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1562B -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1562B
CN112521562B CN202011485567.4A CN202011485567A CN112521562B CN 112521562 B CN112521562 B CN 112521562B CN 202011485567 A CN202011485567 A CN 202011485567A CN 112521562 B CN112521562 B CN 112521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oxypropylene ether
alpha
olefin
base oil
olefin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556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1562A (zh
Inventor
何志强
徐冯逸如
陈骥
岳瑞丽
宋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ongda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556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15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1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1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1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15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83/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 C08F283/0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08F283/065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monomers on to polymers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 C08G on to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on to unsaturated polyethers, polyoxymethylenes or polyacet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145/00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 being a macromolecular compound containing oxygen
    • C10M145/18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145/24Polyethers
    • C10M145/26Polyoxyalkylenes
    • C10M145/30Polyoxyalkylenes of alkylene oxides containing 3 carbon atoms on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5/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5/02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 C10M2205/028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monomers having more than four carbon atoms
    • C10M2205/0285Organic macromolecular hydrocarbon compounds or fractions, whether or not modified by oxidatio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acyclic monomers containing aliphatic monomers having more than four carbon atoms used as base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MLUBRICATING COMPOSITIONS; USE OF CHEMICAL SUBSTANCES EITHER ALONE OR AS LUBRICATING INGREDIENTS IN A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 C10M2209/00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ontaining oxygen as ingredients in lubricant compositions
    • C10M2209/1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10M2209/103Polyethers, i.e. containing di- or higher polyoxyalkylene groups
    • C10M2209/105Polyethers, i.e. containing di- or higher polyoxyalkylene groups of alkylene oxides containing three carbon atoms only
    • C10M2209/1055Polyethers, i.e. containing di- or higher polyoxyalkylene groups of alkylene oxides containing three carbon atoms only used as base materi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Lubric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作润滑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为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共聚物。本文所述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可用作润滑基础油,并用于液压油、齿轮油或压缩机油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润滑基础油同时具有PAG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优点,也具有PAO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优点,且解决了PAG合成润滑油基础油与矿物油不相溶的缺陷,可进一步拓宽其应用领域。

Description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 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基础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润滑油是由基础油和少量用于改善润滑油性能的添加剂组成。长期以来市场供应的润滑基础油主要为矿物油。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工业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以及节能、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对高质量润滑油的需求不断增加,矿物油受其原料及生产工艺的限制,产品性能难以满足某些苛刻条件下的使用要求。因此,性能更优异的合成润滑油成为润滑基础油开发的热点和重点。
聚亚烷基二醇(PAG)是一类由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等环氧化合物开环聚合所得的高性能全合成润滑基础。PAG具有许多优良性能:(1)极低的摩擦系数,可有效地降低设备的运行温度和动力消耗;(2)优异的润滑性能;(3)极高的粘度指数,具有宽广的使用温度范围;(4)卓越的低温流动性;(5)完全燃烧,几乎不产生残渣、胶质,防止油泥的形成;(6)极佳的氧化和热稳定性,延长润滑油的使用寿命。
目前PAG已成功应用于高温润滑油、齿轮油、压缩机油、抗燃液压液、淬火液及金属加工液。但是PAG也存在缺点,其与传统的矿物油不相溶,极大限制了PAG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与矿物油相容性好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
本申请之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的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为了实现本发明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所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为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共聚物。在该共聚物中,含有端双键、聚氧丙烯醚键和烯烃键,其中,烷烃基团改善润滑基础油的油溶性;端双键结构的合成润滑油易形成梳状结构,有效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聚氧丙烯醚键能够提高润滑性和粘度指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包括烯丙醇聚氧丙烯醚、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α-烯烃包括α-辛烯、α-癸烯或α-十二烯烃中的一种。用于润滑油基础油的大部分均采用这三种长链烯烃,做出来的基础油粘度适中。
在第二方面,本身请提供一种如上所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以及引发剂混合,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反应,得到二元共聚物;
(2)依次利用稀碱溶液和去离子水将二元共聚物进行清洗,得到所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质量比为(1~10):1。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或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总质量的2%~8%。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20℃,反应的时间为4~8h。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稀碱溶液为质量分数5%~10%的碳酸氢钠溶液。
在第三方面中,本申请提供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应用。
在第三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用于液压油、齿轮油或压缩机油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申请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分子结构上同时包含聚醚基团和烃类结构,使其同时具有PAG合成润滑油的优点,也具有聚α-烯烃合成油(PAO)合成润滑油的优点。
