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9393A -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9393A
CN112529393A CN202011410512.7A CN202011410512A CN112529393A CN 112529393 A CN112529393 A CN 112529393A CN 202011410512 A CN202011410512 A CN 202011410512A CN 112529393 A CN112529393 A CN 112529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final
evaluation
determining
techn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05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9393B (zh
Inventor
吴庆
曾令康
陈闽林
陈文伟
王云棣
白杰
王丹
方梦然
方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Information and Tele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105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939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201141051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2529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9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9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实现中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且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然后分别确定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和各个备选通信技术对应的每一个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将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该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以供选取参考。上述实现中,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从而实现了指标数量均衡的模型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使得各末级指标的权重不会出现非期望下的过大或过小,避免造成评分结果的偏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Description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通信网技术,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骨干通信网和终端通信接入网。终端通信接入网是骨干通信网到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网络,更贴近电网末端的用户侧。由于用户分布广泛、用户现场环境多样且复杂、并考虑通信技术体制及相关成本效益等因素,可以选择的通信方式非常多,例如wifi、蓝牙、微功率无线、2G、3G、4G、5G、串行通信、以太网通信等等。如何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提升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网络利用效率,提出一种科学的选择原则及方法,是领域内技术人员的一个研究热点。
当前存在一种层次分析法,为选择电力终端通信方式的常用匹配模型,其基本原理如下:对于一个评价体系,例如本申请关心的建立“在许多备选通信技术中,针对某种电力业务应用场景,不同通信技术的适合程度”这样一个评价体系,将会提出一系列的评价参数指标,从不同维度、不同角度来综合评判和反映通信技术与电力业务应用场景的匹配度情况,而且,每一项评价指标对最终结果的影响程度(评价指标的权重)也不同。也即,针对某一个特定的电力业务应用场景,仅会关心其中一部分指标项,而另外一部分指标项可能则不会特别在意。而针对不同的电力业务应用场景,所关心的指标项也不一定相同。举个例子,对于电力控制类业务,通常更关心通信安全(下达的控制指令不被攻击和篡改),而对设备成本相对而言并不太在意;对于一般采集业务,可能更在乎成本,对通信的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
基于此,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来建立通信技术匹配度评价指标体系模型。首先构造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进行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最后确定权重并进行一致性分析。上述步骤举一个例子如下:
表1评价体系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21
如上表举例所示,一级评价指标有三个大类(A1~A3),然后每个一级评价指标下分别有多个二级评价指标B。针对某一个特定业务场景,通过对A1~A3、B1~B12分别进行权重设置,可以得到该特定业务场景下,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再对应上不同通信技术在该指标项下的评分(0~100分,分档,下面表2最后两列为例),就能得到最终的技术匹配度排名,举例如下。
表2匹配结果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22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31
上表中,“指标权重”列(第二列)的数值,是通过一系列评分和计算得到的(通过一致矩阵法计算确定);通信技术1和通信技术2的各项指标评分,通过打分得到。通过对每一行的“指标权重”与“指标评分”相乘,最后再加起来,就能得到最后匹配评分结果——通信技术1得分82.76,通信技术2得分90.676——可以得到“通信技术2相对通信技术1更匹配该特定业务场景”的结论,进而指导该特定业务现场优选通信技术2进行实施。
但上述实现,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指标体系维度不合理,末级指标项的权重存在天然的差异,有的下级指标项过多过细,导致某一项指标的权重出现(非期望下的)过小,即使某一个通信技术对应该指标项的评分很出众(很符合业务应用场景要求),但却被小权重拉低了总评分,进而导致技术匹配评价结果出现偏差;同理,相反的,个别指标权重过大也可能会导致结果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包括: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
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确定N个备选通信技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将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其中的加权求和为将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对应的技术评分相乘后得到的数值求和;
将所述最终技术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确定为目标通信技术。
可选的,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本、产业和效益。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包括:
确定每一级评价指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
将各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加权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所述加权处理为将所述末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与其每一级的父节点的归一化权重相乘。
