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0769A -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0769A
CN112550769A CN202011471336.8A CN202011471336A CN112550769A CN 112550769 A CN112550769 A CN 112550769A CN 202011471336 A CN202011471336 A CN 202011471336A CN 112550769 A CN112550769 A CN 112550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gular velocity
angular
control
deviation
control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13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0769B (zh
Inventor
邵梦晗
潘豪
胡海峰
胡煜荣
宋征宇
张惠平
尚腾
何勇
柴嘉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Aerospace Automatic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Aerospace Automatic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Aerospace Automatic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Aerospace Automatic Contro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0114713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0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0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0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0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GCOSMONAUTICS; VEHICLES OR EQUIPMENT THEREFOR
    • B64G1/00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2Parts of, or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in or to, cosmonautic vehicles
    • B64G1/24Guiding 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e.g. for attitude control
    • B64G1/244Spacecraft control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Moving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根据角速度控制段第一个周期的角偏差计算角速度,取反限幅后,作为角速度控制的目标程序角速度。这样能够使姿态角向减小角偏差的方向运动,达到了在角速度控制时兼顾角偏差发散的作用,避免了角偏差持续增大,简单有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实现抛整流罩前后角速度控制精度的要求,并避免姿态角长时间无控导致角偏差持续增大的负面作用,为运载火箭抛整流罩前后的飞行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降低了姿态控制网络设计的复杂度,简单可靠,易于工程实现,适于广泛推广。

Description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当运载火箭在大气层飞行时,整流罩用于保护有效载荷不受气动加热、气动力、振动等的影响。而当火箭进入真空中后,外界干扰因素消失,需要进行整流罩分离。为确保整流罩抛罩过程安全,避免碰撞风险,在抛罩前后一段时间须严格将箭体姿态角速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因此,要求起控后先采用角速度控制,后进行姿态控制,这样导致姿态角长时间处于失控状态,角偏差持续增大,造成实际发动机推力线方向长期偏移,箭体速度、位置偏离既定弹道,对迭代制导精度产生不利影响。若采用角偏差和角速度控制,容易导致在指定时间内无法达到角速度控制要求值,同时增加控制网络设计的复杂性。
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解决现有技术所存的为确保整流罩分离安全,运载火箭在抛整流罩前后需要在较长时间段内进行角速度控制,这样导致姿态角处于失控状态,角偏差持续增大,影响迭代制导精度的问题的方法,从而更妥善有效的解决角速度控制需求和姿态角控制精度的矛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以解决现在技术所存在的为确保整流罩分离安全,运载火箭在抛整流罩前后需要在较长时间段内进行角速度控制,这样导致姿态角处于失控状态,角偏差持续增大,影响迭代制导精度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在角速度控制段第一周期,根据当前时刻俯仰、偏航、滚动角偏差以及角速度控制要求时长,得到角速度控制段的平均需求角速度;
步骤2、将平均需求角速度取反,并对取反后的平均角速度进行限幅;
步骤3、将取反限幅后的平均角速度作为角速度控制段的目标程序角速度输入控制方程构建的模型进行角速度偏差控制,其中所述控制方程基于角速度通道增益、校正网络和控制指令输出建立。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角速度控制段的平均需求角速度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1
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2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3
为当前时刻俯仰角偏差,Δψ1为当前时刻偏航角偏差,Δγ1为当前时刻滚动角偏差,Δtjsdctrl为角速度控制要求时长。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平均角速度限幅值的绝对值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4
ωψ_max、ωγ_max均满足指标要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取反限幅后的平均角速度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5
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6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7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8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9
ωψ_max、ωγ_max为平均角速度限幅值的绝对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nT时刻角速度控制通道输入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10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11
为控制方程的俯仰角速度的输入量,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12
为控制方程的偏航角速度的输入量,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213
为控制方程的滚动角速度的输入量,ωx1、ωy1、ωz1分别为当前时刻俯仰、偏航和滚动通道的箭体系角速度。
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控制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31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32
