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44619U -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44619U
CN216644619U CN202123292009.9U CN202123292009U CN216644619U CN 216644619 U CN216644619 U CN 216644619U CN 202123292009 U CN202123292009 U CN 202123292009U CN 216644619 U CN216644619 U CN 2166446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branch
passage
port
exchang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9200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昊
杨梅
陈鹏逵
植雄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329200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446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446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446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主要通过所述中间通路网将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串联构成两种模式,其中一种为所述A换热组件,另一种为所述B换热组件,然后结合转换通路网中各个分支口与对应总口之间可选择性的导通,从而使得无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都是先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然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件,与在所述送风装置作用下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先后顺序相反,从而能够提升换热效率。

Description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换热设备技术领域的发展,空调设备的工况越来越多样,比如高效制热和制冷除湿回热等。其中高效制热模式就是指将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提升室内温度。制冷除湿回热则是指在除湿的过程中将冷媒中部分热量利用来稳定室内温度,避免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过低。换言之,在制冷除湿回热过程中,室内换热器被分成两部分换热结构,一部分换热结构作为冷凝器稳定室内温度,另一部分换热结构作为蒸发器降温除湿。在制冷除湿回热过程中,冷媒需要先经过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换热结构,然后经过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换热结构。若将高效制热和制冷除湿回热功能集成在一个空调系统中实现,则一般在高效制热模式下空调系统中四通阀将切换到与所述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不同的状态,改变冷媒流向,冷媒将先经过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作为蒸发器使用的换热结构,再经过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作为冷凝器使用的换热结构,存在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集成高效制热和制冷除湿回热功能的系统中,高效制热模式时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从而提升高效制热模式下的换热效率。
一种可变换换热组件,包括:
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中设有供冷媒流通的第一通道;
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中设有供冷媒流通的第二通道;
中间通路网,所述中间通路网配置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件串联为A换热组件,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件串联为B换热组件,且所述B换热组件中串联在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件之间的通路上还设有节流元件A,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和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换热件上;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用于提供风力,使得气流依次吹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
转换通路网,所述转换通路网具有第一总口、第二总口、第一分支口、第二分支口、第三分支口和第四分支口,所述转换通路网配置为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所述第二分支口均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以及所述第三分支口和所述第四分支口均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A换热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B换热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连通。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可变换换热组件,无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均是依次流过所述第二换热件和所述第一换热件,而所述送风装置所提供的风力能够使得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从而提升高效制热模式下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在高效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从而使得冷媒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进入。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从而使得冷媒从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进入。基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和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换热件上,从而无论在高效制热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都是先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然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件,与在所述送风装置作用下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先后顺序相反,从而能够提升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中间通路,所述A换热组件和所述B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均由所述中间通路串联,且所述中间通路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A换热组件,所述第一通路可选择性的通断,所述第二通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B换热组件,所述第二通路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通路网包括第一总通路、第二总通路、第一分支通路、第二分支通路、第三分支通路和第四分支通路;
所述第一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一总口,所述第一分支通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总通路的另一端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一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一分支口,所述第二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一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二分支口;
所述第二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二总口,所述第三分支通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总通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二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三分支口,所述第四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二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四分支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通路网还包括第一多通阀,所述第一总通路通过所述第一多通阀与所述第一分支通路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连通;
和/或,所述转换通路网还包括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总通路通过所述第二多通阀与所述第三分支通路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连通;
和/或,所述第一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一分支开关阀,所述第二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二分支开关阀;
和/或,所述第三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三分支开关阀,所述第四分支通路上设有第四分支开关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件背离所述风机的一侧。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从而使得无论在高效制热模式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先后顺序,与在所述送风装置作用下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的先后顺序均相反,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B和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其中两个水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另一水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又一水口、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B和所述第二总口依次连通。
