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2897B - 储能柜 - Google Patents
储能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2897B CN112582897B CN201910945186.0A CN201910945186A CN112582897B CN 112582897 B CN112582897 B CN 112582897B CN 201910945186 A CN201910945186 A CN 201910945186A CN 112582897 B CN112582897 B CN 1125828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outlet
- air duct
- duct
- in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4—Thermal energy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能柜,包括:柜体、至少一个风管、风墙、至少一个待热交换器件和至少一个空调;所述风管内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风道进风口和第一风道出风口;所述风墙和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墙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连通;空调设在柜体外,空调包括空调出风口和空调回风口,空调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进风口连通,空调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进风口密封连接,空调回风口与柜体内部连通。根据本发明的储能柜,可以应用于对环境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待热交换器件,且不受柜体外环境温度的限制。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量损失,提高储能柜的可靠性,且节约时间的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储能柜。
背景技术
户外储能机柜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为了保证户外储能机柜的正常使用,需要对户外储能机柜及时的降温。相关技术中,市场上多数户外储能机柜都采用风冷散热结构,主要利用风扇与开放式风道结构相结合,使内外空气对流交换达到降低机柜内部器件温度的功能,此时机柜内部只能放置对工作环境要求不高的电器件或控制设备,但户外储能机柜主要用来存放电池模组,其对温度和安全要求较高,不能在高温或有湿度较大等环境下工作,使用风冷散热结构会影响户外储能机柜的正常使用与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储能柜,可以应用于对环境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待热交换器件,且不受柜体外环境温度的限制,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量损失。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包括:柜体、至少一个风管、风墙、至少一个待热交换器件和至少一个空调,所述风管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管内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风道进风口和第一风道出风口;所述风墙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墙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二风道进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道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共同构成风道;所述待热交换器件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待热交换器件具有器件进风口和器件出风口,所述器件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连通,所述空调设在所述柜体外,所述空调包括空调出风口和空调回风口,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空调回风口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通过在柜体内设置上述的风墙和风管并在柜体外设置至少一个空调,冷风和/或热风基本只在柜体与空调之间循环流动,与传统的开放式的风道结构相比,可以应用于对环境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待热交换器件,且不受柜体外环境温度的限制。而且,通过使空调出风口与第一风道进风口密封连接,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量损失,提高储能柜的可靠性,且节约时间的同时可以降低储能柜的使用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风管的对应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墙相连,所述密封胶条包括:连接段和配合段,所述连接段上形成有插槽,其中所述风管的对应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的一端配合在所述插槽内,所述配合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邻近所述风管中心的一侧相连,且所述配合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风管中心的方向弯折,所述配合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限定出配合槽,所述空调的对应所述空调出风口的边缘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形成在所述风墙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为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包括第一出口和多个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形成在所述风墙的另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所述待热交换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待热交换器件与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分别对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储能柜进一步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第二风道内,且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所述导风板从上到下向远离所述风管的方向倾斜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贯通的多个通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出口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且关于所述风墙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从上到下,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的面积依次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形成为常上到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梯形出风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上下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之间通过分隔条隔开。