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5119A - 无油真空泵 - Google Patents
无油真空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55119A CN112555119A CN202011390266.3A CN202011390266A CN112555119A CN 112555119 A CN112555119 A CN 112555119A CN 202011390266 A CN202011390266 A CN 202011390266A CN 112555119 A CN112555119 A CN 1125551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shell
- mounting shell
- vacuum pump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883990 Flabell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89 chemical engine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72 metallu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17/00—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 F04B17/03—Pumps characterised by combination with, or adaptation to, specific driving engines or motors driven by electric mo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08—Cooling; Hea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5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4B1/00 - F04B23/00 or F04B39/00 - F04B47/00
- F04B53/16—Casings; Cylinders; Cylinder liners or heads; Fluid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ressors, Vaccum Pumps And Other Relevant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油真空泵,包括第一安装壳、第二安装壳、双轴电机和两个气缸,第一安装壳的内部和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设置于轴承安装架,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还设置有转动座和散热风扇,转动座和气缸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顶部伸入气缸的内部,气缸的顶部盖设有阀板,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设置于连杆的顶部和阀板之间。本发明运行稳定性好,散热效率高,其结构紧凑,容量大,能够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油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按真空泵的工作原理,真空泵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气体捕集泵和气体传输泵,其已广泛用于冶金、化工、食品、电子镀膜等行业。
然而,发明人发现了现有的真空泵工作稳定性低,容量小,电机的运转不灵活,同时,真空泵内的积聚热量大,散热效率低,不能高效地使热量扩散,容易影响真空泵的正常工作,并且,现有的真空泵的各部件之间的协调性低,各组成部件缺乏对其他部件的功能支持,使得真空泵不能发挥出其全部的功能。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真空泵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无油真空泵,其可靠性高,稳定性能好,散热效率高,通用性强,结构紧凑,容量大,能够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无油真空泵,包括第一安装壳、第二安装壳、双轴电机和两个气缸,两个所述气缸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壳和所述第二安装壳,所述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轴承、转动座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安装壳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所述转动座包括一体成型的旋转部和偏转部,所述偏转部套设于所述旋转部的端部,所述散热风扇的轴孔、所述旋转部分别套设于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部套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气缸之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底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所述连杆的顶部伸入所述气缸的内部,所述气缸的顶部盖设有阀板,所述气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设置于所述连杆的顶部和所述阀板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和所述第二安装壳之间设置有电机散热壳,所述电机散热壳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壳和所述第二安装壳连接,所述电机散热壳设置有散热孔,多个散热孔围绕所述电机散热壳设置,所述双轴电机安装于所述电机散热壳内,使得所述双轴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以沿所述电机散热壳的周侧均匀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的轴承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壳的轴承