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8925A -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 Google Patents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8925A
CN112548925A CN201910851796.4A CN201910851796A CN112548925A CN 112548925 A CN112548925 A CN 112548925A CN 201910851796 A CN201910851796 A CN 201910851796A CN 112548925 A CN112548925 A CN 112548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ow
torque
torsion bar
torsion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517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厚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517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89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8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89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3/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spanners, wrenches, screwdrivers
    • B25B23/14Arrangement of torque limiters or torque indicators in wrenches or screwdri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包括本体、扭力杆以及视窗,本体有工作部可驱动被驱动件沿轴心转动,扭力杆穿设于本体中,扭力杆以一端接至工作部,另一端有驱动端露出本体外,扭力杆可被扳动至有扭力产生时弯曲而偏离轴线,视窗则沿轴线的方向设置于本体,扭力杆随扭力由小变大而由第一端逐渐向第二端弯曲,而以扭力杆不同长度位置沿视窗显示对应的扭力值,借此构成本发明。

Description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扭力扳手,尤其指一种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如中国台湾公告第TWM457611号新型专利案,揭示一种“扭力扳手”,能够使用于自行车所设被驱动件的旋紧与旋松,主要是由握持部以一端设在驱动杆而呈T形,通过扳动握持部而扭转驱动杆,使套筒能驱动所套接的螺件转动,并且由指向件在标示件上以指示端指向标示部的刻度以指示数值,即能获知套筒施予被驱动件的扭力值。然而,为使标示部的刻度能清楚显示,故标示件必须具有一定的横向宽度,造成占据空间而使扭力扳手不便携带的问题。
又如中国台湾公告第TWM572290号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简易可携型扭力扳手工具”,主要包括扳手本体、套管、扣结块、指针、套盖等构件,操作时利用握柄上的尺规盘面具力矩数值刻度表,而当扳动握柄时,尺规盘面被扭动平移,可由指针指示施力的力矩数值。然而,在其尺规盘面上的力矩数值刻度表是沿着扳手本体的宽度方向而设,为符合其简易可携带的功能,尺规盘面必须尽量窄化而不占据空间,但刻度间距也必须尽量缩短,导致刻度小而在观看上有不易看清的问题。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扭力扳手在扭力值的观看上的问题,即为本发明的重点所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当扭力杆扳动而驱动被驱动件至一紧度而产生扭力时,通过扭力杆会弯曲的特性,而由扭力杆以不同长度位置在视窗显现,借以得知被驱动件所驱动的扭力值。
本发明的一项实施例提供一种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工作部位于一端,工作部可驱动被驱动件沿一轴心转动,本体于宽度方向呈封闭状,本体具有一显示面;一扭力杆,其穿设于本体中且沿一轴线而设,扭力杆以一端接至工作部,另一端具有一驱动端,驱动端远离工作部且露出本体外,驱动端可被往一驱动方向施力而扳动扭力杆,且扭力杆在有一扭力产生时往驱动方向弯曲而偏离轴线;以及一视窗,其呈长形且沿轴线的方向于本体设置于显示面,视窗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扭力杆随所述扭力由小变大而由第一端逐渐向第二端弯曲,以扭力杆不同长度位置沿视窗显示对应的扭力值。
其中,扭力指示部为视窗,其为单孔或为多孔而呈长形排列,并且扭力杆弯曲时逐渐增量填补视窗,使视窗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扭力值被扭力杆所填补。