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墙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风道,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彼此连通,所述风管为两个,两个所述风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一一对应,两个所述风管分别位于所述风墙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空调为两个,两个所述空调分别与两个所述风管密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风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器件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之间具有间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间隙为d,所述间隙d满足:5mm≤d≤6.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待热交换器件为电池包。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的立体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储能柜的侧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储能柜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储能柜的风管、风墙、空调和待热交换器件的装配立体图;
图5是图4中所示的风管、风墙、空调和待热交换器件的侧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风墙和导风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风管、风墙和导风板的立体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风管、风墙和导风板的俯视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墙和导风板的装配立体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风墙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两个风管和两个导风板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圈示的A部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导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主视图;
图1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的立体图;
图1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风墙和空调的侧视图;
图1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风管、风墙和空调的装配立体图。
附图标记:
100:储能柜;
10:柜体;20:待热交换器件;30:空调;
31:空调进风口;32:空调出风口;40:风墙;
41:第二风道;411:第二风道进风口;412:第二风道出风口;
4121:第一出口;4122:第二出口;42:分隔条;
43:导风板;431:通风孔;44:缺口;
50:风管;51:第一风道;511:第一风道进风口;
512:第一风道出风口;52:密封胶条;
521:连接段;522:配合段;523:配合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100。
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100,包括柜体10、风墙40、至少一个风管50、至少一个待热交换器件20以及至少一个空调30。
具体而言,风管50设在柜体内,风管50内限定出第一风道51,第一风道51具有第一风道进风口511和第一风道出风口512,风墙40设在柜体10内,风墙40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风道41,第二风道41具有第二风道进风口411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道出风口412,第二风道进风口412与第一风道出风口512连通,第二风道41与第一风道51共同构成风道。例如,参照图7,空调30内产生的风由风管50的第一风道进风口511进入第一风道51,从第一风道出风口512吹出的风可以通过第二风道进风口411进入第二风道41,由于第二风道41沿上下方向延伸,从而进入到第二风道41内的风可以向下流动,并通过第二风道出风口412流出后,器件进风口通过器件进风口进入待热交换器件20内部,进而可以对待热交换器件20进行保温或降温。由此,通过设置上述的风管50和风墙40,风管50内的第一风道51和风墙40内的第二风道41对从空调出风口32吹出的风具有引导作用,从而在保证对待热交换器件20例如电池包进行很好的降温或保温的同时,可以对柜体10内部进行优化,减小储能柜100的占用空间。
待热交换器件20设在柜体10内,待热交换器件20具有器件进风口和器件出风口,器件进风口与第二风道出风口412连通。空调30设在柜体10外,空调30包括空调出风口32和空调回风口,空调出风口32与第一风道进风口511连通,空调回风口与柜体10内部连通。可选地,空调30为冷暖空调,当然,空调30也可以仅具有制冷或制热功能。
风管50或风墙40可以将空调30产生的冷风或者热风通过上述风道传递给待热交换器件20,以对待热交换器件20进行降温或者保温,从而保证了待热交换器件20的正常使用。具体地,例如,当待热交换器件20温度过高需要降温时,可以启动空调30,并使其制冷,从空调出风口32吹出的冷风可以通过第一风道进风口511进入到风道内,并通过第一风道出风口512流出,然后冷风从待热交换器件进风口进入并与待热交换器件20换热,以降低待热交换器件20的温度,换热后的热风通过待热交换器件出风口进入到柜体10内部,再通过空调回风口进入空调30,经空调30制冷后再从空调出风口32吹出,如此循环,直至待热交换器件20降到合适的工作温度。
当待热交换器件20温度过低需要保温时,启动空调30的制热功能,此时从空调出风口32吹出的热风可以通过第一风道进风口511进入到风道内,并通过第一风道出风口512流出,然后热风从器件进风口进入并与待热交换器件20进行热交换,以使待热交换器件20的温度升高,热交换后的温度较低的风通过器件出风口进入到柜体10内部,再通过空调回风口进入空调30,经空调30制热后再从空调出风口32吹出,如此循环,直至待热交换器件20升到合适的工作温度。
如此,冷风和/或热风仅在柜体10内部和空调30之间循环流动,而与储能柜100外的空气无对流,柜体内部基本为一封闭的空间,从而适用于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的待热交换器件20例如电器件或控制设备(如电池包等),且不受柜体10外环境温度的限制。
