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9909B -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 Google Patents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9909B CN112549909B CN202011398324.7A CN202011398324A CN112549909B CN 112549909 B CN112549909 B CN 112549909B CN 202011398324 A CN202011398324 A CN 202011398324A CN 112549909 B CN112549909 B CN 11254990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supply
- vehicle
- air
- cover plate
- water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24—Devices purely for ventilating or where the heating or cooling is irrelevant
- B60H1/26—Ventilating openings in vehicle exterior; Ducts for conveying ventilating ai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1/00—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 B62D31/02—Superstructures for passenger vehicles for carrying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7/00—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 B62D47/02—Motor vehicles or trailers predominantly for carrying passengers for large numbers of passengers, e.g. omni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供风系统包括空调和两个供风风道,空调设置在中顶板上;两个供风风道分别位于空调在胶轮列车宽度方向的两侧,供风风道包括沿胶轮列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腔、静压腔和风道隔板,送风腔与空调的出风口相连接,风道隔板位于送风腔和静压腔之间,风道隔板上设有用于连接送风腔和静压腔的送风通道,静压腔设置在供风风道远离空调的一侧,静压腔朝向中顶板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本实施例将两个供风风道沿胶轮列车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空调的两侧,可以有效的提高车厢各处送风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铰接式列车(如传统低地板有轨电车、传统无轨电车、城市BRT列车等)逐渐被投入使用,以缓解道路交通压力。铰接式列车是用铰链装置连接在一起的两节或多节车厢组成的轮式列车,铰接式列车靠各车厢之间的铰链装置的引导而改变前进方向。
供风系统是列车的主要组成部件,直接影响乘客的乘车舒适性体验。由于铰接式列车的长度较长,相关技术中列车上的供风系统的送风均匀性较差,影响乘客的乘车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主要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供风系统的送风均匀性差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供风系统,设置在车辆的中顶板上,包括:
空调,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中顶板上,所述空调用于连接外部环境与所述胶轮列车的车厢;
两个供风风道,两个所述供风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空调在所述胶轮列车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供风风道包括沿所述胶轮列车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腔、静压腔和风道隔板,所述送风腔与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风道隔板位于所述送风腔和静压腔之间,所述风道隔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送风腔和静压腔的送风通道,所述静压腔设置在所述供风风道远离所述空调的一侧,所述静压腔朝向所述中顶板的一侧设有出风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提供了一种胶轮列车,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第一车体和/或第二车体上设有如上所述的供风系统,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之间通过拖车转向架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将两个供风风道沿胶轮列车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在空调的两侧,可以有效的提高车厢各处送风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结构简图;
图2中示出的是图1的正视图;
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高地板区域的结构简图;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底高纵梁的结构简图;
图5中示出的是图4中的第一高纵梁梁体的结构简图;
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吊座与第一高纵梁梁体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局部结构简图;
图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1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
图1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1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
图1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
图1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1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的结构简图;
图1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与车底高纵梁、车底低横梁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1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风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1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风风道的结构简图;
图1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风风道的截面图;
图2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简图;
图2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盘在车体上的具体位置图;
图2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显示出了导水管的走向);
图23中示出的是图22的局部放大图;
图2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的结构简图;
图2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门立柱的结构简图;
图2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门立柱的局部结构简图;
图2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简图;
图28中示出的是图24的A-A剖视图;
图29中示出的是图28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0中示出的是图24的B-B剖视图;
图3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32中示出的是图31的C-C剖视图;
图33中示出的是图31的D-D剖视图;
图34中示出的是图31的E-E剖视图;
图3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的结构简图;
图36中示出的是图35的F-F剖视图;
图3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解锁装置固定架的安装结构简图;
图3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端墙的结构简图;
图3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组件的结构简图;
图4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的结构简图;
图4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的俯视结构简图(图中省略了第一转向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向驱动装置);
图4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的连接结构简图;
图43是图42的爆炸视图;
图4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回转轴承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回转轴承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连接结构剖视图;
图4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支撑盖板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图4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支撑盖板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图4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图4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简图。
附图标记:
111-车顶横梁;1112-车底低横梁;1114-车底高横梁;
112-车顶纵梁;
114-车底高纵梁;1141-第一高纵梁梁体;1142-第二高纵梁梁体;1143-第一纵梁凹陷部;1144-第一纵梁水平安装部;1145-第二纵梁凹陷部;1146-第二纵梁水平安装部;1147-第一安装吊座;
1151-车端外侧横梁;11511-第一安装板;11512-第一侧板;11513-第一挡板;11514-第一夹持板;11515-第一防护板;11516-座椅安装接口;
1152-车端内侧横梁;11521-第二安装板;11522-第二侧板;11523-第二挡板;11524-第二防护板;
1153-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1-第一主体;11532-第一连接部;
1154-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1-第二主体;11542-第二连接部;
116-枕梁;
121-高地板区域;122-低地板区域;123-过渡梁;1231-过渡梁上盖板;12311-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2-上盖板倾斜段;12313-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2-过渡梁立板;1233-过渡梁下盖板;12331-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2-下盖板倾斜段;12333-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4-第二下盖板折弯段;
141-中顶板;
142-供风风道;1421-送风腔;1422-静压腔;14221-出风口;1423-风道隔板;14231-送风孔;
143-空调;1431-排水孔;
1441-集水盘;14411-导水孔;1442-导水管。
