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0491A -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 Google Patents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0491A
CN112540491A CN202010927268.5A CN202010927268A CN112540491A CN 112540491 A CN112540491 A CN 112540491A CN 202010927268 A CN202010927268 A CN 202010927268A CN 112540491 A CN112540491 A CN 112540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axis
extending
movable body
flexible prin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2726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0491B (zh
Inventor
笠原章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dec Sanky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dec Sank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dec Sankyo Corp filed Critical Nidec Sank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4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0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0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0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5/00Adjustment of optical system relative to image or object surface other than for focus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64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 G02B27/646Imaging systems using optical elements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lateral and angular position of the image compensating for small deviations, e.g. due to vibration or shak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djustment Of Camera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能够抑制绕互相正交的三个轴旋转的可动体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阻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从可动体(5)引出的柔性印刷基板(9)和在与可动体分开的位置支承柔性印刷基板的基板支承部(150)。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157);从蜿蜒部向﹢X方向弯曲并沿该﹢X方向延伸的第一延设部(158);从第一延设部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的Z轴方向端向Y轴方向弯曲并沿该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159);从第二延设部的Y轴方向上的端部分的﹢X方向端向该﹢X方向延伸的第三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固定于基板支承部(150),第二延设部(159)能够相对于基板支承部在Z轴方向上位移。

Description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摄像头模块绕互相正交的三个轴旋转来进行抖动修正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背景技术
在装设于便携式终端或移动体上的光学单元中,有一种光学单元,为了抑制便携终端、移动体移动时的拍摄图像的紊乱,使装设有摄像头模块的可动体绕光轴、绕与光轴正交的第一轴及绕与光轴和第一轴正交的第二轴旋转。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专利文献1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具备摄像头模块的可动体;固定体;以及将可动体支承为相对于固定体能够绕与光轴交叉的旋转轴旋转的摆动支承机构。从可动体引出与摄像头模块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柔性印刷基板被穿绕成在可动体的光轴方向的后侧以U字状弯曲一次的形状,然后向围绕可动体的固定体的径向外侧引出。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694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可动体在使柔性印刷基板弯曲的同时进行旋转。因此,柔性印刷基板所具备的弹性有时会阻碍可动体的运动。
鉴于这一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能够抑制绕互相正交的三个轴旋转的可动体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阻碍。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特征在于,具有: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摄像头模块,将互相正交的三轴设为X轴、Y轴及Z轴时,所述可动体被支承为能够绕所述X轴、绕所述Y轴及绕所述Z轴旋转;柔性印刷基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从所述可动体引出;以及基板支承部,所述基板支承部在所述X轴方向上与所述可动体分开的位置支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在所述X轴方向上,将从所述摄像头模块朝向所述基板支承部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所述蜿蜒部在沿所述Y轴方向蜿蜒的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延设部,所述第一延设部从所述蜿蜒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设部,所述第二延设部从所述第一延设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分的所述Z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Y轴方向弯曲并沿该Y轴方向延伸;以及第三延设部,所述第三延设部从所述第二延设部的所述Y轴方向上的端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向该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三延设部固定于所述基板支承部,所述第二延设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板支承部在所述Z轴方向上位移。
在本发明中,连接至可动体的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第一延设部及第二延设部。另外,第二延设部能够相对于固定第三延设部的基板支承部在Z轴方向上位移。因此,当可动体绕X轴、绕Y轴及绕Z轴旋转时,能够抑制可动体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阻碍。即,因为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第一延设部以及从第一延设部向Y轴方向弯曲的第二延设部,所以可动体绕X轴旋转时容易弯曲。另外,因为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和能够相对于基板支承部在Z轴方向上位移的第二延设部,所以可动体绕Y轴旋转时容易弯曲。此外,因为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及第一延设部,所以可动体绕Z轴旋转时容易弯曲。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Z轴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光轴一致。这样一来,当可动体绕光轴、向与光轴正交的俯仰方向及与光轴及俯仰方向正交的偏转方向旋转时,能够抑制柔性印刷基板阻碍可动体的运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基板支承部具备固定所述第三延设部的基板支承面,所述基板支承面与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Y轴的XY平面平行,在所述X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端缘沿所述Y轴方向延伸。这样一来,当可动体绕Y轴旋转时,因为第三延设部沿着基板支承面的端缘弯曲,所以第二延设部容易在Z轴方向上位移。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蜿蜒部具备:沿着包括所述Y轴及所述Z轴的YZ平面延伸的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从所述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隙与所述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对置,经由所述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连接到所述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的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从所述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隙与所述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对置,经由所述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连接到所述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的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所述第一延设部具备:从所述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沿着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Z轴的XZ平面延伸的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所述第二延设部具备:从所述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向所述Y轴方向弯曲的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沿着所述XY平面延伸的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所述第三延设部从所述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沿着所述XY平面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这样一来,在柔性印刷基板上可以具备蜿蜒部、第一延设部、第二延设部以及第三延设部。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的X轴方向的长度尺寸比Z轴方向的宽度尺寸长。这样一来,当可动体绕Z轴旋转时,蜿蜒部及第一延设部容易弯曲。另外,当可动体绕X轴旋转时,第一延设部容易弯曲。
在本发明中,理想的是,在所述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所述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所述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及所述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分别固定有用于保持已弯曲的形状的形状保持部件。这样一来,易于维持柔性印刷基板的形状。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位于所述蜿蜒部和所述可动体之间的引出部,所述引出部具备:沿着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Z轴的XZ平面朝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引出部基板部分;以及从所述引出部基板部分向所述Y轴方向弯曲并连接到所述蜿蜒部的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如果具备这样的引出部,则可动体绕Z轴旋转时蜿蜒部及第一延设部更容易弯曲。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在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引出部之间沿着该可动体的外周面穿绕并粘贴于该外周面的穿绕部,所述可动体在外周面具备垂直于所述Z轴垂直的第一外周面部分、从所述第一外周面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缘向所述Z轴方向竖起并沿着所述XZ平面延伸的一对第二外周面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外周面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缘向所述Z轴方向竖起并沿着所述YZ平面延伸的第三外周面部分,所述穿绕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外周面部分向Y轴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一基板部分、沿着一对所述第二外周面部分中的一个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二基板部分以及沿着所述第三外周面部分向Y轴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所述引出部基板部分从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并延伸。