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4040A -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4040A
CN112494040A CN202010944290.0A CN202010944290A CN112494040A CN 112494040 A CN112494040 A CN 112494040A CN 202010944290 A CN202010944290 A CN 202010944290A CN 112494040 A CN112494040 A CN 112494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e
tube
bracket
sample reserving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442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Nigal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uba Vill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uba Vill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uba Vill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442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40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4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4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015Source of blood
    • A61B5/15003Source of blood for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755Blood sample prepar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e.g. by separating blood components or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venous or arterial blood, e.g. with syring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属于采血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固定留样针的针头夹持机构;承载留样管的留样管托架;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机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机械传动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与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产生第一运动,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产生第二运动;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控制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与所述留样管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替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更加简便,且易于操作,可以精确控制摇匀力度和时间,较大程度地提升了留样管血液的摇匀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采血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背景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一直向世界各国呼吁“医疗用血采用无偿献血”的原则,我国鼓励无偿献血,而捐献全血是无偿献血中的一种方式。捐献全血时,献血员前往就近的血液中心、血站或移动采血点,由专业的采血护士进行规范化的采血操作。整个操作流程包括采血前的登记、体检、确认和采血及宣教、采血后处理。目前,在采血前,采血护士主要通过一些散在的手持移动终端、常规的检测仪、手工填写的纸质登记表完成采血前的登记、体检和确认,过程中生成的数据、信息通过手工录入纸质登记表的信息或上传手持移动终端数据在血液中心管理系统进行整合。
采血时,根据献血的检测要求,需要配备留样管对血液样本进行留样,便于进行对血液样本的检测。依赖于护士的手工操作进行留样,存在操作难以标准化,留样过程需要用到的仪器、器具散杂,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大,留样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解决留样工作存在操作难以标准化,留样全程需要用到的仪器、器具散杂,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大,留样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提出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所述自动留样机构包括:
固定留样针的针头夹持机构;
承载留样管的留样管托架;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机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机械传动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与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产生第一运动,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产生第二运动;
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有关所述第一运动和/或所述第二运动中的位置检测信息,并控制所述动力源工作用以产生所述动力,以及控制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与所述留样管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其中,所述第二运动包括以下两种运动的组合:
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直线运动;和,
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直线运动中至少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和,
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旋转运动至少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的旋转运动;和,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运动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和,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留样管托架的旋转运动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和,
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运动平台和移动导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产生至少以下方式之一的直线运动:
控制所述运动平台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所述移动导轨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和,
控制所述运动平台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所述移动导轨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的直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产生至少以下方式之一的所述第二旋转运动:
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和,
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管和/或所述留样针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摆动机构;
所述留样管托架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公转机构;
所述留样管托架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公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且与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所述留样管托架上设置有留样管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固定留样管,每个留样管对应一个留样管夹持结构;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公转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沿留样管托架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进行所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摆动机构;
所述留样管托架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为所述留样管托架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的摆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留样管托架与所述转动轴联动,所述转动轴受所述动力源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转动到指定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留样管托架的转动轨迹上,当所述位置传感器感知到所述留样管托架旋转到所述指定旋转位置时,则所述位置传感器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源停止工作以阻止所述转动轴旋转,用以将所述留样管托架固定保持在竖直平面内的所述指定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笔形推杆和曲柄组件,