151-门立柱;1511-第一平板;1512-第二平板;1513-第三平板;1514-加强板;15141-加强板通孔;1515-第一压条固定孔;15151-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2-第一压条固定部;
152-门顶梁;1521-第二压条固定孔;
153-第一密封压条;1531-第一密封部;1532-第一连接部;
154-第二密封压条;1541-第二密封部;1542-第二连接部;15421-连接压条;
155-紧急解锁装置;
156-解锁装置固定架;1561-第一固定面;1562-第二固定面;1563-调节垫片;
17-司机室端墙;171-侧墙立柱;172-隔墙立柱;1721-隔墙立柱本体;1722-隔墙立柱连接段;173-隔墙横梁;174-隔墙连接柱;
4-拖车转向架;
41-第一架体;411-第一架体铰接部;412-第一架体连接部;413-第一缓冲座安装臂;
42-第一车桥;4201-第一拖车车轮;
43-第二架体;431-第二架体铰接部,432-第二架体连接部;433-第二缓冲座安装臂;
44-第二车桥;441-第一车桥牵引杆座;442-第二车桥牵引杆座;4401-第二拖车车轮;
45-回转支撑装置;451-回转轴承;4511-第一转体;4512-第二转体;452-回转支撑盖板;4521-贯通道限位凸台;4522-退卸螺纹孔;4523-弹性销安装孔;4524-盖板紧固件安装孔;453-防水垫;454-弹性销;455-密封堵头;456-盖板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结构简图;图2中示出的是图1的正视图;请参照图1和图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车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车体可以为动车车体,也可以为中间车车体,为描述方便,本实施例以动车车体为例进行说明),包括相对设置的底架和顶板,连接所述底架和顶板的车体侧墙和车体端墙,其中,底架包括低地板区域122和高低板区域121,高地板区域121通常为列车的驾驶室,低地板区域122通常为列车的乘客区。
车体还包括位于车体顶部的车顶纵梁112及车定横梁,车体顶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设置的两个车顶纵梁112,两个车顶纵梁112平行且相对设置;车体顶部还设置有沿宽度方向设置的多个车顶横梁111,多个车顶横梁111间隔设置在两个车顶纵梁112之间,且车顶纵梁11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车顶纵梁112之间。
进一步的,位于高地板区域内的车体底部设置有车底高横梁1114以及车底高纵梁,车底高纵梁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体底部两侧,且车底高纵梁的延伸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平行,车底高横梁1114的延伸方向与车体的宽度方向平行,车底高横梁111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车底高纵梁。车底高纵梁与车顶纵梁112设置有多个车体长立柱,车体长立柱可将车顶纵梁112和车底高纵梁连接在一起,从而形成车体的框架结构。
图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高地板区域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高地板区域121设置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车底高纵梁114,两个车底高纵梁114可对称布置在车体的高地板区域121,并且车底高纵梁114的延伸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一致。车底高纵梁114的一端与位于高地板区域121的前端端墙连接,车底高纵梁114的另一端与位于低地板区域122的车底低横梁连接。
在两个车底高纵梁114之间设置有多个车底高横梁1114,多个车底高横梁1114间隔设置在两个车底高纵梁114之间,并且每个车底高横梁11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车底高纵梁114固定连接,以增强车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为降低高地板区域121的整体高度,车底高纵梁114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凹陷部,且凹陷部位于车底高纵梁114朝向车体构架的一侧,或者说凹陷部位于车底高纵梁114朝向动车转向架的一侧;本实施例在车底高纵梁114的中间部分设置有凹陷部以形成动车转向架的避位空间,使车动车转向架容纳于避位空间内,从而达到降低高地板区域高度的效果,以实现可缩小高地板区域与低地板区域的高度差,提升乘客舒适性。
图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底高纵梁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车底高纵梁114可以是为分体结构,车底高纵梁114包括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和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和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可连接在一起;上述凹陷部包括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和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且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形成于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上,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形成于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上,且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和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连接。
具体地,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包括第一纵梁水平安装部1144和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位于第一纵梁水平安装部1144的一端,第一纵梁水平安装部1144的厚度大于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的厚度;即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的一端凹陷形成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同样的,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包括第二纵梁水平安装部1146和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位于第二纵梁水平安装部1146的一端,第二纵梁水平安装部1146的厚度大于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的厚度;即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的一端凹陷形成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
上述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和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彼此靠近设置并连接在一起,从而使凹陷部位于整个车底高纵梁114的中间部分,以形成动车转向架的避位空间,此避免空间可以是弓形避位空间。如此设置,可保证动车转向架有足够的垂向空间设置一系及二系减振装置,从而达到降低高地板区域的高度效果。
进一步的,为增强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和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提供的车体还包括枕梁116,枕梁116设置于避位空间内。具体地,在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和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的连接处设置有枕梁116,枕梁116设置于车底高纵梁114的下方,并且枕梁116垂直于车底高纵梁114设置,其两端分别与两个车底高纵梁114连接,本实施例以枕梁116的一端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的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的一端搭接在枕梁116上并固定,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的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的一端搭接在枕梁116上并固定,从而将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和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共同固定在枕梁116上,从而提升了车底高纵梁114的结构强度。
图5中示出的是图4中的第一高纵梁梁体的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4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和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可由多个型面围成的腔体结构;或者说,车底高纵梁114可采用具有腔体的型材制作;在保证车底高纵梁114的结构强度下,车底高纵梁114的各型面设置有减重孔。例如,可在车底高纵梁114的底面或者顶面设置有长条形矩形孔,以及在车底高纵梁114的两侧面设置有矩形孔、三角形孔,三角形孔可位于车底高纵梁114的凹陷部与水平安装部的过渡连接处。本实施例在车底高纵梁114的梁体上设置有减重孔,不仅用于对整体车体进行减重,而且减重孔还可为车辆后期的布置走线提供穿过通道,方便布线。
图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安装吊座与第一高纵梁梁体的连接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3、图4和图6。为便于车底高纵梁114与位于其下方的设备安装,车底高纵梁1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吊座,安装吊座位于车底高纵梁114朝向转向架的一侧。具体地,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远离第一纵梁凹陷部114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安装吊座1147,第一安装吊座1147位于第一高纵梁梁体1141朝向动车转向架的一侧;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远离第二纵梁凹陷部114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吊座(图中未视出),第二安装吊座位于第二高纵梁梁体1142朝向动车转向架的一侧。第一安装吊座1147和第二安装吊座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勾体,勾体用于挂载位于车体下方的设备。
本实施例中,车体端墙用于连接拖车转向架上的拖车牵引装置,以在拖车转向架和动车车体之间传递牵引力或制动力,并适应相邻的两个车体之间的各向相对运动。
图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动车车体的局部结构简图;图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图1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简图;图13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的爆炸视图;请参照图7-13。
本实施例的车体端墙包括:两个车端外侧横梁1151和车端内侧横梁1152,在车体宽度方向上,车端内侧横梁1152位于两个车端外侧横梁1151之间。每一个车端外侧横梁1151上均设有一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车端内侧横梁1152上设有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
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垂直于车体端墙所在的平面。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可垂直连接在第一牵引组件461的一端,连接后两个第一牵引组件461互相平行,且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一致。
