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582A - 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 Google Patents

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582A
CN112567582A CN201980052785.8A CN201980052785A CN112567582A CN 112567582 A CN112567582 A CN 112567582A CN 201980052785 A CN201980052785 A CN 201980052785A CN 112567582 A CN112567582 A CN 112567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value
load
supply control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27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泽野峻一
加藤雅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67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5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003Details of control, feedback or regulation circuits
    • H02M1/0009Devices or circuits for detecting current in a convert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3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for supply of electrical power to vehicle subsystems or for

Abstract

在供电控制装置中,控制经由供电开关(30)向负载(11)的供电。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或断开。在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从波形值检测部(42)向微机(21)输出与向负载(11)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微机(21)基于从波形值检测部(42)输入的波形值,决定与向负载(11)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Description

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8年8月30日提出申请的日本申请第2018-161492号的优先权,并援引所述日本申请记载的全部记载内容。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控制从电源向负载的供电的车辆用的供电控制装置。在该供电控制装置中,经由开关从电源向负载供给电力。通过将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来控制向负载的供电。
专利文献1记载的供电控制装置中存储有表示负载的动作规格的定制信息。根据定制信息表示的动作规格,来决定与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供电控制条件中包括例如是否对于开关进行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控制。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438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控制经由开关向负载的供电,其中,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切换部,将所述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及决定部,在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基于与向所述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在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取得与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基于取得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本公开的一形态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指示开关的向接通或断开的切换;在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取得与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基于取得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不仅能够作为具备这样的特征性的处理部的供电控制装置实现,而且也可以作为将上述的特征性的处理设为步骤的供电控制方法实现,或者作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步骤的计算机程序实现。而且,可以将本公开作为实现供电控制装置的一部分或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来实现,或者作为包含供电控制装置的电源系统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源系统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2是表示控制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3是多个波形值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微机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供电控制表的图表。
图6是波形值表所表示的图表。
图7是表示供电控制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电线保护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连接检测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更新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更新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记载的供电控制装置具有连接端子,在该连接端子连接有负载。电流按照电源、开关、连接端子及负载的顺序流动,向负载供给电力。能够变更与连接端子连接的负载。在变更了与连接端子连接的负载的情况下,需要将供电控制条件更新为与变更后的负载对应的条件。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供电控制装置中,从其他的装置接收与变更后的负载对应的定制信息,基于接收到的定制信息,对供电控制条件进行更新。在该情况下,每当负载变更时,需要从其他的装置发送定制信息,因此存在供电控制条件的更新所需的时间长这样的问题。
因此,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电控制条件的更新所需的时间短的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本公开的效果]
根据本公开,供电控制条件的变更所需的时间短。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也可以将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任意组合。
