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38147A -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38147A
CN113438147A CN202110615663.4A CN202110615663A CN113438147A CN 113438147 A CN113438147 A CN 113438147A CN 202110615663 A CN202110615663 A CN 202110615663A CN 113438147 A CN113438147 A CN 1134381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k task
user
group
work
ta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156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洋
刘威
李哲
林川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pay Hangzho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156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4381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381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1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for computer conferences, e.g. chat ro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本申请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实现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创建不同的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使得每个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进行沟通处理,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即时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工单系统是一种支持工作任务提交、扭转及追踪的系统,工作任务的每一次分发、转交、处理都会记录在系统中,事项的进展可以一目了然,保障工作流程运作稳定。
例如,用户在提交工作任务之后,可以等待客服做后续处理,客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对工作任务进行创建、回复、完结等操作,在此期间,用户和客服都可以对工作任务的状态进行查询。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各类即时通讯客户端中引入工单系统已是一种主流趋势。用户不仅可以通过客户端直接发起工作任务的创建请求,还可以通过客户端对工作任务的状态进行追踪,极大提高了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通过为每个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端,该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应用于即时通讯客户端,该方法包括:
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
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群组管理装置,应用于服务端,该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创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添加单元,用于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群组管理装置,应用于即时通讯客户端,该装置包括:
监听单元,用于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请求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根据用户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创建工作任务的同时,自动创建与工作任务关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实现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创建不同的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使得每个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进行沟通处理,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唤醒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的群组管理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群组管理装置的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群组管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目前,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建立客服和用户的沟通渠道,通过一对一的实时沟通提高工作任务处理的效率。然而,在工作任务处理时,通常需要多个客服协作完成,甚至需要多个相关用户进行沟通,一对一的聊天可能会导致消息传递过程中出现偏差。
值得说明的是,工单系统中的工作任务俗称工单,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为贴近常用表达,便于理解,在举例时采用“工单”这一说法,特此说明,后续不再赘述。
例如,发起工单的用户和第一个客服进行沟通时,发现需要第二个客服进行协作处理,第一个客服在和第二个客服转达客户要求时,可能会出现转达的偏差,也可能发现还有需要补充的信息,需要由第一个客服再去向用户确认,导致工单处理的效率低下。
为进一步提高多人参与工作任务处理时的效率,可以创建一个面向用户的服务群,客服和用户可以在服务群中对要处理的工作任务进行沟通,当需要新的成员参与协作时,可以将新成员拉入群聊。
虽然通过服务群把相关人员进行集中可以保证消息的完整性,避免转达过程中出现偏差,但是当群成员越来越多时,群消息错综复杂,容易错过与自己相关的消息,而且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在创建工作任务时,创建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技术方案。
在实现时,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工单发起人提交工单之后,等待服务端根据工单携带的信息创建工单;服务端在创建工单的同时,针对该工单创建一个对应的工单群;将工单发起人和工单受理人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该工单群。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在根据用户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创建工作任务的同时,自动创建与工作任务关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实现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创建不同的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使得每个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进行沟通处理,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步骤102: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步骤103: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客户端提交一个工单创建请求,这个工单创建请求也就是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该工单创建请求携带了用于创建工单的数据,具体可以包含用户在请求创建工单时填写的表项。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用户是通过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的发起者;例如,在客服场景中,用户既可以是客户自身,也可以是协助客户发起工作任务创建请求的客服。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可以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服务端接收到用户提交的工单创建请求之后,根据用户在创建工单时填写的表项创建工单,并创建该工单对应的工单群。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与对应的所述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相关联。
具体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与对应的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挂钩,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从创建开始到完成结束时,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也相应的从开始到结束。
例如,可以为创建的工单设置3天的生命周期,与工单对应的工单群也相应具有3天的生命周期;当工单提前完成,结束生命周期时,与工单对应的工单群也相应解散,结束工单群的生命周期。
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与对应的所述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可以相同,也可以存在映射关系,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端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具体的,服务端根据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确定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服务端根据用户提交的工单信息,确定处理该工单的客服,并将客服和用户添加至该工单对应的工单群。
其中,用户作为工作任务创建请求的发起人,可以是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服务端在添加群组成员时,可以将用户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也可以向用户发送入群确定消息。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进一步的,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用户进行入群确认;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服务端根据用户对应的标识,向用户所登录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加入工单群的链接,以由该用户点击链接确认加入工单群;服务端响应于用户的入群确认,将用户添加至工单。
在将用户添加至群组成员时,通过向用户发送入群确认消息,可以增强用户体验,避免给用户带来过多的打扰。
其中,发送入群确认消息的方式可以是即时通讯客户端的消息通知,也可以是向用户绑定的邮箱发送邮件或者向用户绑定的手机号发送短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入群确认消息可以是链接,以由用户点击加入群组,也可以是二维码,以由用户扫码加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可以包括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人员;
进一步的,可以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确定处理人员,并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具体的,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针对工作任务确定处理人员,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可以先确定所述工作任务的任务类型;
