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72129A - 车辆用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72129A
CN112572129A CN202011016095.8A CN202011016095A CN112572129A CN 112572129 A CN112572129 A CN 112572129A CN 202011016095 A CN202011016095 A CN 202011016095A CN 112572129 A CN112572129 A CN 112572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al direction
support member
cylindrical
rotor
friction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160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表贤司
石井克久
森田桂史
山下真吾
泷泽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AW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014180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1055835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AW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AW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72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721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2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 B60K6/4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ssembly or relative disposition of compon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6/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 B60K6/2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 B60K6/4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for mutual or common propulsion, e.g. hybrid propulsion systems comprising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Control systems therefor, i.e. systems controlling two or more prime movers, or controlling one of these prime movers and any of the transmission, drive or drive units Informative references: mechanical gearings with secondary electric drive F16H3/72;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dynamo-electric machine H02K7/00; machines comprising structurally interrelated motor and generator parts H02K51/00;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H02K see H02K99/00 the prime-movers consisting of electric motors an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e.g. HEV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 B60K6/48Parallel ty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将包含转子、转子支承部件以及摩擦卡合装置在内的第1组件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分开的第2组件的情况下,第1组件的一部分难以经由转子支承部件的开口脱落。在车辆用驱动装置中,在相对于凸缘部(22)的轴向第1侧(L1)、且为相对于筒状部(21)的径向内侧(R1),配置有第1卡合装置(CL1),第1外侧支承部件构成为朝向轴向第1侧开口并且与筒状部一体旋转,在筒状部的内周部,固定有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环状部件(10),环状部件配置于相对于第1摩擦板(412)以及第2摩擦板(411)处于轴向第1侧、且在沿着轴向的轴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以及第2摩擦板的至少一方重叠的位置。

Description

车辆用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驱动装置,该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输入部件,与内燃机驱动连结;旋转电机,具有定子以及相对于该定子配置于径向的内侧的转子,并且作为车轮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动力传递机构,将从该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向车轮侧传递;转子支承部件,支承转子;以及摩擦卡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这样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一个例子。以下,在该背景技术的说明中,在括弧内引用专利文献1中的附图标记。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中,转子支承部件30具备:筒状部31,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从径向R的内侧R1对转子Ro进行支承;和凸缘部35,形成为从该筒状部31向径向R的内侧R1延伸,相对于第1卡合装置CL1在轴向L的一侧L2邻接配置。即,转子支承部件30形成为朝向轴向L的另一侧L1开口的有底筒状。而且,在相对于凸缘部35的轴向L的一侧L1、且为相对于筒状部31的径向R的内侧R1,配置有作为摩擦卡合装置的第1卡合装置CL1以及第2卡合装置CL2。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057190号(图3)
在专利文献1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的制造工序中,将转子Ro、转子支承部件30、以及摩擦卡合装置CL1、CL2等一体组装而制成第1组件。之后,将第1组件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分开的第2组件。一般地,在以使转子Ro的旋转轴心X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式,维持第1组件的姿势的状态下进行第1组件向第2组件的组装作业。但是,在构成第1组件的一部分的构件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30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地被组装的情况下,存在因该构件的自重而使得第1组件的一部分从转子支承部件30的开口脱落的情况。因此,需要安装脱落防止用的夹具等措施,存在制造工序复杂化的问题。
因此,期望实现具备如下构造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在将包括转子、转子支承部件、以及摩擦卡合装置在内的第1组件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分开的第2组件的情况下,能够限制第1组件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的开口而脱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情况,车辆用驱动装置的特征结构在于,具备:输入部件,与内燃机驱动连结;旋转电机,具有定子以及相对于上述定子配置于径向的内侧的转子,作为车轮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动力传递机构,将从上述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向上述车轮侧传递;转子支承部件,对上述转子进行支承;以及第1卡合装置,具有沿轴向并列配置的第1摩擦板和第2摩擦板、以及将上述第1摩擦板和上述第2摩擦板沿上述轴向推压的第1活塞部,上述第1卡合装置配置于上述输入部件与上述旋转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在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中,还具备:第1外侧支承部件,从上述径向的外侧对上述第1摩擦板进行支承;和第1内侧支承部件,从上述径向的内侧对上述第2摩擦板进行支承,上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具备:筒状支承部,形成为沿着上述轴向延伸的筒状,对上述第2摩擦板进行支承;和径向延伸支承部,以从上述筒状支承部向上述径向的内侧延伸的方式形成,上述径向延伸支承部以使上述输入部件与上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一体旋转的方式,与上述输入部件连结,上述第1活塞部相对于上述径向延伸支承部配置于作为上述轴向的一侧的轴向第1侧,上述转子支承部件具备:筒状部,形成为沿着上述轴向延伸的筒状,从上述径向的内侧对上述转子进行支承;和凸缘部,相对于上述筒状部在上述径向的内侧以沿着上述径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与上述筒状部连结,在相对于上述凸缘部的上述轴向第1侧、且为相对于上述筒状部的上述径向的内侧,配置有上述第1卡合装置,上述第1外侧支承部件构成为,朝向上述轴向第1侧开口,并且与上述筒状部一体旋转,在上述筒状部的内周部,固定有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环状部件,上述环状部件配置于相对于上述第1摩擦板以及上述第2摩擦板处于上述轴向第1侧、且在沿着上述轴向的轴向观察时与上述第1活塞部以及上述第2摩擦板的至少一方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特征结构,在将包含转子、转子支承部件以及第1卡合装置在内的第1组件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分开的第2组件的情况下,即使第1卡合装置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向轴向第1侧相对移动,第1活塞部以及第2摩擦板的至少一方也与环状部件抵接。由此,能够限制第1卡合装置的第1摩擦板向比转子支承部件的轴向第1侧的开口靠轴向第1侧的位置相对移动。即,能够限制第1摩擦板从转子支承部件脱落。因此,成为如下构造:在将包含转子、转子支承部件以及第1卡合装置在内的第1组件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分开的第2组件的情况下,能够限制第1组件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的开口而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是表示第1组件的结构的分解图。
图6是表示第1组件向第2组件的组装作业的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00...车辆用驱动装置;2...转子支承部件;21...筒状部;22...凸缘部;CL1...第1卡合装置;411...第1内侧摩擦件(第2摩擦板);412...第1外侧摩擦件(第1摩擦板);42...第1活塞部;44...第1内侧支承部件;441...第1筒状支承部(筒状支承部);442...第1径向延伸部(径向延伸支承部);48...第1外侧支承部件;10...环状部件;MG...旋转电机;St...定子;Ro...转子;T...动力传递机构;W...车轮;L...轴向;L1...轴向第1侧;L2...轴向第2侧;R...径向;R1...径向内侧;R2...径向外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是用于对具备内燃机EG以及旋转电机MG的双方的车辆(混合动力车辆)进行驱动的装置。具体而言,车辆用驱动装置100构成为一马达并联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