(1)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控制经由开关向负载的供电,其中,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切换部,将所述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及决定部,在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基于与向所述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2)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具备:连接器,配置于经由所述开关流动的电流的电流路径,所述负载能够拆装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及连接检测部,检测所述负载向所述连接器的连接,所述切换部在所述连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3)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中,所述切换部在向所述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成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切换为断开,所述供电控制条件中包含所述电流阈值。
(4)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具备: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向所述负载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及校正部,基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值来校正所述波形值。
(5)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具备:温度推定部,推定所述负载的周围温度;及第二校正部,基于所述温度推定部推定出的周围温度,来校正所述波形值。
(6)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具备确定部,该确定部基于所述波形值来确定所述负载的种类,所述决定部将所述供电控制条件决定为与所述确定部确定的种类对应的供电控制的条件。
(7)本公开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在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取得与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基于取得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8)本公开的一形态的计算机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指示开关的向接通或断开的切换;在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取得与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基于取得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在上述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中,基于与将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时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决定供电控制条件。因此,在经由开关供给电力的负载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电流波形即波形值改变,因此供电控制条件被立即更新。因此,供电控制条件的变更所需的时间短。波形值是冲击电流值、稳定电流值或电流值的上升速度等。供电控制条件中包括是否对于开关的接通及断开进行PWM控制或PWM信号的占空比等。
在上述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中,在负载连接于连接器的情况下,检测该连接,将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然后,基于与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来决定供电控制条件。
在上述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中,在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成为了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开关切换为断开。该电流阈值基于与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来决定。
在上述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中,基于向负载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例如蓄电池的电压值,来校正波形值。例如,将取得的波形值校正为向负载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为规定电压值时的波形值。
在上述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中,基于推定出的负载的周围温度来校正波形值。例如,将取得的波形值校正为负载的周围温度为规定温度时的波形值。
在上述的一形态的供电控制装置中,基于波形值来确定负载的种类,将供电控制条件决定为与确定的种类对应的供电控制的条件。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电源系统的具体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没有限定为这些例示,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源系统1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电源系统1优选搭载于车辆,具备蓄电池10、负载11、供电控制装置12及外侧连接器A1、A2、A3。供电控制装置12具备控制机20、微型计算机(以下,称为微机)21及内侧连接器B1、B2、B3。
蓄电池10的正极连接于外侧连接器A1。蓄电池10的负极被接地。负载11的一端连接于外侧连接器A2。负载11的另一端连接于外侧连接器A3。
在供电控制装置12内,电线W的一端与内侧连接器B1连接。电线W的另一端与内侧连接器B2连接。在电线W的中途配置控制机20。控制机20与微机21连接。内侧连接器B3被接地。
外侧连接器A1、A2、A3分别能够拆装地连接于内侧连接器B1、B2、B3。在外侧连接器A2、A3分别连接于内侧连接器B2、B3的情况下,负载11与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在外侧连接器A1、A2、A3分别连接于内侧连接器B1、B2、B3的情况下,蓄电池10的正极及负载11的一端与控制机20连接,负载11的另一端被接地。
微机21向控制机20输出高电平电压、低电平电压或PWM信号。PWM信号由高电平电压及低电平电压构成。在PWM信号中,周期性地进行从低电平电压向高电平电压的切换,或从高电平电压向低电平电压的切换。PWM信号的占空比是在一周期之中PWM信号显示高电平电压的期间的比例。PWM信号的占空比的单位为百分比。
控制机20如后所述具有供电开关30(参照图2)。控制机20在将从微机21输入的电压从低电平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将供电开关30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由此,电流从蓄电池10的正极按照供电开关30及负载11的顺序流动,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供给电力。而且,控制机20在从微机21输入的电压从高电平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将供电开关30从接通切换为断开。由此,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的供电停止。
控制机20在从微机21被输入PWM信号的情况下,在PWM信号表示的电压从低电平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时,将供电开关30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由此,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供给电力。控制机20在同样的情况下,在PWM信号表示的电压从高电平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时,将供电开关30从接通切换为断开。由此,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的供电停止。
在微机21将PWM信号向控制机20输出的情况下,将与PWM信号的占空比对应的电力向负载11供给。PWM信号的占空比越大,则向负载11供给的电力的平均值越大。
