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5580A - 漏电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漏电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5580A
CN112505580A CN202011208945.4A CN202011208945A CN112505580A CN 112505580 A CN112505580 A CN 112505580A CN 202011208945 A CN202011208945 A CN 202011208945A CN 112505580 A CN112505580 A CN 112505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ower equipment
control module
signal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89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荣辉
蔡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89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558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5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5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50Testing of electric apparatus, lines, cables or components for short-circuits, continuity, leakage current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 G01R31/52Testing for short-circuits, leakage current or ground faul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00Details of thermomet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types of thermometer
    • G01K1/02Means for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mo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00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arrangements of the types included in groups G01R5/00 - G01R13/00 and G01R31/00
    • G01R1/02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02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acoustic waves
    • G01S15/06Systems determining the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5/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漏电检测装置,该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带电检测模组、控制模组和X射线检测模组。带电检测模组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控制模组与带电检测模组连接,用于根据带电信号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X射线检测模组与控制模组连接;控制模组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X射线检测模组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并确定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本申请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不仅能够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还可以在电力设备漏电时,确定漏电位置,无需工作人员检测漏电位置,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Description

漏电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电能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已经深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力设备随处可见,如电线杆、变压器箱等。随着电力设备的长期使用,会出现绝缘老化等问题,导致电力设备漏电,对检修人员和非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传统技术中,使用漏电保护器可以检测电力设备是否漏电,但是需要人工检测具体的漏电位置,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
带电检测模组,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
控制模组,与带电检测模组连接,用于根据带电信号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
X射线检测模组,与控制模组连接,控制模组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X射线检测模组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并确定漏电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报警模组,与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发出第一警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包括:
信号处理单元,与带电检测模组连接,用于对带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数字信号;
逻辑判断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在数字信号大于预设信号阈值时,确定电力设备漏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报警模组包括:
语言触发单元,与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产生触发信号;
语言芯片,与语言触发单元连接,用于根据触发信号产生第一警示信息;
扬声器,与语言芯片连接,并以语音方式播放第一警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显示模组,与语言芯片连接,用于显示第一警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移动模组,带电检测模组、控制模组和X射线检测模组均设置于移动模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距离检测模组,与控制模组和报警模组均连接,用于获取漏电检测装置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并且,控制模组在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报警模组发出第二警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距离检测模组包括:
超声波发射单元,与控制模组连接,超声波发射单元用于向电力设备发送超声波;
超声波接收单元,与控制模组连接,超声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电力设备反射的超声波;
