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1760B -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1760B
CN112511760B CN201910791025.0A CN201910791025A CN112511760B CN 112511760 B CN112511760 B CN 112511760B CN 201910791025 A CN201910791025 A CN 201910791025A CN 112511760 B CN112511760 B CN 1125117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ter
optical filter
image pickup
optical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910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11760A (zh
Inventor
董书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rizon Robotics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910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17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1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7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117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17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1Circuitry for evaluating the brightness vari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03B11/04Hoods or caps for eliminating unwanted light from lenses, viewfinders or focusing aid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2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 G03B17/14Bodies with means for supporting objectives, supplementary lenses, filters, masks, or turrets interchangea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其中的装置包括:遮光件、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遮光件和检测模块分别连接;遮光件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所述遮光件包括:多个滤光片,所述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不同;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入射光强度以及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所述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并控制所述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本公开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对于智能驾驶领域而言,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图像采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使用摄像装置的过程中,强光不仅会使摄像装置所采集的图像存在过曝光现象,而且,当光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还会影响摄像装置中的相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对于智能驾驶领域而言,由于过曝光现象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如图像中的细节由于高亮而被模糊等,因此,强光还会对车辆行驶的安全性,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公开。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该装置包括:遮光件、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遮光件和所述检测模块分别连接;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所述遮光件包括:多个滤光片,所述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不同;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入射光强度以及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所述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并控制所述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在确定所述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控制所述第一滤光片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
基于本公开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通过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和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由于多个滤光片具有不同的透射率,因此,在不同入射光强度的场景(如烈日正午或者雪地或者冬季晴天等光照场景)下,均可以通过相应的滤光片,自适应的降低进入摄像装置中的入射光强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强烈的入射光对摄像装置中的相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有利于避免摄像装置所形成的图像中的部分区域或者全部区域存在的过曝光现象。由此可知,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对于智能驾驶领域而言,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以及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为本公开所适用的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所适用的又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所适用的再一个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一立体图;
图6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另一立体图;
图7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再一立体图;
图8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一视角图;
图9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另一视角图;
图10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者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或者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可以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本公开概述
在图像采集技术领域中,强光对于摄像装置而言,存在一定危害;例如,强光会使摄像装置所采集的图像(如照片或者视频帧等)存在过曝光等现象,再例如,强光还会影响摄像装置中的相应元器件(如图像传感器等)的使用寿命。
对于照相机等摄像装置而言,用户可以通过在照相的过程中,手动调整光圈的大小来避免强光对照相机的不良影响。而对于车载摄像装置或者用于视频监控的摄像装置等摄像装置而言,通过手动调整摄像装置的光圈,来避免强光对摄像装置的不良影响,是不现实的。
如果能够自适应的控制摄像装置的入射光的光透射率,从而自适应的控制进入到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强度,则有利于实时的自适应的避免强光对摄像装置的不良影响。
示例性概述
利用本公开提供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可以在入射光的光线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实时的自适应的避免入射光对摄像装置的不良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照片或者视频帧等的图像质量。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
图1中,车辆100中设置有行车记录仪101。行车记录仪101中设置有摄像装置以及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
车辆100在白天行驶过程中,会存在迎着阳光行驶的现象。阳光的光线会以一定的入射角通过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进入到摄像装置内部,例如,入射光被摄像装置中的图像传感器捕捉。在阳光形成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如达到或者超过一定阈值等)时,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强光。
