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8359A -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8359A
CN112558359A CN202011381377.8A CN202011381377A CN112558359A CN 112558359 A CN112558359 A CN 112558359A CN 202011381377 A CN202011381377 A CN 202011381377A CN 112558359 A CN112558359 A CN 1125583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molecules
domain
driving voltage
pixel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13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8359B (zh
Inventor
单剑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13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83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83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83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83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83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液晶分子,设置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具有多个第二凸块及多个第二凹槽,藉此结构能够协助液晶分子回复原状,甚至是无需提高外加电压,即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的结构。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MVA型液晶面板,系设有定域限制机构,以便于外加电压时,将液晶之倾斜方向加以限制。
定域限制机构,系藉设在电极上之一部分的突起等,使突起部分之液晶分子在无外加电压时预先倾斜微小角度。此突起,系在外加电压时完成用来决定液晶分子定向方向的触发器之任务,因而小突起即足够。
MVA型液晶面板,系在不外加电压之状态时大部分之液晶分子皆对基板垂直定向,为透射系数零之状态(黑色显示)。当外加中间之电压时,在突起的倾斜面之影响下决定液晶分子之倾斜方向。因此,在中间之电压状态时,在像素内之液晶的光学特性便被平均化,获得均匀之中间色调。进而外加给定之电压时,液晶分子则为实质上水平,变为白色显示。
然而,MVA型液晶面板,却有液晶分子定向缓慢之问题,因而影响到色调显示之应答速度。因此会提高外加电压来使得液晶分子定向加快,但提高外加电压却会使得液晶分子所受力矩变大,影响到液晶分子的恢复力,使液晶分子产生无法回复原状的破坏。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能够协助液晶分子回复原状的结构,甚至是无需提高外加电压,即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的结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液晶分子,设置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一凹槽;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具有多个第二凸块及多个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彼此交错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彼此交错形成。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彼此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二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彼此相对应。
可选的,二偏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与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多个液晶分子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一凹槽;以及形成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第二凸块及多个第二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彼此交错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彼此交错形成。
可选的,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彼此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二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彼此相对应。
可选的,分别形成二偏振板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与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液晶分子,设置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具有多个凸块;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具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可选的,所述多个凸块彼此之间有平坦区,所述多个凹槽彼此之间有平坦区。
可选的,所述多个凸块与所述多个凹槽彼此交错无相对应。
可选的,二偏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与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同。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多个液晶分子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形成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凸块;以及形成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凹槽;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可选的,所述多个凸块彼此之间有平坦区,所述多个凹槽彼此之间有平坦区。
可选的,所述多个凸块与所述多个凹槽彼此交错无相对应。
可选的,分别形成二偏振板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与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同。
基于上述,本申请提供了能够协助液晶分子回复原状的凸块及凹槽结构及制造方法,甚至是通过凸块及凹槽相对排列关系,即可无需提高外加电压,亦能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分子定向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分子定向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分子定向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图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液晶分子1、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多个液晶分子1系设置在外加有一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5及对向电极4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设置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像素电极5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具有多个第一凸块31及多个第一凹槽32,而多个第一凸块31与多个第一凹槽32彼此交错形成,也就是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形成第一凸块31后,接着形成第一凹槽32,再来形成另一第一凸块,以此类推。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设置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对向电极4之间,具有多个第二凸块21及多个第二凹槽22,而多个第二凸块21与多个第二凹槽22彼此交错形成,也就是说,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形成第二凹槽22后,接着形成第二凸块21,再来形成另一第二凹槽,以此类推。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决定在外加驱动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定向方向,在无外加驱动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为实质上垂直,其误差值为正负10度的范围,优选的,其误差值为正负5度的范围,外加了给定的驱动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为实质上平行,其误差值为正负10度的范围,优选的,其误差值为正负5度的范围,及外加了小于给定驱动电压之电压时为倾斜,其倾斜角度范围为10至80度的范围,优选的,其倾斜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的范围。