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超声波发射单元发送超声波的时间和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超声波的时间,获取漏电检测装置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组,与控制模组和报警模组均连接,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温度值,并且,控制模组在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报警模组发出第三警示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定位模组,与控制模组连接,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控制模组在电力设备漏电时向控制后台发送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带电检测模组、控制模组和X射线检测模组。带电检测模组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控制模组与带电检测模组连接,用于根据带电信号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X射线检测模组与控制模组连接,控制模组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X射线检测模组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并确定漏电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不仅能够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还可以在电力设备漏电时,确定漏电位置,无需工作人员检测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通过X射线检测模组3获取的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不仅可以确定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还可以初步的确定电力设备是由于绝缘老化,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漏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不同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报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距离检测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漏电检测装置;100、带电检测模组;200、控制模组;210、信号处理单元;220、逻辑判断单元;300、X射线检测模组;400、报警模组;410、语言触发单元;420、语言芯片;430、扬声器;500、显示模组;600、移动模组;700、距离检测模组;710、超声波发射单元;720、超声波接收单元;800、温度检测模组;900、定位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可以设置在电力施工现场,也可以由检修人员携带,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时使用。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10包括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和X射线检测模组300。
带电检测模组100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带电信号是指电力设备外部的空间环境中的信号。带电信号可以是电流信号,也可以是电压信号、磁场信号或者电场信号等。通过带电检测模组10检测的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的种类可以由带电检测模组100的种类和结构决定。换句话说,若带电检测模组100是电流传感器,则检测到的带电信号为电流信号;若带电检测模组100是电压传感器,则检测到的带电信号为电压信号;若带电检测模组100是电场传感器,则检测到的带电信号为电场信号。本实施例对带电检测模组100种类和结构等,以及带电信号的种类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控制模组200与带电检测模组100连接,用于根据带电信号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控制模组20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也可以是控制芯片,计算机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工业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控制模组200对带电检测模组100检测到的带电信号进行判断,若带电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判断电力设备漏电。预设条件可以根据带电信号的种类进行设置。若带电信号为电流信号,则预设条件为预设电流条件,在电流信号满足预设电流条件时,判断电力设备漏电;若带电信号为电压信号,则预设条件为预设电压条件,在电压信号满足预设电压条件时,判断电力设备漏电。若带电信号为电场信号,则预设条件为预设电场条件,在电场信号满足预设电场条件,判断电力设备漏电。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模组200还可以在电力设备漏电时,向控制后台发送信息,使得控制后台的管理人员及时通知工作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保证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
X射线检测模组30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控制模组200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X射线检测模组300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并确定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X射线可以穿透普通可见光无法穿透的物质,X射线的穿透能力与X射线的波长、穿透材料的密度和厚度有关。X射线的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大,密度越低,厚度越薄的物质,X射线穿透越容易。通过X射线检测模组300可以穿透电力设备内部,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控制模组200根据内部结构图像,可以确定电力设备具体的漏电位置。并且控制模组200根据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可以确定电力设备是由于绝缘老化漏电,还是其他原因漏电。本实施例对X射线检测模组300的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自行选择。
本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
通过带电检测模组100获取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控制模组200对该带电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可以判断出电力设备是否发生漏电故障。在电力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控制模组200控制X射线检测模组300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根据该内部结构图像确定电力设备漏电位置以及漏电原因。
本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10包括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和X射线检测模组300。带电检测模组100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控制模组200与带电检测模组100连接,用于根据带电信号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X射线检测模组30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控制模组200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X射线检测模组300获取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并确定漏电位置。本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10不仅能够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还可以在电力设备漏电时,确定漏电位置,无需工作人员检测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通过X射线检测模组300获取的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不仅可以确定电力设备的漏电位置,还可以初步的确定电力设备是由于绝缘老化,还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漏电。这样便于工作人员在短时间内针对性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从而可以保证电力设备在短时间内恢复工作,进而可以提高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检测装置10,结构简单,建设、维护和能源成本较低,不接触电力设备,即可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适用于各类配电设备或者电力施工现场,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报警模组400。报警模组40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发出第一警示信息。换句话说,控制模组200在根据带电信号确定电力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向报警模组400发送控制信号,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第一警示信息。第一警示信息可以是警示铃声,也可以是警示灯闪烁等。本实施例对报警模组400的种类和结构,以及第一警示信息的种类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力设备漏电时,通过报警模组400发出第一警示信息,使得的工作人员或者非工作人员可以获知该电力设备存在漏电故障,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请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模组200包括信号处理单元210和逻辑判断单元220。