设置于行车记录仪101中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通过从遮光件包含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并控制该选取出的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可以减少进入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到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使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所摄取到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亮度过高,而造成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景象不清楚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行车记录仪101中存储的视频的图像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阳光对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内的相应元器件造成不可逆损坏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行车记录仪101的使用寿命。
车辆100在夜间或者隧道等暗环境中行驶时,通常会碰到与其相向行驶且开着远光灯的车辆。远光灯的光线会以一定的入射角通过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进入到摄像装置内,例如,被图像传感器捕捉。在远光灯形成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符合预定条件时,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强光。
设置于行车记录仪101中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通过从遮光件包含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并控制该选取出的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可以减少进入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到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远光灯照射使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所摄取到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亮度过高,而造成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景象不清楚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行车记录仪101中存储的视频的图像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远光灯对行车记录仪101中的摄像装置内的相应元器件造成不可逆损坏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行车记录仪101的使用寿命。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另一个例子如图2所示。
图2中,车辆200可以实现智能驾驶,例如,车辆200可以实现自动驾驶或者辅助驾驶等。车辆200的车载系统包括:摄像装置201、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以及控制系统等。
在用户控制车辆200处于智能驾驶模式的情况下,摄像装置201通过视频拍摄功能可以实时的获得车辆200所在路面的视频流,摄像装置201将其拍摄获得的视频流实时的提供给车辆200中的车载系统中的控制系统。
在车辆200行驶过程中,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在检测外部光线形成摄像装置201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符合预定条件,通过从遮光件包含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并控制该选取出的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201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可以减少进入摄像装置201内部的入射光,进而可以降低进入到摄像装置201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因此,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外部光线形成的入射光,使摄像装置201输出的视频流中的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亮度过高,而造成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景象不清楚的现象;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入射光对摄像装置201内的相应元器件造成不可逆损坏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201的使用寿命。
车辆200中的车载系统中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摄像装置201传输来的视频流实时的产生并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例如,控制系统可以针对视频流中的各视频帧实时的进行运动物体检测,以便于确定各视频帧中的运动物体在真实的三维空间中的运动信息,控制系统可以根据其获得的运动信息以及车辆200当前自身的行驶情况,生成并下发相应的控制指令,从而实现智能驾驶。控制系统生成并下发的控制指令包括但不限于:速度保持控制指令、速度调整控制指令、方向保持控制指令、方向调整控制指令以及预警提示控制指令等。
本公开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又一个例子如图3所示。
图3中,道路标志杆300上设置有红绿灯以及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其中的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设置有摄像装置以及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接入网络,并将其拍摄获得的照片或者视频等通过网络传输给相应的网络设备(例如,设置于交管局的服务器等)。
在白天,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可能会存在对着太阳的现象。太阳的光线会以一定的入射角通过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进入到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例如,被图像传感器捕捉。在阳光形成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强光。
设置于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通过从遮光件包含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并控制该选取出的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可以减少进入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到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阳光照射使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所摄取到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亮度过高,而造成的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景象不清楚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上传到服务器侧的照片或者视频等的图像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阳光对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的相应元器件造成不可逆损坏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的使用寿命。
在夜间等暗环境中,道路上的车辆开启远光灯时,远光灯的光线可能会以一定的入射角,通过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进入到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在远光灯形成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可视为本公开所述的强光。
设置于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通过从遮光件包含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并控制该选取出的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可以减少进入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进而可以有效降低进入到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因此,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远光灯照射使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采集的照片或者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亮度过高,而造成照片或者视频帧中的至少部分区域的景象不清楚的现象,从而有利于提高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上传至服务器侧的照片或者视频等的图像质量;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强烈的远光灯对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中的摄像装置内的相应元器件造成的不可逆的损坏,从而有利于提高道路视频监控装置301的使用寿命。