此外,如图1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二垂直定向膜10、11、二基板6、7以及二偏振板8、9。二垂直定向膜10、11分别设置在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之上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之下。二基板6、7可为玻璃基板,分别设置在对向电极4之上及像素电极5之下。二偏振板8、9分别设置在对向电极4之上及像素电极5之下。本实施例之液晶显示装置为MVA型液晶面板,但不限于此,也可为LC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QLED显示面板、曲面显示面板或其他显示面板。。MVA型液晶面板其为透射型之构成,而要以正常黑色模式动作时,将偏振板8之透射轴配置成与偏振板9之透射轴正交。当MVA型液晶面板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未外加驱动电压之状态时,液晶分子1对基板6等略成垂直的定向,所以液晶分子1并不具备光之旋光等光学特性。因此,通过偏振板8而成为直线偏光之光,无法通过偏振板9,而成为透射系数零之黑色显示。另一方面,若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则开始液晶分子1之倾斜而变成具有光学特性,光便通过一部分而成为中间色调显示。若进一步提高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之驱动电压,则液晶分子1对于基板6等成水平,光之偏光面便旋转90使对于偏振板9之透射系数变大,此时为白色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由于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的多个第一凸块31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的多个第二凹槽22彼此相对应,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的多个第二凸块21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的多个第一凹槽32彼此相对应。因此,如图2所示,于区域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凸块31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二凹槽22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相同的,于区域I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凹槽32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二凸块21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中,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如上所述,即使于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由于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产生相反力矩的影响,因而能够协助液晶分子1回复原状,举例来说,于区域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一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顺时针力矩而倾斜,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一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第二凹槽22的影响,施加逆时针力矩于多个液晶分子1上,因此有助于液晶分子1回复原状。相同的,于区域I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二凸块2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顺时针力矩而倾斜,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二凸块2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第一凹槽32的影响,施加逆时针力矩于多个液晶分子1上,因此有助于液晶分子1回复原状。
另外,可在基板6与偏振板8间设有光学特性补偿用之直线子膜。直线相位子膜由于具有其液晶分子1之光学特性相反之光学特性,而可藉直线相位子膜来消烕液晶分子1之光学特性。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步骤S1,形成多个液晶分子1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5及对向电极4之间。步骤S2,形成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像素电极5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具有多个第一凸块31及多个第一凹槽32,而多个第一凸块31与多个第一凹槽32彼此交错形成。步骤S3,形成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对向电极4之间,其具有多个第二凸块21及多个第二凹槽22,而多个第二凸块21与多个第二凹槽22彼此交错形成。而且多个第一凸块31与多个第二凹槽22彼此相对应,多个第二凸块21与多个第一凹槽32彼此相对应。步骤S4,分别形成二偏振板8、9在像素电极5之下及对向电极4之上。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的多个第一凸块31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的多个第二凹槽22彼此相对应,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的多个第二凸块21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的多个第一凹槽32彼此相对应。因此,如图2所示,于区域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凸块31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二凹槽22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相同的,于区域I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凹槽32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二凸块21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中,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因此即使于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由于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产生相反力矩的影响,因而能够协助液晶分子1回复原状,举例来说,于区域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一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顺时针力矩而倾斜,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一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第二凹槽22的影响,施加逆时针力矩于多个液晶分子1上,因此有助于液晶分子1回复原状。相同的,于区域I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二凸块2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顺时针力矩而倾斜,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第二凸块2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第一凹槽32的影响,施加逆时针力矩于多个液晶分子1上,因此有助于液晶分子1回复原状。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分子定向的示意图,请参阅图4及图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液晶分子1、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多个液晶分子1系设置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5及对向电极4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设置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像素电极5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具有多个凸块31、33,而多个凸块31、33彼此之间有平坦区34,也就是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形成凸块31后,接着形成平坦区34,再来形成凸块33,以此类推。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设置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对向电极4之间,具有多个凹槽22、23,而多个凹槽22、23彼此之间有平坦区24,也就是说,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形成凹槽22后,接着形成平坦区24,再来形成凹槽23,以此类推。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决定在外加驱动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定向方向,在无外加驱动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为实质上垂直,其误差值为正负10度的范围,优选的,其误差值为正负5度的范围,外加了给定的驱动电压时多个液晶分子1为实质上平行,例如:其误差值为正负10度的范围,优选的,其误差值为正负5度的范围,及外加了小于给定驱动电压之电压时为倾斜,其倾斜角度范围为10至80度的范围,优选的,其倾斜角度范围为30度至60度的范围。
