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1649A -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1649A
CN112491649A CN202011285667.2A CN202011285667A CN112491649A CN 112491649 A CN112491649 A CN 112491649A CN 202011285667 A CN202011285667 A CN 202011285667A CN 112491649 A CN112491649 A CN 112491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response message
tested
joint debugging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566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8566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16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1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1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根据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基于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待测试接口,并将请求报文提交至待测试接口;接收待测试接口响应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第二响应报文与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生成报错信息;提取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本发明实现了接口联调测试自助化、线上化、智能化,节约了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线上业务飞速发展,业务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可能会不断增加新的线上对接业务,提升系统响应速度,提升对接效率已成为首要任务。
业务系统每新增一个业务,会配置一个相应的接口,需要新增业务涉及的各方用户,包括线下开发及测试人员,按照开发要求对相应接口进行联调、测试工作。当前问题是,联调、测试工作需要业务涉及的各方用户现场进行调试,耗费了较多的时间成本和人工成本;另外,在联调过程中遇到报错信息,完全依赖于技术人员解决,其响应速度慢,效率低,从而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目的在于解决接口联调测试过程中出现报错信息,完全依赖于技术人员解决,其响应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可选的,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转换为第一向量;
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转换为第二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向量和所述第二向量的余弦相似度;
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
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不一致;
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一致。
可选的,提取所述报错信息是否包含关键词,包括:
采用分词技术对所述报错信息进行预处理,剔除无意义的词汇,得到余下词汇组成的词汇集;
计算出所述词汇集中每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将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值的词汇作为所述关键词。
可选的,所述词汇的频率的计算公式为:TF=TF/Len(r),其中,TF表示某一词汇在词汇集中出现的次数,Len(r)表示词汇集中所有词汇出现的总次数。
可选的,所述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包括: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历史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确定各个解决方案对应报错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各个解决方案与关键词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语料库。
可选的,所述语料库还包括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通过计算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和,选择对关键词权重和最大值对应的解决方案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口联调测试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提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测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接口联调测试程序,所述接口联调测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接口联调测试程序,所述接口联调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接口联调测试方法中的任意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协助各方用户进行接口功能开发及主要功能联调,实现了接口联调测试完全自助化、线上化、智能化,同时降低了开发人力成本,提升了问题解决时效;另一方面,该测试方法避免了接口联调测试过程中出现报错信息无人处理或跟丢的情况,使报错信息能够持续高效跟踪解决,从而提升了各方用户体验,满足了业务发展需要且加大了市场及行业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设备一可选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接口联调测试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接口联调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图3接口联调测试方法步骤S40的详细实施流程示意图;
图5为图3接口联调测试方法步骤S50中构建语料库的实施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为本发明电子设备1一可选的硬件架构的示意图。
该电子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11、处理器12、显示器13及网络接口14。所述电子设备1通过网络接口14连接网络,获取原始数据。其中,所述网络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通话网络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其中,存储器11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电子设备1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存储器11也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1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电子设备1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所述存储器1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电子设备1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1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所述电子设备1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2通常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1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2用于运行所述存储器11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例如运行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的代码等。
显示器13可以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13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触摸器等。显示器13用于显示在服务器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工作界面,例如显示数据统计的结果。
网络接口14可选地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该网络接口14通常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1与其它电子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
图1仅示出了具有组件11-14以及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的电子设备1,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组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
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器(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的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器可以是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触控式液晶显示器以及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触摸器等。其中,显示器也可以适当的称为显示屏或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在电子设备1中处理的信息以及用于显示可视化的用户界面。
该电子设备1还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和音频电路等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处理器12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时可以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所述存储设备可以为电子设备1的存储器11,也可以为与电子设备1的1通讯连接的其它存储设备。
