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9221B -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9221B
CN112559221B CN202011537475.6A CN202011537475A CN112559221B CN 112559221 B CN112559221 B CN 112559221B CN 202011537475 A CN202011537475 A CN 202011537475A CN 112559221 B CN112559221 B CN 112559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data
list
service
lis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374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9221A (zh
Inventor
曹井通
徐尧
张树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374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92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9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9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9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9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6Message passing systems or structures, e.g. que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83Techniques for rebalancing the load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7Messaging middlewa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8Que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包括:根据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基于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根据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及根据目标渠道协议,发送目标业务数据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本发明实施例提高了名单数据的产出和送达的效率、准确率和有效性。

Description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客户拉新、促活、提效的目的,银行通常需要对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客户进行差异化促动,例如,在日常销售管理、市场营销、客户经营业务中进行差异化处理。传统的客群的客户名单的产出和每个客户名单的送达渠道选择均基于业务员的业务经验,依赖于业务员的业务经验的名单数据的产出和每个客户名单的送达渠道选择的方式,容易造成针对客户名单数据的业务数据送达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现有针对客户名单数据的业务数据送达效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请求;
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
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
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所述目标触达渠道与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具有对应关系;及
根据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端的接口参数;
基于所述接口参数和预设的通信协议,与所述业务端建立通信连接;及
从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目标业务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对应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分发至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中。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更新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对应的预设业务模板;
从更新后的预设业务模板中,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更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预设名单模板;及
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一指定名单;
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名单生成第一更新指令;
将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
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及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将所述第一指定名单中的第一名单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所述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二指定名单;
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包括所述第二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二指定名单生成第二更新指令;
将所述第二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
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及
根据所述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删除所述第二指定名单中的第二名单数据。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
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与每个候选触达渠道之间的匹配度;
确定所述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为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及
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渠道协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智能名单处理系统,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目标业务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所述目标触达渠道与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具有对应关系;及
触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的步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业务端发送的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基于配置数据动态地生成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提高了名单数据的产出的效率和准确率;根据目标名单数据集合,获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和多个目标渠道协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提高了目标业务数据送达的效率、准确率和有效性。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中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中生成目标业务数据和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中根据第一指定名单更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中根据第二指定名单更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中确定目标触达渠道的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之智能名单处理系统的程序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之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步骤前的数字标号并不标识执行步骤的前后顺序,仅用于方便描述本发明及区别每一步骤,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之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的步骤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下面以计算机设备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性描述,具体如下:
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0~S600,其中:
步骤S100,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请求。
所述业务请求用于请求目标业务数据和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并基于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发送目标业务数据。
示例性的,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应用于银行系统中。
步骤S200,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
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可以包括:储蓄卡业务、银行卡业务、推荐业务、理财业务、跨境金融业务等等。
所述名单数据源,其来源可以包括业务端中的文件、MQ(消息队列)、oracle数据库、mysql(关系型)数据库、hadoop(分布式)系统等,业务端的接口可以通过中间件(例如消息队列)接入到上例的银行系统中,将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接入到上例的银行系统中。在接入业务端获取数据时,可以通过页面化的操作实现数据的接入。
所述配置数据,可以包括:配置名单简单规则、配置名单的复杂规则或嵌套的配置名单的组合规则。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步骤S200包括步骤S201~S203,其中:步骤S201,解析所述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端的接口参数;步骤S202,基于所述接口参数和预设的通信协议,与所述业务端建立通信连接;及步骤S203,从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若根据业务请求接入的配置数据为空值时,则会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默认配置数据,再根据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默认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
