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9411A -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9411A
CN112529411A CN202011453315.3A CN202011453315A CN112529411A CN 112529411 A CN112529411 A CN 112529411A CN 202011453315 A CN202011453315 A CN 202011453315A CN 112529411 A CN112529411 A CN 1125294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ing
processed
item
items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33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城飞
陈袁
王融
胡烨晗
陈吴燕
吕咏祺
刘建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itic Bank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33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94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9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4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7Strategic management or analysis, e.g. setting a goal or target of an organisation; Planning actions based on goals; Analysis or evaluation of effectiveness of goals
    • G06Q10/06375Prediction of business process outcome or impact based on a proposed ch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3Workflow collaboration or projec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员工作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接着,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接着,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可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备案登记,有效避免异常处理事项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的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人员工作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例如银行)内部应用系统的规模和数量也不断增长,各应用系统都会或多或少涉及到业务流程,会在系统登录后的首页生成待办工作,工作人员(例如银行会计人员)每天需登录到不同的应用系统中去处理相关工作,无疑给工作人员添加了一些工作负荷。
目前,虽然可以向目标工作人员提醒待办事项,例如,将待办事项的提醒信息在预设时刻发送给目标工作人员,目标工作人员可以选择立即处理或暂时不处理等。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目前的待办事项提醒只是向目标工作人员发送提醒信息而已,并不将待办事项一同发送给目标工作人员,而且无法提供异常处理事项的反馈方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特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之前,还包括:
获取事项管理人员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的维护处理和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配置处理,维护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新增处理、查看处理、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和复核处理;
其中,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包括:
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维护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以及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配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包括: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完成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第一处理结果,并记录第一处理结果;或者,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并记录流转处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
向其他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是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转给其他处理人员的待处理事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之前,还包括:
确定备案登记的备案登记要素模板;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包括: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按照备案登记要素模板,针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的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及查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的处理请求,并根据请求处理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相应处理。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事项管理人员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的维护处理和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配置处理,维护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新增处理、查看处理、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和复核处理;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维护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以及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配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在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时,用于: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完成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第一处理结果,并记录第一处理结果;或者,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并记录流转处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转发模块;
转发模块,用于向其他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是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转给其他处理人员的待处理事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确定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备案登记的备案登记要素模板;