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位于两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之间,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背离与其相邻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倾斜设置。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相对倾斜设置,使得与其相连的第二牵引组件462也倾斜设置,连接后两个第二牵引组件462大体呈“八”字型。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端墙同时连接两个第一牵引组件461和两个第二牵引组件462以共同传递拖车转向架4和车体之间的牵引力和制动力,降低了每根牵引组件上的载荷,同时将牵引力和制动力平均分配至整个车体端墙上,避免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
同时,本实施例在设计时可以使两个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的高度和车轮中心高度保持一致,以降低牵引力和制动力传递时的损失,同时也降低了轮重减载率;两个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能够保证车辆通过小曲线时,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平滑传递,提高传递效率。
具体的,请参照图8-图10,本实施例的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包括第一主体11531和两个第一连接部11532,两个第一连接部11532分别设置在第一主体11531的两端,第一连接部11532背离第一主体11531的一侧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用于与第一牵引组件461上的第一牵引杆节点4612相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第一牵引杆节点4612上设有对应的连接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后固定在螺纹孔内,以将二者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11-图13,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包括第二主体11541和两个第二连接部11542,两个第二连接部11542分别设置在第二主体11541的两端,第二连接部11542背离第二主体11541的一侧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用于与第二牵引组件462上的第二牵引杆节点4622相连接。可选地,第二连接孔可以为螺纹孔,第二牵引杆节点4622上设有对应的连接通孔,紧固件穿过通孔后固定在螺纹孔内,以将二者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8-图10,本实施例的车端外侧横梁1151还包括第一安装梁、两个第一挡板11513和两个第一夹持板11514。
第一安装梁包括第一安装板11511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一安装板11511两端的第一侧板11512,第一安装板11511和第一侧板11512共同围成用于安装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一安装腔,第一安装板11511上设有用于供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穿过的第一安装梁通孔,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穿过第一安装梁通孔后固定在第一安装梁上。
第一挡板11513与第一安装板11511相对设置以遮挡部分第一安装腔,第一挡板11513与第一侧板11512背离第一安装板11511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挡板11513分别抵接在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两个第一夹持板11514分别位于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上下两侧且抵接在第一车体牵引杆座上,第一夹持板11514与第一侧板11512背离第一安装板11511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将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51穿过第一安装梁通孔,使其具有第一连接孔的一端朝向拖车转向架4以与对应的第一牵引组件461相连接。第一车体牵引杆座通过两个第一夹持板11514和两个第一挡板11513的共同作用固定在第一安装腔内。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车端外侧横梁1151还包括两个第一防护板11515,两个第一防护板11515分别设置在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防护板1151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安装板11511和第一挡板11513。两个第一防护板11515可以在第一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第一车体牵引杆座1153形成保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施例在第一侧板11512上设有多个座椅安装接口11516,座椅安装接口11516用于连接座椅上对应的结构以将座椅固定在车体端墙上。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11-图13,本实施例的车端内侧横梁1152还包括第二安装梁和第二挡板11523。
第二安装梁包括第二安装板11521以及垂直设置在第二安装板11521两端的第二侧板11522,第二安装板11521和第二侧板11522共同围成用于安装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二安装腔,第二安装板11521上设有用于供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穿过的第二安装梁通孔。
第二挡板11523与第二安装板11521相对设置以遮挡部分第二安装腔,第二挡板11523与第二侧板11522背离第二安装板1152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挡板11523上设有与第二安装梁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过孔,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依次穿过第二过孔和第二安装梁通孔后固定在第二安装梁上。
本实施例将第二车体牵引杆座依次穿过第二过孔和第二安装梁通孔后固定在第二安装梁上,使其具有第二连接孔的一端朝向拖车转向架4以与对应的第二牵引组件462相连接。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节通过过孔和第二安装梁通孔的限位作用固定在第二安装腔内。
进一步地,车端内侧横梁1152还包括两个第二防护板11524,两个第二防护板11524分别设置在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二防护板11524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安装板11521和第二挡板11523。两个第二防护板11524可以在第二车体牵引杆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对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形成保护,从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车体牵引杆座1154与车体端墙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优选为30°-40°,在此范围内可以使第二牵引组件462保持较高的传递效率。
图1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的连接结构简图;图1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的结构简图;图1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与车底高纵梁、车底低横梁的连接结构侧视图;请参照图14-图16。
进一步的,为增强车体的高地板区域121和低地板区域122的过渡处的结构强度,车体还包括过渡梁123,过渡梁123连接车底低横梁和车底高纵梁114,且过渡梁123的延伸方向可与过渡梁123的受力方向一致,防止因过渡梁123的延伸方向与上述受力方向不一致,而导致过渡梁123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
具体的,本实施例的过渡梁123用于连接位于车体地板不同高度区域的两个承载梁,两个承载梁可分别位于车体的高地板区域和低地板区域。例如,两个承载梁可以是车底高纵梁114和车底低横梁1112,车底高纵梁114所处的高度大于车底低横梁1112所处的高度。
进一步地,车底高纵梁114可以是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在车体高地板区域的纵梁,其延伸方向与车体的长度方向一致;车底低横梁1112可以是沿车体宽度方向布置在车体的低地板区域的横梁,车体低横梁的延伸方向与车体的宽度方向一致;车底高纵梁114和车底低横梁1112分别靠近车底的高低板区域与低地板区域的过渡处设置,车底高纵梁114和车底低横梁1112通过过渡梁123连接,以增强高低板区域和低地板区域的过渡处的结构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123包括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其中,过渡梁上盖板1231、过渡梁下盖板1233及过渡梁立板1232均可以是金属板,过渡梁上盖板1231与过渡梁下盖板1233相对设置,且过渡梁上盖板1231位于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上方。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一端分别与车底高纵梁114连接,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另一端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倾斜延伸,并分别与车底低横梁1112连接,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倾斜方向与过渡梁123的受力方向一致,即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倾斜方向与过渡梁123的受力方向平行或者近似平行,此处过渡梁123受力指的是,沿车底高纵梁114上传递的牵引力及制动力在过渡梁123上的分力;如此设置,可减少过渡梁123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防止过渡梁123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弯折,提升过渡梁123抗挤压能力。
为进一步提升过渡梁123的抗挤压能力,过渡梁123还包括多个过渡梁立板1232,过渡梁立板1232固定在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之间;过渡梁立板1232垂向连接在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之间,以提升过渡梁123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可以提升过渡梁123的垂向承载能力。
