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2228A -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2228A
CN112512228A CN202010906231.4A CN202010906231A CN112512228A CN 112512228 A CN112512228 A CN 112512228A CN 202010906231 A CN202010906231 A CN 202010906231A CN 112512228 A CN112512228 A CN 112512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housing
screw
interval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62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2228B (zh
Inventor
三船雅之
佐藤航辉
和田匡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12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2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22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22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49Details of the mechan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using parts or relating to the method of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8Construction of rack or fram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Mounting Components In General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中,在至少由第一前端部和螺钉基座部构成的紧固区域中,在板状构件和壳体通过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关于板状构件与螺钉基座部之间的间隔,靠近壳体的中央的部分的第一间隔大于靠近壳体的外侧的部分的第二间隔。

Description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置于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具有该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以往来,存在通过组装层叠壳体和显示面板而构成的薄型的便携终端。显示面板通常通过层叠前表面的强化面板、液晶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等的显示层以及背面板(玻璃板等)而构成。此外,在显示面板的背面板上,例如,存在配置有驱动电路,并且在与强化面板之间具有间隔的部分等强度较低的部位。
以往,在通过组合层叠薄型的壳体和显示面板而构成的便携终端中,通过使金属板状构件与壳体一体成型以增强壳体的刚性,由此确保了便携终端的一定强度。
然而,在使壳体与金属板状构件一体成型的构成中,如果在壳体的背面上未设置有用于安装各种部件的开口,或者在金属板状构件上不设置大的开口,则无法将各种部件安装在金属板状构件的背面侧。
在壳体的背面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各种部件的开口的情况下,需要封闭该开口的构成,这产生了部件数量相应增加且壳体结构变得复杂的问题。此外,在金属板状构件设置有大的开口的情况下,产生壳体的刚性相应地降低的问题。
即,在使壳体和金属板状构件一体成型的构成中,不能通过金属板状构件来确保足够的强度,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牺牲装置的薄型化或显示部的窄边框化来确保强度。
日本专利第5654146号公报公开了一种具有解决上述问题的结构的便携终端。在该便携终端中,壳体具有所谓的浴缸结构,并且以壳体,板状框架和显示部的顺序组装层叠。另外,在板状框架的周缘部上形成有向所述显示部侧直立的直立部。在该结构中,将电池、基板和其他的各种部件安装到壳体上之后,覆盖板状框架,最后盖上显示部。此外,在该便携终端中,由于存在形成在板状框架的周缘部上的直立部,因此在显示部和板状框架之间形成有大的间隔。通过该间隔,防止在上述便携终端中板状框架接近或接触显示部。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形成在板状框架的周缘部上的直立部的存在,难以减小板状框架与显示部之间的距离,并且成为电子设备的薄型化的障碍。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在去除形成在板状框架的周缘部上的直立部并且减小了板状框架与显示部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会产生如下问题:因配置在壳体内侧的各种部件的存在或壳体的变形(特别是内翘曲)等引起的板状框架的至少一部分被向上推至显示部侧。由于该问题,存在失去设置在显示部和板状框架之间的空间,并且显示部与板状框架部分地接近或接触的可能性。这样,如果显示部与板状框架部分地接近或接触,则会出现显示部的显示不均匀或功能不良等的缺陷。
本发明的一方面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一种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该结构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轻量化以及选择板状构件时的自由度的提升的同时,可以防止因板状构件与部件之间的接近或接触而引起的部件的动作不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为如下构成:包括: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板状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板状构件通过螺钉紧固的螺钉基座部,所述板状构件与配置于比所述板状构件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部件分离,并且,所述板状构件具有形成有第一插入部的第一前端部,所述第一插入部用于供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前端部的端部附近,在至少由所述第一前端部和所述螺钉基座部构成的紧固区域中,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关于所述紧固区域中的所述板状构件与所述螺钉基座部之间的间隔,所述紧固区域中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央的部分的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紧固区域中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部分的第二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起到如下效果: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轻量化以及选择板状构件时的自由度的提升的同时,可以防止因板状构件与部件之间的接近或接触而引起的部件的动作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电子设备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在垂直于显示部的显示画面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平面上切断了所述电子设备时的结构的概要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示出配置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内部的板状构件的背面的结构的背面图。