关于上述步骤的详细介绍,请参照下述图2关于接口联调测试装置100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以及图3关于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的说明。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联调测试装置100可以被分割为多个模块,该多个模块被存储于存储器11中,并由处理器12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本发明所称的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
参照图2所示,为本发明接口联调测试装置100的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联调测试装置100可以被分割为:接收模块110、获取模块120、提交模块130、测试模块140及处理模块150。
接收模块110,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可以包括硬件,也可以包括软件。当客户端包括硬件时,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信息交换的各类电子产品,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客户端包括软件时,其可以安装在所述电子产品中,且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测试请求是对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业务接口进行测试的请求。当接收联调测试服务系统需要添加新的业务接口来对接业务时,用户在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前端显示的交互页面上触发接口测试请求,当服务器接收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对该接口测试请求的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取请求中的调用编码。
具体的,所述调用编码包括用户账号、请求公钥以及响应公钥,通过在联调测试服务系统对应的操作界面上输入调用编码内容,即可获得相应的操作权限,如登陆系统、访问系统、执行用户操作等。
获取模块120,用于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当用户在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接口模拟调用的界面上输入所述调用编码的内容,则可获得相应的调用权限,如从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所述请求报文以及所述第一响应报文都是预先存储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中,在接口联调测试过程中,可直接调用相关的信息,大大缩短了联调测试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接口联调测试的效率。
提交模块130,用于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业务系统为联调测试服务系统,所述属性信息储存于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中特定的属性文件夹中,且所述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交易大类、交易编码以及所述属性文件夹的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所述交易大类和所述交易编码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试接口,所述资源定位符则起到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的作用,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中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资源定位符,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所述属性文件的位置,所述属性文件的位置即所述待测试接口的位置。
测试模块140,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都是一些功能性的程序代码,对于功能复杂的程序代码,开发人员会在代码中编写对应代码段的功能解释字段。
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将所述第一报文转换为第一向量;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将所述第二报文转换为第二向量;计算所述第一向量和所述第二向量的余弦相似度;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不一致;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一致。本实例中,将预设阈值设为0.96,若第二向量与第一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大于或等于0.96,判定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一致,则测试成功;若第二向量与第一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小于0.96,则表示接口测试结果异常,将第二报文与第一报文进行比较,并将两者不同的代码段标记为错误代码,根据所标记的错误代码生成报错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余弦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82234380000081
其中,a表示第一向量,b表示第二向量,cos(a,b)表示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来度量它们之间的相似度,0度角的余弦值是1,而其他任何角度的余弦值都不大于1,并且其最小值是-1。因此,两个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可以确定两个向量是否大致指向相同的方向。两个向量有相同的指向时,余弦相似度的值为1;两个向量夹角为90°时,余弦相似度的值为0;两个向量指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时,余弦相似度的值为-1。余弦相似度与向量的长度无关,仅仅与向量的指向方向相关。余弦相似度通常用于正空间,因此给出的值为0到1之间。
处理模块150,用于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包括:采用分词技术对所述报错信息进行预处理,剔除无意义的词汇,得到余下词汇组成的词汇集;计算出所述词汇集中每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及将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值的词汇作为所述关键词。
具体来说,上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对报错信息进行去冗余和数据清洗;所述报错信息中重复的代码段,称之为冗余数据;不影响接口测试结果和/或无法表示任何信息的代码段,称之为无效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会在预处理过程中删除无效和冗余数据,再采用程序语法解析器对预处理后的报错信息进行结构化分词,并依次进行词还原(词干还原和词性还原)、词统一化及程序命名统一化处理,可以去除报错信息中无意义的变量名及其他标识符,得到余下词汇组成的词汇集。
更优的,所述程序语法解析器为ANTLR解析器或Python内置解析器,当然,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通过TF=TF/Len(r)公式计算所述词汇集中每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其中,TF表示某一词汇在词汇集中出现的次数,Len(r)表示词汇集中所有词汇出现的总次数。
进一步的,所述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包括: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历史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确定各个解决方案对应报错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各个解决方案与关键词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语料库。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语料库还包括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通过计算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和,选择对关键词权重和最大值对应的解决方案推荐给所述预设客户端。若提取的关键词无法在所述语料库中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可将报错信息反馈给指定技术人员(如邮件通知),指定技术人员收到通知则可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持,所述指定技术人员为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开发者或设计者。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参照图3所示,为本发明接口联调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电子设备1的处理器12执行存储器11中存储的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时实现接口联调测试方法的如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客户端可以包括硬件,也可以包括软件。当客户端包括硬件时,其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信息交换的各类电子产品,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当客户端包括软件时,其可以安装在所述电子产品中,且可以实现成多个软件或软件模块,也可以实现成单个软件或软件模块啊。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口测试请求是对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业务接口进行测试的请求。当联调测试服务系统需要添加新的业务接口来对接业务时,用户在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前端显示的交互页面上触发接口测试请求,当服务器接收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对该接口测试请求的数据包进行解析以获取请求中的调用编码。
所述调用编码包括用户账号、请求公钥以及响应公钥,通过在联调测试服务系统对应的操作界面上输入调用编码内容,即可获得相应的操作权限,如登陆系统、访问系统、执行用户操作等。
步骤S20,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当用户在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接口模拟调用的界面上输入所述调用编码的内容,则可获得相应的调用权限,如从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所述请求报文以及所述第一响应报文都是预先存储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数据库中,在接口联调测试过程中,可直接调用相关的信息,大大缩短了联调测试的时间,进而提升了接口联调测试的效率。