过渡梁立板1232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凸出于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并水平延伸,过渡梁立板1232的凸出部分用于与车底低横梁1112连接。车底低横梁1112朝向过渡梁的一侧具有槽口,或者车底低横梁1112采用C型钢材制作,过渡梁立板1232的凸出部分插接至车底低横梁1112内并固定;即过渡梁立板1232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通过“锁口”的方式固定在车底低横梁1112上,可提升过渡梁与车底低横梁1112的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其用于连接位于高地板区域的车底高纵梁114、位于低地板区域的车底低横梁,且过渡梁的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整体的倾斜方向与车底高纵梁和车底低横梁的受力方向一致,可防止过渡梁承受较大的扭转力以及出现应力集中现象而发生弯折;同时,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之间设置有过渡梁立板1232,提升了过渡梁123的结构强度,以提升车体的结构强度及承载能力。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之间设置有多个过渡梁立板1232,且过渡梁立板1232分别与过渡梁上盖板1231和过渡梁下盖板1233焊接在一起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过渡梁立板1232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伸出于过渡梁上盖板1231以及过渡梁下盖板1233,过渡梁立板1232的凸出部分插接至车底低横梁1112内,并与车底低横梁1112焊接固定。可理解的是,过渡梁上盖板1231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上表面可与车底低横梁1112的上表面对齐,且通过对接熔透焊缝连接在一起;过渡梁下盖板1233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表面可与车底低横梁1112的下表面对齐,且通过对接熔透焊缝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上盖板1231,包括上盖板倾斜段12312及与位于上盖板倾斜段12312两端的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和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上盖板倾斜段12312及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依次连接,或者上盖板倾斜段12312、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以及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形成一体结构;其中,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用于与车底高纵梁114连接,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用于与车底低横梁1112对接并固定,上盖板倾斜段12312的延伸方向与过渡梁123的受力方向一致。
具体地,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朝向车底高纵梁114的一端位于车底高纵梁114的底部,并贴合固定在车底高纵梁114的底面上;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远离车底高纵梁114的一端与上盖板倾斜段12312的一端连接,上盖板倾斜段12312的另一端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方向倾斜延伸,上盖板倾斜段12312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与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的一侧连接,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的另一侧与车底低横梁1112对齐并焊接固定。可理解的是,上盖板倾斜段12312的倾斜程度可根据车底高纵梁114和车底低横梁1112之间的受力大小及方向进行调整,例如,上盖板倾斜段12312与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是120°至160度,例如,上盖板倾斜段12312与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之间的夹角可以是123.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为提升过渡梁123与车底低横梁1112的连接强度,上盖板倾斜段12312与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的截面积采用渐变设计,沿车底高纵梁114和车底低横梁1112的方向,上盖板倾斜段12312、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的截面宽度逐渐增大。如此设置,可减少过渡梁123上出现应力集中现象;同时,可有效增加上盖板水平连接段12313与车底低横梁1112对接处的宽度,以增加了有效焊缝的长度;从而增大了过渡梁123与车底低横梁1112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减少过渡梁123出现应力集中现象。
请继续参照图16,本实施例提供的过渡梁下盖板1233包括下盖板连接段和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其中,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与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平行且相对设置,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朝向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与车底低横梁1112连接,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可与车底低横梁1112的下表面平齐,且两者通过对接熔透焊缝连接在一起。
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远离车底低横梁1112的一端与下盖板连接段的一端连接,下盖板连接段远离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的一端与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连接在一起;两者固定在一起后,再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底高纵梁114的底部;或者,下盖板连接段远离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的一端与过渡梁立板1232连接在一起;优选地下盖板连接段远离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的一端与过渡梁立板1232连接。
具体地,下盖板连接段包括下盖板倾斜段12332、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和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其中,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位于下盖板倾斜段12332与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之间,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位于下盖板倾斜段12332与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之间,并且下盖板倾斜段12332与过渡梁立板1232连接在一起;即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一端通过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与下盖板水平承载板连接;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与过渡梁1232连接在一起,可使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与车底高纵梁114的底面平齐。
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倾斜方向与上盖板12312的倾斜方向可平行或者近似平行。可理解的是,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倾斜程度可根据车底高纵梁114和车底低横梁1112之间的受力大小及方向进行调整,例如,下盖板倾斜段12332与下盖板水平连接段12331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是120°至160度,例如,下盖板倾斜段12332与下盖板水平连接段12331之间的夹角可以是136°。
进一步的,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和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的结构相似,两者均可以是L形结构,即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和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分别包括水平连接段及垂直连接段。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的水平连接段靠近下盖板水平承载板设置,并连接在一起;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的垂直连接段与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底端连接;从而将下盖板倾斜段12332通过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与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连接在一起。
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的水平连接段的一端靠近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顶端设置,并且两者连接在一起;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的垂直连接段与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连接,可共同连接于车底高纵梁114上,从而将下盖板倾斜段12332通过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与上盖板水平承载段12311连接在一起。
可理解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下盖板折弯段12333和第二下盖板折弯段12334可由下盖板倾斜段12332的两端进行折弯形成,并且折弯处可圆滑过渡,以减少应力集中;进一步的,过渡梁下盖板1233中的下盖板水平承载段12331及下盖板连接段可以是一体结构,以增强过渡梁下盖板1233的结构强度,从而提升过渡梁123的整体结构强度。
图1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风系统的结构简图;图1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风风道的结构简图;图1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供风风道的截面图;请参照图17-图19。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中顶板141上还设有供风系统,供风系统包括两个供风风道142和空调143,空调143设置在中顶板141上,空调143用于连接外部环境与车辆的车厢;两个供风风道142分别位于空调143在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供风风道142包括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腔1421、静压腔1422和风道隔板1423,送风腔1421与空调143的出风口相连接,风道隔板1423位于送风腔1421和静压腔1422之间,风道隔板1423上设有用于连接送风腔1421和静压腔1422的送风通道,静压腔1422设置在供风风道142远离空调143的一侧,静压腔1422朝向中顶板141的一侧设有出风口14221。
本实施例将两个供风风道142分别设置在空调143的两侧可以提高车厢各处送风的均匀性。
在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送风通道设置在风道隔板1423背离中顶板141的一侧,送风通道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将送风通道设置在风道隔板1423背离中顶板141的一侧,可以延长空调143送出的新鲜空气在送风腔1421内停留的时间,从而提升缓冲效果,使空调143送出的新鲜空气均匀输送至送风腔1421各处;通长设置的送风通道可以保证新鲜空气均匀的进入静压腔1422各处。
如图18所示,在另一个可选地实施方式中,送风通道设置在风道隔板1423背离中顶板141的一侧,送风通道包括多个沿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孔14231,相邻的两个送风孔14231之间等间距设置。
与上述实施方式相似,将送风通道设置成多个沿车辆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列的送风孔14231也能够保证新鲜空气均匀的进入静压腔1422各处。
如图18所示,可选地,出风口1422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通长设置的出风口14221可以保证进入新鲜空气均匀的进入车厢内。
优选地,空调143设置在中顶板141的中部,两个供风风道142相对于空调143对称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空调143与两个供风风道142之间的距离相等,并且空调143出风口14221位于两个供风风道142的中部,从而保证了新鲜空气能够均匀的进入供风风道142和第二送风风道各处。
