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4088B - 拾音扩音装置、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拾音扩音装置、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44088B CN112544088B CN201980050993.4A CN201980050993A CN112544088B CN 112544088 B CN112544088 B CN 112544088B CN 201980050993 A CN201980050993 A CN 201980050993A CN 112544088 B CN112544088 B CN 11254408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ound
- noise
- noise level
- vehicle
- amplif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9/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not involving centralised switching
- H04M9/08—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 H04M9/082—Two-way loud-speaking telephone systems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signal, e.g. for suppressing echoes for one or both directions of traffic using echo canceller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1/00—Speech or voice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to produce another audible or non-audible signal, e.g. visual or tactile, in order to modify its quality or its intelligibility
- G10L21/02—Speech enhancement, e.g. noise reduction or echo cancellation
- G10L21/0208—Noise filtering
- G10L21/0216—Noise filte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used for estimating noise
- G10L2021/02161—Number of inputs available containing the signal or the noise to be suppressed
- G10L2021/02165—Two microphones, one receiving mainly the noise signal and the other one mainly the speech sig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10/00—Microphones
- H04R2410/01—Noise reduction using microphones having different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3—Acoustic transducers and sound field adaptation i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拾音扩音装置、其方法及记录介质。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求出第二噪声电平,其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第二噪声电平是与第二噪声电平对应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麦克风和扬声器在车辆内顺利地进行对话的拾音扩音技术。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搭载有被称为车内通讯、对话辅助的功能(参照非专利文献1)。这是通过利用麦克风91F采集乘坐在前座的人的声音并利用后座的扬声器92R再生而容易进行对话(参照图1)。此外,利用麦克风91R采集后座的语音并利用前座的扬声器92F进行再生。
在车内通信中,在将利用麦克风采集到的声音保持原样地在扬声器再生的情况下,行驶声音等噪声也与语音一起从扬声器再生,导致会从扬声器听到噪声。为了防止噪声而进行噪声抑制。
在以往技术中,按预先设定的噪声抑制量进行噪声的抑制(参照图2)。例如,噪声抑制部94F接受通过抑制量设定部93F所设定的抑制量,并将利用麦克风91R采集到的拾音信号乘以抑制量,且输出至扬声器92F。
先行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智能麦克风for car”的技术",[online],2018年,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平成30年5月24日],因特网<URL:http://www.ntt.co.jp/news2018/1802/pdf/180219c.pdf>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以往技术的结构中,在麦克风91R侧的噪声较大,扬声器92F侧的噪声较小的情况下,噪声抑制不充分,从扬声器92F输出的噪声有时成为能够感知的大小。另外,在麦克风91R侧的噪声较小,扬声器92F侧的噪声较大的情况下,噪声抑制强到必要以上,有时会感知到语音的恶化。通过导入该系统,噪声增加导致在未进行对话时也一直增加噪声,显著地降低用户的评价。换言之,通过导入该系统,从而感知到从扬声器出现噪声是若在没有语音信号时,对从远方的麦克风采集的声音进行信号处理则使噪声增加,显著地降低用户的评价。因此,本发明以将从扬声器输出的噪声最低减小到用户没有感知到从扬声器出现噪声,或即使感知到也没有注意的程度为必须条件,以在该条件下实现音质最没有恶化的状态为目标。环境噪声越大则人越不容易注意到语音信号的恶化,但环境噪声越小则人越容易注意到语音信号的恶化。即,换句话说,本发明的目标在于,环境噪声的大小越大则越强地对在远方所采集的声音进行噪声抑制,环境噪声的大小越小则越弱地对在远方所采集的声音进行噪声抑制,即使在通常环境噪声根据受听位置而不同的汽车中,也按每个受听位置进行人不容易注意到语音的恶化的噪声抑制。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根据麦克风侧和扬声器侧的噪声电平来设定适当的噪声抑制量的拾音扩音装置、其方法以及程序。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拾音扩音装置搭载在车辆上。