可选的,所述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包括:
基于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满足需求的情况确定其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可选的,所述满足需求的情况分为大于未来需求、满足未来需求、大于当前需求、满足当前需求和不满足当前需求。
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包括:
指标体系构建模块,用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
指标权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通信技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N个备选通信技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技术评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评分计算模块,用于将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其中的加权求和为将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对应的技术评分相乘后得到的数值求和;
目标技术确定模块,将所述最终技术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确定为目标通信技术。
可选的,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本、产业和效益。
可选的,所述指标权重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权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一级评价指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
第二权重确定模块,用于将各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加权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所述加权处理为将所述末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与其每一级的父节点的归一化权重相乘。
可选的,所述技术评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满足需求的情况确定其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可选的,所述满足需求的情况分为大于来需求、满足未来需求、大于当前需求、满足当前需求和不满足当前需求。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实现中首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且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然后分别确定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和各个备选通信技术对应的每一个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将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该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以供选取参考。上述实现中,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从而实现了指标数量均衡的模型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使得各末级指标的权重不会出现非期望下的过大或过小,避免造成评分结果的偏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确定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的流程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所示,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因此构建了指标数量均衡的模型体系,这样使得各个末级指标项的归一化权重更加公平合理,从而能够得到更准确的归一化权重,提升最终评价结果的准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基于层次分析法实现,因此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为层析分析法建立的数量相同的各级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表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示意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每个一级评价指标下的二级评价指标的数量均为4个。
表3本发明提出的评价指标体系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71
当前的评价指标体系,通常指标体系维度单一,仅从通信技术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最终得到的评价过不够客观。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表3,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本、产业和效益。具体的,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整理梳理各种电力业务对通信的需求,比如业务数据量、实时性、安全防护要求等等;另一方面,要抽象出各种通信技术的特征,比如传输带宽、通信时延、加密方法等。将这些业务需求和技术特征,通过某种科学的手段(建立数学匹配模型),进行适配,就能得到指导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规划的方法,得到评价指标体系。
而表3所示指标评价体系即为维度更加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在设定时可以根据实际现场应用需求和情况来进行选择所设定的指标条目,设定原则可来自于现场的要求和经验。表3所示指标评价体系从通信技术、经济性(成本)、产业链、带来的效益(及安全)四个维度来进行全面考虑,将业务上下游(设备厂商、电网企业、用电用户)的需求和利益都考虑进来,更贴近实际应用和操作。
表3中,在“A1技术”方面,选取了针对电力业务应用而言,最为关心的四个参数:通信带宽(对应电力业务——尤其是高清视频类业务——对数据量和传输速率要求)、通信时延(对应电力业务——尤其是控制业务——对毫秒级传输时延的要求)、接入容量(对应电力业务——尤其是电力物联网业务——海量终端的接入需求)、电力适应性(通信技术能够为电力业务进行适配性改造)。其他常见的通信指标,如误码率、通信距离等,对于电力业务、对于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需求而言,不同通信技术之间的差异很小,因此不作为考虑的评价指标。
在“A2成本”方面,考虑了通信技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包括通信设备采购成本(对于物联网终端而言,因为量很大,所以对成本很敏感;对于控制类业务而言,因为安全稳定最重要,所以对采购成本可能不太在意)、通信网络建设成本(例如,城市里面挖沟铺设光缆就很困难,专门为一个偏远变电站建设一套完整的5G网络代价就很大)、运行维护成本(主要考虑该通信技术在运行过程中进行维护的成本,主要是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此外,最重要的一个考虑点是,对通信设备功耗的要求,一些只能用电池供电的场景,选择低功耗的通信技术非常有必要,不然频繁更换电池非常麻烦)、系统扩展成本(考虑系统或业务未来几年的增长情况,终端接入量的增长,带来的系统扩建成本)。
在“A3产业”方面,主要就是考虑整个产业链的情况,该通信技术是否是成熟技术而不存在一些技术隐患或缺陷,业务对先进技术(比如5G)有没有迫切需求,设备厂商是否较多(避免厂商没了设备没有替代品,或者厂商过少导致技术和价格垄断),对国产化水平(比如“国网芯”)的支持力度和需求等。
在“A4效益”方面,主要是客户效益和安全两方面。客户效益方面就是通信技术的可靠性和(电力企业)可控性,以及考虑发生通信故障时会对多大数量的客户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安全方面,一方面是对用户、企业的敏感数据的保护(是否具备通道安全防护能力),另一方面是根据电力要求,关键电力业务需要与一般电力业务分开通道传输(也即具备建立逻辑隔离通道、物理隔离通道的能力)。