如以上所述,控制机20控制经由供电开关30的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的供电。
负载11是搭载于车辆的电气设备。负载11使用从蓄电池10供给的电力而工作。使用者在更换负载11的情况下,拆开外侧连接器A2与内侧连接器B2的连接、外侧连接器A3与内侧连接器B3的连接,将与新的负载11连接的外侧连接器A2、A3连接于内侧连接器B2、B3。由此,将新的负载11与供电控制装置12的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
图2是表示控制机20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控制机20除了供电开关30之外,还具有电流输出电路31、电压检测电路32、回流二极管33、驱动电路34、AND电路35、可变电阻36、比较器37、直流电源38、锁存电路39、反相器40、滤波电路41、波形值检测部42、调整部43、分压电阻44、检测开关45、切换部46及温度推定部47。
供电开关30为N沟槽型的FET(Field Effect Transistor:场效应晶体管)。AND电路35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比较器37具有正端、负端及输出端。反相器40具有输入端及输出端。
在电线W的中途配置供电开关30及电流输出电路31。供电开关30的漏极与内侧连接器B1连接。如前所述,内侧连接器B1与外侧连接器A1连接,外侧连接器A1与蓄电池10的正极连接。供电开关30的源极与电流输出电路31连接。电流输出电路31还与内侧连接器B2连接。内侧连接器B2与外侧连接器A2连接,外侧连接器A2与负载11的一端连接。
电压检测电路32、回流二极管33的阴极及微机21与电线W的中途连接。电压检测电路32与供电开关30的漏极及微机21连接。回流二极管33的阴极连接于供电开关30的源极与电流输出电路31之间的连接节点。回流二极管33的阳极被接地。微机21连接于电流输出电路31与内侧连接器B2之间的连接节点。
供电开关30的栅极与驱动电路34连接。驱动电路34与AND电路35的输出端连接。电流输出电路31与可变电阻36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36的另一端被接地。电流输出电路31与可变电阻36之间的连接节点连接于比较器37的正端。比较器37的负端与直流电源38的正极连接。直流电源38的负极被接地。
比较器37的输出端与锁存电路39连接。锁存电路39还与反相器40的输入端连接。AND电路35的一方的输入端与微机21连接。AND电路35的另一方的输入端与反相器40的输出端连接。
电流输出电路31与可变电阻36之间的连接节点还连接于滤波电路41。滤波电路41还与波形值检测部42连接。波形值检测部42与微机21连接。
向分压电阻44的一端施加电阻电压。电阻电压的电压值即电阻电压值Vcc为一定值,例如为5V。分压电阻44的另一端与检测开关45的一端连接。检测开关45的另一端连接于微机21和电流输出电路31及内侧连接器B2间的连接节点。在微机21还连接有调整部43、切换部46及温度推定部47。微机21和调整部43之间的连接节点与波形值检测部42连接。
关于供电开关30,在以源极的电位为基准的栅极的电压值为一定的电压值以上的情况下,电流能够经由漏极及源极流动。此时,供电开关30接通。关于供电开关30,在以源极的电位为基准的栅极的电压值小于一定的电压值的情况下,电流不经由漏极及源极流动。此时,供电开关30断开。
微机21向AND电路35输出高电平电压、低电平电压或PWM信号。反相器40向AND电路35输出高电平电压或低电平电压。
在反相器40输出高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在微机21向AND电路35输出高电平电压时,AND电路35将高电平电压向驱动电路34输出。在同样的情况下,在微机21向AND电路35输出低电平电压时,AND电路35将低电平电压向驱动电路34输出。在同样的情况下,在微机21向AND电路35输出PWM信号时,AND电路35将PWM信号表示的电压向驱动电路34输出。
在AND电路35输出的电压从低电平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在供电开关30中,驱动电路34使以接地电位为基准的栅极的电压值上升。由此,在供电开关30中,以源极的电位为基准的栅极的电压值成为一定的电压值以上,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
在AND电路35输出的电压从高电平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在供电开关30中,驱动电路34使以接地电位为基准的栅极的电压值下降。由此,在供电开关30中,以源极的电位为基准的栅极的电压值小于一定的电压值,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驱动电路34作为切换部发挥作用。
在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电流从蓄电池10的正极按照外侧连接器A1、内侧连接器B1、供电开关30、电流输出电路31、内侧连接器B2、外侧连接器A2、负载11、外侧连接器A3及内侧连接器B3的顺序流动,向负载11供给电力。因此,内侧连接器B2、B3配置于经由供电开关30流动的电流的电流路径。在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的情况下,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的供电停止。
负载11假定为具有线圈的电感负载。在该情况下,在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供给电力期间,在负载11的线圈蓄积能量。在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的情况下,电流从负载11的外侧连接器A3侧的一端按照回流二极管33、电流输出电路31及负载11的顺序流动,负载11的线圈放出能量。
在负载11放出能量期间,经由回流二极管33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以一定的斜度下降。回流二极管33是用于将负载11的能量放出的二极管。在负载11不是电感负载的情况下,电流不经由回流二极管33流动。
以下,将以接地电位为基准的蓄电池10的正极的电压值记载为蓄电池电压值,将经由电线W向负载11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记载为负载电流值。蓄电池电压值是在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有负载11的情况下,在供电开关30接通时,向负载11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
电压检测电路32检测蓄电池电压值。电压检测电路32将检测到的表示蓄电池电压值的模拟的电压信息向微机21输出。例如,电压检测电路32具有两个电阻。在该情况下,两个电阻对蓄电池10的电压进行分压,并将分压后的电压的电压值作为电压信息向微机21输出。
电流输出电路31例如使用电流镜电路构成,将电流向可变电阻36输出。从电流输出电路31向可变电阻36输出的电流的电流值是通过将负载电流值除以规定数而算出的值。将负载电流值、规定数及可变电阻36的可变电阻值分别记载为Ic、N及Rv。可变电阻36的两端间的电压值由Ic·Rv/N表示。“·”表示积。以下,将可变电阻36的两端间的电压值记载为两端电压值。
将以接地电位为基准的直流电源38的正极的电压值即电源电压值记载为Vd。比较器37将电源电压值Vd与可变电阻36的两端电压值Vb(=Ic·Rv/N)进行比较。在满足Ic·Rv/N<Vd的情况下,即,满足Ic<N·Vd/Rv的情况下,比较器37将低电平电压向锁存电路39输出。
在满足Ic·Rv/N≥Vd的情况下,即,满足Ic≥N·Vd/Rv的情况下,比较器37将高电平电压向锁存电路39输出。负载电流值Ic的电流阈值Ith由N·Vd/Rv表示。规定数N及电源电压值Vd为一定值。因此,电流阈值Ith根据可变电阻值Rv而变动。可变电阻值Rv越大,则电流阈值Ith越小。
微机21向波形值检测部42及调整部43输出表示电阻值的电阻值信号。调整部43在被从微机21输入了电阻值信号的情况下,将可变电阻的可变电阻值调整为被输入而电阻值信号表示的电阻值。因此,可变电阻值即电流阈值由微机21调整。通过微机21输出电阻值信号而向波形值检测部42通知可变电阻值。
锁存电路39在比较器37输出低电平电压期间,即在负载电流值小于电流阈值期间,锁存电路39将低电平电压向反相器40输出。反相器40在锁存电路39输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输出高电平电压。如前所述,在反相器40输出高电平电压的情况下,AND电路35将微机21输出的电压或PWM信号表示的电压向驱动电路34输出,驱动电路34按照微机21的指示,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或断开。