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
上述方案提供了一种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系统,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高效制热模式下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施例所述可变换换热组件中送风装置、第一换热件和第二换热件三者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的系统图;
图3为图2所示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流向图;
图4为图2所示空调系统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图;
图5为图2所示空调系统在高效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向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所述空调系统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可变换换热组件;11、第一换热件;111、节流元件A;12、第二换热件;121、第一开关阀;13、中间通路;14、第一通路;15、第二通路;16、送风装置;17、转换通路网;171、第一总通路;172、第二总通路;173、第一分支通路;1731、第一分支开关阀;174、第二分支通路;1741、第二分支开关阀;175、第三分支通路;1751、第三分支开关阀;176、第四分支通路;1761、第四分支开关阀;20、空调系统;21、压缩机;22、第一换热器;23、节流元件B;24、四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变换换热组件10,如图2至图5所示,包括:
第一换热件11,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中设有供冷媒流通的第一通道;
第二换热件12,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中设有供冷媒流通的第二通道;
中间通路网,所述中间通路网配置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如图5所示将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串联为A换热组件,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如图4所示将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串联为B换热组件,且所述B换热组件中串联在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之间的通路上还设有节流元件A111,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和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上;
送风装置16,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送风装置16用于提供风力,使得气流依次吹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
转换通路网17,所述转换通路网17具有第一总口、第二总口、第一分支口、第二分支口、第三分支口和第四分支口,所述转换通路网17配置为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所述第二分支口均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以及所述第三分支口和所述第四分支口均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A换热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B换热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连通。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可变换换热组件10,无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均是依次流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和所述第一换热件11,而所述送风装置16所提供的风力能够使得气流依次经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从而提升高效制热模式下的换热效率。具体地,如图5所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从而使得冷媒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进入。如图4所示,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从而使得冷媒从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进入。基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和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上,从而无论在高效制热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都是先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然后经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在所述送风装置16作用下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的先后顺序相反,从而能够提升换热效率。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中间通路13,所述A换热组件和所述B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均由所述中间通路13串联,且所述中间通路13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111。换言之,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和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为同一换热件的同一端,比如均为所述第二通道的同一端。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通道的同一端连通。
当由所述中间通路13串联的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作为所述A换热组件使用时,所述节流元件A111全开,不对流过所述中间通路13的冷媒进行节流。换言之,在高效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为串联关系,且两者均作为冷凝器使用。
当由所述中间通路13串联的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作为所述B换热组件使用时,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节流状态。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温度较高的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释放部分热量,使得室内温度稳定在一定温度。在所述第二换热件12这里放热后的冷媒再经过所述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在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中冷媒吸热除湿。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第一通路14和第二通路15。所述第一通路14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A换热组件,所述第一通路14可选择性的通断。所述第二通路15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B换热组件,所述第二通路15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111。
当处于高效制热模式时,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通路14导通,第二通路15上的节流元件A111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通路15处于截止状态。冷媒从所述第一分支口进入所述第二通道中,然后经过所述第一通路14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中,最后从所述第一通道流出的冷媒会从所述第三分支口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并流向所述第二总口。
当处于制冷除湿回热模式时,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通路14截止,所述第二通路15上的节流元件A111处于节流状态。冷媒从所述第二总口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后到达所述第四分支口,然后进入所述第二通道,经过所述第二通道的冷媒流入所述第二通路15中,冷媒经过所述第二通路15上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通道中,最终从所述第一通道流出的冷媒经所述第二分支口再次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然后从所述第一总口排出所述转换通路网17。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第一通路14和所述第二通路15时,所述可变换换热组件10还可以用于制冷模式。在制冷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处于并联状态。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通路14处于截止状态,所述第二通路15上的节流元件A111处于关闭状态,换言之所述第二通路15处于截止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变换换热组件10还可用于制热除湿模式。具体地,在制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串联,且在串联两者的通路上设有节流元件,比如所述节流元件A。则在制热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与第二换热件12串联构成与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的B换热组件结构类似的换热组件。