步骤S30,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业务系统为联调测试服务系统,所述属性信息储存于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中特定的属性文件夹中,且所述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交易大类、交易编码以及所述属性文件夹的资源定位符(Uniform Resource Locator,URL)。所述交易大类和所述交易编码用于确定所述待测试接口,所述资源定位符则起到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的作用,所述联调测试服务系统中的每个文件都有一个唯一的资源定位符,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所述属性文件的位置,所述属性文件的位置即所述待测试接口的位置。
步骤S40,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报文和所述第二报文都是一些功能性的程序代码,对于功能复杂的程序代码,开发人员会在代码中编写对应代码段的功能解释字段。
参图4所示,为步骤S40的详细实施流程示意图,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步骤S401,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将所述第一报文转换为第一向量;步骤S402,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语言模型将所述第二报文转换为第二向量;步骤S403,计算所述第一向量和所述第二向量的余弦相似度;步骤S404,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不一致;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一致。本实例中,将预设阈值设为0.96,若第二向量与第一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大于或等于0.96,判定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一致,则测试成功;若第二向量与第一向量的余弦相似度小于0.96,则表示接口测试结果异常,将第二报文与第一报文进行比较,并将两者不同的代码段标记为错误代码,根据所标记的错误代码生成报错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余弦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2782234380000121
其中,a表示第一向量,b表示第二向量,cos(a,b)表示第一向量与第二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向量和第二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来度量它们之间的相似性,0度角的余弦值是1,而其他任何角度的余弦值都不大于1,并且其最小值是-1。因此,两个向量的夹角的余弦值可以确定两个向量是否大致指向相同的方向。两个向量有相同的指向时,余弦相似度的值为1;两个向量夹角为90°时,余弦相似度的值为0;两个向量指向完全相反的方向时,余弦相似度的值为-1。余弦相似度与向量的长度无关,仅仅与向量的指向方向相关。余弦相似度通常用于正空间,因此给出的值为0到1之间。
步骤S50,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本实施例中,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包括:采用分词技术对所述报错信息进行预处理,剔除无意义的词汇,得到余下词汇组成的词汇集;计算出所述词汇集中每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及将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值的词汇作为所述关键词。
具体来说,上述预处理步骤包括对报错信息进行去冗余和数据清洗;所述报错信息中重复的代码段,称之为冗余数据;不影响接口测试结果和/或无法表示任何信息的代码段,称之为无效数据。在本实施例中,会在预处理过程中删除无效和冗余数据,再采用程序语法解析器对预处理后的报错信息进行结构化分词,并依次进行词还原(词干还原和词性还原)、词统一化及程序命名统一化处理,可以去除报错信息中无意义的变量名及其他标识符,得到余下词汇组成的词汇集。
更优的,所述程序语法解析器为ANTLR解析器或Python内置解析器,当然,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通过TF=TF/Len(r)公式计算所述词汇集中每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其中,TF表示某一词汇在词汇集中出现的次数,Len(r)表示词汇集中所有词汇出现的总次数。
进一步的,参图5所示,为步骤S50所述构建语料库的详细实施流程示意图所述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S501,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历史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确定各个解决方案对应报错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步骤S502,根据各个解决方案与关键词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语料库。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语料库还包括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通过计算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和,选择对关键词权重和最大值对应的解决方案推荐给所述预设客户端。若提取的关键词无法在所述语料库中找出对应的解决方案,可将报错信息反馈给指定技术人员(如邮件通知),指定技术人员收到通知则可进行相应的技术支持,所述指定技术人员为联调测试服务系统的开发者或设计者。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硬盘、多媒体卡、SD卡、闪存卡、SMC、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便携式紧致盘只读存储器(CD-ROM)、USB存储器等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者几种的任意组合。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所述接口联调测试程序10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本发明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方式与上述接口联调测试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并且本文中的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
将所述第一响应报文转换为第一向量;
将所述第二响应报文转换为第二向量;
计算所述第一向量和所述第二向量的余弦相似度;
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余弦相似度是否小于预设阈值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包括:
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小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不一致;
当所述余弦相似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包括:
采用分词技术对所述报错信息进行预处理,剔除无意义的词汇,得到余下词汇组成的词汇集;
计算出所述词汇集中每个词汇的出现频率,将出现频率超过预设值的词汇作为所述关键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词汇的频率的计算公式为:TF=TF/Len(r),其中,TF表示某一词汇在词汇集中出现的次数,Len(r)表示词汇集中所有词汇出现的总次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料库的构建方法包括:
从预设数据库中获取历史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确定各个解决方案对应报错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关键词;
根据各个解决方案与关键词的映射关系建立所述语料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联调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语料库还包括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通过计算各个解决方案对应的关键词的权重和,选择对关键词权重和最大值对应的解决方案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8.一种接口联调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提交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测试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处理模块,用于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接口联调测试程序,所述接口联调测试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接口测试请求,解析所述测试请求得到待测试接口的调用编码;
根据所述调用编码从预设数据库获取所述待测试接口的属性信息、请求报文以及第一响应报文;
基于所述属性信息在预设业务系统中定位所述待测试接口,并将所述请求报文提交至所述待测试接口;
接收所述待测试接口响应所述请求报文生成的第二响应报文,判断所述第二响应报文与所述第一响应报文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生成报错信息;及
提取所述报错信息中的关键词,根据所述关键词从预先构建的语料库确定所述报错信息对应的解决方案并推荐给所述客户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接口联调测试程序,所述接口联调测试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接口联调测试方法的步骤。
CN202011285667.2A 2020-11-17 2020-11-17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24916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5667.2A CN112491649A (zh) 2020-11-17 2020-11-17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5667.2A CN112491649A (zh) 2020-11-17 2020-11-17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1649A true CN112491649A (zh) 2021-03-12

Family