空调出风口32与第一风道进风口511密封连接。这样,从空调出风口32吹出的风可以基本完全通过第一风道进风口511进入到风管50或风墙40的风道内,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冷量和/或热量损失,提高了空调30出风的利用率,提高了储能柜100的可靠性,且节约时间的同时可以降低储能柜100的使用成本。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100,通过在柜体10内设置上述的风管50和风墙40并在柜体10外设置至少一个空调30,冷风和/或热风基本只在柜体10与空调30之间循环流动,与传统的开放式的风道结构相比,可以应用于对环境和安全要求较高的待热交换器件20,且不受柜体10外环境温度的限制。而且,通过使空调出风口32与第一风道进风口511密封连接,能最大限度地减小风量损失,提高储能柜100的可靠性,且节约时间的同时可以降低储能柜100的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参照图4,空调出风口32与第一风道进风口511之间通过密封胶条52进行密封。如此设置,可以很好地实现空调30与风管50之间的密封,可以有效保证风量的传递,并防止风量的损失且可以减少因工艺误差导致的不良率,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具体而言,参照图11并结合图7,第一风道进风口511和第一风道出风口512分别位于风管50的两端,风管50的对应第一风道出风口512的一端与风墙40相连。此时风管50上的第一风道出风口512与风墙40上的第二风道进风口411连通。如图12所示,密封胶条52包括:连接段521和配合段522,连接段521上形成有插槽,其中风管50的对应第一风道进风口511的一端配合在插槽内,配合段522的一端与连接段521的邻近风管50中心的一侧相连,且配合段522的另一端朝向远离风管50中心的方向弯折,配合段522与连接段521之间限定出配合槽533,空调30的对应空调出风口32的边缘配合在配合槽533内。由此,通过设置包括上述连接段521和配合段522的密封胶条52,可以很好地实现将空调出风口32与第一风道进风口511之间的密封连接,从而有效地保证了空调出风口32与风管50之间的密封性。其中,密封胶条52可以形成为环形件,并连接在风管50的整个外周缘上。当然,密封胶条52还可以为四段,四段密封胶条52分别与风管50的四条直边相连。
可选地,结合图9和图10,第二风道进风口411形成在风墙40的一侧表面上,第二风道出风口412为多个,第二风道出风口412包括第一出口4121和多个第二出口4122,待热交换器件20为多个,多个待热交换器件20与多个第二风道出风口412分别对应,第一出口4121形成在风墙40的另一侧表面上,且上述第一出口4121与第二风道进风口411相对,使得第一风道出风口512吹出的一部分风可以水平穿过第二风道41再由第一出口4121吹出进入多个待热交换器件20中的与上述第一出口4121对应的一个内。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二出口4122位于上述第一出口4121的下方,从第一风道出风口512吹出的另一部分风则可以向下流动并通过上述多个第二出口4122分别进入到多个待热交换器件20例如电池包内,由此,实现对多个待热交换器件20例如电池包的散热和保温。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6和9所示,储能柜100还包括导风板43,导风板43设在第二风道41内,且导风板43位于第二风道进风口411和第一出口4121之间,导风板43从上到下向远离风管50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在图9的示例中,导风板43与第二风道进风口411和第一出口4121可以均正对。由此,通过设置导风板43,可以以更小的风阻引导风进入风墙40。而且,通过将导风板43倾斜布置,可以减小风管50尺寸,避免风管50整体外形尺寸过大。
更进一步地,导风板43上形成有贯通的多个通风孔431。例如,在图13的示例中,多个通风孔431可以沿导风板43的厚度方向贯穿导风板43。从风管50的第一风道出风口512吹出的部分风可以穿过这多个通风孔431而流向风管50对面的待热交换器件20如电池包,可以减小与风管50正对的电池包与其他电池包的结构位置差异而引起的风量差,同时可以以更小的风阻引导风进入风墙40。
可选地,每个通风孔431可以为六边形孔(如图13所示)、圆形孔(图未示出)或方形孔(图未示出)等。多个通风孔431在导风板43上可以呈如图13所示的蜂窝状结构,当然,也可以呈多排多列布置(图未示出)。可以理解的是,多个通风孔431的形状及其在导风板43上的排布方式等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置,以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
可选地,如图7和图9所示,第二出口4122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且关于风墙40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此时多个待热交换器件20例如电池包可以分别布置在风墙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如此设置,可以在减小风墙40的加工难度的同时,可以在风墙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表面上尽可能地开设更多的第二风道出风口412,从而可以放置更多数量的待热交换器件20,进一步提升了储能柜100的工作能力。
进一步可选地,参照图10,从上到下,多个第二风道出风口412的面积依次增大。由此,可以在高效分配风量的同时,可以减少因结构位置导致的上下待热交换器件20间进风风量差异,在控制待热交换器件20间温差与均衡性的同时,提高了储能柜100的可持续运行寿命,有效降低了储能柜100的使用成本。
例如,结合图9,每个第二风道出风口412可以形成为从上到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梯形出风口。如此,可以减小风墙40的生产难度,提高生产效率,减小风墙40的生产成本。进一步地,第二风道出风口412的两侧有分别设有缺口44,该缺口44可以用来避让待热交换器件20例如电池包外的凸出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例,如图3所示,在风墙40的上下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风道出风口412之间通过分隔条42隔开。例如,风墙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个侧面分别形成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开口,开口处设有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分隔条42,相邻两个分隔条42之间限定出第二风道出风口412。由此,通过设置分隔条42,在封堵相邻两个电池包之间间隙形成密闭风道的同时,将第二风道出风口412分隔为与电池包一一对应的梯形出风口,使单个电池包温度控制成为可能,提高了电池包温度均衡能力。
参照图10,分隔条将上述开口分成面积不等的多个梯形出风口。电池包的器件出风口处可以设有风扇。由此,利用梯形出风口面积不等控制电池包的进风量,在空调30高倍率工作时会同步控制电池包(每个电池包单独控制风扇启停)的风扇调整进风量控制温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9,风墙40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风道41,两个第二风道41彼此连通,风管50为两个,两个风管50分别与两个第二风道41对应,两个风管50分别位于风墙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空调30为两个,两个空调30分别与两个风管50密封连接。如此设置,两个空调30可以与两个风管50一一对应,而且,通过将两个第二风道41设计成彼此连通的形式,可以使两个空调30在正常工作时交替运行,具体地,当只有一个空调30运行时,从该空调30吹出的风可以同时进入到两个第二风道41内,并给全部的待热交换器件20进行降温或者升温,使得两个空调30不需要长时间同时启动运行,可以节约用电。此外,在两个空调30中的一个空调30出现故障的情况下,另外一个空调30也能短时间维持正常工作,不会因为其中一个空调30故障而导致储能柜100出现高温报警,降低了储能柜100的故障率。