在向比较器37输出的电压从低电平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即在负载电流值成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锁存电路39将向反相器40输出的电压从低电平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由此,反相器40将向AND电路35输出的电压从高电平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在反相器40输出的电压从高电平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将AND电路35输出的电压从高电平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驱动电路34与从微机21向AND电路35的输出无关地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
锁存电路39在将向反相器40输出的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之后,与比较器37输出的电压无关,向反相器40持续输出高电平电压。因此,在负载电流值成为了电流阈值以上之后,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维持为断开。
向滤波电路41输入可变电阻36的两端电压值。滤波电路41从被输入的模拟的两端电压值除去噪声。滤波电路41将被除去了噪声的模拟的两端电压值向波形值检测部42输出。滤波电路41例如使用电阻及电容器而构成。波形值检测部42周期性地将模拟的两端电压值转换成数字的两端电压值,并取得转换后的数字的两端电压值。
两端电压值Vb由Ic·Rv/N表示,因此负载电流值Ic由N·Vb/Rv表示。如前所述,可变电阻值Rv被从微机21向波形值检测部42通知。波形值检测部42基于周期性地取得的多个两端电压值Vb,即多个负载电流值Ic,检测与负载电流值Ic描绘的电流波形相关的多个波形值,并将检测到的多个波形值向微机21通知。
图3是多个波形值的说明图。图3示出与供电开关30的接通及断开相关的推移、负载电流值的推移。上述的推移的横轴表示时间。负载11具有电阻成分。因此,在电流向负载11流动的情况下,负载11的温度上升,在向负载11的通电停止的情况下,负载11的温度下降。假定为负载11的温度低。在供电开关30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负载电流值从0(零)A急速上升,然后,急速下降。电流值急速上升之后急速下降的电流为冲击电流。与冲击电流相关的负载电流值的上升速度为一个波形值。
与冲击电流相关的负载电流值的峰值为冲击电流值。从供电开关30自断开切换为接通起至负载电流值达到冲击电流值的(1-(1/e))(=0.632)倍(e:自然对数)为止的时间为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
负载电流值随着时间的经过而稳定。稳定的负载电流值的平均值为稳定电流值。负载电流值细微地振动。该振动幅度为脉动电流值。与该振动相关的周期为脉动电流周期。冲击电流值、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稳定电流值、脉动电流值及脉动电流周期分别也为一个波形值。
在负载11为电感负载的情况下,在将供电开关30从接通切换为断开时,负载11放出能量,电流经由回流二极管33向负载11流动。在负载11放出能量期间,负载电流值以一定的斜度减少至0(零)A。从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起至负载电流值达到0(零)A为止的时间是回流时间。回流时间也为一个波形值。在负载11不为电感负载的情况下,回流时间为0秒。冲击电流产生的次数即冲击电流次数也为一个波形值。
波形值检测部42将稳定电流值、冲击电流值、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冲击电流次数、冲击电流的上升速度、脉动电流值,脉动电流周期及回流时间作为多个波形值向微机21输出。这些值是数字值。波形值检测部42还将数字的负载电流值也向微机21输出。
指示检测开关45的向接通的切换的接通信号和表示检测开关45的向断开的切换的断开信号从微机21向图2所示的切换部46输入。切换部46在被输入了接通信号的情况下,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接通,在被输入了断开信号的情况下,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断开。因此,切换部46按照微机21的指示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接通或断开。
向微机21输入以接地电位为基准的内侧连接器B2的电压值。以下,将以接地电位为基准的内侧连接器B2的电压值记载为连接器电压值。向微机21输入模拟的连接器电压值。微机21基于供电开关30及检测开关45分别断开及接通时的连接器电压值,检测负载11向内侧连接器B2、B3的连接。分压电阻44的电阻值充分大于存在与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的可能性的负载11的电阻值。
在供电开关30及检测开关45分别断开及接通的情况下,在负载11连接时,电流按照分压电阻44及负载11的顺序流动,利用分压电阻44及负载11将向分压电阻44的一端施加的电阻电压分压。其结果是,连接器电压值充分低于电阻电压值Vcc,小于基准电压值。基准电压值为一定值,预先设定。在供电开关30及检测开关45分别断开及接通的情况下,在负载11的连接被拆开时,电流不向分压电阻44流动。因此,连接器电压值与电阻电压值Vcc大体一致,比基准电压值高。
需要说明的是,在供电开关30及检测开关45分别断开及接通的情况下,在负载11连接时,向负载11施加电压。然而,向负载11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充分低,因此负载11不工作。
温度推定部47推定负载11的周围温度即环境温度,将表示推定出的环境温度的模拟的温度信息向微机21输出。温度推定部47例如将与推定出的环境温度对应的模拟的电压值作为模拟的温度信息向微机21输出。温度推定部47推定出的环境温度是车辆内的环境温度,不仅是负载11的周围温度,例如,也相当于电线W的周围温度。
图4是表示微机21的主要部分结构的框图。微机21具有输入部50、51、52、53、输出部54、55、56、A/D转换部57、58、59、计时器60、存储部61及控制部62。输入部50、51、52分别与A/D转换部57、58、59连接。输入部53、输出部54、55、56、A/D转换部57、58、59、计时器60、存储部61及控制部62与内部总线63连接。
输入部50还与电压检测电路32连接。输入部51还与电线W的中途连接。输入部52还与温度推定部47连接。输入部53还与波形值检测部42连接。输出部54还与AND电路35的一方的输入端连接。输出部55还与波形值检测部42及调整部43连接。输出部56还与切换部46连接。
从电压检测电路32向输入部50输入模拟的电压信息。输入部50将从电压检测电路32输入的模拟的电压信息向A/D转换部57输出。A/D转换部57将从输入部50输入的模拟的电压信息转换成数字的电压信息。控制部62从A/D转换部57取得数字的电压信息。
输出部54按照控制部62的指示将高电平电压、低电平电压或PWM信号向AND电路35输出。控制部62对输出部54也指示PWM信号的占空比。
波形值检测部42将稳定电流值、冲击电流值、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冲击电流次数、冲击电流的上升速度、脉动电流值、脉动电流周期及回流时间作为多个波形值向输入部53输出。控制部62从输入部53取得这些波形值。波形值检测部42向输入部53也输出负载电流值,控制部62从输入部53取得负载电流值。
输出部55按照控制部62的指示将表示电阻值的电阻值信号向波形值检测部42及调整部43输出。由此,调整部43将可变电阻36的可变电阻值调整为电阻值信号的电阻值,向波形值检测部42通知可变电阻值。
输出部56按照控制部62的指示将接通信号及断开信号向切换部46输出。如前所述,切换部46在被输入了接通信号的情况下,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接通,在被输入了断开信号的情况下,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断开。
向输入部51输入模拟的连接器电压值。输入部51将被输入的模拟的连接器电压值向A/D转换部58输出。A/D转换部58将从输入部51输入的模拟的连接器电压值转换为数字的连接器电压值。控制部62从A/D转换部58取得数字的连接器电压值。
从温度推定部47向输入部52输入模拟的温度信息。输入部52将从温度推定部47输入的模拟的温度信息向A/D转换部59输出。A/D转换部57将从输入部52输入的模拟的温度信息转换为数字的温度信息。控制部62从A/D转换部59取得数字的电压信息。
计时器60按照控制部62的指示进行计时的开始及结束。计时器60计时的计时时间由控制部62从计时器60读出。