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散热腔,多个所述散热孔连通于所述散热腔,使得所述散热腔所积聚的热量能够从多个所述散热孔排出,所述第一安装壳的轴承安装架和所述第二安装壳的轴承安装架均设置有多个支架,多个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腔连通于所述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为扇形,所述散热通道能够增大真空泵内部的散热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的轴承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二安装壳的轴承安装架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透气孔和第四透气孔,所述第二透气孔和所述第三透气孔均与所述散热腔连通,使得所述第一安装壳、所述第二安装壳、所述轴承安装架和所述电机散热壳均具有相互配合的协调散热的性能,有效地提高了真空泵的整体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的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的侧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风扇对应的散热盖,所述散热风扇设置于所述转动座和所述散热盖之间,所述散热风扇的扇叶用于向所述转动座和所述双轴电机吹风,所述转动座和所述散热风扇均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和所述散热盖之间,所述散热盖开设有多个通槽,多个通槽能够加快真空泵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壳和所述第二安装壳均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设置有多个散热棱槽,所述散热棱槽的宽度为20mm~40mm,所述顶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阀板的上定位槽,所述第一安装壳的顶盖和所述第二安装壳的顶盖通过导管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设置于所述顶盖和所述气缸之间,所述阀板的下定位槽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气缸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一安装壳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的顶部均设置有散热架,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散热架内,所述散热架的侧部设置有多个用于散热的开槽,能够保障所述气缸的高效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所述阀板、所述活塞和所述导管均附着有硬质氧化层,所述硬质氧化层的厚度为1cm~3cm,所述硬质氧化层用于提高各部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和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并保持了真空泵所吸入空气经过压缩之后的纯净度。
进一步地,所述阀板设置有吸气阀和排气阀,所述阀板设置有第一阀孔和第二阀孔,所述活塞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孔和所述第二阀孔对应的避让孔,从而保障了所述活塞的运行安全性,并且,所述第一阀孔和所述第二阀孔之间设置有直径为1mm~2mm的圆孔,所述圆孔能够实现带压启动的功能,即当真空泵和其他设备连接时,并保持着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真空泵管道及受体带负压的情况下,使真空泵随时能够启动运转。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的顶部设置有阀板固定座,所述阀板固定座设置于所述气缸和所述顶盖之间,所述阀板安装于所述阀板固定座,所述阀板固定座用于提高所述阀板的安装稳定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的第一安装壳的内部和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套设有第一轴承、转动座和散热风扇,当第一轴承设置于轴承安装架时,由于轴承安装架的固定支撑作用,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的输出运转更稳定可靠,从而保障了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可以高效旋转而不会受到干扰;2)转动座包括一体成型的旋转部和偏转部,偏转部套设于旋转部的端部,散热风扇的轴孔、旋转部分别套设于双轴电机的输出轴,旋转部套设有第二轴承,第二轴承与气缸之间设置有连杆,连杆的底部套设于第二轴承,当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旋转部周向自转时,在偏转部的离心偏转的作用下,套设于旋转部的第二轴承和与第二轴承连接的连杆能够实现上下往复运动,同时,连杆、第二轴承、旋转部双轴电机的输出轴和偏转部配合协调性好,能够有效保障真空泵的抽吸和排放高效稳定进行;3)散热风扇跟随双轴电机的两个输出轴转动运行,从而有效地为轴承安装架、转动座和双轴电机高效散热,并降低了电机的运行温度,保障了电机能够高效持续工作;4)两个气缸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壳和第二安装壳,气缸的容量大,能够使真空泵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双轴电机、转动座、散热风扇、第二轴承和连杆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第一安装壳、第二安装壳和电机散热壳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阀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阀板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安装壳;2-第二安装壳;3-双轴电机;4-气缸;5-第一轴承;6-转动座;7-散热风扇;8-轴承安装架;9-第二轴承;10-连杆;11-阀板;12-电机散热壳;13-散热盖;14-顶盖;15-导管;16-散热架;17-阀板固定座;31-输出轴;41-活塞;61-旋转部;62-