示例性装置
图4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的装置包括:遮光件400、检测模块401以及控制模块402,其中的控制模块402与遮光件400和检测模块401分别连接。下面对图4所示的装置中的各部分分别进行说明。
遮光件400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遮光件400可以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外侧即为光学透镜远离摄像装置本体的一侧。本公开中的遮光件400可以是指:在其运动到不同的遮挡位置时,会对光学透镜的入射光进行不同程度的遮挡,而在其运动到非遮挡位置时,不会对光学透镜的入射光进行遮挡的元件。在遮光件400运动到遮挡位置时,入射光在通过遮光件400之后,抵达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
本公开中的入射光包括但不限于:光源的直射光(也可以称为硬光)以及光源的散射光等。
本公开中的光学透镜可以是指:表面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光学元件。本公开中的光学透镜用于形成摄像装置的镜头。摄像装置的镜头可以包括一片或多片光学透镜。在摄像装置的镜头包括多片光学透镜的情况下,多片光学透镜按照前后顺序依次排列,且多片光学透镜的中心通常在一条直线上。
遮光件400可以包括:多个滤光片,且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通常不同。多个滤光片均用于对光学透镜的入射光进行遮挡。也就是说,在遮光件400运动到遮挡位置时,多个滤光片中的一个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入射光通过该滤光片抵达光学透镜;在遮光件400运动到非遮挡位置时,多个滤光片均不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入射光并未受到任一滤光片的阻挡,从而抵达光学透镜。
检测模块401用于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本公开中的入射光强度可以是指入射光的光线强度。本公开中的检测模块401可以检测通过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而进入到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本公开中的光线强度也可以称为光照强度或者光强度等。光线强度可以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可见光的光通量。光线强度可以认为是:指示光照的强弱以及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
控制模块402用于根据检测模块401检测到的入射光强度以及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并控制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本公开中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不仅可以反映出: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也可以称为光学透镜的外侧正前方),当前是否设置有滤光片;还可以反映出:当前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的透射状态。本公开中的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用于被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在检测模块401检测出的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针对强光设置的条件)的情况下所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通常是用于降低摄像装置的当前入射光强度的滤光片。
本公开通过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和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由于多个滤光片具有不同的透射率,因此,在不同入射光强度的场景(如烈日正午或者雪地或者冬季晴天等光照场景)下,均可以通过相应的滤光片,自适应的降低进入摄像装置中的入射光强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强烈的入射光对摄像装置中的相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有利于避免摄像装置所形成的图像中的部分区域或者全部区域存在的过曝光现象。因此,本公开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对于智能驾驶领域而言,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本公开中的一个滤光片可以对应一个预设光照强度级别,不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可以对应不同的光照强度场景。可选的,本公开中的所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可以均属于强光级别,即所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各自对应的光照强度场景均属于强光场景。上述强光场景可以认为是光线强度超过预设阈值的场景。
可选的,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可以包括:对应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对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以及对应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其中的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高于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即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对应的光照强度高于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对应的光照强度),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高于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即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对应的光照强度高于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对应的光照强度)。相应的,本公开的对应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可以称为高光照场景滤光片,对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可以称为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对应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可以称为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即对应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的透射率低于对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的透射率,对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的透射率低于对应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的透射率。
也就是说,本公开可以预先将光照强度划分为三个级别,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可以称为高光照强度级别,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可以称为中光照强度级别,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可以称为低光照强度级别。对应高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即高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最低,对应低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即低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最高,对应中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即中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高于对应高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的透射率,并低于对应低光照强度级别的滤光片的透射率。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公开可以将光照强度划分为两个级别,也可以将光照强度划分为四个或者更多级别,相应的,滤光片的透射率与其对应的光照强度级别相适应。在下述描述中,以三个光照强度级别为例进行的说明,也可以替换为其他数量的光照强度级别,下述不再一一详细说明。另外,不同滤光片通常对应不同的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即对应不同的光照强度场景)。也就是说,一个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通常对应一个滤光片(即一个光照强度场景对应一个滤光片),然而,这并不表明一个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只能对应一个滤光片,本公开中的一个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对应多个滤光片的情况也是完全可行的。