存储部61为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存储部61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70、供电控制表71及波形值表72。
控制部62具有执行处理的处理元件。处理元件例如是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控制部62具有的处理元件通过执行计算机程序70而执行对负载11的供电进行控制的供电控制处理、保护电线W免于遭受异常的温度的影响的电线保护处理、检测负载11向内侧连接器B2、B3的连接的连接检测处理。计算机程序70为了使控制部62的处理元件(计算机)执行供电控制处理、电线保护处理及连接检测处理而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部62具有的处理元件的个数也可以为两个以上。在该情况下,多个处理元件也可以协作地分别执行供电控制处理、电线保护处理及连接检测处理。
另外,计算机程序70也可以是以控制部62的处理元件能够读取的方式存储于存储介质E。在该情况下,将利用未图示的读出装置从存储介质E读出的计算机程序70存储于存储部61。存储介质E是光盘、软盘、磁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光盘是CD(CompactDisc)-ROM(Read Only Memory)、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ROM、或BD(Blu-ray(注册商标)Disc)等。磁盘例如为硬盘。而且,也可以从与未图示的通信网连接的未图示的外部装置下载计算机程序70,将下载的计算机程序70存储于存储部61。
图5是表示供电控制表71的图表。在供电控制表71中,设有供电标志字段、连接标志字段、种类字段、可变电阻值字段、电流阈值字段、PWM标志字段、占空比字段、禁止标志字段、在先温度差字段及温度阈值字段。
在供电标志字段存储有供电标志的值。供电标志的值由控制部62设定为0或1。供电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是指供电开关30断开且未进行向负载11的供电的情况。供电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供电开关30接通且进行向负载11的供电的情况。
在连接标志字段存储有连接标志的值。连接标志的值由控制部62设定为0或1。连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是指在内侧连接器B2、B3未连接负载11的情况。连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在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负载11的情况。
在种类字段存储有负载11的种类。作为负载11的种类,可列举阀、附带刷的电动机或电磁离合器等。负载11的种类由控制部62更新。
在可变电阻值字段存储可变电阻36的可变电阻值。存储于可变电阻值字段的可变电阻值由控制部62更新。
在电流阈值字段存储电流阈值。存储于电流阈值字段的电流阈值由控制部62更新。如前所述,电流阈值Ith由N·Vd/Rv表示。N、Vd及Rv分别是规定数、电源电压值及可变电阻值。规定数N及电源电压值Vd为常数,因此电流阈值Ith的决定与可变电阻值Rv的决定等价。
在PWM标志字段存储有PWM标志的值。PWM标志的值由控制部62设定为0或1。PWM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是指对于供电开关30的接通及断开不进行PWM控制的情况。PWM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对于供电开关30的接通及断开进行PWM控制的情况。
在占空比字段存储PWM信号的占空比的值。占空比的值由控制部62更新。
在禁止标志字段存储禁止标志的值。禁止标志的值由控制部62设定为0或1。禁止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是指允许经由电线W的供电的情况。禁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禁止经由电线W的供电的情况。
控制部62反复执行电线保护处理。控制部62在电线保护处理中,反复算出环境温度与电线W的温度之间的温度差。以下,将电线W的温度记载为电线温度。在先温度差字段存储有控制部62先算出的温度差。在先温度差由控制部62更新。
在温度阈值字段存储有与电线保护相关的温度阈值。在电线保护处理中,防止电线温度超过温度阈值的情况。
图6是表示波形值表的图表。控制部62在连接检测处理中,将从波形值检测部42输入到输入部53的各波形值校正成蓄电池电压值为规定电压值且环境温度为规定温度时的波形值。规定电压值例如为12V。
在波形值表中设有蓄电池电压值字段、环境温度字段、稳定电流值字段、冲击电流值字段、时间常数字段、冲击电流次数字段、上升速度字段、脉动电流值字段、脉动电流周期字段及回流时间字段。
在蓄电池电压值字段中存储蓄电池电压值。蓄电池电压值字段的蓄电池电压值由控制部62更新。如前所述,控制部62从A/D转换部57取得表示蓄电池电压值的电压信息。
在环境温度字段中存储环境温度。环境温度字段的环境温度由控制部62更新。如前所述,控制部62从A/D转换部57取得表示环境温度的温度信息。
在稳定电流值字段、冲击电流值字段、时间常数字段、冲击电流次数字段、上升速度字段、脉动电流值字段、脉动电流周期字段及回流时间字段中分别存储校正前及校正后的稳定电流值、冲击电流值、时间常数、冲击电流次数、上升速度、脉动电流值、脉动电流周期及回流时间。这些字段的校正前及校正后的值由控制部62更新。
图7是表示供电控制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控制部62周期性地执行供电控制处理。在供电控制处理的说明中,反相器40输出高电平电压,即,假定为负载电流值小于电流阈值。在反相器40输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与输出部54的输出无关地,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维持为断开。
控制部62判定供电控制表71的禁止标志的值是否为0(步骤S1)。控制部62在判定为禁止标志的值为0,即允许经由电线W的供电的情况下(S1:是),判定连接标志的值是否为1(步骤S2)。
控制部62在判定为禁止标志的值不为0即禁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1:否),或者在判定为连接标志的值不为1即连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S2:否),结束供电控制处理。如前所述,禁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禁止经由电线W的供电的情况。连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是指在内侧连接器B2、B3未连接负载11的情况。
控制部62在判定为连接标志的值为1即在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有负载11的情况下(S2:是),判定是否开始向负载11的供电(步骤S3)。在步骤S3中,控制部62例如在向未图示的输入部输入了指示供电的开始的开始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开始供电,在向输入部未输入开始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不开始供电。
控制部62在判定为不开始供电的情况下(S3:否),判定是否结束向负载11的供电(步骤S4)。在步骤S4中,控制部62例如在向未图示的输入部输入了指示供电的结束的结束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结束供电,在未向输入部输入结束信号的情况下,判定为不结束供电。控制部62在判定为不结束供电的情况下(S4:否),结束供电控制处理。
控制部62在判定为结束供电的情况下(S4:是),将供电控制表71的供电标志的值设定为0(步骤S5),对输出部54作出指示,使其向AND电路35输出低电平电压(步骤S6)。由此,AND电路35向驱动电路34输出低电平电压,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对输出部54指示低电平电压的输出的情况相当于对驱动电路34指示供电开关30的向接通的切换的情况。控制部62在执行了步骤S6之后,结束供电控制处理。
控制部62在判定为开始供电的情况下(S3:是),将供电控制表71的供电标志的值设定为1(步骤S7),对输出部55作出指示,使其输出电阻值为供电控制表71的可变电阻值的电阻值信号(步骤S8)。由此,调整部43将可变电阻36的可变电阻值调整成由供电控制表71表示的可变电阻值。其结果是,电流阈值被变更为由供电控制表71表示的电流阈值。如前所述,供电控制表71的可变电阻值向波形值检测部42通知。