其中,本体概呈长方形体而具有长度、宽度与厚度并具有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位线,所述的驱动方向即为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轴线沿着本体长度方向延伸,中位线通过轴心,扭力杆的轴线相对本体是平行偏离中位线,而视窗于本体设置的路径是通过中位线。
其中,视窗于本体呈弧线设置。
其中,视窗于本体呈直线设置,且视窗是重叠于中位线。
其中,视窗于本体呈斜线设置。
其中,扭力杆设有一指示体,指示体位于可于视窗显示的区段且面朝视窗,指示体可随扭力杆不同长度位置沿视窗显示对应的扭力值。
其中,指示体具有一色彩表层,指示体沿视窗指示所述扭力值时,可由色彩表层清楚显示于视窗。
其中,色彩表层包括颜色不同的一第一色区和一第二色区,第一色区和第二色区之间以色差形成一交界线,交界线沿着视窗而延伸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扭力杆由轴线平行中位线而往驱动方向弯曲至有所述扭力产生时,以交界线于视窗指示对应的扭力值。
其中,指示体设有一外套管,指示体以外套管套设在扭力杆而位于所述可在视窗显示的区段。
其中,本体具有多个沿着扭力指示部而间隔排列的刻度,等刻度皆设有一数值以显示对应的扭力值,等刻度的数值由第一端往第二端由小而大。
其中,第一端较靠近驱动端,而第二端较远离驱动端。
其中,第一端较远离驱动端,而第二端较靠近驱动端。
借此,由于视窗是沿轴线的方向设置于本体,而扭力值是由扭力杆随扭力大小弯曲而以不同长度位置沿视窗显示,故本体在相同的长宽尺寸下,相较于扭力值显示在本体的宽度方向而言,可具有较长的行程,因此能提供扭力值放大显示的效果,使被驱动件在被驱动时所生的扭力值清晰可见而易于观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立体外观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平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操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平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平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立体外观图。
图7是图6在7-7剖线所示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扭力杆设指示体的平面图,图中色彩表层包在第一色区和第二色区之间以色差形成交界线。
图9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操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扭力扳手100 本体10
工作部11 显示面12
开口13 刻度14
数值141 扭力杆20
驱动端21 指示体22
外套管23 色彩表层24
第一色区241 第二色区242
交界线243 视窗30
第一端31 第二端32
视窗30A 视窗30B
小孔33B 视窗30C
轴心A 轴线B
驱动方向C 中位线D。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本发明于上述发明内容一栏中所表示的中心思想,现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是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
请参阅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100,于本实施例中以一种应用于自行车维修的可携型扭力扳手为例,如以下第一实施例所述,包括一本体10、一扭力杆20以及一扭力指示部,此扭力指示部于本实施例为视窗30,其中:
所述本体10,其具有一工作部11位于一端,工作部11可驱动被驱动件沿一轴心A转动,且本体10于宽度方向呈封闭状,本体10并具有一显示面12。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概呈一长方形体而具有长度、宽度与厚度,其长宽比约为7.5:1,本体10于内部呈中空状,且在异于工作部11的一端具有开口13(请参阅图1所示)。所述工作部11,于本实施例为一棘轮型态的驱动头。
所述扭力杆20,其穿设于本体10中,且沿一轴线B而设,所述轴线B沿着本体10长度方向延伸,扭力杆20是以一端接至工作部11,扭力杆20的另一端具有一驱动端21,此驱动端21远离工作部11且由开口13露出本体10外(请参阅图1所示),驱动端21可被往一驱动方向C施力而扳动扭力杆20,扭力杆20则在有一扭力产生时往驱动方向C弯曲,所述的驱动方向C即为本体10的宽度方向,扭力杆20因而偏离轴线B。所述扭力杆20因呈弯曲而偏离轴线B,故在弯曲时是由位于工作部11的一端逐渐往驱动端21远离轴线B。
所述视窗30,其呈长形且沿着轴线B的方向而设置于本体10,视窗30因是长形而具有一第一端31和一第二端32,当扭力杆20随所述扭力由小变大时,扭力杆20会由第一端31逐渐向第二端32弯曲,此时会以扭力杆20不同长度位置沿视窗30显示对应的扭力值,并且该扭力杆20弯曲时逐渐增量填补该视窗30,使视窗30中有两个以上的扭力值被扭力杆20所填补。于本实施例中,本体10具有一中位线D,此中位线D沿本体10长度方向延伸且垂直通过轴心A,穿设于本体10中的扭力杆20,其轴线B相对本体10系偏离中位线D而呈平行的偏心设置,视窗30于本体10设置的路径则是会通过中位线D。于本实施例中,视窗30仅于本体10的一显示面12设置,但在不同实施例时,视窗30也可于本体10相对两侧的显示面12呈对称设置,而可由本体10相对两侧的显示面12皆可见视窗30而观看扭力值。