本公开通过为每一个预设光照强度级别分别设置相应的滤光片,从而可以针对不同光照强度,快捷方便的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合适的滤光片,并设置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一方面有利于降低进入摄像装置中的入射光强度,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选取的滤光片不恰当而造成的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过暗的现象。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本公开的遮光件400包括:多个滤光片以及框体。该框体用于固定多个滤光片。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可以按照透射率的升序或者降序的顺序,被固定在框体中。例如,框体中的三个滤光片,从左至右分别是: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中光照场景滤光片以及低光照场景滤光片。本公开中的所有滤光片可以均为长方形,且框体也为长方形。可选的,本公开中的控制模块402与框体连接,控制模块402通过控制框体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移动,可以使相应的滤光片移动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从而外部光线在通过该滤光片之后,抵达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并进入到摄像装置内。控制模块402通过控制框体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移动,也可以使所有的滤光片均不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从而外部光线可以直接抵达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并进入到摄像装置内。
本公开通过设置框体,并将所有滤光片固定在框体中,使控制模块402可以通过对框体的移动控制,方便的将当前选取出的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有利于简化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结构,从而有利于降低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实现成本。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本公开的控制模块402可以包括:电机和传动单元。其中的电机可以固定在摄像装置的侧面。其中的传动单元与电机的转轴和框体分别连接。传动单元用于使电机的转轴的运动转化为框体的运动。即传动单元在电机的转轴的驱动下,带动框体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移动,从而使固定在框体中的相应的滤光片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或者使所有的滤光片均不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可选的,本公开中的传动单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齿轮。相应的,框体上可以设置有与齿轮的齿牙相咬合的齿槽,齿轮的中心可以固定在电机的转轴上,这样,电机的转轴的转动可以促使齿轮转动,由于齿轮的齿牙与框体上的齿槽相互咬合,从而齿轮的转动可以使框体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外侧移动,例如,左/右直线移动或者上/下直线移动等。另外,本公开中的传动单元还可以包括:传动带等,本公开不限制传动单元的具体表现形式。
本公开通过利用电机和传动单元来控制框体的移动,可以简单方便的使挑选出的滤光片被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从而有利于简化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结构,进而有利于降低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实现成本。
图5-9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的装置可用于实现本公开相应的方法实施例。图5-9所示的装置主要包括:检测模块(图5中未示出)、控制模块以及遮光件。其中的控制模块可以包括:电机500以及齿轮501。其中的遮光件可以包括:框体502以及多个滤光片,图5-9中示意性的示出了三个滤光片,即高光照场景滤光片503、中光照场景滤光片504以及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三个滤光片均被固定在框体502中。
电机500设置于摄像装置506的一侧。齿轮501固定在电机500的转轴507上。齿轮501在转轴507的转动下旋转,从而带动框体502在摄像装置506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直线运动,从而可以使高光照场景滤光片503或者中光照场景滤光片504或者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例如,控制模块可以实现:
a、在高光照场景下(例如,外部光线的光照强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设阈值),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机500的转轴旋转,使齿轮501转动,并带动框体502向一侧直线移动,从而使高光照场景滤光片503设置于摄像装置506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b、在中光照场景下(例如,外部光线的光照强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二预设阈值,且低于第一预设阈值,其中的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机500的转轴旋转,使齿轮501转动,并带动框体502向一侧线移动,从而使中光照场景滤光片504设置于摄像装置506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c、在低光照场景下(例如,外部光线的光照强度达到或者超过第三预设阈值,且低于第二预设阈值,其中的第三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控制模块通过控制电机500的转轴旋转,使齿轮501转动,并带动框体502向一侧直线移动,从而使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设置于摄像装置506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虽然图5所示的装置只能使高光照场景滤光片503或者中光照场景滤光片504或者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本公开的装置无法使所有滤光片均不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也就是说,本公开中的装置可以使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不设置任何一个滤光片,即外部光线可以直接抵达光学透镜。
在本公开的装置只能使高光照场景滤光片503或者中光照场景滤光片504或者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而无法使所有的滤光片均不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低光照场景可以是指非强光场景,即外部光线的强度不符合针对强光设置的第一预设条件。此时,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的透射率通常非常高,例如,高于90%或者95%等。在本公开的装置不仅可以使高光照场景滤光片503或者中光照场景滤光片504或者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而且,还可以使所有滤光片均不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低光照场景可以是指强光场景,即外部光线的强度符合针对强光设置的第一预设条件。此时,低光照场景滤光片505的透射率不会非常高,例如,低于80%等。
另外,图5-9所示的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支撑框体502的支撑件等(图5-9中未示出)。本公开不限定支撑件的具体表现形式。
示例性方法
图10为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000、S1001以及S1002。下面对各步骤分别进行说明。
S1000、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
本公开中的入射光强度可以是指入射光的光线强度。本公开中的入射光强度可以是指入射光的光线强度。本公开中的光线强度也可以称为光照强度或者光强度等。光线强度可以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可见光的光通量。光线强度可以认为是:指示光照的强弱以及物体表面积被照明程度的量。本公开可以检测通过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而进入到摄像装置内部的入射光的光线强度。当前检测出的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可以称为当前入射光强度。
