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0219A -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0219A
CN112530219A CN202011476376.1A CN202011476376A CN112530219A CN 112530219 A CN112530219 A CN 112530219A CN 202011476376 A CN202011476376 A CN 202011476376A CN 112530219 A CN112530219 A CN 112530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virtual
dimensional image
teaching information
image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637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清飞
赵德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aotu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aotu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aotu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aotu Yunji Edu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7637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30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30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0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5/00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 G09B5/08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 G09B5/14Electrically-operated educational appliances providing for individual presentation of inform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tudent stations with provision for individual teacher-student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应用程序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获取与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将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利用虚拟图像技术,将获取的二维静态的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的虚拟图像并展示,增强了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立体感,便于对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展示的虚拟图像理解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降低了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难度,有利于解答目标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在线教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在线直播课成为一种主流的在线教育的方式,教师通过登录的直播客户端就可以实现为学生授课以及下发互动题,学生通过解答教师下发的互动题,实现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以及对已学习内容的巩固。
目前,关于教师在直播过程下发互动题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长连接来实现,教师在登录的直播客户端下发cocos2d(一个基于MIT协议的开源框架)形式的互动题之后,基于建立的长连接,通过与直播相关的服务器发送给学生登录的客户端,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取cocos2d形式的动态的互动题。
上述方法中,虽然学生接收到的互动题是动态的,但是,相对的立体感不强,不利于学生对互动题的理解,可能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即使是动态的展示互动题,仍然无法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达不到互动学习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至少提供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包括:
应用程序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将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初始特征;
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本地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未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远端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
确定所述现实场景图像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
获取与所述初始特征匹配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
将所述初始虚拟三维信息与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位姿变换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于的现实环境的环境信息;
确定所述初始特征对应所述环境信息的目标特征;
基于所述目标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
在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不为预设格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预设格式,并将转换后的目标教学信息显示在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上。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教学信息展示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初始特征;
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用于在本地存储部件中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本地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未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远端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
确定所述现实场景图像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
获取与所述初始特征匹配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
将所述初始虚拟三维信息与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还用于在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位姿变换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于的现实环境的环境信息;
确定所述初始特征对应所述环境信息的目标特征;
基于所述目标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确定所述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
在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不为预设格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预设格式,并将转换后的目标教学信息显示在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上。
第三方面,本公开可选实现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公开可选实现方式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步骤。
关于上述教学信息展示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效果描述参见上述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说明,这里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应用程序通过将获取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并将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以及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展示在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实现了将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由二维静态到立体动态的转换与展示,与现有技术中的教师通过登录的直播客户端下发cocos2d形式的互动题,虽然学生接收到的互动题是动态的,但是,相对的立体感不强,不利于学生对互动题的理解,可能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即使是动态的展示互动题,仍然无法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达不到互动学习的效果相比,其利用虚拟图像技术,将获取的二维静态的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的虚拟图像并展示,增强了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立体感,便于对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展示的虚拟图像理解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降低了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难度,有利于解答目标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将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转换为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并与目标教学信息对应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进行叠加展示,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学习和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基于获取的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位姿变换信息,对应的改变正在展示的虚拟图像的位姿,保证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与终端设备位姿变化相同步,增加了教学信息展示的灵活性与实时性。