ID=74930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5667.2A Pending CN112491649A (zh) 2020-11-17 2020-11-17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164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6418A (zh) * 2022-03-10 2022-06-24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系统衔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86436A (zh) * 2022-06-16 2022-09-2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Api间参数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808A (zh) * 2007-05-24 2007-11-07 上海大学 文本关键词的提取方法
JP2011170743A (ja) * 2010-02-22 2011-09-01 Nec Corp 通信装置、コンテンツ検索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68862A (ja) * 2016-12-06 2017-04-0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17117021A (ja) * 2015-12-21 2017-06-29 株式会社Faber & Technology キーワード抽出装置、コンテンツ生成システム、キーワード抽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6970988A (zh) * 2017-03-30 2017-07-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7215456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121716A (zh) * 2016-11-28 2018-06-0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问题单的方法和问题单处理系统
CN108256009A (zh) * 2018-01-03 2018-07-0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电力智能应答机器人回答准确率的方法
CN109254903A (zh) * 2018-08-03 2019-01-22 挖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的日志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684525A (zh) * 2018-12-20 2019-04-2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测试设备
CN110059243A (zh) * 2019-03-21 2019-07-26 广东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引擎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7703A (zh) * 2019-07-22 2019-10-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错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851308A (zh) * 2019-10-21 2020-02-28 香港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58799A (zh) * 2020-01-15 2020-06-09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报错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7808A (zh) * 2007-05-24 2007-11-07 上海大学 文本关键词的提取方法
JP2011170743A (ja) * 2010-02-22 2011-09-01 Nec Corp 通信装置、コンテンツ検索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117021A (ja) * 2015-12-21 2017-06-29 株式会社Faber & Technology キーワード抽出装置、コンテンツ生成システム、キーワード抽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215456A1 (zh) * 2016-06-17 2017-12-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告警方法、装置、网络节点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121716A (zh) * 2016-11-28 2018-06-05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处理问题单的方法和问题单处理系统
JP2017068862A (ja) * 2016-12-06 2017-04-06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6970988A (zh) * 2017-03-30 2017-07-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256009A (zh) * 2018-01-03 2018-07-06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提高电力智能应答机器人回答准确率的方法
CN109254903A (zh) * 2018-08-03 2019-01-22 挖财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的日志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9684525A (zh) * 2018-12-20 2019-04-26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文档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测试设备
CN110059243A (zh) * 2019-03-21 2019-07-26 广东瑞恩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引擎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7703A (zh) * 2019-07-22 2019-10-25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报错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0851308A (zh) * 2019-10-21 2020-02-28 香港乐蜜有限公司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58799A (zh) * 2020-01-15 2020-06-09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报错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66418A (zh) * 2022-03-10 2022-06-24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系统衔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666418B (zh) * 2022-03-10 2024-02-20 北京九恒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系统衔接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086436A (zh) * 2022-06-16 2022-09-20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Api间参数校验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2608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人机对话方法及人机对话装置
CN111552870A (zh) 对象推荐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1910827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personalized self-help experience
CN114595686B (zh) 知识抽取方法、知识抽取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
CN109522397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76104A (zh) 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98939A (zh) 语句相似度的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491649A (zh) 接口联调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76735A (zh) 目标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6594683A (zh) 一种代码注释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51389A (zh) 知识推送方法及装置
CN116450723A (zh) 数据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2497B (zh) 无埋点事件的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62121B2 (en) AI driven content correction built on personas
CN113961811A (zh) 基于事件图谱的话术推荐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2855543A (zh) 简历的投递方法及系统
CN110795424A (zh) 特征工程变量数据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39296B (zh) 小程序的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KR20200059349A (ko) 검색 서비스 방법
CN116244740B (zh) 一种日志脱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4479B (zh) 一种问题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US10992513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establishing communication to resume a process based on inferred intent
CN113868383A (zh) 由电子设备执行的问答方法及装置
WO2021055239A1 (en) Method for automated code reviewer recommendation
CN110930022A (zh) 酒店静态信息的检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