可选地,如图4所示,风管50的横截面积处处相等。一方面可以避免风管50的横截面积不同而产生更大风阻,影响风流的流动;另一方面,风管50的横截面积处处相等使得风管50加工简单且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器件进风口与第二风道出风口412之间具有间隙。此时待热交换器件20与风墙40之间存在安装间隙,没有完全密封,从而在低倍率工况时可以为电池包提供冷却环境,高倍率工况时风扇运行以增加散热风量。
可选地,器件进风口与风道出风口之间的间隙为d,间隙d满足:5mm≤d≤6.5mm。由此,通过设置使间隙d满足5mm≤d≤6.5mm,在有效保证高倍率工况时风扇运行以增加散热风量的同时,可以有效减小风量损失。例如,当间隙d小于5mm时,器件进风口与风道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较小,在高倍率工况下可能不能很好地达到增加散热风量的目的;当间隙d大于6.5mm时,器件进风口与风道出风口之间的间隙较大,风会通过该间隙流出,可能不能很好地对电池包进行散热或保温。
可选地,空调30可以包括位于柜体10内侧的内侧部分和位于柜体10外侧的外侧部分,内侧部分和外侧部分之间通过压缩机和蒸发器等传递热量,再通过外侧部分的风机将热量传递到柜体10外,以达到柜体10内的温度控制要求。可以理解的是,空调30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其中,空调30为工业空调,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储能柜100,其内部环境形成一个封闭风道系统,柜体10内外环境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没有直接的空气对流或能量交换,假如柜体10内的待热交换器件如电池包等需要降温,空调30输出冷风传递到风管50,再传递到风墙40内部,通过风墙40的第二风道出风口412与电池包的器件进风口一一对应,冷风由电池包一侧的电池进风口进入,与电池包换热后,从电池包另一侧的器件出风口将热风传递至柜体10内,再由空调回风口重新回到空调30,形成闭环系统。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
至少一个风管,所述风管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管内限定出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具有第一风道进风口和第一风道出风口;
风墙,所述风墙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风墙内限定出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具有第二风道进风口和至少一个第二风道出风口,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一风道共同构成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形成在所述风墙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为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包括第一出口和多个第二出口,所述第一出口形成在所述风墙的另一侧表面上且与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相对,多个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第一出口的下方,从上到下,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的面积依次增大;
多个待热交换器件,所述待热交换器件设在所述柜体内,所述待热交换器件具有器件进风口和器件出风口,多个所述待热交换器件与多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分别对应,所述器件进风口与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之间具有间隙;
至少一个空调,所述空调设在所述柜体外,所述空调包括空调出风口和空调回风口,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连通,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密封连接,所述空调回风口与所述柜体内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出风口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之间通过密封胶条进行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风管的两端,所述风管的对应所述第一风道出风口的一端与所述风墙相连,
所述密封胶条包括:
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上形成有插槽,其中所述风管的对应所述第一风道进风口的一端配合在所述插槽内;
配合段,所述配合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段的邻近所述风管中心的一侧相连,且所述配合段的另一端朝向远离所述风管中心的方向弯折,所述配合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限定出配合槽,所述空调的对应所述空调出风口的边缘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在所述第二风道内,且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第二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一出口之间,所述导风板从上到下向远离所述风管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上形成有贯通的多个通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口沿上下方向依次排布且关于所述风墙的厚度方向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形成为从上到下横截面积逐渐增大的梯形出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出风口之间通过分隔条隔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墙上形成有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风道,两个所述第二风道彼此连通,
所述风管为两个,两个所述风管与两个所述第二风道一一对应,两个所述风管分别位于所述风墙的厚度方向上的两侧,
所述空调为两个,两个所述空调与两个所述风管一一对应且密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的横截面积处处相等。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为d,所述间隙d满足:5mm≤d≤6.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待热交换器件为电池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5186.0A CN112582897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储能柜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945186.0A CN112582897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储能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2897A CN112582897A (zh) | 2021-03-30 |
CN112582897B true CN112582897B (zh) | 2022-12-09 |