第一接收模块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时,用于: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按照备案登记要素模板,针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的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及查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的处理请求,并根据请求处理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相应处理。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业务处理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可即时地将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一并发送给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使得处理人员可以便捷地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并且处理人员在遇到异常处理事项时,可以对其进行备案登记,从而能够便捷的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反馈,有效避免异常处理事项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的情况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操作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处理事项的备案登记操作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处理事项的备案登记操作的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业务处理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该方法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物理服务器集群或者虚拟服务器。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10,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步骤S120,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步骤S130,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以银行应用场景为例,银行会计人员每日待处理事项特别多,如果待处理事项提醒、处理不及时,将严重影响客户的利益。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用于银行会计人员的每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方法和异常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主要包括待处理事项的提醒和异常处理事项的备案登记两部分工作,下面以银行应用场景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1)对于待处理事项的提醒部分,可以执行如下处理:
首先,银行系统获取各个(例如1个、2个、10个、50个等)待处理事项以及各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例如会计人员),比如,第1个至第5个待处理事项对应的处理人员为P1,第6个至第28个待处理事项对应的处理人员为P2,第29个至第50个待处理事项对应的处理人员为P3。
接着,银行系统基于预定提醒规则,例如在指定时间、以指定时间间隔,向指定处理人员发送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向指定处理人员关联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例如微信、飞书、QQ等),发送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其中,指定处理人员通过其关联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接收到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后,对提醒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接着,指定处理人员在完成提醒的待处理事项的处理后,可以通过其关联的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向银行系统发送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处理结果。相对应地,银行系统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
(2)对于异常处理事项的备案登记部分,可以执行如下处理:处理人员在处理待处理事项的过程遇到异常处理事项时,可以在银行系统中对其遇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备案登记。其中,处理人员可以通过其关联的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向银行系统发送备案登记请求,以对遇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备案登记,相对应地,银行系统接收备案登记请求,并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备案登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银行系统是位于银行服务器中的,相当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是在银行服务器端进行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即时地将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一并发送给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使得处理人员可以便捷地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并且处理人员在遇到异常处理事项时,可以对其进行备案登记,从而能够便捷的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反馈,有效避免异常处理事项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的情况的发生。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之前,还可以获取事项管理人员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的维护处理和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配置处理,维护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新增处理、查看处理、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和复核处理。其中,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包括: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维护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以及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配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包括: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完成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第一处理结果,并记录第一处理结果;或者,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并记录流转处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
向其他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是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转给其他处理人员的待处理事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之前,还包括:
确定备案登记的备案登记要素模板;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包括: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按照备案登记要素模板,针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的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及查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的处理请求,并根据请求处理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相应处理。
下面以银行应用场景为例,对待处理事项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介绍:
1、待处理事项的提醒部分,支持总分行两级事件维护,银行系统可在指定时间、向指定处理人员发送待处理事项及提醒信息,比如通过向指定处理人员的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或即时通讯客户端(例如企业微信)发送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相对应地,指定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接收待处理事项并进行处理。
具体地,如图2所示,参数管理员A可以在银行系统中登记维护需要提醒的事件(即待处理事项)、设置事项处理人员(即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银行系统可以分配复核任务给参数管理员B,以使得参数管理员B对待复核任务进行处理,相对应地,银行系统接收参数管理员B的复核任务处理;银行系统可以向相应的任务处理人员分配提醒事项任务,比如向相应的任务处理人员发送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任务处理人员可以处理待处理事项,也可以对待处理事项转他人处理,相对应地,银行系统接收任务处理人员的处理结果,包括任务处理人员完成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第一处理结果,也包括任务处理人员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