在以下的说明中,除了特别明示的情况外,以旋转电机MG的旋转轴心为基准,定义有“轴向L”、“径向R”、以及“周向”。而且,在径向R上,将旋转电机MG的旋转轴心侧设为“径向内侧R1”,将其相反的一侧设为“径向外侧R2”。
此外,与各部件有关的方向表示它们组装于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状态下的方向。另外,与各部件有关的方向、位置等所涉及的用语是也包含具有由制造上能够允许的误差产生的差异的状态的概念。
如图1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输入部件I;旋转电机MG;动力传递机构T;以及第1卡合装置CL1。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还具备:第2卡合装置CL2;副轴齿轮机构CG;差动齿轮机构DF;以及一对输出部件O。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件I的一部分、输出部件O的一部分、第1卡合装置CL1、第2卡合装置CL2、旋转电机MG、动力传递机构T、副轴齿轮机构CG、以及差动齿轮机构DF收容在壳体1内。
旋转电机MG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旋转电机MG能够发挥:接受电力的供给而产生动力的作为马达(motor)的功能;和接受动力的供给而产生电力的作为发电机(generator)的功能。因此,旋转电机MG与蓄电装置(电池、电容器等)电连接。旋转电机MG从蓄电装置接受电力的供给而运行,或者将借助内燃机EG的扭矩、车辆的惯性力发电的电力供给至蓄电装置而使之蓄电。
内燃机EG与旋转电机MG相同地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内燃机EG是通过燃料的燃烧而被驱动来获取动力的原动机(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等)。
输入部件I与内燃机EG驱动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件I经由使所传递的扭矩的变动衰减的调节装置(省略图示)而与内燃机EG的输出轴(曲轴等)驱动连结。
这里,在本申请中,“驱动连结”是指两个旋转构件能够传递驱动力地连结的状态,包括该两个旋转构件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的状态、或者该两个旋转构件经由一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传动部件能够传递驱动力地连结的状态。作为这样的传动部件,包括使旋转同速或者变速地进行传递的各种部件,例如包括轴、齿轮机构、带、链等。此外,作为传动部件,也可以包括选择性地传递旋转以及驱动力的卡合装置,例如包括摩擦卡合装置、啮合式卡合装置等。
第1卡合装置CL1以及第2卡合装置CL2分别是将两个旋转构件间的动力传递断开和连接的卡合装置。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装置CL1与第2卡合装置CL2沿轴向L并列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电机MG与动力传递机构T沿轴向L并列配置。而且,第2卡合装置CL2相对于第1卡合装置CL1配置于轴向L上的动力传递机构T侧。
在以下的说明中,在轴向L上,相对于第2卡合装置CL2将第1卡合装置CL1所配置的一侧作为“轴向第1侧L1”,将其相反的一侧作为“轴向第2侧L2”。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装置CL1配置于输入部件I与旋转电机MG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因此,第1卡合装置CL1将输入部件I与旋转电机MG连结或者解除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装置CL1基于向该第1卡合装置CL1供给的油压而被控制卡合的状态(直接连结卡合状态/滑动卡合状态/分离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装置CL2配置于旋转电机MG与动力传递机构T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而且,第2卡合装置CL2将动力传递机构T与旋转电机MG连结或者解除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装置CL2基于向该第2卡合装置CL2供给的油压而被控制卡合的状态(直接连结卡合状态/滑动卡合状态/分离状态。
动力传递机构T构成为将从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向车轮W侧传递。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力传递机构T为变速器TM。
变速器TM是具备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以与所形成的变速挡对应的变速比对从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器TM根据各时刻的变速比对向该变速器TM的输入构件亦即变速输入轴M输入的旋转以及扭矩进行变速并同时进行扭矩变换,然后向该变速器TM的输出构件亦即变速输出齿轮G1传递。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变速器TM是具备多个变速用卡合装置并且以能够切换的方式具备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的自动有级变速器。此外,作为变速器TM,也可以使用能够无极地变更变速比的自动无级变速器、以能够切换的方式具备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的手动式有级变速器等。
副轴齿轮机构CG具备副轴输入齿轮G2和副轴输出齿轮G3。副轴输入齿轮G2是副轴齿轮机构CG的输入构件。副轴输入齿轮G2与变速输出齿轮G1啮合。副轴输出齿轮G3是副轴齿轮机构CG的输出构件。副轴输出齿轮G3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副轴输入齿轮G2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副轴输出齿轮G3经由沿着轴向L延伸的副轴S而与副轴输入齿轮G2连结。在图示的例子中,副轴输出齿轮G3配置于比副轴输入齿轮G2靠轴向第1侧L1的位置。
差动齿轮机构DF具备与副轴齿轮机构CG的副轴输出齿轮G3啮合的差动输入齿轮G4。差动齿轮机构DF将差动输入齿轮G4的旋转分别分配给与车轮W驱动连结的一对输出部件O。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通过对第1卡合装置CL1以及第2卡合装置CL2的卡合的状态进行切换,从而能够将内燃机EG以及旋转电机MG的一方或者双方的扭矩传递给车轮W而使车辆行驶。此外,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中,形成为输入部件I与变速输入轴M配置在同轴上、且一对输出部件O与输入部件I以及变速输入轴M相互平行地配置在不同轴上的多轴结构。这样的结构例如适合作为搭载于FF(Front EngineFront Drive)车辆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结构。
另外,在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中,作为第1卡合装置CL1的直接连结卡合状态,在通过旋转电机MG的驱动力使内燃机EG启动时,使第2卡合装置CL2成为滑动卡合状态,从而能够不使内燃机EG的启动时的扭矩变动传递给车轮W。这里,“直接连结卡合状态”是指在摩擦卡合装置的一对摩擦板间不存在旋转速度差(滑动)的卡合状态。另外,“滑动卡合状态”是指在摩擦卡合装置的一对摩擦板间存在旋转速度差(滑动)的卡合状态。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具备第1侧壁部11、第2侧壁部12、以及筒状突出部13。另外,虽未图示,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壳体1在轴向L上的第1侧壁部11与第2侧壁部12之间,具备从径向外侧R2覆盖旋转电机MG的周壁部。
第1侧壁部11沿着径向R延伸。第1侧壁部11相对于旋转电机MG以及第1卡合装置CL1配置于轴向第1侧L1。在第1侧壁部11,沿轴向L贯通有输入部件I。此外,输入部件I的比第1侧壁部11靠轴向第1侧L1的部分与上述的调节装置连结。
第2侧壁部12沿着径向R延伸。第2侧壁部12相对于旋转电机MG以及第2卡合装置CL2配置于轴向第2侧L2。在第2侧壁部12,沿轴向L贯通有变速输入轴M。
筒状突出部13形成为从第2侧壁部12沿轴向L突出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突出部13形成为从第2侧壁部12朝轴向第1侧L1突出。而且,筒状突出部13形成为覆盖变速输入轴M的径向外侧R2的筒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突出部13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位于比输入部件I的轴向第2侧L2的端部靠轴向第2侧L2的位置。即,筒状突出部13相对于输入部件I在轴向L上分离。
如图3以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突出部13具有内侧突出部131和外侧突出部132。内侧突出部131与外侧突出部132在内侧突出部131的外周面与外侧突出部132的内周面接触的状态下相互连结。外侧突出部132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位于比内侧突出部131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靠轴向第1侧L1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输入部件I具备形成为轴向L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2侧L2)的端面开口的筒状的输入筒状部Ia。而且,变速输入轴M具备插入于输入筒状部Ia的径向内侧R1的插入部Ma。此外,输入部件I与变速输入轴M构成为相对旋转。
如图2所示,旋转电机MG具备定子St、和相对于该定子St配置于径向内侧R1的转子Ro。定子St固定于非旋转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St通过螺栓等固定部件而固定于壳体1的第1侧壁部11。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St具有:定子铁芯Stc;和线圈C,以形成从该定子铁芯Stc向轴向L的两侧(轴向第1侧L1以及轴向第2侧L2)突出的线圈端部Ce的方式卷绕于定子铁芯Stc。转子Ro构成为相对于定子St旋转自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Ro具有:转子铁芯Roc;一对保持部件H,从轴向L的两侧保持该转子铁芯Roc;以及配置在转子铁芯Roc内的永久磁铁PM。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子铁芯Stc以及转子铁芯Roc分别通过将圆环板状的磁性体(例如,电磁钢板等)沿轴向L层叠多个而形成。
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对转子Ro进行支承的转子支承部件2。转子支承部件2具备筒状部21和凸缘部22。
筒状部21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从径向内侧R1对转子Ro进行支承。筒状部21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转子Ro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21的外周面安装有转子Ro。此外,转子Ro向筒状部21的外周面的安装例如通过焊接、敛缝等来进行。
凸缘部22形成为相对于筒状部21在径向内侧R1沿着径向R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22相对于第2卡合装置CL2在轴向第2侧L2邻接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22相对于第2侧壁部12配置于轴向第1侧L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22形成为沿着径向R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
凸缘部2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筒状部21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22是与筒状部21独立的部件,例如通过焊接、敛缝等与筒状部21接合。即,作为分体部件的筒状部21与凸缘部22接合而构成。在图示的例子中,以使凸缘部22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与筒状部21的轴向第2侧L2的端部相互连结的方式,将凸缘部22与筒状部21通过焊接而接合。