图4中,由附图标记401所表示的图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由附图标记402所表示的图是示出所述板状构件的第一前端部的底面侧的结构的立体图,由附图标记403所表示的图是局部放大了所述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一部分的放大剖面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智能电话(电子设备)10的概要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所示,智能电话10至少包括显示部(部件)1、板状构件2、基板3和壳体4。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电子设备的示例,说明了采用了智能电话10的情况,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作为电子设备的示例,还可以列举出便携电话机、笔记本PC(个人计算机)、平板终端、电子书阅读器和PDA(个人数字助理)等具有显示画面的各种电子设备。
在下文中,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将智能电话10的前后上下的方向说明为:显示部1侧为前方,壳体4侧为后方(背面侧),配置有基板3的一侧为上方,其相反侧为下侧。
图2是示出在垂直于显示部1的显示画面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平面上切断了智能电话10时的结构的概要的剖面图。如同一图所示,智能电话10除了上述的显示部1、板状构件2、基板3、壳体4以外,还至少包括螺钉5和各种部件6。此外,如同一图所示,板状构件2的第一前端部2a和基板3分别通过螺钉5和形成在壳体4的螺钉基座部4a上的螺钉孔紧固。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智能电话10的特征在于至少由第一前端部2a和螺钉基座部4a构成的紧固区域8(参照图4)中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但在图2中,为了使附图清楚,省略了这种特征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例如通过将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形成为平面形状而构成,但是并不限于此,显示部1也可以由液晶面板等构成。显示部1处于使显示装置贴合到保护智能电话10的表面的显示装置的玻璃面板上的状态。此外,显示部1是配置为比板状构件2更靠近壳体4的外侧的智能电话10的部件的一个示例。作为这样的部件,不限于显示部1,只要是配置为比板状构件2更靠近壳体4的外侧的、与板状构件2隔开配置的部件,则可以是任意部件。
板状构件2例如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和弯曲加工而构成。此外,在板状构件2的一部分中嵌入成型有树脂。板状构件2形成为在沿着壳体4的开口的表面的方向上延伸的大致矩形形状。另外,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分离,并且在显示部1和板状构件2之间形成有小的间隔。此外,在板状构件2的端部附近,设有第一前端部2a,其形成有用于插入螺钉5的第一插入部2b。作为第一插入部2b的示例,可以例示出被切成圆孔或U形的孔。在将各种部件6收纳在壳体4中之后,利用螺钉5将板状构件2固定在壳体4上。
基板3设置有提供通信功能、显示功能和输入输出功能等各种功能的电路部件,以及经由柔性电缆与显示部1连接的连接器。本实施方式的壳体4为其中一个宽的面开口,并且在内部形成有比开口的直径浅的收容空间的所谓的浴缸型,并且由树脂形成。此外,壳体4也可以不由树脂形成。壳体4例如可以由金属形成。此外,例如,壳体4也可以通过金属和树脂的一体成型来制作。
壳体4的开口形成为一侧长的大致矩形状。然而,壳体4的形状不限于这种浴缸型的形状。在将各种部件6安装在壳体4上之后,螺钉5将板状构件2固定到壳体4上。各种部件6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例示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存储器、电池端子、内置电池、安装在基板3上的传导弹簧或GND强化弹簧,各种柔性电缆等。本实施方式的便携终端装置通过从正面侧(图1中的上方)依次组装层叠显示部1、板状构件2、基板3和壳体4而构成。板状构件2和壳体4构成为可分离和组装。
接着,图3是示出配置在智能电话10的壳体4内部的板状构件2的背面的结构的背面图。在同一图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在设置于板状构件2的边缘部上的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上设置后述的台阶部或倾斜面等。在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上,设置台阶部或倾斜面的方向是朝向主体的中央侧传递使板状构件2的全部或一部分沉入显示部1的背面侧的力的方向。箭头指示该传递方向。此外,在图3所示的方式中,所述传递方向是朝向纸面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但是只要是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的方向,则也可以是朝向纸面的倾斜方向。
[第一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如图4中的附图标记401表示的图所示,板状构件2在规定的紧固区域8中,在通过螺钉5将板状构件2与壳体4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关于板状构件2与螺钉基座部4a之间的间隔,壳体4的靠中央部分的第一间隔W1大于壳体4的靠外侧部分的第二间隔W2。上述情况在以下说明的第二和后续实施方式中也同样成立。此外,此处,规定的紧固区域8是至少包括第一前端部2a和螺钉基座部4a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和第二间隔W2分别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而不会使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之间的空间变宽,或者板状构件2变厚而使板状构件2刚性提升。综上所述,在实现智能电话10的薄型化、轻量化以及选择板状构件2时的自由度的提升的同时,可以防止因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之间的接近或接触而引起的部件的动作不良。
图4中的附图标记402表示的图是示出板状构件2的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侧的结构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同一图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台阶2c的边界B大致形成在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的大致中央处。此外,关于第一台阶2c的边界B的配置位置的详情将后述。第一台阶2c的边界B是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中的、形成有第一台阶2c的面与其剩余面之间的边界。
接着,图4中的附图标记403表示的图是将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的一部分局部放大的放大剖面图。如同一图所示,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在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上以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方式设置有第一台阶2c(同时参照由图4中的附图标记401表示的图)。另外,在将螺钉5插入到第一插入部2b的状态下,第一台阶部2c的边界B形成在比螺钉5的头部中(板状构件2的)的端部侧的侧端面5a更靠近壳体4的外侧距离H处。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设置在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上并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边界B的第一台阶2c,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由此,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由于处于图4中的附图标记401所表示的图中用虚线所示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此外,为了便于说明,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构件相同功能的构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重复其说明。