对于拾音扩音装置而言,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其包括: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该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第二噪声电平推定部,求出第二噪声电平,其中,该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抑制量设定部,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并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其中,该第二噪声电平是与第二噪声电平对应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该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噪声抑制部,将第一拾音信号乘以噪声抑制量,并输出至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拾音扩音装置搭载在车辆上。对于拾音扩音装置而言,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其包括: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该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抑制量设定部,以再生噪声电平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其中,该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噪声抑制部,将噪声抑制量乘以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拾音扩音装置搭载在车辆上。对于拾音扩音装置而言,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其包括: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根据(i)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音量、(ii)搭载在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的设定值、以及(iii)车辆的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该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噪声电平推定部,根据(i)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音量、(ii)搭载在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的设定值、以及(iii)车辆的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求出第二噪声电平,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抑制量设定部,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并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其中,第二噪声电平是与第二噪声电平对应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该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噪声抑制部,将噪声抑制量乘以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拾音扩音装置搭载在车辆上。对于拾音扩音装置而言,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其包括: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根据(i)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音量、(ii)搭载在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的设定值、以及(iii)车辆的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抑制量设定部,以再生噪声电平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噪声抑制部,将噪声抑制量乘以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方式,拾音扩音装置搭载在车辆上。对于拾音扩音装置而言,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其具有:噪声抑制部,抑制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以及第二噪声电平获取部,获取第二噪声电平,其中,该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噪声抑制部使用第二噪声电平越大则越大而第二噪声电平越小则越小的抑制量来抑制噪声。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起到能够设定适当的噪声抑制量这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进行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说明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以往技术的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4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噪声电平推定部的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抑制量设定部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形例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抑制量设定部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11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3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处理流程的例子的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组合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组合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使用于以下的说明的附图中,对具有相同的功能的构成部、进行相同的处理的步骤记载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重复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另有说明,设定按矢量、矩阵的各要素单位进行的处理应用于该矢量、该矩阵的全部要素。
<第一实施方式>
图3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图4表示其处理流程。
拾音扩音装置包括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101R、抑制量设定部103F、103R以及噪声抑制部94F、94R。