第1卡合装置CL1相对于筒状部21配置于径向内侧R1、相对于凸缘部22配置于轴向第1侧L1。这样,在转子支承部件2中,在相对于筒状部21的径向内侧R1、且为相对于凸缘部22的轴向第1侧L1,确保有用于配置第1卡合装置CL1的空间。因此,转子支承部件2形成为朝向轴向第1侧L1开口的有底筒状。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装置CL2配置于轴向L上的第1卡合装置CL1与凸缘部22之间。这里,如上述那样,第1卡合装置CL1与第2卡合装置CL2沿轴向L并列配置。因此,第2卡合装置CL2相对于第1卡合装置CL1在轴向第2侧L2邻接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装置CL1以及第2卡合装置CL2配置于相对于转子Ro的径向内侧R1、且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转子Ro重叠的位置。这里,“径向内侧R1”是指不论轴向L的位置如何,相对于作为对象的构件都为径向R的内侧。此外,关于“径向外侧R2”也是相同的。另外,关于两个构件的配置,“特定方向观察时重叠”是指:在使与其视线方向平行的假想直线向与该假想直线正交的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至少存在一部分该假想直线与两个构件的双方都相交的区域。
如图3所示,第1卡合装置CL1具备沿轴向L并列配置的第1内侧摩擦件411和第1外侧摩擦件412、以及沿轴向L对该第1内侧摩擦件411和第1外侧摩擦件412进行推压的第1活塞部4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装置CL1还具备:被供给第1活塞部42的工作用的油的第1工作油室43;和相对于输入部件I向径向外侧R2延伸,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输入部件I连结的油室形成部件46。
第1内侧摩擦件411以及第1外侧摩擦件412均形成为圆环板状,相互使旋转轴心一致而配置。另外,第1内侧摩擦件411以及第1外侧摩擦件412各具备多个,它们沿着轴向L交替配置。第1内侧摩擦件411以及第1外侧摩擦件412能够将其中一方作为摩擦板,能够将另一方作为分隔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第1内侧摩擦件411与第1外侧摩擦件412统称记为“第1摩擦部件41”的情况。
第1外侧摩擦件412相当于“第1摩擦板”。第1外侧摩擦件412由第1外侧支承部件48支承。第1外侧支承部件48是从径向外侧R2对第1外侧摩擦件412进行支承的部件。第1外侧支承部件48朝向轴向第1侧L1开口。第1外侧支承部件48构成为与筒状部21一体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外侧支承部件48与筒状部21一体地形成。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筒状部21的内周部,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遍及轴向L的整个区域地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第1外侧摩擦件412的外周部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通过使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利用筒状部21从径向外侧R2对第1外侧摩擦件412进行支承。这样,第1外侧摩擦件412在被限制了相对于筒状部21的相对旋转的状态下,能够沿轴向L滑动地被支承。
第1内侧摩擦件411相当于“第2摩擦板”。第1内侧摩擦件411由第1内侧支承部件44支承。第1内侧支承部件44是从径向内侧R1对第1内侧摩擦件411进行支承的部件。第1内侧支承部件44具备: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的第1筒状支承部441;和形成为从该第1筒状支承部441朝径向内侧R1延伸的第1径向延伸部442。
第1筒状支承部441从径向内侧R1对第1内侧摩擦件411进行支承。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外周部,遍及轴向L的整个区域地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第1内侧摩擦件411的内周部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通过使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利用第1筒状支承部441从径向内侧R1对第1内侧摩擦件411进行支承。这样,第1内侧摩擦件411在相对于第1筒状支承部441被限制了相对旋转的状态下,沿轴向L能够滑动地被支承。
第1径向延伸部442相当于“径向延伸支承部”。第1径向延伸部44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径向延伸部442是独立于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部件,例如通过焊接、敛缝等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接合。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1径向延伸部442的轴向第1侧L1的面、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轴向第2侧L2的面接触的状态下,第1径向延伸部442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通过焊接相互接合。另外,第1径向延伸部44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输入部件I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径向延伸部442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与输入部件I的外周面连结。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径向延伸部442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与形成于输入部件I的外周面的凸缘状的突出部通过焊接而接合。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径向延伸部442形成为沿着径向R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卡合装置CL1具有抵接部442a,该抵接部442a相对于第1摩擦部件41从轴向L上的与第1活塞部42侧相反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2侧L2)抵接。在图示的例子中,抵接部442a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一体地形成。具体而言,抵接部442a由第1径向延伸部442中的比第1筒状支承部441更向径向外侧R2延伸的部分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442a配置为从轴向第2侧L2与最靠轴向第2侧L2的第1内侧摩擦件411抵接。
第1径向延伸部442在轴向L上与油路形成部件45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径向延伸部442相对于油路形成部件45从轴向第2侧L2抵接。
油路形成部件45是在第1卡合装置CL1中形成油路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油路形成部件45配置在轴向L上的第1径向延伸部442与第1活塞部42之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油路形成部件45配置于相对于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径向内侧R1、且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油路形成部件45具有连结部451和分隔部452。
连结部451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连结部451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筒状支承部441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51以相对于第1筒状支承部441在径向内侧R1邻接的状态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连结。具体而言,在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内周部,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连结部451的外周部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通过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连结部451以与第1筒状支承部441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其连结。
分隔部452形成为从连结部451向径向内侧R1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使分隔部452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与连结部451的轴向第2侧L2的端部相互连结的方式,使分隔部452与连结部451一体地形成。分隔部452以隔着第1活塞部42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之间的空间的方式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油路形成部件45中的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沿着径向R的径向槽45a。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分隔部452的径向R的整个区域中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分隔部452从轴向第1侧L1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抵接。而且,在分隔部452中的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径向槽45a。径向槽45a形成为遍及分隔部452中的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接触的接触面的径向R的整个区域地连续。即,径向槽45a形成为相对于分隔部452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的接触部分,将径向内侧R1与径向外侧R2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径向槽45a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
第1活塞部42相对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径向延伸部442,配置于轴向第1侧L1。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活塞部42被支承为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一体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图示,但以使连结部451与第1活塞部42一体旋转的方式,限制第1活塞部42相对于连结部451的相对旋转。这里,如上述那样,连结部451以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筒状支承部441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其连结。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活塞部42被支承为经由连结部451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一体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活塞部42构成为以与被供给至第1工作油室43的油压对应的压力将第1摩擦部件41沿轴向L推压。第1活塞部42具有第1滑动部421和第1推压部422。
第1滑动部421沿着径向R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滑动部421形成为沿着径向R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第1滑动部421构成为在第1缸体部C1内沿轴向L滑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滑动部421配置于相对于第1摩擦部件41的径向内侧R1、且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第1摩擦部件41重叠的位置。