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也是同样的。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设置有倾斜面2d,该倾斜面2d的至少一部分面朝向显示部1倾斜。由于该倾斜面2d的存在,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SUF2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第二间隔W2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SUF1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在将螺钉5插入到第一插入部2b中的状态下,倾斜面2d中的靠近壳体4的外侧的边形成在比螺钉5的头部中的侧端面5a更靠近壳体4的外侧距离h处。因此,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参照由图4的附图标记401表示的图中的虚线部分)。由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还包括配置在螺钉基座部4a与板状构件2之间的基板3。另外,在与基板3上的第一前端部2a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第二前端部3a上形成有供螺钉5插入的第二插入部3b。另外,在第二前端部3a中的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的面SUF1相对的相对面SUF3上形成有第二凸部3c。第二凸部3c以相对面SUF3上的第二插入部3b为基准,设置在靠近壳体4的外侧的面上。由于该第二凸部3c的存在,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SUF2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第二间隔W2是从第二前端部3a的相对面SUF3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构成,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由此,由于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处于如图6的箭头的下侧所示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以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上的第一插入部2b为基准在靠近壳体4外侧的面SUF1上设置有第一凸部2e。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由于第一凸部2e的存在,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SUF2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第二间隔W2是从第一凸部2e的顶端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构成,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由此,由于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处于如图7的箭头的下侧所示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五实施方式]
接下来,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还包括配置在螺钉基座部4a与板状构件2之间的基板3。另外,在与基板3上的第一前端部2a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第二前端部3a上形成有供螺钉5插入的第二插入部3b。另外,在第二前端部3a的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以第二插入部3b为基准与靠近壳体4的中央的面相对的面)上设有凹部3d。该凹部3d以所述相对面SUF3上的第二插入部3b为基准形成在靠近壳体4的中央的面上。由于该凹部3d的存在,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是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与第二前端部3a的上表面之间的空间的距离,和第二前端部3a的底面与螺钉台座4a的座面之间的空间距离的总和。另一方面,第二间隔W2是第二前端部3a的底面与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空间的距离。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紧固区域8中的板状构件2与螺钉基座部4a之间的间隔”设为紧固区域8中的、在板状构件2与螺钉基座部4a之间的任意区域所形成的空间的距离的总和(以下称为总和空间)。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视为第一间隔W1比第二间隔W2形成有更多的总和空间
根据上述构成,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参照由图4的附图标记401表示的图中的虚线部分)。由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中的靠近壳体4的中央的面低于靠近壳体4的外侧的面,这两个面的高度差为第2台阶4b。
该第二台阶4b形成为使得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是从螺钉5的中心观察时,靠近壳体4的中央的部分中的、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与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第二间隔W2是从螺钉5的中心观察时,靠近壳体4的外侧的部分中的、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与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之间的距离。另外,在螺钉5插入到螺钉基座部4a的螺钉孔中的状态下,第二台阶4b的边界形成在比螺钉5的头部中的侧端面5a更靠近壳体4的外侧距离L处。
根据上述构成,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在本实施方式中,W2=0)。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参照由图4的附图标记401表示的图中的虚线部分)。由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如图10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第一前端部2a由金属材料形成。另外,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前端部2a以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的方式朝向显示部1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和第二间隔W2分别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面SUF1或面SUF2)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构成,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由此,由于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处于如图10的箭头的下侧所示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如图1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第一前端部2a由金属材料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中,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以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的方式,将第一前端部2a的前端2f弯曲到与显示器1侧相反的一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W1和第二间隔W2分别是从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面SUF1或面SUF2)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SUF4之间的距离。