拾音扩音装置将从麦克风91F、91R获得的拾音信号XF、XR作为输入,抑制拾音信号XF、XR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生成再生信号YR、YF,并输出至扬声器92R、92F。此外,信号XF、XR、YF、YR是每个信号的某个频率成分的复数显示。此处,可以将频域的信号XF、XR、YF、YR保持原样地作为输入输出,或可以将时域的信号作为输入在未图示的频域变换部中转换为频域的信号XF、XR(例如傅立叶变换等)来使用,或可以将频域的信号YF、YR在未图示的时域变换部中变换为时域的信号(例如逆傅立叶变换等),并输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搭载拾音扩音装置的车辆为图1那样的构造,具备3排座椅。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具备主要采集第一排的说话者的语音的麦克风91F和主要采集第三排的说话者的语音的麦克风91R。麦克风(mike)91F、91R分别由M个麦克风(micro phone)构成。此外,F、R分别是针对车辆的行进方向表示前方、后方的标引。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车辆具备对第一排的座位的听众再生声音的扬声器92F和对第三排的座位的听众再生声音的扬声器92R。各扬声器92F、92R分别由N个扬声器构成。其中,N为1以上的整数中的任意一个,表示再生信号的信道数。
拾音扩音装置例如是在具有中央运算处理装置(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主存储装置(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的公知或者专用的计算机中读入特别的程序而构成的特别的装置。拾音扩音装置例如在中央运算处理装置的控制下执行各处理。输入到拾音扩音装置的数据或在各处理中所得到的数据例如被储存于主存储装置,储存于主存储装置的数据根据需要被读出到中央运算处理装置而在其它处理中被利用。拾音扩音装置的各处理部也可以至少一部分由集成电路等硬件构成。拾音扩音装置具备的各存储部例如可以由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等主存储装置、或者关系型数据库、键值存储器(key-value store)等中间件构成。但是,各存储部不一定具备在拾音扩音装置其内部,也可以为由辅助存储装置构成,并在拾音扩音装置的外部具备的结构,该辅助存储装置由硬盘、光盘或闪存(Flash Memory)那样的半导体存储器元件构成。
以下,各部进行说明。
<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101R>
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将拾音信号XF作为输入,求出拾音信号XF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亦即噪声电平NF(S101F),并输出。以下,为了明确指示是每个频率、每帧的处理而将拾音信号XF、噪声电平NF分别表示为XF(ω,n)、NF(ω,n)。此外,ω表示频率,n表示帧编号。
在图5表示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的更具体的功能构成例。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具备电平计算单元101F-1、时间平滑单元101F-2以及倾斜保持单元101F-3。
电平计算单元101F-1求出拾音信号XF(ω,n)的大小。所谓大小是拾音信号XF(ω,n)的绝对值|XF(ω,n)|或者其功率|XF(ω,n)|2,电平计算单元101F-1通过计算求出至少任意一个值。所谓大小是可以被称为电平的值。
而且,时间平滑单元101F-2计算对由绝对值或功率表示的拾音信号的电平进行时间平滑化后的拾音信号电平ZF(ω,n)(式(1)或者式(2))。式(1)、(2)的α是平滑化系数,取0以上且小于1的值。越接近1,则进行越长的时间的平滑化。
ZF(ω,n)=αZF(ω,n-1)+(1-α)|XF(ω,n)| (1)
或者
ZF(ω,n)=αZF(ω,n-1)+(1-α)|XF(ω,n)|2 (2)
倾斜(dip)保持单元101F-3对时间平滑后的拾音信号电平ZF(ω,n)例如进行保持下式所示的最小值的倾斜保持处理,求出噪声电平NF(ω,n)。
NF(ω,n)=Z(ω,n)for NF(ω,n-1)≥Z(ω,n)
NF(ω,n)=uZ(ω,n-1)for NF(ω,n-1)<Z(ω,n)
在前1帧的噪声电平NF(ω,n-1)大于时间平滑化后的拾音信号电平Z(ω,n)的情况下,在推定的噪声电平NF(ω,n)代入时间平滑化后的拾音信号电平Z(ω,n),在除此以外的情况下,将前1帧的噪声电平NF(ω,n-1)乘以1以上的常数u,稍微使噪声电平上升。常数u预先设定。u是噪声电平的上升系数,越接近1,则成为越稳定的噪声电平的上升。
同样地,噪声电平推定部101R将拾音信号XR(ω,n)作为输入,求出拾音信号XR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亦即噪声电平NR(ω,n)(S101R),并输出。
<抑制量设定部103R、103F>
抑制量设定部103R将噪声电平NF(ω,n)、NR(ω,n)作为输入。进行以下的处理,求出噪声抑制量PF(S103R),并输出。图6是表示抑制量设定部103R、103F的处理流程的例子。
(1)抑制量设定部103R计算噪声电平(以下,也称为再生噪声电平),该噪声电平是将在麦克风91F侧采集到的噪声保持原样地从扬声器92R再生的情况下的受听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这是通过将预先通过测定等所求出的常数乘以噪声电平NF(ω,n)来求出。例如,事先在后座设置未图示的麦克风,从扬声器92R再生既知的音量的信号,并利用麦克风采集再生声音。此外,未图示的麦克风设置于例如相当于后座的受听位置之处。而且,求出既知的音量与采集到的信号的音量之比作为常数。换言之,抑制量设定部103R求出再生噪声电平,该再生噪声电平是从扬声器92R再生噪声电平NF(ω,n)的情况下的后座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S103-1)。
(2)抑制量设定部103R通过将根据设置在扬声器92R侧的麦克风91R的拾音信号XR(ω,n)所求出的噪声电平NR(ω,n)乘以预先通过测定等所求出的常数,来求出第二噪声电平。例如,事先在后座设置未图示的麦克风,使其产生与噪声相当的音响信号,利用麦克风91R和未图示的麦克风采集再生声音。此外,与噪声相当的音响信号从假定的噪声的音源位置产生。而且,求出利用麦克风91R采集到的信号的音量和利用未图示的麦克风采集到的信号的音量之比作为常数。这是因为由于通话用的麦克风中的噪声电平和受听位置处的噪声电平不同,所以进行修正。此外,与噪声相当的音响信号的音量设为适当的音量以求出比即可,也可以利用扬声器再生与噪声相当的音响信号,或可以实际使车辆行驶,或使空调设备(空调等)运转,或利用车载用音响装置(汽车音响装置等)的扬声器再生音乐,使噪声产生。换言之,抑制量设定部103R求出第二噪声电平,该第二噪声电平是后座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与噪声电平NR(ω,n)对应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S103-2)。
(3)抑制量设定部103R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再生噪声电平/第二噪声电平)(S103-3)。