信号处理单元210与带电检测模组100连接,用于对带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数字信号。信号处理单元210可以是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可以采用数字转换芯片AD4040。信号处理单元210还可以包括放大器和滤波器,放大器连接于带电检测模组100和滤波器之间,模数转换器与滤波器连接。放大器对带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后,得到放大信号,将放大信号输入滤波器;滤波器对该放大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滤波信号;模数转换器对滤波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信号。本实施例对信号处理单元210的具体种类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逻辑判断单元220与信号处理单元210连接,用于在数字信号大于预设信号阈值时,确定电力设备漏电。逻辑判断单元220可以是逻辑判断电路,在数字信号大于预设信号阈值时,输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用于表征电力设备存在漏电故障;在数字信号小于等于预设信号阈值时,输出低电平信号,该低电平信号用于表征电力设备正常,不存在漏电故障。本实施例对逻辑判断单元220的种类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预设信号阈值与数字信号是相对应的。换句话说,若带电信号为电流信号,则通过信号处理单元210得到的数字信号为电流值,预设信号阈值为预设电流阈值,在电流值大于预设电流阈值时,确定电力设备漏电。本实施例对预设信号阈值不作限定,使用者可以根据带电检测模组100的种类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信号处理单元210对带电信号的处理,使得到的数字信号更加准确,从而通过逻辑判断单元220判断电力设备是否漏电更加准确。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报警模组400包括语言触发单元410、语言芯片420和扬声器430。语言触发单元41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用于在电力设备漏电时,产生触发信号。语言芯片420与语言触发单元410连接,用于根据触发信号产生第一警示信息。扬声器430与语言芯片420连接,并以语音方式播放第一警示信息。
控制模组200在确定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语言触发单元410产生触发信号,该触发信号可以触发语言芯片420产生第一警示信息。在语言芯片420中可以预设设置“漏电危险!请勿靠近”等警示内容。第一警示信息即为语言芯片420中预先设置的警示内容。语言芯片420可以控制扬声器430将第一警示信息以语言的方式播放。语言触发单元410可以是语言触发电路,控制模组200可以控制语言触发电路发出高电平信号,该高电平信号即为触发信号。语言芯片420可以为NV040DQ-1502。本实施例对语言触发单元410、语言芯片420和扬声器430的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语言触发单元410、语言芯片420和扬声器430使得工作人员或者非工作人员可以获知电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提高电力设备的安全性。
请继续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显示模组500。显示模组500与语言芯片420连接,用于显示第一警示信息。显示模组500可以显示语言芯片420中预先设置的警示内容。控制模组200在电力设备漏电时,通过语言触发单元410可以触发语言芯片420。语言芯片420可以控制显示模组500显示语言芯片420中的警示内容,该警示内容即为第一警示信息。例如:警示内容为“漏电危险!请勿靠近”,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显示模组500显示“漏电危险!请勿靠近”的字样。显示模组500的显示屏可以采用型号为DLD200N9353V0的显示屏。本实施例对显示模组500的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显示模组500可以更加明显地警示工作人员或者非工作人员电力设备存在安全隐患,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请参见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移动模组600。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和X射线检测模组300均设置于移动模组600。控制模组200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指令控制移动模组600沿一定的方向移动,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遥控器遥控移动模组600向指定的方向移动。移动模组600可以包括支撑板、轮子和驱动电机,轮子与支撑板机械连接,驱动电机与轮子连接,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和X射线检测模组300设置于支撑板上。控制模组200可以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可以驱动轮子移动,从而使得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和X射线检测模组300随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组200控制移动模组600靠近电力设备,使得带电检测模组100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无需工作人员靠近电力设备。这样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移动模组600的设置提高了漏电检测装置10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距离检测模组700。距离检测模组700与控制模组200和报警模组400均连接,用于获取漏电检测装置10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并且,控制模组200在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第二警示信息。第二警示信息可以是声音信息,也可以是灯光信息或者声光信息等。第二警示信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警示内容,例如:“注意,距离0.6m”,该第二警示信息可以通过扬声器语言播放,也可以通过显示模组500显示。距离检测模组700可以是测距仪,也可以是测距传感器等,本实施例对距离检测模组700的种类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距离检测模组700检测电力设备与漏电检测装置10之间的距离,可以保证漏电检测装置10在安全距离内对电力设备是否漏电进行检测,从而能够提高漏电检测装置10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模组200根据电力设备与漏电检测装置10之间的距离的不同,可以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不同的警示信息。当漏电检测装置10与电力设备的之间的距离小于1m,大于0.7m时,控制模组200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语言警示,提醒工作人员电力设备漏电;当漏电检测装置10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在0.4m-0.7m之间时,控制模组200控制报警模组400同时进行灯光和语言警示,提醒工作人员接近安全作业距离;当漏电检测装置10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0.4m时,控制模组200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连续的声光警示,提醒工作人员不要长期处于该位置。
请参见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距离检测模组700包括超声波发射单元710超声波接收单元720。
超声波发射单元71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超声波发射单元710用于向电力设备发送超声波。超声波接收单元72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超声波接收单元720用于接收由电力设备反射的超声波。控制模组200还用于根据超声波发射单元710发送超声波的时间和超声波接收单元720接收超声波的时间,获取漏电检测装置10与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控制模组200可以包括计时模块,在超声波发射单元710向电力设备发送超声波时,计时模块开始计时;在超声波接收单元720接收到电力设备反射的超声波时,计时模块停止计时。控制模组200根据计时模块记录的时间以及超声波传播的速度,可以计算出电力设备与漏电检测装置10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利用超声波接收单元710和超声波发射单元720可以较为精确的检测出电力设备与漏电检测装置10之间的距离。