这样一来,可以将柔性印刷基板在可动体上连接到垂直于光轴的第一外周面部分。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沿所述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及所述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该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分及该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分的第三基板部分,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和所述第二基板部分具备相对于在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和所述第二基板部分之间与所述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及所述第二基板部分各自具备所述穿绕部、所述引出部、所述蜿蜒部、所述第一延设部及所述第二延设部,所述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和所述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在所述Y轴方向上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从所述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三延设部及从所述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三延设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部分。这样一来,因为能够在可动体上连接第一基板部分和第二基板部分,所以能够将与可动体连接的配线图案分配到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中的每一个。由此,因为能够抑制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的宽度尺寸,所以易于抑制柔性印刷基板阻碍可动体的旋转。另外,因为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具备相对于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所以当可动体旋转时可以使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同样地弯曲。因此,可动体的旋转稳定。而且,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通过第三基板部分连接。由此,因为连接至可动体的柔性印刷基板为一块,所以将柔性印刷基板连接到外部的配线的连接作业容易。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将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展开时的平面形状具备:一对直线状基板部分,所述一对直线状基板部分以直线状平行延伸;一对一侧突出基板部分,所述一对一侧突出基板部分在一对所述直线状基板部分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各直线状基板部分的延设方向上的一端部分朝向内侧突出;一对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所述一对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在所述对置方向上从各直线状基板部分的所述延设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分朝向内侧突出;以及连接基板部分,所述连接基板部分在一对所述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的所述延设方向上的另一侧连接一对所述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这样一来,柔性印刷基板的展开形状为简单的形状。因此,容易制造柔性印刷基板。
在本发明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作为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沿所述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所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基板具备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基板之间与所述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这样一来,因为能够将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连接到可动体,所以能够将连接至可动体的配线图案分配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中的每一个。由此,因为能够抑制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的宽度尺寸,所以易于抑制柔性印刷基板阻碍可动体的旋转。
在本发明中,可以具有: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X轴及绕所述Y轴旋转;以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Z轴旋转。在本发明中,当可动体绕X轴、绕Y轴以及绕Z轴旋转时,柔性印刷基板容易弯曲。因此,使可动体旋转时,由柔性印刷基板的弯曲引起的负荷小。因此,能够将用于使可动体绕X轴及绕Y轴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减小由柔性印刷基板的弯曲引起的负荷变小的程度。另外,能够将用于使可动体绕Z轴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驱动力减小由柔性印刷基板的弯曲引起的负荷变小的程度。因此,能够将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的耗电量抑制在较低水平。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因为与可动体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和能够相对于基板支承部在Z轴方向上位移的第二延设部,所以可动体绕X轴旋转时容易弯曲。另外,因为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及第一延设部,所以可动体绕Z轴旋转时容易弯曲。此外,因为柔性印刷基板具备第一延设部及第二延设部,所以可动体绕Y轴旋转时容易弯曲。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阻碍。
附图说明
图1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卸下柔性印刷基板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立体图。
图3是从光轴方向观察去除了罩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可动体、旋转支承机构及万向架机构的说明图。
图8是可动体、旋转支承机构、万向架框架以及第一连接机构的剖视图。
图9是可动体、旋转支承机构及万向架框架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旋转支承机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万向架框架、加强部件以及第一支承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壳体及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的立体图。
图13是壳体、基座及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柔性印刷基板的说明图。
图15是将柔性印刷基板在平面上展开时的展开图。
图16是可动体绕X轴旋转时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17(A)和图17(B)是可动体绕Y轴旋转时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18是可动体绕Z轴旋转时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形状的说明图。
图19是具备不同形式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概略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2…透镜;3…拍摄元件;4…摄像头模块;5…可动体;5a…外周面;6…旋转支承机构;7…万向架机构;8…固定体;9…柔性印刷基板;10…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2…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5…柔性印刷基板;16…保持架;17…可动体本体部;18…可动体突出部;19…罩;20…基座;21…第一侧壁;22…第二侧壁;23…第三侧壁;24…第四侧壁;25…第五侧壁;26…第六侧壁;27…第七侧壁;28…第八侧壁;29…底壁;30…圆筒部分;31…小径筒部分;35…第一磁体;36…第二磁体;37…第三磁体;41…板辊;42…板保持架;43…球体;44…旋转机构;45…施压机构;47…板辊环状部;48…板辊延设部;50…板辊环状板;51…弯曲部分;51a…内周面;52…板辊环状槽;53…固定部;53a…突起;53b…突起;55…对置部;56…板保持架环状部;56a…薄壁部分;57…板保持架延设部;57a…板保持架第一延设部分;57b…板保持架第二延设部分;57c…板保持架第三延设部分;58…板保持架环状板;59…板保持架环状壁;60…板保持架圆弧槽;61…第一凹曲面;65…护圈;65a…球体保持孔;66…护圈本体部;67…护圈突出部;67a…外侧突出部;67b…内侧突出部;70…板簧;72…板辊固定孔;75…万向架框架;76…第一连接机构;77…第二连接机构;81…第一支承部件;82…第二支承部件;83…第二凹曲面;85…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a…中央板部分;85b…第一倾斜板部分;85c…第二倾斜板部分;86…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a…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6b…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6c…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7…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a…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7b…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7c…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90…开口部;92…万向架框架延设部贯通孔;93…支承部件固定用筒部;94…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5…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100…加强部件;100a…第一加强部分;100b…第二加强部分;100c…第三加强部分;101…粘接剂注入孔;102…连通槽;103…加强部件贯通孔;104…加强部件第一突部;105…加强部件第二突部;109…壳体;110…框部;111…第一框部部分;111a…第一线圈固定孔;112…第二框部部分;112a…开口部;113…第三框部部分;113a…第二线圈固定孔;114…第四框部部分;114a…第三线圈固定孔;115…第一线圈;116…第二线圈;117…第三线圈;120…槽部;120a…底面;120b…侧面;121…凹部;121a…底面;121b…背面;121c…侧面;121d…第一槽;121e…第二槽;125…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126…推力承接部件;131…第一板部;131a…第二支承部件固定孔;132…第二板部;133…第三板部;141…第一霍尔元件;142…第二霍尔元件;143…第三霍尔元件;145…移动范围限定部;146…旋转范围限定部;150…基板支承部;150a…基板支承面;150b…基板支承面的端缘;151…第一基板部分;152…第二基板部分;153…第三基板部分;155…穿绕部;155a…穿绕部第一基板部分;155b…穿绕部第二基板部分;155c…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6…引出部;156a…引出部基板部分;156b…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7…蜿蜒部;157a…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b…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c…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d…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e…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8…第一延设部;158a…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b…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9…第二延设部;159a…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b…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161…第三延设部;161a…第一个第三延设部;161b…第二个第三延设部;162…连接部;165…固定部件;166…保持部件;166a…狭缝;167…形状保持部件;171…直线状基板部分;172…一侧突出基板部分;173…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174…连接基板部分;181…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2…第二柔性印刷基板;L…光轴;R1…第一轴;R2…第二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整体结构)