此外,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例中,液晶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二垂直定向膜10、11、二基板6、7以及二偏振板8、9。二垂直定向膜10、11分别设置在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之上以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之下。二基板6、7可为玻璃基板,分别设置在对向电极4之上及像素电极5之下。二偏振板8、9分别设置在对向电极4之上及像素电极5之下。本实施例之液晶显示装置为MVA型液晶面板,但不限于此,也可为LC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QLED显示面板、曲面显示面板或其他显示面板。MVA型液晶面板其为透射型之构成,而要以正常黑色模式动作时,将偏振板8之透射轴配置成与偏振板9之透射轴正交。当MVA型液晶面板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未外加驱动电压之状态时,液晶分子1对基板6等略成垂直的定向,所以液晶分子1并不具备光之旋光等光学特性。因此,通过偏振板8而成为直线偏光之光,无法通过偏振板9,而成为透射系数零之黑色显示。另一方面,若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则开始液晶分子1之倾斜而变成具有光学特性,光便通过一部分而成为中间色调显示。若进一步提高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之驱动电压,则液晶分子1对于基板6等成水平,光之偏光面便旋转90使对于偏振板9之透射系数变大,此时为白色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由于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的多个凸块31、33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的凹槽22彼此交错无相对应。因此,如图5所示,于区域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凸块31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凹槽22的影响,也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相同的,于区域I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凸块33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凹槽22的影响,也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中,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同。如上所述,由于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产生相同力矩的影响,即使未于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也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举例来说,于区域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顺时针力矩而倾斜,而靠近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也会受到凹槽22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因此无须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也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另外,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由于未外加过大驱动电压,因此液晶分子1能够顺利回复原状。相同的,于区域I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凸块33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逆时针力矩而倾斜,而靠近凸块33的多个液晶分子1也会受到凹槽22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因此无须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也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另外,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由于未外加过大驱动电压,因此液晶分子1能够顺利回复原状。
另外,可在基板6与偏振板8间形成光学特性补偿用之直线子膜。直线相位子膜由于具有其液晶分子1之光学特性相反之光学特性,而可藉直线相位子膜来消烕液晶分子1之光学特性。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4至图6,一种液晶显示设备的制造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步骤S11,形成多个液晶分子1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5及对向电极4之间。步骤S12,形成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像素电极5之间,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具有多个凸块31、33,而多个凸块31、33彼此之间有平坦区34。步骤S13,形成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在多个液晶分子1及对向电极4之间,其具有多个多个凹槽22、23,而多个凹槽22、23彼此之间有平坦区24。而且多个凸块31、33与多个凹槽22、23彼此交错无相对应。步骤S14,分别形成二偏振板8、9在像素电极5之下及对向电极4之上。如上所述,由于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的多个凸块31、33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的凹槽22彼此交错无相对应。因此,如图5所示,于区域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凸块31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凹槽22的影响,也产生顺时针力矩而呈现右上左下的倾斜,相同的,于区域II中,多个液晶分子1受凸块33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另外,多个液晶分子1受凹槽22的影响,也产生逆时针力矩而呈现左上右下的倾斜,也就是说,在特定区域中,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与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对于多个液晶分子1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同。因此由于多个液晶分子1受第一定域限制机构3及第二定域限制机构2产生相同力矩的影响,即使未于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也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举例来说,于区域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顺时针力矩而倾斜,而靠近凸块31的多个液晶分子1也会受到凹槽22的影响,产生顺时针力矩,因此无须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也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另外,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由于未外加过大驱动电压,因此液晶分子1能够顺利回复原状。相同的,于区域II中,当在像素电极5与对向电极4间外加驱动电压时,于靠近凸块33的多个液晶分子1会受到逆时针力矩而倾斜,而靠近凸块33的多个液晶分子1也会受到凹槽22的影响,产生逆时针力矩,因此无须外加过大的驱动电压,也可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另外,当停止外加驱动电压时,由于未外加过大驱动电压,因此液晶分子1能够顺利回复原状。
基于所述,本申请提供了能够协助液晶分子回复原状的凸块及凹槽结构及制造方法,甚至是通过凸块及凹槽相对排列关系,即可无需提高外加电压,亦能快速使液晶分子定向,缩短色调应答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液晶分子,设置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
第一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一凹槽;以及
第二定域限制机构,设置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具有多个第二凸块及多个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彼此交错形成,所述多个第二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彼此交错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二凹槽彼此相对应,所述多个第二凸块与所述多个第一凹槽彼此相对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二偏振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与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多个液晶分子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
形成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凸块;以及