S1001、在确定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根据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
本公开中的第一预设条件可以认为是:预先针对强光设置的条件,即光线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入射光,可以被认为是强光。第一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第一预设条件可以为: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定值等。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本公开中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不仅可以反映出: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当前是否设置有滤光片;还可以反映出:当前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的透射状态。本公开中的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用于被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通常是指:用于降低摄像装置的当前入射光强度的滤光片。也就是说,在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表示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当前已经设置有滤光片的情况下,本公开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的透射率通常不低于当前已经设置在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的透射率,例如,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可以为当前已经设置在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在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表示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当前未设置有滤光片的情况下,可以将多个滤光片中的任意一个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也可以将根据检测出的入射光强度而选取出的滤光片作为第一滤光片。
S1002、控制第一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可以是指:能够完全覆盖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区域。也就是说,在第一滤光片位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包括:在经过第一滤光片之后,抵达摄像装置的最外侧光学透镜的外部光线。
本公开通过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并根据检测结果和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出一个滤光片,设置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由于多个滤光片具有不同的透射率,因此,在不同入射光强度的场景(如烈日正午或者雪地或者冬季晴天等光照场景)下,均可以通过相应的滤光片,自适应的降低进入摄像装置中的入射光强度,从而有利于避免强烈的入射光对摄像装置中的相应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的影响,并有利于避免摄像装置所形成的图像中的部分区域或者全部区域存在的过曝光现象。因此,本公开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的使用寿命,并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质量,对于智能驾驶领域而言,有利于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本公开可以利用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例如,至少一幅照片或者视频帧等)中的像素的灰度值,来实现对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检测。例如,分别计算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部分区域的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并利用计算出的各均值来表征入射光强度。其中的部分区域的面积通常应达到预定面积阈值,从而有利于提高确定出的入射光强度的准确性。再例如,分别计算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并利用计算出的各均值来表征入射光强度。在计算出的各均值均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定灰度值的情况下,确定出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即确定出入射光属于强光。本公开也可以借助其他设备来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本公开不限定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具体实现方式。
通过利用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中的像素的灰度值,来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可以简单便捷的获得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从而不仅有利于提高检测入射光强度的实时性以及准确性,而且有利于降低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实现成本。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本公开根据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下面举例说明:
方式一、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一个与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相邻,且透射率低于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第一滤光片。
在方式一中,多个滤光片是按照透射率的升序或者降序排列的。
可选的,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按照透射率的升序排列的三个滤光片,例如,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和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分别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定灰度值)时,如果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则本公开可以将中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如果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则本公开可以将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方式二、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表示当前未设置有第二滤光片的情况下,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透射率最高的第一滤光片。
可选的,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三个滤光片,例如,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和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定灰度值)时,如果当前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未设置有第二滤光片(即未设置有任何滤光片),则本公开可以将低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方式三、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表示当前未设置有第二滤光片的情况下,根据入射光强度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差距、以及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从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其中的第一阈值可以为第一预定灰度值。
可选的,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三个滤光片,例如,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和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定灰度值)时,如果当前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未设置有第二滤光片(即未设置有任何滤光片),则本公开可以将灰度值的均值(如上述其中一幅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或者多幅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的均值)超过第一预定灰度值的百分比与预先设置的百分比进行比较,如果低于第一预定百分比,则本公开可以将低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如果达到或者高于第一预定百分比,且低于第二预设百分比,则本公开可以将中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如果达到或者高于第二预定百分比,则本公开可以将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上述第一预定百分比小于第二预定百分比。上述第一预定灰度值通常可以表征出:图像的正常灰度值的上限。