(4)抑制量设定部103R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PF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A(1.0以下的常数)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PF(S103-4)。换句话说,通过下式求出噪声抑制量PF。
PF=A×第二噪声电平/再生噪声电平
从该式可知,第二噪声电平越大则噪声抑制量PF越大,第二噪声电平越小则噪声抑制量PF越小。此外,由于第二噪声电平是将噪声电平NR(ω,n)乘以预先通过测定等所求出的常数而得的值,所以也可以说噪声电平NR(ω,n)越大则噪声抑制量PF越大,噪声电平NR(ω,n)越小则噪声抑制量PF越小。
(5)在PF大于1的情况下(S103-5),由于不需要噪声抑制,所以PF=1(S103-6)。
可以根据综合值的噪声电平(每个频率的噪声电平的总和)来求出噪声抑制量PF(n),或可以根据每个频率的噪声电平来求出每个频率的噪声抑制量PF(ω,n)。在本实施例中,求出每个频率的噪声抑制量PF(ω,n)。
抑制量设定部103F也同样地将噪声电平NR(ω,n)、NF(ω,n)作为输入,更换前座和后座的关系进行同样的处理,求出噪声抑制量PR(S103F),并输出。
周围的(并不是从扬声器92F、92R播放,而从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以下,也称为环境噪声)越大,则人越难以感知到从扬声器扩音的噪声。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推定播放的扬声器(例如扬声器92R)侧的环境噪声,推定是何种程度的(扬声器92R的再生声音所包含的)噪声则人是感知不到,基于是否能够设为将采集从扬声器(例如扬声器92F)播放的声音的麦克风(例如麦克风91F)的周边所产生的第二环境噪声抑制到何种程度则人是感知不到的噪声(扬声器92R的再生声音所包含的噪声)的电平来推定噪声抑制量。总之,将扬声器92R侧的环境噪声和麦克风91F侧的第二环境噪声作为输入,获得由第二环境噪声引起且人感知不到的程度的噪声的电平。
<噪声抑制部94F、94R>
噪声抑制部94R将拾音信号XF(ω,n)和噪声抑制量PF(ω,n)作为输入,求出将拾音信号XF(ω,n)乘以噪声抑制量PF(ω,n)而得的再生信号YR(ω,n)=PF(ω,n)XF(ω,n),并输出至扬声器92R。
同样地,噪声抑制部94F将拾音信号XR(ω,n)和噪声抑制量PR(ω,n)作为输入,求出再生信号YF(ω,n)=PR(ω,n)XR(ω,n),并输出至扬声器92F。
在扬声器92R、92F中,分别再生再生信号YR(ω,n)、YF(ω,n)。
<效果>
通过以上的结构,能够设定为适当的噪声抑制量。例如,能够进行噪声抑制,直到在受听位置没有感知到从扬声器再生的噪声的程度,也不会过度抑制而产生不必要的声音恶化。
换言之,通过适当的噪声抑制量尽可能地满足(1)由于越增大噪声的抑制量,则成为与原音越不同的声音,缩小想要减小噪声的抑制量,(2)若从扬声器播放噪声则感到不适感,所以想要尽可能地除去噪声这样的相反的两个要求。另外,通过使用双向(麦克风91R-扬声器92F和麦克风91F-扬声器92R)的系统,对于任何一个系统,都能够观测受听位置的噪声,而不必设置新的麦克风。而且,由于与电话等不同,即使在没有进行对话时也继续观测,所以能够进行与根据噪声的不同而变化的用户的公差对应的噪声抑制。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是3排座椅,在第一排和第三排具备麦克风和扬声器的结构。这是因为在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座位、第三排和第二排的座位的情况下,声音容易到达,所以多数的情况下,不需要车辆内通话。然而,并不排除在第二排具备麦克风和扬声器的结构,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具备。另外,并不限于3排座椅,也可以在具备2排座椅、4排座椅以上的车辆中应用本实施方式。总之,在车辆内的共用的声场中,行驶声音、汽车音响的再生声音、其它车外的噪声等一般对话时的音量下,在难以听到彼此的声音的情况下应用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前座和后座进行双向的拾音扩音处理,但即使是单向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拾音扩音处理。在图7例如表示将前座采集的信号在后座进行扩音再生的结构的情况下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各部(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101R、抑制量设定部103R以及噪声抑制部94R)的处理内容如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说明那样,所以省略。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能够设定为噪声抑制部94R中的适当的噪声抑制量。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拾音扩音装置内的噪声电平推定部中推定噪声电平,但也可以将由拾音扩音装置外部的噪声电平推定装置所推定出的噪声电平用作拾音扩音装置的输入。此时,并不是从麦克风91F、91R获得的拾音信号,也可以使用单独设置的用于噪声电平推定的麦克风的拾音信号来推定噪声电平。由于抑制量设定部获取由拾音扩音装置外部的噪声电平推定装置推定出的噪声电平,所以也称为噪声电平获取部。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仅根据一个麦克风(例如麦克风91F)侧的噪声电平来设定噪声抑制量。
图8表示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图9表示其处理流程。
拾音扩音装置包括噪声电平推定部101F、抑制量设定部203R以及噪声抑制部94R。
拾音扩音装置将从麦克风91F获得的拾音信号XF作为输入,抑制拾音信号XF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生成再生信号YR,并输出至扬声器92R。
对处理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抑制量设定部203R进行说明。
<抑制量设定部203R>
抑制量设定部203R将噪声电平NF(ω,n)作为输入。进行以下的处理,求出噪声抑制量PF(S203R),并输出。图10表示抑制量设定部203R的处理流程的例子。
(1)抑制量设定部203R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方法求出再生噪声电平,该再生噪声电平是从扬声器92R再生噪声电平NF(ω,n)的情况下的后座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S203-1)。
(2)抑制量设定部203R以再生噪声电平与噪声抑制量PF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C的方式求出噪声抑制量PF(S203-2)。换句话说,通过下式求出噪声抑制量PF。
PF=C/再生噪声电平
此外,常数C是假定在受听位置没有感知到的再生噪声电平。考虑在前座后座假定的噪声电平差的大小,将麦克风侧的噪声电平乘以假定的噪声电平差,求出在受听位置所假定的最小的噪声电平,在该噪声下没有感知到的再生噪声电平为C。
(3)在PF大于1的情况下(S203-3),由于不需要噪声抑制,所以PF=1(S203-4)。
