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3215A -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3215A
CN112583215A CN202011336126.8A CN202011336126A CN112583215A CN 112583215 A CN112583215 A CN 112583215A CN 202011336126 A CN202011336126 A CN 202011336126A CN 112583215 A CN112583215 A CN 1125832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nozzle
wire
clamping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361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3215B (zh
Inventor
林启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Nide Intelligent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361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83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83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3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3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8Forming windings by laying conductors into or around cor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若干个定子沿直线方向固定拼接成定子组件;将定子组件装夹到装夹装置中;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使线嘴能够围绕定子运动;将导线引入到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对导线进行张紧;将导线引入到线嘴并将导线从线嘴穿过;将导线引入到夹剪装置,夹剪装置对导线进行夹紧;启动绕线装置将导线缠绕至定子上;启动夹剪电机,夹剪电机驱动活动块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运动,将导线剪断并保持夹紧导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Description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背景技术
绕线机是把线状的物体缠绕到特定的工件上的设备,通常用于铜线缠绕,现阶段,大都电器产品均需要用漆包铜线(简称漆包线)绕制成电感线圈,可以使用绕线机完成这一道或多道加工,例如:各种电动机、空心杯电机、转子,定子、引脚电感、贴片电感、变压器、电磁阀、一字电感、电阻片、点火线圈、RFID、互感器、音响线圈、IC卡高低频线圈和聚焦线圈等。
现有技术中的定子绕线机通常为针对单个分块式电机定子进行绕线,绕线中每3个或4个线头焊接在一起后组成U、V、W三相,这样便产生大量的线头需要焊接,增加了工作量,提高了劳动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绕线机绕线效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定子沿直线方向固定拼接成定子组件;
将定子组件装夹到装夹装置中;
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使线嘴能够围绕定子运动;
将导线引入到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对导线进行张紧;
将导线引入到线嘴并将导线从线嘴穿过;
将导线引入到夹剪装置,夹剪装置对导线进行夹紧;
启动绕线装置将导线缠绕至定子上;
启动夹剪电机,夹剪电机驱动活动块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运动,将导线剪断并保持夹紧导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驱动翻转板翻转至翻转板上的装夹工位朝上;
将定子组件摆放在翻转板上的装夹工位上,使定子组件位于固定夹块与滑动夹块之间,定子组件排列方向与固定夹块以及滑动夹块之间的连线平行;
启动装夹电机,装夹电机驱动滑动夹块朝靠近固定夹块的方向滑动,使滑动夹块将定子组件压紧在固定夹块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驱动翻转板翻转至翻转板上的装夹工位水平朝向线嘴;
启动锁紧气缸,锁紧气缸驱动定位块向下运动,定位块插入翻转板与固定架之间的间隙内,翻转板朝向上翻转的方向与定位块抵接,限制翻转板翻转。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移动气缸,移动气缸驱动压紧气缸水平移动,当移动气缸位于定子组件的中心正上方时,关闭移动气缸;
启动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与定子组件的上表面压紧抵接,将定子组件压紧在翻转板上的水平台阶面上。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初步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启动X轴电机、Y轴电机和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靠近定子组件的位置;