相当于,参数管理员可以在银行系统中配置工作提醒处理人员(即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对需要提醒的工作事项(即待处理事项)进行维护,包括需要提醒的工作事项的新增、查看、修改、删除、查看复核记录等,还包括对非本人维护的待复核状态的需要提醒的工作事项进行复核操作。其中,银行系统可以按照已经生效的事项提醒规则,自动定时产生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任务,以提醒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对转给本人处理的工作事项或工作任务(即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结果。银行系统可以对工作事项的处理情况进行汇总,以供参数管理员查询。
在一个示例中,总行参数管理员可维护和复核总行维护的工作提醒事项(即待处理事项),同时可以配置总分行工作提醒责任人员和总分行工作提醒处理人员,以及复核总行非本人维护的工作提醒事项。分行参数管理员可维护和复核分行维护的工作提醒事项,同时可以配置分行工作提醒责任人员和分行工作提醒处理人员,以及复核分行非本人维护的工作提醒事项。
在一个示例中,在工作提醒任务处理页面中,工作提醒处理人员可以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对其负责的工作事项(即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得到相应的第一处理结果(例如处理完成),并将第一处理记录同步给银行系统,即银行系统接收第一处理结果并记录该第一处理结果。工作提醒处理人员也可以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负责的任务处理状态为“未完成”的工作事项转发给另一处理人员进行重新处理,此时,银行系统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工作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并记录流转处理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总行维护的工作提醒事项可以选择总分支行等提醒机构,总分支行提醒机构默认有工作提醒优先处理人(即工作提醒责任人),工作提醒责任人接收工作任务后,可以自己处理,也可以转他人处理;其中,在转他人处理时,总行人员可以转给总行人员,分行人员可以转给辖内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分行维护的工作提醒事项仅能选择辖内机构,辖内机构默认有工作提醒事项优先处理人,责任处理人可以转他人处理,通常,分行责任处理人仅能转辖内责任处理人。
通常,总行工作提醒任务处理人可以查询转给本人处理的提醒任务处理情况;分行工作提醒任务处理人可以查询转给本人处理的提醒任务处理情况;支行工作提醒任务处理人可以查询转给本人处理的提醒任务处理情况。
在一个示例中,在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之后,银行系统还可以向其他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其他处理人员对新接收到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其中,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是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转给其他处理人员的待处理事项。
2、备案登记部分,银行系统预先定义事件类别,任务处理人员(例如会计人员)遇到突发事件(即异常处理事项)时,可通过企业微信,选择合适的事件类别进行备案登记,备案登记事项支持条线内分阅及查询。
具体地,如图3所示,参数管理人员可以在银行系统分类定义备案登记事件、设置可登记查看的人员,登记人员(即异常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或备案登记人员)可以在银行系统中新增事项,例如新增异常处理事项,又例如新增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也可以在银行系统分阅事项、查看自己备案登记的事项。
相当于,参数管理员可以预先在银行系统中定义事件类别,即预先定义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会计人员(即任务处理人员)遇到突发事件(即异常处理事项)时,可通过其终端或企业微信,选择合适的事件类别对突发事件进行备案登记,其中,备案登记支持进行公开和不公开两种情况。在一个示例中,机构责任人可以查询本机构下公开的登记事项(即公开的备案登记的突发事件),分行责任人可以查看本机构及分行辖内公开的登记事项,总行可以查看本机构和全行公开的登记事项。
本机构人员可以在银行系统内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备案登记,包括事项分类的新增、修改、删除、查询。支持对已发布的登记事项进行查询,总行查本机构的事项、分行查辖内公开及本机构的事项、总行查全行公开及本机构的事项。
此外,银行系统还支持有权人对登记要素的模板进行维护,即银行系统确定备案登记的备案登记要素模板。相对应地,银行系统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时,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按照备案登记要素模板,针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的备案登记。其中,登记要素维护之后,需要参数管理员进行复核通过后才能进行使用。银行系统还支持用户查询登记要素的详细信息、支持对重要事项登记的内容转他人进行确认等。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待处理事项的提醒来说,需要注意如下约束事项:
1、银行系统PC端可完成提醒事项(即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企业微信也可完成相关任务确认及事项确认,其中,银行系统PC端与企业微信端二者应保持同步。
2、企业微信端可简化必要显示字段,通常,页签上应保持“待处理”、“已处理”及“流程查询”三项页签。
3、对于需要提醒的任务(即待处理事项),相关运营人员确认处理完毕后,则不再进行提醒。
4、支持批量阅毕。
5、“提醒清单”由银行系统以机构号和日期为单位每日生成,该“提醒清单”中应显示当日该机构提醒的全部待处理事项,其中,可以将“无需提醒”的事项固定排列靠前(已提示次数为0),将“需要提醒”的事项按照最早提醒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在后。提醒事项支持按日、周、月、季度、半年、年等配置,若提醒事项配置的是日,则自动添加至当日工作提醒清单中。
6、PC端查询结果支持导出和打印。
7、事件维护支持修改,删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异常处理事项的备案登记来说,需要注意如下约束事项:
1、银行系统PC端可完成提醒事项的登记,企业微信端也可完成提醒事项的登记,银行系统PC端与企业微信端二者应保持同步。
2、企业微信端可简化必要字段显示,通常,页签上应保持“已登记”、“待阅”及“流程查询”三项页签。
3、对于被分阅的待处理事项,针对接收到待处理事项的人,银行系统对其进行一次提醒。
4、支持批量阅毕。
5、“备案登记清单”由银行系统以机构号和日期为单位每日生成,“备案登记清单”中应显示当日该机构登记的全部备案登记事项(包括自己登记的和别人分阅的),其中,自己登记的事项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在前,被分阅的事项集中按时间顺序排列在后。
6、PC端查询结果支持导出和打印。
其中,图4给出了待处理事项的提醒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在图4中,包括如下几个处理步骤:
步骤S401、有权人员对事项登记维护,比如运营人员(即有权人员)先在银行系统上对需要提醒的事件进行登记维护;
步骤S402、有权人员设置事项提醒人员,比如各机构有权人员设置事项提醒人员;
步骤S403、系统生成提醒任务,比如系统按参数设置产生提醒任务;
步骤S404、任务处理人员处理任务,比如任务处理人员通过双击未处理任务,可进行如下处理:阅读完毕/已处理/其他/转其他人员;
步骤S405、确定处理结果为已处理还是转他人处理,比如,通过银行系统的PC端可发起对工作提醒事项查询,例如查询任务处理人员是否对其负责的待处理事项已经处理,又例如查询任务处理人员是否将其负责的待处理事项转给他人处理,其中,当确定任务处理人员对其负责的待处理事项已经处理完毕时,结束提醒,当确定任务处理人员将其负责的待处理事项转给他人处理时,重新生成针对他人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并重复执行上述的步骤S403至步骤S405。
在具体的工作提醒实例中,当运营部门需要给某位任务处理人员(例如会计人员)发送工作提醒时,可以执行如下操作:首先,运营部门经办人登录系统,新增一条工作提醒事项进行提交;接着,运营部门复核人登录系统,选择待复核的工作提醒事项进行复核通过;接着,会计人员登录系统->点击任务处理菜单->点击去处理,其中,可以根据任务业务类别,对工作提醒任务进行相应的处理;接着,运营部门经办人登录系统,点击任务处理情况查询菜单,选择一条工作提醒任务,点击查看,查看工作提醒任务详情信息正确。
此外,图5给出了异常处理事项的备案登记的处理过程示意图,在图5中,包括如下几个处理步骤:
步骤S501、有权人员分类定义备案登记事项,比如,运营人员(即有权人员)先在系统上对备案登记事件进行分类定义;
步骤S502、有权人员设置事项可登记查看人员,比如各机构有权人员设置事项可登记查看人员;
步骤S503、登记人员登记事项,比如登记人员可在企业微信的“备案登记”模块中或者PC端的“新增事项”或“查询被分阅事项”中登记事项;
步骤S504、系统分阅事项,比如登记人员可对自己登记的事件,以及对他人分阅的事项进行查看,也可以支持工作处理人员(比如会计人员)设置休假日期和节假日任务处理代理人等。
在具体的创建备案登记实例中,运营部门需要新增登记簿模板,用此模板进行事项登记时需要他人确认才生效,具体包括:首先,运营部门经办人登录系统->新增登记要素模板->设置为需要他人确认->当新增完时点提交;接着,运营部门复核人登录系统,对待复核状态的登记簿进行复核通过。
在具体的使用备案登记实例中,当任务处理人员遇到问题,需要及时备案需要他人确认的信息时,可以执行如下的处理过程:首先,会计人员登录系统,并在运营事项登记页面里新增事项登记,同时选取需要他人确认的模板并提交;接着,责任人登陆系统,对事项登记审核通过使之生效。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600可以包括第一获取模块601、第一发送模块602和第一接收模块603,其中:
第一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第一发送模块602,用于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第一接收模块603,用于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事项管理人员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的维护处理和针对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配置处理,维护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新增处理、查看处理、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和复核处理;
其中,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维护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以及获取经事项管理人员配置处理后的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接收模块在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时,用于: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完成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第一处理结果,并记录第一处理结果;或者,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并记录流转处理结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转发模块;
转发模块,用于向其他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是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转给其他处理人员的待处理事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确定模块;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备案登记的备案登记要素模板;
第一接收模块在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时,用于: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按照备案登记要素模板,针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的备案登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的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及查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的处理请求,并根据请求处理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相应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即时地将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一并发送给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使得处理人员可以便捷地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并且处理人员在遇到异常处理事项时,可以对其进行备案登记,从而能够便捷的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反馈,有效避免异常处理事项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的情况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与上述的方法项实施例相对应的装置项实施例,本实施例可与上述方法项实施例互相配合实施。上述方法项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例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例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上述方法项实施例中。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7所示,图7所示的电子设备700包括: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3。其中,处理器701和存储器703相连,如通过总线702相连。进一步地,电子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7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704不限于一个,该电子设备7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其中,处理器701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第一获取模块、第一发送模块及第一接收模块的功能。收发器704包括接收机和发射机。
处理器701可以是CPU,通用处理器,DSP,ASIC,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7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7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702可以是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7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703可以是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7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7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701用于执行存储器7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图6所示实施例提供的待处理事项的处理装置的动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可实现: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接着,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接着,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所示的方法。其中,可即时地将待处理事项及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一并发送给待处理事项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使得处理人员可以便捷地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并且处理人员在遇到异常处理事项时,可以对其进行备案登记,从而能够便捷的对异常处理事项进行反馈,有效避免异常处理事项的信息共享不及时的情况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适用于上述方法的任一实施例。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之前,还包括:
获取事项管理人员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的维护处理和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配置处理,所述维护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新增处理、查看处理、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和复核处理;
其中,所述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包括:
获取经所述事项管理人员维护处理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以及获取经所述事项管理人员配置处理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包括: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完成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的第一处理结果,并记录所述第一处理结果;或者,
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并记录所述流转处理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将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转给其他处理人员进行处理的流转处理结果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其他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所述转处理的待处理事项是所述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转给所述其他处理人员的待处理事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备案登记的备案登记要素模板;
所述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包括:
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按照所述备案登记要素模板,针对所述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的备案登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之后,还包括:
接收针对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的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及查看处理中的至少一项的处理请求,并根据所述请求处理对所述已备案登记的异常处理事项进行相应处理。
7.一种待处理事项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和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基于预定提醒规则,向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终端和/或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相应的待处理事项和该待处理事项的提醒信息,以使得处理人员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处理人员通过其终端或即时通讯客户端针对其对应的待处理事项进行处理的处理结果,以及接收处理人员根据异常处理事项的事件类型进行的备案登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获取模块;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事项管理人员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的维护处理和针对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的配置处理,所述维护处理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新增处理、查看处理、修改处理、删除处理和复核处理;
其中,所述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经所述事项管理人员维护处理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以及获取经所述事项管理人员配置处理后的所述至少一个待处理事项分别对应的处理人员。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1453315.3A 2020-12-11 2020-12-11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5294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3315.3A CN112529411A (zh) 2020-12-11 2020-12-11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3315.3A CN112529411A (zh) 2020-12-11 2020-12-11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9411A true CN112529411A (zh) 2021-03-19

Family

ID=74998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3315.3A Pending CN112529411A (zh) 2020-12-11 2020-12-11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941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2077A (zh) * 2017-10-26 2018-05-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事项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82025A (zh) * 2018-01-30 2018-06-1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物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57899A (zh) * 2018-10-25 2019-04-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89984A (zh) * 2019-08-19 2019-11-22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待处理事项的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22077A (zh) * 2017-10-26 2018-05-1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醒事项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82025A (zh) * 2018-01-30 2018-06-19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成果物的创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57899A (zh) * 2018-10-25 2019-04-1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事项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89984A (zh) * 2019-08-19 2019-11-22 深圳市沃特沃德股份有限公司 待处理事项的提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693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collaboration and event linking to documents
US8819266B2 (en) Dynamic file transfer scheduling and server messaging
US20090276849A1 (en)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ing system,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ing method, and program for the same
US8380797B2 (en) Business data exchange layer
US2009013249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toring and distributing electronic mail
EP337314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 time message processing using an event driven framework
US2011007185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real time insurance litigation management
US20120290986A1 (en) Management Of Corporate Entities
US202201141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Collaboration and Event Linking to Documents and Video Recordings
JP6055050B1 (ja) 銀行システム、銀行システムによって実行される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62335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incoming emails
CN114416769A (zh) 待办任务查询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197151A1 (en) Automatically updating an electronic calendar
KR20120030837A (ko) 특허 데이타베이스와 연동된 클라이언트를 사용한 지적재산권 관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2529411A (zh) 待处理事项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18294A1 (en) Process tracking and defect detection
US20110113347A1 (en) Method for exchanging a courier transport message and dispatch system for carrying out the method
CN115375274A (zh) 综合辅助办公方法及系统
CN11425488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14240392A (zh) 信息处理方法、任务审批方法和信息处理装置
CN112492051A (zh) 一种数据迁移方法及装置
CN112508507B (zh) 一种信息管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1436365B1 (en) Generating a compliance report of data processing activity
CN115187358B (zh) 一种对账引擎数据处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1184203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 interactive roadmap port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