于建立与该GBRQoS flow对应4G网络EPS bearer ID的相关信息。由于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的对象不同,SMF网元向AMF网元发送该相关信息的服务操作也不相同。具体有如下两种方式:
a)针对UE触发SMF网元启动的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SMF网元触发与AMF网元的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其中,在SMF网元向AMF网元发送的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消息中,至少包含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该N2SM消息中包含PDU Session ID,服务质量概要(QoS Profile),会话的聚合最大比特速率(Session-Aggregated Maximum Bit Rate,Session-AMBR)参数;该N1SM消息中包含PDU会话修改指令(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该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中包含PDU session ID,服务质量规则(QoS rule)以及Session-AMBR参数,该QoS rule中包含PCC规则的部分内容,例如,该QoS rule中可以包含PCC规则中的与上行数据相关的信息,例如上行包过滤器等。
b)针对除UE触犯SMF网元启动的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外的情况,SMF网元则触发AMF网元的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服务操作。其中,其中,在SMF网元向AMF网元发送的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消息中,至少包含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该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包含的内容与a)中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当AMF网元接收到SMF网元发送的上述信息后,AMF网元则根据上述信息为该GBR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
第二种建立方式:
EPS bearer ID由UE分配,则SMF网元需要向UE发送用于建立与该GBR QoS flow对应4G网络EPS bearer ID的相关信息。具体来讲,SMF网元首先将该相关信息发送至AMF网元,然后AMF网元将该相关信息转发给UE,当UE接收到该相关信息后,则为该GBR QoS flow分配EPS bearer ID。
相应地,由于触发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的对象不同,SMF网元向AMF网元发送该相关信息的服务操作也不相同。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种建立方式中的a)或b),在此不再赘述。
当AMF网元接收到由SMF网元发送的信息后,AMF网元将N2SM消息携带的信息发送给RAN,以及将N1SM消息发送给UE。当UE接收到N1SM消息后,则根据N1SM消息中的4G QoS参数为该GBR QoS flow分配EPS bearer ID。
当AMF网元或UE为该GBR QoS flow分配EPS bearer ID后,可以向SMF网元发送应答信息,以通知SMF网元完成对EPS bearer ID的分配,则SMF网元完成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分配SM上下文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ANF网元也可以自动为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对应的GBRQoS flow分配EPS bearer ID,即,不管该该GBR QoS 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AMF网元都会为该GBR QoS flow分配EPS bearer ID。例如,在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之前,AMF网元已经为该GBR QoS flow分配了EPS bearer ID并告知SMF网元该EPS bearer ID。若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SMF网元删除该EPS bearer ID,并向AMF网元发送通知信息,以通知AMF释放对应的EPS bearer ID。若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直接保留该EPS bearer ID,无需执行上述步骤303。
需要说明的是,建立该GBR QoS flow的过程实际是启动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当SMF网元完成对该GBR QoS flow分配SM上下文的过程后,SMF网元还需完成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的后续步骤。该后续步骤与现有技术中PDU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中对应的步骤相同,为节省说明书的篇幅,下面对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的后续步骤进行简要介绍。
当SMF网元对该GBR QoS flow建立EPS bearer ID的过程中,当AMF网元接收到由SMF网元发送的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后,AMF网元可以发送携带有N2SM消息、PDU SessionID以及N1SM消息的N2PDU会话请求(N2PDU Session Request)发送给5G RAN。其中,在N1SM消息中携带有PDU会话修改指令(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该5G RAN在接收到上述信息后,可以发起与UE之间的特定的AN信令,通过这个特定的AN信令,RAN将来自SMF网元的一些UE相关的信息发送给UE,以修改UE中针对该PDU Session必要的RAN资源。当UE完成修改后,则向5G RAN发送应答信息,例如,通过NAS SM信令发送一个NAS message以应答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消息,其中,该NAS message中包含PDU session ID以及携带有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Ack的N1SM消息。
当5G RAN接收到UE的应答信息后,则发送N2PDU Session Ack消息给AMF以应答N2PDU Session Request消息。然后由AMF网元通过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转发来自RAN的应答消息给SMF,完成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当AMF网元接收到由SMF网元发送的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后,AMF网元确定该UE处于连接管理的空闲(Connection Management Idle,CM-IDLE)态,此时,AMF触发异步类型(asynchronous type)交互,并保留与该PDU Session对应的SM Request,然后AMF网元发起到UE和5G RAN的交互,当UE可达,例如,UE进入连接管理的连接(ConnectionManagement Connected,CM-CONNECTED)状态之后,AMF网元再将SM Request消息带给UE和5G RAN。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SMF网元可能需要更新N4Session,则SMF网元向UPF网元发送N4Session Modification Request消息,该消息中携带有N4Session ID。通常情况下,SMF网元还可以通过该步骤向UPF网元发送一些更新后的QoS参数或者部署更新信息,例如UL更新等。若SMF网元从PCF网元获取了PCC规则,则SMF网元还需发送通知消息,以告知PCF网元对应的PCC规则是否执行了,该通知消息的具体格式在此不作限制。
接下来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会话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会话管理方法的一个实例流程图。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由UE触发,SMF网元通过本地部署的静态PCC规则判定该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对应的GBR QoS flow是否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且由AMF网元为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bearer ID。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UE向AMF网元发送NAS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NAS消息中包含携带有PDU Session Modification请求的N1SM消息以及PDU Session ID。其中,在N1SM消息中携带有UE的业务信息,该业务信息包括IP过滤信息、媒体信息(带宽、抖动、时延等)等。当然,该NAS消息也可以包含其他信息,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302:AMF网元触发与SMF网元的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AMF网元通过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将该NAS消息中的N1SM消息以及PDU Session ID转发给SMF网元。
步骤303:SMF网元启动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判定该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对应的GBR QoS flow为UE由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GBR QoS flow。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由于SMF网元本地部署了静态PCC规则,则SMF网元根据N1SM消息中的业务信息生成5G PCC规则,该5G PCC规则中包括5G QoS参数,例如QCI、GBR、MBR、ARP,以及上下行TFT等。SMF网元发现本地生成的5G QoS参数包括用于建立GBR QoSflow的GBR信息,例如该5G QoS参数包括3个GBR信息,当然,也可以只包含一个GBR信息,在此不作限制。在下面的描述中,以该5G QoS参数包括3个GBR信息为例进行说明。
然后,SMF网元则根据DNN和运营商策略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以及该QoS参数、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等,判定将要建立的GBR QoS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具体来讲,SMF网元可以根据DNN、该QoS参数以及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对需要建立的GBR QoS flow进行判定,也可以根据运营商策略信息、该QoS参数以及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对需要建立的GBR QoS flow进行判定,或者SMF网元则根据DNN、运营商策略信息、该QoS参数以及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对需要建立的GBR QoS flow进行判定。SMF网元中可预先存储有三种判定方式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同时存储有三种判定方式,在判定时,可以由其他网元指示使用其中的一种或者SMF网元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其中一种,在此不作限制。