第1缸体部C1形成为沿着轴向L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缸体部C1由输入部件I和油路形成部件45形成。具体而言,输入部件I中的输入筒状部Ia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作为供第1滑动部421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滑动的滑动面发挥功能。另外,油路形成部件45中的连结部451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作为供第1滑动部421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滑动的滑动面发挥功能。
第1推压部422以相对于第1摩擦部件41在轴向L上邻接的方式,从第1滑动部421向径向外侧R2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推压部422相对于第1摩擦部件41,配置于轴向L上的与第1径向延伸部442的抵接部442a侧相反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1侧L1)。因此,第1推压部422形成为,从第1滑动部421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通过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轴向第1侧L1而绕过该第1筒状支承部441,同时向径向外侧R2延伸。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活塞部42被第1施力部件42a朝向轴向第1侧L1施力。第1施力部件42a配置在轴向L上的第1滑动部421与油路形成部件45的分隔部45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1施力部件42a在周向上分散地配置。作为第1施力部件42a,例如能够使用复位弹簧等。这样,若从油压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向第1工作油室43供给规定油压的油,则第1活塞部42与该油压对应地克服第1施力部件42a的作用力地向轴向第2侧L2滑动,将第1摩擦部件41向轴向第2侧L2推压。
第1工作油室43相对于第1活塞部42在轴向L上邻接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工作油室43形成在第1活塞部42与油室形成部件46之间。具体而言,第1工作油室43形成在轴向L上的第1活塞部42的第1滑动部421与油室形成部件46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工作油室43配置为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第1摩擦部件41重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工作油室43配置为在沿着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不与第1摩擦部件41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室形成部件46配置为与输入部件I中的输入筒状部Ia的外周面接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室形成部件46相对于第1活塞部42配置于轴向第1侧L1。这里,油室形成部件46相对于第1活塞部42的第1滑动部421在轴向第1侧L1邻接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室形成部件46的最外周部的径向R的尺寸比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内周面的径向R的尺寸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油室形成部件46配置于比油路形成部件45的连结部451靠径向内侧R1的位置。因此,穿过径向R上的油室形成部件46与连结部451之间,第1活塞部42形成为向轴向第1侧L1延伸突出,并且向径向外侧R2延伸突出,从而第1推压部422配置于比连结部451靠径向外侧R2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相对于第1活塞部42,在轴向L上的与第1工作油室43侧相反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2侧L2),形成有第1解除油室47。第1解除油室47是用于产生与在第1工作油室43中产生的离心油压相对抗的油压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解除油室47形成在第1活塞部42与油路形成部件45之间。即,第1活塞部42与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之间的空间中的相对于油路形成部件45的分隔部452处于轴向第1侧L1的部分作为第1解除油室47发挥功能。
如图3所示,第2卡合装置CL2具备:沿轴向L并列配置的第2内侧摩擦件511和第2外侧摩擦件512、以及将该第2内侧摩擦件511和第2外侧摩擦件512沿轴向L推压的第2活塞部5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装置CL2还具备被供给第2活塞部52的工作用的油的第2工作油室53。
第2内侧摩擦件511以及第2外侧摩擦件512均形成为圆环板状,相互使旋转轴心一致而配置。另外,第2内侧摩擦件511以及第2外侧摩擦件512各具备多个,它们沿着轴向L交替地配置。第2内侧摩擦件511以及第2外侧摩擦件512将其中一方作为摩擦板,将另一方作为分隔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存在将第2内侧摩擦件511与第2外侧摩擦件512统称记为“第2摩擦部件51”的情况。
第2内侧摩擦件511相当于“第4摩擦板”。第2内侧摩擦件511由第2内侧支承部件54支承。第2内侧支承部件54是从径向内侧R1对第2内侧摩擦件511进行支承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内侧支承部件54具备: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的第2筒状支承部541;和形成为从该第2筒状支承部541向径向内侧R1延伸的第2径向延伸部542。
第2筒状支承部541从径向内侧R1对第2内侧摩擦件511进行支承。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2筒状支承部541的外周部,遍及轴向L的整个区域地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第2内侧摩擦件511的内周部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通过使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利用第2筒状支承部541从径向内侧R1对第2内侧摩擦件511进行支承。这样,第2内侧摩擦件511在被限制了相对于第2筒状支承部541的相对旋转的状态下,能够沿轴向L滑动地被支承。
第2径向延伸部542以与第2筒状支承部541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径向延伸部542是与第2筒状支承部541独立的部件,例如通过焊接、敛缝等与第2筒状支承部541接合。在图示的例子中,以使第2径向延伸部542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与第2筒状支承部541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相互连结的方式,将第2径向延伸部542与第2筒状支承部541通过焊接而接合。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径向延伸部542形成为沿着径向R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
另外,第2径向延伸部54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变速输入轴M连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径向延伸部542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与变速输入轴M的外周面连结。在图示的例子中,在形成于第2径向延伸部542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的筒状部分的内周面,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变速输入轴M的外周面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通过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第2径向延伸部542与变速输入轴M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
第2外侧摩擦件512相当于“第3摩擦板”。第2外侧摩擦件512由第2外侧支承部件55支承。第2外侧支承部件55是从径向外侧R2对第2外侧摩擦件512进行支承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外侧支承部件55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2外侧支承部件55的内周部,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第2外侧摩擦件512的外周部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通过使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利用第2外侧支承部件55从径向外侧R2对第2外侧摩擦件512进行支承。这样,第2外侧摩擦件512在被限制了相对于第2外侧支承部件55的相对旋转的状态下,能够沿轴向L滑动地被支承。
第2外侧支承部件55构成为与转子支承部件2一体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外侧支承部件55由转子支承部件2的筒状部21从径向外侧R2支承。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第2外侧支承部件55的外周部,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如上述那样,在筒状部21的内周部也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而且,通过使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利用筒状部21从径向外侧R2对第2外侧支承部件55进行支承。这样,第2外侧摩擦件512经由第2外侧支承部件55支承于转子支承部件2的筒状部2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卡合装置CL2具备与第2摩擦部件51抵接的抵接部件56。抵接部件56配置为,相对于第2摩擦部件51从轴向L上的与第2活塞部52侧相反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1侧L1)抵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件56配置为从轴向第1侧L1与最靠轴向第1侧L1的第2外侧摩擦件512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接部件56由筒状部21从径向外侧R2支承。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抵接部件56的外周部,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而且,这些花键与形成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多个花键卡合,从而抵接部件56在被限制了相对于筒状部21的相对旋转并且能够沿轴向L滑动的状态下,被筒状部21从径向外侧R2支承。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圆环状的固定部件56a以从轴向第1侧L1与抵接部件56抵接的方式,固定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这样,抵接部件56的向轴向第1侧L1的移动被固定部件56a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56a为卡环。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活塞部52构成为以与被供给至第2工作油室53的油压对应的压力将第2摩擦部件51沿轴向L推压。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活塞部52配置于比第2摩擦部件51靠轴向第2侧L2的位置。即,第2活塞部52配置为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不与第2摩擦部件51重叠。第2活塞部52具有第2滑动部521和第2推压部522。
第2滑动部521构成为将第2缸体部C2内沿轴向L滑动。第2缸体部C2形成为沿着轴向L的筒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缸体部C2由凸缘部22的缸体形成部23形成。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22的一部分构成第2卡合装置CL2的一部分。