所述留样管托架与所述转动轴联动,所述曲柄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联动,所述曲柄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笔形推杆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笔形推杆受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通过驱动所述曲柄组件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留样管托架一起转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曲柄组件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位置检测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布置在所述位置检测部的运动轨迹上且位于指定旋转角度的对应位置,所述位置检测部经过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中的其中之一时,所述位置传感器获得到达所述指定旋转角度的检测信号,所述位置传感器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笔形推杆停止工作以阻止所述曲柄组件旋转,用以将所述留样管托架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所述指定旋转角度。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自转机构,所述自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与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所述留样管托架上设置有留样管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固定留样管,每个留样管对应一个留样管夹持结构;
所述自转机构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沿自身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留样管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进行所述第三旋转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公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公转转盘,所述公转转盘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内并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均阵列承载在所述公转转盘上,当所述动力源驱动公转转盘转动时,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在所述公转转盘所在的平面内以所述公转转盘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自转机构包括动力传递机构和至少两个动齿轮,每个留样管对应一个动齿轮,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连接,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动力源的驱动下,令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同时转动或分别转动从而实现自转旋转运动,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在所述动齿轮上,所述动齿轮的轴心与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的中心轴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主动齿轮,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为多个从动齿轮,所述多个从动齿轮矩阵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多个从动齿轮排列矩阵的中心,所有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当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时,所述多个从动齿轮同时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受所述动力源的驱动而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公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公转转盘,所述公转转盘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内,并且所述公转转盘的中心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多个从动齿轮矩阵排列在所述公转转盘的表面上,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公转转盘的中心,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均阵列承载在所述公转转盘上,当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公转转盘转动时,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在所述公转转盘所在的平面内以所述公转转盘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公转机构包括电机和公转转盘,所述公转转盘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内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自转运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公转转盘上的主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公转转盘的中心并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并与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通过结合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组合运动方式在有限的空间下实现自动采集献血者的血样,降低了机器空间利用率,缩小了机器的体积,实现了车载上的实用场景。并且在采集时的驱动控制更加灵活方便,扩展性强。
其次,提供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摆动机构驱动留样管托架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留样管托架进行留样管的放置,增强了空间利用率,摆动机构驱动留样管托架的摆动过程中,可以对留样管内的血液进行摇匀。
更进一步地,还利用两个维度的旋转运动的结合来实现更多维度的对血液的摇匀操作,使得血液摇匀更加均匀,并且不需要再使用手动操作。例如带动公转转盘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以公转转盘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使目标留样管转动到留样位置,使公转转盘上的多个留样管依次进行留样,运动平台带动留样管托架运动,实现留样管托架上的留样针与针头夹持机构上的留样管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通过多次的对准耦合和分离耦合可以在一次采血过程中自动实现多个留样管的留样,工作效率高,操作不需要人工介入,方便易用,避免人工接触感染,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实现留样管中血液摇匀的操作,进一步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留样管上设置有条形码,通过自转机构实现将留样管上的二维码精确对准到扫码枪的位置,主动齿轮转动带动多个从动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沿自身中心轴转动,实现将留样管上的二维码精确对准到扫码枪的位置,并且可以进行留样管血液摇匀,进一步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在留样过程中,通过摆动机构、公转机构和自转机构的配合,实现留样管中血液的摇匀,较大程度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头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留样管夹持机构处于垂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留样管夹持机构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留样管夹持机构处于倾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留样管夹持机构处于垂直状态;
图4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留样管夹持机构处于水平状态;
图4C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此时留样管夹持机构处于倾斜状态;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留样管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转机构和自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公转转盘、动齿轮和电机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针头夹持机构;2、留样管托架;21、留样管夹持机构;3、机械传动机构;31、平移机构;311、运动平台;312、移动导轨;32、摆动机构;321、转动轴;322、笔形推杆;323、曲柄组件;324、位置传感器;33、公转机构;331、公转转盘;332、电机;34、自转机构;341、动齿轮;4、留样管;5、留样针;3A、动力源;345,通孔;344、摆动转轴;341、转轴连接结构;342、343、腔体壁;346、平移固定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