具体的,所述默认配置数据为根据业务类型预先设置的数据。
通过预设的通信协议建立业务端与系统之间的通信连接,能够更快速、高效地获取数据。
步骤S300,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
可以通过业务类型数据和配置数据获取相应的预设业务模板和预设名单模板,并通过名单数据源生成目标数据。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3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步骤S301,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更新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对应的预设业务模板;步骤S302,从更新后的预设业务模板中,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步骤S303,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更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预设名单模板;及步骤S304,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通过配置数据的动态设置以及预设名单模板,在满足名单标准化的同时,还可以生成更贴合业务端需求的目标名单数据集合,满足业务端对于目标名单数据集合按需生成的要求,且系统能够基于预设名单模板对名单进行统一管控。对于各个银行子系统业务端来说,通过统一名单管控,减轻各个银行子系统的开发压力,缩短开发时效,减少重复建设,节省人力和资源。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业务类型数据获取到指定名单,根据指定名单更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指定名单可以包括第一指定名单或第二指定名单。
(1)根据业务类型数据,获取到的指定名单为第一指定名单,第一指定名单为指定白名单:
如图4所示,执行上述步骤S304之后,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11~S315,其中:步骤S311,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一指定名单;步骤S312,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名单生成第一更新指令;步骤S313,将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步骤S314,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及步骤S315,根据所述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将所述第一指定名单中的第一名单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
具体的,基于所述指定白名单对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进行检验。可以理解为是若所述指定白名单中的白名单数据均包含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不需要更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若所述指定白名单中的白名单数据不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则生成第一更新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端基于第一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一更新反馈指令获取白名单数据,并将获取到的白名单数据加入至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以更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
通过上述预设的第一指定名单,更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可以生成更完整的目标名单数据集合,提升名单生成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进而提升名单收益。
(2)根据业务类型数据,获取到的指定名单为第一指定名单,第二指定名单为指定黑名单:
如图5所示,执行上述步骤S304之后,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步骤S321~S325,其中:步骤S321,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二指定名单;步骤S322,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包括所述第二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二指定名单生成第二更新指令;步骤S323,将所述第二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步骤S324,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及步骤S325,根据所述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删除所述第二指定名单中的第二名单数据。
基于所述指定黑名单对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进行检验。可以理解为是若所述指定黑名单中的黑名单数据包含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生成第二更新指令,并根据所述业务端基于第二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删除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黑名单数据以更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若所述指定黑名单中的黑名单数据不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则不需要对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执行操作。
通过上述预设的第二指定名单,更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可以生成更完整的目标名单数据集合,提升名单生成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安全性。
步骤S400,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
消息队列的设置,当系统接收到若干个业务端发起的业务请求时,有助于在系统接收到大量的业务请求时,有效减缓系统处理业务请求的压力。
步骤S500,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目标业务数据。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500还包括:将获取到的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分发至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中。
具体的,所述分布式服务器集群可以为ElasticSearch(搜索服务器,ES)集群。根据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中的负载数据,将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对应的目标业务数据分发到分布式服务器集群的同一或不同的服务器上去,在满足服务器集群中多个服务器的负载均衡的前提下,更快速、高效地处理数据。
上述将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中,以及从消息队列中获取数据,属于消息队列技术的常规应用,在此不作赘述。
步骤S600,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所述目标触达渠道与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具有对应关系。
其中,目标触达渠道包括短信平台、与系统关联的应用程序平台、邮件平台、系统内部的直销业务管的管理平台等。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制定目标触达渠道的开放接口与系统之间的目标渠道协议来实现目标业务数据的触达。
在其他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制定系统中的消息队列与目标触达渠道接口之间的目标渠道协议来实现目标业务数据的触达。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步骤S5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501~步骤S504,其中:步骤S501,根据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多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步骤S502,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与每个候选触达渠道之间的匹配度;步骤S503,确定所述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为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及步骤S504,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渠道协议。
具体的,每个目标名单数据与每个候选触达渠道之间的匹配度是基于每个名单数据源对应的用户对于每个候选触达渠道的历史使用信息和反馈信息预先计算得到的。
根据每个目标名单数据确定目标触达渠道,提高了目标业务数据触达至用户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名单的收益。
步骤S700,根据所述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
其中,目标触达渠道包括短信平台、与系统关联的应用程序平台、邮件平台、系统内部的直销业务管的管理平台等。
具体的,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对应的一个或至少两个目标触达渠道,以使目标业务数据能够及时发送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用户端。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还包括:在生成目标数据之后,还可以将所述目标数据中对应的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以及目标业务数据进行可视化展示,使得业务端可以预览目标数据。
目标数据的可视化展示,有助于业务端及时更进目标名单数据集合。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还包括:对名单数据源的生成和分发进行埋点,实时追踪记录名单数据源的状态数据,生成埋点日志。
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还包括:根据埋点日志实时计算得到名单接入总量、过滤名单量、名单发送量、名单成功转化量。
通过实时买点追踪名单数据从生产、加工、分发、转化的数据效果,有助于业务端及时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及时调控。
所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还包括:针对业务端的优质名单的智能推荐。
具体的,根据名单历史成功转化量和预设的优质名单推荐规则,生成名单预期转化率,当名单预期转化率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该名单数据为优质名单,将该名单数据推送至对应的业务端。
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以及预测算法生成名单预期转化率。其中,数据挖掘技术包括用户画像、归因分析等技术;预测算法包括决策树、神经网络算法等。通过引入名单预测算法,筛选优质名单,然后通过实际转化效果不断优化名单预测算法,从而实现名单规则闭环优化。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业务端发送的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基于配置数据动态地生成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目标业务数据,提高了名单数据的产出的效率和准确率;根据目标名单数据集合,获取目标触达渠道和对应的目标渠道协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提高了目标业务数据送达的效率、准确率和有效性。