具体地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可变换换热组件10,从所述第一总口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中的冷媒可以从所述第二分支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后经过所述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二换热件12,从所述第二换热件12排出的冷媒从所述第四分支口再次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
也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可变换换热组件10,从所述第一总口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中的冷媒可以从所述第一分支口进入所述第二换热件12,流经所述第二换热件12后经过所述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从所述第一换热件11排出的冷媒从所述第三分支口在此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或者,从所述第一总口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中的冷媒可以从所述第二分支口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流经所述第一换热件11后经过所述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二换热件12,从所述第二换热件12排出的冷媒从所述第四分支口再次进入所述转换通路网17。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路14上设有第一开关阀121。通过所述第一开关阀121控制所述第一通路14通断。
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路14也可通过多通阀与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支口连通,从而通过切换所述多通阀的状态即可选择性的控制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是与所述第一通路14导通还是与所述第二分支口导通。
同理,所述第一通路14也可以通过多通阀与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四分支口连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转换通路网17包括第一总通路171、第二总通路172、第一分支通路173、第二分支通路174、第三分支通路175和第四分支通路176;
所述第一总通路171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一总口,所述第一分支通路173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174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总通路171的另一端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支通路173上远离所述第一总通路171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一分支口,所述第二分支通路174上远离所述第一总通路171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二分支口;
所述第二总通路172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二总口,所述第三分支通路175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176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总通路17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通路175上远离所述第二总通路172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三分支口,所述第四分支通路176上远离所述第二总通路172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四分支口。
可以理解为,所述第一总通路171上连通有两个分支通路,分别为所述第一分支通路173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174;所述第二总通路172上连通有两个分支通路,分别为所述第三分支通路175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176。
具体各个所述分支通路的通断控制过程,可以通过在各个分支通路上设置开关阀来实现,或者将各个所述分支通路与对应总通路采用多通阀连通,从而通过控制多通阀各个水口导通的状态,继而实现对各个分支通路通断的控制。
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通路网17还包括第一多通阀,所述第一总通路171通过所述第一多通阀与所述第一分支通路173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174连通。当需要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时,将所述第一多通阀切换至所述第一多通阀上与所述第一总通路171连通的水口和所述第一多通阀上与所述第一分支通路173连通的水口这两个水口导通的状态。当需要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时,将所述第一多通阀切换至所述第一多通阀上与所述第一总通路171连通的水口和所述第一多通阀上与所述第二分支通路174连通的水口这两个水口导通的状态。
同理,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换通路网17还包括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总通路172通过所述第二多通阀与所述第三分支通路175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176连通。
进一步可选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分支通路173上设有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所述第二分支通路174上设有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
所述第三分支通路175上设有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所述第四分支通路176上设有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
通过控制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和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的开关状态,从而控制对应分支通路的通断。
在高效制热模式下,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开启,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关闭,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开启,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关闭。
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关闭,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开启,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关闭,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开启。
进一步具体地,如图1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16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件11,所述第二换热件12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件11背离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风机启动时,从所述风机吹出的风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再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在高效制热模式下,气流先经过冷媒温度较低的第一换热件11进行换热,此时与第一换热件11进行换热的室内温度和第一换热件11中冷媒温度具有一定差异,换热后气流温度有所上升。温度有所上升的气流再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中冷媒温度要高于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中冷媒温度,此时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的气流温度虽然前期经过一次换热,但是其温度还是低于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中冷媒温度,从而气流在第二换热件12处仍然能够正常实施换热过程。从而使得整体换热效率较高。
可选地,所述送风装置16也可以为其他能够为气流流通提供动力的器件,在这里不做具体限制。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所述的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可以为两个不同的换热器,也可以为同一换热器中两端不同的换热管段。
进一步地,在又一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20,包括上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10。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20,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10,从而使得无论在高效制热模式还是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冷媒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的先后顺序,与在所述送风装置16作用下气流流过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的先后顺序均相反,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系统20还包括压缩机21、第一换热器22、节流元件B23和四通阀24,所述四通阀24的其中两个水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21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24的另一水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四通阀24的又一水口、所述第一换热器22、所述节流元件B23和所述第二总口依次连通。