精确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单独启动Y轴电机,驱动线嘴沿Y轴运动,当线嘴运动至插入相邻定子之间的间隙深度的90%时,记录此时的Y轴坐标值并作为Y轴底层临界预设值;当线嘴运动至插入相邻定子之间的间隙深度的10%时,记录此时的Y轴坐标值并作为Y轴顶层临界预设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单独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沿X轴运动,X轴方向与线嘴排列方向以及定子组件的排列方向平行,相邻线嘴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一个线嘴运动至第一个定子远离第二个定子的一侧,且第二个线嘴运动至第一个定子与第二个定子中之间的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X轴坐标值并作为X轴左临界预设值;当最后一个线嘴运动至最后一个定子远离倒数第二个定子的一侧,且倒数第二个线嘴位于倒数第二个定子与最后一个定子之间的中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X轴坐标值并作为X轴右临界预设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单独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沿Z轴运动,当线嘴运动至定子组件下方,且线嘴与定子组件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时,记录此时的Z轴坐标值并作为Z轴下临界预设值;当线嘴运动至定子组件上方,且线嘴与定子组件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时,记录此时的Z轴坐标值并作为Z轴上临界预设值。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Y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Y轴坐标处于Y轴底层预设值的位置,关闭Y轴电机;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X轴坐标处于X轴左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下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坐标处于X轴右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上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坐标处于X轴的左临界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下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启动Y轴电机,驱动线嘴的Y坐标处于偏离Y轴底层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Y轴电机;完成一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重复此循环过程,直到线嘴的Y轴坐标处于Y轴顶层临界值的位置时,完成一个正向缠绕循环,X轴电机和Z轴电机保持循环工作,Y轴电机驱动线嘴反向运动,完成一个反向缠绕循环;一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加上一个正向缠绕循环再加上一个反向缠绕循环,完成一个缠绕周期。
在本发明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前两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过程中,线嘴运动的速度为V1,在第三个以上的圆周方向缠绕循环过程中,线嘴运动的速度为V2,其中,V1=V2/10;
当缠绕周期达到预设周期数值时,绕线驱动装置驱动线嘴运动至将导线卡入夹持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三针式直条绕线机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绕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绕线装置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X动板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5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装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汇总夹剪装置部分结构的简化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针式绕线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工作台;
200、绕线装置;
210、机头;211、线嘴;212、引线通道;213、引线框;214、引线孔;215、引线管;216、固定座;
220、绕线驱动装置;221、X轴电机;222、Y轴电机;223、Z轴电机;
230、X轴动板;240、Y轴动板;250、Z轴动板;260、Y轴导轨;270、X轴导轨;280、Z轴导轨;
300、装夹装置;
310、装夹板;
320、翻转驱动装置;321、翻转电机;
330、固定夹块;340、滑动夹块;350、固定架;360、翻转板;370、装夹电机;
380、定位装置;381、锁紧气缸;382、定位块;383、压紧气缸;384、移动气缸;385、滑轨;386、滑座;
400、夹剪装置;
410、夹剪驱动装置;411、夹剪电机;
420、固定块;421、剪切槽;
430、活动块;431、剪切块;
440、夹持槽;
450、升降板;451、导向柱;
460、升降气缸;
500、张紧装置;
510、滑动线轮;520、固定线轮;
530、弹性件;531、压缩弹簧;
540、张紧滑块;550、电磁制动器;560、滑杆;570、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图1至图12对本发明实施例展开叙述。
请参考图1和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包括工作台100、绕线装置200、装夹装置300、夹剪装置400和张紧装置500,绕线装置200、装夹装置300以及夹剪装置400分别安装在工作台100上表面;绕线装置200包括机头210和绕线驱动装置220,绕线驱动装置220与机头210传动连接,机头210上设有至少三个线嘴211,线嘴211内部设有引线通道212;装夹装置300包括装夹板310和翻转驱动装置320,装夹板310能够相对于工作台100绕水平轴线旋转,翻转驱动装置320与装夹板310传动连接;夹剪装置400包括固定块420、活动块430和夹剪驱动装置410,固定块420与夹剪驱动装置410固定连接,活动块430与夹剪驱动装置410传动连接,固定块420与活动块430沿水平方向并排且设置,夹剪驱动装置410用于驱动活动块430与固定块420靠拢或分离;夹剪装置400位于绕线装置200和装夹装置300之间;张紧装置500位于绕线装置200远离夹剪装置400的一侧,张紧装置500用于对进入引线通道212的线条进行张紧。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三针式直条绕线机,在使用过程中,将定子固定在装夹装置300上,然后将导线穿过张紧装置500,张紧装置500对导线进行张紧和拉直,导线经过张紧后引向绕线装置200,导线进入机头210后,插入引线通道212并穿过线嘴211,从先先嘴穿出后再穿过夹剪装置400,导线进入夹剪装置400后,夹剪驱动装置410驱动活动块430朝靠近固定块420的方向运动,活动块430与固定块420合拢后夹住导线,然后将夹剪装置400与线嘴211之间的导线绕在定子上。多个定子可成线性排列同时固定在装夹装置300上,每个线嘴211对应的在各个定子进行绕线,提高工作效率。当一组定子绕线完毕后,机头210将线嘴211与定子之间的导线拉至夹剪装置400上,夹剪装置400对导线进行剪断,夹剪装置400将导线剪断后的同时夹住导线,避免导线缩回到线嘴211内部,使导线保持张紧状态。