再根据所述任务类型,确定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其中,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可以是预先确定好的若干人员;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从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确定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例如,假设确定出工作任务的任务类型为产品售后咨询,则可以根据该任务类性,从预设的处理产品售后咨询的客服群组中,分配一个或多个处理该产品售后咨询的客服作为该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具体的,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出处理人员之后,将处理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时,可以先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处理人员是否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将所述处理人员自动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继续举例,当分配的客服是负责产品售后咨询的客服时,无需发送确认请求,直接将该客服添加至产品售后咨询对应的沟通群。
进一步的,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不是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向所述处理人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处理人员进行入群确认;响应于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处理人员的入群确认,将所述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当工单群中的客服或用户邀请其他人员加入群聊时,如果其他人员并不在预设的人员名单中,则需要向该其他人员发送入群确认。
值得说明的是,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处理人员群组可以包括由所述用户和若干负责处理所述用户创建的工作任务的处理人员构成的服务群组。
例如,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可以是一个服务群,该服务群包含了需要服务的若干个用户,以及提供服务的若干个客服;当确定出的处理人员都在该服务群时,将处理人员自动添加至新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以解决工作任务。
而当要添加的处理人员不在服务群时,可以向该处理人员发送入群确认;当处理人员确认入群之后,将该处理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发送入群确认消息的方式以及入群确认消息的类型可以参照前述添加用户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创建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可以应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案,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任务可以包括客服工作任务;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至少包括针对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的客服。
另外,还可以实现同企业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作沟通;
例如,A部门的同事甲可以针对某一事件发起来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服务端响应于该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创建工作任务以及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服务端可以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B部门的同事乙、C部门的同事丙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上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创建之后,只有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或者被邀请加入该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人员,才可以针对该工作任务进行沟通。通过创建特定的群,解决特定的工作任务,且只有相关人员才会在群内,既可以提高任务处理效率,又可以提高信息安全性。
而在上述工作任务完成之后,由于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不再发挥作用,完成了沟通的使命,可以将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解散,避免群组过多影响用户找到需要的群组,造成用户体验下降。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服务端可以接收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任务处理人员在完成工作任务后,可以通过即时通讯客户端发起工作任务结束请求;服务端响应于该结束请求,将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至此工作任务完成,并同时解散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为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得到用户的认可,可以向用户发起结束确认;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下发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客服可以先通过即时通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起工单结束请求;服务端响应于该结束请求,向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下发与该工单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用户对该工单结束确认之后,返回给服务端;服务端将该工单设置为结束状态,并结算与该工单对应的工单群。
然而在工作任务完成时,解散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当后续出现该工作任务出现问题需要复盘或需要进行排查时,无法查看该工作任务的聊天记录。
因此,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解散与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之前,还可以对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进行备份存储,并在备份存储完成后,进一步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先将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沟通记录进行备份,再解散该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可以保证后续需要查找沟通记录时,可以根据工作任务查找到与之关联的沟通记录。
为进一步提高沟通记录备份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将服务端接入区块链,将原本保存在服务端的沟通交流发布至区块链进行数据存证。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将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进行数据存证;其中,所述服务端接入了区块链。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在根据用户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创建工作任务的同时,自动创建与工作任务关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实现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创建不同的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使得每个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进行沟通处理,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群组管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应用于即时通讯客户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步骤202: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步骤203: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本实施例中,即时通讯客户端可以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例如,用户可以点击用户界面中提供的选项,服务端监听到该点击操作时,判断用户点击的选项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单的预设操作。
另外,即时通讯客户端还可以监听用户在聊天界面中的特定关键词;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用户界面可以包括聊天界面;
进一步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可以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输入的关键词,并确认所述关键词是否为预设关键词;如果所述关键词为所述预设关键词,向所述用户输出服务列表;其中,所述服务列表中包括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例如,当用户在服务群的聊天界面中输入“我要创建工单”时,此时即时通讯客户端可以获取到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创建工单”,并确认出该关键词为预设关键词;继而可以向用户输出服务列表,向用户提供创建工单的若干选项。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的效率,增强用户的体验,可以在即时通讯客户端中接入智能服务机器人;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接入了智能服务机器人;所述预设关键词包括用于触发唤醒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关键词;所述服务列表包括与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列表。
例如,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唤醒智能服务机器人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
如图3中的a所示,用户可以在和智能服务机器人的聊天界面中,输入“工单”之后,智能服务机器人响应于该关键词,向用户输出常见问题、工单查询、工单创建以及历史工单等服务列表;
如图3中的b所示,用户也可以在服务群中用“@智能服务机器人+工单”的格式,将智能服务机器人唤醒,智能服务机器人向用户输出与关键词对应的服务列表。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基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发送的聊天内容,确定所述聊天内容中是否包含预设的关键词;如果所述聊天内容包含所述预设的关键词,在所述聊天内容对应的位置上输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例如,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当用户在聊天界面中发送的聊天内容为“我想要申请退款”,并确定出聊天内容中包含预设的关键词“退款”,则可以在用户的聊天内容下方显示“创建工单”的用户选项,用户或客服可以通过点击该选项触发创建退款任务。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例如,当用户在用户界面中点击的选项是用于触发创建工单的预设操作时,向用户输出工单创建页面,并获取用户在工单创建页面中填写的工单表项。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具体的,服务端可以根据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确定工作任务的类型,并根据该工作任务类型,从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确定出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进而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创建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值得说明的是,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进一步的,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可以响应于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入群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入群确认提示;继而响应于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群确认提示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返回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信息。