本实施例的视窗30是呈单孔的型态,即视窗30在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为不间断的长形孔,且本实施例的视窗30呈弧线设置,其第一端31较靠近驱动端21且离轴线B较近,而第二端32则较远离驱动端21且离轴线B也较远。此外,本体10具有多个刻度14,此刻度14是沿着视窗30而间隔排列,这些刻度14皆设有一数值141,扭力杆20弯曲时指示于数值141上以显示对应的扭力值,这些数值141是由第一端31往第二端32由小而大,而于本实施例中是以0-10的数值141显示,单位可为公斤-米 (Kg-m)、牛顿米 (Nm)或英镑力 (lb-ft)等三种。在不同实施例时,视窗30的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可为相反,意即视窗30弧线设置的方向也可以是第一端31较远离驱动端21且离轴线B较远,而第二端32较靠近驱动端21且离轴线B较近,数值141改由第二端32往第一端31由小而大,也可在扭力杆20弯曲时指示数值141。于较佳实施例中,扭力杆20表面可染色而为与本体10有明显色差的色彩,以于视窗30显示时更为清楚可见。
上述实施例的扭力扳手100于实际应用时,可由工作部11接设套筒后接于例如螺栓或螺帽的被驱动件(图中未示),若以前述被驱动件旋紧的方向为前述驱动方向C,操作者即可手持驱动端21往驱动方向C扳动而将被驱动件旋紧,而被驱动件在初始旋动而未产生扭力时,扭力杆20不会弯曲而在视窗30中出现,此时表示扭力为零;但当扭力开始产生且逐渐变大时,扭力杆20会开始弯曲,并以靠近驱动端21的长度位置开始出现于视窗30中,所指示的刻度14的数值141较小;再随扭力杆20的弯曲程度越大,扭力杆20出现于视窗30的长度位置越朝工作部11的方向靠近,所指示的刻度14的数值141也越大,要特别强调本专利特征的地方是,该扭力杆20弯曲时是逐渐增量填补该视窗30,使视窗30中有两个以上的刻度14的数值141(即扭力值)被扭力杆20所填补,而如图3所示即以扭力杆20以侧边指示于数值141为7的刻度14上,被填补的扭力值包括有数值141为3-7之间的刻度14,若扭力杆20再往驱动方向C弯曲,则可以侧边指示至数值141为10的刻度14上,此时为最大扭力。
当然,本发明仍存在许多例子,其间仅细节上的变化。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其具有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本体10和扭力杆20,但和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所述扭力指示部,其于本实施例为视窗30A,此视窗30A于本体10呈直线设置,且视窗30A是重叠于中位线D。
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其也具有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本体10和扭力杆20,但和第一实施例的主要差异仍在于所述扭力指示部,其于本实施例为视窗30B,此视窗30B是由多个小孔33B于本体10直线设置所构成,视窗30B也重叠于中位线D ,此述多个小孔33B可为孔径相同,或孔径依所指示的扭力值的大小而由大至小(或由小至大)排列,且本实施例在扭力杆20弯曲而移到视窗30B时,是以各小孔33B被扭力杆20整个遮蔽时表示已达所遮蔽的小孔33B对应的扭力值。
所述视窗30A、30B除可如上述的实施例所述为直线而重叠于中位线D外,于本实施例时也可呈斜线而设置于本体10,且如视窗30通过中位线D。上述各实施例的视窗30、视窗30A、视窗30B,于扭力杆20弯曲时具有显示扭力值的相同效果。
本发明有一第四实施例,如图6、图7所示,是以第二实施例为基础而具有本体10、扭力杆20以及视窗30A,主要差异在于扭力杆20设有一指示体22,此指示体22于扭力杆20上是位于可在视窗30A显示的区段,而指示体22设有一外套管23,指示体22以外套管23套设在扭力杆20,指示体22于本实施例中呈长矩形,且所设位置是面朝视窗30A,当驱动端21往驱动方向C扳动时,外套管23可随扭力杆20弯曲而使指示体22移出视窗30 A,且以指示体22不同长度位置沿视窗30A显示对应的扭力值,本实施例相同的专利特征是,该扭力杆20弯曲时仍是逐渐增量填补该视窗30,使视窗30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扭力值被扭力杆20所填补。较佳地,本实施例的指示体22具有一色彩表层24,此色彩表层24于本实施例中是将指示体22染色而为与本体10有明显色差的色彩,指示体22沿视窗30A显示所述扭力值时,可由所述色彩表层24清楚显示于视窗30A。
本发明有一第五实施例,具有本体10、扭力杆20以及视窗30C,且于扭力杆20设有一指示体22,此指示体22同样以外套管23套设在扭力杆20,指示体22也具有一色彩表层24,与第四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视窗30C为弧形,色彩表层24包括颜色不同的一第一色区241和一第二色区242,第一色区241和第二色区242之间以色差形成一交界线243,交界线243沿着视窗30C而延伸在第一端31和第二端32之间,故交界线243随视窗30C而也呈弧形(如图8至图9所示),扭力杆20由轴线B平行中位线D而往驱动方向C弯曲至有所述扭力产生时,以交界线243于视窗30C中指示于对应扭力值的刻度14(如图10所示,所指刻度14的数值141为10),也可达到于视窗30C清楚显示扭力值的效果。本实施例相同的专利特征是,该扭力杆20弯曲时仍是逐渐增量填补该视窗30,使视窗30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刻度14的数值141(即扭力值)被扭力杆20所填补,被填补的扭力值包括有数值141为0-10之间的刻度14,且于本实施例中是将指示体22的第二色区242染色而为与本体10有明显色差的色彩,指示体22沿视窗30C显示所述扭力值时,故交界线243可清楚显示于视窗30C。