Eψ、Eγ为控制指令输出值,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33
Dψ(z)、 Dγ(z)为校正网络系数,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34
a、a为角速度通道增益。
由上述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根据角速度控制段第一个周期的角偏差计算角速度,取反限幅后,作为角速度控制的目标程序角速度。这样能够使姿态角向减小角偏差的方向运动,达到了在角速度控制时兼顾角偏差发散的作用,避免了角偏差持续增大,简单有效。本发明解决了现在技术所存在的为确保整流罩分离安全,运载火箭在抛整流罩前后需要在较长时间段内进行角速度控制,这样导致姿态角处于失控状态,角偏差持续增大,影响迭代制导精度的问题,降低了姿态控制网络设计的复杂度,简单可靠,易于工程实现,适于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的过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
S1、在角速度控制段第一周期,根据当前时刻俯仰、偏航、滚动角偏差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
Δψ1、Δγ1以及角速度控制要求时长Δtjsdctrl,得到角速度控制段的平均需求角速度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2
角速度控制段的平均需求角速度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3
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4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5
为当前时刻俯仰角偏差,Δψ1为当前时刻偏航角偏差,Δγ1为当前时刻滚动角偏差,Δtjsdctrl为角速度控制要求时长。
S2、将S1中得到的平均需求角速度取反,并对取反后的平均角速度进行限幅;
平均角速度限幅值的绝对值为满足指标要求的一个小量,避免角偏差过大导致角速度无法有效控制。指标要求为根据需要人为规定的数值。
取反限幅后的平均角速度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6
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7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8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9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0
ωψ_max、ωγ_max为平均角速度限幅值的绝对值。
S3、将取反限幅后的平均角速度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1
作为角速度控制段的目标程序角速度,即nT时刻角速度控制通道输入,输入控制方程构建的模型进行角速度偏差控制,其中控制方程基于角速度通道增益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2
a、a、校正网络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3
Dψ(z)、Dγ(z)和控制指令输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4
Eψ、Eγ建立;
nT时刻角速度控制通道输入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5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6
为控制方程的俯仰角速度的输入量,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417
为控制方程的偏航角速度的输入量,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51
为控制方程的滚动角速度的输入量,ωx1、ωy1、ωz1分别为当前时刻俯仰、偏航和滚动通道的箭体系角速度。
控制方程为: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52
其中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53
Eψ、Eγ为控制指令输出值,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54
Dψ(z)、Dγ(z)为校正网络系数,
Figure RE-GDA0002926217790000055
a、a为角速度通道增益。
该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在角速度控制段抑制姿态角漂移,根据角速度控制段第一个周期的角偏差计算角速度,取反限幅后,作为角速度控制的目标程序角速度。这样能够使姿态角向减小角偏差的方向运动,达到了在角速度控制时兼顾角偏差发散的作用,避免了角偏差持续增大,简单有效。该方法实现抛整流罩前后角速度控制精度的要求,并避免姿态角长时间无控导致角偏差持续增大的负面作用,为运载火箭抛整流罩前后的飞行安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1、在角速度控制段第一周期,根据当前时刻俯仰、偏航、滚动角偏差以及角速度控制要求时长,得到角速度控制段的平均需求角速度;
步骤2、将平均需求角速度取反,并对取反后的平均角速度进行限幅;
步骤3、将取反限幅后的平均角速度作为角速度控制段的目标程序角速度输入控制方程构建的模型进行角速度偏差控制,其中所述控制方程基于角速度通道增益、校正网络和控制指令输出建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角速度控制段的平均需求角速度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1
为: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2
其中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3
为当前时刻俯仰角偏差,Δψ1为当前时刻偏航角偏差,Δγ1为当前时刻滚动角偏差,Δtjsdctrl为角速度控制要求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平均角速度限幅值的绝对值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4
ωψ_max、ωγ_max均满足指标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得到的取反限幅后的平均角速度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5
为: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6
其中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17
ωψ_max、ωγ_max为平均角速度限幅值的绝对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nT时刻角速度控制通道输入为: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1
其中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2
为控制方程的俯仰角速度的输入量,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3
为控制方程的偏航角速度的输入量,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4
为控制方程的滚动角速度的输入量,ωx1、ωy1、ωz1分别为当前时刻俯仰、偏航和滚动通道的箭体系角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控制方程为: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5
其中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6
Eψ、Eγ为控制指令输出值,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7