图2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的结构简图;图2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集水盘在车体上的具体位置图;图2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体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显示出了导水管的走向);图23中示出的是图24的局部放大图;请参照图20-图23。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空调143上还设有多个排水孔1431,空调143的下方设有集水盘1441,集水盘1441位于多个排水孔1431的下方,集水盘1441上设有导水孔14411,导水孔14411连接外部环境。通过在空调143的下方设置集水盘1441,可以及时的将空调143工作时产生的水排出车体外部,保障车内零件不被腐蚀损坏。
具体的,多个排水孔143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排列呈两列,两列排水孔1431分别位于空调143在车体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一列排水孔1431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集水盘1441,集水盘1441沿车辆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导水孔14411,导水孔14411通过导水管1442连接外部环境。
可选地,请参照图21,沿车体的长度方向,集水盘1441两端的宽度大于集水盘1441中部的宽度,从而使得集水盘1441中的水能够大部分聚集在集水盘1441的两端,便于通过导水孔14411排出。
可选地,请参照图22和图23,车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墙,侧墙包括多个立柱,该立柱可以为车门立柱、车体长立柱或车体短立柱。立柱朝向车厢的一侧设有导水管通孔,立柱上还设有沿立柱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凹槽,凹槽的下方设有导水管连通孔,导水管1442穿过导水管通孔后设置在凹槽内,导水管1442穿过导水管连通孔以连接外部环境。
进一步地,沿车辆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集水盘1441同一端的两个导水管1442交叉设置,导水管1442伸入远离与其相连的集水盘1441一侧的立柱内。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导水管1442包括金属管和软管,导水管1442与导水孔14411、导水管1442与导水管通孔以及导水管1442与导水管连通孔均通过金属管连接。导水管1442与其他零部件的连接处均采用金属管可以保证强度,避免导水管1442被损坏;而导水管1442其他部分采用软管可以方便布置走线,便于安装。金属管和软管的连接处可以使用喉箍进行连接过渡。
图2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的结构简图;图2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门立柱的结构简图;图26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门立柱的局部结构简图;图2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加强板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24-图27。
本实施例的侧墙上还设有车门,车门包括:两个门立柱151和门顶梁152,两个门立柱151相对设置,门顶梁152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门立柱151。
其中,门立柱151包括第一平板1511、两个第二平板1512和两个第三平板1513,第一平板1511沿门立柱151的延伸方向设置;第二平板1512沿门立柱151的延伸方向设置,两个第二平板1512分别垂直连接在第一平板1511的两侧;两个第三平板1513分别设置在第一平板1511的两端,第三平板1513垂直连接于第一平板1511和两个第二平板1512。
第一平板1511、两个第二平板1512、两个第三平板1513共同围成具有开口的空腔,空腔的开口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加强板1514,加强板1514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第二平板1512。
本实施例通过在门立柱151的空腔开口内设置加强板1514以增加门立柱151横向刚度和强度,同时相邻的两个加强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可满足现场施工安装要求。
加强板1514优选设置在门立柱151朝向车体的一侧,以提高门立柱151与车体的连接强度,并方便与其他零件的连接走线。
可选地,如图25和图26所示,本实施例的加强板1514在门立柱151的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在背离第二平板151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通过上述设置,加强板1514整体上形成一个两端宽、中间窄的结构,使得加强板1514与第二平板1512连接处具有较高的连接强度,同时加强板1514的中部可以形成更大的安装空间,便于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安装施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514朝向第三平板1513的面为弧面,相比于其他结构,圆弧状的结构可以使得相邻的两个加强板1514之间形成更大的安装空间。由于加强板1514的两侧设有上述弧面,因此加强板1514整体上形成一个类似“蝴蝶”的形状。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514与第二平板1512连接的面为斜面,将加强板1514与第二平板1512的连接面设置为斜面可以提高加强板1514与第二平板151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连接的强度。
优选地,加强板1514与第二平板1512焊接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的方式可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且施工方便。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26和图27,本实施例的加强板1514的中部设有加强板通孔15141,加强板通孔15141用于安装其他设备,以将其他设备固定在门立柱151的空腔内。
本实施例中,加强板1514为耐候钢板,例如可采用高耐候钢Q345NQR2制成的钢板,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强度。
图28中示出的是图24的A-A剖视图;图29中示出的是图28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0中示出的是图24的B-B剖视图;图3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密封结构的结构简图;图32中示出的是图31的C-C剖视图;图33中示出的是图31的D-D剖视图;图34中示出的是图31的E-E剖视图;请继续参照图24、图28-图34。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车门还包括两个第一密封压条153和第二密封压条154;两个第一密封压条153分别设置在两个门立柱151相对的侧面上,第二密封压条154设置在门顶梁152朝向门立柱151的侧面上。
具体的,门立柱151相对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一压条固定孔1515,第一密封压条153上设有多个与第一压条固定孔1515相适配的第一压条通孔,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压条固定孔1515和第一压条通孔后将第一密封压条153与门立柱151固定连接;第一压条固定孔151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1和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1的直径大于第一紧固件的直径,第一紧固件卡紧固定在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中。
门顶梁152朝向门立柱151的侧面上设有多个第二压条固定孔1521,第二密封压条154上设有多个与第二压条固定孔1521相适配的第二压条通孔,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压条固定孔1521和第二压条通孔后将第二密封压条154与门顶梁152固定连接;第二压条固定孔1521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压条调节部和第二压条固定部,第二压条调节部的直径大于第二紧固件的直径,第二紧固件卡紧固定在第二压条固定部中。
本实施例的车门在安装时,先将第二密封压条154安装到门顶梁152上,再把第一密封压条153安装到对应的门立柱151上,最后把第二密封压条154和第一密封压条153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可以先将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压条通孔预装好,再将第二紧固件和第二密封压条154整体与第二压条固定孔1521对应安装,具体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二紧固件放置在第二压条调节部中,调整好第二密封压条154的位置后再将第二紧固件滑入第二压条固定部中,然后再锁紧固定。
同理,在上述基础上,将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压条通孔预装好,再将第一紧固件和第一密封压条153整体与第一压条固定孔1515对应安装,具体安装时可以先将第一紧固件放置在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1中,调整好第一密封压条153的位置后(注意同时需要根据第二密封压条154的位置调整第一密封压条153对应的连接位置),再将第一紧固件滑入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中,然后再锁紧固定。
上述安装方式方便现场工人操作,节省时间,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优选地,请参照图28-图30,本实施例中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1和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均呈矩形,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1的最小边长大于第一紧固件的最大外径,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的最小边长大于等于第一紧固件的最小外径且小于第一紧固件的最大外径;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一紧固件仅能够在第一压条调节部15151内进行转动和调节,在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内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同样的,第二压条调节部和第二压条固定部均呈矩形,第二压条调节部的最小边长大于第二紧固件的最大外径,第二压条固定部的最小边长大于等于第二紧固件的最小外径且小于第二紧固件的最大外径;上述设置方式可以保证第二紧固件仅能够在第二压条调节部内进行转动和调节,在第二压条固定部内不会发生转动,从而保证连接的稳定性。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压条固定部15152过盈连接;第二紧固件与第二压条固定部过盈连接。采用过盈连接的方式定心精度好,可承受转矩、轴向力或两者复合的载荷,而且承载能力高,在冲击振动载荷下也能较可靠的工作。
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均可选用方颈螺钉及相配合的螺母、垫圈的结构。
进一步地,请继续参照图32-图34,本实施例的第一密封压条153包括第一密封部1531和第一连接部1532,第一密封部1531与门立柱151固定连接,第一连接部1532连接第一密封部1531的一侧,且第一连接部1532垂直于门立柱151和门顶梁152;第二密封压条154包括第二密封部1541和第二连接部1542,第二密封部1541与门顶梁152固定连接,第二连接部1542连接第二密封部1541的一侧,且第二连接部1542垂直于门顶梁152和门立柱151。