根据上述构成,在板状构件2和壳体4通过螺钉5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W1大于第二间隔W2。因此,通过用螺钉5紧固板状构件2和壳体4,越朝向板状构件2的内侧,板状构件2越向螺钉基座部4a侧下沉。由此,由于板状构件2和壳体4被紧固之后处于如图11的箭头的下侧所示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板状构件2与显示部1接近或接触。
[总结]
本发明的方式1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为如下构成:包括:电子设备(智能电话10)的壳体(4);以及板状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板状构件通过螺钉紧固的螺钉基座部(4a),所述板状构件与配置于比所述板状构件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部件(显示部1)分离,并且,所述板状构件具有形成有第一插入部(2b)的第一前端部(2a),所述第一插入部用于供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前端部的端部附近,在至少由所述第一前端部和所述螺钉基座部构成的紧固区域中,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关于所述紧固区域中的所述板状构件与所述螺钉基座部之间的间隔,所述紧固区域中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央的部分的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紧固区域中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部分的第二间隔(W2)。
根据上述构成,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关于紧固区域中的板状构件与螺钉基座部之间的间隔,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通过用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越朝向板状构件的内侧,板状构件越向螺钉基座部侧下沉。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显示部接近或接触,而不会使板状构件与显示部之间的空间变宽,或者板状构件变厚而使板状构件的刚性提升。综上所述,在实现电子设备的薄型化、轻量化以及选择板状构件时的自由度的提升的同时,可以防止因板状构件与显示部之间的接近或接触而引起的部件的动作不良。
本发明的方式2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台阶(2c),以使在通过所述螺钉(5)紧固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4)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在将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2b)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台阶的边界(B)形成在比所述螺钉的头部中的端部侧的侧端面(5a)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处。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设置在第一前端部的底面上并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边界的第一台阶,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3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中,也可以,所述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为至少一部分的面朝向所述部件(显示部1)倾斜的倾斜面(2d),以使在通过所述螺钉(5)紧固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4)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在将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2b)中的状态下,所述倾斜面中的靠近所述壳体外侧的边形成在比所述螺钉的头部中的端部侧的侧端面(5a)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处。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前端部上的底面的至少部分为倾斜面,并且,倾斜面上的靠近壳体外侧的边形成在规定位置处,从而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4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至3的任一个中,也可以,在所述第一前端部(2a)的底面中的以所述第一插入部(2b)为基准靠近所述壳体(4)的外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一凸部(2e),以使在通过所述螺钉(5)紧固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以第一前端部的底面上的第一插入部为基准在靠近壳体外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一凸部,从而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5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至3的任一个中,也可以,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螺钉基座部(4a)与所述板状构件之间的基板(3),在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第二前端部(3a)上,形成有供所述螺钉(5)插入的第二插入部(3b),所述第二前端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中,在以所述相对面上的所述第二插入部为基准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二凸部(3c),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以第二前端部的相对面上的第二插入部为基准在靠近壳体外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二凸部,从而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6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至5的任一个中,也可以,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螺钉基座部(4a)与所述板状构件之间的基板(3),在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第二前端部(3a)上,形成有供所述螺钉(5)插入的第二插入部(3b),所述第二前端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中,在以所述相对面上的所述第二插入部为基准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央的面上设置有凹部(3d),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以第二前端部的相对面上的第二插入部为基准在靠近壳体中央的面上设置有凸部,从而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7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至4的任一个中,也可以,在所述螺钉基座部(4a)的座面上的靠近所述壳体(4)的中央的面上形成有第二台阶(4b),以使在通过所述螺钉(5)紧固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在将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螺钉基座部的螺钉孔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台阶的边界形成在比所述螺钉的头部中的所述端部侧的侧端面(5a)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处。