SMF网元根据运营商策略信息、该QoS参数以及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指示信息对需要建立的3个GBR QoS flow进行判定,判定第一个GBR QoS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为UE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而第三个GBR QoS flow不为UE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该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需要建立的GBR QoS flow有多个时,SMF网元需要对每一个GBR QoS flow进行判定,每个GBR QoS flow的判定方式如上述步骤所述。当然,SMF网元也可以首先对多个GBR QoS flow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从每个类别中选择一个GBR QoS flow进行判定,该GBR QoS flow的判定结果即为该类别中每个GBRQoS flow的判定结果,从而可以加快判定速度,降低SMF网元的功耗。
步骤304:SMF网元为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GBR QoS flow分配4G QoS参数。
当SMF网元判定第一个GBR QoS 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为UE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而第三个GBR QoS flow不为UE切换到4G网络需要的,则SMF网元为第一个GBR QoS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分别映射对应的4G PCC规则,每个GBR QoS flow对应的PCC规则中包括4G QoS参数,其中,QoS参数包括QCI、GBR、MBR、ARP、Precedence、上下行TFT等信息。
而第三个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SMF网元不会为第三个GBR QoSflow映射对应的4G Qos参数,即第三个GBR QoS flow对应的Qos参数中只包含5G Qos参数。
步骤305:SMF网元触发与AMF网元的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获取与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GBR QoS flow对应的4G网络EPS bearer ID。
SMF在为第一个GBR QoS 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分别映射对应的4G PCC规则后,SMF网元通过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将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发送给AMF网元,该N2SM消息中包含PDU Session ID,分别与第一个GBR QoS 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Profile,Session-AMBR参数;该N1SM消息中包含SessionModification Command,该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中包含PDU session ID,分别与第一个GBR QoS 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rule以及Session-AMBR参数。
AMF网元确定N2SM消息中包含与第一个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Profile以及与第二个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Profile,则AMF网元分别为第一个GBR QoS flow和第二个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由于N2SM消息中不包含第三个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Profile,因此,AMF网元不会为第三个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当然,AMF网元也可以通过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中的其他信息确定是否为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例如,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中可以携带由SMF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告知AMF网元哪些GBR QoS flow是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或者,AMF网元也可以根据N1SM消息中的QoS rule确定是否为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6:AMF网元向5G RAN发送N2PDU Session Request。
在该N2PDU Session Request中,AMF网元将SMF网元发送的N2SM消息、PDUSession ID以及携带有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的N1SM消息发送至5G RAN。
步骤307:5G RAN接收N2PDU Session Request,并向UE发送AN信令。
5G RAN通过AN信令,将携带有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的N1SM消息发送至UE。
步骤308:UE接收AN信令,并修改与N1SM对应的PDU Session中的5G RAN资源。
步骤309:UE向5G RAN发送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Ack。
步骤310:5G RAN接收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Ack,并向AMF网元发送N2PDU Session Ack。
当5G RAN接收到UE发送的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Ack后,确定UE已完成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对应的内容,则生成并发送N2PDU Session Ack,以应答AMF网元发送的N2PDU Session Request。
步骤311:AMF网元N2PDU Session Ack,并通过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转发来自RAN的应答消息给SMF,完成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
接下来请参考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的另一个实例流程图。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由AF触发,且由AMF网元为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AF网元发起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并向PCF网元发送UE的业务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业务信息包括IP过滤信息、媒体信息(带宽、抖动、时延等)等。
步骤402:PCF网元接收该业务信息,并根据该业务信息生成PCC规则。
当PCF网元接收该业务信息后,则首先根据该业务信息生成与PDU SessionModification流程对应的5G PCC规则。该5G PCC规则中包括5G QoS参数,例如5QI、GBR、MBR、ARP以及上下行数据包过滤信息等。
PCF网元确定生成的5G QoS参数中包括GBR,则PCF网元根据DNN、该5G QoS参数、运营商策略信息等判定与该GBR对应的GBR QoS 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若PC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PCF网元为该GBR QoS flow分配对应的4G PCC规则,该4G PCC规则包括4G QoS参数,例如QCI、GBR、MBR、ARP、Precedence以及上下行TFT等。若PC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中,则PCF网元不会为该GBR QoSflow分配对应的4G PCC规则。即,PCF网元根据业务信息生成的PCC规则中可以包含5G PCC规则和4G PCC规则,也可以只包含5G PCC规则。
步骤403:PCF网元将生成的PCC规则发送给SMF网元。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CF网元可以分开发送PCC规则,例如,在生成5G PCC规则后,就直接将5G PCC规则发送给SMF网元,从而使SMF网元为与该GBR对应的GBR QoS flow分配QFI,建立该GBR QoS flow。然后在生成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4G PCC规则后,再将4GPCC规则发送给SMF网元。PCF网元也可以是在确定该GBR QoS flow为需要切换到4G网络后,将生成的5G PCC规则和4G PCC规则一起发送给SMF网元,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404:SMF网元接收PCC规则,并根据PCC规则判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
当SMF网元接收到PCC规则后,则根据该PCC规则中是否包含4G PCC规则,来确定该GBR QoS flow是否需要切换到4G网络。当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中包含4G PCC规则,则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当SMF网元确定该PCC规则中不包含4G PCC规则,则确定该GBR QoS flow不需要切换到4G网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SMF网元确定该GBR QoS flow需要切换到4G网络为例进行说明。此时,SMF网元通过从PCF网元发送的PCC规则中获取了该GBR QoS flow的4G Qos参数。
步骤405:SMF网元触发与AMF网元的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服务操作,获取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4G网络EPS bearer ID。
在SMF网元获取该GBR QoS flow的4G Qos参数后,则触发与AMF网元的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服务操作,将N2SM消息以及N1SM消息发送给AMF网元,该N2SM消息中包含PDU Session ID,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Profile,Session-AMBR参数;该N1SM消息中包含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该Session ModificationCommand中包含PDU session ID,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rule以及Session-AMBR参数。