在连接配合时,两个第一连接部1532分别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542的两端。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542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压条15421,连接压条15421的宽度与对应的第一连接部1532的宽度相等,第一连接部1532搭接在第一连接压条15421上且与连接压条15421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1532与连接压条15421粘接或螺栓连接。
图3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车门紧急解锁装置的结构简图;图36中示出的是图35的F-F剖视图;图37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解锁装置固定架的安装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35-图37。此外,本实施例的车门还包括配套的紧急解锁装置155,紧急解锁装置155设置在车体的侧墙上。
具体的,侧墙朝向车厢内的一侧设有解锁装置固定架156,解锁装置固定架156包括第一固定面1561和第二固定面1562,第二固定面1562垂直设置在第一固定面1561靠近车体立柱的一侧,该立柱可以为车体长立柱或车体短立柱。外墙板上设有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孔,第一固定面1561上设有与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孔相对应的过孔,紧急解锁装置155穿过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孔和过孔后与解锁装置固定架156固定连接。
如图35所示,第二固定面1562上设有多个第一长孔,车体立柱上设有多个第二长孔,第一长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长孔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第二固定面1562与车体立柱之间还设有调节垫片1563,紧固件依次穿过第二长孔、调节垫片1563和第一长孔后将第二固定面1562与车体立柱固定连接。
由于第一长孔的延伸方向与第二长孔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因此可以通过调整二者的连接配合位置以调节解锁装置固定架156在车体高度方向的位置;此外还可以增减垫片或调整调节垫片1563的厚度来调节解锁装置固定架156在车体宽度方向的位置;通过上述方式可以调整外墙板与车体立柱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偏差而带来的安装误差,多方向可调节的安装方式便于适应车体的既有结构,不需要现场配孔,方便现场工人操作,节省时间,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在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孔的四周设有多个紧急解锁装置固定孔,紧急解锁装置155上设有多个与紧急解锁装置固定孔一一对应的紧急解锁装置通孔,第一固定面1561上设有多个与紧急解锁装置固定孔一一对应的紧急解锁装置固定件,紧急解锁装置连接件穿过紧急解锁装置固定孔和紧急解锁装置通孔后与紧急解锁装置固定件固定连接。
安装时,车门紧急解锁装置155从车体外侧放入紧急解锁装置安装孔中,用紧急解锁装置连接件穿过紧急解锁装置固定孔和紧急解锁装置通孔将二者进行预装配;通过上述方式调节解锁装置固定架156到合适位置,使得解锁装置固定架156上的紧急解锁装置固定件的位置与紧急解锁装置连接件的位置对准后,进行整体安装固定,从而保证了安装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中紧急解锁装置连接件可选用沉头螺钉,紧急解锁装置固定件可选用铆螺母并预先与解锁装置固定架156固定连接。
图3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端墙的结构简图;图3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隔墙组件的结构简图;请继续参照图1、图38和图39。
为将司机室和客室隔开以及增强车体前端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在车体的高地板区域设置有司机室端墙17;司机室端墙17包括两个侧墙立柱171,两个侧墙立柱171分别位于车体的两侧,两个侧墙立柱171可平行且相对设置。例如,侧墙立柱171垂直设置在车顶纵梁112与车底高横梁1114之间,侧墙立柱171的顶端与顶部纵梁连接,侧墙立柱171的底端与车底高横梁1114连接。
司机室端墙17还包括隔墙组件,隔墙组件的顶端与车顶横梁111连接,隔墙组件的两侧可分别与侧墙立柱171连接,隔墙组件的底部固定在车底高横梁1114上,从而司机室端墙17与车体的车顶纵梁、车顶横梁111以及车底高横梁1114连接在一起。具体地,隔墙组件包括隔墙横梁173及两个隔墙立柱172;其中,隔墙横梁173位于隔墙组件的顶部,隔墙组件的长度方向与车体的宽度方向一致;隔墙横梁173用于将两个隔墙立柱172连接在一起,并且隔墙横梁173位于车顶横梁111下方,隔墙横梁173的两端分别朝向两个侧墙立柱171延伸,并且隔墙横梁17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墙立柱171上。
两个隔墙立柱172间隔设置在车底高横梁1114上,并且两个隔墙立柱172、车底高横梁1114及隔墙横梁173围成连通客室及司机室的通道,隔墙立柱172也可作为司机室的门框结构,可将司机室门安装在隔墙立柱172上。隔墙立柱172与侧墙立柱171平行且相对设置,均可垂直设置在车底高横梁1114与车顶横梁111之间,即隔墙立柱172的底端与车底高横梁1114连接,隔墙立柱172的顶端穿过隔墙横梁173并固定在车顶横梁111上;或者说隔墙立柱172的顶端部分凸出于隔墙横梁173,凸出部分可与车顶横梁111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司机室端墙17,其包括侧墙立柱171以及隔墙组件,隔墙立柱172、侧墙立柱171及与车体的车顶纵梁112、车顶横梁111以及车底高横梁1114连接在一起,并形成闭合的框架结构,从而增强了车体前端的结构强度,提升车体抗扭性能。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隔墙立柱172的顶端需凸出于隔墙横梁173,隔墙立柱172可与隔墙横梁173的侧面贴合并固定,此种隔墙立柱172可采用一体结构;或者隔墙立柱172采用分别结构,以隔墙横梁173为界分成两部分;位于隔墙横梁173与车底高横梁1114的部分可称为隔墙立柱本体1721,位于隔墙横梁173与车顶横梁111之间的部分可称为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即隔墙立柱包括隔墙立柱本体1721和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隔墙立柱本体1721连接车底高横梁1114与隔墙横梁173之间,隔墙立柱本体1721的两端分别与车底高横梁1114及隔墙横梁173连接;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位于隔墙横梁173与车顶横梁111之间,并且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的两端分别与隔墙横梁173与车顶横梁111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的将隔墙立柱172设计成分体结构,以便于制作隔墙组件;同时,可将隔墙横梁173设置在车顶横梁111的正下方,并通过垂直设置在隔墙横梁173与车顶横梁111之间的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连接,可增强隔墙横梁173的垂向载荷承载能力,以提升司机室端墙17的整体结构强度。
继续参照图3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隔墙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隔墙连接柱174;隔墙连接柱174连接隔墙横梁173与车顶横梁111,隔墙连接柱174位于两个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之间。例如,隔墙横梁173朝向车顶纵梁112的一侧设置有一个隔墙连接柱174,此隔墙连接柱174位于两个隔离连接段之间,即隔墙连接柱174可位于司机室端墙17的通道上方,并且隔墙连接柱174、两个隔墙立柱连接段1722可等间隔设置在隔墙横梁173上,以增强隔墙横梁173与车顶横梁111的连接强度。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胶轮列车,包括:
第一车体;
第二车体,与所述第一车体相对设置,第一车体和/或第二车体上设有如上实施例一所述的车门,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之间通过拖车转向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车体为动车车体,第二车体可以为中间车车体或动车车体。本实施例提供的胶轮列车由于在车体上设置了上述实施例一所述的车门,因此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安装密封压条的安装效率。
进一步地,图40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0。本实施例的拖车转向架4安装在相邻的两个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的下方,不仅用于承载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而且还用于在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之间传递牵引力。
具体的,拖车转向架4包括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其中,第一架体41用于连接第一车体,第二架体43用于连接第二车体。
第一架体41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二架体43铰接;第一架体41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车桥42,第一车桥4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架体41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第一车桥42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拖车车轮4201。
第二架体43的第一端用于与第一架体41铰接;第二架体43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车桥44,第二车桥44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架体43的延伸方向互相垂直,第二车桥44的两端连接有第二拖车车轮4401。
图41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的俯视结构简图(图中省略了第一转向驱动装置和第二转向驱动装置);图42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的连接结构简图;图43是图42的爆炸视图;图44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回转轴承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连接结构剖视图;图45中示出的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回转轴承与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的连接结构剖视图;请参照图41-图4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第一架体41的第一端和第二架体43的第一端通过回转支撑装置45实现铰接连接。
回转支撑装置45包括回转轴承451,回转轴承451包括相互转动配合的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两者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地面;其中,第一转体4511可与第一架体41连接在一起,第二转体4512可与第二架体43连接在一起,即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通过上述回转轴承451转动连接。
具体地,第一架体41与第一转体4511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一架体4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台阶孔,第一台阶孔包括第一孔径段和第二孔径段,第一孔径段的孔径大于第二孔径段的孔径,以在第一孔径段和第二孔径段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一台阶面,第一孔径段可靠近第一转体4511设置,以使第一转体4511安装在第一台阶面的下方。
同样的,第二架体43与第二转体4512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架体43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二台阶孔,第二台阶孔包括第三孔径段和第四孔径段,第三孔径段的孔径大于第四孔径段的孔径,以在第三孔径段与第四孔径段的过渡连接处形成第二台阶面;第三孔径段可靠近第二转体4512设置,以使第二转体4512固定在第二台阶面的上方。