步骤101后,进入步骤102。
步骤102: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其中的末级指标,为最后一级的细化指标,其指标权重可采用一致矩阵法来确定。为了便于理解其具体实现,做如下介绍:
在确定各层次各指标之间的权重时,如果只是定性的结果,则常常不容易被别人接受,因而采用一致矩阵法,即不把所有因素放在一起比较,而是两两相互比较,以尽可能减少性质不同的诸因素相互比较的困难,以提高准确度。对于指标i和指标j,aij为指标i与指标j重要性比较结果,具有如下性质:aij=1/aji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91
所有同一层级(如A1~A3之间,或者A2下面的B6~B9之间)指标项两两相互比较之后,就能得到判断矩阵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92
再进行归一化处理,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093
在对多个元素进行比较时,人们的判断难以保持完全一致性。为了使对影响因素重要性的比较具有逻辑的一致性,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个判断矩阵计算一致性比率,若一致性比率小于0.1,则检验通过;若不通过,需重新通过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步骤102后,进入步骤103。
步骤103:确定N个备选通信技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本实施例中,备选通信技术可以但不限制为包括光纤、4G无线公网、5G无线公网、电力无线专网、中压电力线载波中的任意的至少两种。当然,备选通信技术还可以包括上述几种通信技术之外的其他通信技术,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制。
步骤104: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为了对不同通信技术的匹配度做出量化评价,在某一应用场景下,对不同技术的二级评价指标满足场景应用要求的情况进行定级,定级原则如下表所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分。
表4通信技术评分依据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101
步骤105:将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
其中的加权求和为将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对应的技术评分相乘后得到的数值求和。
步骤106:将所述最终技术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确定为目标通信技术。
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说明其与当前场景下的应用更加匹配,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本实施例所述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从而实现了指标数量均衡的模型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使得各末级指标的权重不会出现非期望下的过大或过小,避免造成评分结果的偏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确定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的流程图,参见图2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可以包括:
步骤201:确定每一级评价指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
步骤202:将各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加权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其中,所述加权处理为将所述末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与其每一级的父节点的归一化权重相乘。在后面介绍的一个具体实现中,将对上述内容结合实例详细介绍。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可以包括:基于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满足需求的情况确定其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所述满足需求的情况可以但不限制分为大于来需求、满足未来需求、大于当前需求、满足当前需求和不满足当前需求。
下面将结合一个实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记载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做具体介绍。
首先,确定各个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以表3所示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其中的各个指标项的指标权重,与电力业务需求和现场应用情况紧密相关,也即,不同的电力业务、不同的部署环境,对指标项的评分将产生差异性的影响。例如:同样是核心城区的某个供电业务,一个是首都的核心城区供电,一个是三线城市的核心城区供电。对首都的核心城区,需要非常高的安全性,防止有人在通信过程中搞破坏,造成不好的社会及政治影响,这种情况下可能更关注安全性,甚至不计成本去保障供电安全。而在三线城市,偶尔停电一阵子问题也不太大,那么可能就会考虑运行成本与安全的折中。这样,就会导致同一个指标项(例如经济性),在不同的地区(首都、三线城市)会有不同的权重,这就是相同业务在不同部署环境下的差异性。另一个例子,如果是简单的通过远程通信抄收某个家庭电表读数,抄一次抄不上来,可能过一会再抄第二次、第三次,直至最终能抄上来,这种情况对通信时延、可靠性的要求较低。如果是在app上买了电,供电公司很长时间不能把字数充到用户电表上恢复供电,用户就会投诉,造成供电服务水平下降,因此这种情况可能就会对通信的可靠性、实时性有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不同电力业务的差异性。
同时,考虑实际建设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情况,不可能单独为某一个电力业务建网,而是考虑该区域(比如北京市或者主城区)的整体情况,将区域内各种各样的电力业务进行综合考量,来进行指标评分。为了具备典型性和代表性,以国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中供电区域划分表作为依据,分别以A+类(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最高,对成本最不敏感)、C类(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低,对成本比较敏感)供电区域作为例子来进行对照说明。
基于一致阵法,确定:
A+类供电区域一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A1 A2 A3 A4 归一化权重
A1 1.0000 2.0000 0.3333 0.2000 0.112760
A2 0.5000 1.0000 0.2500 0.2000 0.074200
A3 3.0000 4.0000 1.0000 0.3333 0.263897
A4 5.0000 5.0000 3.0000 1.0000 0.549143
C类供电区域一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A1 A2 A3 A4 归一化权重
A1 1.0000 0.5000 0.5000 0.3333 0.121358
A2 2.0000 1.0000 3.0000 1.0000 0.353508
A3 2.0000 0.3333 1.0000 0.5000 0.171625
A4 3.0000 1.0000 2.0000 1.0000 0.353508
A+类供电区域二级评价指标:
(a)“A1技术”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1 B2 B3 B4 归一化权重
B1 1.0000 0.2500 0.5000 0.5000 0.107241
B2 4.0000 1.0000 3.0000 2.0000 0.474726
B3 2.0000 0.3333 1.0000 0.5000 0.162971
