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6586A - 复合式手把 - Google Patents

复合式手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6586A
CN112516586A CN202011348244.0A CN202011348244A CN112516586A CN 112516586 A CN112516586 A CN 112516586A CN 202011348244 A CN202011348244 A CN 202011348244A CN 112516586 A CN112516586 A CN 112516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put
input device
housing
push ro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24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6586B (zh
Inventor
洪敏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Appliances Shanghai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134824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6586B/zh
Priority to TW110104281A priority patent/TWI774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6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6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6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6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e.g. game controllers with detachable joystick hand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Separation By Low-Temperature Treatments (AREA)
  • Steroid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手把,用以操控电子装置,复合式手把包括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及电性连接组件,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一电路组件及至少一第一功能键;电性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一壳体中,其包括可挠性板材、位置调整组件及USB公头;可挠性板材具有相对的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固设于第一壳体内;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可挠性板材上以调整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的位置;USB公头固定于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并电连接第一电路组件,USB公头自第一壳体伸出,以连接该电子装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手机游戏手把仅适用于特定几款电子装置的机型,存在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复合式手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式手把,具体涉及一种可装设于电子装置上并用于操控电子装置的复合式手把。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智能型手机的普及,手机游戏也逐渐成为电子游戏产业的重心,从2015年开始,手机游戏、计算机游戏与游戏主机的市场三分天下,预计到2020年会直接超越计算机游戏及游戏主机的市场价值。手机游戏也从简易游戏进化到与游戏主机类似的射击、格斗等动作较激烈的游戏。因此,单纯通过手机屏幕进行游戏,已经无法满足大型手机游戏玩家操作性的需求。
然而,当使用者体验游戏时,往往会使用游戏手把增加游戏的临场感及操作性。虽然现有技术的复合式的游戏方式是为手机结合游戏手把,已具有一定的使用弹性,但仍受限游戏手把与手机结合时所搭配的背盖,仅限于特定几款机型,并不能广泛的使用。
若能提出一款能适用大部分尺寸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的游戏手把,又可使用游戏手把连接游戏主机的复合式产品,将提升产品的广泛应用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复合式手把,以解决现有的手机游戏手把仅适用于特定几款电子装置的机型,存在适用范围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复合式手把,用于操控一电子装置,所述复合式手把包括:
一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一电路组件及至少一第一功能键,所述第一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功能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一开孔;以及
一电性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电性连接组件包括一可挠性板材、一位置调整组件及一USB公头,所述可挠性板材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和一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内,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挠性板材上以调整所述自由端的位置,所述USB公头固定于所述自由端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组件,所述USB公头自所述开孔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以连接所述电子装置,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调整所述自由端使所述USB公头随所述自由端移动,并配合所述电子装置的USB插孔位置以连接所述电子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第二信号输入设备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结合以形成一独立手把,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第二壳体、一第二电路组件及至少一第二功能键,所述第二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功能键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具有彼此相对应的至少一凹槽以及至少一凸块,在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结合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之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具有互相对应的磁性单元,两所述磁性单元在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结合互相吸引。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之上并对应于所述USB公头的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在所述USB公头连接所述电子装置时,与所述USB公头一同夹持所述电子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对应的两限制结构用于在所述USB公头连接所述电子装置时限制所述电子装置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USB公头的移动方向上的一背板。