偏转部;71-轴孔;72-扇叶;81-支架;82-散热通道;101-第一透气孔;102-第二透气孔;111-上定位槽;112-下定位槽;113-第二密封圈;114-第一阀孔;115-第二阀孔;120-散热孔;140-散热棱槽;141-第一密封圈;201-第三透气孔;202-第四透气孔;410-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受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1~6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无油真空泵,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安装壳1、第二安装壳2、双轴电机3和两个气缸4,两个气缸4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2,如图2所示,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31均套设有第一轴承5、转动座6和散热风扇7,第一安装壳1的内部和第二安装壳2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8,第一轴承5设置于轴承安装架8,其中,转动座6包括一体成型的旋转部61和偏转部62,偏转部62套设于旋转部61的端部,散热风扇7的轴孔71、旋转部61分别套设于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31,旋转部61套设有第二轴承9,第二轴承9与气缸4之间设置有连杆10,连杆10的底部套设于第二轴承9,旋转部61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第二轴承9和连杆10上下往复运动,同时,连杆10的顶部伸入气缸4的内部,气缸4的顶部盖设有阀板11,阀板11设置有吸气阀和排气阀,气缸4内设置有活塞41,活塞41设置于连杆10的顶部和阀板11之间,在连杆10的顶部带动活塞41的过程中,气缸4和阀板11循环地实现吸入气体和排出气体,从而实现了真空泵的抽取真空的效果。
并且,为了提高双轴电机3的散热效率,在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2之间设置有电机散热壳12,电机散热壳12分别与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2连接,电机散热壳12设置有散热孔120,多个散热孔120围绕电机散热壳12设置,多个散热孔120在电机散热壳12的周侧分布均匀,促进了双轴电机3运行时的散热降温稳定。
优选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和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之间设置有散热腔,多个散热孔120连通于散热腔,如图3所示,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和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均设置有多个支架81,多个支架81之间形成有多个散热通道82,散热腔连通于多个散热通道82,散热通道82为扇形,其能够增大真空泵内部的散热面积。
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一安装壳1、第二安装壳2、轴承安装架8和电机散热壳12的散热协调性能和真空泵的整体散热性能,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01和第二透气孔102,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透气孔201和第四透气孔202,第二透气孔102和第三透气孔201均与散热腔连通,其中,第一透气孔101的大小和第四透气孔202的大小相等,第二透气孔102的大小和第三透气孔201的大小相等,第二透气孔102的孔径大于第一透气孔101的孔径,各透气孔与外界通风顺畅,使得真空泵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每个区域都能够高效散热。
并且,第一安装壳1的侧部和第二安装壳2的侧部均设置有与散热风扇7对应的散热盖13,散热风扇7设置于转动座6和散热盖13之间,散热风扇7的扇叶72用于向转动座6和双轴电机3吹风,转动座6和散热风扇7均设置于轴承安装架8和散热盖13之间,同时,扇叶72向内吹风,能够促进转动座6、轴承安装架8、第二轴承9、连杆10、第一轴承5和双轴电机3的高效散热。
优选地,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2的结构相同,第一安装壳1和第二安装壳2均设置有顶盖14,顶盖14设置有多个散热棱槽140,散热棱槽140的宽度为20mm~40mm,多个散热棱槽140用于提高顶盖14的散热效率,顶盖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1,第一密封圈141用于密封阀板11的上定位槽111,并且,第一安装壳1的顶盖14和第二安装壳2的顶盖14可以通过导管15连通。
同时,阀板11设置于顶盖14和气缸4之间,阀板11的下定位槽112设置有用于密封气缸4的第二密封圈113,第一安装壳1的顶部和第二安装壳2的顶部均设置有散热架16,气缸4设置于散热架16内,散热架16促进了气缸4的散热。
如图4~5所示,阀板11设置有第一阀孔114和第二阀孔115,第一阀孔114和第二阀孔115之间设置有直径为1mm~2mm的圆孔,该圆孔能够实现带压启动的功能,即当真空泵和其他设备连接时,并保持着一定压力的情况下,可以在真空泵管道及受体带负压的情况下,使真空泵随时能够启动运转。
如图6所示,活塞41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阀孔114和第二阀孔115对应的避让孔410,避让孔410能够避免活塞41与阀板11产生碰撞,从而保障了活塞41在气缸4内运行的安全性。
此外,为了提高阀板11的安装稳定性,气缸4的顶部设置有阀板固定座17,阀板固定座17设置于气缸4和顶盖14之间,阀板11安装于阀板固定座17。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顶盖14、阀板11、活塞41和导管15均附着有硬质氧化层,硬质氧化层的厚度为1cm~3cm,硬质氧化层用于提高各部件的耐蚀性、耐磨性和各部件的使用寿命,并保持了真空泵所吸入空气经过压缩之后的纯净度。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第一透气孔101的大小、第二透气孔102的大小、第三透气孔201的大小和第四透气孔202的大小相等,并且,各透气孔均与外界通风顺畅,从而使得真空泵的各个组成部分和每个区域都能够高效散热。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连杆10的顶部还套设有采用耐高温、耐磨损的材料所制成的防漏气垫,防漏气垫抵接于气缸4的内侧壁,在连杆10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连杆10的顶部与气缸4的内侧壁接触的气密性好,从而保障了气缸4能够高精度地抽气和吸气,同时,当需要维修连杆10时可以直接更换防漏气垫,而不用维修整个连杆10,从而能够显著地提高了连杆10的使用寿命和有效地降低了真空泵的维护成本。