B4 2.0000 0.5000 2.0000 1.0000 0.255063
(b)“A2成本”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5 B6 B7 B8 归一化权重
B5 1.0000 0.2500 0.2000 0.5000 0.080951
B6 4.0000 1.0000 0.5000 2.0000 0.287908
B7 5.0000 2.0000 1.0000 3.0000 0.476452
B8 2.0000 0.5000 0.3333 1.0000 0.154689
(c)“A3产业”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9 B10 B11 B12 归一化权重
B9 1.0000 3.0000 0.5000 0.3333 0.180627
B10 0.3333 1.0000 0.3333 0.3333 0.094232
B11 2.0000 3.0000 1.0000 0.5000 0.282697
B12 3.0000 3.0000 2.0000 1.0000 0.442444
(d)“A4效益”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13 B14 B15 B16 归一化权重
B13 1.0000 0.5000 0.3333 0.3333 0.109775
B14 2.0000 1.0000 0.3333 0.5000 0.171807
B15 3.0000 3.0000 1.0000 0.3333 0.297579
B16 3.0000 2.0000 2.0000 1.0000 0.420840
C类供电区域二级评价指标:
(a)“A1技术”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1 B2 B3 B4 归一化权重
B1 1.0000 0.5000 0.3333 1.0000 0.137942
B2 2.0000 1.0000 0.3333 2.0000 0.231990
B3 3.0000 3.0000 1.0000 3.0000 0.492125
B4 1.0000 0.5000 0.3333 1.0000 0.137942
(b)“A2成本”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5 B6 B7 B8 归一化权重
B5 1.0000 3.0000 2.0000 4.0000 0.456515
B6 0.3333 1.0000 0.5000 3.0000 0.173438
B7 0.5000 2.0000 1.0000 4.0000 0.291687
B8 0.2500 0.3333 0.2500 1.0000 0.078360
(c)“A3产业”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9 B10 B11 B12 归一化权重
B9 1.0000 3.0000 2.0000 3.0000 0.445724
B10 0.3333 1.0000 0.3333 0.5000 0.105058
B11 0.5000 3.0000 1.0000 2.0000 0.284792
B12 0.3333 2.0000 0.5000 1.0000 0.164425
(d)“A4效益”二级评价指标评分权重:
B13 B14 B15 B16 归一化权重
B13 1.0000 2.0000 3.0000 0.5000 0.292222
B14 0.5000 1.0000 2.0000 0.5000 0.186714
B15 0.3333 0.5000 1.0000 0.3333 0.107799
B16 2.0000 2.0000 3.0000 1.0000 0.413265
根据已有的层次分析法相关公式,已验证上述各矩阵(表格)的一致性比率小于0.1,满足一致性要求。对一、二级评价指标加权(对应相乘,如A1的归一化权重与B1的归一化权重相乘),得到A+类和C类供电区域指标权重如下:
表5不同供电区域二级评价指标权重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141
可见,不同供电区域,对评价指标的要求(关注点、权重)不一样。
确定了各个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后,需要确定每一个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通信技术评分与具体的业务和应用场景无关,评分项与表3逐一对应,根据前文表4介绍的评分依据打分。
各通信技术评分结果如下:
表6不同通信技术指标评分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142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151
将表5和表6对应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和技术评分相乘后累加,得到不同供电区域的总评分结果。
表7最终匹配计算结果
Figure BDA0002814602640000152
由表7可见,在A+类供电区域,优先采用光纤通信技术和电力无线专网通信技术(总评分高),以无线公网通信技术(4G通信和5G通信)作为补充;在C类供电区域,优先采用无线公网通信技术,在条件允许和业务需要的情况下,可采用其他通信技术。
此外,根据以上方法,同样可以计算得到A、B、D、E类供电区域的通信技术匹配结果。
另一方面,除了光纤、4G无线公网、5G无线公网、电力无线专网、中压电力线载波等远程通信技术之外,还可以用上述方法指导本地通信技术(如WiFi、串口、USB、蓝牙等)进行适配选择。
本实施例所述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在为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技术选择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从通信技术、经济性、产业链、效益(及安全)四个维度来进行全面考虑,将业务流程中上下游(设备厂商、电网企业、用电用户)的需求和利益都考虑进来,更贴近实际应用。同时,该方法与具体的电力业务、具体的通信方式解耦,可以应对未来新出现的电力业务,也可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通信技术(也即评价体系对新业务、新技术也同样适用)。
此外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的子评价指标数量相同,基于层次分析法,使得各末级指标的权重不会出现非期望下的过大或过小,避免造成评价结果的偏差。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上述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了方法,对于本发明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装置实现,因此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装置,下面给出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3为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30可以包括:
指标体系构建模块301,用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
指标权重确定模块302,用于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通信技术确定模块303,用于确定N个备选通信技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技术评分确定模块304,用于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评分计算模块305,用于将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其中的加权求和为将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对应的技术评分相乘后得到的数值求和。
目标技术确定模块306,将所述最终技术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确定为目标通信技术。
本实施例所述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从而实现了指标数量均衡的模型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使得各末级指标的权重不会出现非期望下的过大或过小,避免造成评分结果的偏差,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准确。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可以但不限制为包括技术、成本、产业和效益。