缸体形成部23以形成供第2活塞部52滑动的第2缸体部C2的方式向轴向第2侧L2突出。在本实施方式中,缸体形成部23具有内侧筒状部231、外侧筒状部232、以及径向连结部233。
内侧筒状部231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内侧筒状部231的外周面的一部分作为供第2滑动部521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滑动的滑动面发挥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筒状部231配置为覆盖壳体1的筒状突出部13的径向外侧R2。
外侧筒状部232形成为沿着轴向L延伸的筒状。外侧筒状部232相对于内侧筒状部231配置于径向外侧R2。外侧筒状部232的内周面的一部分作为供第2滑动部521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滑动的滑动面发挥功能。
径向连结部233以将内侧筒状部231与外侧筒状部232连结的方式沿着径向R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向连结部233形成为沿着径向R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径向连结部233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与内侧筒状部231的轴向第2侧L2的端部连结。而且,径向连结部233的径向外侧R2的端部与外侧筒状部232的轴向第2侧L2的端部连结。另外,凸缘部22中的比缸体形成部23靠径向外侧R2的部分形成为沿着径向R以及周向延伸的圆环板状,与外侧筒状部232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连结。在图示的例子中,包含内侧筒状部231、外侧筒状部232以及径向连结部233在内的凸缘部22由一个部件一体形成。
第2推压部522从第2滑动部521向径向外侧R2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推压部522相对于第2摩擦部件51配置于轴向L上的与抵接部件56侧相反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2侧L2)。
第2活塞部52被支承为与转子支承部件2一体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省略图示,但以使转子支承部件2的凸缘部22与第2活塞部52一体旋转的方式,限制了第2活塞部52相对于凸缘部22的相对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活塞部52通过安装于安装部件57的第2施力部件52a被朝向轴向第2侧L2施力。第2施力部件52a配置于轴向L上的第2滑动部521与安装部件57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第2施力部件52a在周向上分散地配置。作为第2施力部件52a,例如能够使用复位弹簧等。这样,若从油压控制装置(省略图示)向第2工作油室53供给规定油压的油,则第2活塞部52与该油压对应地克服第2施力部件52a的作用力地沿轴向第1侧L1滑动,将第2摩擦部件51向轴向第1侧L1推压。
安装部件57相对于缸体形成部23的内侧筒状部231配置于径向外侧R2。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57配置为与内侧筒状部231的外周面接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件57相对于第2活塞部52的第2滑动部521在轴向第1侧L1邻接配置。
第2工作油室53相对于第2活塞部52在轴向L上邻接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工作油室53形成在第2活塞部52与缸体形成部23之间。具体而言,第2工作油室53形成在轴向L上的第2活塞部52的第2滑动部521与缸体形成部23的径向连结部233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工作油室53配置为在沿着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与第2摩擦部件51重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工作油室53配置为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不与第2摩擦部件51重叠。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相对于第2活塞部52处于轴向L上的与第2工作油室53侧相反的一侧(这里为轴向第1侧L1),形成有第2解除油室58。第2解除油室58是用于产生与在第2工作油室53中产生的离心油压相对抗的油压的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解除油室58形成在第2活塞部52与安装部件57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凸缘部22延伸至比第2卡合装置CL2靠径向内侧R1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凸缘部22的内周端位于比第2活塞部52的内周端靠径向内侧R1的位置。
如图3所示,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固定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环状部件10。环状部件10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部件10为卡环。环状部件10嵌入于在筒状部21的内周部形成的第2固定槽21d(参照图5),从而固定于筒状部21。第2固定槽21d是在筒状部21的内周部沿周向连续地形成的槽。在本例中,如上述那样,在筒状部21的内周部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而且,第2固定槽21d至少形成于这样的多个花键中的向径向内侧R1突出的突条部分。
环状部件10配置于相对于第1内侧摩擦件411以及第1外侧摩擦件412处于轴向第1侧L1、且在沿着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以及第1内侧摩擦件411的至少一方重叠的位置。在图示的例子中,第1活塞部42的外周缘与第1内侧摩擦件411的外周缘配置于径向R的几乎相同的位置。因此,环状部件10构成为与第1活塞部42的第1推压部422以及第1内侧摩擦件411的双方重叠。此外,在第1活塞部42的外周缘与第1内侧摩擦件411的外周缘的径向R的位置不同的情况下,环状部件10配置为在轴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以及第1内侧摩擦件411中的至少配置于径向外侧R2的一方重叠。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下述的式(1)成立。
D1-D2>D3···(1)
在上述式(1)中,D1是筒状部21的内周面的直径。而且,D2是第1活塞部42的最外径。另外,D3是从筒状部21的内周面至环状部件10的内周端的径向R的距离。这里,筒状部21的内周面是朝向筒状部21的径向内侧R1的圆筒状的面。在图示的例子中,筒状部21的内周面是指将形成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多个花键的径向内侧R1的端部相连结而形成的假想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活塞部42的最外径是第1推压部422的外缘的直径。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对转子Ro的旋转进行检测的旋转传感器3。旋转传感器3是用于对转子Ro相对于定子St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以及转子Ro的旋转速度的至少一方进行检测的传感器。作为这样的旋转传感器3,例如能够使用解析器。旋转传感器3具备旋转体31和固定体32。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体31以及固定体32分别形成为以转子Ro的旋转轴心为基准的圆环状。
旋转体31支承于缸体形成部23的外周面。即,旋转体31配置于相对于缸体形成部23的径向外侧R2、且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缸体形成部23重叠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体31配置于缸体形成部23中的外侧筒状部232的外周面。而且,旋转体31以一体旋转的方式与外侧筒状部232连结。在图示的例子中,在缸体形成部23(这里为外侧筒状部232)的外周面,在周向上分散地形成有沿轴向L延伸的多个花键。另一方面,在旋转体31的内周面也形成有相同的花键。而且,这些花键彼此卡合,从而旋转体31与转子支承部件2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另外,在图示的例子中,圆环状的限制部件31a以从轴向第2侧L2与旋转体31抵接的方式,固定于外侧筒状部232的外周面。这样,旋转体31向轴向第2侧L2的移动被限制部件31a限制。
固定体32相对于旋转体31配置于径向外侧R2。固定体32支承于非旋转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体32支承于在壳体1的第2侧壁部12设置的传感器支承部14。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3配置于相对于第2活塞部52的第2滑动部521的径向外侧R2、且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该第2滑动部521重叠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3配置为在沿着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与第2摩擦部件51重叠。在图示的例子中,旋转体31配置为在轴向观察时,除了第2摩擦部件51之外,也与第2活塞部52的第2推压部522重叠。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传感器3配置为在沿着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与转子Ro重叠。在图示的例子中,固定体32的径向外侧R2的部分配置为在轴向观察时与转子Ro重叠。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将转子支承部件2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1轴承B1及第2轴承B2;和将输入部件I支承为能够旋转的第3轴承B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第2轴承B2、以及第3轴承B3分别为滚珠轴承。
第1轴承B1将转子支承部件2的筒状部21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配置于比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筒状支承部441靠径向外侧R2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相对于转子Ro配置于轴向第1侧L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配置于筒状部21的外周面。具体而言,筒状部21具有比转子Ro向轴向第1侧L1突出的轴承支承部211。而且,以使第1轴承B1的内周面与轴承支承部211的外周面相接触的方式安装有第1轴承B1。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支承于壳体1中的第1侧壁部11的轴承支承部11a。轴承支承部11a向轴向第2侧L2突出,从径向外侧R2支承第1轴承B1。这样,第1轴承B1将筒状部2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第1侧壁部11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配置为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重叠。具体而言,第1轴承B1配置为在径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的第1推压部422重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配置为在沿着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与转子Ro重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承B1配置为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定子St的线圈端部Ce重叠(参照图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筒状部21,相对于转子Ro在轴向第1侧L1,形成有从筒状部2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R2突出的突起部21a。这里,突起部21a遍及周向的整个区域地连续形成。而且,突起部21a以被转子Ro与第1轴承B1从轴向L的两侧夹持的方式配置。具体而言,转子Ro配置为从轴向第2侧L2与突起部21a抵接。另外,第1轴承B1配置为从轴向第1侧L1与突起部21a抵接。