如图1A、图1B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了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智能采血仪可以自动的精确定量采集献血者的血液,如图1A和图1B所示,智能采血仪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124、至少一个血袋采集称125、以及自动留样机构等等。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屏124可以为两块触摸显示屏;或者为一整块触摸显示屏,但分成两部分显示,可以同时显示两个通道的信息。智能采血仪可以是双通道的智能采血仪,左边和右边可共同为一个献血者提供采血通道(以下简称采血通道),当然,智能采血仪也可以只有一个采血通道,或多个采血通道。左侧采血通道结构和右侧采血通道结构两个一致,左右两个采血通道可以将信息分享在同一个显示屏124上显示,也可以将信息分享在两个完全独立的显示屏124上显示。同样的,左右两个采血通道可以分享一个血袋采集称125,左右两个采血通道分别具有一个血袋采集称125,血袋采集称125上采集的血袋127的信息被传送到显示屏124上显示。其次,智能采血仪还可以包括收纳箱126,用收纳未使用血袋127和采样针等等医用物资,当然在智能采血仪上可以设置多个收纳箱,不同的收纳箱用于收纳不同物资。其次,智能采血仪还可以包括身份识别模块121,该身份识别模块可以包括人脸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身份IC卡识别模块、二维码识别模块等等,身份识别模块121所采集的信息被智能采血仪进行接收和进行身份验证,这里的信息包括护士信息和/或献血者信息。如图1A和图1B所示,身份识别模块121可以在智能采血仪的正面,或者在智能采血仪的侧面,并且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智能采血仪的两个献血者操作侧面分别设置一个身份识别模块121,如在智能采血仪的两个机器侧面分别设置一个摄像头,侧面面对献血者所处位置。侧面设置摄像头用于人脸识别可以更加方便献血者的使用。
如图1A、如图1B所示,上述自动留样机构包括:
固定留样针5的针头夹持机构(1,122);
承载留样管4的留样管托架(2,123);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机械传动机构3提供动力;
机械传动机构3,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与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针头夹持机构1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产生第一运动,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针头夹持机构1产生第二运动;
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有关所述第一运动和/或所述第二运动中的位置检测信息,并控制所述动力源工作用以产生所述动力,以及控制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其中,所述第二运动包括以下两种运动的组合:
带动所述留样针5和/或所述留样管4进行直线运动;和,
带动所述留样针5和/或所述留样管4进行旋转运动。
如图1A、图1B中所示,承载留样管4的留样管托架(2,123)可以选择性沿机器表面垂直于水平面(即竖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也可以选择性的实现旋转运动。所以,在本发明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机械传动机构3与留样管托架2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产生第一运动,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产生第二运动,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有关所述第一运动和所述第二运动中的位置检测信息,并控制所述动力源工作用以产生所述动力,以及控制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这里的第二运动包括沿机器表面垂直于水平面进行直线运动和实现旋转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与所述留样管托架2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产生第一运动,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产生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可与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连接,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产生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或者机械传动机构3与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连接,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产生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关于直线运动,作为本发明的可选方案,所述带动所述留样针5和/或所述留样管4进行直线运动中至少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和,
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直线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直线运动;或者,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在竖直方向上实现相向或反向的直线运动。
关于旋转运动,所述带动所述留样针5和/或所述留样管4进行旋转运动至少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旋转运动;和,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旋转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样管托架2进行旋转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进行旋转运动;或者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进行旋转运动。
所述旋转运动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和,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竖直平面与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包括近似垂直)。这里的留样管安装平面为留样管安装在留样管托架2上后底部所在的平面,该平面近似与留样管管口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或者,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和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
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旋转运动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和,
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包括近似垂直)。这里的留样管安装平面为留样管安装在留样管托架2上后底部所在的平面,该平面近似与留样管管口平行。当留样管安装平面与水平平行时,如图3A所示,则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水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该时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平行,且转动轴线垂直于水平面,也垂直于留样管安装平面;当留样管安装平面与水平面垂直时,如图3B所示,则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直线运动的方向与该时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且转动轴线与水平面平行,但转动轴线依然垂直于留样管安装平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平行;或者,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和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
为实现上述直线运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如图3A至图3C,或者图4A至图4C,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平移机构31;所述平移机构31包括运动平台311和移动导轨312,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针头夹持机构1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31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留样管托架2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311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针头夹持机构1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311上;或者,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311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产生至少以下方式之一的直线运动:
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和,