由上述的说明不难发现本发明的特点在于,由于扭力指示部(如前述视窗30、30A、30B、30C)是随扭力杆20而沿着轴线B的方向设置于本体10,在对驱动端21的操作下,被驱动件由工作部11驱动至产生扭力时,扭力杆20会随着扭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程度的弯曲,扭力杆20便能以不同长度位置沿着扭力指示部而显示扭力值,并且该扭力杆20弯曲时逐渐增量填补该视窗30,使视窗30中有两个以上的扭力值被扭力杆20所填补。相较于现有扭力扳手是在宽度方向显示扭力值而言,如以相同的长宽尺寸的扭力扳手,本发明的本体10所设扭力指示部可具有较长的行程,扭力值的显示也因此能有放大的作用,扭力杆20以达到扭力值清晰可见而易于观看的功效。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已,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凡不违背本发明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都属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3)

1.一种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具有一工作部位于一端,该工作部可驱动被驱动件沿一轴心转动,该本体于宽度方向呈封闭状,该本体具有一显示面;
一扭力杆,其穿设于该本体且沿一轴线而设,该扭力杆以一端接至该工作部,另一端具有一驱动端,该驱动端远离该工作部且露出该本体外,该驱动端可被往一驱动方向施力而扳动该扭力杆,且该扭力杆在有一扭力产生时往该驱动方向弯曲而偏离该轴线;以及
一扭力指示部,其呈长形且沿该轴线的方向于该本体设置于该显示面,该扭力指示部具有一第一端和一第二端,该扭力杆随所述扭力由小变大而由该第一端逐渐向该第二端弯曲,以该扭力杆不同长度位置沿该扭力指示部显示对应的扭力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指示部为视窗,其为单孔或为多孔而呈长形排列,并且该扭力杆弯曲时逐渐增量填补该视窗,使该视窗中有两个以上的扭力值被该扭力杆所填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概呈长方形体而具有长度、宽度与厚度并具有一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位线,所述的驱动方向即为该本体的宽度方向,所述轴线沿着本体长度方向延伸,该中位线通过该轴心,该扭力杆的轴线相对该本体是平行偏离该中位线,而该视窗于该本体设置的路径是通过该中位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视窗于该本体呈弧线设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视窗于该本体呈直线设置,且该视窗系重叠于该中位线。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视窗于该本体呈斜线设置。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扭力杆设有一指示体,该指示体位于可于该视窗显示的区段且面朝该视窗,该指示体可随该扭力杆不同长度位置沿该视窗显示对应的扭力值。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指示体具有一色彩表层,该指示体沿该视窗指示所述扭力值时,可由该色彩表层清楚显示于该视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色彩表层包括颜色不同的一第一色区和一第二色区,该第一色区和该第二色区之间以色差形成一交界线,该交界线沿着该视窗而延伸在该第一端和该第二端之间,该扭力杆由该轴线与该中位线平行,而往该驱动方向弯曲至有所述扭力产生时,以该交界线于该视窗指示对应的扭力值。
10.如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指示体设有一外套管,该指示体以该外套管套设在该扭力杆而位于可在该视窗显示的区段。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本体具有多个沿着该扭力指示部而间隔排列的刻度,该刻度皆设有一数值以显示对应的扭力值,该刻度的数值由该第一端往该第二端由小而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较靠近该驱动端,而该第二端较远离该驱动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较远离该驱动端,而该第二端较靠近该驱动端。
CN201910851796.4A 2019-09-10 2019-09-10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Pending CN1125489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1796.4A CN112548925A (zh) 2019-09-10 2019-09-10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51796.4A CN112548925A (zh) 2019-09-10 2019-09-10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8925A true CN112548925A (zh) 2021-03-26