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还可以基于获取的实时环境信息以及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中的初始特征在实时环境下的目标特征,确定与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并展示,保证了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与实时环境的贴切性,可以客观的展示虚拟图像中包括的对象的目标特征,提高了教学信息展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为使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中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老师下发的互动题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描述和示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公开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公开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或者若干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经研究发现,随着在线直播课成为一种主流的在线教育的方式,教师通过登录的直播客户端就可以实现为学生授课以及下发互动题,学生通过解答教师下发的互动题,实现与教师的课堂互动以及对已学习内容的巩固。目前,关于教师在直播过程下发互动题的方式,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长连接来实现,教师在登录的直播客户端下发cocos2d形式的互动题之后,基于建立的长连接,通过与直播相关的服务器发送给学生登录的客户端,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取cocos2d形式的动态的互动题。上述方法中,虽然学生接收到的互动题是动态的,但是,相对的立体感不强,不利于学生对互动题的理解,可能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解题,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即使是动态的展示互动题,仍然无法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降低了学习的趣味性,达不到互动学习的效果。
基于上述研究,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利用虚拟图像技术,将获取的二维静态的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的虚拟图像并展示,增强了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立体感,便于对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展示的虚拟图像理解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降低了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难度,有利于解答目标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针对以上方案所存在的缺陷,均是发明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公开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发明人在本公开过程中对本公开做出的贡献。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为方便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教师通过终端设备11中安装的应用客户端登录教学直播系统,学生通过终端设备12中安装的应用客户端观看教学直播,其中,当教师确定存在观看教学直播的学生时,在终端设备11上布置教学互动题,然后将教学互动题上传至服务器13,服务器13将接收的教学互动题下发给终端设备12,终端设备12中的应用客户端获取教学互动题,将其转换成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进一步的,将获取的教学互动题以及转换的虚拟图像教学信息展示在终端设备11的显示界面上,基于此,学生可以在终端设备11上观看教学互动题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从而完成对教师下发的教学互动题的理解与记忆,并完成互动解题。
其中,应用客户端可以为网页的浏览器,也可以为安装于终端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中的应用程序客户端。终端设备11以及终端设备12与服务器13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连接,该网络可以为局域网、蜂窝网和广域网等。终端设备11可以为便携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也可以为个人电脑(PC,Personal Computer),服务器13可以为任何能够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设备。另外,具体实施时,终端设备12可以包括若干个,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11可以通过服务器13同时给若干个终端设备12下发教学习题。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进行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执行主体一般为具有一定计算能力的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或服务器或其它处理设备,终端设备可以为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手持设备、计算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可以通过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的方式来实现。
下面以执行主体为终端设备为例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加以说明。
如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应用程序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具体实施时,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需要先获取教师端对应的终端设备通过相连接的服务器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在获取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之后,需要应用程序对其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在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进行显示。
以教师登录教学直播系统进行直播教学为例,学生利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进入教师的直播间,通过观看直播视频的方式,跟随教师学习,当教师确定存在正在观看直播的学生的时候,可以基于讲授的内容,通过服务器向学生下发相关的互动题。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确定存在正在观看直播的学生的方式至少可以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种:当学生利用终端设备上安装的应用程序进入教师的直播间时,该终端设备将生成一个通知信息通过相连接的服务器发送给教师登录的教学直播系统对应的终端设备,基于此通知消息,教师可以确定已经存在正在观看直播的学生;第二种:教师可以通过直播间学生发送的实时弹幕互动消息确定直播间里是否存在正在观看直播的学生,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确定存在正在观看直播的学生的方式不仅限于上述两种方式,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式,本公开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服务器向学生下发相关的互动题的具体过程如下:服务器利用与终端设备之间建立的长连接,先获取教师登录的教学直播系统对应的终端设备上传的互动题,然后再下发给与该服务器建立长连接的学生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应用程序,基于此,学生就可以在应用程序上获取老师下发的互动题,其中,教师下发的互动题就是应用程序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另外,应用程序在获取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之后,需要判断该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在确定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不为预设格式时,则对其进行格式转换,将其转换为预设格式的目标教学信息;在确定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为预设格式时,则说明服务器在获取教师对应的终端设备发送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之后,已经将其转化为预设格式的目标教学信息,可以直接对其进行后续处理,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预设格式可以是虚拟三维图像格式。
S202:获取与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本步骤中,应用程序在获取目标教学信息之后,需要先判断该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是否支持虚拟图像展示功能,在确定该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支持虚拟图像展示功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判断在本地的存储部件中是否保存有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其中,该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包括对应的若干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本地的存储部件中保存有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则可以直接利用此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本地的存储部件中未保存有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则需要从远端存储部件中获取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进一步的,可以基于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获取与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具体实施时,需要先对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包括的虚拟图像框架进行初始化,然后对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进行解析,确定对应的信息含义并提取其中的初始特征,其中,该初始特征可以包括目标教学信息中包括的目标对象及对应的对象动作,基于提取的初始特征,在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确定匹配的虚拟图像框架,然后对其进行渲染,得到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以获取的互动题为“一只小白兔一天吃一只胡萝卜,三只小白兔三天吃几只胡萝卜?”