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直线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的留样针5与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上的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留样针5与留样管4对准耦合时,运动平台311带动留样管托架2在移动导轨312上平移,从而带动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留样针5与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留样完成后,运动平台311驱动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远离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留样针5与留样管4的分离耦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直线运动,实现留样针5与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者,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实现相向或反向的直线运动,实现留样针5与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
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摆动机构32,所述摆动机构32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32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32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2,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32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32上固定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32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或者,所述摆动机构32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32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针头夹持机构1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
关于实现第一旋转运动的摆动机构32,如图3A至图3C的实施例中,具体如图3C所示,所述摆动机构32包括:转动轴321、笔形推杆322和曲柄组件323,所述留样管托架2与所述转动轴321联动,所述曲柄组件323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321联动,所述曲柄组件323的另一端与所述笔形推杆322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笔形推杆322受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通过驱动所述曲柄组件323围绕所述转动轴321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321和所述留样管托架2一起转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运动。
所述摆动机构32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324,所述曲柄组件323的另一端上还设置有位置检测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324布置在所述位置检测部的运动轨迹上且位于指定旋转角度的对应位置,所述位置检测部经过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324中的其中之一时,所述位置传感器324获得到达所述指定旋转角度的检测信号,所述位置传感器324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笔形推杆322停止工作以阻止所述曲柄组件323旋转,用以将所述留样管托架2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所述指定旋转角度,本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324设置为三个,分别布置在所述位置检测部的运动轨迹上且位于水平状态、倾斜状态和垂直状态的对应位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摆动机构32包括转动轴321,所述留样管托架2与所述转动轴321联动,所述转动轴321受所述动力源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转动到指定旋转角度。
所述摆动机构32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324,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324位于所述留样管托架2的转动轨迹上,当所述位置传感器324感知到所述留样管托架2旋转到所述指定旋转位置时,则所述位置传感器324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源停止工作以阻止所述转动轴321旋转,用以将所述留样管托架2固定保持在竖直平面内的所述指定旋转角度。
图4A至图4C提供了摆动机构32的另一个实施例,摆动机构包括连接在留样管托架2和动力源3A之间的转轴连接结构,腔体壁343上设置一通孔345,留样管托架2上设置的摆动转轴344通过通孔345通过转轴连接结构341连接到动力源3A的输出轴上,所述驱动控制电路驱动动力源3A输出动力产生如第一运动,转轴连接结构将第一运动转换为摆动转轴344的旋转运动,所述摆动转轴344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摆动转轴344的旋转带动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运动。转轴连接结构341位于动力源3A与腔体壁343之间的容置腔内,并且在该容置空间内还设置有霍尔感应器等位置传感器,用来感知旋转轴转动的角度,从而为驱动控制电路输出摆动运动的角度参数或信息,便于驱动控制电路精确的驱动控制留样管托架2摆动到预设角度或目标角度。此外,这里的容置腔还包括腔体壁342,腔体壁343与腔体壁342形成容置腔,用于容置转轴连接结构341,为了同时实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的直线运动,转轴连接结构341通过平移固定结构346连接在运动平台311,驱动控制电路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以及动力源3A和转轴连接结构341一起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进行平移直线运动。同理,若要使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实现图4A至图4C的摆动,可以进行相应结构的替换即可,即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摆动机构包括转轴连接结构,转轴连接结构连接在留样管托架2或针头夹持机构1、与动力源3A之间,转轴连接结构位于机器内一容置腔内,转轴连接结构的一侧通过平移固定结构346连接在运动平台311,驱动控制电路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311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或针头夹持机构1、以及动力源3A和转轴连接结构341一起在所述移动导轨312上进行平移直线运动。转轴连接结构的输出轴与留样管托架2或针头夹持机构1上设置的摆动转轴相连,转轴连接结构的输入与动力源3A连接,驱动控制电路驱动动力源3A输出动力产生如第一运动,转轴连接结构将第一运动转换为摆动转轴344的旋转运动,所述摆动转轴344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摆动转轴344的旋转带动留样管托架2或针头夹持机构1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运动。
此外,关于第二旋转运动,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产生至少以下方式之一的所述第二旋转运动:
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和,
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管4和/或所述留样针5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2,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和,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管4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如图6中的A轴;或者,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管4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转动轴如图6中的B轴。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上固定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和,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针5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或者,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或者,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针5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平移机构31,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摆动机构32;所述留样管托架2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32上,所述摆动机构32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31上。