请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机头210包括X轴动板230、Y轴动板240、Z轴动板250,Y轴动板240与工作台100沿Y轴方向滑动连接,X轴动板230与Y轴动板240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Z轴动板250与X轴动板230沿Z轴方向滑动连接,绕线驱动装置220分别与X轴动板230、Y轴动板240以及Z轴动板250传动连接,线嘴211固定连接在Z轴动板250上。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X轴、Y轴和Z轴是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坐标轴,绕线驱动装置220分别驱动X轴动板230、Y轴动板240、Z轴动板250分别沿X轴、Y轴以及Z轴运动。绕线驱动装置220驱动Y轴动板240沿Y轴运动时,X轴动板230和Z轴动板250同步沿Y轴运动,绕线驱动装置220驱动X轴动板230沿X轴运动时,Z轴动板250同步沿X轴运动,通过控制X轴动板230、Y轴动板240、Z轴动板250的运动速度,最终能够控制线嘴211的空间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从而驱动线嘴211沿预设的空间路线运动,预设的空间路线可以时直线、折线也可以是曲线。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绕线驱动装置220包括X轴电机221、Y轴电机222和Z轴电机223,Y轴电机222与Y轴动板240传动连接,Y轴电机222与工作台100固定连接;X轴电机221与X轴动板230传动连接,X轴电机221与Y轴动板240固定连接;Z轴电机223与Z轴动板250传动连接,Z轴电机223与X轴动板230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X轴电机221、Y轴电机222和Z轴电机223可采用直线电机也可采用旋转电机,当采用旋转电机时,需要使用同步带进行传动,电机带动同步带运动,同步带拉动动板运动。当采用直线电机时,电机直接与动板连接,带动动板运动。Y轴电机222带动Y轴动板240沿Y轴运动,从而带动X轴动板230、X轴电机221、Z轴动板250和Z轴电机223沿Y轴运动。X轴电机221带动X轴动板230沿X轴运动,从而带动Z轴动板250和Z轴电机223沿X轴运动。Z轴电机223带动Z轴动板250沿Z轴运动,通过分别控制X轴电机221、Y轴电机222以及Z轴电机223的传动速度,最终控制线嘴211的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工作台10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Y轴导轨260,Y轴导轨260沿Y轴方向设置,Y轴动板240与Y轴导轨260沿Y轴方向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Y轴导轨260能够对Y轴动板240进行导向,使Y轴动板240滑动更加平稳,运动方向更加精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Y轴动板240上固定连接有X轴导轨270,X轴导轨270沿X轴方向设置,X轴导轨270与Y轴导轨260垂直,X轴导轨270与Y轴导轨260水平设置,Y轴动板240与X轴导轨270沿X轴方向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X轴导轨270能够对X轴动板230进行导向,使X轴动板230滑动更加平稳,运动方向更加精确。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X轴动板230上高固定连接有Z轴导轨280,Z轴导轨280沿Z轴方向设置,Z轴导轨280分别与X轴导轨270以及Y轴导轨260垂直,Z轴导轨280竖直设置,Z轴动板250与Z轴导轨280沿Z轴方向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Z轴导轨280能够对Z轴动板250进行导向,使Z轴动板250滑动更加平稳,运动方向更加精确。
请参考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X轴动板230上固定连接有引线框213,线嘴211固定连接在引线框213的其中一端,线嘴211位于引线框213的外侧,引线框213的另一端设有与线嘴211对应的引线孔214,引线孔214贯穿引线框213。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引线通道212的直径小于引线孔214的直径,引线框213使引线孔214和线嘴211之间隔开一段距离,使导线能够平直的进入引线通道212,减小导线进入引线通道212时与引线通道212端口边缘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线嘴211包括引线管215和固定座216,引线通道212位于引线管215内且贯穿引线座,引线座与引线框213螺纹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引线座与引线框213螺纹连接,便于将引线座安装至引线框213上或从引线框213上将引线座拆卸下来,以便于对线嘴211进行维护和更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引线管215具有弹性。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引线管215采用不锈钢管,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避免表面产生锈渣对导线造成刮伤。导线缠绕在定子上的过程中,导线与引线管215的中轴线会形成夹角,导线与引线管215的端口边缘摩擦,由于引线管215具有弹性,因此,引线管215受到导线的挤压后会偏离中轴线弯曲,形成弧形,使导线平滑过渡弯曲,弯折程度减小,从而减小导线与引线管215端口边缘的摩擦,减小导线受到的磨损和刮伤。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引线孔214与引线通道212之间的距离为L1,引线管215的长度为L2,其中,L2<L1。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为了提高引线管215的弹性性能,引线管215的壁厚设置在大约0.5mm,因此引线管215长度不宜过大,长度过大会导致引线管215的刚性不够,受到导线挤压后会过度弯曲。引线管215的长度设置在大约25mm,为了使导线能够更加平直的穿过引线管215,引线穿过引线孔214后,需要较长的距离进行摆正,经过实验比较,引线孔214与引线管215之间的距离需要大于50mm,导线缠绕效果符合要求,同时引线管215与线孔之间的距离也不会过大,结构比较紧凑。