AMF网元确定N2SM消息中包含与该GBR QoS flow对应的QoS Profile,则AMF网元为该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当然,AMF网元也可以通过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服务操作中的其他信息确定是否为该GBR 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例如,Namf_Communication_N1N2MessageTransfer服务操作中可以携带由SMF网元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告知AMF网元哪些GBR QoS flow是需要切换到4G网络的;或者,AMF网元也可以根据N1SM消息中的QoS rule确定是否为该GBRQoS flow分配4G网络EPS bearer ID,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06:AMF网元向5G RAN发送N2PDU Session Request。
步骤407:5G RAN接收N2PDU Session Request,并向UE发送AN信令。
步骤408:UE接收AN信令,并修改与N1SM对应的PDU Session中的5G RAN资源。
步骤409:UE向5G RAN发送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Ack。
步骤410:5G RAN接收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 Ack,并向AMF网元发送N2 PDU Session Ack。
步骤411:AMF网元N2PDU Session Ack,并通过Nsmf_PDUSession_UpdateSMContext服务操作转发来自RAN的应答消息给SMF。
步骤406-步骤411与步骤306-步骤3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412:SMF网元向PCF网元发送指示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PCC规则是由PCF网元生成的,因此,当SMF网元执行完成该PCC规则后,可以向PCF网元发送指示信息,已告知PCF网元相应的PCC规则已经执行,从而完成了PDU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GBR QoS flow建立过程中,策略控制网元或者会话管理网元便对GBR QoS flow进行筛选,保证只有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 QoS flow才会分配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而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 QoS flow便不建立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自然,会话管理网元也不用对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 QoS flow的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进行维护,可以节省资源消耗。
第二方面,在现有技术中,当UE从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时,SMF网元将UE的某些特定GBR QoS flow筛选出来,从而不用切换到4G网络中。而将UE从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的实质是从5G网络中筛选出重要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切换到4G网络中,而DRB的类型有多种,例如默认承载、GBR专有承载以及non-GBR承载等,可见,现有技术中只对GBR QoS flow进行筛选的方式可能存在无法准确地筛选出5G网络中的重要DRB,进而导致现有技术中在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建立不必要的分组数据网(Packet Data Network,PDN)连接,从而浪费信令以及信道资源。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首先接收到该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该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该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然后,该会话管理网元确定该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是否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然后将存在该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该接入管理网元。这样,若该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则该会话管理网元便不用将该会话上下文发送至该接入管理网元了,从而在第二通信系统中便不用建立与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的PDN连接,可以节约信令以及信道资源。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请参考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1所示的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中,其中,会话管理网元可以为图1中的SMF网元,接入管理网元可以为图1中的AMF网元,当然,若该方法应用于不同的异系统的互操作架构中,会话管理网元以及接入管理网元也可以是其他的网元,在此不作限制。在下面的介绍中,以会话管理网元为SMF网元、接入管理网元为AMF网元为例,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5G RAN决定UE从5G切换到4G,则向AMF网元发送切换请求(HandoverRequire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Handover Required中包含目标基站ID(Target eNB ID)以及源到目标的透明容器(Source to Target Transparent Container)。当然,该HandoverRequired中还可以包含其他参数,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502:AMF网元接收Handover Required,并向SMF网元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
在AMF网元接收到Handover Required后,根据该Handover Required中包含的Target eNB ID,确定该UE要从5G网络切换到异系统4G网络的E-UTRAN中去。然后,AMF网元向SMF网元发送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请求EPS Bearer Context,即4G SM上下文。
需要说明的是,该UE可能有多个SMF提供服务,则AMF网元需要向为该UE服务的所有的SMF网元发送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如果该UE处于漫游情况下,则AMF网元向虚拟会话管理功能(Virtual 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V-SMF)网元请求与该UE对应的4G SM上下文。
步骤503:SMF网元接收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确定与该UE的4G SM上下文对应的会话中是否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dedicated QoS flow)。
SMF网元在接收到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后,则获取与该UE对应的所有的PDU Session,然后,SMF网元对每一个PDU Session进行判断,确定该PDU Session中,除了default QoS flow之外,是否存在其他任何dedicated QoS flow,包括GBR QoS flow和non-GBR QoS flow。
需要说明的是,若有多个SMF网元为该UE服务,则为该UE服务的每个SMF网元均需要对该UE对应的所有PDU Session进行上述判断过程。
步骤504:SMF网元将存在dedicated QoS flow的PDU Session包含的4G SM上下文发送给AMF网元。
当SMF网元判断该UE对应的PDU Session中存在dedicated QoS flow,则SMF网元在向AMF网元发送的SM上下文反馈(SM 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携带该PDU Session包含的default QoS flow以及GBR QoS flow对应的4G SM上下文,该4G SM上下文中包含EPSbearer ID、QoS参数、上下行TFT等信息。
当SMF网元判断该UE对应的PDU Session中不存在dedicated QoS flow,则SMF网元在向AMF网元发送的SM 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不携带该PDU Session的default QoSflow对应的4G SM上下文。另外,SMF网元还可以触发该PDU Session的释放流程。
步骤505:SMF网元接收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确定与该UE的4G SM上下文对应的会话的default QoS flow中是否存在业务数据流(Service Data Flow,SDF)。
SMF网元在接收到4G SM Context Request消息后,则获取与该UE对应的所有的PDU Session,然后,SMF网元对每一个PDU Session的default QoS flow进行判断,确定该PDU Session的default QoS flow中是否存在SDF。
需要说明的是,若有多个SMF网元为该UE服务,则为该UE服务的每个SMF网元均需要对该UE对应的所有PDU Session的default QoS flow进行上述判断过程。
步骤506:SMF网元将default QoS flow存在SDF的PDU Session包含的4G SM上下文发送给AMF网元。
当SMF网元判断该UE对应的PDU Session中的default QoS flow存在SDF,则SMF网元在向AMF网元发送的SM上下文反馈(SM 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携带该PDU Session对应的4G SM上下文,该4G SM上下文中包含EPS bearer ID、QoS参数、上下行TFT等信息。
当SMF网元判断该UE对应的PDU Session中的default QoS flow不存在SDF,则SMF网元在向AMF网元发送的SM Context Response消息中,不携带该PDU Session对应的4G SM上下文。另外,SMF网元还可以触发该PDU Session的释放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SMF网元发送的与该PDU Session对应的4G SM上下文可以是采用第一方面的会话管理方法筛选后的4G SM上下文,也可以是不经过第一方面的会话管理方法筛选的4G SM上下文,即该PDU Session对应的所有的4G SM上下文,在此不作限制。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UE从5G网络切换到4G网络的过程中,SMF网元可以只执行步骤503-步骤504而不执行步骤505-步骤506,也可以只执行步骤505-步骤506而不执行步骤503-步骤504,或者,SMF网元可以即执行步骤503-步骤504又执行步骤505-步骤506,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作限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若SMF网元即执行步骤503-步骤504又执行步骤505-步骤506时,SMF网元可以对步骤503-步骤506的顺序进行重排,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503,然后执行步骤505,然后执行步骤504,最后执行步骤506;也可以通过执行步骤503和步骤505,然后同时执行步骤504和步骤506,在此不作限制。
