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180A - 空调机的室外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180A
CN112567180A CN201880096455.4A CN201880096455A CN112567180A CN 112567180 A CN112567180 A CN 112567180A CN 201880096455 A CN201880096455 A CN 201880096455A CN 112567180 A CN112567180 A CN 112567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outdoor
fan motor
electric componen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64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鸟井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67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1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9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ensuring correct operation, e.g. by trial operation or configuration chec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0Electric components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24Cooling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室外机(90)具备:两个风扇马达(8a、8b),分别驱动被配置为上下排列的两个室外风扇(7a、7b);控制装置(16),具有能够向与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15a、15b)连接的两个风扇马达(8a、8b)分别独立地进行电力供给的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以及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被设置在包围控制装置(16)的电气部件箱(40)的内部并测定电气部件的温度,控制装置(16)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在单风扇运转时通过单风扇运转开始时的电气部件的温度与从开始单风扇运转起经过设定时间后的电气部件的温度的比较来检测两个风扇马达(8a、8b)分别与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15a、15b)的哪个连接,并基于检测的结果来进行电力供给以使配置于上方的室外风扇(7a、7b)进行驱动。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风扇向室外热交换器输送外部空气来进行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的热交换的空调机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在向室外热交换器输送外部空气的室外风扇以上下排列2台的方式设置于室外机的空调机中,若在外部空气温度低的状态下进行制冷运转,则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外部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量成为室内机所需的运转能力以上,成为室内过冷的状态。
存在一种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使下方的室外风扇停止、仅使上方的室外风扇旋转来减少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外部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量、防止进行超过室内机所需的运转能力的热交换的技术。在该技术中,由于使上方的室外风扇旋转,所以设置于机械室上部的包括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电气部件附近的外部空气不滞留,可维持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准确性与电气部件的冷却效率。
另一方面,在工厂的组装时或者维护作业中的风扇马达的更换时等,存在用于向使2台室外风扇分别旋转的风扇马达供给驱动电力的配线被颠倒连接的情况。该情况下,配置于远离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以及电气部件的位置的下方风扇旋转,无法实现准确的外部空气温度的检测,并且不进行电气部件的冷却,存在电气部件过热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以下方案:设置基于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判别2台风扇马达的连接状态的模式,根据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的上升来检测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上升,在判断为2台风扇马达被颠倒连接了的情况下,更换驱动电力的供给目标,使所期望的风扇马达旋转。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516466号公报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方案而言,在是能够连接多个室内机并能够独立地运转或者停止各室内机的大厦用多空调系统的室外机的情况下,存在无法检测误连接的担忧。大厦用多空调系统亦称为VRF(Variable Refrigerant Flow:多联式空调系统)系统。在VRF系统中,一般选定具有即便在运转了所连接的全部室内机的情况下也能够承受的热交换能力的室外机。在大厦用多系统中,当仅制冷运转了少量台数的室内机的情况下,由于室外热交换器相对于室内机所需的运转能力具有充裕的热交换能力,所以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几乎不上升,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也不上升,因而无法检测误连接。