请参考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夹装置300还包括固定架350,固定架350固定连接在工作台100的上表面,装夹板310与固定架350转动连接,装夹板310相对于固定架350的旋转中轴线水平,翻转驱动装置320包括翻转电机321,翻转电机321与固定架350固定连接,翻转电机321与装夹板310传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将定子固定在装夹装置300上的过程中,翻转电机321先驱动装夹板310翻转至固定工位朝上,便于工作人员将定子固定在装夹板310上,定子固定完成之后,翻转驱动装置320再驱动装夹板310翻转至固定工位朝向线嘴211,便于线嘴211将导线缠绕在定子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夹板310包括翻转板360、固定夹块330和滑动夹块340,翻转板360与固定架350转动连接,翻转电机321与翻转板360传动连接;固定夹块330与翻转板360固定连接,滑动夹块340与翻转板360滑动连接,滑动夹块340相对于翻转板360滑动后能够靠近或远离固定夹块330。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将定子固定在装夹板310上的过程中,将定子放在翻转板360上,使定子位于固定夹块330和滑动夹块340之间,朝靠近固定夹块330的方向推动滑动夹块340,使滑动夹块340将定子压紧在固定夹块330上,从而限制定子沿平行于滑动夹块340滑动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夹装置300还包括装夹电机370,装夹电机370与固定架350固定连接,装夹电机370与滑动夹块340传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将定子摆放在固定夹块330和滑动夹块340之间后,装夹电机370能够驱动滑动夹块340朝靠近或远离固定夹块330的方向运动,从而自动将定子压紧在固定夹块330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滑动滑块与翻转板360水平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多个线嘴211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因此,需要将定子沿水平方向并排组合在一起,然后固定在翻转板360上,当定子的数量调整之后,需要改变固定夹块330和滑动夹块340之间的距离,因此,使用装夹电机370驱动滑动夹块340沿水平方向运动改变滑动夹块340与固定夹块330之间的距离,以适应调整数量后的定子的总长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装夹装置300还包括定位装置380,定位装置380与翻转板360抵接限制翻转板360旋转。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在绕线过程中,导线缠绕在定子上具有一定的紧度,缠绕的力度使定子受到拉力作用,特别是在同时绕线的定子数量较多时,翻转板360受到的总的作用力较大,因此产生的转矩也较大。定位装置380顶住或卡主翻转板360,限制翻转板360旋转,提高定子绕线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380包括锁紧气缸381和定位块382,锁紧气缸381与固定架350固定连接,定位块382与锁紧气缸381传动连接,锁紧气缸381驱动定位块382运动至翻转板360的回转空间范围内并与翻转板360抵接限制翻转板360旋转。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锁紧气缸381和定位块382位于翻转板360的上方,翻转板360翻转至竖直状态后,固定在翻转板360上的定子朝向线嘴211,此时,锁紧气缸381驱动定位块382向下运动至翻转板360远离定子的一侧,定位块382与翻转板360远离定子的一面抵接,从而限制翻转板360旋转。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380还包括压紧气缸383,压紧气缸383位于翻转板360上方,压紧气缸383用于向下压紧翻转板360上的定子。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装夹电机370能够驱动滑动夹块340将定子沿水平方向压紧在固定夹块330上,但是绕线过程中,导线沿360方向周期性对定子产生拉力或推力,绕线过程中,压紧气缸383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压紧定子的上表面,定子的下表面与翻转板360上的水平台阶面抵接,从而限制定子沿竖直方向运动,定子远离线嘴211的一面与翻转板360表面抵接,因此定子只能朝靠近线嘴211的方向运动,但是在压紧气缸383和装夹电机370的压紧约束下,摩擦力能够限制定子朝靠近线嘴211的方向运动。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380还包括移动气缸384,移动气缸384与固定架350固定连接,压紧气缸383与固定架350水平滑动连接,移动气缸384与压紧气缸383传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由于定子的数量会发生改变,为了对让压紧气缸383能够更稳定的压紧定子,需要使压紧气缸383压紧定子的位置位于定子组件的中心的上表面,此时,移动气缸384驱动压紧气缸383水平运动至一组定子的中心正上方,压紧气缸383的活塞杆向下运动后能够压紧定子组件的中心上表面。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定位装置380还包括滑轨385和滑座386,滑轨385与固定架350固定连接,滑轨385水平设置,压紧气缸383与滑座386固定连接,滑座386与滑轨385水平滑动连接,移动气缸384与滑座386传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滑块能够对滑座386进行导向,使滑座386滑动过程更加平稳。