在高效制热模式下,如图5所示,通过调整所述四通阀24,使得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排出的高温冷媒先进入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中,然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中。在所述第二换热件12和所述第一换热件11处进行放热后的冷媒再回流到所述节流元件B23处进行节流,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2进行换热后通过所述四通阀24回流到所述压缩机21中。
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如图4所示,调整所述四通阀24,使得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排出的高温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2换热,此时所述节流元件B23处于全开状态,冷媒未经过节流而进入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中,所述第二换热件12放热,将室内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过低。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的冷媒再经过所述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进行吸热除湿。
在制冷模式下,如图3所示,调整所述四通阀24,使得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排出的高温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2换热,此时所述节流元件B23处于节流状态,经过所述节流元件B23节流后的冷媒分两路,一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中,另一路进入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中,两路冷媒分别在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处吸热制冷后回流到所述四通阀24,最终进入所述压缩机21。
在制热除湿模式下,调整所述四通阀24,使得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排出的高温冷媒先经过所述第二换热件12或者所述第一换热件11进行制热,然后经过节流元件A111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两者中还未经过的一者中进行制冷除湿,随后经过所述节流元件B23节流后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22进行换热,最终回流到所述压缩机21中。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节流元件A111和/或所述节流元件B23可以为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节流阀等具有流量调节功能的节流装置,且其有全开、节流、关闭三种状态。
进一步地,在又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空调系统20。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空调器通过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空调系统20,从而能够有效提升高效制热模式下的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20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20为上述的空调系统20,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高效制热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连通;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除湿回热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连通。
上述方案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20的控制方法,主要用于控制前文中所述的空调系统20,在高效制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串联构成所述A换热组件,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件11和所述第二换热件12串联构成所述B换热组件,在两种模式下均能够保障冷媒流经的先后顺序与气流流过的先后顺序相反,从而提升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第一通路14和所述第二通路15时。若当前工作模式为高效制热膜式,则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控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开关阀121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中间通路13时。若当前工作模式为高效制热膜式,则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控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全开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当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第一通路14和所述第二通路15时。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除湿回热模式,则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控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节流状态,所述第一开关阀121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中间通路13时。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除湿回热模式,则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控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节流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高效制热模式,则如图5所示,调控所述节流元件B23处于节流状态,所述四通阀24处于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的水口和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连通的水口这两个水口导通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除湿回热模式,则如图4所示,调控所述节流元件B23处于全开状态,所述四通阀24处于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2连通的水口和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连通的水口这两个水口导通的状态。
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所示,若当前工作模式为高效制热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连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高效制热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开启,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关闭,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开启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关闭。
进一步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除湿回热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连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除湿回热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开启,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关闭,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开启,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关闭。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所述第二分支口均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三分支口和所述第四分支口均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
具体地,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所述第二分支口均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三分支口和所述第四分支口均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和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均处于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第一通路14和第二通路15,所述第一通路14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A换热组件,所述第一通路14可选择性的通断,所述第二通路15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B换热组件,所述第二通路15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111。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控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关闭状态,调控所述第一开关阀121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冷模式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调控所述节流元件B23处于节流状态,所述四通阀24处于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2连通的水口和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连通的水口这两个水口导通的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第一通路14和所述第二通路15。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除湿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节流状态,所述第一开关阀121处于关闭状态,