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一弹簧及一第一推杆,所述弹簧及所述第一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挠性板材的所述自由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推杆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外以供一使用者推动,当所述使用者推动所述第一推杆时推动所述可挠性板材的所述自由端以及所述USB公头移动,并同时压缩所述弹簧,当所述使用者不推动所述第一推杆时所述弹簧压缩的回复力推动所述可挠性板材的所述自由端以及所述USB公头回复原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支撑夹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上。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夹持结构包括:
一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装置,所述夹持件进包括一旋转固定部、一夹持部及一作动部,所述旋转固定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一固定柱,用于沿所述固定柱进行旋转,所述一夹持部自所述旋转固定部沿所述固定柱的径向朝外延伸,且伸出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作动部自所述旋转固定部朝所述夹持部的反方向延伸;以及
一推杆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推杆构件包括一第二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杆的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推杆暴露于所述第二壳体之外,且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作动部;
其中,所述旋转固定部旋转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作动部朝相反方向移动;
其中,当所述推杆构件的所述第二推杆被推动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作动部以连动所述旋转固定部进行旋转,并进一步连动所述夹持部朝反方向移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电子装置于所述第二壳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电池模块,用于对所述复合式手把提供电力。
进一步的,包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复合式手把能通过位置调整组件以及USB公头弹性夹持于各种尺寸的电子装置上,进而形成电子装置上的额外操控单元,亦能组合形成独立的手把来操控电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的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互相结合的示意图。
图1D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电子装置结合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电性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的示意图。
图3D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互相结合的示意图。
图3E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与电子装置结合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的支撑夹持结构的详细示意图。
图4B是图4A的支撑夹持结构的第二推杆被推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所述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A和图1B,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1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的示意图。图1B是第一实施例中复合式手把1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复合式手把1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包括第一壳体100、第一电路组件12及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键13。第一电路组件12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中。至少一个第一功能键13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上并电性连接于第一电路组件12。第一电路组件12是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的基本电路信号设备,第一功能键13可为操作游戏的功能键(如上、下、左、右)。第一壳体100上开设有一开孔。复合式手把1还包括电性连接组件15,设置于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的第一壳体100中,且穿过开孔而延伸出第一壳体100,以与外部电子装置互相连接。
如图1B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包括第二壳体190、第二电路组件191及至少第二功能键192。第二电路组件191设置于第二壳体190中,而至少一个第二功能键192设置于第二壳体上并电性连接于第二电路组件191。第二电路组件191是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的基本电路信号设备,第二功能键192可为操作游戏的功能键。
请一并参阅图1A、1B以及1C,图1C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与图1B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互相结合的示意图。由图1A及图1B可知,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可互相结合形成独立的复合式手把1来对一电子游戏进行操控,如图1C所示。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的第一壳体100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的第二壳体190分别具有凹槽1000以及凸块1900,在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结合时,凸块1900可位于凹槽1000之中。请注意,凸块1900及凹槽1000的数量,并不以图1A及图1B所示的数量为限。
实际中,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上的凹槽和凸块的配置可互换,其配置仅需符合互相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能互相对应即可。举例来说,第一壳体上也可具有多个凸块,而第二壳体具有对应第一壳体的各凸块的多个凹槽;又或者,第一壳体上分别具有凸块及凹槽,而第二壳体则具有分别对应第一壳体的凸块的凹槽以及对应第一壳体的凹槽的凸块。此外,上述的凸块和对应的凹槽中可设置互相吸引的磁性组件,使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互相结合时可通过磁性组件结合的更稳固。