这样,在基于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值来检测风扇马达的误连接的方法中,存在有时无法检测风扇马达的误连接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获得能够使可检测风扇马达的误连接的概率提高的空调机的室外机。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具备:制冷剂回路,借助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流路切换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而成;两个室外风扇,被配置为上下排列,向室外热交换器供给空气;两个风扇马达,分别驱动两个室外风扇;控制装置,具有能够连接风扇马达的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和能够向与风扇马达连接部连接的两个风扇马达分别独立地进行电力供给的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以及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被设置在包围控制装置的电气部件箱的内部,至少对包括构成控制装置的部件的电气部件的温度进行测定。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仅运转两个室外风扇中的上侧的一方室外风扇的单风扇运转时,通过单风扇运转开始时的电气部件的温度与从开始单风扇运转起经过设定时间后的电气部件的温度的比较,来对两个风扇马达分别与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的哪个连接进行检测,并基于检测的结果来进行电力供给以使配置于上方的室外风扇进行驱动。
本发明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起到可使能够检测风扇马达的误连接的概率提高这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的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单风扇运转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单风扇运转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利用硬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
图8是表示利用软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详细进行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方式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制冷剂循环路径的图。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00在室外机90连接有多个室内机80a、80b而构成VRF系统。
室外机90具有压缩机1、流路切换装置3、室外热交换器4、第1止回阀5以及第2止回阀6。压缩机1、流路切换装置3、室外热交换器4、第1止回阀5以及第2止回阀6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构成了制冷剂回路30。压缩机1吸入制冷剂,对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而使之成为高温高压的状态并输送至制冷剂回路30。流路切换装置3设置于压缩机1的下游侧,对制热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与制冷运转时的制冷剂的流动进行切换。室外热交换器4在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外热交换器4在制冷运转时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在制热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
另外,室外机90具备压力传感器以及温度传感器之类的各种传感器和具备基板以及控制器19的控制装置16。控制装置16与各种传感器以及流路切换装置3电连接。控制装置16所具备的传感器能够例示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高压侧压力传感器2以及低压侧压力传感器14。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检测室外空气的外部空气温度。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检测控制装置16的基板温度。另外,高压侧压力传感器2设置于压缩机1的排出侧,检测制冷剂的高压侧压力。制冷剂的高压侧输出亦被称为冷凝器压力。另外,低压侧压力传感器14设置于压缩机1的吸入侧,检测制冷剂的低压侧压力。制冷剂的低压侧压力亦被称为蒸发器压力。
另外,室外机90具有向室外热交换器4供给空气的室外风扇7a、7b和驱动室外风扇7a、7b的风扇马达8a、8b。室外风扇7a、7b能够应用轴流风扇。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内部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风扇马达8a、8b被固定于风扇马达安装部50。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3所示,风扇马达8a、8b被控制装置16所具备的控制器19经由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20、风扇马达连接部15a、15b以及风扇马达配线部18a、18b驱动。室外风扇7a、7b向控制装置16送风来冷却基板。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16被电气部件箱40包围。电气部件箱40安装于隔板51上部。收纳于电气部件箱40的电气部件至少包括构成控制装置16的部件。构成控制装置16的部件除了电路基板以及电子部件之外,还能够例示电源连接用的端子座以及各种传感器。另外,在隔板51设置有未图示的狭缝,能够通过室外风扇7a、7b的送风实现控制装置16的冷却。
室内机80a、80b具有对制冷剂进行减压而使之膨胀的减压装置10a、10b和室内热交换器11a、11b。减压装置10a、10b以及室内热交换器11a、11b通过制冷剂配管而连接。室内热交换器11a、11b在由未图示的风扇送风的空气与制冷剂之间进行热交换。室内热交换器11a、11b在制冷运转时起到蒸发器的作用,在制热运转时起到冷凝器的作用。减压装置10a、10b能够应用膨胀阀。
另外,室内机80a、80b具备各种温度传感器。室内机80a、80b的各种传感器以及减压装置10a、10b和室外机90的各种传感器同样,与控制装置16电连接。室内机80a、80b的温度传感器能够例示检测室内热交换器11a、11b的蒸发器温度的蒸发器温度传感器。如图1所示,蒸发器温度传感器由设置于液管的室内液管温度传感器12a、12b和设置于气体管的室内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3a、13b构成。
如图1所示,空调机100具备多台室内机80a、80b。室内机80a、80b在第1止回阀5与第2止回阀6之间通过制冷剂配管而并联连接。在室内机80a中,室内热交换器11a与减压装置10a连接。在室内机80b中,室内热交换器11b和减压装置10b连接。在室内热交换器11a设置有室内液管温度传感器12a和室内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3a。在室内热交换器11b设置有室内液管温度传感器12b和室内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3b。
依次利用配管将压缩机1、流路切换装置3、室外热交换器4、第1止回阀5、减压装置10a、10b、室内热交换器11a、11b以及第2止回阀6连接而形成供制冷剂循环的制冷剂回路30。
控制装置16控制制冷剂回路30以及室外风扇7a、7b的运转。具体而言,基于由各种传感器获得的检测值来进行压缩机1的容量控制、减压装置10a、10b的开度控制以及室外风扇7a、7b的驱动控制。