图1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卸下柔性印刷基板后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立体图。图3从光轴方向观察去除了罩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时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图5是图3的B-B线剖视图。图6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可动体、旋转支承机构及万向架机构的说明图。图8是可动体、旋转支承机构及万向架框架的剖视图。图9是可动体、旋转支承机构、万向架框架及第一连接机构的分解立体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图9中,省略表示从可动体引出的柔性印刷基板。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摄像头模块4,该摄像头模块4具备透镜2及拍摄元件3。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例如应用于带摄像头的手机、行车记录仪等光学设备或装设于头盔、自行车、遥控直升机等移动体上的运动摄像头、可穿戴式摄像头等光学设备。在这样的光学设备中,如果在拍摄时发生光学设备的抖动,则摄像图像会产生紊乱。为了避免拍摄图像倾斜,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基于由陀螺仪等检测设备检测的加速度或角速度、抖动量等,修正可动体的倾斜。
本实施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使摄像头模块4绕光轴L、绕与光轴L正交的第一轴R1以及绕与光轴L及第一轴R1正交的第二轴R2旋转进行抖动修正。因此,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进行滚动修正、俯仰修正及偏转修正。
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互相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以及Z轴。Z轴与光轴L一致。X轴与光轴L正交,并通过第一轴R1和第二轴R2的交点。另外,X轴与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以45°角交叉。Y轴与光轴L及X轴正交,并通过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的交点。另外,Y轴与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以45°角交叉。因此,将包括X轴及Y轴的平面设为XY平面时,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位于XY平面上。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相对于X轴及Y轴绕Z轴倾斜45度。
另外,下面,将沿着X轴、Y轴以及Z轴的方向设为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将X轴方向的一侧设为-X方向(第二方向),将另一侧设为﹢X方向(第一方向)。将Y轴方向的一侧设为-Y方向,将另一侧设为﹢Y方向。将Z轴方向的一侧设为-Z方向,将另一侧设为﹢Z方向。Z轴方向是沿着摄像头模块4具备的透镜2的光轴L的光轴方向。-Z方向是摄像头模块4的像侧,﹢Z方向是摄像头模块4的被摄体侧。另外,将沿着第一轴R1的方向设为第一轴R1方向,将沿着第二轴R2的方向设为第二轴R2方向。
如图1所示,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具备摄像头模块4的可动体5;以及将可动体5支承为能够绕光轴L旋转的旋转支承机构6。因此,可动体5能够在绕光轴L的滚动方向ROLL上旋转。
另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万向架机构7和固定体8,该万向架机构7将旋转支承机构6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并且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该固定体8经由万向架机构7及旋转支承机构6支承可动体5。因此,可动体5经由万向架机构7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摆动,并且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R2摆动。在此,通过将绕第一轴R1的旋转及绕第二轴R2的旋转组合,可动体5能够在绕X轴的偏转方向YAW及绕Y轴的俯仰方向PITCH上旋转。
而且,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备从可动体5引出到固定体8的外部的柔性印刷基板9。柔性印刷基板9从可动体5向﹢X方向引出。柔性印刷基板9的﹢X方向的端部分被固定体8具备的基座20的基板支承部150从-Z方向支承。需要说明的是,在柔性印刷基板9的﹢X方向端安装有未图示的连接器。柔性印刷基板9经由连接器连接至装设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光学设备的基板等。
另外,如图2所示,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使可动体5绕第一轴R1及绕第二轴R2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0。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0具备:对可动体5产生绕X轴的驱动力的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以及对可动体5产生绕Y轴的驱动力的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2。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配置于可动体5的-Y方向。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2配置于可动体5的-X方向。而且,如图1和图3所示,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有使可动体5绕光轴L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2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沿绕光轴L的周向排列。从与光轴L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与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0重叠。在本实施例中,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和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配置于彼此之间夹着光轴L而对置的位置。另外,如图1所示,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备安装于固定体8的柔性印刷基板15。
此外,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具备固定于固定体8的﹢Z方向的端面的框状罩19,从-Z方向观察时,罩19位于可动体5的外周侧。
(可动体)
如图4、图5以及图8所示,可动体5具备摄像头模块4和从外周侧围绕摄像头模块4的保持架16。另外,如图4和图5所示,可动体5具备可动体本体部17和从可动体本体部17向﹢Z方向突出的可动体突出部18。可动体突出部18是摄像头模块4的镜筒。在可动体突出部18容纳有透镜2。可动体本体部17由保持架16和在摄像头模块4上位于保持架16的内周侧的部分构成。在可动体本体部17容纳有拍摄元件3。拍摄元件3在透镜2的光轴L上配置于透镜2的-Z方向。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连接至拍摄元件3的配线图案。
如图3所示,从上方观察可动体本体部17时的形状是大致八边形。即,如图9所示,可动体本体部17具备:沿Y轴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一侧壁21及第二侧壁22;以及沿X轴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三侧壁23及第四侧壁24。第一侧壁21位于第二侧壁22的-X方向。第三侧壁23位于第四侧壁24的-Y方向。另外,可动体本体部17具备:位于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的第五侧壁25及第六侧壁26;以及位于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的第七侧壁27及第八侧壁28。第五侧壁25位于第六侧壁26的-X方向。第七侧壁27位于第八侧壁28的-Y方向。而且,可动体本体部17在Z轴方向上在与可动体突出部18相反的一侧具备垂直于光轴L的底壁29。
可动体突出部18从可动体本体部17的中央部分突出。如图4所示,可动体突出部18具备:以恒定的外径尺寸沿光轴方向延伸的圆筒部分30;以及在圆筒部分30的﹢Z方向上,外径尺寸比圆筒部分30小的小径筒部分31。圆筒部分30和小径筒部分31通过朝向﹢Z方向的环状面连接。
如图9所示,在可动体5的第一侧壁21固定有第一磁体35。第一磁体35沿Z轴方向分割成两个。在可动体5的第三侧壁23固定有第二磁体36。第二磁体36沿Z轴方向分割成两个。在可动体5的第四侧壁24固定有第三磁体37。第三磁体37在周向上分割成两个。
(旋转支承机构)
图10是旋转支承机构6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0所示,旋转支承机构6具备:具备固定于可动体5的板辊41和在Z轴方向上与板辊41对置的对置部55的板保持架42;具备以与板辊41及对置部接触的状态滚动的多个球体43的旋转机构44;以及对板辊41及板保持架42在使彼此接近的方向上施力的施压机构45。
板辊41为金属制。板辊41具备:围绕光轴L的板辊环状部47;以及从板辊环状部47向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并沿第一方向延伸的一对板辊延设部48。板辊环状部47具备板辊环状板50和从板辊41的内周侧的端缘向第一方向弯曲的圆筒形状的弯曲部分51。如图8所示,在板辊环状板50的Z轴方向上的端面,在径向中央设置有板辊环状槽52。弯曲部分51具备朝向Z轴方向端向外周侧倾斜的锥形内周面51a。可动体突出部18的圆筒部分30从Z轴方向侧插入弯曲部分51并与弯曲部分51嵌合。
如图10所示,在一对板辊延设部48的Z轴方向上的端部分,分别设置有固定至可动体5的固定部53。固定部53在周向上的两端缘具备周向上的宽度朝向﹢Z方向变宽的楔形状的多个突起53a。另外,固定部53在第二轴R2方向上的外侧面具备矩形的突起53b。矩形的突起53b的第二轴R2方向的突出量朝向﹢Z方向增加。
如图10所示,板保持架42具备:围绕可动体突出部18的板保持架环状部56;以及从板保持架环状部56朝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突出并沿Z轴方向延伸的一对板保持架延设部57。板保持架环状部56是在Z轴方向上与板辊环状部47对置的对置部55。板保持架环状部56具备板保持架环状板58和从板保持架环状板58的外周侧的端缘向﹢Z方向延伸的板保持架环状壁59。在板保持架环状板58的﹢Z方向的端面设置有在周向上分开的多个板保持架圆弧槽60。多个板保持架圆弧槽60沿周向延伸,分别与板辊环状槽52对置。多个板保持架圆弧槽60以等角度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板保持架环状板58具备六个板保持架圆弧槽60。
一对板保持架延设部57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上从板保持架环状壁59的上端部分向与板保持架环状部56分开的方向延伸的板保持架第一延设部分57a;从板保持架第一延设部分57a的外周侧端朝向与板保持架环状部56分开的方向朝-Z方向倾斜的板保持架第二延设部分57b;以及在可动体5的外周侧从板保持架第二延设部分57b的-Z方向端向Z轴方向延伸的板保持架第三延设部分57c。如图8所示,一板保持架延设部57的板保持架第三延设部分57c在第一轴R1方向上隔开微小的间隙与可动体5的第五侧壁25对置。另一板保持架延设部57的板保持架第三延设部分57c在第一轴R1方向上隔开微小的间隙与可动体5的第六侧壁26对置。另外,各板保持架第三延设部分57c在第一轴R1线上具备向可动体5侧凹陷的第一凹曲面61。第一凹曲面61与后述的第一支承部件81一起构成万向架机构7的第一连接机构76。
如图10所示,旋转机构44具备多个球体43和护圈65。护圈65具备将多个球体43中的每一个保持为能够滚动的多个球体保持孔65a。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机构44具备六个球体43。因此,护圈65具备能够保持六个球体43的数量的球体保持孔65a。各球体43的-Z方向的端部分局部插入到各板保持架圆弧槽60中。护圈65具备:供球体保持孔65a沿Z轴方向贯通的环状护圈本体部66;以及从护圈本体部66的周向上的多个部位向径向的两侧突出的四个护圈突出部67。球体43被球体保持孔65a保持,从护圈65向-Z方向及﹢Z方向突出。球体保持孔65a是内径尺寸朝向﹢Z方向变小的圆弧曲面形状。因此,护圈65从﹢Z方向覆盖于各球体43。
各护圈突出部67具备: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外侧突出部67a;以及向径向内侧突出的内侧突出部67b。四个护圈突出部67以90°间隔设置。在护圈65配置于板保持架环状部56和板辊环状部47之间的状态下,板保持架环状部56的板保持架环状壁59从径向外侧与外侧突出部67a抵接。即,板保持架环状壁59是从径向与护圈突出部67抵接的抵接部。另外,板辊环状部47的弯曲部分51从径向内侧与内侧突出部67b抵接。即,板辊环状部47的弯曲部分51是从径向与护圈突出部67抵接的抵接部。通过护圈突出部67与板保持架环状部56及板辊环状部47抵接,护圈65在径向上被定位。
施压机构45具备固定于板辊环状部47的板簧70。板簧70为圆环状。板簧70是朝向内周侧向﹢Z方向倾斜的锥形形状。如图8所示,板簧70的内周缘固定于板辊环状部47的弯曲部分51的-Z方向的端面。板簧70的外周侧部分以向-Z方向弯曲的状态从-Z方向侧与板保持架环状部56抵接。更具体地说,板保持架环状部56在内周侧的端缘部分具备向﹢Z方向凹陷的薄壁部分56a。板簧70的外周侧部分以向远离板辊环状部47的方向弹性变形的状态从-Z方向与薄壁部分56a抵接。因此,板簧70通过自身的弹性恢复力朝向板辊41(板辊环状部47)侧对板保持架42(板保持架环状部56)施力。
在此,如图9所示,可动体5在可动体本体部17的第二轴R2方向的两端部分各自具备承接一对板辊延设部48的固定部53的板辊固定孔72。板辊固定孔72设置于保持架16。板辊固定孔72与第七侧壁27及第八侧壁28平行并且沿Z轴方向延伸。