控制部62在执行了步骤S8之后,判定供电控制表71的PWM标志的值是否为0(步骤S9)。控制部62在判定为PWM标志的值为0即不进行PWM控制的情况下(S9:是),对输出部54作出指示,使其向AND电路35输出高电平电压(步骤S10)。由此,AND电路35将向驱动电路34输出的电压切换为高电平电压,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其结果是,向负载11供给电力。对输出部54指示高电平电压的输出的情况相当于对驱动电路34指示供电开关30的向接通的切换的情况。
控制部62在判定为PWM标志的值不为0即PWM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9:否),对输出部54作出指示,使其向AND电路35输出PWM信号(步骤S11)。由此,AND电路35将PWM信号表示的电压向驱动电路34输出,驱动电路34按照PWM信号表示的电压,交替地进行供电开关30的向接通及断开的切换。由此,向负载11供给电力。PWM信号的占空比被调整为存储于供电控制表71的占空比。
对输出部54指示PWM信号的输出的情况相当于对驱动电路34交替地指示供电开关30的向接通及断开的切换的情况。如前所述,PWM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进行PWM控制的情况。
控制部62在执行了步骤S10、S11中的一方之后,结束供电控制处理。
如以上所述,在供电控制处理中,微机21的控制部62进行与供电控制表71所示的供电控制条件对应的供电控制。供电控制条件是与向负载11的供电控制相关的条件,具体而言,包括可变电阻值(电流阈值)、PWM标志的值及PWM信号的占空比。供电控制条件在连接检测处理中被适当变更。
图8是表示电线保护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控制部62周期性地执行电线保护处理。在电线保护处理中,控制部62首先从输入部53取得负载电流值(步骤S21),从A/D转换部57取得温度信息(步骤S22)。接下来,控制部62读出存储于供电控制表71的在先温度差(步骤S23)。
接下来,控制部62基于由步骤S21取得的负载电流值、由步骤S22取得的温度信息表示的环境温度、由步骤S23读出的在先温度差,算出电线W的电线温度与车辆内的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步骤S24)。由步骤S23读出的在先温度差是利用上次的电线保护处理算出的温度差。接下来,控制部62将利用步骤S24算出的温度差与利用步骤S22取得的环境温度相加,由此算出电线温度(步骤S25)。
接下来,控制部62判定利用步骤S25算出的电线温度是否为供电控制表71的温度阈值以上(步骤S26)。控制部62在判定为电线温度为温度阈值以上的情况下(S26:是),将禁止标志的值设定为1(步骤S27),将供电标志的值设定为0(步骤S28),对输出部54作出指示,使其向AND电路35输出低电平电压(步骤S29)。
由此,AND电路35将向驱动电路34输出的电压切换为低电平电压,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其结果是,向负载11的供电停止。在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之后,禁止标志的值被设定为1,因此在供电控制处理中不会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接通。
控制部62在判定为电线温度小于温度阈值的情况下(S26:否),或者在执行了步骤S29之后,将供电控制表71的在先温度差更新为利用步骤S24算出的温度差(步骤S30),结束电线保护处理。
如以上所述,在电线温度成为温度阈值以上的情况下,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切换为断开,并维持供电开关30的断开。因此,电线温度不会超过温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先温度差只要是先算出的温度差即可,因此没有限定为由上次的电线保护处理算出的温度差。在先温度差也可以是通过上上次的电线保护处理算出的温度差。
图9是表示连接检测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控制部62周期性地执行连接检测处理。控制部62判定供电控制表71的禁止标志的值是否为0(步骤S41)。控制部62在判定为禁止标志的值为0即允许向负载11的供电的情况下(S41:是),判定供电标志的值是否为0(步骤S42)。
控制部62在判定为禁止标志的值不为0即禁止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41:否),或者判定为供电标志的值不为0即供电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42:否),结束连接检测处理。因此,在禁止向负载11的供电的情况下或者供电开关30接通的情况下,结束连接检测处理。
控制部62在判定为供电标志的值为0即供电开关30断开的情况下(S42:是),对输出部55作出指示,使其向切换部46输出接通信号(步骤S43)。由此,切换部46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接通,将分压电阻44及负载11分压的电压的电压值作为模拟的连接器电压值向输入部51输出。输入到输入部51的模拟的连接器电压值由A/D转换部58转换成数字的连接器电压值。
控制部62在执行了步骤S43之后,从A/D转换部58取得连接器电压值(步骤S44),对输出部56作出指示,使其向切换部46输出断开信号(步骤S45)。由此,切换部46将检测开关45切换为断开。
接下来,控制部62基于利用步骤S44取得的连接器电压值,判定在内侧连接器B2、B3是否连接有负载11(步骤S46)。在步骤S46中,控制部62在连接器电压值小于基准电压值的情况下,判定为连接有负载11。控制部62在连接器电压值为基准电压值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未连接负载11。控制部62通过执行步骤S46来检测负载11向内侧连接器B2、B3的连接。控制部62作为连接检测部发挥作用。
控制部62在判定为未连接负载11的情况下(S46:否),判定供电控制表71的连接标志的值是否为1(步骤S47)。在此,连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是指在上次的连接检测处理结束的时间点连接有负载11的情况。
控制部62在判定为连接标志的值不为1即连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S47:否),结束连接检测处理。控制部62在判定为连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47:是),将连接标志的值设定为0(步骤S48),结束连接检测处理。
控制部62在判定为连接有负载11的情况下,即检测到负载11的连接的情况下(S46:是),判定供电控制表71的连接标志的值是否为0(步骤S49)。在此,连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是指在上次的连接检测处理结束的时间点未连接负载11的情况。
控制部62在判定为连接标志的值不为0即连接标志的值为1的情况下(S49:否),结束连接检测处理。控制部62在判定为连接标志的值为0的情况下(S49:是),将连接标志的值设定为1(步骤S50),执行对存储于波形值表72的多个波形值进行更新的更新处理(步骤S51),结束连接检测处理。
图10及图11是表示更新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在更新处理的说明中,反相器40输出高电平电压,即,假定为负载电流值小于电流阈值。如前所述,在反相器40输出低电平电压的情况下,与输出部54的输出无关地,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维持为断开。
在更新处理中,控制部62首先对输出部54作出指示,使其向AND电路35输出高电平电压(步骤S61)。由此,AND电路35向驱动电路34输出高电平电压,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电流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流动。
接下来,控制部62对计时器60作出指示,使其开始计时(步骤S62),判定计时器60计时的计时时间是否为接通时间以上(步骤S63)。接通时间为一定值,被预先设定。控制部62在判定为计时时间小于接通时间的情况下(S63:否),再次执行步骤S63,待机直至计时时间成为接通时间以上为止。控制部62在判定为计时时间为接通时间以上的情况下(S63:是),对计时器60作出指示,使其结束计时(步骤S64)。
接下来,控制部62对输出部54作出指示,使其向AND电路35输出低电平电压(步骤S65)。由此,AND电路35向驱动电路34输出低电平电压,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从接通切换为断开,从蓄电池10向负载11的供电停止。
接下来,控制部62对计时器60作出指示,使其再次开始计时(步骤S66),判定计时器60计时的计时时间是否为断开时间以上(步骤S67)。断开时间也为一定值,被预先设定。控制部62在判定为计时时间小于断开时间的情况下(S67:否),再次执行步骤S67,待机直至计时时间成为断开时间以上。控制部62在判定为计时时间为断开时间以上的情况下(S67:是),对计时器60作出指示,使其结束计时(步骤S68)。