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除了可以互相结合形成独立的复合式手把外,还可分别与其他的电子装置结合而形成其他电子装置的控制手把。请一并参阅图1A以及图1D,图1D是第一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与电子装置2结合的示意图。如图1A及图1D所示,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通过电性连接组件15连接电子装置2,以操作电子装置2进行游戏。具体的,电性连接组件15包括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通用串行总线的英文缩写)公头150自第一壳体100上的开孔伸出,并可插入电子装置2的对应USB插孔中以与电子装置2同时进行物理上及电性上的连接。同样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上也可设置有USB插孔,以在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互相结合时可供USB公头150插入。
为了使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能与电子装置2稳固地结合,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包括一背板17。背板17沿USB公头150插接USB插孔的插接方向设置。当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与电子装置2结合时,电性连接组件15的USB公头150可将电子装置2压向背板17,因此电子装置2可抵持背板17而获得更稳固的连接。
以下将详述电性连接组件15的结构。请一并参阅图1A及图2,图2是电性连接组件15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及图2所示,电性连接组件15是设置于第一壳体100中,其可包括可挠性板材151、位置调整组件152以及USB公头150。可挠性板材151具有相对设置的一固定端1511和一自由端1512。固定端1511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100内。可挠性板材151可为具弹性或结构回复能力的材质所构成,例如塑料材料。位置调整组件152设置于可挠性板材151上,用于调整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1512的位置。USB公头150固定于可挠性板材151的自由端1512,并可电连接于第一电路组件12。USB公头150用来连接电子装置的一端,具体的,其可自第一壳体100中的开孔伸出,以插入电子装置2上的USB插孔。请注意,开孔的尺寸大于USB公头150,因此USB公头150可于开孔中进行有限度的移动。其中,位置调整组件152的功能主要是调整可挠性板材151的自由端1512,使USB公头150随可挠性板材151移动以配合电子装置2的USB插孔位置来连接电子装置2。
具体的,位置调整组件152包括弹簧1521及第一推杆1522,分别设置于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1512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壳体100开设有穿孔,第一推杆1522可活动地穿设于穿孔中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00之外以供一使用者推动。第一推杆1522与穿孔的内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当使用者沿穿孔的径向方向拨动第一推杆,使得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朝向其相对两侧偏转,进而使得USB公头靠近或远离背板。具体的,推杆结构参考图4A或图4B推杆构件398,当使用者沿穿孔的径向方向朝向USB公头拨动第一推杆时,推杆构件中三角结构随着第一推杆的移动而移动,当接触部3983压到弹簧1521时,弹簧1521压抵于第一壳体100的内壁以压缩蓄能,使得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朝向弹簧方向偏转,进而使得USB公头靠近背板;当使用者沿穿孔的径向方向朝向可挠性板材的固定端拨动第一推杆时,可挠性板材的自由端朝向穿孔方向偏转,进而使得USB公头远离背板。如图2所示,当使用者推动第一推杆1522时,第一推杆1522推动可挠性板材151的自由端1512以及USB公头150,进而使USB公头150沿图2中的箭头方向D移动,并同时压缩弹簧1521。相反的,当使用者不推动推杆1522时,弹簧1521压缩产生的回复力将推动可挠性板材151的自由端1512以及USB公头150而使USB公头150回复到原位置。由于可挠性板材151可被推动而改变USB公头150位置,因此能配合不同种类电子装置2的USB插孔位置而插入其USB插孔之中,使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结合于电子装置2上来对电子装置2进行操控,如图1D所示。另一方面,弹簧1521压缩产生的回复力也可将USB公头150连同电子装置2推向背板17,使电子装置2与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能更稳固地结合。实际中,复合式手把1除了其第一信号输入设备10可与电子装置2结合之外,第二信号输入设备19也可同时结合于电子装置2的另一侧而形成双边结合。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1可形成一独立手把而以有线或无线方式控制电子装置,或者是可拆开并连接到例如智能型手机等电子装置之上,以直接形成电子装置上的额外控制模块来辅助控制电子装置进行电子游戏等功能。
本发明的复合式手把形状和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第二
实施例
请一并参阅图3A、图3B、图3C、图3D以及图3E。图3A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的示意图。图3B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复合式手把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的示意图。图3C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的示意图。图3D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互相结合的示意图。图3E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与电子装置结合的示意图。如图3A、图3B、图3C、图3D及图3E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的外型及各单元(例如功能键)在外壳上的配置与前述实施例不同。另外,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可以磁性单元相互吸引。具体的,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的第一壳体300上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的第二壳体390分别设有互相对应的第一磁性单元3001与第二磁性单元3901,两者能互相吸引使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稳固地结合而形成独立手把。本实施例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包括支撑夹持结构394,可用于夹持电子装置以使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结合于电子装置上。请注意,本实施例的其他单元,是与前述实施例的相对应单元的功能大致相同,故于此不再赘述。
此外,如图3E所示,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也可分别与电子装置2的两侧连接,以直接将电子装置2延伸成为两侧带有控制手把的电子装置,令用户可直接握持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并对电子装置2进行操控。因此,本实施例的复合式手把能形成独立手把来对电子装置进行操控,也可与电子装置结合而形成电子装置上的额外操控单元。