<效果>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再生噪声电平越大则使噪声抑制量PF越大,并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变形例>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单向的拾音扩音处理,但即使是双向也能够应用本实施方式的拾音扩音处理。例如,在图11表示进行双向的拾音扩音处理的情况下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由于仅方向改变,而处理内容是相同的,所以省略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不是根据拾音信号来推定噪声电平,而根据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来推定。
所谓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例如是:
(i)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汽车音响)的再生声音量,
(ii)搭载在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空调)的设定值(风量、风向、车辆内的实际的温度、设定温度等),
(iii)车辆的行驶速度等。预先求出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和麦克风侧以及扬声器侧的噪声电平的关系,并根据该关系来推定麦克风侧以及扬声器侧的噪声电平。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功能框图,图13表示其处理流程。
拾音扩音装置包括噪声电平推定部301F、301R、抑制量设定部103F、103R以及噪声抑制部94F、94R。
拾音扩音装置将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和从麦克风91F、91R获得的拾音信号XF、XR作为输入,抑制拾音信号XF、XR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生成再生信号YR、YF,并输出至扬声器92R、92F。
对处理内容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噪声电平推定部301F、301R进行说明。
<噪声电平推定部301F、301R>
噪声电平推定部301F将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作为输入,求出拾音信号XF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亦即噪声电平NF(S301F),并输出。
例如,从车载用音响装置(汽车音响)的扬声器以各音量再生相当于噪声的信号,并利用麦克风91F、91R进行采集。将拾音信号的音量设为与车载用音响装置的再生声音量对应的噪声成分的大小,并将扬声器的各音量和拾音信号的音量建立对应地存储于未图示的存储部。
同样地,通过搭载在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空调)的各设定值使空调设备运转,并利用麦克风91F、91R采集运转声音。将拾音信号的音量设为与空调设备(空调)的各设定值对应的噪声成分的大小,并将空调设备(空调)的各设定值和拾音信号的音量建立对应地存储至未图示的存储部。
另外,使车辆以各行驶速度行驶,并利用麦克风91F、91R采集行驶声音。将拾音信号的音量设为与车辆的各行驶速度对应的噪声成分的大小,并将车辆的各行驶速度和拾音信号的音量建立对应地存储至未图示的存储部。
噪声电平推定部301F若接受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则从未图示的存储部获取对应(利用麦克风91F采集)的拾音信号的音量,并求出其总和作为噪声电平NF。
此外,从车载用音响装置(汽车音响)的扬声器,按各音量、空调设备(空调)的各设定值以及车辆的各行驶速度的每个组合(以下,也称为噪声源的组合),利用麦克风92F、92R进行采集,并将拾音信号的音量设为与各噪声源的组合对应的噪声成分的大小,将各噪声源的组合和拾音信号的音量建立对应地存储至未图示的存储部,噪声电平推定部301F若接受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则可以从未图示的存储部获取对应(利用麦克风91F采集)的拾音信号的音量,并将其音量保持原样地用作噪声电平NF。有能够省略取总和的处理的优点,但存在数据的种类变多,数据采集变得繁琐,检索对象增加这些缺点。
同样地,噪声电平推定部301R将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作为输入,求出拾音信号XR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亦即噪声电平NR(ω,n)(S301R),并输出。
由于其它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所以省略说明。
<效果>
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排举(i)搭载在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汽车音响)的再生声音量、(ii)搭载在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空调)的设定值(风量、风向、车辆内的实际的温度、设定温度等),(iii)车辆的行驶速度这三个,但将其中的至少一个用作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即可。另外,也可以使用除此以外的与车辆内的噪声的大小有关的信息。
<变形例>
此外,也可以与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或第二实施方式组合。图14表示组合本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情况下的功能框图,图15表示组合本实施方式和第二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的功能框图。
<其它变形例>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各种处理不仅可以根据记载按时间序排执行,还可以根据执行处理的装置的处理能力或根据需要并联或单独执行。其它,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中适当地进行变更。
<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另外,可以通过计算机来实现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变形例中所说明的各装置中的各种处理功能。该情况下,通过程序描述各装置应具有的功能的处理内容。而且,通过由计算机执行该程序,从而由计算机上实现上述各装置中的各种处理功能。
描述该处理内容的程序能够记录于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作为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例如可以是磁记录装置、光盘、光磁记录介质、半导体存储器等任何的介质。
另外,该程序的流通例如通过对记录了该程序的DVD、CD-ROM等可移动记录介质进行销售、转让、出借等来进行。进而,也可以通过将该程序储存至服务器计算机的存储装置,经由网络从服务器计算机向其它计算机转发该程序,从而使该程序流通。