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31驱动所述摆动机构32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32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结合图5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平移机构31,所述机械传动机构3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公转机构33;所述留样管托架2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31上,所述公转机构33设置在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且与留样管夹持结构21连接;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设置有留样管夹持结构21用于夹持固定留样管4,每个留样管4对应一个留样管夹持结构21。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31驱动所述摆动机构32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公转机构33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沿留样管托架2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进行所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
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公转机构33运动,带动留样管托架2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沿留样管托架2的中心轴转动,可以精确控制管托架上的留样管4转动到留样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对准留样针5,以及更加多维度地实现留样管4摇匀的操作。
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摆动机构32;所述留样管托架2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32上,所述摆动机构32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31上。摆动机构可以通过平移连接结构固定在平移机构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31驱动所述摆动机构32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5与所述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32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所述第一旋转运动为所述留样管托架2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的摆动运动。
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摆动机构32驱动留样管托架2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留样管托架2的初始状态可为倾斜位置,本实施方式中,留样管托架2的初始状态可为与水平方向呈45度,方便医护人员操作留样管托架2进行留样管4的放置,增强了空间利用率;留样管4与留样针5进行对准耦合时,摆动机构32驱动将留样管4摆动到留样针5下方的垂直位置,方便留样管4针头进入到留样管4内,留样管4与留样针5进行分离耦合时,为上述过程的反向操作;摆动机构32驱动留样管托架2的摆动过程中,可以对留样管4内的血液进行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自转机构34,所述自转机构34设置在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与留样管夹持结构21连接,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设置有留样管夹持结构21用于夹持固定留样管4,每个留样管4对应一个留样管夹持结构21。
所述自转机构34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2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沿自身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留样管4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进行所述第三旋转运动。
具体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公转机构33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公转转盘331,所述公转转盘331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2内并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有21均阵列承载在所述公转转盘331上,当所述动力源驱动公转转盘331转动时,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21在所述公转转盘331所在的平面内以所述公转转盘331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动力源驱动公转转盘331转动,带动公转转盘331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以公转转盘331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使目标留样管4转动到留样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对准留样针5,使公转转盘331上的多个留样管4依次进行留样,通过多次的对准耦合和分离耦合可以在一次采血过程中自动实现多个留样管4的留样,工作效率高,操作不需要人工介入,方便易用,避免人工接触感染。并且在转动过程中实现留样管4中血液摇匀的操作,进一步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所述自转机构34包括动力传递机构和至少两个动齿轮341,每个留样管4对应一个动齿轮341,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341连接,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动力源的驱动下,令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341同时转动或分别转动从而实现自转旋转运动,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21连接在所述动齿轮341上,所述动齿轮341的轴心与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21的中心轴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主动齿轮,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341为多个从动齿轮,所述多个从动齿轮矩阵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多个从动齿轮排列矩阵的中心,所有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当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时,所述多个从动齿轮同时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受所述动力源的驱动而旋转。
留样管4上设置有条形码,通过扫码枪扫描条形码以识别不同的留样管4,通过自转机构34实现将留样管4上的二维码精确对准到扫码枪的位置。动力源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多个从动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沿自身中心轴转动,实现自转旋转运动。实现将留样管4上的二维码精确对准到扫码枪的位置,并且对留样管4中的血液进行摇匀,进一步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在进行摇匀操作时,可以通过摆动机构32将留样管托架2从垂直位置摆动到水平位置,然后再通过公转机构33和自转机构34实现留样管夹持结构21的旋转运动,可以实现更好的摇匀操作,避免血液凝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转机构33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公转转盘331,所述公转转盘331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2内,并且所述公转转盘331的中心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多个从动齿轮矩阵排列在所述公转转盘331的表面上,所述主动齿轮位于所述公转转盘331的中心,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21均阵列承载在所述公转转盘331上,当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公转转盘331转动时,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21在所述公转转盘331所在的平面内以所述公转转盘331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公转机构33包括电机332和公转转盘331,所述公转转盘331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2内并与所述电机332的输出轴连接;
所述自转运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公转转盘331上的主动齿轮和多个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公转转盘331的中心并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并与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21连接。