实施例二
请继续参阅图7,示出了本发明智能名单处理系统的程序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可以包括或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并可实现上述智能名单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本身更适合于描述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在存储介质中的执行过程。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接收模块700,用于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710,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
生成模块720,用于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
存储模块730,用于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
第二获取模块740,用于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750,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所述目标触达渠道与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具有对应关系;及
触达模块760,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渠道。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710,还用于:解析所述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端的接口参数;基于所述接口参数和预设的通信协议,与所述业务端建立通信连接;及从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720,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更新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对应的预设业务模板;从更新后的预设业务模板中,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更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预设名单模板;及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740,还用于: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分发至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中。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720,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一指定名单;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名单生成第一更新指令;将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及根据所述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将所述第一指定名单中的第一名单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720,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二指定名单;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包括所述第二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二指定名单生成第二更新指令;将所述第二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及根据所述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删除所述第二指定名单中的第二名单数据。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获取模块750,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多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与每个候选触达渠道之间的匹配度;确定所述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为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及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渠道协议。
实施例三
参阅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之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设备2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者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该计算机设备2可以是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如图8所示,所述计算机设备2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连接存储器21、处理器22、网络接口23、以及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其中: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1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存储器21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2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2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2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2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2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22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2的总体操作。本实施例中,处理器22用于运行存储器2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以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
所述网络接口23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23通常用于在所述计算机设备2与其他电子装置之间建立通信连接。例如,所述网络接口23用于通过网络将所述计算机设备2与外部终端相连,在所述计算机设备2与外部终端之间的建立数据传输渠道和通信连接等。所述网络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需要指出的是,图8仅示出了具有部件20-23的计算机设备2,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部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于存储器21中的所述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21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22)所执行,以完成本发明。
例如,图7示出了所述实现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实施例二的程序模块示意图,该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可以被划分为接收模块700、第一获取模块710、生成模块720、第二获取模块730、第三获取模块740以及触达模块750。其中,本发明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比程序更适合于描述所述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在所述计算机设备2中的执行过程。所述程序模块700-750的具体功能在实施例二中已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服务器、App应用商城等等,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相应功能。本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智能名单处理系统2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请求;
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
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
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
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目标业务数据;
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所述目标触达渠道与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具有对应关系;及
根据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的步骤,包括:
解析所述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端的接口参数;
基于所述接口参数和预设的通信协议,与所述业务端建立通信连接;及
从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
其中,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目标业务数据的步骤之后,包括:
将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对应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分发至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中;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更新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对应的预设业务模板;
从更新后的预设业务模板中,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更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预设名单模板;及
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一指定名单;
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名单生成第一更新指令;
将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
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及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将所述第一指定名单中的第一名单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二指定名单;