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均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包括:双轴电机3驱动两个输出轴31上的连杆10上下往复运动,两个连杆10分别带动第一安装壳1的气缸4内的活塞41和第二安装壳2的气缸4内的活塞41,从而使活塞41往复运动和改变气缸4内的压强,再使气缸4顶部的阀板完成抽气和吸气,两个气缸4的容量大,能够使真空泵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并使得真空泵更灵活选择实现抽吸和排放,同时,在两个输出轴31的散热风扇7跟随输出轴31转动,在真空泵实现抽吸和排放的时候持续地对双轴电机3风冷散热,保障了真空泵的稳定高效运行,而且,真空泵内的散热风道与外界顺畅连通,真空泵散热迅速,极大地提高了真空泵运行的安全性。
显然,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电机运行不稳定的问题和真空泵内各组件的散热效率低的问题,其运行稳定可靠,散热效率高,通用性强,结构紧凑,容量大,能够满足同时持续抽吸和排放的工作强度。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10)
1.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壳(1)、第二安装壳(2)、双轴电机(3)和两个气缸(4),两个所述气缸(4)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
所述双轴电机(3)的两个输出轴(31)均套设有第一轴承(5)、转动座(6)和散热风扇(7),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内部均设置有轴承安装架(8),所述第一轴承(5)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8);
所述转动座(6)包括一体成型的旋转部(61)和偏转部(62),所述偏转部(62)套设于所述旋转部(61)的端部,所述散热风扇(7)的轴孔(71)、所述旋转部(61)分别套设于所述双轴电机(3)的输出轴(31);
所述旋转部(61)套设有第二轴承(9),所述第二轴承(9)与所述气缸(4)之间设置有连杆(10),所述连杆(10)的底部套设于所述第二轴承(9),所述连杆(10)的顶部伸入所述气缸(4)的内部;
所述气缸(4)的顶部盖设有阀板(11),所述气缸(4)内设置有活塞(41),所述活塞(41)设置于所述连杆(10)的顶部和所述阀板(11)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之间设置有电机散热壳(12),所述电机散热壳(12)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连接;
所述电机散热壳(12)设置有散热孔(120),多个散热孔(120)围绕所述电机散热壳(12)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之间设置有散热腔,多个所述散热孔(120)连通于所述散热腔;
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均设置有多个支架(81),多个所述支架(81)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82),所述散热腔连通于所述散热通道(8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轴承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01)和第二透气孔(102);
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轴承安装架(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透气孔(201)和第四透气孔(202);
所述第二透气孔(102)和所述第三透气孔(201)均与所述散热腔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侧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侧部均设置有与所述散热风扇(7)对应的散热盖(13);
所述散热风扇(7)设置于所述转动座(6)和所述散热盖(13)之间;
所述散热风扇(7)的扇叶(72)用于向所述转动座(6)和所述双轴电机(3)吹风;
所述转动座(6)和所述散热风扇(7)均设置于所述轴承安装架(8)和所述散热盖(13)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安装壳(1)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均设置有顶盖(14),所述顶盖(14)设置有多个散热棱槽(140);
所述顶盖(14)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圈(141),所述第一密封圈(141)用于密封所述阀板(11)的上定位槽(111);
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顶盖(14)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顶盖(14)通过导管(15)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板(11)设置于所述顶盖(14)和所述气缸(4)之间,所述阀板(11)的下定位槽(112)设置有用于密封所述气缸(4)的第二密封圈(113);