由于室外机90所具备的各种传感器中的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被安装于室外热交换器4的上部,所以容易受到室外热交换器4附近的外部空气的状态的影响。在仅运转了室内机80a、80b的一方的情况下,由于室外热交换器4相对于室内机80a或者室内机80b所需的运转能力具有充裕的热交换能力,所以室外热交换器4的温度几乎不上升,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值也不上升。另外,在外风强的情况下,由于无论室外风扇7a、7b的旋转如何,均发生向室外热交换器4的外部空气流通,所以外部空气不滞留,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值不上升。另外,由于在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4起到蒸发器的作用,所以制冷剂的温度下降,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值也下降。
另一方面,对于室外机90所具备的各种传感器中的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而言,即便在仅运转了室内机80a、80b的一方的情况下,也因在电气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和电气部件所具有的电阻值而必然产生电气部件的发热,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值上升。另外,即便在外风强的情况下,由于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设置于电气部件箱40内,所以也不受外风的影响地能够检测电气部件温度上升。由于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被设置于电气部件箱40内,除了设置于隔板51的狭缝的部分之外相对于室外风扇7a、7b被屏蔽,所以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的测定结果与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测定结果相比难以受到室外风扇7a、7b所产生的气流的影响。另外,即便在制热运转时,由于因在电气部件中流动的电流和电气部件所具有的电阻值而必然产生电气部件的发热,所以也能够检测电气部件温度上升。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单风扇运转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中,控制器19对单风扇运转开始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断。若单风扇运转开始条件成立,则在步骤S101中为“是”,进入至步骤S102。若单风扇运转开始条件不成立,则在步骤S101中为“否”,重复进行步骤S101。
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19对于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20输出仅对上方的风扇马达8a供给电力、使向下方的风扇马达8b的电力供给停止的命令。另外,控制器19存储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测定出的电气部件温度。这样,控制器19执行单风扇运转。
在步骤S103中,控制器19对在开始单风扇运转之后是否经过了设定时间进行判断。若在开始单风扇运转之后经过设定时间,则在步骤S103中为“是”,进入至步骤S104。若未经过设定时间,则在步骤S103中为“否”,重复进行步骤S103。
在步骤S104中,控制器19对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测定出的电气部件温度的当前值与单风扇运转开始时的电气部件温度之差是否小于阈值进行判断。若单风扇运转开始时的电气部件温度与当前的电气部件温度之差小于阈值,则在步骤S104中为“是”,进入至步骤S105。若单风扇运转开始时的电气部件温度与当前的电气部件温度之差为阈值以上,则在步骤S104中为“否”,进入至步骤S106。
在步骤S105中,控制器19判断为室外风扇7a、7b的连接正常,进入至步骤S108。
在步骤S106中,控制器19判断为室外风扇7a、7b的连接颠倒,进入至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控制器19停止向风扇马达连接部15a的供电,开始向风扇马达连接部15b的供电。即,控制器19改换对风扇马达连接部15a、15b的供电。因此,停止向与正规的状态颠倒地和风扇马达连接部15a连接的风扇马达8b的电力供给,开始向与风扇马达连接部15b连接的风扇马达8a的电力供给。若步骤S107结束,则进入至步骤S108。
在步骤S108中,控制器19对单风扇运转结束条件是否成立进行判断。若单风扇运转结束条件成立,则在步骤S108中为“是”,结束处理。若单风扇运转结束条件不成立,则在步骤S108中为“否”,重复进行步骤S108。
由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基于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值来检测风扇马达8a、8b的误连接,所以当仅在少量台数的室内机进行了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即、即便仅在室内机80a、80b的一方进行了制冷运转,也能够检测风扇马达8a、8b的误连接。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而言,由于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被设置于电气部件箱40内,所以即便在外风强而空气不滞留在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周围、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值不上升的条件下,也能够检测风扇马达8a、8b的误检测。
此外,除了上述的低外部空气温环境下的制冷运转时以外,在高外部空气温环境下的制热运转时,室外热交换器中的外部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量也可能成为室内机所需的运转能力以上。该情况下,即便减少外部空气与制冷剂的热交换量,并为了确保室内的所需运转能力而仅使室外风扇7a、7b中的上侧的一方旋转,由于室外热交换器4在制热运转中起到蒸发器的作用,所以由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测定的外部空气温度也下降。因此,在根据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9的检测值上升来检测误连接的手法中,无法在制热运转中判断误连接。然而,由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基于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7的检测值来检测风扇马达8a、8b的误连接,所以即便是在高外部空气温环境下进行制热运转的情况,也能够检测风扇马达8a、8b的误连接。
实施方式2.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在控制装置16具有连接状态存储部21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不同。连接状态存储部21存储对风扇马达8a、8b分别与风扇马达连接部15a、15b的哪个连接进行表示的连接状态信息。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单风扇运转的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在步骤S101与步骤S102之间追加了步骤S109以及步骤S110的处理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90的单风扇运转的动作不同。