(2)通过侧链引入烷烃基团改善PAG的油溶性,使其可溶解于传统的石油基矿物油;不仅在矿物油换用PAG合成油时不需要特别清理系统,而且可进一步扩宽PAG合成油的应用领域。
(3)含有端双键结构的合成润滑油易形成梳状结构,有效改善润滑油的低温流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的红外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说明、从上下文暗示或属于现有技术的惯例,否则本申请中所有的份数和百分比都基于重量,且所用的测试和表征方法都是与本申请的提交日期同步的。在适用的情况下,本申请中涉及的任何专利、专利申请或公开的内容全部结合于此作为参考,且其等价的同族专利也引入作为参考,特别这些文献所披露的关于本领域中的合成技术、产物和加工设计、聚合物、共聚单体、引发剂或催化剂等的定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本申请中的数字范围是近似值,因此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可包括范围以外的数值。数值范围包括以1个单位增加的从下限值到上限值的所有数值,条件是在任意较低值与任意较高值之间存在至少2个单位的间隔。例如,如果记载组分、物理或其它性质(如数均分子量,熔体指数等)是100至1000,意味着明确列举了所有的单个数值,例如100,101,102等,以及所有的子范围,例如100到166,155到170,198到200等。对于包含小于1的数值或者包含大于1的分数(例如1.1,1.5等)的范围,则适当地将1个单位看作0.0001,0.001,0.01或者0.1。对于包含小于10(例如1到5)的个位数的范围,通常将1个单位看作0.1。这些仅仅是想要表达的内容的具体示例,并且所列举的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的数值的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被认为清楚记载在本申请中。还应指出,本文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不限定先后顺序,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结构的物质。
关于化学化合物使用时,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单数包括所有的异构形式,反之亦然(例如,“己烷”单独地或共同地包括己烷的全部异构体)。另外,除非明确地说明,否则用“一个”,“一种”或“该”形容的名词也包括其复数形式。
术语“包含”,“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派生词不排除任何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的存在,且与这些其它的组分、步骤或过程是否在本申请中披露无关。为消除任何疑问,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本申请中所有使用术语“包含”,“包括”,或“具有”的组合物可以包含任何附加的添加剂、辅料或化合物。相反,除了对操作性能所必要的那些,术语“基本上由……组成”将任何其他组分、步骤或过程排除在任何该术语下文叙述的范围之外。术语“由……组成”不包括未具体描述或列出的任何组分、步骤或过程。除非明确说明,否则术语“或”指列出的单独成员或其任何组合。
本申请涉及一种聚氧丙烯醚/聚α-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其结构是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共聚物。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较佳地为烯丙醇聚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较佳地为800-1500。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α-烯烃为α-辛烯、α-癸烯或α-十二烯烃中的一种,较佳地为α-癸烯。
在第二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备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S1:将一定质量比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加入反应器中,添加引发剂,氮气氛围下,80-120℃下反应4-8h得到二元共聚物。
S2:用稀碱溶液洗涤粗产物,最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得到外观为无色至浅黄色油状液体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质量比为(10.0-1.0):1,较佳地为(8.0-3.0):1,更佳地为(6-4):1。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或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较佳地为过氧化苯甲酰。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总质量的2%-8%,较佳地为3-6%,更佳地为5%。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反应温度为80-120℃,较佳地为90-110℃,更佳地为100℃。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所述反应时间为4-8h,较佳地为5-7h,更佳地为6h。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所述稀碱溶液为质量分数5%~10%的碳酸氢钠溶液,较佳地为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
实施例
下面将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粘度的测定方法:用SYP1003-VIA石油产品运动粘度测定器,分别在40℃和100℃的条件下,重复测定每个样品流动时间3次后根据公式计算运动粘度,运动粘度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39258360000051
在上述计算公式中,v表示运动粘度,单位为mm2/s;t表示流动时间,单位为s;c表示管常数,根据GB/T 1995-1998法计算其粘度指数。
倾点的测试方法:按GB/T 3535-2006《石油产品倾点测定法》进行测试。
油溶性测试方法:将合成基础油与液体石蜡按质量比1:1加入比色皿中,上下激烈摇晃20下后静置观察,澄清无分层则定义为相溶,不透明或分层则定义为不相溶。
在下述实施例中,烯丙醇聚氧丙烯醚购于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购于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购于上海东大化学有限公司;
α-癸烯购于雪佛龙;
α-十二烯烃购于雪佛龙;
α-辛烯购于雪佛龙;
过氧化苯甲酰购于江苏培星化工有限公司;
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购于江苏培星化工有限公司;
过氧化甲乙酮购于姜堰市海翔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将数均分子量为1000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按质量比5: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占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总质量的5%),升温至100℃,反应6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癸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样品进行红外分析,如图1所示。
图谱分析如下:谱图中主要吸收峰有:2910、2850cm-1左右为甲基和亚甲基中饱和的C-H键的伸缩振动;指纹区721左右是非常典型(CH2)n,n≥4时,支链烷烃亚甲基C-H的面外摇摆振动吸收峰;1109cm-1为醚键的C-O的宽且强的特征吸收峰,从而证实所得产物为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
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2
将数均分子量为800的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十二烯烃按质量比8: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占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十二烯烃总质量的3%),升温至90℃,反应5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十二烯烃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3
将数均分子量为1300的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按质量比7: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甲乙酮(占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总质量的4%),升温至110℃,反应7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α-癸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4
将数均分子量为1500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辛烯按质量比4: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占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辛烯总质量的6%),升温至120℃,反应8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辛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5
将数均分子量为1100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按质量比6: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占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总质量的5%),升温至100℃,反应6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癸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6
将数均分子量为900的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按质量比3: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占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总质量的4%),升温至100℃,反应6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癸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7