请参考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块420与活动块430相互靠近的一面之间具有间隙,间隙形成夹持槽440,固定块420上设有剪切槽421,活动块430上固定连接有与剪切槽421对应的剪切块431,剪切块431和剪切槽421分别位于夹持槽440内部,活动块430与固定块420靠拢后,剪切块431与剪切槽421插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导线穿过夹持槽440后,活动块430将导线压紧在固定块420上,同时剪切块431插入剪切槽421,从而将导线剪断,导线被剪断后,活动块430和固定块420仍然夹紧导线。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剪切槽421的槽深大于导线的直径,剪切块431的长度大于导线直径的两倍。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剪切块431设计成刀口装,剪切块431插入剪切槽421后,导线能够被剪断。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夹剪装置400还包括升降板450,升降板450,升降板450与工作台100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固定块420与升降板450固定连接,夹剪驱动装置410包括夹剪电机411,夹剪电机411与活动块430传动连接,夹剪电机411与升降板450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夹剪装置400位于翻转板360下方,为线嘴211绕线运动腾出活动空间。在需要夹剪导线时,升降板450向上运动,使活动块430和固定块420靠近定子,便于线嘴211牵引导线卡入剪切槽421,使导线卡入剪切槽421时更加相对于剪切槽421保持平直状态,便于剪切和夹紧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夹剪装置400还包括升降气缸460和导向柱451,导向柱451与工作台100固定连接,导向柱451竖直设置,升降板450与导向柱451沿竖直方向滑动连接,升降气缸460与工作台100固定连接,升降气缸460与升降板450传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升降气缸460能够驱动升降板450上升或下降,导向柱451能够对升降板450进行导向,使升降板450上升或下降过程更加平稳。
请参考图11,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张紧装置500包括支撑架570、滑动线轮510、固定线轮520、弹性件530和张紧滑块540,支撑架570与工作台100固定连接,滑动线轮510与张紧滑块540转动连接,张紧滑块540与支撑架570滑动连接,固定线轮520与支撑架570固定连接,弹性件530的其中一端与支撑架570固定连接,弹性件530的另一端与张紧滑块540固定连接,滑动线轮510与固定线轮520分别位于弹性件530的两端。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导线先绕在固定线轮520上,然后再绕在滑动线轮510上,绕过滑动线轮510后,导线相对于进入固定线轮520的方向弯折的角度大于150度,最后穿入引线孔214,当导线的张紧力增大时,导线对滑动线轮510产生的压力推动滑动线轮510朝靠近固定线轮520的方向运动,张紧滑块540压缩弹性件530,当导线的张紧力减小时,弹性件530推动张紧滑块540朝远离固定线轮520的方向运动,增大对导线的张紧力,从而对导线进行缓冲,避免导线因受到的瞬时拉力过大而被拉断。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张紧装置500还包括电磁制动器550,电磁制动器550与支撑架570固定连接,电磁制动器550位于弹性件530远离滑动线轮510的一端,固定线轮520位于滑动线轮510与电磁制动器550之间。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电磁制动器550利用电磁阻尼原理实现对导线进行制动,实际应用中具有多种电磁制动方式,本实施例中采用以下方式但不局限于此方式:在支撑架570上设置一个转轮,转轮与支撑架570转动连接,转轮内部为空心结构,转轮的内壁上固定连接磁铁,转轮内部设置于支撑架570固定连接的线圈,线圈的两端闭合,当转轮旋转时在线圈周围产生变化的磁场,从而在线圈内部产生电流,电流又在线圈周围产生磁场,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减小转轮的动能。利用此原理,将导线从滑动线轮510牵引至转轮上并缠绕至转轮上,最后再穿入线嘴211,实现对导线进行多重张紧控制。当弹性件530或张紧滑块540发生卡死时,电池制动器能够持续对导线进行张紧控制。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张紧装置500还包括滑杆560,滑杆560与支撑架570固定连接,张紧滑块540与滑杆560滑动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滑杆560能够对张紧滑块540进行导向,使张紧滑块540滑动更加平稳,张紧滑块540滑动方向更加准确,避免因滑动方向与弹性件530弹性变形方向产生夹角而导致受到的弹力大小变化过大。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30包括压缩弹簧531,压缩弹簧531套接在滑杆560上,压缩弹簧531与滑杆560滑动连接,压缩弹簧531的两端分别与张紧滑块540以及支撑架570固定连接。
通过本实施例的上述可能的实施例方式,滑杆560能够对压缩弹簧531进行导向,且使压缩弹簧531弹性变形后始终保持中轴线与弹性变形方向一致,避免因滑动方向与压缩弹簧531弹性变形方向产生夹角而导致受到的弹力大小变化过大。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三针式直条绕线机,本方法涉及的绕线机的结构和功能与上述实施例中的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相同,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中有关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叙述,此处不再对其进行赘述。