留样针5与留样管4对准耦合时,摆动机构32驱动留样管托架2从倾斜位置摆动至垂直位置,动力源驱动公转转盘331转动,带动公转转盘331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以公转转盘331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使目标留样管4转动到留样位置,在垂直方向上对准留样针5,平移机构31驱动摆动机构32平移,从而带动留样管托架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留样针5与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留样完成后,平移机构31驱动摆摆动机构32在竖直方向上实现远离针头夹持机构1的直线运动,实现留样针5与留样管4的分离耦合,重复以上过程完成下一目标留样管4的对准耦合和分离耦合,循环往复直至完成所有目标留样管4的留样;动力源驱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多个从动齿轮同时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齿轮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21沿自身中心轴转动,实现将留样管4上的二维码精确对准到扫码枪的位置,以对每一个留样管4进行识别。在留样过程中,通过摆动机构32、公转机构33和自转机构34的配合,实现留样管4中血液的摇匀,较大程度起到防止血液凝固的作用。
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留样机构包括:
固定留样针的针头夹持机构;
承载留样管的留样管托架;
动力源,所述动力源为机械传动机构提供动力;
机械传动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与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连接,并通过所述动力产生第一运动,利用第一运动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产生第二运动;
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有关所述第一运动和/或所述第二运动中的位置检测信息,并控制所述动力源工作用以产生所述动力,以及控制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基于所述第二运动实现所述留样针与所述留样管的对准耦合或分离耦合;
其中,所述第二运动包括以下两种运动的组合:
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直线运动;和,
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旋转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直线运动中至少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和,
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的直线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所述留样针和/或所述留样管进行旋转运动至少采用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的旋转运动;和,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旋转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运动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和,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留样管托架的旋转运动至少包括以下方式之一:
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实现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和,
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实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运动平台和移动导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针头夹持机构固定在所述运动平台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产生至少以下方式之一的直线运动:
控制所述运动平台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所述移动导轨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和,
控制所述运动平台带动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所述移动导轨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留样管托架的直线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摆动机构,所述摆动机构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进行摆动,实现所述第一旋转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转盘驱动机构,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上固定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产生至少以下方式之一的所述第二旋转运动:
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自身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和,
控制所述转盘驱动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和/或所述针头夹持机构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以所述留样管和/或所述留样针的中心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摆动机构;
所述留样管托架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构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平移机构,所述机械传动机构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公转机构;
所述留样管托架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所述公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且与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所述留样管托架上设置有留样管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固定留样管,每个留样管对应一个留样管夹持结构;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构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公转机构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沿留样管托架的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进行所述第二旋转运动,所述第二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与所述留样管安装平面垂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摆动机构;
所述留样管托架设置在所述摆动机构上,所述摆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平移机构上;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平移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机构平移,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方向上实现朝向或背离所述针头夹持机构的直线运动;
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控制所述摆动机构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在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之间摆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进行第一旋转运动,且所述直线运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的转动轴线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运动为所述留样管托架位于竖直平面内在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之间的摆动运动。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所述留样管托架与所述转动轴联动,所述转动轴受所述动力源驱动进行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转动到指定旋转角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还包括: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所述至少一个位置传感器位于所述留样管托架的转动轨迹上,当所述位置传感器感知到所述留样管托架旋转到所述指定旋转位置时,则所述位置传感器将检测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所述驱动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动力源停止工作以阻止所述转动轴旋转,用以将所述留样管托架固定保持在竖直平面内的所述指定旋转角度。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动轴、笔形推杆和曲柄组件,