同样,具体地,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除湿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除湿模式,则调控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所述中间通路13。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工作模式为制热除湿模式,则调控所述节流元件A111处于节流状态,所述节流元件B23处于节流状态,所述四通阀24处于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的水口和所述四通阀24上与所述压缩机21排气口连通的水口这两个水口导通的状态;
以及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处于关闭状态;或者,所述第二分支开关阀174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一分支开关阀1731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四分支开关阀1761处于开启状态,所述第三分支开关阀1751处于关闭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一换热件中设有供冷媒流通的第一通道;
第二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中设有供冷媒流通的第二通道;
中间通路网,所述中间通路网配置为在高效制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件串联为A换热组件,在制冷除湿回热模式下将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件串联为B换热组件,且所述B换热组件中串联在所述第一换热件与所述第二换热件之间的通路上还设有节流元件A,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和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均形成于所述第二换热件上;
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用于提供风力,使得气流依次吹过所述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
转换通路网,所述转换通路网具有第一总口、第二总口、第一分支口、第二分支口、第三分支口和第四分支口,所述转换通路网配置为所述第一分支口和所述第二分支口均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一总口导通,以及所述第三分支口和所述第四分支口均可选择性的与所述第二总口导通,所述第一分支口与所述A换热组件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三分支口与所述A换热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分支口与所述B换热组件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分支口与所述B换热组件的入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中间通路,所述A换热组件和所述B换热组件中的第一换热件和所述第二换热件均由所述中间通路串联,且所述中间通路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通路网包括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二端之间形成所述A换热组件,所述第一通路可选择性的通断,所述第二通路串联在所述第一通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通道的第一端之间形成所述B换热组件,所述第二通路上设有所述节流元件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路上设有第一开关阀。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通路网包括第一总通路、第二总通路、第一分支通路、第二分支通路、第三分支通路和第四分支通路;
所述第一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一总口,所述第一分支通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总通路的另一端开口连通,所述第一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一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一分支口,所述第二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一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二分支口;
所述第二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二总口,所述第三分支通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总通路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三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二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三分支口,所述第四分支通路上远离所述第二总通路的一端开口为所述第四分支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通路网还包括第一多通阀,所述第一总通路通过所述第一多通阀与所述第一分支通路和所述第二分支通路连通;
和/或,所述转换通路网还包括第二多通阀,所述第二总通路通过所述第二多通阀与所述第三分支通路和所述第四分支通路连通;
和/或,所述第一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一分支开关阀,所述第二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二分支开关阀;
和/或,所述第三分支通路上设有第三分支开关阀,所述第四分支通路上设有第四分支开关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换热件,所述第二换热件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件背离所述风机的一侧。
8.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可变换换热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节流元件B和四通阀,所述四通阀的其中两个水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和排气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另一水口与所述第一总口连通,所述四通阀的又一水口、所述第一换热器、所述节流元件B和所述第二总口依次连通。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系统。
CN202123292009.9U 2021-12-25 2021-12-25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Active CN2166446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2009.9U CN216644619U (zh) 2021-12-25 2021-12-25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92009.9U CN216644619U (zh) 2021-12-25 2021-12-25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44619U true CN216644619U (zh) 2022-05-31

Family

ID=81743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92009.9U Active CN216644619U (zh) 2021-12-25 2021-12-25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446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62851B (zh) 空调系统及其除湿方法
EP3800076B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KR100208144B1 (ko) 공기흐름전환식 냉난방겸용 공기조화기
CN106926665B (zh) 车辆空调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351619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US20120012285A1 (en) Dehumidification system
CN107356021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7351622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10398048A (zh) 空调系统、空调控制方法、空调控制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351695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7351628A (zh) 热泵空调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07351631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KR102541514B1 (ko) 히트펌프용 일체형 통합제어밸브
CN107020913B (zh) 车辆空调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KR101629341B1 (ko) 열교환 코일 및 공기조화기
KR20050077041A (ko) 공기흐름전환식 공기조화기
CN107089113A (zh) 车辆空调设备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4536909U (zh) 空调系统
CN107351620A (zh) 汽车热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
CN108973583A (zh) 车用空调装置
JP4422023B2 (ja) 車両空調装置用熱交換器配置および暖房/冷房回路、そして空調装置の暖房/冷房回路を制御および/または調節するための方法
CN216644619U (zh) 可变换换热组件、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CN216184328U (zh) 流体控制组件、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09318678B (zh) 空调系统及车辆
CN113173047B (zh) 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