若单风扇运转开始条件成立,则在步骤S109中,控制器19对在连接状态存储部21中是否存储有连接状态信息进行判断。若在连接状态存储部21中存储有连接状态信息,则在步骤S109中为“是”,进入至步骤S110,从连接状态存储部21读出连接状态信息并进入至步骤S102。若未存储连接状态信息,则在步骤S109中为“否”,进入至步骤S102。
在步骤S102中,控制器19对于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20输出仅向上方的风扇马达8a供给电力、使向下方的风扇马达8b的电力供给停止的命令。此时,当在步骤S110中读出了连接状态信息的情况下,通过向风扇马达连接部15a、15b中的与风扇马达8a连接的一方供电,由此向风扇马达8a供给电力。
以后的动作除了在步骤S105或者步骤S106中使连接状态存储部21存储连接状态信息之外,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动作同样。
当在连接状态存储部21存储有连接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能够以仅室外风扇7a被驱动的方式开始单风扇运转。因此,能够从单风扇运转刚刚开始之后立即冷却控制装置16,能够降低电气部件因温度上升而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上述的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100的室外机90的控制器19的功能由处理电路实现。处理电路可以是专用的硬件,也可以是执行储存于存储装置的程序的处理装置。
在处理电路为专用的硬件的情况下,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过的处理器、并列编程过的处理器、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将它们组合所得的器件属于处理电路。图7是表示通过硬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在处理电路29组装有实现控制器19的功能的逻辑电路29a。
在处理电路29是处理装置的情况下,控制器19的功能可通过软件、固件、或者软件与固件的组合来实现。
图8是表示通过软件实现了实施方式1或者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外机的控制器的功能的结构的图。处理电路29具有执行程序29b的处理器291、供处理器291在工作区域使用的随机存取存储器292、以及存储程序29b的存储装置293。通过处理器291在随机访问存储器292上展开存储于存储装置293的程序29b并执行,由此实现控制器19的功能。软件或者固件被用程序语言记述,储存于存储装置293。处理器291能够例示中央处理装置,但并不限定于此。存储装置293能够应用RAM(Random Access Memory)、ROM(Read OnlyMemory)、闪存、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或者EEPROM(注册商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之类的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可以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为易失性存储器。另外,存储装置293除了半导体存储器以外,还能够应用磁盘、软盘、光盘、小型镭射盘(compact disc)、迷你磁光盘(mini disc)或者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此外,处理器291可以将运算结果之类的数据输出至存储装置293进行存储,也可以经由随机访问存储器292将该数据存储于未图示的辅助存储装置。
通过处理电路29读出并执行存储于存储装置293的程序29b,由此实现控制器19的功能。亦能够说程序29b是使计算机执行实现控制器19的功能的步骤以及方法的程序。
此外,处理电路29可以利用专用的硬件实现一部分、并利用软件或者固件实现一部分。
这样,处理电路29能够利用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上述的各功能。
以上的实施方式所示的结构表示了本发明的内容的一个例子,还能够与其他公知的技术组合,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还能够省略、变更结构的一部分。
附图标记说明:
1…压缩机;2…高压侧压力传感器;3…流路切换装置;4…室外热交换器;5…第1止回阀;6…第2止回阀;7a、7b…室外风扇;8a、8b…风扇马达;9…外部空气温度传感器;10a、10b…减压装置;11a、11b…室内热交换器;12a、12b…室内液管温度传感器;13a、13b…室内气体管温度传感器;14…低压侧压力传感器;15a、15b…风扇马达连接部;16…控制装置;17…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18a、18b…风扇马达配线部;19…控制器;20…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21…连接状态存储部;29…处理电路;29a…逻辑电路;29b…程序;30…制冷剂回路;40…电气部件箱;50…风扇马达安装部;51…隔板;80a、80b…室内机;90…室外机;100…空调机;291…处理器;292…随机访问存储器;293…存储装置。

Claims (2)

1.一种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制冷剂回路,借助制冷剂配管将压缩机、流路切换装置、室外热交换器、减压装置以及室内热交换器连接而成;
两个室外风扇,被配置为上下排列,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供给空气;
两个风扇马达,分别驱动所述两个室外风扇;
控制装置,具有能够连接所述风扇马达的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和能够向与所述风扇马达连接部连接的所述两个风扇马达分别独立地进行电力供给的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以及
电气部件温度传感器,被设置在包围所述控制装置的电气部件箱的内部,至少对包括构成所述控制装置的部件的电气部件的温度进行测定,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在仅运转所述两个室外风扇中的上侧的一方室外风扇的单风扇运转时,通过所述单风扇运转开始时的所述电气部件的温度与从开始所述单风扇运转起经过设定时间后的所述电气部件的温度的比较,来对所述两个风扇马达分别与所述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的哪个连接进行检测,并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来进行电力供给以使配置于上方的所述室外风扇进行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外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连接状态存储部,该连接状态存储部存储对所述两个风扇马达分别与所述两个风扇马达连接部的哪个连接进行表示的连接状态信息,
在开始所述单风扇运转时,所述控制器从所述连接状态存储部读出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决定通过所述风扇马达电力供给部供给电力的所述风扇马达。