如以上所述,从开始更新处理起至经过接通时间为止,供电开关30维持为接通,然后,在直至断开时间经过为止将供电开关30维持为断开。由此,负载电流值描绘图3所示那样的电流波形。如前所述,波形值检测部42检测多个波形值,并将检测到的多个波形值向输入部53输出。
控制部62在执行了步骤S68之后,从输入部53取得多个波形值(步骤S69)。利用步骤S69取得的多个波形值是稳定电流值、冲击电流值、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冲击电流次数、冲击电流的上升速度、脉动电流值、脉动电流周期及回流时间。接下来,控制部62从A/D转换部57取得电压信息(步骤S70),从A/D转换部59取得温度信息(步骤S71)。接下来,控制部62对供电控制表71的校正前的多个波形值、蓄电池电压值及环境温度进行更新(步骤S72)。
具体而言,控制部62将校正前的多个波形值更新为利用步骤S69取得的多个波形值。控制部62将供电控制表71的蓄电池电压值更新为利用步骤S70取得的电压信息表示的蓄电池电压值,将供电控制表71的环境温度更新为利用步骤S71取得的温度信息表示的环境温度。
接下来,控制部62基于存储于波形值表72的蓄电池电压值及环境温度,将波形值表72的校正前的多个波形值校正成蓄电池电压值为规定电压值且环境温度为规定温度时的多个波形值(步骤S73)。控制部62也作为校正部及第二校正部发挥作用。接下来,控制部62将波形值表72中的校正后的多个波形值更新为利用步骤S73校正后的多个波形值(步骤S74)。
接下来,控制部62基于波形值表72中的校正后的多个波形值,来确定负载11的种类(步骤S75)。作为一例,关于与负载11相关的多个种类,将与各种类对应的多个波形值预先存储于存储部61。在步骤S75中,控制部62对于与各种类对应的多个波形值,算出与波形值表72涉及的校正后的多个波形值的相关值。控制部62将负载11的种类确定为在前述的多个种类之中算出的相关值表示的类似度最高的种类。
作为另一个例子,使用学习了多个波形值与负载11的种类的关系的学习模型来确定负载11的种类。学习模型例如由神经网络构成,由输入层、多个中间层及输出层构成。各层的节点与相邻的层的节点连接。使用包含波形值数据及种类数据的多个教师数据,预先使学习模型学习多个波形值与负载11的种类的关系。在步骤S75中,控制部62将波形值表72中的表示校正后的多个波形值的波形值数据向学习模型的输入层输入,基于从学习模型的输出层输出的输出值,来确定负载11的种类。输出层的输出值关于多个种类分别表示相当于实际的负载11的种类的概率。控制部62也作为确定部发挥作用。
接下来,将存储于供电控制表71中的负载11的种类更新为利用步骤S75确定的种类(步骤S76)。
接下来,控制部62基于供电控制表71中的种类和波形值表72中的校正后的多个波形值,决定供电控制条件(步骤S77)。具体而言,供电控制条件包括可变电阻值、电流阈值、PWM标志的值及PWM信号的占空比。控制部62也作为决定部发挥作用。
例如,关于与负载11相关的多个种类,分别将与供电控制相关的条件预先存储于存储部61。控制部62在步骤S77中,将供电控制条件决定为与利用步骤S75确定的负载11的种类对应的条件。
如前所述,电流阈值Ith及可变电阻值Rv满足Ith=N·Vd/Rv的关系。N及Vd分别是规定数及电源电压值,为一定值。决定PWM标志的值的情况相当于决定对于供电开关30的接通及断开是否进行PWM控制的情况。
接下来,控制部62将供电控制表71的供电控制条件更新为利用步骤S77决定了的供电控制条件(步骤S78)。控制部62在执行了步骤S78之后,结束更新处理,使处理返回连接检测处理。如前所述,控制部62在结束了更新处理的情况下,连接检测处理也结束。
如以上所述,在连接检测处理中,控制部62在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有负载11的情况下,对该连接进行检测,执行更新处理。在更新处理中,控制部62使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然后,使驱动电路34将供电开关30从接通切换为断开。基于由此得到的多个波形值,控制部62决定供电控制条件,并对供电控制表71的供电控制条件进行更新。
因此,在与内侧连接器B2、B3连接的负载11发生了变更的情况下,负载电流值的电流波形改变,因此供电控制表71的供电控制条件被立即更新。因此,供电控制条件的变更所需的时间短。
需要说明的是,供电控制条件的决定所使用的多个波形值即存储于波形值表72的多个波形值没有限定为稳定电流值、冲击电流值、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冲击电流次数、负载电流值的上升速度、脉动电流值、脉动电流周期及回流时间。而且,多个波形值中也可以不用包含稳定电流值、冲击电流值、冲击电流的时间常数、冲击电流次数、负载电流值的上升速度、脉动电流值、脉动电流周期及回流时间的全部。此外,波形值的个数没有限定为7,可以为1~6中的任一个或者8以上。
另外,供电控制条件中包含的项目没有限定为可变电阻值、电流阈值、PWM标志的值及占空比。例如,也可以包含温度阈值作为供电控制条件的项目。此外,也可以不是温度推定部47而是微机21的控制部62基于与负载11相关的各种参数的值来推定负载11的周围温度即环境温度。
另外,在存储于波形值表72的多个波形值之中不包含依赖于环境温度的波形值例如冲击电流值的情况下,不需要基于环境温度的校正。此外,在存储于波形值表72的多个波形值之中不包含依赖于蓄电池电压值的波形值的情况下,不需要基于蓄电池电压值的校正。
另外,供电开关30没有限定为N沟槽型的FET,也可以为P沟槽型的FET、双极晶体管或继电器触点等。
应考虑的是公开的本实施方式在全部的点上为例示而不是限制性内容。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的意思而是由权利要求书公开,并意图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全部变更。
标号说明
1 电源系统
10 蓄电池
11 负载
12 供电控制装置
20 控制机
21 微机
30 供电开关
31 电流输出电路
32 电压检测电路
33 回流二极管
34 驱动电路(切换部)
35 AND电路
36 可变电阻
37 比较器
38 直流电源
39 锁存电路
40 反相器
41 滤波电路
42 波形值检测部
43 调整部
44 分压电阻
45 检测开关
46 切换部
47 温度推定部
50、51、52、53 输入部
54、55、56 输出部
57、58、59 转换部
60 计时器
61 存储部
62 控制部(决定部、连接检测部、校正部、第二校正部、确定部)
63 内部总线
70 计算机程序
71 供电控制表
72 波形值表
A1、A2、A3 外侧连接器
B1、B2、B3 内侧连接器
E 存储介质
W 电线。

Claims (8)

1.一种供电控制装置,控制经由开关向负载的供电,其中,
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
切换部,将所述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及
决定部,在所述切换部将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基于与向所述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
连接器,配置于经由所述开关流动的电流的电流路径,所述负载能够拆装地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及
连接检测部,检测所述负载向所述连接器的连接,
所述切换部在所述连接检测部检测到所述连接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切换部在向所述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值成为电流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将所述开关切换为断开,
所述供电控制条件中包含所述电流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
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向所述负载施加的电压的电压值;及
校正部,基于所述电压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值来校正所述波形值。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
温度推定部,推定所述负载的周围温度;及
第二校正部,基于所述温度推定部推定出的周围温度,来校正所述波形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供电控制装置具备确定部,该确定部基于所述波形值来确定所述负载的种类,
所述决定部将所述供电控制条件决定为与所述确定部确定的种类对应的供电控制的条件。
7.一种供电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开关切换为接通或断开;