所述指标权重确定模块可以包括:第一权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一级评价指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第二权重确定模块,用于将各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加权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所述加权处理为将所述末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与其每一级的父节点的归一化权重相乘。
所述技术评分确定模块具体可用于:基于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满足需求的情况确定其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所述满足需求的情况分为大于来需求、满足未来需求、大于当前需求、满足当前需求和不满足当前需求。
前述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以及其包含的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对应部分的内容介绍,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
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确定N个备选通信技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将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其中的加权求和为将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对应的技术评分相乘后得到的数值求和;
将所述最终技术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确定为目标通信技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本、产业和效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包括:
确定每一级评价指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
将各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加权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所述加权处理为将所述末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与其每一级的父节点的归一化权重相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包括:
基于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满足需求的情况确定其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需求的情况分为大于未来需求、满足未来需求、大于当前需求、满足当前需求和不满足当前需求。
6.一种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指标体系构建模块,用于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所述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至少两级评价指标,在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相同级别的父评价指标下对应的子评价指标的数量相同;
指标权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
通信技术确定模块,用于确定N个备选通信技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技术评分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评分计算模块,用于将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所有末级指标加权求和,得到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的最终技术评分,其中的加权求和为将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与对应的技术评分相乘后得到的数值求和;
目标技术确定模块,将所述最终技术评分最高的备选通信技术确定为目标通信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包括技术、成本、产业和效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权重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权重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一级评价指标中每一个评价指标的归一化权重;
第二权重确定模块,用于将各级评价指标对应的加权处理,得到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指标权重,所述加权处理为将所述末级指标的归一化权重与其每一级的父节点的归一化权重相乘。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技术评分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每一个所述备选通信技术满足需求的情况确定其分别对应的每一个所述末级指标的技术评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需求的情况分为大于来需求、满足未来需求、大于当前需求、满足当前需求和不满足当前需求。
CN202011410512.7A 2020-12-03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2529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0512.7A CN112529393B (zh) 2020-12-03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10512.7A CN112529393B (zh) 2020-12-03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9393A true CN112529393A (zh) 2021-03-19
CN112529393B CN112529393B (zh) 2024-05-28

Family

ID=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01898A (ru) * 2009-01-21 2010-07-27 Маргарит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Сидорова (RU) Способ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гемостаза с помощью нейросетев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US20120072366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 (isv) solution evaluation
CN103646352A (zh) * 2013-11-14 2014-03-1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脆弱性的电力应急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5471624A (zh) * 2015-11-16 2016-04-0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接入终端通信接入网的综合评价方法
CN205320084U (zh) * 2016-01-26 2016-06-1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定量评估装置
WO2018053935A1 (zh) * 2016-09-20 2018-03-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采用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的动设备运行状态模糊评价及预测方法
WO2019100504A1 (zh) * 2017-11-22 2019-05-31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交易指标体系的方法