为例,应用程序在获取该目标教学信息之后,确定其中的初始特征包括小白兔和胡萝卜,然后在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获取对应的小白兔和胡萝卜的虚拟图像框架,进一步的,基于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含义,确定具体的小白兔和胡萝卜的数量,以及小白兔的数量,然后对小白兔和胡萝卜的虚拟图像框架进行渲染,得到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基于此,根据目标教学信息对应的信息含义以及得到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实现了将获取的二维静态的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对该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展示,增强了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立体感,便于学生对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另外,基于提取的生活中不可感知的初始特征,例如,原子和电磁波,通过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可以实现对其的虚拟及可视化展现,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其的认知和理解,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实施时,在应用程序获取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之后,还可以利用其所在的终端设备上的摄像组件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然后根据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与该现实场景图像匹配的虚拟图像框架,构建现实场景图像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再基于提取的目标教学信息的初始特征,在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中获取其匹配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然后将虚拟三维模型和初始虚拟三维信息进行叠加处理,得到目标教学信息在现实场景下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例如,提取的初始特征中包括小兔子、小松鼠和两只蝴蝶,获取的现实场景图像中包括沙发、茶几和客厅,则最终确定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可以为小兔子在沙发上,小松鼠在客厅中,两只蝴蝶一只在飞行,一只落在沙发上,进一步的,可以根据对象动作对应的确定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效果。基于此,实现了实时场景与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的有机结合,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学生学习和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应用程序获取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之后,还可以利用其所在的终端设备获取当前的环境信息,其中,环境信息可以包括利用温度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温度信息,利用感光器件获取的实时光照信息或者利用气体浓度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气体浓度信息等,进一步的,基于提取的初始特征,确定其在该环境信息下的目标特征,其中,该目标特征可以包括颜色、状态和形状等。针对高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互动题中可能是物理题或者化学题,例如,利用温度传感器获取的实时温度为零下一度,针对教师下发的化学题,提取出来的初始特征包括二氧化氮,需要说明的是,二氧化氮在常温下显示的是红棕色,在低温下会变成颜色较浅的四氧化二氮,则可以在对获取的四氧化二氮对应的虚拟图像框架进行渲染时,将其对应的颜色渲染成浅色,得到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基于此,保证了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与实时环境的贴切性,可以客观的展示虚拟图像中包括的对象的目标特征,提高了教学信息展示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利于学生根据获取的互动题以及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了解展示的初始特征的特性,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掌握。
S203:将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具体实施时,在确定获取的待展示信息对应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之后,可以将待展示信息以及其对应的虚拟图像教学信息展示在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其中,在展示虚拟三维图像信息时,可以根据待展示信息的信息含义对其展示,以保证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关联性,基于此,学生可以根据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对其对应的待展示信息进行理解和认知,从而完成解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展示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的陀螺仪传感器,获取学生在观看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过程中的第一位姿变化信息,基于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正在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在显示界面上对应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然后根据该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实现对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位姿调整。具体实施时,针对低龄学生,可能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经常变换观看直播的位置以及姿势,此时可以利用陀螺仪传感器,获取学生的位置变化以及姿势变化,最终确定学生的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然后应用程序根据该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根据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对应调整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基于此,可以保证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与学生的位姿变化相同步,增加了教学信息展示的灵活性与实时性,同时,也可以起到对低龄儿童的吸引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另外,如果在教师下发互动题的过程中,没有及时登录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错过了接收教师下发的互动题的时机,可以通过观看对应的直播回放,再次获取教师下发的互动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及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可以是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库,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可以是对应的AR图像信息,虚拟图像框架可以是AR框架;当然,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库也可以是对应的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库或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库,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选取,本公开实施例不进行限定。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利用虚拟图像技术,将获取的二维静态的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的虚拟图像并展示,增强了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立体感,便于对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理解和接受,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展示的虚拟图像理解获取的目标教学信息,降低了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难度,有利于解答目标教学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将获取的现实场景图像融入到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中,可以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了学习和理解目标教学信息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还可以根据获取的位姿变换信息和/或实时环境信息,对应的调整展现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保证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与终端设备位姿变化相同步以及展示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与实时环境的贴切性。
如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展示老师下发的互动题的流程图,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301:学生打开观看直播的应用程序,进入老师的直播间。
S302: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应用程序获取老师下发的互动题。
S303:判断对应的终端设备是否下载有对应的AR库。
如果是,执行S305;如果否,执行步骤S304。
S304:终端设备从服务器中下载对应的AR库。
本步骤中,当终端设备完成对AR库的下载之后,执行S305。
S305:初始化AR库中的AR框架。
S306:对获取的互动题进行解析处理,确定对应的信息含义并提取其中的初始特征。
S307:获取现实场景图像,利用AR库中的AR框架构建对应的AR模型。
S308:获取当前的环境信息,确定初始特征在当前的环境信息下的目标特征。
S309:基于目标特征,确定互动题对应的初始AR信息。
S310:将AR模型和初始AR信息进行叠加处理,确定对应的AR信息。
S311:将AR信息和互动题展示在终端设备上,并在展示的过程中,获取学生的第一位姿变化信息。
S312:基于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AR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
S313:基于第二位姿变化信息调整展示的AR信息的位姿。
关于S301-S312的具体实施流程,可以参照S201-S203,本公开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具体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中,各步骤的撰写顺序并不意味着严格的执行顺序而对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各步骤的具体执行顺序应当以其功能和可能的内在逻辑确定。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对应的教学信息展示装置,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公开实施例上述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教学信息展示装置的示意图,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匹配模块402,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展示模块403,用于将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402,用于提取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初始特征;