步骤507:AMF网元接收与该UE对应的4G SM上下文,选择一个MME网元,向其发送重定位请求(Relocation Request)消息。
在该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中,包含目标E-UTRAN基站ID(Target E-UTRANNode ID)、Source to Target Transparent Container、携带有default and dedicatedGBR bearers的映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演进分组系统终端设备上下文(mapped MM andSM EPS UE Context)、控制面和用户面的SGW地址以及隧道端点标识(Tunnel EndpointIdentifier,TEID)。
步骤508:MME网元接收Relocation Request消息,并选择一个新的SGW,针对该UE的每个PDN连接向其发送创建会话请求(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MME网元可以根据Relocation Request消息中的控制面和用户面的SGW地址以及TEID,选择一个新的SGW。
步骤509:SGW接收Create Session Request消息,为每个PDN连接分配本地资源,并返回一个创建会话反馈(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给MME网元。
该本地资源可以是基站与基站之间为保证业务正常进行的一些无线参数,例如,可以是业务切换门限(Handover Threshold,RSRP)、滤波系数等等。
步骤510:MME网元接收Create Session Response消息后,向目标E-UTRAN基站发送Handover Request消息。
该Handover Request消息用于向目标E-UTRAN基站请求分配承载资源,该消息中可能包括一个需要在目标E-UTRAN基站建立无线承载资源的EPS bearer ID列表。
步骤511:目标E-UTRAN基站接收Handover Request消息后,为该UE分配相应的资源,并向MME网元返回一个切换请求应答(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
该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中包含Target to Source TransparentContainer,EPS承载配置列表(EPS Bearers setup list)以及配置失败的EPS承载列表(EPS Bearers failed to setup list)。
步骤512:MME网元在接收Handover Request Acknowledge消息后,向AMF网元发送重定位反馈(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
该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中包含原因值(Cause),建立无线网络资源的列表(List of Set Up RABs),EPS承载配置列表(EPS Bearers setup list),控制面的MME隧道端点标识(MME Tunnel Endpoint Identifier for Control Plane),无线接入网络的原因值(RAN Cause),控制面的MME地址(MME Address for Control Plane),Target to SourceTransparent Container,数据前送的地址和隧道端点标识(Address(es)and TEID(s)forData Forwarding)。
步骤513:AMF网元在接收到Relocation Response消息后,向源5G RAN发送切换指令(Handover Command)。
步骤514:源5G RAN将Handover Command消息转发至UE。
该Handover Command消息中包含一个transparent container,里面包括了E-UTRAN基站要发给源5G RAN的一些无线参数。
步骤515:UE执行Handover Command。
UE在接收到Handover Command后,执行该命令,将已经分配的EPS bearer ID对应的QoS flow进行关联,而删除没有关联EPS bearer ID的QoS flow,此时,UE可以向5G RAN发送Handover Complete消息,完成网络切换。
步骤516:当UE成功接入目标E-UTRAN基站,目标E-UTRAN基站向MME网元发送切换通知(Handover Notify)消息。
步骤517:MME网元针对每个在UE中已经建立的会话连接(PDU Connection)中的所有承载,向SGW发送修改承载请求(Modify Bearer Request)消息。
步骤518:SGW针对每个PDN连接,向SMF网元发送Modify Bearer Request。
具体来讲,步骤618主要分为两步:首先,SGW根据来自MME网元的SMF网元地址找到对应PDN网关(PDN gateway,PGW),SGW在该步骤中会将分配的TEID(包括控制面TEID和用户面TEID)发给PGW,其中,SMF网元的控制面网关(SMF PDN gateway-Control plane,SMF+PGW-C)保留SGW的控制面TEID。然后,SMF网元通过Sx Session Modification流程,将SGW用户面的TEID发给UPF网元。
步骤519:SMF网元执行Modify Bearer Request,将承载重定位到4G网络。
具体来讲,SMF网元的控制面网关(SMF PDN gateway-Control plane,SMF+PGW-C)本地删除没有分配EPS bearer ID的QoS flow。由于在default QoS flow中有“match all”过滤器,PGW会将这些删除的QoS flow的IP流映射到default QoS flow中。
步骤520:SMF向SGW发送修改承载反馈(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
这样,针对默认承载和GBR专有承载的在UE、目标E-UTRAN基站、SGW以及SMF网元之间的用户面已经建立起来。
步骤521:SGW发送Modify Bearer Response消息给MME网元。
步骤522:SMF网元针对non-GBR QoS flow发起专有承载的激活流程,重新建立这些non-GBR QoS flow对应的non-GBR专有承载。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PCF部署了动态PCC,此步骤可能由PCF网元发起。
在上述切换过程中,当接入管理网元向会话管理网元请求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时,会话管理网元针对PDU Session中不存在任何dedicated QoS flow的情形,不会将该PDU Session中的default QoS flow对应的SM上下文发送给接入管理网元,避免在第二通信系统侧建立对应的PDN连接,可以节约信令及信道资源。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6,所述网络装置600包括处理器601。
其中,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或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基带芯片,等等。
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结构或者星型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与处理器601连接。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盘存储器,等等。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601执行任务所需的程序代码,存储器还可以用于存储数据。
处理器601,用于在建立终端设备在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为所述GBR流建立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数据网络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接收器602。接收器602可以通过总线结构或者星型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与处理器601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601连接。
接收器602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的PCC规则信息,所述PCC规则信息中包含所述GBR流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
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PCC规则信息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器602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
处理器6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通过对处理器601以及接收器602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的会话管理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的会话管理方法,如何对处理器601以及接收器602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策略控制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7,所述网络装置700包括接收器701、处理器702以及发送器703。
其中,处理器7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或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基带芯片,等等。
接收器701以及发送器703可以通过总线结构或者星型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与处理器702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702连接。
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结构或者星型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与处理器702连接。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盘存储器,等等。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702执行任务所需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存储数据。
接收器7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或者应用网元的业务信息;
处理器702用于根据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能力,生成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信息,其中,所述PCC规则信息包括至少包括所述GBR流的与第一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使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第二通信系统使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