形成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块彼此之间有平坦区,所述多个凹槽彼此之间有平坦区。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凸块与所述多个凹槽彼此交错无相对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形成二偏振板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多个液晶分子在外加有驱动电压之像素电极及对向电极之间;
形成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像素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第一凸块及多个第一凹槽;
形成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在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及所述对向电极之间,其具有多个第二凸块及多个第二凹槽;以及
分别形成二偏振板在所述像素电极之下及所述对向电极之上;
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及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使所述多个液晶分子定向,在无外加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垂直,外加了给定的所述驱动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实质上平行,及外加了小于给定所述驱动电压之电压时,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为倾斜;
其中所述第一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与所述第二定域限制机构对于所述多个液晶分子产生的力矩方向相反。
CN202011381377.8A 2020-12-01 2020-12-01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5583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377.8A CN112558359B (zh) 2020-12-01 2020-12-01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1377.8A CN112558359B (zh) 2020-12-01 2020-12-01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8359A true CN112558359A (zh) 2021-03-26
CN112558359B CN112558359B (zh) 2023-04-25

Family

ID=75045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1377.8A Active CN112558359B (zh) 2020-12-01 2020-12-01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8359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3975A (ja) * 1998-12-28 2000-07-14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494262B (en) * 1996-09-04 2002-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ssociated fabrication method
CN1363852A (zh) * 2001-01-08 2002-08-14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的液晶显示器
TW567455B (en) * 1998-12-08 2003-12-21 Fujitsu Display Te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N1517772A (zh) * 2003-01-15 2004-08-04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62589A1 (en) * 2003-12-26 2005-07-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091229A (ja) * 2004-09-22 2006-04-06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65555A (zh) * 2006-10-18 2008-04-23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298237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7133553U (zh) * 2017-05-11 2018-03-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94262B (en) * 1996-09-04 2002-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ssociated fabrication method
TW567455B (en) * 1998-12-08 2003-12-21 Fujitsu Display Tech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JP2000193975A (ja) * 1998-12-28 2000-07-14 Fujitsu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363852A (zh) * 2001-01-08 2002-08-14 达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视角的液晶显示器
CN1517772A (zh) * 2003-01-15 2004-08-04 东芝松下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20050162589A1 (en) * 2003-12-26 2005-07-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6091229A (ja) * 2004-09-22 2006-04-06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65555A (zh) * 2006-10-18 2008-04-23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
CN102298237A (zh) * 2010-06-25 2011-12-2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207133553U (zh) * 2017-05-11 2018-03-23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8359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87760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とその製造法
US5757455A (en) Hybrid alignment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3850002B2 (ja) 液晶電気光学装置
US882391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rticular pixel structure
US792909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60238887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6226064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a negative dielectric constant anisotropy and a phase difference plate
KR100438164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US6081311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high wide visual angle and high contrast
JPH0961825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500779B2 (ja) 液晶表示素子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10260431A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356273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221461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H06118406A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2558359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4777795B2 (ja) 液晶表示素子
KR100577991B1 (ko) 멀티도메인 액정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3204256B2 (ja) 液晶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液晶表示素子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2214646A (ja) 液晶表示素子
JP4656526B2 (ja) 液晶電気光学装置
KR100759966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24136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304395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3006289B2 (ja) 反強誘電性液晶表示素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