请再次参考图3A及图3E。如图3A及图3E所示,第一信号输入设备30包括支撑结构38,设置于第一壳体300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8可包括两对应的限制结构,用于在USB公头36连接电子装置2时,限制并夹持电子装置2的角落,以获得更稳固的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结构38的对应的两限制结构是可根据电子装置宽度的不同而调整对应的两限制结构的相对应的距离,其移动的方向如图3A中的箭头所示,其可朝相对应的方向移动。在另一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8也可设置为固定不动但具有弹性的结构,以借其弹性夹持电子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4A及图4B,图4A是第二实施例的第二信号输入设备39的支撑夹持结构394的详细示意图,其中,支撑夹持结构394部分位于第二壳体390中,部分则暴露于第二壳体390外。如图4A所示,支撑夹持结构394包括夹持件396以及一推杆构件398。夹持件396设置于第二壳体390内并部分暴露于第二壳体390外,其是用于固定电子装置。夹持件396包括旋转固定部3961、夹持部3963以及作动部3965。旋转固定部3961可套设于第二壳体390内的一固定柱3902上,并可沿固定柱3902进行旋转。夹持部3963自旋转固定部3961沿固定柱3902的径向朝外延伸,且伸出第二壳体390之外。作动部3965自旋转固定部3961朝夹持部3963的反方向延伸。推杆构件398设置于第二壳体390上,其包括第二推杆3981以及连接于第二推杆3981的接触部3983,第二推杆3981可暴露于第二壳体390之外供使用者推动,且接触部3983接触作动部3965。
请参阅图4B。图4B是图4A的支撑夹持结构的第二推杆3981被推动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旋转固定部3961旋转时,夹持部3963与作动部3965互相可朝相反方向移动。当使用者横向推动第二推杆3981时(如图中实线箭头表示),接触部3983同时移动并将具有特定弧度的作动部3965向上推以连动旋转固定部3961进行旋转,并进一步连动夹持部3963朝反方向移动(如图中虚线箭头表示)。请一并参阅图3B,使用者推动第二推杆3981可而使夹持部3963向下移动,扩大支撑夹持构件394与第二壳体390间所形成的空间,使电子装置2可塞入于其中。当使用者将第二推杆3981推回如图4A的位置时,作动部3965可因外部的弹性恢复力(如弹簧)会将推杆构件398推回原位,而夹持部3963则同时受连动而向上移动,借此夹持电子装置2。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可包括一电池模块(附图中未示出),可与一插座连接对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充电。
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及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可包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传输。当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结合时,通过无线模块对一电子装置传输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复合式手把,透过可调整的可挠性板材、位置调整组件及USB公头,使本发明的复合式手把,可夹持多样式的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并且分别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设置磁性单元,使其在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结合时,更加稳固。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2)

1.一种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用于操控一电子装置,所述复合式手把包括:
一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第一壳体、一第一电路组件及至少一第一功能键,所述第一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至少一第一功能键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组件,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一开孔;以及
一电性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中,所述电性连接组件包括一可挠性板材、一位置调整组件及一USB公头,所述可挠性板材具有相对的一固定端和一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壳体内,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设置于所述可挠性板材上以调整所述自由端的位置,所述USB公头固定于所述自由端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路组件,所述USB公头自所述开孔伸出所述第一壳体以连接所述电子装置,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调整所述自由端使所述USB公头随所述自由端移动,并配合所述电子装置的USB插孔位置以连接所述电子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信号输入设备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结合以形成一独立手把,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第二壳体、一第二电路组件及至少一第二功能键,所述第二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中,所述至少一第二功能键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并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电路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具有彼此相对应的至少一凹槽以及至少一凸块,在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结合时,所述凸块位于所述凹槽之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及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具有互相对应的磁性单元,两所述磁性单元在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结合互相吸引。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之上并对应于所述USB公头的一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用于在所述USB公头连接所述电子装置时,与所述USB公头一同夹持所述电子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对应的两限制结构用于在所述USB公头连接所述电子装置时限制所述电子装置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输入设备包括设置于所述USB公头的移动方向上的一背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一弹簧及一第一推杆,所述弹簧及所述第一推杆分别设置于所述可挠性板材的所述自由端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推杆延伸至所述第一壳体之外以供一使用者推动,当所述使用者推动所述第一推杆时推动所述可挠性板材的所述自由端以及所述USB公头移动,并同时压缩所述弹簧,当所述使用者不推动所述第一推杆时所述弹簧压缩的回复力推动所述可挠性板材的所述自由端以及所述USB公头回复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支撑夹持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固定于所述电子装置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夹持结构包括:
一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固定所述电子装置,所述夹持件包括一旋转固定部、一夹持部及一作动部,所述旋转固定部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一固定柱,用于沿所述固定柱进行旋转,所述一夹持部自所述旋转固定部沿所述固定柱的径向朝外延伸,且伸出所述第二壳体,所述作动部自所述旋转固定部朝所述夹持部的反方向延伸;以及
一推杆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推杆构件包括一第二推杆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推杆的一接触部,所述第二推杆暴露于所述第二壳体之外,且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作动部;