发送器703用于将所述PCC规则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通过对接收器701、处理器702以及发送器703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的会话管理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的会话管理方法,如何对接收器701、处理器702以及发送器703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8,所述网络装置800包括确定单元801以及建立单元802。
在实际应用中,确定单元801以及建立单元802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6中的处理器601。
确定单元801,用于在建立终端设备在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建立单元802,用于为所述GBR流建立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801具体用于:
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数据网络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803,用于接收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的PCC规则信息,所述PCC规则信息中包含所述GBR流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
确定单元8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PCC规则信息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904,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
确定单元801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2-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策略控制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9,所述网络装置900包括接收单元901、处理单元902以及发送单元903。
在实际应用中,接收单元901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7中的接收器701,处理单元902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7中的处理器702,发送单元903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7中的发送器703。
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来自终端设备或者应用网元的业务信息;
处理单元902,用于根据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业务信息以及所述终端设备从第一通信制式网络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的互操作能力,生成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信息,其中,所述PCC规则信息包括至少包括所述GBR流的与第一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使用所述第一通信制式网络,第二通信系统使用所述第二通信制式网络;
发送单元903,用于将所述PCC规则发送给会话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GBR QoS flow建立过程中,网络设备便对GBR QoS flow进行筛选,保证只有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 QoS flow才会分配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而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 QoS flow便不建立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自然,网络设备也不用对不需要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的GBR QoS flow的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SM上下文进行维护,可以节省资源消耗。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10,所述网络装置1000包括接收器1001、处理器1002以及发送器1003。
其中,处理器10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PU)或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可以是基带芯片,等等。
接收器1001以及发送器1003可以通过总线结构或者星型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与处理器1002相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专门的连接线分别与处理器1002连接。
所述网络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通过总线结构或者星型结构或者其它结构与处理器1002连接。存储器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盘存储器,等等。存储器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1002执行任务所需的程序代码,还可以用于存储数据。
接收器10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所述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
处理器1002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发送器1003用于将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
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释放不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
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释放在所述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SDF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1002还用于:
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发送器1003还用于:
将存在所述SDF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通过对接收器1001、处理器1002以及发送器1003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的会话管理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的会话管理方法,如何对接收器1001、处理器1002以及发送器1003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接入管理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11,所述网络装置1100包括发送器1101以及接收器1102。
发送器1101以及接收器1102可以相互独立也可以集成在一起。若网络装置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其它设备连接,那么发送器1101以及接收器1102可以为射频电路。若网络装置是通过有线的方式与其它设备连接,那么发送器1101可以为发送端口,接收器1102可以为接收端口。
发送器1101用于:
向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接收器1102用于:
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通过对发送器1101以及接收器1102进行设计编程,将前述的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所对应的代码固化到芯片内,从而使芯片在运行时能够执行前述的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如何对发送器1101以及接收器1102进行设计编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会话管理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12,所述网络装置1200包括接收单元1201、第一确定单元1202以及第一发送单元1203。
在实际应用中,接收单元1201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10中的接收器1001,第一确定单元1202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10中的处理器1002,第一发送单元1203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10中的发送器1003。
接收单元1201,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所述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
第一确定单元1202,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第一发送单元1203,用于将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1204,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第一释放单元1205,用于释放不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1206,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第二释放单元1207,用于释放在所述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SDF的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1208,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第二发送单元1209,用于将存在所述SDF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装置,该网络装置可以实现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由接入管理网元执行的对应步骤。请参考图13,所述网络装置1300包括发送单元1301以及接收单元1302。
在实际应用中,发送单元1301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11中的发送器1101,接收单元1302对应的网元设备可以是图11中的接收器1102。