请参考图12,多针式绕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若干个定子沿直线方向固定拼接成定子组件;
S200、将定子组件装夹到装夹装置300中;
S300、校对线嘴211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使线嘴211能够围绕定子运动;
S400、将导线引入到张紧装置500,张紧装置500对导线进行张紧;
S500、将导线引入到线嘴211并将导线从线嘴211穿过;
S600、将导线引入到夹剪装置400,夹剪装置400对导线进行夹紧;
S700、启动绕线装置200将导线缠绕至定子上;
S800、启动夹剪电机411,夹剪电机411驱动活动块430朝靠近固定块420的方向运动,将导线剪断并保持夹紧导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200包括:
S210、启动翻转电机321,翻转电机321驱动翻转板360翻转至翻转板360上的装夹工位朝上;
S220、将定子组件摆放在翻转板360上的装夹工位上,使定子组件位于固定夹块361与滑动夹块362之间,定子组件排列方向与固定夹块361以及滑动夹块362之间的连线平行;
S230、启动装夹电机370,装夹电机370驱动滑动夹块362朝靠近固定夹块361的方向滑动,使滑动夹块362将定子组件压紧在固定夹块361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200包括:
S240、启动翻转电机321,翻转电机321驱动翻转板360翻转至翻转板360上的装夹工位水平朝向线嘴211;
S250、启动锁紧气缸381,锁紧气缸381驱动定位块382向下运动,定位块382插入翻转板360与固定架350之间的间隙内,翻转板360朝向上翻转的方向与定位块382抵接,限制翻转板360翻转。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200包括:
S260、启动移动气缸384,移动气缸384驱动压紧气缸383水平移动,当移动气缸384位于定子组件的中心正上方时,关闭移动气缸384;
S270、启动压紧气缸383,压紧气缸383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与定子组件的上表面压紧抵接,将定子组件压紧在翻转板360上的水平台阶面上。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300包括:
S310、初步校对线嘴211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启动X轴电机221、Y轴电机222和Z轴电机223,驱动线嘴211运动至靠近定子组件的位置;
S320、精确校对线嘴211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单独启动Y轴电机222,驱动线嘴211沿Y轴运动,当线嘴211运动至插入相邻定子之间的间隙深度的90%时,记录此时的Y轴坐标值并作为Y轴底层临界预设值;当线嘴211运动至插入相邻定子之间的间隙深度的10%时,记录此时的Y轴坐标值并作为Y轴顶层临界预设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320包括:
S321、单独启动X轴电机221,驱动线嘴211沿X轴运动,X轴方向与线嘴211排列方向以及定子组件的排列方向平行,相邻线嘴211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一个线嘴211运动至第一个定子远离第二个定子的一侧,且第二个线嘴211运动至第一个定子与第二个定子中之间的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X轴坐标值并作为X轴左临界预设值;当最后一个线嘴211运动至最后一个定子远离倒数第二个定子的一侧,且倒数第二个线嘴211位于倒数第二个定子与最后一个定子之间的中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X轴坐标值并作为X轴右临界预设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320包括:
S322、单独启动Z轴电机223,驱动线嘴211沿Z轴运动,当线嘴211运动至定子组件下方,且线嘴211与定子组件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时,记录此时的Z轴坐标值并作为Z轴下临界预设值;当线嘴211运动至定子组件上方,且线嘴211与定子组件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时,记录此时的Z轴坐标值并作为Z轴上临界预设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700包括:
S710、启动Y轴电机222,驱动线嘴211运动至Y轴坐标处于Y轴底层预设值的位置,关闭Y轴电机222;启动X轴电机221,驱动线嘴211运动至X轴坐标处于X轴左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221;启动Z轴电机223,驱动线嘴211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下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223。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700包括:
S720、启动X轴电机221,驱动线嘴211运动至坐标处于X轴右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221;启动Z轴电机223,驱动线嘴211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上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223;启动X轴电机221,驱动线嘴211运动至坐标处于X轴的左临界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221;启动Z轴电机223,驱动线嘴211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下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223;启动Y轴电机222,驱动线嘴211的Y坐标处于偏离Y轴底层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Y轴电机222;完成一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重复此循环过程,直到线嘴211的Y轴坐标处于Y轴顶层临界值的位置时,完成一个正向缠绕循环,X轴电机221和Z轴电机223保持循环工作,Y轴电机222驱动线嘴211反向运动,完成一个反向缠绕循环;一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加上一个正向缠绕循环再加上一个反向缠绕循环,完成一个缠绕周期。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S700包括:
S730、在前两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过程中,线嘴211运动的速度为V1,在第三个以上的圆周方向缠绕循环过程中,线嘴211运动的速度为V2,其中,V1=V2/10;
S740、当缠绕周期达到预设周期数值时,绕线驱动装置220驱动线嘴211运动至将导线卡入夹持槽440。
上文中的“S100、S200…”表示工作流程的顺序编号,但不局限于该顺序,实际应用中可以对上述步骤进行其他方式的组合和排列。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定子沿直线方向固定拼接成定子组件;
将定子组件装夹到装夹装置中;
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使线嘴能够围绕定子运动;
将导线引入到张紧装置,张紧装置对导线进行张紧;
将导线引入到线嘴并将导线从线嘴穿过;
将导线引入到夹剪装置,夹剪装置对导线进行夹紧;
启动绕线装置将导线缠绕至定子上;
启动夹剪电机,夹剪电机驱动活动块朝靠近固定块的方向运动,将导线剪断并保持夹紧导线,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驱动翻转板翻转至翻转板上的装夹工位朝上;
将定子组件摆放在翻转板上的装夹工位上,使定子组件位于固定夹块与滑动夹块之间,定子组件排列方向与固定夹块以及滑动夹块之间的连线平行;
启动装夹电机,装夹电机驱动滑动夹块朝靠近固定夹块的方向滑动,使滑动夹块将定子组件压紧在固定夹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翻转电机,翻转电机驱动翻转板翻转至翻转板上的装夹工位水平朝向线嘴;
启动锁紧气缸,锁紧气缸驱动定位块向下运动,定位块插入翻转板与固定架之间的间隙内,翻转板朝向上翻转的方向与定位块抵接,限制翻转板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移动气缸,移动气缸驱动压紧气缸水平移动,当移动气缸位于定子组件的中心正上方时,关闭移动气缸;
启动压紧气缸,压紧气缸的活塞杆向下运动与定子组件的上表面压紧抵接,将定子组件压紧在翻转板上的水平台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初步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启动X轴电机、Y轴电机和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靠近定子组件的位置;
精确校对线嘴相对于定子组件的位置,单独启动Y轴电机,驱动线嘴沿Y轴运动,当线嘴运动至插入相邻定子之间的间隙深度的90%时,记录此时的Y轴坐标值并作为Y轴底层临界预设值;当线嘴运动至插入相邻定子之间的间隙深度的10%时,记录此时的Y轴坐标值并作为Y轴顶层临界预设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单独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沿X轴运动,X轴方向与线嘴排列方向以及定子组件的排列方向平行,相邻线嘴之间的距离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相等,当第一个线嘴运动至第一个定子远离第二个定子的一侧,且第二个线嘴运动至第一个定子与第二个定子中之间的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X轴坐标值并作为X轴左临界预设值;当最后一个线嘴运动至最后一个定子远离倒数第二个定子的一侧,且倒数第二个线嘴位于倒数第二个定子与最后一个定子之间的中心位置时,记录此时的X轴坐标值并作为X轴右临界预设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单独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沿Z轴运动,当线嘴运动至定子组件下方,且线嘴与定子组件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时,记录此时的Z轴坐标值并作为Z轴下临界预设值;当线嘴运动至定子组件上方,且线嘴与定子组件竖直方向的距离等于相邻定子之间的距离的一半时,记录此时的Z轴坐标值并作为Z轴上临界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Y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Y轴坐标处于Y轴底层预设值的位置,关闭Y轴电机;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X轴坐标处于X轴左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下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坐标处于X轴右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上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启动X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坐标处于X轴的左临界值的位置,关闭X轴电机;启动Z轴电机,驱动线嘴运动至Z轴坐标处于Z轴下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Z轴电机;启动Y轴电机,驱动线嘴的Y坐标处于偏离Y轴底层临界预设值的位置,关闭Y轴电机;完成一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重复此循环过程,直到线嘴的Y轴坐标处于Y轴顶层临界值的位置时,完成一个正向缠绕循环,X轴电机和Z轴电机保持循环工作,Y轴电机驱动线嘴反向运动,完成一个反向缠绕循环;一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加上一个正向缠绕循环再加上一个反向缠绕循环,完成一个缠绕周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针式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多针式绕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前两个圆周方向缠绕循环过程中,线嘴运动的速度为V1,在第三个以上的圆周方向缠绕循环过程中,线嘴运动的速度为V2,其中,V1=V2/10;