如图4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实施例中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上、下设置,且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地面,或垂直于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一转体4511包括第一安装面以及凸出于第一安装面的碗形球面结构,碗形球面结构的上底面固定在第一安装面上,碗形球面结构的下底面朝向第二转体4512;第二转体4512包括第二安装面和第二球形孔,第二球形孔与碗形球面结构配合,且第二球形孔朝向第一转体4511。
第二转体4512的第二安装面与第二台阶面贴合,第二安装面和第二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并且第二转体4512嵌设在第二架体43内;第一转体4511的第一安装面与第一台阶面贴合,第一安装面和第一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部分碗形球面结构插接在第二球形孔内,碗形球面结构的侧面与第二球形孔的孔壁贴合,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之间在垂向具有一定间隙,可使碗形球面结构在第二球形孔内侧向偏置;即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不仅可围绕转动轴线旋转,而且可侧向偏转。
如图45所示,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上下设置,第一转体4511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与第一台阶面贴合并固定;第二转体4512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与第二台阶面贴合并固定;其中,第二转体4512设置有碗形球面结构,第一转体4511设置有与碗形球面结构相配合的第一球形孔,且碗形球面结构的侧面与第一球形孔的侧壁贴合,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之间在垂向具有一定间隙,可使碗形球面结构在第一球形孔内侧向偏置,即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不仅可围绕转动轴线旋转,而且可侧向偏转。
本实施例中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上、下设置,且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地面,或垂直于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第二转体4512的第二安装面与第二台阶面贴合,第二安装面和第二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并且第二转体4512嵌设在第二架体43内;第一转体4511的第一安装面与第一台阶面贴合,第一安装面和第一台阶面通过螺栓连接,且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之间具有一定浮动间隙,以使在第一转体4511和第二转体4512围绕转动轴线转动过程中,具有一定侧向偏转能力,可提升车辆曲线通过性及适应性。
图4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支撑盖板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简图;图47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回转支撑盖板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4-图47。
本实施例在第一架体41的上方还设置有回转支撑盖板452,回转支撑盖板452用于密封第一架体41的第一台阶孔;回转支撑盖板452可以是圆形板,回转支撑盖板452设置在第一架体41的第一端,且回转支撑盖板452贴合固定在第一架体41的表面上,用于密封第一台阶孔。例如,回转支撑盖板452盖设在第一台阶孔处,并固定在第一架体41上。如此设置,可防止灰尘、杂物、雨水等进入回转支撑内,可提升回转支撑装置45的可靠性。
回转支撑盖板452远离第一架体41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间隔设置在回转支撑盖板452上,并凸出于回转支撑盖板452的表面,以使两者形成贯通道的限位空间;贯通道朝向回转支撑盖板452的底面上设置有贯通道限位块,贯通道限位块可嵌设在上述限位空间内。
贯通道限位块可限制在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之间,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可对贯通道的变形量、以及转动角度进行限制。
例如,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可设置于回转支撑盖板452的中心区域,并对称分布在回转支撑盖板452上。回转支撑盖板452可以是圆形回转支撑盖板452,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沿回转支撑盖板452的中心对称布置,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之间具有一定间距,其间距形成供贯通道限位块的插装空间;沿转向架的长度方向,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分别位于贯通道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可对贯通道的变形量及转动角度进行限制,防止贯通道的变形量及转动角度过大。
请继续参照图45,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回转支撑盖板452与第一架体41之间还设置有环形防水垫453,可防止外部的水进入回转轴承451内,避免因水进入导致回转轴承451腐蚀,提升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的转动可靠性。
具体地,回转支撑盖板452朝向第一架体41的一侧设置有沉台以形成防水垫453的安装空间,防水垫453环绕第二台阶孔设置,防水垫453的一侧与回转支撑盖板452抵接,另一侧与第一架体41抵接,且防水垫453的自由厚度大于沉台的深度,防水垫453安装后处于被压缩状态,通过压缩防水垫453,可提升回转支撑盖板452与第一架体41之间的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回转支撑盖板452通过多个盖板紧固件456固定在第一架体41上。例如,多个盖板紧固件456沿回转支撑盖板452的周向等间隔布置,第一架体41设置有与盖板紧固件456配合的盖板紧固件安装孔4524;盖板紧固件456可以是紧固螺栓,第一架体41设置的盖板紧固件安装孔4524可以是螺纹孔,盖板紧固件456的一端穿过垫片、回转支撑盖板452并固定在第一架体41上,从而将回转支撑盖板452固定在第一架体41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将上述盖板紧固件456与防水垫453相对布置,以提升第一架体41与回转支撑盖板452之间的防水效果;例如,防水垫453与盖板紧固件456相对设置,防水垫453设置有供盖板紧固件456穿过的通孔,即盖板紧固件456的一端穿过回转支撑盖板452、防水垫453并固定在第一架体41上,从而可提升回转支撑盖板452与第一架体41间的防水效果。
当回转支撑盖板452受到来自贯通道的冲击力,为防止盖板紧固件456受其冲击力而造成断裂,本实施例在回转支撑盖板452与第一架体41之间还设置有弹性销454,弹性销454用于抵抗回转支撑盖板452受到来自贯通道的冲击力。具体地,回转支撑盖板452与第一架体41之间设置有两个弹性销454,两个弹性销454分别位于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远离贯通道的外侧,且弹性销454与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相对设置。例如,回转支撑盖板452设置有两个弹性销安装孔4523,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位于两个弹性销安装孔4523之间,弹性销454插装在弹性销安装孔4523内,并固定在第一架体41上;可使贯通道限位凸台4521所受的冲击力沿直线传递至弹性销454,提升冲击力的抵消效果。
进一步的,弹性销454可与防水垫453相对设置,防水垫453设置有供弹性销454穿过的通孔,弹性销454的一端穿过回转支撑盖板452、防水垫453并插装在第一架体41内。如此设置,可提升防水垫453对回转支撑盖板452和第一架体41的防水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在回转支撑盖板452上还设置有退卸螺纹孔4522以及密封退卸螺纹孔4522的密封堵头455,退卸螺纹孔4522贯穿回转支撑盖板452。当需要拆卸回转支撑盖板452时,将密封堵头455从退卸螺纹孔4522内拆卸下来,以使退卸螺纹孔4522一端敞口,再将工具螺栓悬入退卸螺纹孔4522内,并且工具螺栓的端部与第一架体41抵接,对工具螺栓施加外力,以便将回转支撑盖板452与第一架体41分离;相应的,当无需拆卸回转支撑盖板452时,密封堵头455安装在退卸螺纹孔4522内,并密封退卸螺纹孔4522。
图48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在第一状态下的结构简图;图49中示出的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在第二状态下的结构简图;请参照图48-图49。进一步的,拖车转向架通过曲线时,为良好适应曲线半径,不同架体之间在曲线区段应有一定的夹角。本实施例提供的拖车转向架还包括架体缓冲装置47;沿第一车桥42至第二车桥44的方向,第一架体41的第一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架体缓冲装置47,第二架体43的第一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两个架体缓冲装置47。为便于描述本实施例可定义设置在第一架体41的架体缓冲装置47定义为第一架体缓冲装置,设置在第二架体43上的架体缓冲装置47定义为第二架体缓冲装置。
其中,第一架体缓冲装置与第二架体缓冲装置配合设置,当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转动一定角度后,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和第二架体缓冲装置可抵接。进一步的,位于同一侧的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和第二架体缓冲装置可位于同一转动路径上。当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相对转动时,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和第二架体缓冲装置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直至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和第二架体缓冲装置接触,并对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提供缓冲力,避免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刚性接触;继续挤压,第一架体缓冲装置与第二架体缓冲装置不再发生弹性变形,可对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进行限位,以达到刚性限制的目的,从而限制了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之间的旋转角度。
请继续参照图48,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块472和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71,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71用于安装第一缓冲块472,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71通过第一缓冲座安装臂413安装至第一架体41上。可理解的是,第一架体缓冲装置是由橡胶制作而成的缓冲块及金属安装座通过一定工艺复合在一起的零件,其金属安装座用于与第一缓冲座安装臂413进行固定连接,橡胶缓冲块悬空并作为缓冲。
其中,第一缓冲座安装臂413可以是弧形挡臂,其弯曲延伸方向与第一架体41的转动方向一致,第一缓冲座安装臂413的一端与第一架体41固定连接,第一缓冲座安装臂41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缓冲块安装座471;同样的,第二架体缓冲装置包括第二缓冲块474和第二缓冲块安装座473,第二架体缓冲装置通过第二缓冲座安装臂433安装至第二架体43上,对于第二缓冲座安装臂433的结构可参照第一缓冲座安装臂413的结构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照图49,优选的,当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和第二架体缓冲装置接触时,第一缓冲块472与第二缓冲块474可正面接触,且第一缓冲块472与第二橡胶正对,以为第一架体缓冲装置和第二架体缓冲装置提供最大缓冲力,减少第一架体41和第二架体43转动过程中因撞击而出现的振动及噪音。