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包括所述第二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二指定名单生成第二更新指令;
将所述第二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
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二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及
根据所述第二更新反馈指令,在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删除所述第二指定名单中的第二名单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
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与每个候选触达渠道之间的匹配度;
确定所述匹配度大于预设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候选触达渠道为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及
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与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触达渠道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目标渠道协议。
4.一种智能名单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业务端发送的业务请求;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请求,获取业务类型数据、名单数据源和配置数据;
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生成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包括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目标业务数据;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和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存储于消息队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目标业务数据;
第三获取模块,基于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的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获取每个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和目标渠道协议;所述目标触达渠道与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具有对应关系;及
触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渠道协议,发送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到所述目标名单数据对应的目标触达渠道;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还用于:
解析所述业务请求,获取所述业务端的接口参数;
基于所述接口参数和预设的通信协议,与所述业务端建立通信连接;及
从所述业务端中,获取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所述名单数据源和所述配置数据;
其中,所述第二获取模块还用于:
将获取到的所述至少两个目标名单数据和对应的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分发至分布式服务器集群中;
其中,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更新与所述业务类型数据对应的预设业务模板;
从更新后的预设业务模板中,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
根据所述配置数据,更新与所述配置数据对应的预设名单模板;及
将所述名单数据源填充至更新后的预设名单模板中,生成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
其中,所述生成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业务类型数据,获取第一指定名单;
若所述名单数据源中不包括所述第一指定名单,则基于所述第一指定名单生成第一更新指令;
将所述第一更新指令发送至所述业务端;
接收所述业务端基于所述第一更新指令返回的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及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反馈指令,将所述第一指定名单中的第一名单数据添加至所述目标名单数据集合中。
5.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的步骤。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1537475.6A 2020-12-23 2020-12-23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592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7475.6A CN112559221B (zh) 2020-12-23 2020-12-23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37475.6A CN112559221B (zh) 2020-12-23 2020-12-23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9221A CN112559221A (zh) 2021-03-26
CN112559221B true CN112559221B (zh) 2024-05-14

Family

ID=750315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37475.6A Active CN112559221B (zh) 2020-12-23 2020-12-23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92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3903A (zh) * 2021-09-08 2021-12-03 平安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名单的信息自动化审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386A (zh) * 2018-03-30 2019-10-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335097A (zh) * 2019-04-04 2019-10-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白名单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7519A (zh) * 2020-02-17 2020-06-23 北京四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消息内容的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718A (zh) * 2020-04-10 2020-09-01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通信渠道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24386A (zh) * 2018-03-30 2019-10-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335097A (zh) * 2019-04-04 2019-10-15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数据分析的白名单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27519A (zh) * 2020-02-17 2020-06-23 北京四信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渠道消息内容的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14718A (zh) * 2020-04-10 2020-09-01 广州市玄武无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企业通信渠道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9221A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20812B (zh) 交互信息的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14238B (zh) 一种目标对象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80874B (zh) 数据申请的系统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19206B (zh) 运维风险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0594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143462A (zh) 数据导出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44226B (zh) 业务预约网点数据的推送方法和系统
CN112035611B (zh) 目标用户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92856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559221B (zh) 智能名单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22450A (zh) 计算机设备、服务请求的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507010B (zh) 业务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85115A (zh) 国际提示语生成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827142A (zh) 用户信用评估方法、系统、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757054A (zh) 一种日志记录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CN111880864B (zh) 基于http的模型调用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924937A (zh) 批量任务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322339B (zh) 虚拟资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52852A (zh) 机器外呼的数量调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21964A (zh) 一种访问请求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97162A (zh) 数据集采集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19275A (zh) 信息推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51820A (zh) 一种案件信息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1708795A (zh) 对象标识生成方法、更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1985446A (zh) 人脸识别方法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