在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取得与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及
基于取得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8.一种计算机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步骤:
指示开关的向接通或断开的切换;
在所述开关从断开切换为接通的情况下,取得与向负载流动的电流的电流波形相关的波形值;及
基于取得的波形值,决定与向所述负载的供电控制相关的供电控制条件。
CN201980052785.8A 2018-08-30 2019-08-23 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Pending CN1125675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1492 2018-08-30
JP2018161492A JP7167559B2 (ja) 2018-08-30 2018-08-30 給電制御装置、給電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CT/JP2019/033131 WO2020045305A1 (ja) 2018-08-30 2019-08-23 給電制御装置、給電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582A true CN112567582A (zh) 2021-03-26

Family

ID=69644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2785.8A Pending CN112567582A (zh) 2018-08-30 2019-08-23 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9952B2 (zh)
JP (1) JP7167559B2 (zh)
CN (1) CN112567582A (zh)
WO (1) WO20200453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1762A (ja) * 2020-10-28 2022-05-1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給電制御装置、車載制御装置及び給電制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04260B2 (en) 2007-02-28 2011-03-08 Stmicroelectronics, Inc. Integrated circuit and method for classification of electrical devices and 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JP2008306809A (ja) 2007-06-06 2008-12-18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電力供給装置、電源管理システム
US7978452B2 (en) 2007-09-26 2011-07-12 Lear Corporation Automotive overcurrent protection
EP2751894A4 (en) 2011-08-29 2015-04-22 Control4 Corp WALL BOX DEVICE FOR MANAGING ENERGY
JP5749238B2 (ja) 2012-11-09 2015-07-1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ランプ制御ユニット
JP6353746B2 (ja) 2014-08-26 2018-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電源制御システム、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車両用電源制御装置
US10128740B1 (en) * 2016-09-06 2018-11-13 Universal Lighting Technologies Dynamic AC impedance stabilization in a flyback LED driver
US10063146B1 (en) * 2017-03-31 2018-08-28 Alpha And Omega Semiconductor (Cayman) Ltd. Full-time inductor current monitoring method by sensing low side switch
JP6673317B2 (ja) 2017-11-27 2020-03-25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負荷駆動回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67559B2 (ja) 2022-11-09
US11699952B2 (en) 2023-07-11
WO2020045305A1 (ja) 2020-03-05
US20210391788A1 (en) 2021-12-16
JP2020036462A (ja) 2020-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48686B2 (en) Power supply system, controller theref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of controller
CN1722592B (zh) 用于dc/dc转换器的闭环数字控制系统
US5955872A (en) Low drop-out switching regulators
KR101055340B1 (ko) 스위칭 레귤레이터 및 그 동작 제어 방법
US8994220B2 (en) Vehicle-mounted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CN109004812B (zh) 开关变换器及其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CN116569458A (zh) 功率转换器
JP2011223829A (ja) 負電圧チャージポンプ回路の制御回路および負電圧チャージポンプ回路、ならびにそれらを用いた電子機器および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
CN112821762B (zh) 控制电路及升压电路
US20210135567A1 (en) Multi-level converter with voltage divider for pre-charging flying capacitor
CN111836164A (zh) 升压供电方法和电路、音频装置
CN109980939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供电单元和微处理器系统
Bensaada et al. A practical design sliding mode controller for DC–DC converter based on control parameters optimization using assigned poles associate to genetic algorithm
US20070253229A1 (en) Startup for DC/DC converters
CN112567582A (zh) 供电控制装置、供电控制方法及计算机程序
CN107733000B (zh) 充电方法和充电器
CN110021971B (zh) 供电控制装置及供电控制方法
US7449870B2 (en) Circuitry and method for limiting peak current from a voltage source
US20210096585A1 (en) Converter digital control circuit with adaptive feedforward compensation
US20190165561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WO2020157919A1 (ja) 機械学習装置、およびモータ制御システム
CN109194117B (zh) 多路输出功率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19068526A (ja) コンバータシステム
KR20120116946A (ko) 비동기 리미터 회로를 구비한 스위칭 모드 전원
CN115377937B (zh) 电子保险丝结构、包括其的电源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