Claims (12)
1.一种供风系统,设置在车辆的中顶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中顶板上,所述空调用于连接外部环境与所述车辆的车厢;
两个供风风道,两个所述供风风道分别位于所述空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供风风道包括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腔、静压腔和风道隔板,所述送风腔与所述空调的出风口相连接,所述风道隔板位于所述送风腔和静压腔之间,所述风道隔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送风腔和静压腔的送风通道,所述静压腔设置在所述供风风道远离所述空调的一侧,所述静压腔朝向所述中顶板的一侧设有出风口;
所述空调上还设有多个排水孔,所述空调的下方设有集水盘,所述集水盘位于多个所述排水孔的下方,所述集水盘上设有导水孔;
多个所述排水孔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排列呈两列,两列所述排水孔分别位于所述空调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的两侧,每一列所述排水孔的下方均对应设置有所述集水盘,所述集水盘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有所述导水孔,所述导水孔通过导水管连接外部环境;
所述车辆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墙,所述侧墙包括多个立柱,所述立柱朝向车厢的一侧设有导水管通孔,所述立柱上还设有沿所述立柱的延伸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下方设有导水管连通孔,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导水管通孔后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导水管穿过所述导水管连通孔以连接外部环境;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位于两个所述集水盘同一端的两个所述导水管交叉设置,所述导水管伸入远离与其相连的所述集水盘一侧的所述立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设置在所述风道隔板背离所述中顶板的一侧,所述送风通道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设置在所述风道隔板背离所述中顶板的一侧,所述送风通道包括多个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送风孔,相邻的两个所述送风孔之间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腔的出风口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通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置在所述中顶板的中部,两个所述供风风道相对于所述空调对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集水盘两端的宽度大于所述集水盘中部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包括金属管和软管,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孔、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管通孔以及所述导水管与所述导水管连通孔均通过所述金属管连接。
8.一种胶轮列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车体;
第二车体,与所述第一车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车体和/或所述第二车体上设有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供风系统,所述第一车体和第二车体之间通过拖车转向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转向架包括:
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二架体铰接;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一车桥,所述第一车桥连接所述第一车体,所述第一车桥的两端连接有第一拖车车轮;
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与第一架体铰接;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端设有第二车桥,所述第二车桥连接所述第二车体,所述第二车桥的两端连接有第二拖车车轮;
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通过回转支撑装置转动连接,所述回转支撑装置包括回转支撑盖板;
所述回转支撑盖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架体的顶部,所述回转支撑盖板远离所述第一架体的一侧设置有两个贯通道限位凸台,两个所述贯通道限位凸台之间形成贯通道的限位空间,用于限制贯通道的移动位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胶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撑装置还包括回转轴承;所述第一架体与所述回转轴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架体与所述回转轴承的另一侧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胶轮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轴承包括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所述第一架体设置有第一台阶孔并形成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架体设置有第二台阶孔并形成第二台阶面;
所述第一转体和第二转体上、下设置,所述第二转体固定在所述第二台阶面上;
所述第一转体的下部嵌设在所述第二转体内,所述第一转体的上部凸出于所述第二转体,并固定在所述第一台阶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胶轮列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架体缓冲装置,所述架体缓冲装置包括第一缓冲块安装座和第二缓冲块安装座;
所述第一架体的第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缓冲块安装座,所述第一缓冲块安装座安装有第一缓冲块;
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一端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缓冲块安装座,所述第二缓冲块 安装座安装有第二缓冲块;
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二架体相对转动一定角度后,位于所述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同一侧的所述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能够抵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8324.7A CN112549909B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398324.7A CN112549909B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9909A CN112549909A (zh) | 2021-03-26 |
CN112549909B true CN112549909B (zh) | 2022-07-19 |
Family
ID=75047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398324.7A Active CN112549909B (zh) | 2020-12-04 | 2020-12-04 |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54990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732789A (en) * | 1996-06-24 | 1998-03-31 | Eaton Corporation | Articulated vehicle steering with bogie feedback |
JP2000142398A (ja) * | 1998-11-13 | 2000-05-23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鉄道車両用軸はり装置の防振ゴム |
CN202320310U (zh) * | 2011-11-15 | 2012-07-11 | 长春广垠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窄轨电动机车的动车 |
CN104554313B (zh) * | 2015-01-12 | 2017-09-05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安装有超薄空调机组的城轨车辆 |
CN206552041U (zh) * | 2016-12-05 | 2017-10-13 | 广州精益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 一种有轨电车车辆空调排水装置 |
CN108458466A (zh) * | 2018-04-18 | 2018-08-2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接水盘、加湿组件和空调器 |
CN209274603U (zh) * | 2018-12-18 | 2019-08-20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及贯通式送风道 |
CN210162091U (zh) * | 2019-04-23 | 2020-03-20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网检车空调排水系统 |
CN110884518A (zh) * | 2019-12-17 | 2020-03-17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轴悬挂式单轨游览车转向架 |
-
2020
- 2020-12-04 CN CN202011398324.7A patent/CN11254990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9909A (zh) | 2021-03-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550485B (zh) | 车体及胶轮列车 | |
CN112550467B (zh) | 车门及胶轮列车 | |
CN112622966B (zh) | 车底高纵梁、车体及胶轮列车 | |
CN111232002B (zh) | 模块化轨道车辆车体 | |
CN112537373B (zh) | 列车车体及胶轮列车 | |
CN112498499B (zh) | 胶轮列车 | |
CN112550484B (zh) | 过渡梁及车体 | |
CN114162164B (zh) | 一种采用铰接转向架的列车 | |
CN110667617A (zh) | 一种高地板有轨电车的头车车体结构 | |
CN113291330B (zh) | 一种轨道列车车体前端结构 | |
JP3690783B2 (ja) | バス | |
CN112389160B (zh) | 车体及胶轮列车 | |
CN112549909B (zh) | 供风系统及胶轮列车 | |
CN112550468B (zh) | 车门及胶轮列车 | |
CN112406743B (zh) | 胶轮列车 | |
CN112498162B (zh) | 可充电车辆及车辆充电系统 | |
CN112623049B (zh) | 胶轮列车 | |
CN211642185U (zh) | 一种转向架端部复合支架 | |
CN112549877A (zh) | 拖车牵引装置、拖车转向架及胶轮列车 | |
CN210793171U (zh) | 一种悬挂式空轨及其车体 | |
KR20220053286A (ko) | 차체 결합 구조 | |
CN112571106B (zh) | 卡紧装置及拖车转向架 | |
CN112550454B (zh) | 转向架及胶轮列车 | |
CN112571107B (zh) | 卡紧装置及拖车转向架 | |
TR2022010483T2 (tr) | Modüler raylı araç gövdesi.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