根据上述构成,通过设置在螺钉基座部的座面上的靠近壳体中央的面上,并且在规定位置处形成有边界的第一台阶,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8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中,也可以,所述第一前端部(2a)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朝向所述部件(显示部1)倾斜,以使在通过所述螺钉(5)紧固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4)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前端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朝向部件倾斜,从而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9涉及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在所述方式1中,也可以,所述第一前端部(2a)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其前端(2f)弯曲到与所述部件(显示部1)侧相反的一侧,以使在通过所述螺钉(5)紧固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4)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W1)大于所述第二间隔(W2)。
根据上述构成,第一前端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其前端弯曲到与部件侧相反的一侧,从而在通过螺钉紧固板状构件和壳体之前的状态下,第一间隔大于第二间隔。因此,可以防止在板状构件和壳体被紧固之后板状构件与部件接近或接触。
本发明的方式10涉及的电子设备(智能电话10)优选具有上述方式1至9中任一个的板状构件(2)的固定结构。根据上述构成,可以获得与上述方式1同样的效果。
[附记事项]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而且,通过将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组合能够形成新的技术特征。

Claims (10)

1.一种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子设备的壳体;以及
板状构件,其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
所述壳体具有用于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板状构件通过螺钉紧固的螺钉基座部,
所述板状构件与配置于比所述板状构件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所述电子设备的部件分离,并且,所述板状构件具有形成有第一插入部的第一前端部,所述第一插入部用于供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前端部的端部附近,
在至少由所述第一前端部和所述螺钉基座部构成的紧固区域中,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
关于所述紧固区域中的所述板状构件与所述螺钉基座部之间的间隔,所述紧固区域中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央的部分的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紧固区域中的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部分的第二间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上设有第一台阶,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在将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台阶的边界形成在比所述螺钉的头部中的端部侧的侧端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为至少一部分的面朝向所述部件倾斜的倾斜面,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在将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第一插入部中的状态下,所述倾斜面中的靠近所述壳体外侧的边形成在比所述螺钉的头部中的端部侧的侧端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处。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中的以所述第一插入部为基准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一凸部,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螺钉基座部与所述板状构件之间的基板,
在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第二前端部上,形成有供所述螺钉插入的第二插入部,
所述第二前端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中,在以所述相对面上的所述第二插入部为基准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的面上设置有第二凸部,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配置于所述螺钉基座部与所述板状构件之间的基板,
在与所述基板上的所述第一前端部的配置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配置的第二前端部上,形成有供所述螺钉插入的第二插入部,
所述第二前端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前端部的底面相对的相对面中,在以所述相对面上的所述第二插入部为基准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央的面上设置有凹部,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钉基座部的座面上的靠近所述壳体的中央的面上形成有第二台阶,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在将所述螺钉插入到所述螺钉基座部的螺钉孔中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台阶的边界形成在比所述螺钉的头部中的所述端部侧的侧端面更靠近所述壳体的外侧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端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朝向所述部件倾斜,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前端部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且其前端弯曲到与所述部件侧相反的一侧,以使在所述板状构件和所述壳体通过所述螺钉被紧固之前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间隔大于所述第二间隔。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具有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
CN202010906231.4A 2019-09-13 2020-09-01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51222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67564A JP7262352B2 (ja) 2019-09-13 2019-09-13 板状部材の固定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JP2019-167564 2019-09-1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2228A true CN112512228A (zh) 2021-03-16