第2轴承B2将转子支承部件2的凸缘部22支承为能够旋转。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轴承B2配置为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第2活塞部52重叠。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轴承B2配置于相对于凸缘部22的缸体形成部23处于径向内侧R1、且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缸体形成部23重叠的位置。而且,第2轴承B2从径向内侧R1对转子支承部件2进行支承。在图示的例子中,第2轴承B2夹装在转子支承部件2的内侧筒状部231、与壳体1的筒状突出部13(具体而言,外侧突出部132)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轴承B3配置于相对于第1活塞部42的至少一部分处于径向内侧R1、且在沿着径向R的径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重叠的位置。这里,第3轴承B3相对于第1活塞部42的第1推压部422配置于径向内侧R1。另外,第3轴承B3配置为在径向观察时与第1推压部422重叠。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轴承B3相对于油室形成部件46配置于轴向第1侧L1。另外,第3轴承B3相对于油室形成部件46的一部分配置于径向内侧R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轴承B3配置于输入部件I中的输入筒状部Ia的外周面。具体而言,以使第3轴承B3的内周面与输入筒状部Ia的外周面相接触的方式安装有第3轴承B3。另外,第3轴承B3从径向外侧R2支承于壳体1的第1侧壁部11。这样,第3轴承B3将输入部件I支承为相对于第1侧壁部11能够旋转。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3轴承B3的内座圈从轴向第1侧L1与形成于输入筒状部Ia的外周面的台阶部抵接。而且,第3轴承B3的外座圈从轴向第2侧L2与第1侧壁部11抵接。这样,第3轴承B3被输入筒状部Ia与第1侧壁部11限制了轴向L的移动。其结果是,第3轴承B3能够对作用于由该第3轴承B3支承的输入部件I的推力载荷进行支承。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用于向第1工作油室43供给油而使第1活塞部42工作的油路。该油路包括第1工作油路P11、第1工作连接油路P12、以及第2轴内油路P13。
第1工作油路P11是与第1工作油室43连通的油路。第1工作油路P11从输入部件I中的输入筒状部Ia的内周面遍及至外周面地形成。
第1工作连接油路P12是将第1工作油路P11与第2轴内油路P13连接的油路。第1工作连接油路P12形成于变速输入轴M的插入部Ma。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工作连接油路P12从插入部Ma的内部的第2轴内油路P13到外周面地沿着径向R形成。
第2轴内油路P13是形成于变速输入轴M的内部的油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轴内油路P13沿着轴向L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用于向第2工作油室53供给油而使第2活塞部52工作的油路。该油路包括第2工作油路P21、第2工作连接油路P22、以及第2径向油路P23。
第2工作油路P21是将转子支承部件2的径向内侧R1与第2工作油室53连通的油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工作油路P21形成于缸体形成部23的内侧筒状部231。而且,第2工作油路P21从内侧筒状部231的内周面遍及至外周面地形成。
第2工作连接油路P22是将第2径向油路P23与第2工作油路P21连接的油路。第2工作连接油路P22形成于壳体1的筒状突出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工作连接油路P22具有:轴向槽P22a,形成为在内侧突出部131的外周面与外侧突出部132的内周面的抵接部沿着轴向L延伸;周向槽P22b,形成为在外侧突出部132的外周面沿着周向延伸;以及连接孔P22c,以将上述轴向槽P22a与上述周向槽P22b连接的方式沿着径向R形成。
第2径向油路P23是形成于壳体1的第2侧壁部12的油路。第2径向油路P23沿着径向R形成。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用于向第1摩擦部件41供给油而对第1摩擦部件41进行润滑的油路。该油路包括第1润滑油路P31、润滑连接油路P32、以及第1轴内油路P33。此外,如此地向第1摩擦部件41供给的油也发挥对第1摩擦部件41进行冷却的作用。
第1润滑油路P31是将第1摩擦部件41的润滑用的油向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连通孔44a供给的油路。第1润滑油路P31从输入部件I中的输入筒状部Ia的内周面遍及至外周面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润滑油路P31与第1活塞部42和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之间的空间连通。第1连通孔44a相当于沿径向R贯通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2供给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连通孔44a形成为沿径向R贯通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筒状支承部441。
润滑连接油路P32是将第1润滑油路P31与第1轴内油路P33连接的油路。润滑连接油路P32形成于变速输入轴M的插入部Ma。在本实施方式中,润滑连接油路P32从插入部Ma的内部的第1轴内油路P33至外周面地沿着径向R形成。
第1轴内油路P33是形成于变速输入轴M的内部的油路。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内油路P33沿着轴向L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轴内油路P33与第2轴内油路P13独立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轴内油路P33、润滑连接油路P32、以及第1润滑油路P31依次流动的油向第1活塞部42和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之间的空间流入。而且,流入至该空间的油向第1内侧支承部件44和油路形成部件45之间的空间、与第1活塞部42和油路形成部件45之间的空间(第1解除油室47)分支而朝向径向外侧R2流动。这里,第1活塞部42和油路形成部件45之间的空间亦即第1解除油室47形成为与第1润滑油路P31连通的连通部分以外被封闭的空间。因此,在第1解除油室47成为被油填满的状态后,来自第1润滑油路P31的油主要向第1内侧支承部件44和油路形成部件45之间的空间流入。然后,流入至第1内侧支承部件44和油路形成部件45之间的空间的油通过径向槽45a而到达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内周部。在本实施方式中,这样的到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内周部为止的油的流动路径作为从径向内侧R1对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内周部供给油的供给部SP发挥功能。
而且,供给至第1筒状支承部441的内周部的油通过第1连通孔44a而到达第1摩擦部件41。这样,第1摩擦部件41被油润滑以及冷却。之后,供给至第1摩擦部件41的油通过第1内侧摩擦件411与第1外侧摩擦件412的缝隙等而到达筒状部21的内周部。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供给至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油通过转子冷却孔21b而向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供给。转子冷却孔21b相当于与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连通的“第1供给孔”。在本实施方式中,筒状部21的外周面与转子铁芯Roc的内周面的缝隙G作为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发挥功能。在本例中,被供给至该缝隙G的油沿着转子铁芯Roc的内周面沿轴向L流通而将转子Ro冷却后,从未图示的排出孔排出而向定子St的线圈端部Ce等供给。
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冷却孔21b相对于环状部件10在轴向第2侧L2,以向筒状部21的内周部开口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转子冷却孔21b相对于突起部21a在轴向第2侧L2,以向筒状部21的外周部开口的方式形成。在图示的例子中,两个转子冷却孔21b沿轴向L并列形成。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用于向第2摩擦部件51供给油而对第2摩擦部件51进行润滑的油路。该油路包括第2润滑油路P41和第1径向油路P42。此外,如此地向第2摩擦部件51供给的油也发挥对第2摩擦部件51进行冷却的作用。
第2润滑油路P41是将第2摩擦部件51的润滑用的油向第2内侧支承部件54的第2连通孔54a供给的油路。第2连通孔54a形成为沿径向R贯通第2内侧支承部件54。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连通孔54a形成为沿径向R贯通第2内侧支承部件54的第2筒状支承部541。
第2润滑油路P41形成于壳体1的筒状突出部1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润滑油路P41具有:轴向槽P41a,形成为在内侧突出部131的外周面与外侧突出部132的内周面的抵接部沿着轴向L延伸;筒状油路P41b,在比内侧突出部131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靠轴向第1侧L1的位置由外侧突出部132的内周面包围而形成;以及连接孔P41c,以将该筒状油路P41b与外侧突出部132的外周面连接的方式沿着径向R形成。
第1径向油路P42是形成于壳体1的第2侧壁部12的油路。第1径向油路P42沿着径向R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径向油路P42独立于第2径向油路P23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径向油路P42、以及第2润滑油路P41依次流动的油从连接孔P41c以及筒状油路P41b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的开口向凸缘部22和第2内侧支承部件54之间的空间流入。
而且,如此地流入的油中的从连接孔P41c流入的油依次通过第1贯通孔24a以及第2贯通孔231a而到达第2解除油室58。第1贯通孔24a形成为沿径向R贯通嵌合部件24。嵌合部件24是以从轴向第1侧L1与第2轴承B2抵接的方式,嵌合于缸体形成部23的内侧筒状部231的内周面的部件。第2贯通孔231a形成为沿径向R贯通缸体形成部23的内侧筒状部231。第2贯通孔231a的径向外侧R2的开口部在第2解除油室58开口。这里,第2解除油室58形成为与第2贯通孔231a连通的连通部分以外被封闭的空间。因此,在第2解除油室58成为被油填满的状态后,来自第2润滑油路P41的油主要从筒状油路P41b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的开口流出。
这样,从筒状油路P41b的轴向第1侧L1的端部的开口流出的油通过嵌合部件24与第2内侧支承部件54的第2径向延伸部542之间,进一步通过第2连通孔54a而到达第2摩擦部件51。
以下,参照图5以及图6对将包含转子Ro、转子支承部件2以及第1卡合装置CL1在内的第1组件AS1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AS1分开的第2组件AS2的作业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在本例中,进行将包含转子Ro、转子支承部件2以及第1卡合装置CL1在内的第1组件AS1组装于包含变速器TM的第2组件AS2的作业(参照图6)。在本例中,如以下那样制成第1组件AS1。
首先,如图5所示,以使转子支承部件2、转子Ro、旋转传感器3的旋转体31、第2活塞部52、安装部件57、第2外侧支承部件55一体旋转的方式,对它们进行组装。并且,将第2轴承B2组装于转子支承部件2。第2轴承B2以使该第2轴承B2的外周面与缸体形成部23的内侧筒状部231的内周面接触的方式,从轴向第1侧L1插入于内侧筒状部231的径向内侧R1。之后,嵌合部件24以从轴向第1侧L1与第2轴承B2抵接的方式,嵌合于内侧筒状部231的内周面。