旋转支承机构6通过板辊41的各板辊延设部48的固定部53被压入各板辊固定孔72中而固定于可动体5。将固定部53插入板辊固定孔72时,将可动体突出部18插入板辊环状板50的中心孔。而且,使可动体突出部18与弯曲部分51嵌合。由此,板辊41与可动体突出部18同轴定位。即,板辊41以光轴L为基准被定位。另外,当将各板辊延设部48的固定部53压入各板辊固定孔72时,固定部53的突起53a及突起53b塑性变形,成为被压迫的状态。由此,板辊41和可动体5被固定。当板辊41和可动体5被固定时,可动体5能够与板辊41一体地绕光轴L旋转。
(万向架机构)
图11是万向架框架、加强部件及第一支承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4所示,万向架机构7具备万向架框架75和将万向架框架75和板保持架42连接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的第一连接机构76。另外,如图5所示,万向架机构7具备将万向架框架75和固定体8连接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的第二连接机构77。第一连接机构76具备第一支承部件81和第一凹曲面61,该第一支承部件81在第一轴R1上从万向架框架75向板保持架42侧突出,该第一凹曲面61设置于板保持架42,供第一支承部件81的前端以能够旋转地的方式接触。第二连接机构77具备第二支承部件82和第二凹曲面83,该第二支承部件82在第二轴R2上从固定体8向万向架框架75侧突出,该第二凹曲面83设置于万向架框架75,供第二支承部件82的前端接触。如图11所示,在万向架框架75固定有用于加强供第一轴R1通过的部分的加强部件100。
(万向架框架)
万向架框架75由金属制板簧构成。如图9所示,万向架框架75具备:位于板保持架42的﹢Z方向的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以及从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朝向第一轴R1方向的两侧突出并沿-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从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朝向第二轴R2方向的两侧突出并沿-Z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具备:沿第一轴R1方向延伸的大致长方形形状的中央板部分85a;从中央板部分85a的第二轴R2方向的一侧(-Y方向侧)向﹢Z方向倾斜的第一倾斜板部分85b;以及从中央板部分85a的第二轴R2方向的另一侧(﹢Y方向侧)向﹢Z方向倾斜的第二倾斜板部分85c。另外,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在中央具备在Z轴方向上贯通的开口部90。在开口部90插入有可动体突出部18。
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位于板保持架42的外周侧。如图11所示,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分别具备: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6a,在第一轴R1方向上朝向远离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的方向延伸;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6b,在第一轴R1方向上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6a的前端朝向远离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的方向向-Z方向倾斜;以及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在板保持架42的外周侧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6b的-Z方向端向Z轴方向延伸。
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6a从中央板部分85a沿第一轴R1方向延伸。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上贯通的万向架框架延设部贯通孔92。另外,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上从万向架框架延设部贯通孔92的开口缘向与可动体5相反的一侧(加强部件侧)突出的支承部件固定用筒部93。此外,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具备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4,该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4在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从在周向上夹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贯通孔92的两侧沿周向突出。
在此,第一支承部件81为圆柱形状,在第一轴R1上沿第一轴R1方向延伸。第一支承部件81的可动体5侧的端部具备半球面。第一支承部件81插入并保持于支承部件固定用筒部93。第一支承部件81的可动体5侧的端部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向可动体5侧突出。
一对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位于可动体5的外周侧。一对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各自具备: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7a,在第二轴R2方向上朝向远离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的方向延伸;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7b,在第一轴R1方向上从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7a的前端朝向远离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的方向向-Z方向倾斜;以及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7c,在可动体5的外周侧从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7b的-Z方向端向Z轴方向延伸。位于-Y方向的一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的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7a从第一倾斜板部分85b的外周侧的端缘向第二轴R2方向延伸。位于﹢Y方向的一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的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7a从第二倾斜板部分85c的外周侧的端缘向第二轴R2方向延伸。各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7c具备向第二轴R2方向凹陷的第二凹曲面83。另外,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具备一对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5,该一对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5在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7c从在周向上夹着第二凹曲面83的两侧沿周向突出。在此,第二凹曲面83与后文中描述的固定体8的第二支承部件82一起构成第二连接机构77。
(加强部件)
如图11所示,加强部件100具备:位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一延设部分86a的﹢Z方向的第一加强部分100a;从第一加强部分100a的外周侧端沿着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二延设部分86b延伸的第二加强部分100b;以及从第二延设部的-Z方向端沿着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延伸的第三加强部分100c。第三加强部分100c位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的径向外侧。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和加强部件100重叠的层叠方向上的加强部件100的厚度比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厚。加强部件100的刚性比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的刚性高。加强部件100为树脂制。
另外,加强部件100具备:在Z轴方向上贯通第一加强部分100a的粘接剂注入孔101;以及在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侧的表面沿着第一加强部分100a、第二加强部分100b及第三加强部分100c延伸并与粘接剂注入孔101连通的连通槽102。而且,第三加强部分100c具备在第一轴R1方向上贯通并与万向架框架延设部贯通孔92连通的加强部件贯通孔103。加强部件贯通孔103具备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的支承部件固定用筒部93能够插入的内径尺寸。
如图8所示,加强部件100通过支承部件固定用筒部93插入到第三加强部分100c的加强部件贯通孔103中而被安装于万向架框架75延设部。因此,插入支承部件固定用筒部93的第一支承部件81被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及加强部件100支承。在该状态下,当在粘接剂注入孔101中注入粘接剂时,粘接剂在连通槽102中流动,介于加强部件100和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之间。加强部件100和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通过连通槽102内的粘接剂固定。
另外,如图7和图11所示,加强部件100具备一对加强部件第一突部104,在加强部件100安装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时,该一对加强部件第一突部104在绕光轴L的周向上的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的两侧朝向可动体5侧突出。一对加强部件第一突部104位于设置在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的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4的﹢Z方向。从Z轴方向观察时,一对加强部件第一突部104和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4重叠。此外,加强部件100具备在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的Z轴方向上朝向可动体5侧突出的加强部件第二突部105。从Z轴方向观察时,加强部件第二突部105和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重叠。
(第一连接机构)
在此,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位于可动体5的外周侧。一对板保持架延设部57位于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和可动体5之间。而且,保持第一支承部件81的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6c和具备第一凹曲面61的板保持架第三延设部分57c在第一轴R1上对置。在第一支承部件81上,从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向可动体5侧突出的前端与第一凹曲面61接触,由此,构成第一连接机构7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承部件81与第一凹曲面61点接触。由此,旋转支承机构6经由第一连接机构76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万向架框架75。因此,被旋转支承机构6支承的可动体5通过万向架机构7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
在可动体5及旋转支承机构6被万向架机构7支承的状态下,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板辊环状部47及板保持架环状部56在可动体本体部17的﹢Z方向上位于可动体突出部18的外周侧。板辊环状部47在Z轴方向上位于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和可动体本体部17之间。板保持架环状部56在Z轴方向上位于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和可动体本体部17之间。另外,板辊环状部47及板保持架环状部56位于比第一轴R1及第二轴R2靠﹢Z方向的位置。而且,万向架框架本体部85、板辊环状部47及板保持架环状部56位于比拍摄元件3靠﹢Z方向的位置。
(固定体)
图12是构成固定体8的壳体及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的立体图。图13是壳体、基座20及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固定体8具备树脂制的壳体109。另外,固定体具备从Z轴方向固定于壳体109的基座20。壳体109具备从外周侧围绕可动体5、旋转支承机构6及万向架框架75的框部110。框部110为矩形。如图12所示,框部110具备:在X轴方向上对置的第一框部部分111及第二框部部分112;以及在Y轴方向上对置的第三框部部分113及第四框部部分114。第一框部部分111位于第二框部部分112的-X方向。第三框部部分113位于第四框部部分114的-Y方向。基座20的从Z轴方向观察时的平面形状是在X轴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基座20从框部110向﹢X方向突出。基座20位于柔性印刷基板15的-Z方向。
在第一框部部分111设置有第一线圈固定孔111a。如图2所示,在第一线圈固定孔111a中固定有第一线圈115。在第三框部部分113设置有第二线圈固定孔113a。在第二线圈固定孔113a中固定有第二线圈116。第一线圈115及第二线圈116是在周向上长的长圆形的空芯线圈。如图12所示,在第四框部部分114设置有第三线圈固定孔114a。如图1所示,在第三线圈固定孔114a中配置有第三线圈117。第三线圈117是在Z轴方向上长的空芯线圈。在此,第一线圈115、第二线圈116及第三线圈117与柔性印刷基板15电连接。柔性印刷基板15沿着框部110上的第四框部部分114、第一框部部分111及第三框部部分113的外周面按该顺序穿绕。如图12所示,在第二框部部分112设置有开口部112a。从可动体5的摄像头模块4引出的柔性印刷基板9经由开口部112a向框部110的﹢X方向引出。