所述留样管托架与所述转动轴联动,所述曲柄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转动轴联动,所述曲柄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笔形推杆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笔形推杆受所述驱动控制电路的控制,通过驱动所述曲柄组件围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和所述留样管托架一起转动,实现所述留样管托架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还包括:自转机构,所述自转机构设置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与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所述留样管托架上设置有留样管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固定留样管,每个留样管对应一个留样管夹持结构;
所述自转机构驱动所述留样管托架上的留样管夹持结构沿自身中心轴转动,从而实现所述留样管在留样管安装平面内进行所述第三旋转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公转机构包括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公转转盘,所述公转转盘设于所述留样管托架内并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均阵列承载在所述公转转盘上,当所述动力源驱动公转转盘转动时,所有留样管夹持结构在所述公转转盘所在的平面内以所述公转转盘的中心轴为中心旋转。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转机构包括动力传递机构和至少两个动齿轮,每个留样管对应一个动齿轮,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和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连接,与所述动力源连接的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在所述动力源的驱动下,令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同时转动或分别转动从而实现自转旋转运动,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连接在所述动齿轮上,所述动齿轮的轴心与所述留样管夹持结构的中心轴重合。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递机构为主动齿轮,所述至少两个动齿轮为多个从动齿轮,所述多个从动齿轮矩阵排列在同一个平面上,所述主动齿轮设于所述多个从动齿轮排列矩阵的中心,所有从动齿轮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当所述主动齿轮转动时,所述多个从动齿轮同时转动,所述主动齿轮受所述动力源的驱动而旋转。
20.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包括转轴连接结构,所述转轴连接结构连接在留样管托架或针头夹持机构、与动力源之间,所述转轴连接结构位于机器内一容置腔内,所述转轴连接结构的一侧通过平移固定结构连接在运动平台,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可控制所述运动平台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或针头夹持机构、以及动力源和转轴连接结构一起进行直线运动;所述转轴连接结构的输出轴与所述留样管托架或针头夹持机构上设置的摆动转轴相连,所述转轴连接结构的输入与动力源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摆动转轴与水平面平行设置,所述摆动转轴的旋转带动所述留样管托架或针头夹持机构在竖直平面内的摆动运动。
21.一种智能采血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采血仪包括至少一个显示屏、至少一个血袋采集称、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所述的自动留样机构、以及和身份识别模块,其中,所述血袋采集称上采集的血袋的信息被传送到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在智能采血仪的两个机器侧面分别设置一个摄像头,侧面面对献血者所处位置。
CN202010944290.0A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Pending CN1124940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4290.0A CN112494040A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44290.0A CN112494040A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4040A true CN112494040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3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44290.0A Pending CN112494040A (zh) 2020-09-09 2020-09-09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4040A (zh)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8491D0 (en) * 1987-09-08 1988-09-07 Wagner W Device for control of metabolism especially of diabetes
CN101659356A (zh) * 2008-08-29 2010-03-03 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 干散集装箱的散卸方法以及散卸散装方法
CN103235148A (zh) * 2013-04-25 2013-08-07 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盘
CN203616188U (zh) * 2013-12-18 2014-05-28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型自动检测仪器反应试剂摇匀装置
CN104777321A (zh) * 2015-04-16 2015-07-15 清华大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
CN104972259A (zh) * 2014-04-10 2015-10-1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大角度压电陶瓷片点焊加工治具
CN105326238A (zh) * 2015-10-07 2016-02-17 张思成 智能抽屉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54230U (zh) * 2015-10-15 2016-03-02 王鹏 临床检验血液样本采集器
CN105664770A (zh) * 2016-04-15 2016-06-15 贵州大学 一种小型漩涡式试管震荡混匀装置
CN106225988A (zh) * 2016-08-02 2016-12-14 马鞍山市亿格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式数显压力表
CN205920121U (zh) * 2016-08-26 2017-02-01 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
CN106580344A (zh) * 2016-12-15 2017-04-26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静脉采血机器人和应用该机器人的静脉采血方法
CN206273731U (zh) * 2016-12-15 2017-06-23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自动供应装置
CN207618241U (zh) * 2017-11-27 2018-07-17 苏州市润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件转动盘
CN207913642U (zh) * 2018-01-22 2018-09-28 安徽省百花香料香精有限公司 一种可可碱均匀混合装置
CN208004059U (zh) * 2017-12-29 2018-10-26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 一种粉体加工装置
CN208482670U (zh) * 2018-05-09 2019-02-12 苏州乔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转盘机构
CN109632443A (zh) * 2018-12-12 2019-04-16 高密市人民医院 一种检验科用血液自动混摇装置
CN109875687A (zh) * 2019-05-08 2019-06-14 上海龙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骨科手术机器人底座
CN209529146U (zh) * 2018-10-24 2019-10-25 漳浦县桥辉生态家庭农场 一种动物疾病检测用血液分装装置
CN209648737U (zh) * 2018-10-12 2019-11-19 广东鑫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加工用一体式机械手
CN110569820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四川九八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采血浆站供血浆者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
CN209828837U (zh) * 2019-04-23 2019-12-24 安徽安之酸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发水加工用搅拌混合罐
CN210057739U (zh) * 2019-05-15 2020-02-14 大连北方氯酸钾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原料生产废气处理装置
CN111077330A (zh) * 2019-12-25 2020-04-28 中科精瓒(武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凝血检测方法
CN210729336U (zh) * 2019-09-04 2020-06-1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新型试管混匀器