将数均分子量为500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按质量比10: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占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总质量的2%),升温至80℃,反应8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癸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实施例8
将数均分子量为2000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按质量比1:1投入到反应釜中,搅拌混合,添加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占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与α-癸烯总质量的8%),升温至120℃,反应4h,得粗产物。用质量分数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洗涤粗产物,然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最后在110℃下真空脱水,得到外观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的烯丙醇聚氧丙烯醚/α-癸烯共聚物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对比例1
采用市购PAG类润滑基础油,具体型号为SinoSyn 40。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对比例2
采用市购PAO类润滑基础油,具体型号为SDD-240。理化性能见表1所示。
表1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与PAG及PAO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理化性能对比
Figure BDA0002839258360000081
将本发明所述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与PAG类润滑基础油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相比表1中PAG润滑基础油,同一粘度等级(40℃),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可溶于传统的矿物油中,且具有更低的倾点,即具有更好的低温流动性。
将本发明所述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与PAO类润滑基础油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相比表1中PAO润滑基础油,同一粘度等级(40℃),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具有更高的粘度指数。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为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共聚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包括烯丙醇聚氧丙烯醚、甲基烯丙醇聚氧丙烯醚或异戊烯醇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的数均分子量为500~20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α-烯烃包括α-辛烯、α-癸烯或α-十二烯烃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以及引发剂混合,在惰性气体环境下进行反应,得到二元共聚物;
(2)依次利用稀碱溶液和去离子水将二元共聚物进行清洗,得到所述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的质量比为(1~10):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或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所述引发剂的用量为含端双键的聚氧丙烯醚和α-烯烃总质量的2%~8%。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所述反应的温度为80~120℃,反应的时间为4~8h;
所述稀碱溶液为质量分数5%~10%的碳酸氢钠溶液。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用于液压油、齿轮油或压缩机油中。
CN202011485567.4A 2020-12-16 2020-12-16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25215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5567.4A CN112521562B (zh) 2020-12-16 2020-12-16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5567.4A CN112521562B (zh) 2020-12-16 2020-12-16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1562A CN112521562A (zh) 2021-03-19
CN112521562B true CN112521562B (zh) 2023-02-28

Family

ID=75000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5567.4A Active CN112521562B (zh) 2020-12-16 2020-12-16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1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90787B (zh) * 2022-08-03 2023-09-08 青岛海关技术中心 一种进口润滑油的属性鉴定方法及其在商品归类中的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54379A (en) * 1987-11-27 1997-08-05 Exxon Chemicals Patent, Inc. Process for selective bromination of para-alkylstyrene/isoolefin copolymers
CN101157759A (zh) * 2007-09-18 2008-04-09 浙江大学 一种强亲油性长链α-烯烃两亲接枝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37585A1 (en) * 2009-09-28 2011-03-31 Mitsui Chemicals, Inc. Viscosity modifier for lubricating oils, additive composition for lubricating oils, and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CN101735463A (zh) * 2010-01-05 2010-06-16 浙江大学 一种聚乙烯膜亲水化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US9422497B2 (en) * 2012-09-21 2016-08-23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Synthetic lubricant basestocks and methods of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0922545B (zh) * 2019-11-21 2022-09-13 湖北工业大学 一种烷基羟基嵌段聚合物改性的聚羧酸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1562A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76472C1 (ru) Гидрогенизированные полибутадиены, пригодные в качестве присадок к смазочным материалам
US20100087350A1 (en) Capped polyester polyol lubricant composition
CN112521562B (zh) 可用作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聚氧丙烯醚/α-烯烃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364357A (zh) 发动机润滑剂组合物
US8455415B2 (en) Poly(alpha-olefin/alkylene glycol) copolymer, process for making, and a lubricant formulation therefor
US3959161A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hydrogenated polybutadiene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KR101561342B1 (ko) 저점도 응용에 사용하기 위한 소포성 첨가제
US4388202A (en) Lubricating oil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thereof
CN111056944B (zh) 一种酚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途
EP1792900B1 (en) Dioxolane derivativ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S62177098A (ja) トラクシヨンフル−ド
US2334565A (en) Lubricating composition and pour depressor therefor
CN1025436C (zh) 液态氧化改性乙烯类无规共聚物的用途
Bataille et al.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 for naphthenic and paraffinic base oils
CN101870902A (zh) 一种聚异丁烯作为润滑油基础油及其润滑油组合物
CN1286956C (zh) 改善无级变速器牵引性能的方法
JPH0588760B2 (zh)
CN113512454B (zh) 四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95080B (zh) 一种用硫代乙酸改性润滑油添加剂的方法
EP3739026B1 (en) Polyaziridine polymers as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CN113512450B (zh) 二冲程发动机润滑油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S61188495A (ja) 合成潤滑流体
CN1590392A (zh) 烷基膦酸单酯的制备方法
JP3977635B2 (ja) エステル化合物を含有するトラクションドライブ用流体組成物
WO2019213791A1 (zh) 一类含卤素的合成基础油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