同样的,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方式四、根据入射光强度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差距、以及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透射率与其他滤光片的透射率之间的差距,从其他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其中的第一阈值可以为第一预定灰度值。
可选的,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N个滤光片,其中N为大于3的整数。例如,第1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第2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第N-1个光照场景滤光片以及第N个光照场景滤光片。假设上述N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由高到低顺序排列,且假设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第i个光照场景滤光片(i为大于1小于N的整数)。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达到或者超过第一预定灰度值)时,本公开可以计算出灰度值的均值(例如,多幅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中的一个或者多幅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的均值等)与第一预定灰度值之间的第一差距,并利用该第一差距以及第i个光照场景滤光片分别与第i+1至第N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之间的差距,从第i+1至第N个光照场景滤光片中选取一个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上述第一预定灰度值通常可以表征出:图像的正常灰度值的上限。同样的,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本公开通过设置多种方式来选取第一滤光片,有利于提高选取第一滤光片的灵活性,并有利于便捷的选取出与当前光照场景相适合的第一滤光片。
在一个可选示例中,本公开在选取用于降低入射光强度的第一滤光片,并将其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之后,如果检测到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即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属于暗光,暗光仍然会影响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清晰度),本公开可以通过变更第二滤光片,来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清晰度。本公开中的第二预设条件可以认为是:预先针对暗光设置的条件,即光线强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的入射光,可以被认为是暗光。第二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第二预设条件可以为:达到或者低于第二预定值等。其中的第二预定值低于第一预定值。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本公开可以在检测到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从透射率高于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并将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移动至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本公开可以采用多种方式选取第一滤光片,下述举三个例子进行说明:
第一个例子,本公开可以选取与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相邻,且透射率高于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滤光片,作为第一滤光片。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按照透射率的升序排列的三个滤光片,例如,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和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低于第二预定灰度值)时,如果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则本公开可以将中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如果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则本公开可以将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第二个例子:在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设置有第二滤光片,且第二滤光片不是透射率最高的滤光片的情况下,选取透射率最高的滤光片作为第一滤光片。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三个滤光片,如高光照场景滤光片、中光照场景滤光片和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低于第二预定灰度值)时,不论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中光照场景滤光片,还是高光照场景滤光片,本公开均可以将低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第三个例子:本公开可以根据入射光强度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差距、以及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与其他滤光片的透射率之间的差距,从其他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一个更具体的例子:
假设本公开中的多个滤光片包括:N个滤光片(N为大于3的整数),如第1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第2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第N-1个光照场景滤光片以及第N个光照场景滤光片。假设上述N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由高到低顺序排列,且假设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滤光片(即第二滤光片)为第i(i为大于1小于N的整数)个光照场景滤光片。在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二预设条件(例如,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至少一幅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均低于第二预定灰度值)时,本公开可以计算出灰度值的均值(例如,多幅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中的其中一个灰度值的均值、或者多幅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的均值)与第二预定灰度值之间的第二差距,并利用该第二差距以及第i个光照场景滤光片分别与第i-1至第1个光照场景滤光片的透射率之间的差距,从第i-1至第1个光照场景滤光片中选取一个光照场景滤光片,作为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上述第二预定灰度值通常可以表征出:图像的正常灰度值的下限。同样的,在将本次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时,第一滤光片可视为第二滤光片。
本公开通过设置多种方式来选取第一滤光片,有利于提高选取第一滤光片的灵活性,并有利于便捷的选取出的与当前光照场景相适合的第一滤光片。
可选的,本公开在检测到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如果当前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最高,则本公开可以移除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方案适用于低光照场景为强光场景的应用中。如果本公开只能使高光照场景滤光片或者中光照场景滤光片或者低光照场景滤光片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而无法使所有滤光片均不位于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即本公开中的低光照场景是指非强光场景,则该用法不适用。
本公开通过在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对第二滤光片进行替换或者移除处理,可以实现在强光消除时,及时的自适应调整第二滤光片,从而有利于提高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的清晰度。
本公开的调整摄像装置入射光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如图11所示。
图11中,S1100、开启摄像装置,并使摄像装置处于图像采集状态。