Family

ID=7502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51796.4A Pending CN112548925A (zh) 2019-09-10 2019-09-10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892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2730A (zh) * 1969-07-18 1973-01-10
DE2409845A1 (de) * 1974-03-01 1975-09-11 Irvator Ab Drehmomentenschluessel
US4838134A (en) * 1988-06-09 1989-06-13 Rul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Torque wrench
CN105397696A (zh) * 2015-12-29 2016-03-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活口扭矩扳手
TWI597135B (zh) * 2017-01-10 2017-09-01 保忠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標示結構之指示型扭力扳手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2730A (zh) * 1969-07-18 1973-01-10
DE2409845A1 (de) * 1974-03-01 1975-09-11 Irvator Ab Drehmomentenschluessel
US4838134A (en) * 1988-06-09 1989-06-13 Rul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Inc. Torque wrench
CN105397696A (zh) * 2015-12-29 2016-03-16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活口扭矩扳手
TWI597135B (zh) * 2017-01-10 2017-09-01 保忠精密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標示結構之指示型扭力扳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10432B (zh) 便於觀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EP2110206B1 (en) Multi-pinion gear digital beam torque wrench
DE102009052478B4 (de) Erfassen der Sehnenspannung durch die Leitungsreaktionskräfte
JP3211263U (ja) トルク値表示レンチ
US20060248992A1 (en) Digital torque wrench
US20110185861A1 (en) Electronic Torque Wrench
DE10013059A1 (de) Kraft-Momenten-Sensor
CN112154045B (zh) 具有改进的手柄和/或调节器的扭矩扳手
CN112548925A (zh) 便于观看扭力值的扭力扳手
EP0162992B1 (de) Einarmiger Drehmomentschlüssel
DE102005039682A1 (de) Schraubenschlüssel mit Drehmomentanzeige
US20100307264A1 (en) Electronic torque wrench
DE10328381A1 (de) Drehmomentschlüssel
JP2015148239A (ja) タイロッド用連結具
US3525256A (en) Torque wrench
US2201234A (en) Torque indicating wrench
DE102007038528A1 (de) Laserentfernungsmesser
US7380472B2 (en) Hand tool with torque measuring device
DE102018110467A1 (de) Elektronischer Drehmomentschlüssel
TWM505383U (zh) 扭力顯示扳手結構改良
KR101659277B1 (ko) 탭 유효길이 측정장치
US6480655B1 (en) Apparatus for the measurement of paperboard strain in a confined area
DE8327261U1 (de) Kapazitiver drehmomentaufnehmer
TWM501912U (zh) 扭力扳手
CN206945191U (zh) 大量程力矩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