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402,用于在本地存储部件中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本地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未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远端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
确定所述现实场景图像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
获取与所述初始特征匹配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
将所述初始虚拟三维信息与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402,还用于在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位姿变换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
所述展示模块403,用于基于所述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匹配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于的现实环境的环境信息;
确定所述初始特征对应所述环境信息的目标特征;
基于所述目标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模块401,还用于确定所述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
在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不为预设格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预设格式,并将转换后的目标教学信息显示在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上。
关于装置中的各模块的处理流程、以及各模块之间的交互流程的描述可以参照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再详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5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包括:
处理器51和存储器52;所述存储器52存储有处理器51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处理器51用于执行存储器52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处理器51执行时,处理器51执行下述步骤:S201:应用程序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S202:获取与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以及S203:将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上述存储器52包括内存521和外部存储器522;这里的内存521也称内存储器,用于暂时存放处理器51中的运算数据,以及与硬盘等外部存储器522交换的数据,处理器51通过内存521与外部存储器522进行数据交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初始特征;
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本地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未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远端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
确定所述现实场景图像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
获取与所述初始特征匹配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
将所述初始虚拟三维信息与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位姿变换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于的现实环境的环境信息;
确定所述初始特征对应所述环境信息的目标特征;
基于所述目标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51执行的指令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
在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不为预设格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预设格式,并将转换后的目标教学信息显示在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上。
上述指令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考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或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具体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具体通过硬件、软件或其结合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具体体现为软件产品,例如软件开发包(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DK)等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公开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公开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应用程序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将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提取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初始特征;
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本地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在本地存储部件中未保存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情况下,从远端存储部件中获取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应用程序所在的终端设备对应的现实场景图像;
确定所述现实场景图像对应的虚拟三维模型;
获取与所述初始特征匹配的初始虚拟三维信息;
将所述初始虚拟三维信息与所述虚拟三维模型进行叠加处理,得到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过程中,获取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第一位姿变换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位姿变化信息,确定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的第二位姿变化信息;
基于所述第二位姿变化信息,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展示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所处于的现实环境的环境信息;
确定所述初始特征对应所述环境信息的目标特征;
基于所述目标特征,确定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
在所述目标教学信息的信息格式不为预设格式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教学信息转换为预设格式,并将转换后的目标教学信息显示在所述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上。
8.一种教学信息展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教师端下发的待展示的目标教学信息;
匹配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教学信息匹配的虚拟三维图像信息;
展示模块,用于将所述虚拟三维图像信息展示在所述应用程序对应的显示界面上。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机器可读指令,所述机器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设备运行时,所述计算机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教学信息展示方法的步骤。
CN202011476376.1A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30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6376.1A CN112530219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76376.1A CN112530219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0219A true CN112530219A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0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6376.1A Pending CN112530219A (zh) 2020-12-14 2020-12-14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3021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1196A (zh) * 2021-12-31 2022-04-05 Oook(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直播课堂的体感互动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995649A (zh) * 2022-06-14 2022-09-02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角色召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993930A (zh) * 2023-09-28 2023-11-03 中冶武勘智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教培课件制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745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成都天福创造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6128196A (zh) * 2016-08-11 2016-11-16 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652590A (zh) * 2017-03-27 2017-05-10 深圳未来立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
CN106781737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场景式教学系统及方法