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温度检测模组800。温度检测模组800与控制模组200和报警模组400均连接,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温度值,并且,控制模组200在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第三警示信息。温度检测模组800可以是温度检测仪、也可以是温度传感器,本实施例对温度检测模组800的种类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当温度检测模组800获取的电力设备的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表明电力设备中的温度过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降温维修。预设温度阈值可以由工作人员根据不同的电力设备的进行设置。控制模组200在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第三警示信息。第三警示信息可以是警示铃,也可以是警示灯。具体的,第三警示信息可以是“温度过高,危险!”等警示内容,该警示内容可以通过显示模组500进行显示。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温度检测模组800在电力设备的温度过高时,及时进行相应的降温措施,从而避免对电力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进而提高了漏电检测装置的实用性。
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包括定位模组900。定位模组900与控制模组200连接,用于获取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控制模组200在电力设备漏电时向控制后台发送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定位模组900可以是GPS,也可以是UWB定位器件等。本实施例对定位模组900的种类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控制模组200中可以包括无线传输模块,控制模组200在电力设备漏电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通过定位模组900获取的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发送至控制后台,控制后台的管理人员在接收到该信息后及时通过检修人员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并且,控制后台会对该信息进行记录,便于后续的查阅。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模组900使得检修人员获取发生漏电故障的电力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及时的对电力设备进行维修,避免对电力设备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坏。
在一个实施例中,漏电检测装置10还可以包括储能模组,该储能模组与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X射线检测模组300和报警模组400等其他模组连接,用于向带电检测模组100、控制模组200、X射线检测模组300和报警模组400供电。储能模组可以是蓄电池,也可以是不间断电源。储能模组的使用使得漏电检测装置10无需外接直流电源,在户外不会受电源供电的限制,从而能够提高漏电检测装置10的实用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若报警模组400发出的警示信息为警示铃响,则控制模组200可以预设设置不同的铃声。换句话说,控制模组200在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一种铃声,在电力设备温度过高时,控制报警模组400发出另一种铃声。这样工作人员在听到警示铃响时,可以区分电力设备时存在什么故障。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带电检测模组,用于检测电力设备的带电信号;
控制模组,与所述带电检测模组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带电信号判断所述电力设备是否漏电;
X射线检测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控制模组用于在所述电力设备漏电时,控制所述X射线检测模组获取所述电力设备的内部结构图像,并确定漏电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警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在所述电力设备漏电时发出第一警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组包括:
信号处理单元,与所述带电检测模组连接,用于对所述带电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处理,得到数字信号;
逻辑判断单元,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在所述数字信号大于预设信号阈值时,确定所述电力设备漏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组包括:
语言触发单元,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用于在所述电力设备漏电时,产生触发信号;
语言芯片,与所述语言触发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触发信号产生所述第一警示信息;
扬声器,与所述语言芯片连接,并以语音方式播放所述第一警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组,与所述语言芯片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第一警示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移动模组,所述带电检测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X射线检测模组均设置于所述移动模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距离检测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报警模组均连接,用于获取漏电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并且,所述控制模组在所述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模组发出第二警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检测模组包括:
超声波发射单元,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超声波发射单元用于向所述电力设备发送超声波;
超声波接收单元,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所述超声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由所述电力设备反射的超声波;
所述控制模组,还用于根据所述超声波发射单元发送超声波的时间和所述超声波接收单元接收超声波的时间,获取所述漏电检测装置与所述电力设备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温度检测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和所述报警模组均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力设备的温度值,并且,所述控制模组在所述温度值大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控制所述报警模组发出第三警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模组,与所述控制模组连接,用于获取所述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所述控制模组在所述电力设备漏电时向控制后台发送所述电力设备的位置信息。