接下来,在第2内侧摩擦件511与第2外侧摩擦件512以沿轴向L交替地并列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使第2内侧支承部件54的第2筒状支承部541与多个第2内侧摩擦件511花键卡合。而且,使多个第2外侧摩擦件512与第2外侧支承部件55花键卡合,并使从轴向第1侧L1与最靠轴向第1侧L1的第2外侧摩擦件512抵接的抵接部件56与筒状部21花键卡合。之后,在抵接部件56与形成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第1固定槽21c相比位于轴向第2侧L2的状态下,将固定部件56a安装于第1固定槽21c。第1固定槽21c是沿周向连续地形成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槽。
接着,在第1内侧摩擦件411与第1外侧摩擦件412以沿轴向L交替地并列的方式配置的状态下,使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1筒状支承部441与多个第1内侧摩擦件411花键卡合。这里,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与输入部件I一体连结。并且,针对输入部件I组装油路形成部件45、第1活塞部42、以及油室形成部件46。由此,输入部件I、第1内侧支承部件44、油路形成部件45、第1活塞部42、以及油室形成部件46以一体旋转的方式连结。而且,使多个第1外侧摩擦件412与筒状部21花键卡合。之后,在与形成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第2固定槽21d相比第1活塞部42的第1推压部422位于轴向第2侧L2的状态下,将环状部件10安装于第2固定槽21d。此外,第2固定槽21d配置于比第1固定槽21c靠轴向第1侧L1的位置。
如图6所示,在以使转子Ro的旋转轴心(轴向L)沿着铅直方向的方式,维持第1组件AS1的姿势的状态下,进行第1组件AS1向第2组件AS2的组装作业。在本例中,对于第1组件AS1,以使第2卡合装置CL2相比第1卡合装置CL1位于下方的方式,利用保持装置(省略图示)对输入部件I进行保持。另一方面,对于第2组件AS2,使变速输入轴M的插入部Ma以朝向上方的方式配置。而且,使第1组件AS1从上方接近第2组件AS2,将变速输入轴M的插入部Ma插入于输入部件I的输入筒状部Ia的径向内侧R1。
此时,因被转子支承部件2的筒状部21支承的转子Ro等的自重,包含与第1外侧摩擦件412花键卡合的筒状部21在内的转子支承部件2与第2卡合装置CL2以及第2内侧支承部件54等一同相对于输入部件I向下方移动。但是,固定于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环状部件10从上方与第1活塞部42的第1推压部422抵接,从而限制转子支承部件2等的进一步向下方的移动。由此,能够限制第1外侧摩擦件412向比转子支承部件2的轴向第1侧L1的开口靠上方的位置相对移动。因此,能够限制第1外侧摩擦件412与筒状部21的花键卡合被解除而使得转子支承部件2等脱落的情况。即,成为能够限制第1组件AS1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而脱落的构造。
另外,此时,上述式(1)成立,因此即使在输入部件I与转子支承部件2的轴心的位置偏移,从而第1活塞部4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的内周面接触的情况下,环状部件10也能够维持在轴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重叠的状态。因此,成为能够可靠性高地限制第1组件AS1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而脱落的构造。
另外,此时,由于第2卡合装置CL2等的自重,从而支承第2外侧摩擦件512的第2外侧支承部件55与第2内侧支承部件54等一同向下方移动。但是,第2外侧支承部件55的进一步向下方的移动被凸缘部22限制。另外,第2活塞部52的向下方的移动也被凸缘部22限制。
此外,在第1组件AS1组装安装有定子St、第1轴承B1、以及第3轴承B3的第1侧壁部11。该组装作业可以在第1组件AS1向第2组件AS2的组装作业之前以及之后的任一方进行。
〔其他的实施方式〕
(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第1外侧支承部件48与筒状部21一体形成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第1外侧支承部件48也可以与第2外侧支承部件55相同地,是相对于筒状部21独立的分体部件。
(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作为第1供给孔的转子冷却孔21b相对于突起部21a在轴向第2侧L2形成为向筒状部21的外周部开口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转子冷却孔21b也可以相对于突起部21a在轴向第1侧L1形成为向筒状部21的外周部开口。或者,也可以是不具备转子冷却孔21b的结构。
(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筒状部21的外周面与转子铁芯Roc的内周面的缝隙G作为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发挥功能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也可以形成于转子支承部件2、保持部件H、以及转子Ro中的任一个、或者它们的边界部分的缝隙。例如,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也可以形成于保持部件H与转子Ro的边界部分的缝隙。
(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具备从径向内侧R1对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内周部供给油的供给部SP,作为沿径向R贯通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2供给孔而形成有第1连通孔44a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成为不形成第1连通孔44a,从径向内侧R1以外的方向对第1摩擦部件41供给油的结构。或者,也可以成为不具备供给部SP的结构。
(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第2卡合装置CL2相对于第1卡合装置CL1在轴向第2侧L2邻接配置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形成为第2卡合装置CL2配置于相对于第1卡合装置CL1在径向R上偏移的位置的结构。或者,也可以形成为不具备第2卡合装置CL2的结构。
(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在将第1组件AS1与第2组件AS2组装时,以使第2卡合装置CL2相比第1卡合装置CL1位于下方的方式,保持输入部件I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方法,也可以构成为在将第1组件AS1与第2组件AS2组装的情况下,以使第2卡合装置CL2相比第1卡合装置CL1位于上方的方式,保持转子支承部件2。在这种情况下,第1活塞部42的第1推压部422从上方与环状部件10抵接,从而限制第1卡合装置CL1以及输入部件I等的进一步向下方的移动。因此,即便是该方法,也能够限制第1组件AS1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而脱落的情况。
(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动力传递机构T是具备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以与所形成的变速挡对应的变速比对从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器TM的结构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例如动力传递机构T也可以是以恒定的变速比对从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固定变速比的变速器(减速器或者增速器)。或者,动力传递机构T也可以构成为将从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以原样的旋转速度传递至变速输出齿轮G1。
(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以车辆用驱动装置100构成作为一马达并联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结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可以是具备内燃机EG和两个旋转电机的所谓串联并联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或者也可以是具备内燃机EG、两个旋转电机以及动力分配用的差动齿轮机构(例如行星齿轮机构),利用该差动齿轮机构将内燃机EG的驱动力向主要作为发电机发挥功能的第1旋转电机、和车轮以及主要作为电动机发挥功能的第2旋转电机分配的所谓分体方式的混合动力车辆用的驱动装置。
(9)此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结构只要不产生矛盾,则也能够与其他的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结构组合来加以应用。关于其他的结构,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方式在全部方面只不过是例示。因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进行各种改变。
〔上述实施方式的概要〕
以下,对在上述中说明的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概要进行说明。
车辆用驱动装置100具备:
输入部件I,与内燃机EG驱动连结;
旋转电机MG,具有定子St、以及相对于上述定子St配置于径向R的内侧R1的转子Ro,作为车轮W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
动力传递机构T,将从上述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向上述车轮侧传递;
转子支承部件2,对上述转子Ro进行支承;以及
第1卡合装置CL1,具有沿轴向L并列配置的第1摩擦板412)、和第2摩擦板411、以及将上述第1摩擦板412和上述第2摩擦板411沿上述轴向L推压的第1活塞部42,
上述第1卡合装置CL1配置于上述输入部件I与上述旋转电机MG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
在上述车辆用驱动装置100中,还具备:
第1外侧支承部件48,从上述径向R的外侧R2对上述第1摩擦板412进行支承;和
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从上述径向R的内侧R1对上述第2摩擦板411进行支承,
上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44具备:形成为沿着上述轴向L延伸的筒状并对上述第2摩擦板411进行支承的筒状支承部441;和以从上述筒状支承部441向上述径向R的内侧R1延伸的方式形成的径向延伸支承部442,
上述径向延伸支承部442以使上述输入部件I与上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44一体旋转的方式,与上述输入部件I连结,
上述第1活塞部42相对于上述径向延伸支承部442配置于作为上述轴向L的一侧的轴向第1侧L1,
上述转子支承部件2具备:形成为沿着上述轴向L延伸的筒状并从上述径向R的内侧R1对上述转子Ro进行支承的筒状部21;和相对于上述筒状部21在上述径向R的内侧R1以沿着上述径向R延伸的方式形成,并与上述筒状部21连结的凸缘部22,
在相对于上述凸缘部22的上述轴向第1侧L1、且为相对于通用上述筒状部21的上述径向R的内侧R1,配置有上述第1卡合装置CL1,
上述第1外侧支承部件48构成为,朝向上述轴向第1侧L1开口,并且与上述筒状部21一体旋转,
在上述筒状部21的内周部,固定有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环状部件10,
上述环状部件10配置于相对于上述第1摩擦板412以及上述第2摩擦板411处于上述轴向第1侧L1、且在沿着上述轴向L的轴向观察时与上述第1活塞部42以及上述第2摩擦板411的至少一方重叠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将包含转子Ro、转子支承部件2以及第1卡合装置CL1在内的第1组件AS1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AS1分开的第2组件AS2的情况下,即使第1卡合装置CL1相对于转子支承部件2向轴向第1侧L1相对移动,第1活塞部42以及第2摩擦板411的至少一方也与环状部件10抵接。由此,能够限制第1卡合装置CL1的第1摩擦板412向比转子支承部件2的轴向第1侧L1的开口更靠轴向第1侧L1的位置相对移动。即,能够限制第1摩擦板412从转子支承部件2脱落。因此,成为如下构造:在将包含转子Ro、转子支承部件2以及第1卡合装置CL1在内的第1组件AS1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AS1分开的第2组件AS2的情况下,能够限制第1组件AS1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而脱落。
这里,优选将上述筒状部21的内周面的直径设为D1,
将上述第1活塞部42的最外径设为D2,
将从上述筒状部21的内周面到上述环状部件10的内周端的上述径向R的距离设为D3,
D1-D2>D3。