例如,服务端在工单群创建完成后,可以根据用户标识向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即时通讯客户端可以输出一个界面显示入群确认提示,用户可以在该界面点击确认以使服务端在接收到用户的入群确认信息之后将用户加入至工单群。
在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之后,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可以在该群组中针对该工作任务进行沟通,并在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向用户发起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
具体的,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所下发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提示,以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将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返回至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例如,客服向服务端发起工单完成请求,服务端将该工单完成请求下发至用户;用户对应的客户端响应于工单完成请求,向用户输出工单完成确认的提示,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进行完成确认;服务端接收到用户对应的客户端返回的确认信息,将工单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该工单对应的工单群。
在以上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在根据用户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创建工作任务的同时,自动创建与工作任务关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实现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创建不同的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使得每个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进行沟通处理,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到客服场景中,当应用到客服场景中时,所述工作任务可以包括客服工作任务,例如工单,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至少包括针对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的客服。
以下结合客服场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用在客服场景中时,提供的一种群组管理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为即时通讯客户端和服务端;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和服务端相互配合,包括以下步骤:
S501:即时通讯客户端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
具体的,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可以是点击操作,例如点击创建工单的选项;也可以是在用户界面中输入的内容;
其中,用户界面可以包括聊天界面,该聊天界面可以是用户和客服的一对一聊天界面,也可以是用户所在的服务群的聊天界面。
S502:即时通讯客户端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具体的,可以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输入的关键词,并确认所述关键词是否为预设关键词。
S503: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
具体的,如果所述关键词为所述预设关键词,可以向所述用户输出服务列表;
其中,所述服务列表中可以包括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在上述S501~S503过程中,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可以接入智能服务机器人;所述预设关键词可以包括用于触发唤醒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关键词;所述服务列表可以包括与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列表。
另外,基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发送的聊天内容,可以确定所述聊天内容中是否包含预设的关键词;如果所述聊天内容包含所述预设的关键词,可以在所述聊天内容对应的位置上输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S504:即时通讯客户端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其中,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中可以包括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
S505:即时通讯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
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可以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S506:服务端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其中,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与对应的所述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相关联。
S507:服务端根据所述工作任务的任务类型,从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确定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其中,所述处理人员群组可以包括由所述用户和若干负责处理所述用户创建的工作任务的处理人员构成的服务群组。
S508:服务端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处理人员是否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
如果是,执行步骤S509;如果否,执行步骤S510、S511。
S509:服务端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具体的,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将所述处理人员自动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S510:服务端向所述处理人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
具体的,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不是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向所述处理人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处理人员进行入群确认。
S511:服务端响应于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处理人员的入群确认,将所述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除了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外,还可以将发起工作任务的用户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S512:服务端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
S513:即时通讯客户端响应于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入群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入群确认提示。
S514:用户进行入群确认。
S515:即时通讯客户端响应于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群确认提示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返回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信息。
S516: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之后,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可以在该群组中针对该工作任务进行沟通,并在工作任务完成之后,向用户发起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
S517:服务端接收所述处理人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
S518: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下发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
S519: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提示。
S520: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
S521: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将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返回至所述服务端。
S522: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
S523:服务端对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进行备份存储;
其中,所述服务端可以接入区块链;
具体的,可以将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进行数据存证。
S524: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本申请在根据用户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创建工作任务的同时,自动创建与工作任务关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添加至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实现基于不同的工作任务创建不同的群组,且该群组的成员中只包括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使得每个工作任务都有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进行沟通处理,提高了工作任务的处理效率。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装置的实施例。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群组管理装置的实施例。本申请的群组管理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的群组管理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除了图6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电子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群组管理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所述群组管理装置700可以应用在前述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创建单元702,用于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添加单元703,用于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与对应的所述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相关联。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所述添加单元703还包括:
第一确认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用户进行入群确认;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包括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人员;
所述添加单元703包括:
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确定处理人员,并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针对工作任务确定处理人员包括:
确定所述工作任务的任务类型;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确定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任务类型,确定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从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确定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包括:
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处理人员是否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
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将所述处理人员自动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添加单元703还包括:
第二确认单元,用于当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不是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向所述处理人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处理人员进行入群确认;响应于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处理人员的入群确认,将所述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人员群组包括由所述用户和若干负责处理所述用户创建的工作任务的处理人员构成的服务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任务包括客服工作任务;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至少包括针对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的客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群组管理装置还包括:
结束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束单元包括:
第三确认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下发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束单元还包括:
备份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进行备份存储,并在备份存储完成后,进一步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接入了区块链;所述备份单元进一步包括:
存证单元,用于将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进行数据存证。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群组管理装置的框图,如图8所示,所述群组管理装置800可以应用在前述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中,包括:
监听单元801,用于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获取单元802,用于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请求单元803,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界面包括聊天界面;
所述监听单元801还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输入的关键词,并确认所述关键词是否为预设关键词;如果所述关键词为所述预设关键词,向所述用户输出服务列表;其中,所述服务列表中包括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接入了智能服务机器人;所述预设关键词包括用于触发唤醒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关键词;所述服务列表包括与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列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判断单元还包括: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发送的聊天内容,确定所述聊天内容中是否包含预设的关键词;如果所述聊天内容包含所述预设的关键词,在所述聊天内容对应的位置上输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所述群组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一提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入群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入群确认提示;响应于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群确认提示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返回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群组管理装置还包括: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所下发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提示,以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将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返回至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本申请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客户端设备实施例、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装置、装置、模块或模块,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常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可能包括外部接口,以能够与其他设备或者部件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用户身份验证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另一种电子设备的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常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可能包括外部接口,以能够与其他设备或者部件进行通信。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与用户身份验证逻辑对应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被促使:
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应用于服务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的生命周期与对应的所述工作任务的生命周期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用户进行入群确认;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将所述用户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包括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人员;
所述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包括:
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确定处理人员,并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所述针对工作任务确定处理人员包括:
确定所述工作任务的任务类型;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确定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任务类型,确定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包括:
根据所述任务类型,从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确定出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处理人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将确定出的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包括:
判断确定出的所述处理人员是否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
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为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将所述处理人员自动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处理人员不是所述预设的处理人员群组中的群组成员,向所述处理人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入群确认消息,以由所述处理人员进行入群确认;响应于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处理人员的入群确认,将所述处理人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方法,所述处理人员群组包括由所述用户和若干负责处理所述用户创建的工作任务的处理人员构成的服务群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工作任务包括客服工作任务;所述与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至少包括针对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确定出的处理所述客服工作任务的客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
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响应于结束请求,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包括:
响应于所述结束请求,向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下发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以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
响应于所述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返回的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所述在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之前,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进行备份存储,并在备份存储完成后,进一步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所述服务端接入了区块链;
所述对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进行备份存储,包括:
将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中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沟通记录,发布至所述区块链进行数据存证。
15.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应用于即时通讯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用户界面包括聊天界面;
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输入的关键词,并确认所述关键词是否为预设关键词;
如果所述关键词为所述预设关键词,向所述用户输出服务列表;其中,所述服务列表中包括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即时通讯客户端,接入了智能服务机器人;所述预设关键词包括用于触发唤醒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关键词;所述服务列表包括与所述智能服务机器人对应的服务列表。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在所述聊天界面中发送的聊天内容,确定所述聊天内容中是否包含预设的关键词;
如果所述聊天内容包含所述预设的关键词,在所述聊天内容对应的位置上输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用户选项。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还包括与请求创建所述工作任务的用户对应的用户标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还包括所述用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所述服务端发送的入群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入群确认提示;
响应于所述用户针对所述入群确认提示的确认操作,向所述服务端返回所述用户的入群确认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群组成员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针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请求,所下发的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消息;
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消息,向所述用户输出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结束确认提示,以由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进行结束确认;
将所述用户对所述工作任务的结束确认返回至所述服务端,以使所述服务端响应于所述结束确认,将所述工作任务设置为结束状态,并解散与所述工作任务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21.一种群组管理装置,应用于服务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对应的即时通讯客户端发送的工作任务创建请求;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创建单元,用于响应于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添加单元,用于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22.一种群组管理装置,应用于即时通讯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监听单元,用于监听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响应于监听到的所述用户在用户界面中触发的操作,确定所述操作是否为用于触发创建工作任务的预设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如果所述操作是所述预设操作,向所述用户输出工作任务创建页面,并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工作任务创建界面中输入的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
请求单元,用于向服务端发送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其中,所述工作任务创建请求包括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以使所述服务端基于所述用于创建工作任务的数据创建所述工作任务,以及为所述工作任务创建对应的工作任务沟通群组,并将与所述工作任务相关的人员作为群组成员添加至所述工作任务沟通群组。
CN202110615663.4A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4381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5663.4A CN113438147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15663.4A CN113438147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38147A true CN113438147A (zh) 2021-09-24

Family

ID=77803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15663.4A Pending CN113438147A (zh) 2021-06-02 2021-06-02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43814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78144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Payoda Inc.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system for requesting configuration updates for application objects across data centers
CN109218166A (zh) * 2018-06-15 2019-01-15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即时通讯的方法
CN109714241A (zh) * 2017-10-25 2019-05-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的任务处理方法和群组的任务处理装置
CN109768917A (zh) * 2019-01-16 2019-05-17 中民乡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聊群组的问答服务方法
CN112488325A (zh) * 2020-10-29 2021-03-1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运维工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9680A (zh) * 2021-01-14 2021-05-07 深圳市富联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即时语音服务中心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078144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Payoda Inc. Application provisioning system for requesting configuration updates for application objects across data centers
CN109714241A (zh) * 2017-10-25 2019-05-0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群组的任务处理方法和群组的任务处理装置
CN109218166A (zh) * 2018-06-15 2019-01-15 深圳市康拓普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工作任务的即时通讯的方法
CN109768917A (zh) * 2019-01-16 2019-05-17 中民乡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群聊群组的问答服务方法
CN112488325A (zh) * 2020-10-29 2021-03-12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运维工单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69680A (zh) * 2021-01-14 2021-05-07 深圳市富联芯微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即时语音服务中心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7577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processing actions utilizing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data of a group-base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903902B2 (en) Framework and method for real-time embedded collaboration using business process and transaction context
JP5417336B2 (ja) オンライン連帯保証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US1094331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mode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CN106878043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和装置
AU2022215318B2 (en) Intermediated access to entity information profiles
WO201502790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visiting user groups
KR20170027061A (ko) 인스턴트 메신저 상의 가상 도우미 애플리케이션 이용 방법 및 장치
CN109615329A (zh) 合理化建议的线上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设备
US2020032248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cheduling and Initiating a Conference Call or Other Event
CN114596076A (zh) 基于多个端交互的案件管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72644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haring data across groups
CN101894312B (zh) 信息交换、共享系统及其方法
US20140279235A1 (en) Enabling collaborative reactions to images
CN115525449B (zh) 微服务数据传输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US20140379510A1 (en) Auction apparatus, auction method, storage medium, and auction system
CN113438147A (zh) 一种群组管理方法及装置
US9692675B1 (en) Activity stream based collaboration
US9635135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andling replies to transaction requests
CN114723380A (zh) 线上会议记录查询方法、会议记录生成方法及装置
EP1172746A2 (en) Method, system, and software for workflow event organization
CN111507817A (zh) 固定资产盘点方法及装置
US995941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joining online meetings
CN115271668B (zh) 一种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系统
JP2001229236A (ja) 商談装置、商談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及び商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