CN201880096455.4A 2018-09-04 2018-09-04 空调机的室外机 Pending CN1125671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32754 WO2020049633A1 (ja) 2018-09-04 2018-09-04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180A true CN112567180A (zh) 2021-03-26

Family

ID=69721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455.4A Pending CN112567180A (zh) 2018-09-04 2018-09-04 空调机的室外机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93436A1 (zh)
JP (1) JPWO2020049633A1 (zh)
CN (1) CN112567180A (zh)
AU (1) AU2018440632B2 (zh)
DE (1) DE112018007956T5 (zh)
WO (1) WO2020049633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4949A (ja) * 2001-08-31 2003-03-1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2005049001A (ja) * 2003-07-28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2193900A (ja) * 2011-03-16 2012-10-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3052852A (zh) * 2011-06-29 2013-04-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和具有该冷却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106662359A (zh) * 2015-08-06 2017-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WO2017077649A1 (ja) * 2015-11-06 2017-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5118A (ja) * 2002-12-25 2004-07-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装置
WO2016046992A1 (ja) * 2014-09-26 2016-03-3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WO2017183156A1 (ja) * 2016-04-21 2017-10-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基板及び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74949A (ja) * 2001-08-31 2003-03-12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制御方法
JP2005049001A (ja) * 2003-07-28 2005-02-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2193900A (ja) * 2011-03-16 2012-10-1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CN103052852A (zh) * 2011-06-29 2013-04-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和具有该冷却装置的空气调节机
CN106662359A (zh) * 2015-08-06 2017-05-1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装置的室内机
WO2017077649A1 (ja) * 2015-11-06 2017-05-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7956T5 (de) 2021-06-02
US20210293436A1 (en) 2021-09-23
AU2018440632B2 (en) 2022-06-30
JPWO2020049633A1 (ja) 2021-02-15
WO2020049633A1 (ja) 2020-03-12
AU2018440632A1 (en) 2021-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19452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inguishing HVAC system faults
US116398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dentifying causes of HVAC system faults
WO2019244280A1 (ja)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運転状態判定方法
US11788753B2 (en) HVAC system fault prognostics and diagnostics
WO2021260764A1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US20160054034A1 (en) Chiller system
JPH11287538A (ja) 空気調和機
AU2018444215B2 (en) Outdoor unit, indoor unit, and air conditioner
JP3868265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567180A (zh) 空调机的室外机
KR20060108027A (ko) 멀티에어컨 및 그의 압축기 제어방법
US20220082286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an hvac system
WO2021171448A1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WO2013172196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1149162A1 (ja) ヒートポンプ装置、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空気調和機および冷凍機
US11920819B2 (en) HVAC system operated with adaptive discharge air temperature setpoint
EP4332450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240026394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080013033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30057138A (ko)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7321350A (zh) 制冷空调装置
JP2011127805A (ja) 空気調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