Dψ(z)、Dγ(z)为校正网络系数,
Figure RE-FDA0002926217780000028
a、a为角速度通道增益。
CN202011471336.8A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Active CN112550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336.8A CN112550769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1336.8A CN112550769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769A true CN112550769A (zh) 2021-03-26
CN112550769B CN112550769B (zh) 2022-03-15

Family

ID=75063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1336.8A Active CN112550769B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07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625A (zh) * 2020-12-17 2021-03-26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飞行器巡航的控制方法及航空飞行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317A (zh) * 2012-10-31 2013-02-13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卫星姿态角速度阻尼的欠驱动控制方法
CN105955283A (zh) * 2016-05-30 2016-09-21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多轴快速姿态机动喷气控制方法
CN107977009A (zh) * 2017-11-20 2018-05-0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考虑耦合的吸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
CN109407551A (zh) * 2018-12-14 2019-03-01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对运载火箭联合控制段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的方法
CN109669470A (zh) * 2018-12-05 2019-04-23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垂直起降火箭在线轨迹规划的运动学约束转换方法
CN111994305A (zh) * 2020-09-09 2020-11-27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23317A (zh) * 2012-10-31 2013-02-13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卫星姿态角速度阻尼的欠驱动控制方法
CN105955283A (zh) * 2016-05-30 2016-09-21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多轴快速姿态机动喷气控制方法
CN107977009A (zh) * 2017-11-20 2018-05-01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一种考虑耦合的吸气式飞行器姿态控制律设计方法
CN109669470A (zh) * 2018-12-05 2019-04-23 北京航天自动控制研究所 一种垂直起降火箭在线轨迹规划的运动学约束转换方法
CN109407551A (zh) * 2018-12-14 2019-03-01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对运载火箭联合控制段进行半实物仿真试验的方法
CN111994305A (zh) * 2020-09-09 2020-11-27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对地卫星在无陀螺条件下的轮控姿态恢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君等: "一种提高轨道精度的改进姿态控制技术",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王丹晔: "载人运载火箭干扰在线补偿制导方法研究", 《载人航天》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58625A (zh) * 2020-12-17 2021-03-26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飞行器巡航的控制方法及航空飞行器
CN112558625B (zh) * 2020-12-17 2021-07-20 北京北航天宇长鹰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飞行器巡航的控制方法及航空飞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0769B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73696B (zh) 一种基于落点估计的制导火箭垂直攻击制导方法
CN111306989A (zh) 一种基于平稳滑翔弹道解析解的高超声速再入制导方法
CN109407690A (zh) 一种飞行器稳定控制方法
CN112486193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增广控制理论的飞翼无人机三轴全权限控制方法
CN111580547B (zh)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编队控制方法
CN112550769B (zh) 一种角速度控制段兼顾角偏差控制的方法
CN110411289B (zh) 一种抑制强机弹干扰的分离稳定控制方法
CN106444822A (zh) 一种基于空间矢量场制导的平流层飞艇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CN111591470A (zh) 一种适应推力可调模式的飞行器精确软着陆闭环制导方法
CN112000127B (zh) 一种基于反步法的飞行器横侧向联合控制方法
CN110209192A (zh) 战斗机航向增稳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CN106970633A (zh) 抑制控制输入饱和的飞行控制方法
CN111077897B (zh) 一种改进型非线性pid的四旋翼飞行器控制方法
CN113341710B (zh) 一种飞行器敏捷转弯复合控制方法和应用
CN115406312A (zh) 考虑视场角和舵机延时约束的导弹制导控制一体化方法
Cheng et al. Predic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for attitude tracking of hypersonic vehicles using 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r
CN112180961B (zh) 一种全状态受限平流层飞艇轨迹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200664A (zh) 一种适应长时间失控的姿态控制方法
JP2009257629A (ja) サイドスラスタ装置
CN105094144A (zh) 一种无人飞艇自适应抗风路径跟踪控制方法
WO2023240862A1 (zh) 一种飞翼布局无人机火箭助推发射起飞控制方法
CN111007867A (zh) 一种可预设调整时间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姿态控制设计方法
CN116795126A (zh) 一种输入饱和与输出受限的变形飞行器控制方法
CN111008488A (zh) 一种螺旋桨无人机发射过程反扭矩建模方法
CN112284186B (zh) 一种通过减小运载火箭滚动角偏差确保起飞安全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