CN211086326U (zh) * 2019-08-09 2020-07-24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1094167U (zh) * 2019-10-29 2020-07-28 深圳市傲天医疗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试管留样装置
CN211096443U (zh) * 2019-10-29 2020-07-28 深圳市傲天医疗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采血机
CN111481211A (zh) * 2020-04-14 2020-08-0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抽血用定位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818491D0 (en) * 1987-09-08 1988-09-07 Wagner W Device for control of metabolism especially of diabetes
CN101659356A (zh) * 2008-08-29 2010-03-03 贵州山水物流有限公司 干散集装箱的散卸方法以及散卸散装方法
CN103235148A (zh) * 2013-04-25 2013-08-07 深圳市国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盘
CN203616188U (zh) * 2013-12-18 2014-05-28 苏州长光华医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血型自动检测仪器反应试剂摇匀装置
CN104972259A (zh) * 2014-04-10 2015-10-1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大角度压电陶瓷片点焊加工治具
CN104777321A (zh) * 2015-04-16 2015-07-15 清华大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
CN105326238A (zh) * 2015-10-07 2016-02-17 张思成 智能抽屉及其使用方法
CN205054230U (zh) * 2015-10-15 2016-03-02 王鹏 临床检验血液样本采集器
CN105664770A (zh) * 2016-04-15 2016-06-15 贵州大学 一种小型漩涡式试管震荡混匀装置
CN106225988A (zh) * 2016-08-02 2016-12-14 马鞍山市亿格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互动式数显压力表
CN205920121U (zh) * 2016-08-26 2017-02-01 梅州康立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质分析仪
CN106580344A (zh) * 2016-12-15 2017-04-26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静脉采血机器人和应用该机器人的静脉采血方法
CN206273731U (zh) * 2016-12-15 2017-06-23 北京迈纳士手术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管自动供应装置
CN207618241U (zh) * 2017-11-27 2018-07-17 苏州市润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五金件转动盘
CN208004059U (zh) * 2017-12-29 2018-10-26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农业节水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型肥料研究中心) 一种粉体加工装置
CN207913642U (zh) * 2018-01-22 2018-09-28 安徽省百花香料香精有限公司 一种可可碱均匀混合装置
CN208482670U (zh) * 2018-05-09 2019-02-12 苏州乔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涂层转盘机构
CN209648737U (zh) * 2018-10-12 2019-11-19 广东鑫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组装加工用一体式机械手
CN209529146U (zh) * 2018-10-24 2019-10-25 漳浦县桥辉生态家庭农场 一种动物疾病检测用血液分装装置
CN109632443A (zh) * 2018-12-12 2019-04-16 高密市人民医院 一种检验科用血液自动混摇装置
CN209828837U (zh) * 2019-04-23 2019-12-24 安徽安之酸化妆品有限公司 一种洗发水加工用搅拌混合罐
CN109875687A (zh) * 2019-05-08 2019-06-14 上海龙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骨科手术机器人底座
CN210057739U (zh) * 2019-05-15 2020-02-14 大连北方氯酸钾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原料生产废气处理装置
CN211086326U (zh) * 2019-08-09 2020-07-24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0729336U (zh) * 2019-09-04 2020-06-12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新型试管混匀器
CN110569820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四川九八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单采血浆站供血浆者身份识别系统及方法
CN211094167U (zh) * 2019-10-29 2020-07-28 深圳市傲天医疗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试管留样装置
CN211096443U (zh) * 2019-10-29 2020-07-28 深圳市傲天医疗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采血机
CN111077330A (zh) * 2019-12-25 2020-04-28 中科精瓒(武汉)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凝血检测方法
CN111481211A (zh) * 2020-04-14 2020-08-04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抽血用定位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4327A (zh) 一种自动摇匀机构、智能采血仪及自动摇匀控制方法
CN213911666U (zh) 一种智能采血仪
CN110291377A (zh) 样本制备装置
CN104034908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N116793799B (zh) 一种全自动细胞制片、染色、封片一体装置
CN106980025A (zh) 三自由度多管位原试管自动采样装置
CN112964505A (zh) 一种检验科室用的体液收集送检装置
CN112494040A (zh) 一种智能采血仪上使用的自动留样机构及智能采血仪
CN201658379U (zh) 一种医学影像信息采集系统
CN206348017U (zh) 一种流水线式植物生长监测系统
CN101644661A (zh) 用于自动灯检机的外观检测装置
CN112244824A (zh) 一种智能采血仪
CN213526719U (zh) 车载智能采血仪
CN109735446B (zh) 尿素酶法幽门螺杆菌智能诊断仪
CN112107377B (zh) 针头热合分离机构、智能采血仪及自动热合控制方法
CN107290550A (zh) 一种分析仪用离心机及全自动血型分析仪
CN214105412U (zh) 一种车载智能采血仪
AU2020262964A1 (en) Powered sampling device
CN107271695A (zh) 一种血型分析仪
CN111167350A (zh) 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
CN206442464U (zh) 基于立体视觉的灯诱昆虫图像采集装置
CN203613194U (zh) 一种mic多点接种系统
CN213911665U (zh) 一种多血辫自动热合的智能采血仪
CN205771928U (zh) 用于自动试管喷码装置中的试管转移装置
CN210775522U (zh) 一种胶体金荧光一体免疫分析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7

Address after: 610000 Tianfu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city, Chengdu, Sichuan (No. 618, Fenghuang Road, Shuangliu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Tianfu nanger biomed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1605-1606, 16 / F, unit 2, building 1, No. 401, Sheng'an street, Chengdu hi tech Zone, China (Sichua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jiuba Villag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9

Address after: No. 28, Kuixing Road, Dongxi Town, Jianyang City,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641400

Applicant after: SICHUAN NIGALE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Tianfu international biological city, Chengdu, Sichuan (No. 618, Fenghuang Road, Shuangliu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Sichuan Tianfu nanger biomedical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