CN107845132A (zh) * 2017-11-03 2018-03-27 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色彩效果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CN108305328A (zh) * 2018-02-08 2018-07-2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物体渲染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877311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英语学习系统
CN109213728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文物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9545003A (zh) * 2018-12-24 2019-03-29 北京卡路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754646A (zh) * 2019-03-06 2019-05-14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桌面式虚拟现实教学系统
KR101998753B1 (ko) * 2019-02-12 2019-07-10 주식회사 이에프엠 가상현실 기반의 통합 교육 서비스 플랫폼 제공 시스템
CN110288861A (zh) * 2019-06-25 2019-09-27 惠州学院 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
CN111311758A (zh) * 2020-02-24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638796A (zh) * 2020-06-05 2020-09-08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1051A (zh) * 2020-06-10 2020-09-11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沙盘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815785A (zh) * 2020-06-30 2020-10-2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现实模型的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70557A (zh) * 2020-09-01 2020-11-20 深圳市慧鲤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097454A (zh) * 2016-06-06 2016-11-09 成都天福创造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人机交互系统及交互方法
CN106128196A (zh) * 2016-08-11 2016-11-16 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网络在线教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6781737A (zh) * 2017-01-13 2017-05-31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场景式教学系统及方法
CN106652590A (zh) * 2017-03-27 2017-05-10 深圳未来立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教学方法、教学识别体及教学系统
CN109213728A (zh) * 2017-06-29 2019-01-15 深圳市掌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增强现实的文物展示方法及系统
CN107845132A (zh) * 2017-11-03 2018-03-27 太平洋未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色彩效果的渲染方法和装置
CN108305328A (zh) * 2018-02-08 2018-07-20 网易(杭州)网络有限公司 虚拟物体渲染方法、系统、介质和计算设备
CN108877311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南阳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英语学习系统
CN109545003A (zh) * 2018-12-24 2019-03-29 北京卡路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998753B1 (ko) * 2019-02-12 2019-07-10 주식회사 이에프엠 가상현실 기반의 통합 교육 서비스 플랫폼 제공 시스템
CN109754646A (zh) * 2019-03-06 2019-05-14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桌面式虚拟现实教学系统
CN110288861A (zh) * 2019-06-25 2019-09-27 惠州学院 一种基于实物教材虚拟展示课程内容的方法
CN111311758A (zh) * 2020-02-24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638796A (zh) * 2020-06-05 2020-09-08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虚拟对象的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51051A (zh) * 2020-06-10 2020-09-11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沙盘展示方法及装置
CN111815785A (zh) * 2020-06-30 2020-10-23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现实模型的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70557A (zh) * 2020-09-01 2020-11-20 深圳市慧鲤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81196A (zh) * 2021-12-31 2022-04-05 Oook(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直播课堂的体感互动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281196B (zh) * 2021-12-31 2024-01-26 Oook(北京)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直播课堂的体感互动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4995649A (zh) * 2022-06-14 2022-09-02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角色召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995649B (zh) * 2022-06-14 2023-12-29 北京新唐思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角色召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6993930A (zh) * 2023-09-28 2023-11-03 中冶武勘智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教培课件制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93930B (zh) * 2023-09-28 2023-12-22 中冶武勘智诚(武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模型教培课件制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0219A (zh) 一种教学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u et al. Supporting flipped and gamified learning with augmented re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CN106463153A (zh) 向观众交互地呈现演示的系统和方法
Çıldır et al. Museum, education and visual culture practices: Museums in Turkey
CN111009160A (zh) 一种基于vr虚拟课堂的教学系统
CN113257061A (zh) 虚拟教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Greenwood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and mobile learning: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Özcan et al. The Influence of the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on Students' Performances in Ottoman Turkish Readings.
Molnár The role of electronic and virtual learning support system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Song Enhanc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with 360-degree virtual reality videos
CN111402657A (zh) 一种虚拟现实教育系统
Lin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enhanced ubiquitous-learning in museum
CN211827655U (zh) 一种虚拟现实教育系统
CN114511671A (zh) 展品展示方法、导览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Gomes et al. Augmented reality in inform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A music history exhibition
Tsai An action research study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augmented reality for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in an elementary school in Taiwan
Bevainis Applying the GIS in school education: the experience of Japanese geography teachers.
Nazeer et al. Interactive Learning using Mobile based Augmented Reality Application
CN111787127A (zh) 一种课堂信息传输方法及课堂信息传输系统
CN108140329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及程序
CN112820158A (zh) 基于虚拟现实的网络授课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及平台
Yi A study on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utilizing augmented reality
CN111274448A (zh) 一种用于音乐学专业的舞蹈教育评估系统及方法
Zhang et al. Virtual Classrooms: Making the Invisible, Visible
Drushlyak et al. QR codes as an educational tool for implementing the BYOD approach in physics less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