可选的,可以使摄像装置处于视频拍摄状态。此时,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镜头的外侧前方的第二滤光片可以为低光照场景滤光片,当然,摄像装置的光学镜头的外侧前方可以未设置有任何一个滤光片。
S1101、针对摄像装置当前采集的多幅图像(例如,3幅图像等),分别计算各图像中的所有像素的灰度值的均值。
S1102、判断各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是否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以及各图像的灰度值的均值是否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如果均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或者均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到S1103;如果均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也均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到S1104。
S1103、选取第一滤光片,并将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设置于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到S1104。
S1104、本次选取第一滤光片的过程结束。可选的,可以返回S1101,以继续下一次选取第一滤光片的过程。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1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框图。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21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211和存储器1212。
处理器1211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121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121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以及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12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存储诸如输入信号、信号分量、噪声分量等各种内容。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121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1213以及输出装置1214等,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此外,该输入设备1213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该输出装置1214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该输出设备1214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12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121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121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示例性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举)可以包括:具有一个或者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以及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以及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等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中。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以及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包括:遮光件、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遮光件和所述检测模块分别连接;
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所述遮光件包括:多个滤光片,所述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不同;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入射光强度,在确定所述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所述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并控制所述遮光件在平行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平面内沿直线运动以使得所述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预先针对强光设置的条件;所述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当前是否设置有滤光片以及当前设置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的透射状态;
所述多个滤光片包括:
对应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
对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以及
对应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高于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高于所述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遮光件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多个滤光片的框体,所述多个滤光片按照透射率的升序/降序的顺序,被固定在所述框体中,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框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电机,固定在所述摄像装置的侧面;
传动单元,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和所述框体分别连接,所述传动单元在所述电机的转轴的驱动下,带动所述框体在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移动。
4.一种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包括:
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
在确定所述入射光强度符合第一预设条件时,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遮光件包括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其中,所述遮光件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所述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不同;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预先针对强光设置的条件;所述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当前是否设置有滤光片以及当前设置于所述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的透射状态;
控制所述遮光件在平行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平面内沿直线运动,以使得所述第一滤光片位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
所述多个滤光片包括:
对应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
对应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以及
对应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的至少一滤光片,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高于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所述第二预设光照强度级别高于所述第三预设光照强度级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摄像装置拍摄的图像中的至少部分像素的灰度值,确定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从遮光件包括的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包括:
从所述多个滤光片中选取一个与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相邻,且透射率低于所述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第一滤光片,其中,所述多个滤光片按照透射率的升序/降序排列;或者
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表示当前未设置有第二滤光片的情况下,从所述多个滤光片中选取透射率最高的第一滤光片;或者