如图4和图12所示,在框部110上的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部分各自设置有向径向外侧凹陷并沿Z轴方向延伸的槽部120。如图12所示,槽部120由沿Z轴方向延伸的底面120a和从底面120a的绕光轴L的周向的两端向内周侧延伸的一对侧面120b限定。
如图5和图12所示,在框部110上的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部分各自固定有在第二轴R2上向万向架框架75侧突出的第二支承部件82。第二支承部件82是球体。更具体地说,如图13所示,框部110上的第二轴R2方向的对角部分各自设置有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121。各凹部121由沿第二轴R2方向延伸的底面121a、从底面121a的外周端向﹢Z方向延伸的背面121b以及从底面121a的绕光轴L的周向的两端向﹢Z方向延伸的一对侧面121c限定。底面121a在周向的中央部分具备在第二轴R2方向上以恒定宽度延伸的第一槽121d。背面121b在周向的中央部分具备在Z轴方向上以恒定宽度延伸的第二槽121e。第一槽121d和第二槽121e连通。
如图12所示,在各凹部121分别固定有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125。如图13所示,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125具备第二支承部件82和固定有第二支承部件82的推力承接部件126。推力承接部件126及第二支承部件82为金属制。如图7和图13所示,推力承接部件126具备:沿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第一板部131;从第一板部131的-Z方向的端部以大致直角弯曲并向径向内侧延伸的第二板部132;以及从第一板部131的﹢Z方向的端部的周向的两侧以大致直角弯曲并向径向内侧延伸的一对第三板部133。一对第三板部133的内周侧的端部在周向上向彼此分开的方向弯曲。在第一板部131设置有第二支承部件固定孔131a。第二支承部件固定孔131a在Z轴方向上位于第二板部132和一对第三板部133之间。第二支承部件82以外周侧的一部分局部嵌入第二支承部件固定孔131a的状态通过焊接固定于第一板部131。第二支承部件82从第一板部131向内周侧突出。
在万向架框架承接部件125插入壳体109的凹部121时,如图12所示,推力承接部件126的一对第三板部133与凹部121的一对侧面121c抵接。由此,第二支承部件82在绕光轴L的周向上被定位。另外,推力承接部件126的第二板部132与凹部121的底面121a抵接。由此,第二支承部件82在Z轴(光轴L)方向上被定位。推力承接部件126通过涂布于第一槽121d及第二槽121e的粘接剂固定于凹部121。当推力承接部件126被固定于凹部121时,第二支承部件82位于第二轴R2线上,从固定于框部110的推力承接部件126的第一板部131向内周侧突出。
(第二连接机构)
通过万向架机构7绕第二轴R2支承可动体5时,将支承可动体5及旋转支承机构6的万向架框架75配置于框部110的内侧。另外,如图4所示,将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及加强部件100插入设置于框部110的对角部分的槽部120。而且,如图5所示,使配置于框部110的对角部分的第二支承部件82(球体)和具备第二凹曲面83的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第三延设部分87c对置。而且,将第二支承部件82的前端部分插入第二凹曲面83,使其与第二凹曲面83接触。另外,如图7所示,将一对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突部95插入推力承接部件126的一对第三板部133和第二板部132之间。由此构成第二连接机构77,所以旋转支承机构6被万向架机构7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即,旋转支承机构6被万向架机构7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并且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因此,支承于旋转支承机构6的可动体5也被万向架机构7支承为能够绕第一轴R1旋转,并且被支承为能够绕第二轴R2旋转。
在此,因为万向架框架75为板簧,所以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能够在第二轴R2方向上弹性变形。因此,使第二支承部件82和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的第二凹曲面83接触时,使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向内周侧弯曲以使其接触。由此,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通过朝向外周侧的弹性恢复力从内周侧与第二支承部件82弹性接触。因此,能够防止或抑制第二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7和框部110的连接被解除。
(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
在可动体5及旋转支承机构6被万向架机构7支承的状态下,固定于可动体5的第一侧壁21的第一磁体35和第一线圈115在X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第一磁体35及第一线圈115构成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2。另外,固定于可动体5的第三侧壁23的第二磁体36和第二线圈116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第二磁体36及第二线圈116构成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因此,通过向第一线圈115供电,可动体5绕Y轴旋转。另外,通过向第二线圈116供电,可动体5绕X轴旋转。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0将由第一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1驱动的可动体5绕Y轴的旋转和由第二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2驱动的可动体5绕X轴的旋转组合,使可动体5绕第一轴R1及绕第二轴R2旋转。
在可动体5配置于框部110的内周侧的状态下,固定于可动体5的第四侧壁24的第三磁体37和第三线圈117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隙对置。第三磁体37及第三线圈117构成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因此,通过向第三线圈供电,可动体5绕光轴L旋转。
另外,在万向架框架75经由第二连接机构77与框部110连接的状态下,万向架框架75的一对第一万向架框架延设部86及加强部件100配置于设置于框部110上的第一轴R1方向的对角部分的槽部120的内侧。在此,如图3所示,槽部120的一对侧面120b分别在绕光轴L的周向上与加强部件100隔开规定的第一间隔对置。槽部120的一对侧面120b是当万向架框架75沿周向位移时与加强部件100抵接来限定该万向架框架75的移动范围的移动范围限定部145。另外,如图3和图4所示,在槽部120中,位于加强部件100的径向外侧的底面120a在第一轴R1方向上与加强部件100隔开第二间隔对置。槽部120的底面120a是当万向架框架75绕第二轴R2旋转时与该加强部件100抵接来限定该万向架框架75的旋转范围的旋转范围限定部146。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和图6所示,在第一线圈115的中心孔的Z轴方向上的中心配置有第一霍尔元件141。在第二线圈116的中心孔的Z轴方向上的中心配置有第二霍尔元件142。第一霍尔元件141用于检测可动体5绕X轴的位移。第二霍尔元件142用于检测可动体5绕Y轴的位移。另外,如图1和图6所示,在第三线圈117的中心孔的周向中心配置有第三霍尔元件143。第三霍尔元件143用于检测可动体5绕光轴L的位移。
(柔性印刷基板)
图14是柔性印刷基板9的说明图。如图14所示,柔性印刷基板具备:沿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以及在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X方向连接第一基板部分151的﹢X方向的端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X方向的端部分的第三基板部分153。第一基板部分151位于第二基板部分152的-Y方向。第一基板部分151和第二基板部分152具备相对于在第一基板部分151和第二基板部分152之间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
第一基板部分151具备穿绕部155、引出部156、蜿蜒部157、第一延设部158及第二延设部159。穿绕部155沿着可动体5的外周面穿绕,并粘贴于该外周面。
即,可动体5在外周面具备:垂直于Z轴的底壁29(第一外周面部分);从底壁29的Y轴方向上的端缘向Z轴方向竖起并沿着XZ平面延伸的第三侧壁23(第二外周面部分);以及从底壁29的﹢X方向的端缘向Z轴方向竖起并沿着YZ平面延伸的第二侧壁22(第三外周面部分)。穿绕部155具有:沿着底壁29向-Y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一基板部分155a;沿着一对第三侧壁23向﹢X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二基板部分155b;以及沿着第二侧壁22向﹢Y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5c。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5c延伸到第二侧壁22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
引出部156具备:沿着XZ平面向﹢X方向延伸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以及从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向-Y方向弯曲并连接到蜿蜒部157的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6b。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从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5c的﹢Y方向端向﹢X方向折弯并延伸。
蜿蜒部157在Y轴方向上蜿蜒,同时向﹢X方向延伸。第一延设部158从蜿蜒部157向﹢X方向弯曲并沿该﹢X方向延伸。第二延设部159从第一延设部158的﹢X方向的端部分的Z轴方向端向Y轴方向弯曲并沿该Y轴方向延伸。
更具体地说,蜿蜒部157具备:沿着包括Y轴及Z轴的YZ平面延伸的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从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的-Y方向端向﹢X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在﹢X方向上与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隔开间隙对置,经由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连接至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的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从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Y方向端向﹢X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以及在﹢X方向上与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隔开间隙对置并经由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连接至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7e。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和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7e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及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短。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位于比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靠-Y方向的位置。
第一延设部158具备:从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7e向﹢X方向弯曲的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以及从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沿着XZ平面延伸的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长。
第二延设部159具备:从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X方向的端部分的-Z方向端向﹢Y方向弯曲的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以及从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沿着XY平面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159b。
第二基板部分152与第一基板部分151同样,具备穿绕部155、引出部156、蜿蜒部157、第一延设部158及第二延设部159。穿绕部155沿着可动体5的外周面穿绕并粘贴于该外周面。即,第二基板部分152的穿绕部155具有:沿着底壁29向﹢Y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一基板部分155a;沿着第四侧壁24向﹢X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二基板部分155b;以及沿着第二侧壁22向-Y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5c。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5c延伸到第二侧壁22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