发送单元1301,用于向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接收单元1302,用于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本申请所提供的网络装置可以是一种芯片系统,所述芯片系统中可以包含至少一个芯片,也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所述芯片系统可以置于网络装置中,支持所述网络装置完成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会话管理方法或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会话管理方法或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前述会话管理方法或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通信系统的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用于获取处于该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后,该网络设备会确定该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是否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然后根据存在该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上下文建立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二通信系统中的PDN连接。这样,若该会话上下文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则在第二通信系统中便不用建立与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的PDN连接,可以节约信令以及信道资源。
在上述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建立终端设备在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为所述GBR流建立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数据网络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的PCC规则信息,所述PCC规则信息中包含所述GBR流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PCC规则信息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根据所述业务信息、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6.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接收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释放不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业务数据流SDF;所述会话管理网元释放在所述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SDF的会话。
9.根据权利要求6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将存在所述SDF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10.一种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入管理网元向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所述接入管理网元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11.一种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建立终端设备在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的保证比特速率GBR流时,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所述网络设备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建立单元,用于为所述GBR流建立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运营商策略以及数据网络名称DNN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策略控制网元发送的PCC规则信息,所述PCC规则信息中包含所述GBR流与所述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PCC规则;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PCC规则信息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业务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运营商策略以及网络数据名称DNN,确定所述GBR流为所述终端设备由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切换到所述第二通信系统需要的GBR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CC规则中包括GBR参数、多频段指示MBR参数以及IP过滤器。
16.一种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所述网络设备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不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第一释放单元,用于释放不存在所述专有服务质量流的会话。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第二释放单元,用于释放在所述默认服务质量流中不存在SDF的会话。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8所述的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装置还包括: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对应的会话中的默认服务质量流中存在业务数据流SDF;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存在所述SDF的会话对应的会话上下文发送给所述第一通信系统的接入管理网元。
20.一种网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通信系统的会话管理网元发送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请求信息用于获取处于所述第一通信系统中的终端设备与第二通信系统对应的会话上下文;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会话管理网元发送的会话上下文,其中,所述会话上下文对应的会话中存在专有服务质量流。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如权利要求1-5或6-9或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含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6-9或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693980.1A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Active CN1093920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3980.1A CN109392042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EP18846554.6A EP3641396B1 (en) 2017-08-14 2018-07-23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 for interworking between heterogeneous systems, and network device
KR1020207001819A KR102275935B1 (ko) 2017-08-14 2018-07-23 세션 관리 방법, 상호 연동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치
JP2020505368A JP2020529168A (ja) 2017-08-14 2018-07-23 セッション管理方法、インターワーキング方法、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PCT/CN2018/096685 WO2019033901A1 (zh) 2017-08-14 2018-07-23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BR112020003199-2A BR112020003199A2 (pt) 2017-08-14 2018-07-23 método de gerenciamento de sessão, método de interfuncionamento, e aparelho de rede
US16/790,730 US11375396B2 (en) 2017-08-14 2020-02-13 Session management method, interworking method, and network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93980.1A CN109392042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92042A true CN109392042A (zh) 2019-02-26
CN109392042B CN109392042B (zh) 2021-10-26

Family

ID=65361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93980.1A Active CN109392042B (zh) 2017-08-14 2017-08-14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1375396B2 (zh)
EP (1) EP3641396B1 (zh)
JP (1) JP2020529168A (zh)
KR (1) KR102275935B1 (zh)
CN (1) CN109392042B (zh)
BR (1) BR112020003199A2 (zh)
WO (1) WO2019033901A1 (zh)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397A1 (en) * 2019-03-29 2020-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status of qos flow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901446A (zh) * 2019-05-05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获取ip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CN111918237A (zh) * 2019-05-07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25206A (zh) * 2019-05-07 2021-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文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92631A (zh) * 2019-09-11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WO2021047514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584431A (zh) * 2019-09-29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业务流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8454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68A (zh) * 2020-12-16 2021-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有承载建立方法、pcc业务管理服务器和网络管理设备