执行这样的程序的计算机例如首先将在可移动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或者从服务器计算机转发的程序暂时储存至自己的存储装置。而且,在执行处理时,该计算机读取在自己的存储部中储存的程序,执行按照所读取到的程序的处理。另外,作为该程序的其它执行方式,也可以是计算机从可移动记录介质直接读取程序,执行按照该程序的处理。进而,也可以设为在每次从服务器计算机向该计算机转发程序,逐次执行按照所获取的程序的处理。另外,也可以设为不进行从服务器计算机向该计算机转发程序,而是通过仅由该执行指示和结果获取来实现处理功能的所谓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应用服务提供商)型的服务,执行上述的处理的结构。此外,程序包括以供电子计算机的处理用的信息亦即按照程序的信息(并不是对计算机的直接指令但具有规定计算机的处理的性质的数据等)。
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规定的程序来构成各装置,但也可以以硬件的方式实现这些处理内容的至少一部分。
Claims (8)
1.一种拾音扩音装置,其是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包括:
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第二噪声电平推定部,求出第二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抑制量设定部,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并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所述噪声抑制量,其中,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与所述第二噪声电平对应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所述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所述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
噪声抑制部,将所述噪声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2.一种拾音扩音装置,其是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包括:
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抑制量设定部,以再生噪声电平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所述噪声抑制量,其中,所述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所述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
噪声抑制部,将所述噪声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3.一种拾音扩音装置,其是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包括:
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根据
(i)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音量、
(ii)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的设定值、以及
(iii)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噪声电平推定部,根据
(i)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音量、
(ii)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的设定值、以及
(iii)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求出第二噪声电平,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抑制量设定部,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并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所述噪声抑制量,其中,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与所述第二噪声电平对应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所述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所述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
噪声抑制部,将所述噪声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4.一种拾音扩音装置,其是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包括:
第一噪声电平推定部,根据
(i)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车载用音响装置的音量、
(ii)搭载在所述车辆上的空调设备的设定值、以及
(iii)所述车辆的行驶速度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来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抑制量设定部,以再生噪声电平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所述噪声抑制量,所述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所述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
噪声抑制部,将所述噪声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5.一种拾音扩音方法,其是使用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拾音扩音方法,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方法包括:
第一噪声电平推定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第二噪声电平推定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求出第二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抑制量设定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求出再生噪声电平相对于第二噪声电平的比,并以该比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所述噪声抑制量,其中,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与所述第二噪声电平对应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所述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所述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