引出部156具备:沿着YZ平面向﹢X方向延伸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以及从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向﹢Y方向弯曲并连接至蜿蜒部157的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6b。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从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155c的-Y方向端向﹢X方向折弯并延伸。
蜿蜒部157在沿Y轴方向蜿蜒的同时沿﹢X方向延伸。第一延设部158从蜿蜒部157向﹢X方向弯曲并沿该﹢X方向延伸。第二延设部159从第一延设部158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的Z轴方向端向Y轴方向弯曲并沿该Y轴方向延伸。
更具体地说,蜿蜒部157具备:沿着YZ平面延伸的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从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的﹢Y方向端向﹢X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在﹢X方向上与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隔开间隙对置,经由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连接至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的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从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Y方向端向﹢X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以及在﹢X方向上与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隔开间隙对置并经由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连接至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7e。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的Y轴方向的长度尺寸和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相同。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7e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及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Y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短。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位于比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靠﹢Y方向的位置。
第一延设部158具备:从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157e向﹢X方向弯曲的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以及从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沿着XZ平面延伸的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Z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长。
第二延设部159具备:从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的-Z方向端向-Y方向弯曲的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以及从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沿着XY平面向-Y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159b。第一基板部分151的第二延设部159和第二基板部分152的第二延设部159在Y轴方向上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第一基板部分151的第二延设部159和第二基板部分152的第二延设部159通过第三基板部分153连接。在第三基板部分153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安装有未图示的连接器。
在此,第三基板部分153具备:从第一基板部分151的第二延设部159向﹢X方向延伸的第一个第三延设部161a;以及从第二基板部分152的第二延设部159向﹢X方向延伸的第二个第三延设部161b。另外,第三基板部分153具备连接部162,该连接部162在Y轴方向上位于第一个第三延设部161a和第二个第三延设部161b之间,连接第一个第三延设部161a和第二个第三延设部161b。
第三基板部分153固定于设置在基座20上的基板支承部150。如图13所示,基板支承部150是从基座向﹢Z方向突出的突部。基板支承部150的﹢Z方向上的端面是固定第三基板部分153(第一个第三延设部161a、第二个第三延设部161b及连接部162)的基板支承面150a。基板支承面150a与XY平面平行,-X方向上的端缘150b沿Y轴方向延伸。
第三基板部分153通过从﹢Z方向安装于基板支承部150的固定部件165固定于基板支承面150a。固定部件165是在Y轴方向上长的长方体形状,沿Y轴方向横切第三基板部分153。在第三基板部分153固定于基板支承面150a的状态下,第三基板部分153夹在固定部件165和基板支承面150a之间。另外,在第三基板部分153固定于基板支承面150a的状态下,第一基板部分151的第二延设部159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第二延设部159能够相对于基板支承面150a在Z轴方向上位移。即,第一基板部分151的第二延设部159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第二延设部159可以相对于基板支承面150a向-Z方向及﹢Z方向弯曲。
在此,在可动体本体部17的第二侧壁22的Y轴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固定有具备沿Z轴方向延伸的狭缝166a的保持部件166。第一基板部分151的引出部156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和第二基板部分152的引出部156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彼此贯通狭缝166a,并沿﹢X方向延伸。在保持部件166中,第一基板部分151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上的第二侧壁22侧的端部分和第二基板部分152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上的第二侧壁22侧的端部分被保持为在Y轴方向上不会分开。保持部件166固定于可动体本体部17,与可动体5一体位移。
另外,在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在基板弯曲的弯曲基板部分(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6b、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以及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固定有用于保持已弯曲的形状的形状保持部件167。在本实施例中,形状保持部件167为圆柱形状,由树脂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形状保持部件167可以设为在外周面具备圆弧的外周面部分的柱状部件。各弯曲基板部分(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6b、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以及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通过粘接剂固定于各形状保持部件167的外周面的周向上的一部分。
图15是在平面上展开柔性印刷基板9时的展开图。如图15所示,将柔性印刷基板9展开后的平面形状具备:以直线状平行延伸的一对直线状基板部分171;在一对直线状基板部分171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各直线状基板部分171的延设方向M的一端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一对一侧突出基板部分172;在对置方向上从各直线状基板部分171的延设方向M的另一端部分朝向内侧突出的一对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173;以及在一对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173的延设方向M的另一侧连接各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173的连接基板部分174。
(作用效果)
图16是可动体5绕X轴旋转时的柔性印刷基板9的形状的说明图。图16是从﹢X方向观察可动体5、基座20及柔性印刷基板9时的情况。图17(A)和图17(B)是可动体5绕Y轴旋转时的柔性印刷基板9的形状的说明图。图17(A)和图17(B)是从﹢Y方向观察可动体5、基座20及柔性印刷基板9时的情况。图18是可动体5绕Z轴旋转时的柔性印刷基板9的形状的说明图。图18是从﹢Z方向观察可动体5、基座20及柔性印刷基板9时的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与可动体5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蜿蜒部157、第一延设部158及第二延设部159。因此,当可动体5绕X轴旋转时,柔性印刷基板9容易弯曲。例如,如图16所示,当可动体5绕X轴沿箭头所示的一方旋转时,蜿蜒部157对应于可动体5的旋转绕X轴倾斜。另外,通过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连接的第一延设部158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和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159b向接近的方向或分开的方向弯曲。另外,对应于第一延设部158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的弯曲和蜿蜒部157的倾斜,第一延设部158朝相对于XZ平面倾斜的方向弯曲。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5绕X轴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9阻碍。
另外,与可动体5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蜿蜒部157和能够在Z轴方向上相对于基板支承部150位移的第二延设部159。因此,当可动体5绕Y轴旋转时,柔性印刷基板9容易弯曲。例如,如图17(A)所示,在可动体5的-X方向侧绕Y轴如箭头所示向﹢Z方向旋转时,蜿蜒部157的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及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Z方向的端部分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弯曲,-Z方向上的端部分向彼此分开的方向弯曲。另外,第二延设部159向比固定第三延设部的基板支承面150a更靠-Z方向的位置弯曲。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5绕Y轴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9阻碍。另外,如图17(B)所示,在可动体5的-X方向侧绕Y轴如箭头所示向-Z方向旋转时,蜿蜒部157的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157a、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及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157c的-Z方向的端部分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弯曲,﹢Z方向的端部分向彼此分开的方向弯曲。另外,第二延设部159与固定第三延设部的基板支承面150a在同一平面上或向比基板支承面150a更靠﹢Z方向的位置弯曲。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5绕Y轴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9阻碍。
在此,基板支承部150具备固定第三延设部的基板支承面150a,基板支承面150a与XY平面平行,-X方向上的端缘150b沿Y轴方向延伸。由此,在可动体5绕Y轴旋转时,第三延设部161a、161b沿着基板支承面150a的端缘150b弯曲,所以第二延设部159容易在Z轴方向上位移。
另外,因为与可动体5连接的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蜿蜒部157及第一延设部158,所以在可动体5绕Z轴旋转时容易弯曲。例如,如图18所示,在可动体5的-X方向侧绕Z轴如箭头所示向-Y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延设部158朝向-X方向并向﹢Y方向弯曲,并且蜿蜒部157对应于第一延设部158的弯曲而变形。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5绕Z轴的旋转被柔性印刷基板9阻碍。
在此,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158b的X轴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比Z轴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长。因此,在可动体5绕X轴旋转时,第一延设部158容易弯曲。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位于蜿蜒部157和可动体5之间的引出部156,引出部156具备:沿着YZ平面向﹢X方向延伸的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以及从引出部基板部分156a向Y轴方向弯曲并连接到蜿蜒部157的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6b。因此,在可动体5绕Z轴旋转时,蜿蜒部157及第一延设部158变得更容易弯曲。