所述第一安装壳(1)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安装壳(2)的顶部均设置有散热架(16),所述气缸(4)设置于所述散热架(16)内。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4)、所述阀板(11)、所述活塞(41)和所述导管(15)均附着有硬质氧化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板(11)设置有第一阀孔(114)和第二阀孔(115),所述活塞(41)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一阀孔(114)和所述第二阀孔(115)对应的避让孔(410),所述第一阀孔(114)和所述第二阀孔(115)之间设置有直径为1mm~2mm的圆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油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4)的顶部设置有阀板固定座(17),所述阀板(11)安装于所述阀板固定座(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0266.3A CN112555119A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无油真空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0266.3A CN112555119A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无油真空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55119A true CN112555119A (zh) | 2021-03-26 |
Family
ID=750481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90266.3A Pending CN112555119A (zh) | 2020-12-02 | 2020-12-02 | 无油真空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55119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04833A1 (en) * | 2004-11-12 | 2006-05-18 | Thomas Industries Inc. | Fan guard having channel to direct cooling air to a piston cylinder |
CN206775285U (zh) * | 2017-06-14 | 2017-12-19 | 东阳市东政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运转的双轴电机 |
CN207349048U (zh) * | 2017-08-14 | 2018-05-11 | 林钰文 | 空气压缩机的活塞 |
CN207500079U (zh) * | 2017-09-30 | 2018-06-15 | 东莞市澳多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真空泵 |
CN210164597U (zh) * | 2019-03-09 | 2020-03-20 | 王立标 | 一种双级往复式电动真空泵 |
CN210461880U (zh) * | 2019-06-11 | 2020-05-05 | 亿木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耐磨型高压阀门活塞 |
-
2020
- 2020-12-02 CN CN202011390266.3A patent/CN11255511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104833A1 (en) * | 2004-11-12 | 2006-05-18 | Thomas Industries Inc. | Fan guard having channel to direct cooling air to a piston cylinder |
CN206775285U (zh) * | 2017-06-14 | 2017-12-19 | 东阳市东政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单向运转的双轴电机 |
CN207349048U (zh) * | 2017-08-14 | 2018-05-11 | 林钰文 | 空气压缩机的活塞 |
CN207500079U (zh) * | 2017-09-30 | 2018-06-15 | 东莞市澳多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真空泵 |
CN210164597U (zh) * | 2019-03-09 | 2020-03-20 | 王立标 | 一种双级往复式电动真空泵 |
CN210461880U (zh) * | 2019-06-11 | 2020-05-05 | 亿木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耐磨型高压阀门活塞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843460B1 (ko) | 스크롤 유체기계 | |
US20120009077A1 (en) | Scroll Fluid Machine | |
EP1657440A1 (en) | Fan guard having channel to direct cooling air to a piston cylinder | |
JPH08284835A (ja) | 片頭ピストン圧縮機 | |
KR101732393B1 (ko) | 스크롤식 유체 기계 | |
CN1388319A (zh) | 带有滑动轴承的压缩机 | |
CN112555119A (zh) | 无油真空泵 | |
KR100996961B1 (ko) | 공기압축기용 엔진 | |
KR101983698B1 (ko) | 사판식 압축기 | |
CN110319002B (zh) | 压缩机 | |
KR20130138107A (ko) | 팬 커버 및 펌프 장치 | |
KR20130121328A (ko) | 사판식 압축기 | |
KR100917020B1 (ko) | 압축기 | |
JP2004036583A (ja) | 圧縮機 | |
CN1815028A (zh) | 旋转压缩机 | |
JP5487019B2 (ja) | 可変容量圧縮機 | |
CN116906295B (zh) | 一种高效直线运动的双曲轴活塞结构、压缩机及真空泵 | |
CN220081614U (zh) | 一种输出稳定和具有降噪效果的压缩机 | |
KR20090120277A (ko) | 공기압축기용 엔진 | |
CN210565093U (zh) | 一种小型真空泵 | |
CN221170125U (zh) | 一种氢燃料电池用双级高速离心式空压机 | |
CN216342682U (zh) | 一种无油空压机缸盖散热结构 | |
JP4238555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214944837U (zh) | 一种无油真空泵 | |
KR101348891B1 (ko) | 압축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