噪声抑制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将所述噪声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6.一种拾音扩音方法,其是使用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的拾音扩音方法,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方法包括:
第一噪声电平推定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求出第一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一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的推定值;
抑制量设定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以再生噪声电平与噪声抑制量的积成为预先设定的常数的方式求出所述噪声抑制量,其中,所述再生噪声电平是从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再生了所述第一噪声电平的情况下的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搭乘者的位置处的噪声的大小的推定值;以及
噪声抑制步骤,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将所述噪声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7.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记录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权利要求1~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的拾音扩音装置而发挥功能的程序。
8.一种拾音扩音装置,其是搭载在车辆上的拾音扩音装置,
在车辆内至少设定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和第二拾音扩音位置,
所述拾音扩音装置具有:
噪声抑制部,抑制从采集从第一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一麦克风获得的第一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以及
第二噪声电平获取部,获取第二噪声电平,其中,所述第二噪声电平是从采集从第二拾音扩音位置发出的声音的第二麦克风获得的第二拾音信号所包含的噪声成分的大小,
所述噪声抑制部将所述第二噪声电平越大则越大而所述第二噪声电平越小则越小的抑制量乘以所述第一拾音信号,并输出至设置于所述第二拾音扩音位置的第二扬声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8145952 | 2018-08-02 | ||
JP2018-145952 | 2018-08-02 | ||
PCT/JP2019/029686 WO2020027062A1 (ja) | 2018-08-02 | 2019-07-29 | 集音拡声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4088A CN112544088A (zh) | 2021-03-23 |
CN112544088B true CN112544088B (zh) | 2022-05-24 |
Family
ID=69232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50993.4A Active CN112544088B (zh) | 2018-08-02 | 2019-07-29 | 拾音扩音装置、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82234B2 (zh) |
EP (2) | EP4207802B1 (zh) |
JP (1) | JP7147849B2 (zh) |
CN (1) | CN112544088B (zh) |
ES (1) | ES2964457T3 (zh) |
WO (1) | WO2020027062A1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95801A (ja) * | 2011-03-17 | 2012-10-11 | Panasonic Corp | 会話支援装置 |
CN103260110A (zh) * | 2012-02-16 | 2013-08-21 | Jvc建伍株式会社 | 噪声降低装置、声音输入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噪声降低方法 |
JP2017083600A (ja) * | 2015-10-27 | 2017-05-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車載収音装置及び収音方法 |
CN107833580A (zh) * | 2016-09-11 | 2018-03-23 |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 基于输入噪声特性动态增加的噪声抑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58846B2 (ja) * | 1995-02-27 | 1998-05-28 | 埼玉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ノイズキャンセラ装置 |
JP2001056693A (ja) * | 1999-08-20 | 2001-02-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騒音低減装置 |
US7039197B1 (en) * | 2000-10-19 | 2006-05-02 | Lear Corporation | User interface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6549629B2 (en) * | 2001-02-21 | 2003-04-15 | Digisonix Llc | DVE system with normalized selection |
EP1591995B1 (en) * | 2004-04-29 | 2019-06-19 |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Indoor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a vehicular cabin |
EP1850640B1 (en) * | 2006-04-25 | 2009-06-17 | Harman/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Vehic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5555987B2 (ja) * | 2008-07-11 | 2014-07-2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雑音抑圧装置、携帯電話機、雑音抑圧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JP2010156826A (ja) | 2008-12-26 | 2010-07-15 | Fujitsu Ten Ltd | 音響制御装置 |