CN112788584A (zh) * 2019-11-08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109095A1 (zh) * 2019-12-05 2021-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间的互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115468A (zh) * 2021-02-26 2021-07-13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5g本地网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556763A (zh) * 2019-09-27 2021-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3906783A (zh) * 2019-10-31 2022-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71596A (zh) * 2020-07-31 2022-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会话处理方法、设备和核心网功能
WO2022061916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233A (zh) 2017-11-03 2021-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元、终端装置和系统
CN110035401B (zh) * 2018-01-12 2020-06-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默认服务质量QoS控制方法及设备
US11323934B2 (en) * 2018-04-09 2022-05-03 Nokia Technologies Oy Session context conversion
US20190313311A1 (en) 2018-04-09 2019-10-10 Mediatek Inc. Apparatuses, service network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plmn-specific parameters for an inter-plmn handover
US11026124B2 (en) 2018-07-02 2021-06-01 Mediatek Inc. Enhanced handling on 5G QoS operations
US11039369B2 (en) * 2018-08-10 2021-06-15 Mediatek Inc. Handling 5G QoS rules on QoS operation errors
US10965793B2 (en) * 2018-08-10 2021-03-3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facilitating a PDU session procedure in interworking networks
WO2020039054A1 (en) * 2018-08-24 2020-02-27 Koninklijke Kpn N.V.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over 5g or later networks
EP3841729A1 (en) 2018-08-24 2021-06-30 Koninklijke KPN N.V. 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 over 5g or later networks
US11445401B2 (en) 2019-02-22 2022-09-13 Mediatek Inc. Session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246064B2 (en) * 2019-05-06 2022-02-08 Mediatek Inc. PDN connection supports interworking to 5GS
US11388769B2 (en) * 2019-06-18 2022-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for mechanisms us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212859B2 (en) * 2019-11-26 2021-12-28 T-Mobile Usa, Inc. 5G avoidance during LTE-based real-time communications
CN114946216A (zh) * 2020-01-17 2022-08-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切片中特定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
US11212699B1 (en) * 2020-06-24 2021-12-28 Sprint Communications Company L.P. Wireless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data service
KR20220096499A (ko) * 2020-12-31 2022-07-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간 인터워킹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CN115515082B (zh) * 2021-06-21 2023-11-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4g、5g公专网融合集群通信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743A (zh) * 2008-01-03 2009-07-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eps承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40064210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alloc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to support multiple concurrent sessions for a client device
CN105075334A (zh) * 2013-03-29 2015-11-18 英特尔Ip公司 具有非gbr承载的用户设备的切换
US20160183156A1 (en) * 2010-09-28 2016-06-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connection with local gw when ue moves out of the residential/enterprise network coverage
CN107018542A (zh) * 2017-03-27 2017-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系统中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2600B (zh) * 2007-03-23 2012-1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承载重建立的方法、及其相关设备
KR20150048129A (ko) * 2012-07-26 2015-05-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2이상의 무선접속기술을 이용한 신호 송수신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191805B2 (en) * 2012-09-24 2015-11-1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nnecting devices to a policy charging rules function device
CN108282832B (zh) * 2017-01-06 2021-11-30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网切换方法、基站和基站的通信方法
EP3580959B1 (en) * 2017-02-07 2021-01-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rer translation
EP3622681B1 (en) * 2017-05-09 2023-08-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node for handling qos information
JP7250700B2 (ja) * 2017-05-09 2023-04-03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QoS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US10506492B2 (en) * 2017-06-14 2019-12-1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link aggregation using network-based internet protocol (IP) flow mobilit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CN109151914B (zh) * 2017-06-16 2024-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接入网设备
CN109392043B (zh) * 2017-08-11 2023-04-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切换的方法及相应设备
EP3621343B1 (en) * 2018-04-09 2021-06-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smf for supporting qo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78743A (zh) * 2008-01-03 2009-07-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eps承载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183156A1 (en) * 2010-09-28 2016-06-23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easing connection with local gw when ue moves out of the residential/enterprise network coverage
US20140064210A1 (en) * 2012-08-31 2014-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vely alloc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to support multiple concurrent sessions for a client device
CN105075334A (zh) * 2013-03-29 2015-11-18 英特尔Ip公司 具有非gbr承载的用户设备的切换