根据该结构,即使在输入部件I偏心,第1活塞部42的外周部与筒状部21的内周面接触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环状部件10在轴向观察时与第1活塞部42重叠的状态。由此,在将第1组件AS1组装于第2组件AS2时,能够可靠性高地限制第1组件AS1的一部分经由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而脱落。
另外,优选在上述筒状部21,形成有与上述转子Ro的冷却用的油路G连通的第1供给孔21b,
上述第1供给孔21b形成为,相对于上述环状部件10在与上述轴向第1侧L1相反的一侧亦即轴向第2侧L2,在上述筒状部21的内周部开口。
根据该结构,供给至筒状部21的内周部的油被环状部件10限制朝向轴向第1侧L1的流动,因此能够将大量的油向第1供给孔21b供给。由此,能够经由第1供给孔21b而高效地冷却转子Ro。
另外,优选还具备供给部SP,该供给部SP从上述径向R的内侧R1对上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内周部供给油,
在上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44,形成有沿上述径向R贯通该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第2供给孔44a。
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设置于车辆用驱动装置100的转子支承部件2等旋转部件的离心力,从径向R的内侧R1对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内周部适当地供给油。而且,能够将供给至第1内侧支承部件44的内周部的油经由第2供给孔44a而向第2摩擦板411供给。因此,能够将成对的第1摩擦板412以及第2摩擦板411适当地润滑以及冷却。
另外,优选还具备:
第2卡合装置CL2,具有沿上述轴向L并列配置的第3摩擦板512和第4摩擦板511、以及将上述第3摩擦板512以及上述第4摩擦板511沿上述轴向L推压的第2活塞部52,
第2外侧支承部件55,从上述径向R的外侧R2对上述第3摩擦板512进行支承;以及
第2内侧支承部件54,从上述径向R的内侧R1对上述第4摩擦板511进行支承,
上述第2卡合装置CL2相对于上述第1卡合装置CL1在与上述轴向第1侧L1相反的一侧亦即轴向第2侧L2邻接配置,
上述第2外侧支承部件55构成为与上述转子支承部件2一体旋转,
上述第2活塞部52被支承为与上述转子支承部件2一体旋转。
根据该结构,相对于第2卡合装置CL2在轴向第2侧L2配置有凸缘部22。由此,能够利用凸缘部22来限制第2卡合装置CL2向轴向第2侧L2的移动。因此,在将转子Ro、转子支承部件2、第1卡合装置CL1以及第2卡合装置CL2一体组装而成的第1组件AS1组装于与该第1组件AS1分开的第2组件AS2的情况下,成为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朝向上方的状态,从而能够限制第2卡合装置CL2从转子支承部件2脱落。
优选在具备上述第2卡合装置CL2的结构中,
上述凸缘部延伸至比上述第2卡合装置靠上述径向的内侧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在以转子支承部件2的开口朝向上方的状态,将第1组件AS1组装于第2组件AS2的情况下,能够可靠性高地限制第2卡合装置CL2从转子支承部件2脱落。
另外,优选上述第2卡合装置CL2配置于上述旋转电机MG与上述动力传递机构T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
根据该结构,通过对第1卡合装置CL1与第2卡合装置CL2的卡合的状态进行切换,从而能够在旋转电机MG以及内燃机EG中的仅旋转电机MG与动力传递机构T连结的状态、旋转电机MG以及内燃机EG的双方与动力传递机构T连结的状态、以及将旋转电机MG与内燃机EG连结而使它们从动力传递机构T分离的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另外,优选上述动力传递机构T是具备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以与所形成的上述变速挡对应的变速比对从上述旋转电机MG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器TM。
根据该结构,能够根据需要使向车轮W传递的驱动力变化。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公开所涉及的技术能够应用于如下车辆用驱动装置,即具备:输入部件,与内燃机驱动连结;旋转电机,具有定子、以及相对于该定子配置于径向的内侧的转子,作为车轮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动力传递机构,将从该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向车轮侧传递;转子支承部件,对转子进行支承;以及摩擦卡合装置。

Claims (8)

1.一种车辆用驱动装置,具备:
输入部件,与内燃机驱动连结;
旋转电机,具有定子以及相对于所述定子配置在径向的内侧的转子,作为车轮的驱动力源发挥功能;
动力传递机构,将从所述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向所述车轮侧传递;
转子支承部件,对所述转子进行支承;以及
第1卡合装置,具有沿轴向并列配置的第1摩擦板和第2摩擦板、以及将所述第1摩擦板和所述第2摩擦板沿所述轴向推压的第1活塞部,
所述第1卡合装置配置于所述输入部件与所述旋转电机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
在所述车辆用驱动装置中,还具备:
第1外侧支承部件,从所述径向的外侧对所述第1摩擦板进行支承;和
第1内侧支承部件,从所述径向的内侧对所述第2摩擦板进行支承,
所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具备:筒状支承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轴向延伸的筒状,对所述第2摩擦板进行支承;和径向延伸支承部,以从所述筒状支承部向所述径向的内侧延伸的方式形成,
所述径向延伸支承部以使所述输入部件与所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一体旋转的方式,与所述输入部件连结,
所述第1活塞部相对于所述径向延伸支承部配置于作为所述轴向的一侧的轴向第1侧,
所述转子支承部件具备:筒状部,形成为沿着所述轴向延伸的筒状,从所述径向的内侧对所述转子进行支承;和凸缘部,相对于所述筒状部在所述径向的内侧以沿着所述径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与所述筒状部连结,
在相对于所述凸缘部的所述轴向第1侧、且为相对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径向的内侧,配置有所述第1卡合装置,
所述第1外侧支承部件构成为,朝向所述轴向第1侧开口,并且与所述筒状部一体旋转,
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固定有形成为沿着周向延伸的环状的环状部件,
所述环状部件配置于相对于所述第1摩擦板以及所述第2摩擦板处于所述轴向第1侧、且在沿着所述轴向的轴向观察时与所述第1活塞部以及所述第2摩擦板的至少一方重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将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的直径设为D1,
将所述第1活塞部的最外径设为D2,
将从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面到所述环状部件的内周端的所述径向的距离设为D3,
D1-D2>D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筒状部,形成有与所述转子的冷却用的油路连通的第1供给孔,
所述第1供给孔形成为,相对于所述环状部件在与所述轴向第1侧相反的一侧亦即轴向第2侧,在所述筒状部的内周部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还具备供给部,该供给部从所述径向的内侧对所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的内周部供给油,
在所述第1内侧支承部件,形成有沿所述径向贯通该第1内侧支承部件的第2供给孔。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还具备:
第2卡合装置,具有沿所述轴向并列配置的第3摩擦板和第4摩擦板、以及将所述第3摩擦板和所述第4摩擦板沿所述轴向推压的第2活塞部;
第2外侧支承部件,从所述径向的外侧对所述第3摩擦板进行支承;以及
第2内侧支承部件,从所述径向的内侧对所述第4摩擦板进行支承,
所述第2卡合装置相对于所述第1卡合装置在与所述轴向第1侧相反的一侧亦即轴向第2侧邻接配置,
所述第2外侧支承部件构成为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一体旋转,
所述第2活塞部被支承为与所述转子支承部件一体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凸缘部延伸至比所述第2卡合装置靠所述径向的内侧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第2卡合装置配置于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用驱动装置,其中,
所述动力传递机构是具备变速比不同的多个变速挡,以与所形成的所述变速挡对应的变速比对从所述旋转电机侧传递的旋转进行变速的变速器。
CN202011016095.8A 2019-09-27 2020-09-24 车辆用驱动装置 Pending CN1125721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78103 2019-09-27
JP2019-178103 2019-09-27
JP2020-141807 2020-08-25
JP2020141807A JP2021055835A (ja) 2019-09-27 2020-08-25 車両用駆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72129A true CN112572129A (zh) 2021-03-30

Family

ID=75119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16095.8A Pending CN112572129A (zh) 2019-09-27 2020-09-24 车辆用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721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84844B1 (ko) 차량용 구동장치
US9677646B2 (en) Drive device that transfers rotation of at least one of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and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o an oil pump
CN103347725B (zh) 车辆驱动装置
US8997956B2 (en) Vehicle drive device
US10160305B2 (en) Hybrid drive device
CN110290959B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WO2013065677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WO2015152126A1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7031734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14269581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JP7140290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250013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CN112572129A (zh) 车辆用驱动装置
WO2012018027A1 (ja) ハイブリッド駆動装置
WO2021085538A1 (ja) 車両用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21055835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5406815B2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21055721A (ja) 車両用駆動伝達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駆動装置
JP2022156872A (ja) 車両用駆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1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ISIN AW Co.,Ltd.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