CN202011208945.4A 2020-11-03 2020-11-03 漏电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25055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945.4A CN112505580A (zh) 2020-11-03 2020-11-03 漏电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8945.4A CN112505580A (zh) 2020-11-03 2020-11-03 漏电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5580A true CN112505580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5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8945.4A Pending CN112505580A (zh) 2020-11-03 2020-11-03 漏电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55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9650A (zh) * 2022-08-12 2022-09-13 深圳凯升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电气设备漏电检测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21607A (ja) * 1999-07-12 2001-01-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部分放電発生位置検出装置
GB0102352D0 (en) * 1998-05-04 2001-03-14 Csi Technology Inc Digital ultrasonic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1539533A (zh) * 2009-03-11 2009-09-23 华南理工大学 电池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1804048U (zh) * 2010-09-17 2011-04-20 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局 用于电力检修的语音警示装置
CN102175950A (zh) * 2011-02-22 2011-09-07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Gis类设备移动式现场局部放电源可视化检测方法
CN205374579U (zh) * 2016-01-25 2016-07-0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检测和测距装置
CN207336674U (zh) * 2017-09-11 2018-05-08 湖南一二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监测系统
CN108287170A (zh) * 2018-04-13 2018-07-17 四川巴斯德环境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x射线成像的焊接试件检测系统
CN208069854U (zh) * 2018-03-22 2018-11-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一种电力作业用的可爬坡机器人
CN108983027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漏电检测方法、装置、智能插座及存储介质
CN109909974A (zh) * 2019-04-28 2019-06-21 盐城工学院 一种高空电缆专用漏电检测机器人
CN110470942A (zh) * 2019-09-20 2019-11-19 宫元凯 电力设施外壳漏电检测报警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CN110907856A (zh) * 2019-12-06 2020-03-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磁场监控的电力设备漏电检测系统
CN111007356A (zh) * 2019-12-13 2020-04-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漏电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1425695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管道泄漏监测及堵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102352D0 (en) * 1998-05-04 2001-03-14 Csi Technology Inc Digital ultrasonic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JP2001021607A (ja) * 1999-07-12 2001-01-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部分放電発生位置検出装置
CN101539533A (zh) * 2009-03-11 2009-09-23 华南理工大学 电池内部缺陷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CN201804048U (zh) * 2010-09-17 2011-04-20 重庆市电力公司綦南供电局 用于电力检修的语音警示装置
CN102175950A (zh) * 2011-02-22 2011-09-07 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Gis类设备移动式现场局部放电源可视化检测方法
CN205374579U (zh) * 2016-01-25 2016-07-06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一种输电线路带电检测和测距装置
CN207336674U (zh) * 2017-09-11 2018-05-08 湖南一二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漏电监测系统
CN208069854U (zh) * 2018-03-22 2018-11-09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清远供电局 一种电力作业用的可爬坡机器人
CN108287170A (zh) * 2018-04-13 2018-07-17 四川巴斯德环境检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x射线成像的焊接试件检测系统
CN108983027A (zh) * 2018-07-26 2018-12-11 上海与德科技有限公司 漏电检测方法、装置、智能插座及存储介质
CN109909974A (zh) * 2019-04-28 2019-06-21 盐城工学院 一种高空电缆专用漏电检测机器人
CN110470942A (zh) * 2019-09-20 2019-11-19 宫元凯 电力设施外壳漏电检测报警系统以及检测方法
CN110907856A (zh) * 2019-12-06 2020-03-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通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磁场监控的电力设备漏电检测系统
CN111007356A (zh) * 2019-12-13 2020-04-14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漏电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CN111425695A (zh) * 2020-03-30 2020-07-17 武汉理工大学 一种管道泄漏监测及堵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9650A (zh) * 2022-08-12 2022-09-13 深圳凯升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电气设备漏电检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50892B (zh) 基于物联网的消防监管系统
CN105528841B (zh) 一种电力电缆的防外力破坏预警系统
CN103794029B (zh) 施工安全报警器
JP4761778B2 (ja) 接近警報装置
CN207380853U (zh) 一种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装置
CN107730806A (zh) 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激光对射监测预警装置
CN112505580A (zh) 漏电检测装置
CN104048639B (zh) 地质灾害体地表建筑物裂缝在线监测预警仪
CN203644149U (zh) 高压线路防外力破坏预警装置
CN203812365U (zh) 施工安全报警器
CN108398184A (zh) 一种施工噪声检测系统
CN214153950U (zh) 一种电力线路智能防触电报警器
CN206088803U (zh) 输电线防外破报警装置
CN103344845A (zh) 智能型电场异常安全报警装置
CN205140114U (zh) 输电线路监控系统
CN105374147A (zh) 输电线路监控系统
JP2005148968A (ja) 無線式接近警報装置
CN213170988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电梯安全监测系统
CN213182995U (zh) 一种多功能智能电缆井盖装置系统
KR20120138269A (ko) 전력 케이블 감시 및 관리 시스템
CN103234639A (zh) 一种开关柜红外实时监测装置
CN103021111B (zh) 一种配电变压器的监测拆卸装置及方法
CN206131996U (zh) 一种位移激光反射监测仪
CN112731140A (zh) 用电设备运行状态检测装置
CN203376404U (zh) 智能型电场异常安全报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