Family
ID=75117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45186.0A Active CN112582897B (zh) | 2019-09-30 | 2019-09-30 | 储能柜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8289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530652B (zh) * | 2022-02-08 | 2024-05-14 | 安徽省国家电投和新电力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风道组件及储能电池系统 |
CN115775933A (zh) * | 2022-12-27 | 2023-03-10 | 双一力(宁波)电池有限公司 | 一种风冷储能柜 |
CN115867005B (zh) * | 2023-02-28 | 2023-07-07 | 深圳市亿凌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5g机房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976530U (zh) * | 2017-06-27 | 2018-02-06 | 深圳拓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集装箱 |
CN207217710U (zh) * | 2017-08-01 | 2018-04-10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壁挂式空调风道 |
CN109546261A (zh) * | 2018-11-19 | 2019-03-29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CN209267921U (zh) * | 2018-09-14 | 2019-08-16 |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储能电站使用的风道系统 |
CN110212268A (zh) * | 2019-07-04 | 2019-09-06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用动力电池集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057826B2 (ja) * | 2013-04-23 | 2017-01-11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蓄電装置 |
CN203784486U (zh) * | 2014-04-30 | 2014-08-20 | 梁宜松 | 一种增强型单面彩钢板消声复合风管 |
CN204717018U (zh) * | 2015-05-25 | 2015-10-21 | 深圳市中航大记工程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风阀的密封胶条及风阀 |
CN205747179U (zh) * | 2016-07-01 | 2016-11-30 | 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并柜式冷热通道全封闭的列间空调 |
CN206194807U (zh) * | 2016-09-28 | 2017-05-24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利于散热的电池模组 |
CN208540347U (zh) * | 2018-02-26 | 2019-02-22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户外储能柜结构 |
CN109066015A (zh) * | 2018-09-21 | 2018-12-21 | 深圳市欣旺达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电池集装箱热管理系统 |
-
2019
- 2019-09-30 CN CN201910945186.0A patent/CN1125828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976530U (zh) * | 2017-06-27 | 2018-02-06 | 深圳拓邦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储能集装箱 |
CN207217710U (zh) * | 2017-08-01 | 2018-04-10 |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储能系统及其壁挂式空调风道 |
CN209267921U (zh) * | 2018-09-14 | 2019-08-16 | 中航锂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集装箱储能电站使用的风道系统 |
CN109546261A (zh) * | 2018-11-19 | 2019-03-29 |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
CN110212268A (zh) * | 2019-07-04 | 2019-09-06 | 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机车用动力电池集成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2897A (zh) | 2021-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82897B (zh) | 储能柜 | |
WO2018040902A1 (zh) |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 |
US9899712B2 (en) | Battery temperature adjustment unit and vehicle having said unit installed | |
KR101371741B1 (ko) | 배터리 시스템 | |
CN112968245B (zh) | 一种储能系统散热装置及其散热方法 | |
KR101272674B1 (ko) | 열교환 환기장치 | |
CN103673140B (zh) | 空调器、空调器室外机及其电器盒 | |
EP3287706B1 (en) | Heat source unit | |
CN102192558B (zh) | 空调 | |
CN211480140U (zh) | 集装箱储能装置及储能系统 | |
CN114630549A (zh) |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 |
US20220192057A1 (en) | Local cooling device and local cooling method | |
CN110785057B (zh) | 一种具有立式风道的集成组机柜 | |
CN206977887U (zh) | 一种机柜半导体冷却装置 | |
CN117175067A (zh) | 储能装置 | |
CN114497809A (zh) | 下箱体、电池箱和电池柜 | |
CN211128758U (zh) | 一种机柜 | |
CN218867220U (zh) | 一种风冷储能柜 | |
CN217522110U (zh) | 一种分布式储能集装箱系统导风引流装置 | |
CN216644619U (zh) |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
CN215379559U (zh) | 机柜组件及换热器 | |
CN210283963U (zh) | 充电站 | |
CN220774499U (zh) | 储能系统 | |
KR101204314B1 (ko) | 지중 열을 이용한 실내?외 공기 열 교환장치 | |
CN220914378U (zh) | 一种冷热一体化控温隔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