其中,所述旋转固定部旋转时,所述夹持部与所述作动部朝相反方向移动;
其中,当所述推杆构件的所述第二推杆被推动时,所述接触部接触所述作动部以连动所述旋转固定部进行旋转,并进一步连动所述夹持部朝反方向移动以夹持或释放所述电子装置于所述第二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输入设备包括一电池模块,用于对所述复合式手把提供电力。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式手把,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所述电子装置进行无线传输。
CN202011348244.0A 2020-11-26 2020-11-26 复合式手把 Active CN112516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244.0A CN112516586B (zh) 2020-11-26 2020-11-26 复合式手把
TW110104281A TWI774229B (zh) 2020-11-26 2021-02-04 複合式手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8244.0A CN112516586B (zh) 2020-11-26 2020-11-26 复合式手把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6586A true CN112516586A (zh) 2021-03-19
CN112516586B CN112516586B (zh) 2022-11-04

Family

ID=74993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8244.0A Active CN112516586B (zh) 2020-11-26 2020-11-26 复合式手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6586B (zh)
TW (1) TWI77422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520A (zh) * 2021-09-29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柄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6359A (zh) * 2014-08-04 2014-10-15 刘立明 简易型多功能手机游戏手柄
US20180193740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Nintendo Co., Ltd. Game system, game device, and game controller allowing improvement in usability
US20180369692A1 (en) * 2017-03-02 2018-12-27 Tablet Console Games Inc. Universal game controller/console
CN208426626U (zh) * 2018-06-01 2019-01-25 深圳市凌捷信科技有限公司 游戏手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25037Y (zh) * 2005-10-26 2006-10-11 陈霄东 手机游戏控制器
CN104258565B (zh) * 2014-10-16 2017-05-17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游戏控制器套件
CN111282285A (zh) * 2018-12-07 2020-06-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游戏装置的辅助装置
TWI731314B (zh) * 2019-03-12 2021-06-21 孕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遊戲控制器之訊號轉接器、遊戲控制系統與訊號轉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96359A (zh) * 2014-08-04 2014-10-15 刘立明 简易型多功能手机游戏手柄
US20180193740A1 (en) * 2017-01-06 2018-07-12 Nintendo Co., Ltd. Game system, game device, and game controller allowing improvement in usability
US20180369692A1 (en) * 2017-03-02 2018-12-27 Tablet Console Games Inc. Universal game controller/console
CN208426626U (zh) * 2018-06-01 2019-01-25 深圳市凌捷信科技有限公司 游戏手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0520A (zh) * 2021-09-29 2021-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0738A (zh) 2022-06-01
TWI774229B (zh) 2022-08-11
CN112516586B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96266B (zh) 侧键结构及应用该侧键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696366B2 (en) Connector module having a male connector and a female connector each having a magnetic part, a cathode contact and an anode contact
US20100248554A1 (en) Connector socket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6385039B1 (en) Portable computer assembly with a detachable battery module
US842783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key mechanism thereof
CN112516586B (zh) 复合式手把
US8089463B2 (en) Chargeable wireless mouse attachable to a computer host via a wireless signal receiver having a charging plate
CN202275758U (zh) 磁力式按键
JP6499762B2 (ja) ボタン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端末
CN101739065B (zh) 扩充底座的连动结构
JP2004335437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3092273B (zh) 扩充底座
US8318334B2 (en) Battery casing for electrical device
KR20140113853A (ko) 단말기 케이스
CN110189951B (zh) 一种操控杆
CN209981079U (zh) 一种操控杆
CN109217041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系统
JP3243869U (ja) 回路基板装置
CN210331638U (zh) 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
CN218774288U (zh) 游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01668396B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组合
CN215232065U (zh) 一种电子触屏设备辅助控制器
CN111530070B (zh) 一种夹持装置及游戏手柄
CN210331639U (zh) 一种触控游戏辅助装置
WO2023126001A1 (zh) 雾化装置的雾化主机和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