CN112512228B CN112512228B (zh) 2022-05-17

Family

ID=748627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6231.4A Active CN112512228B (zh) 2019-09-13 2020-09-01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3422B2 (zh)
JP (1) JP7262352B2 (zh)
CN (1) CN11251222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412A (ja) * 1994-01-25 1995-08-11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筐体構造
CN1802514A (zh) * 2003-06-04 2006-07-12 联合精密株式会社 垫片、具有垫片的紧固组件和释放该紧固组件的方法
US20090103265A1 (en) * 2006-05-31 2009-04-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CN102724837A (zh) * 2012-06-18 2012-10-1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窄边框及配置有窄边框的显示器
EP2549746A2 (en) * 2011-07-21 2013-01-23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3016957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information display terminal
US20140218878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205608585U (zh) * 2015-12-14 2016-09-28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面盖固定结构及终端
CN206878973U (zh) * 2017-06-28 2018-01-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94255A (ja) 2004-09-27 2006-04-06 Kyocera Corp 携帯無線機
JP2010109772A (ja) 2008-10-30 2010-05-13 Kyocera Corp 携帯電子機器
JP5654146B2 (ja) 2012-02-06 2015-01-1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US9639148B2 (en) 2012-02-24 2017-05-02 Sony Corporation Mobile information terminal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08412A (ja) * 1994-01-25 1995-08-11 Yokogawa Electric Corp 筐体構造
CN1802514A (zh) * 2003-06-04 2006-07-12 联合精密株式会社 垫片、具有垫片的紧固组件和释放该紧固组件的方法
US20090103265A1 (en) * 2006-05-31 2009-04-23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Electronic device
EP2549746A2 (en) * 2011-07-21 2013-01-23 Funai Electric Co., Ltd. Display device
US20130169575A1 (en) * 2011-12-29 2013-07-04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Mobile information display terminal
CN102724837A (zh) * 2012-06-18 2012-10-10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窄边框及配置有窄边框的显示器
US20140218878A1 (en) * 2013-02-07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205608585U (zh) * 2015-12-14 2016-09-28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面盖固定结构及终端
CN206878973U (zh) * 2017-06-28 2018-01-12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窄形化超薄结构的液晶电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62352B2 (ja) 2023-04-21
US11153422B2 (en) 2021-10-19
US20210084135A1 (en) 2021-03-18
CN112512228B (zh) 2022-05-17
JP2021044781A (ja) 2021-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08795B1 (ko) 하우징과 동일 평면에서 접촉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CN109688245B (zh) 具有显示模块的电子装置
US7719627B2 (en) Display, mobile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US6738038B2 (en) Structure combining touch controller with LCD module controller in a touch panel LCD
US83585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8284569B2 (en) Shield casing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2004264342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1187631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same
US9713274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O2011145261A1 (ja) 携帯機器
US7688575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0813553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101032250B1 (ko) 전기 광학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12512228B (zh) 板状构件的固定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111916483B (zh) 一种显示屏体组件
US8587951B2 (en) Portable computer structures
JP6506096B2 (ja) 携帯機器
JP5654146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US20090103249A1 (en) Integrated Frame for Monocoque Housing
US20110195594A1 (en) Rj-45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220752748U (zh) 电子设备
JP7324597B2 (ja) 携帯端末
US20080143661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KR101462260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지지 구조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휴대용 단말기
JP2003317056A (ja) カードモジュ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