CN107018542A (zh) * 2017-03-27 2017-08-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系统中状态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ATT: "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procedures", 《SA WG2 MEETING #118-BIS,S2-170253》 *
CATT: "TS 23.502: Discussion on EPS bearer ID allocation during inter-RAT handover from 5GS to EPS", 《SA WG2 MEETING #120,S2-172175》 *
ERICSSON: "5G System details for PCC", 《SA WG2 MEETING #122,S2-174210》 *
ERICSSON: "Allocation of EPS bearer ID in 5GS", 《SA WG2 MEETING #122,S2-174196》 *
HUAWEI: "TS 23.502: Discussion about QoS parameter mapping from 5GS to EPS and how to allocate TFT", 《SA WG2 MEETING #120,S2-172012》 *
INTEL: "23.502: QoS mapping for 5GC-EPC interworking", 《SA WG2 MEETING #122,S2-174554》 *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397A1 (en) * 2019-03-29 2020-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pparatus for synchronization of status of qos flow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901446A (zh) * 2019-05-05 2020-1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获取ip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CN111901446B (zh) * 2019-05-05 2022-04-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分配、获取ip地址的方法及设备
CN111918237A (zh) * 2019-05-07 2020-11-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25206A (zh) * 2019-05-07 2021-02-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文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5206B (zh) * 2019-05-07 2023-10-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下文管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18237B (zh) * 2019-05-07 2022-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1047514A1 (zh) * 2019-09-09 2021-03-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会话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2492631A (zh) * 2019-09-11 2021-03-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2492631B (zh) * 2019-09-11 2023-10-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13556763A (zh) * 2019-09-27 2021-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3556763B (zh) * 2019-09-27 2023-05-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实现时间敏感网络的数据传输的方法、相关设备及介质
CN112584431A (zh) * 2019-09-29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业务流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84431B (zh) * 2019-09-29 2023-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业务流传输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84545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584545B (zh) * 2019-09-30 2023-06-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3906783A (zh) * 2019-10-31 2022-0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88584A (zh) * 2019-11-08 2021-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342467A (zh) * 2019-12-05 2022-04-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间的互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342467B (zh) * 2019-12-05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间的互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109095A1 (zh) * 2019-12-05 2021-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间的互操作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071596A (zh) * 2020-07-31 2022-02-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切换过程中的会话处理方法、设备和核心网功能
WO2022061916A1 (zh) * 2020-09-28 2022-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637968B (zh) * 2020-12-16 2023-03-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有承载建立方法、pcc业务管理服务器和网络管理设备
CN112637968A (zh) * 2020-12-16 2021-04-0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专有承载建立方法、pcc业务管理服务器和网络管理设备
CN113115468A (zh) * 2021-02-26 2021-07-13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5g本地网络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服务器、系统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41396B1 (en) 2021-10-27
KR20200017523A (ko) 2020-02-18
EP3641396A4 (en) 2020-06-10
US11375396B2 (en) 2022-06-28
BR112020003199A2 (pt) 2020-10-06
WO2019033901A1 (zh) 2019-02-21
CN109392042B (zh) 2021-10-26
KR102275935B1 (ko) 2021-07-12
US20200187043A1 (en) 2020-06-11
EP3641396A1 (en) 2020-04-22
JP2020529168A (ja)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92042A (zh) 一种会话管理方法、异系统互操作的方法及网络装置
JP7040556B2 (ja) 方法、セッション管理機能ノード、ユーザプレーン機能ノード、ならびにセッション管理パラメータメンテナンス用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録媒体
RU2764259C1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активизации или деактивизации соединения плоскости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в каждом сеансе
JP2020529168A5 (zh)
CN108513726B (zh) 一种通信系统间移动方法及装置
CN110167082B (zh) 网络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系统,切换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063084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选择会话和服务连续性模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1409951B (zh) 承载建立方法及相关装置
EP433689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JP2022093339A (ja) QoS制御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CN111491313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4023338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QoS CONTROL STATION AND MOBILE STATION
JP7048763B2 (ja) 通信方法及び通信装置
CN109257827A (zh)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US2020012796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819485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07664B (zh) 一种资源管理方法、会话管理功能实体及设备
WO2018141218A1 (zh) 用户设备最大带宽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45389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105091A (zh) 会话管理方法、会话管理功能smf实体、终端及网络侧实体
CN11013868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3220721A (zh) 无线接入能力上报方法和基站、策略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756541B (zh) 一种无线网络的分流方法及设备
JP201118244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539703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