EP2211564B1 (en) * | 2009-01-23 | 2014-09-10 |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 Passenger compartm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306961B1 (ko) * | 2011-12-22 | 2013-09-09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용 우퍼의 장착구조 |
WO2015130283A1 (en) * | 2014-02-27 | 2015-09-03 | Nuance Communications,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gain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6231042B2 (ja) * | 2015-03-24 | 2017-11-15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能動騒音抑制システム、及び車両用能動騒音抑制システム |
JP6862797B2 (ja) * | 2016-11-29 | 2021-04-21 | ヤマハ株式会社 | 会話アシスト装置 |
-
2019
- 2019-07-29 CN CN201980050993.4A patent/CN112544088B/zh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ES ES19844534T patent/ES2964457T3/es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WO PCT/JP2019/029686 patent/WO2020027062A1/ja unknown
- 2019-07-29 EP EP23153059.3A patent/EP4207802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US US17/264,197 patent/US1148223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JP JP2020533543A patent/JP7147849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7-29 EP EP19844534.8A patent/EP3813384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195801A (ja) * | 2011-03-17 | 2012-10-11 | Panasonic Corp | 会話支援装置 |
CN103260110A (zh) * | 2012-02-16 | 2013-08-21 | Jvc建伍株式会社 | 噪声降低装置、声音输入装置、无线通信装置及噪声降低方法 |
JP2017083600A (ja) * | 2015-10-27 | 2017-05-18 |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 車載収音装置及び収音方法 |
CN107833580A (zh) * | 2016-09-11 | 2018-03-23 | 大陆汽车系统公司 | 基于输入噪声特性动态增加的噪声抑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44088A (zh) | 2021-03-23 |
US11482234B2 (en) | 2022-10-25 |
WO2020027062A1 (ja) | 2020-02-06 |
EP3813384A1 (en) | 2021-04-28 |
JPWO2020027062A1 (ja) | 2021-08-02 |
EP4207802B1 (en) | 2024-06-05 |
EP3813384A4 (en) | 2022-07-27 |
US20210304780A1 (en) | 2021-09-30 |
EP4207802A1 (en) | 2023-07-05 |
ES2964457T3 (es) | 2024-04-08 |
JP7147849B2 (ja) | 2022-10-05 |
EP3813384B1 (en) | 2023-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934999B1 (ko) | 잡음을 제거하는 장치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방법 | |
WO2020017284A1 (ja) | 集音拡声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6135106B2 (ja) | 音声強調装置、音声強調方法及び音声強調用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JP7020554B2 (ja) | 会話サポートシステム、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6821126B2 (ja) | ノイズ除去装置、ノイズ除去方法およびノイズ除去プログラム | |
CN112544088B (zh) | 拾音扩音装置、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 |
JP6984559B2 (ja) | 集音拡声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6355049B2 (ja) | 音響信号処理方法、及び音響信号処理装置 | |
JP7255324B2 (ja) | 周波数特性変更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21173881A (ja) | 音声処理装置および音声処理方法 | |
JP7124532B2 (ja) | 集音拡声装置、そ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JP2015070292A (ja) | 集音・放音装置及び集音・放音プログラム | |
WO2023013019A1 (ja) | 発話フィードバック装置、発話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プログラム | |
US10313824B2 (en) | Audio processing device for processing audio, audio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 |
JP6445407B2 (ja) | 音生成装置、音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 |
CN118843047A (zh) |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JP2013120961A (ja) | 音響機器、音質調整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