此外,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在摄像头模块和引出部156之间沿着可动体5的外周面穿绕并粘贴于该外周面的穿绕部155。据此,可以将柔性印刷基板9连接到可动体5上与光轴L垂直的底壁29。
另外,在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156b、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157b、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157d、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8a及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159a,分别固定有用于保持已弯曲的形状的形状保持部件167。因此,容易维持柔性印刷基板9的形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印刷基板9具备:沿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以及在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X方向上连接第一基板部分151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的第三基板部分153。由此,能够将第一基板部分151和第二基板部分152连接于可动体5。因此,能够将与可动体5连接的配线图案分配到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中的每一个。其结果是,能够抑制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的宽度尺寸,所以能够抑制柔性印刷基板9阻碍可动体5的旋转。
另外,因为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具备相对于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所以当可动体5旋转时,可以使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同样地弯曲。因此,可动体5的旋转稳定。
此外,第一基板部分151及第二基板部分152通过第三基板部分153连接。由此,可以将用于与装设有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的光学设备的基板等连接的连接器设置于第三基板部分153。因此,连接器仅一个即可,将柔性印刷基板9与外部的配线连接的连接作业容易。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柔性印刷基板9的展开形状为简单的形状。因此,容易制造柔性印刷基板9。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当可动体5绕X轴、绕Y轴以及绕Z轴旋转时,柔性印刷基板9容易弯曲。因此,使可动体5旋转时,由柔性印刷基板9的弯曲引起的负荷较小。因此,能够将用于使可动体5绕X轴及绕Y轴旋转的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0的驱动力减小由柔性印刷基板9的弯曲引起的负荷变小的程度。另外,可以将用于使可动体5绕Z轴旋转的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的驱动力减小由柔性印刷基板9的弯曲引起的负荷变小的程度。因此,能够将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0及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13的耗电量抑制在较低水平。
(其他实施方式)
图19是具备不同形式的柔性印刷基板的变形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概略说明图。本实施例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具备沿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作为柔性印刷基板9。需要说明的是,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除了柔性印刷基板9的形状以外的其他结构与上述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相同。因此,参照图19对柔性印刷基板9进行说明,省略其他说明。另外,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具备与上述柔性印刷基板9的第一基板部分151、第二基板部分152及第三基板部分153对应的结构。因此,在对应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1A的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分别具备:在沿Y轴方向蜿蜒的同时沿﹢X方向延伸的蜿蜒部157;从蜿蜒部157向﹢X方向弯曲并沿该﹢X方向延伸的第一延设部158;从第一延设部158的﹢X方向上的端部分的Z轴方向端向Y轴方向弯曲并沿该Y轴方向延伸的第二延设部159;以及从第二延设部159的Y轴方向上的端部分的﹢X方向端向该﹢X方向延伸的第三延设部161。另外,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的第三延设部16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的第三延设部161分别固定于基座20的基板支承部150。而且,上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和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具备相对于在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和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之间与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在此,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的第二延设部159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的第二延设部159分别能够相对于基板支承部150的基板支承面150a在Z轴方向上位移。
这样一来,因为能够将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连接到可动体5,所以能够将与可动体5连接的配线图案分配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中的每一个。由此,能够抑制第一柔性印刷基板181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182的宽度尺寸,所以易于抑制柔性印刷基板9阻碍可动体5的旋转。

Claims (12)

1.一种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摄像头模块,在将互相正交的三个轴设为X轴、Y轴及Z轴时,所述可动体被支承为能够绕所述X轴、绕所述Y轴及绕所述Z轴旋转;
柔性印刷基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从所述可动体引出;以及
基板支承部,所述基板支承部在所述X轴方向上与所述可动体分开的位置支承所述柔性印刷基板,
在所述X轴方向上,将从所述摄像头模块朝向所述基板支承部的方向设为第一方向时,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蜿蜒部,所述蜿蜒部在沿所述Y轴方向蜿蜒的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延设部,所述第一延设部从所述蜿蜒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并沿该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设部,所述第二延设部从所述第一延设部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分的所述Z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Y轴方向弯曲并沿该Y轴方向延伸;以及第三延设部,所述第三延设部从所述第二延设部的所述Y轴方向上的端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向该第一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延设部固定于所述基板支承部,
所述第二延设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基板支承部在所述Z轴方向上位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Z轴与所述摄像头模块的光轴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支承部具备固定所述第三延设部的基板支承面,
所述基板支承面与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Y轴的XY平面平行,在所述X轴方向上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的端缘沿所述Y轴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蜿蜒部具备:沿着包括所述Y轴及所述Z轴的YZ平面延伸的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从所述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隔开间隙与所述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对置,并经由所述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连接到所述蜿蜒部第一基板部分的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从所述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隔开间隙对置,并经由所述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连接到所述蜿蜒部第二基板部分的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
所述第一延设部具备:从所述蜿蜒部第三基板部分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的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沿着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Z轴的XZ平面延伸的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
所述第二延设部具备:从所述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向所述Y轴方向弯曲的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沿着所述XY平面延伸的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
所述第三延设部从所述第二延设部基板部分沿着所述XY平面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设部基板部分的X轴方向的长度尺寸比Z轴方向的宽度尺寸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蜿蜒部第一弯曲基板部分、所述蜿蜒部第二弯曲基板部分、所述第一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及所述第二延设部弯曲基板部分,分别固定有用于保持已弯曲的形状的形状保持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位于所述蜿蜒部和所述可动体之间的引出部,
所述引出部具备:沿着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Z轴的XZ平面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引出部基板部分;以及从所述引出部基板部分向所述Y轴方向弯曲并连接到所述蜿蜒部的引出部弯曲基板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穿绕部,所述穿绕部在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引出部之间沿着该可动体的外周面穿绕并粘贴于该外周面,
所述可动体在外周面具备:垂直于所述Z轴的第一外周面部分;从所述第一外周面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缘向所述Z轴方向竖起并沿着所述XZ平面延伸的一对第二外周面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外周面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端缘向所述Z轴方向竖起并沿着所述YZ平面延伸的第三外周面部分,
所述穿绕部具有:沿着所述第一外周面部分向Y轴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一基板部分;沿着一对所述第二外周面部分中的一个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二基板部分;以及沿着所述第三外周面部分向Y轴方向延伸的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
所述引出部基板部分从穿绕部第三基板部分的所述Y轴方向的端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弯曲并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沿所述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基板部分及第二基板部分;以及在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及所述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连接该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分及该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端部分的第三基板部分,