当缠绕周期达到预设周期数值时,绕线驱动装置驱动线嘴运动至将导线卡入夹持槽。
CN202011336126.8A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Active CN112583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126.8A CN112583215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36126.8A CN112583215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215A true CN112583215A (zh) 2021-03-30
CN112583215B CN112583215B (zh) 2022-10-21

Family

ID=75123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36126.8A Active CN112583215B (zh) 2020-11-25 2020-11-25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8321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92A (zh) * 2011-08-31 2011-12-28 永康市瑞林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机定子自动绕线机构
CN103066775A (zh) * 2012-12-28 2013-04-24 深圳市方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定子绕线机
CN109660091A (zh) * 2019-01-03 2019-04-19 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双工位外绕机
CN110112871A (zh) * 2019-05-29 2019-08-09 石狮市通达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的自动化生产线
WO2020065853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線ノズル、及び巻線機
EP3654503A1 (de) * 2018-10-26 2020-05-20 SMZ Wickel- und Montagetechnik AG Nadelwickelmaschin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99592A (zh) * 2011-08-31 2011-12-28 永康市瑞林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动机定子自动绕线机构
CN103066775A (zh) * 2012-12-28 2013-04-24 深圳市方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电动车定子绕线机
WO2020065853A1 (ja) * 2018-09-27 2020-04-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巻線ノズル、及び巻線機
EP3654503A1 (de) * 2018-10-26 2020-05-20 SMZ Wickel- und Montagetechnik AG Nadelwickelmaschine
CN109660091A (zh) * 2019-01-03 2019-04-19 浙江诺德智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子双工位外绕机
CN110112871A (zh) * 2019-05-29 2019-08-09 石狮市通达电机有限公司 电机定子的自动化生产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3215B (zh) 2022-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3835B (zh) 变压器线圈绕线机
CN110660576A (zh) 一种电感线圈线头折弯裁切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6732970B2 (en) Stator winding and coil lead 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583215B (zh) 一种多针式绕线方法
CN108336876B (zh) 一种电机转子绕线设备
CN214977375U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夹剪装置
CN214707464U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装夹装置
CN213845018U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
CN214753375U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绕线装置
CN213845021U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的张紧装置
CN112489985A (zh) 一种三针式直条绕线机
CN210956446U (zh) 一种电感线圈绕线装置
CN209830107U (zh) 一种自动折线装置
CN109216010B (zh) 一种磁环电感共模绕线机
CN114421724B (zh) 用于大工件的绕线设备
CN210467575U (zh) 一种电感线圈线头折弯裁切装置
CN116721863B (zh) 一种绞线电感设备
CN201270196Y (zh) 卧式绕线机幅向压紧装置
CN216662048U (zh) 一种紧凑型的半自动三轴绕线机
CN113380536A (zh) 线圈自动拔线机构
CN219980625U (zh) 一种定子铁芯绕线机
CN113746289B (zh) 定子绕线机
CN220199674U (zh) 一种换热器芯体自动捆扎设备
CN219567149U (zh) 一种储线张力装置
CN213341947U (zh) 一种新型电机绕线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