CN110751378A (zh) * 2019-09-29 2020-02-04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设施退役方案评价方法以及系统
CN110866694A (zh) * 2019-11-14 2020-03-0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网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US20200282503A1 (en) * 2018-08-28 2020-09-10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cnc machine tools based on improved pull-off grade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09101898A (ru) * 2009-01-21 2010-07-27 Маргарита Александровна Сидорова (RU) Способ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параметров гемостаза с помощью нейросетевых технологий
US20120072366A1 (en) * 2010-09-20 2012-03-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 (isv) solution evaluation
CN103646352A (zh) * 2013-11-14 2014-03-19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一种基于脆弱性的电力应急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
CN105471624A (zh) * 2015-11-16 2016-04-06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一种通信设备接入终端通信接入网的综合评价方法
CN205320084U (zh) * 2016-01-26 2016-06-15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电力通信网络安全可靠性定量评估装置
WO2018053935A1 (zh) * 2016-09-20 2018-03-29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采用故障模式发生概率的动设备运行状态模糊评价及预测方法
WO2019100504A1 (zh) * 2017-11-22 2019-05-31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电力交易指标体系的方法
US20200282503A1 (en) * 2018-08-28 2020-09-10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omprehensiv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thod for cnc machine tools based on improved pull-off grade method
CN110751378A (zh) * 2019-09-29 2020-02-04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核设施退役方案评价方法以及系统
CN110866694A (zh) * 2019-11-14 2020-03-06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一种电网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系统及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en et al. Prioritizing low-carbon energy sources to enhance China’s energy security
Li et al. Development of low voltage network templates—Part I: Substation clustering and classification
CN110988422B (zh) 一种窃电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969347B (zh) 一种输电网结构形态评估方法
Dharmakeerthi et al. A comprehensive planning framework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deployment in the power grid with enhanced voltage stability
CN108921376B (zh) 一种智能配电网用电可靠性提升对象的优选方法及系统
Leal et al.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losses evaluation: A new analytical methodology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CN111178957B (zh) 一种用电客户电量突增预警的方法
Almutairi et al. Integrating stakeholder mapping and risk scenarios to improve resilience of cyber‐physical‐social networks
CN114862229A (zh) 电能质量评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aif et al. Hosting a community‐based local electricity market in a residential network
AU2021106109A4 (en) Evaluation index screening strategy for lean management of power system line loss under big data environment
Rathod et al. Design of electricity tariff plans using gap statistic for K-means clustering based on consumers monthly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data
CN102904252A (zh) 求解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不确定性潮流的方法
Lin et al. Voltage sag severity analysis based on improved FP-Growth algorithm and AHP algorithm
CN112529393A (zh)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016965A (zh) 设备供应商的评价方法及装置
CN112529393B (zh) 电力终端通信接入网的通信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2315646A (zh) 基于最大供电能力的配电网联络有效性与联络化简方法
CN115526393A (zh) 一种基于变电工程关键影响因素筛选的造价预测方法
Odashiro et al. Merit Evaluation of Peer‐to‐Peer Electricity Trading Between Prosumers
Bragatto et al. Developing a public EV charging infrastructure in a DSO's perspective: Hosting capacity assessment and grid reinforcements on a real case study
CN113326655A (zh) 辐射型配电网可靠性与经济性综合评估方法及装置
Barnacle et al. Multi‐objective transmission reinforcement planning approach for analysing future energy scenarios in the Great Britain network
Liu et al. Transformer fault diagnosis model based on iterative nearest neighbor interpolation and ensemble lear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