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和所述第二基板部分具备相对于在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和所述第二基板部分之间与所述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
所述第一基板部分及所述第二基板部分各自具备所述穿绕部、所述引出部、所述蜿蜒部、所述第一延设部及所述第二延设部,
所述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和所述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在所述Y轴方向上向彼此接近的方向延伸,
从所述第一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三延设部及从所述第二基板部分的所述第二延设部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所述第三延设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展开时的平面形状具备:一对直线状基板部分,所述一对直线状基板部分以直线状平行延伸;一对一侧突出基板部分,所述一对一侧突出基板部分在一对所述直线状基板部分对置的对置方向上从各直线状基板部分的延设方向上的一端部分朝向内侧突出;一对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所述一对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在所述对置方向上从各直线状基板部分的所述延设方向上的另一端部分朝向内侧突出;以及连接基板部分,所述连接基板部分在一对所述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的所述延设方向上的另一侧连接一对所述另一侧突出基板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柔性印刷基板,具备沿所述Y轴方向排列的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及第二柔性印刷基板,
所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基板具备相对于在所述第一柔性印刷基板和所述第二柔性印刷基板之间与包括所述X轴及所述Z轴的XZ平面平行的假想面对称的形状。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抖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X轴及绕所述Y轴旋转;以及
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所述滚动修正用磁驱动机构使所述可动体绕所述Z轴旋转。
CN202010927268.5A 2019-09-05 2020-09-07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Active CN112540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1734A JP7393158B2 (ja) 2019-09-05 2019-09-05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19-161734 2019-09-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0491A true CN112540491A (zh) 2021-03-23
CN112540491B CN112540491B (zh) 2022-04-29

Family

ID=74847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27268.5A Active CN112540491B (zh) 2019-09-05 2020-09-07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93158B2 (zh)
CN (1) CN11254049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54186A (zh) * 2021-04-19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286062A (zh) * 2021-04-19 2021-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
CN113433767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788A (zh) * 2005-06-30 2007-01-10 宾得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1896803A (zh) * 2005-07-11 2007-01-17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器,透镜装置以及成像器装置
CN1956505A (zh) * 2005-09-27 2007-05-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传感器模块与使用该图像传感器模块的照相机组件以及制造照相机组件的方法
JP2007256647A (ja) * 2006-03-23 2007-10-04 Nidec Copal Corp カメラ用レンズ鏡胴
CN101726851A (zh) * 2008-10-14 2010-06-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20120039594A1 (en) * 2008-12-31 2012-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ens barrel assembly and camera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147294A1 (en) * 2011-12-08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Spindle motor
CN10390483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小型电动机、移动通信设备和游戏设备
JP2014191283A (ja) * 2013-03-28 2014-10-06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JP2016019004A (ja) * 2014-07-04 201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6232244A (zh) * 2014-04-24 2016-12-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振动装置
CN107615160A (zh) * 2015-05-29 2018-01-1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8351488A (zh) * 2015-08-31 2018-07-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单元、相机模块和光学仪器
CN108693655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254475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06254B2 (ja) 2008-06-04 2012-12-26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撮影用光学装置
KR101966679B1 (ko) 2012-02-23 2019-04-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보이스 코일 모터
JP2015210316A (ja) 2014-04-24 2015-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ブレ補正装置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633067B2 (ja) 2015-05-27 2020-01-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および内視鏡
JP6921579B2 (ja) 2017-03-30 2021-08-18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3788A (zh) * 2005-06-30 2007-01-10 宾得株式会社 成像装置的柔性印刷线路板装置
CN1896803A (zh) * 2005-07-11 2007-01-17 索尼株式会社 图像稳定器,透镜装置以及成像器装置
CN1956505A (zh) * 2005-09-27 2007-05-02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图像传感器模块与使用该图像传感器模块的照相机组件以及制造照相机组件的方法
JP2007256647A (ja) * 2006-03-23 2007-10-04 Nidec Copal Corp カメラ用レンズ鏡胴
CN101726851A (zh) * 2008-10-14 2010-06-09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20120039594A1 (en) * 2008-12-31 2012-02-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Lens barrel assembly and camera including the same
US20130147294A1 (en) * 2011-12-08 2013-06-13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Spindle motor
CN103904832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小型电动机、移动通信设备和游戏设备
JP2014191283A (ja) * 2013-03-28 2014-10-06 Olympus Imaging Corp 撮像装置
CN106232244A (zh) * 2014-04-24 2016-12-14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振动装置
JP2016019004A (ja) * 2014-07-04 2016-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
CN107615160A (zh) * 2015-05-29 2018-01-19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致动器、摄像机模块及摄像机搭载装置
CN108351488A (zh) * 2015-08-31 2018-07-31 Lg伊诺特有限公司 透镜驱动单元、相机模块和光学仪器
CN108693655A (zh) * 2017-03-30 2018-10-23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09254475A (zh) * 2017-07-12 2019-01-22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3767A (zh) * 2020-03-04 2021-09-24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US11442288B2 (en) 2020-03-04 2022-09-13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Optical unit with shake-correction function
CN112954186A (zh) * 2021-04-19 2021-06-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结构及电子设备
CN113286062A (zh) * 2021-04-19 2021-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结构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0491B (zh) 2022-04-29
JP2021039292A (ja) 2021-03-11
JP7393158B2 (ja) 2023-1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367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083617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540491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7330808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2083619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18169497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270502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2415830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7309493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2083620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2083618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7270474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7303699B2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5145086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675469B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JP2022040527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JP2022040522A (ja) 振れ補正機能付き光学ユニット
CN114679522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200732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4675470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CN115145089A (zh) 带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