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的外侧前方的滤光片当前设置信息表示当前未设置有第二滤光片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入射光强度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差距、以及所述多个滤光片的透射率,从所述多个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或者
根据所述入射光强度与第一阈值之间的差距、以及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透射率与其他滤光片的透射率之间的差距,从所述其他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定所述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从透射率高于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并将选取出的第一滤光片移动至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或者
在确定所述入射光强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最高的情况下,移除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从透射率高于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包括:
选取与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相邻,且透射率高于所述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的滤光片,其中,所述多个滤光片按照透射率的升序/降序排列;或者
在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设置有第二滤光片,且所述第二滤光片不是透射率最高的滤光片的情况下,选取透射率最高的滤光片作为第一滤光片;或者
根据所述入射光强度与第二阈值之间的差距、以及当前设置于所述摄像装置的光学透镜前的第二滤光片的透射率与其他滤光片的透射率之间的差距,从所述其他滤光片中选取第一滤光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所述存储器中读取所述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791025.0A 2019-08-26 2019-08-26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Active CN1125117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025.0A CN112511760B (zh) 2019-08-26 2019-08-26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91025.0A CN112511760B (zh) 2019-08-26 2019-08-26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760A CN112511760A (zh) 2021-03-16
CN112511760B true CN112511760B (zh) 2022-07-26

Family

ID=74923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91025.0A Active CN112511760B (zh) 2019-08-26 2019-08-26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17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32677A (zh) * 2021-05-10 2021-08-10 前海七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车辆驾驶辅助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78104A (zh) * 2023-08-11 2023-10-31 泰智达(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脸识别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4750A (zh) * 2007-06-14 2008-12-17 Lg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用光掩膜及使用该光掩膜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58618A (ja) * 2008-03-27 2009-11-05 Olympus Corp フィルタ切替装置、撮影レンズ、カメラ、および撮影システム
CN202230290U (zh) * 2011-08-24 2012-05-23 吴勇刚 监控探头滤光片切换装置
CN102636858B (zh) * 2011-10-13 2014-07-23 上海锐势机器视觉科技有限公司 滤光片切换机构
CN102722064A (zh) * 2012-06-01 2012-10-10 深圳市立博电子有限公司 滤光片切换器
CN202631926U (zh) * 2012-06-11 2012-12-26 深圳市锐达视科技有限公司 双滤光片切换装置和摄像设备
CN202904187U (zh) * 2012-09-24 2013-04-24 湖南安保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机
CN203673205U (zh) * 2013-11-18 2014-06-25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器滤光片切换装置
CN109916823A (zh) * 2017-12-13 2019-06-21 香港纺织及成衣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多光谱颜色成像装置及校正方法
CN108366188A (zh) * 2018-02-13 2018-08-03 深圳臻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图像获取方法、装置及无人机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4750A (zh) * 2007-06-14 2008-12-17 Lg化学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元件用光掩膜及使用该光掩膜的彩色滤光片的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漫透射成像法激光强度时空分布测量装置;庞淼;《强激光与粒子束》;2011031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1760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73838B2 (en) Active mask for electronic imaging system
CN112511760B (zh)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方法和装置、介质和设备
JPWO2006109398A1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プログラム、並びに記録媒体
CN105933610B (zh) 一种车牌拖尾优化曝光的方法及装置
EP3340600A1 (en) Lens, camera, package inspection system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CN112135066B (zh)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方法、介质和设备
CN110191290B (zh) 图像采集装置、控制图像采集装置的入射光的方法
EP2012530A2 (en) Image pickup apparatus and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US20230370734A1 (en)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brightness balancing method
KR100878491B1 (ko) 방범 카메라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2590894B1 (ko) 고스트 저감장치와 이것을 구비한 촬상장치, 고스트 감소방법 및 촬상광학기구
CN112437209B (zh) 调整摄像装置的入射光强度的装置、方法和系统
CN112351211B (zh) 调整摄像装置入射光的方法和装置、系统、介质和设备
JP2017073622A (ja) 撮像装置
US1153702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a controllable physical light filter as part of an image capture system and for processing captured images
CN111935381B (zh) 图像采集与处理装置与移动载体
KR102260920B1 (ko) 고스트 저감장치와 이것을 구비한 촬상장치, 고스트 감소방법 및 촬상광학계
JP3700207B2 (ja) 自動露出制御装置、自動露出制御方法、及び撮像装置
CN115769250A (zh) 用于机动车的视觉系统
US20200169676A1 (en) Eliminating digital image artifacts caused by backlighting
JP5423946B2 (ja) 複合光学系及び光学装置
EP4387219A1 (en) Vehicle window color frin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070291129A1 (en) Lighting synchronization to reduce light clutter
CN118118790A (zh) 一种红外图像自动调节曝光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8831A (zh) 一种基于窄波段滤光的自适应补光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